集团化管控案例
A集团的集团管控案例
理实在集团管控方面的案例介绍案例一:A集团的集团管控案例一、集团简介该集团是专业从事现代中西药研发、生产、销售的大型企业集团,为全国医药百强企业。
二、该集团存在的问题1.集团战略不清晰;造成高层有战略思考,但战略思考没有化为系统的战略规划,目标与方向不够明确,策略与举措不够清晰。
2.集团总部定位不明确,造成集团的总部机构臃肿,管了许多不该管的操作层面的事宜。
3.管控职能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涉及到集团长远利益的组织功能缺失或弱化,导致在日常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盲点,并且对集团长远发展缺乏长远拉动和提升。
4.集团权责体系缺乏有效规划,导致“等靠要”和“推诿”现象的时有发生。
5.集团与下属各子公司或事业部之间管控体系界定不清晰,造成集团对下属公司的管理缺乏章法。
6.组织层次较多,造成集团对市场响应较慢,难以准确及时了解市场状况和解决市场问题。
三、理实对存在问题的分析1.对于问题一:理实国际认为造成集团战略不清晰的原因主要在于在集团没有形成战略管控体系,不能够将战略思考有效的转化为战略行动的措施和策略。
2.对于问题二:理实国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总部定位上分层分级不够,造成总部无法准确定位;3.对于问题三:理实国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集团战略不明确,造成从战略上无法准确的对组织职能提出要求。
?4.对于问题四:理实国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授权和约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平衡,造成授权上的裹足不前。
5.对于问题五:理实国际认为管理体系中流程和制度的缺失造成体系的欠缺,影响业务的开展。
6.对于问题六:理实国际认为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往往遮掩掉很多管理问题,组织建设的滞后、导致集团公司上下管理关系混乱是最为常见的问题。
四、理实的解决方案1.对于问题一:理实国际一方面通过战略研讨会等方式,协助该集团梳理并明确发展战略;另一方面通过转变组织职能和在集团与子公司之间构建战略管控体系,保障战略能够得到有效规划和执行。
2.对于问题二的解决:理实国际结合企业经营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该集团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发展规模等方面考虑后,本着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发展,将集团定位为战略管理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等。
某建筑企业集团管控咨询案例
[集团管控]某建筑企业集团管控咨询案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总部如何对下属企业进行管理?管什么?管多深?等等类似的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集团型企业,集团企业管控不力也是导致很多企业各自为政、整体价值无法发挥的主要根源。
一、项目背景某建筑集团是该地区规模最大、以建筑施工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国有企业集团,其下属公司既有成熟的上市企业,也有刚刚并购不久的公司,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集团在组建之初就委托鼎信咨询对新集团的管控模式和组织架构进行设计。
项目组进入该集团后通过调研,发现母公司初步设立了几个职能部门,无法对下属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母公司的职权不清晰集团总部及下属公司对集团管控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总部职能定位的重要性,母公司应该履行哪些职能,应该下放哪些权力,从而出现高层领导事无巨细,劳心劳力,下属公司也缺乏积极性,上下观念不一致,无法实现战略协同。
(二)“强诸侯,弱天子”的格局子公司对总部的职能定位认同度不高,总部抱怨子公司执行不力,母公司不清楚作为股东应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子公司常常绕开总部直接与主管部门直接联系,母公司的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选择重大管理者权等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三)总部对上市公司的支持问题该集团核心子公司是一家已上市公司,各方面都比较成熟,母公司在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管理方面比较困惑,一方面想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又担心违反上市公司管理的有关规定。
上市公司高管的任命,以及上市公司的业绩管理等很多核心问题都让母公司顾虑重重。
(四)如何有效地激励约束高管人员由于是国有企业集团,上级主管部门在高层任命、考核管理上都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这也给集团的高管人员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同时,由于集团刚刚组建,在母公司及下属公司的高管管理上还缺乏经验。
(五)如何在集团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协同发展从我们的初步调研来看,集团虽然在资产上实现了整合,但未能在战略上达到一致性,人力、财务、客户资源等尚未能够在集团内部统一配置,无法实现协同发展,仍然处于单干状态。
集团治理模式的方法与案例
集团治理模式的方法与案例集团治理模式是指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以确保公司高效运作、合规经营和股东权益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集团治理模式及其案例。
一、董事会模式董事会模式是指通过董事会对集团公司进行治理。
董事会是公司权力和决策的最高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决策公司的重大事项。
董事会由独立董事、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组成,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和角色。
案例:华为集团华为集团是一家中国的跨国科技公司,以电信设备制造为主业。
华为集团的董事会主要由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非执行董事则负责监督和决策公司的重大事项。
通过建立多层级的董事会,华为集团能够保持高效的决策和组织运作,同时增加了对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二、委员会模式委员会模式是指通过设立各种委员会对集团公司进行治理。
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下设机构,负责处理和监督特定领域的事务,如审计、薪酬、风险管控等。
案例:家乐福集团家乐福集团是一家法国的综合零售企业,拥有多个子公司。
家乐福集团的董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如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等。
通过委员会模式,家乐福集团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监督公司各个方面的事务。
三、股东会模式股东会模式是指通过股东会对集团公司进行治理。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组成,负责决策公司的重大事项、选举董事等。
案例:宝钢集团宝钢集团是中国一家重要的钢铁企业集团,拥有多个子公司。
宝钢集团的股东会是由各个子公司的股东代表组成的,股东会负责决策公司的发展战略、选举董事等。
通过股东会模式,宝钢集团能够更好地保护股东权益,增加股东的参与和监督能力。
综上所述,集团治理模式是保障集团公司合规运作和股东权益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治理模式,以实现高效、合规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操作、财务三类集团管控模式实际案例
老超人李嘉诚管理"有头脑没手脚"多数人认为集团管控是一个虚实难辨的东西:既不知道它有多重要,也不想过多的去碰触它。
但有些人却始终很在意集团管控的问题,后来他们的公司变成了和记黄埔,变成壳牌石油和IBM。
这些知名公司所处行业有着天壤之别,但它们的成功都少不了强有力的集团管控。
财务控制型——老超人的和记黄埔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有头脑,没手脚”。
老超人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集团,员工超过18万人,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和酒店,零售、制造及能源与基建业务也在集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老超人甚至让和记黄埔在互联网和电讯服务领域也频频崭露头角。
如此庞杂的一个集团,李嘉诚选择了财务为主的管控模式。
总的来说,和记黄埔的总部只是作为一个投资决策中心,李嘉诚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上。
他关注的只是下属单位的盈利情况和自身投资回报、资金的收益,而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予过问——它们只要达到财务目标就可以。
战略控制型——大多数集团公司的选择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壳牌石油是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集团之一。
壳牌石油集团在2005年的世界500强中排名第四,年利润高达200多亿美元。
在壳牌石油集团中,为了保证下属单位目标的实现以及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各下属单位业务的相关性要求很高。
与大集团形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壳牌石油的集团总部很小,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
运营控制型——随需应变的IBM采用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往往对集团资源采取高度的集中控制和管理,以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优化。
它们大多直接管理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具体业务,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
IBM公司可以说是这种管控方式的典型。
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事业部都由IBM总部进行集权管理,计划均有总部制定,下属单位则只负责保障实施。
央企集团管控优秀案例
央企集团管控优秀案例一、背景介绍央企集团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管控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央企集团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企业规模扩大、业务多元化、跨区域经营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央企集团必须加强集团管控,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央企集团管控的优秀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优秀案例介绍在众多央企集团中,某能源企业以其卓越的集团管控能力备受瞩目。
该企业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拥有多个业务板块的综合性能源企业。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该企业不断优化集团管控模式,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以下将从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对该企业进行详细阐述。
1. 公司治理结构该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
在董事会下设多个专业委员会,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该企业还积极推进董事会建设,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该企业还推行了独立董事制度,保障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2. 人力资源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整体绩效。
首先,该企业建立了完善的招聘制度,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其次,该企业推行了员工绩效管理制度,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此外,该企业还重视员工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晋升通道。
3. 资金管理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采取了集中管理的方式,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控制财务风险。
首先,该企业建立了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可以实现资金的归集、划拨、监控等功能,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该企业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有效降低了财务风险。
4. 风险控制该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大型煤业集团管控案例分析
大型煤业集团管控案例分析【问题类型】集团管控治理【行业类型】大型煤炭集团公司【案例问题】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煤炭行业大公司不断组建,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决定公司运作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视野咨询(官网)分析了加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管控的必要性,从煤炭行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调整和完善管控系统的措施。
一、加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管控的必要性(1)适应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进一步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投资主体也纷纷向多元化转变,于是在企业集团中出现众多的股东与经营者,使得内部管理问题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同时,煤业集团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都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形成部分核心发展产业及众多一般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因此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迷失方向,要合理分配各个产业发展的投入比例,对各专业公司进行科学管控,确保产业协调有序发展。
(2)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前应该研究如何学习先进的经验,使企业集团管理制度充分与国际接轨,同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及遇到新的发展问题中,能快速转变经营模式,加强企业集团之间的合作,促使有实力的大型煤企驶上开放经营的快车道。
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管控模式随着我国煤炭企业集团化发展,总部职能要着眼于宏观发展方面,重点应放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与投资等重大决策上,实现对内部成员企业的调控与管理,组织对各个成员的审计与考核,而具体生产经营管理职能则应充分下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而各个产业群因其不同的发展要求宜实行事业部制管理方式。
为确保管控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管控、协调、服务统一起来,因此,应选择战略控制型集团管控及分权型混合式组织结构。
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管控的举措1.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
在煤炭企业集团中,国有股相对集中是造成企业内外制衡机制失效,治理结构扭曲的直接原因。
企业如何进行集团管控?——最经典的集团管控案例及分析
企业如何进行集团管控?——最经典的集团管控案例及分析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张,企业进入转制时期,在转制的特殊时期,企业集团管控中的弊病逐渐显现,出现了部门内部职责,部门之间,部门与子公司之间,主办与协办职责不清,各子公司之间未形成资源有效互补等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团管控就成为了集团管理者头疼和关注的问题。
此时,基于企业出现的问题搭建有效的集团管控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有效的集团管控可以促进集团内部协同效应发挥的内部资源整合,以及作为保障协同效应实现的规范治理和有效管控,进而实现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组织的安全以及人岗匹配。
由此可见,进行有效的集团管控是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
本文是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某建筑企业进行有效集团管控方案设计的项目纪实。
【客户行业】建筑行业【问题类型】集团管控【客户背景及现状问题】山东省某大型建筑企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家已拥有半个多世纪发展历史的企业集团,是集土木工程建筑、勘察科研设计、房地产开发、工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集团总注册资本1.98亿元,职工6000余人,是山东省建筑施工综合实力五十强、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该建筑企业是一个拥有十多个下属子公司的企业集团,集团总部设有12个部门,集团公司副总级别领导达9个之多。
在集团总部职能设置上是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特色,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分析与统筹规划;在转制的特殊时期,各职能部门普遍反映存在部门内部职责,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子公司之间,管理与协调,主办与协办职责不清的现象存在;另外,由于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业务特点,各项目地点分布于全国各地,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公司信息上传下达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组织沟通成本高,信息不通畅;同时,各子公司的优秀技术人才往往被各子公司所控制,不能将其价值在整个集团中得以发挥;各子公司各自为政,实力强的公司占用各种资源,而实力弱的公司处于劣势,各子公司之间未形成资源的有效互补,集团总部对于各子公司的资源调配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不利于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总体把控。
华彩咨询--集团管控案例
华彩咨询集团——中国首席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专家中国首席内控和风险管理专家华彩咨询集团管控案例案例1:天保控股战略及管控管理咨询项目【项目背景】天保控股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9年1月28日由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出资注册成立,受滨海新区工委、保税区管委会领导,承担区域的公共服务职能,代表保税区管委会对区属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具有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职能的区域性、综合性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并拥有一个担负区域循环经济研发的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天保控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供应、物流、房地产、汽车展贸,物业服务等经营领域。
截至2008年5月底,公司系统成员企业共计104家。
现有总资产超过300亿元。
作为保税区管委会出资的直属国有控股公司,自成立以来,紧紧抓住区域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一方面承担保税区内的公共服务职能,为保税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结合保税区的发展,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强化企业经营管理,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为了实现公司决战三年,力争进入国内500强的战略目标,天保控股公司领导审时度势,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企业带入能又快又好地发展的新高度。
【项目内容】1、发展历程回顾及战略评估华彩咨询集团——中国首席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专家中国首席内控和风险管理专家进行发展历程回顾及战略评估和报告工作的目的,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初步评估天保控股公司的综合能力和基本资源状况,为战略制定提供初步依据;二是了解组织变革的内部环境,为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通过问卷调查、内外部访谈、内部资料审阅以及内部研讨,华彩项目组对天保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战略管理、内部资源能力和集团管控、组织管理现状的进行了全面诊断,并对问题提出了初步改进建议,继而为后期发展战略规划奠定基础。
统一集团内部控制案例
统一集团内部控制案例
以下是一些关于统一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的例子:
1. 财务控制:统一集团实施了严格的财务控制制度,包括预算
管控、核算制度和审计制度等。
通过建立财务报表和资金流向的有效
监督、核对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法律合规性。
2. 采购控制:统一集团实行了集中采购管理制度,建立了供应
商管理体系,从而控制采购成本和风险。
采购部门与质检和财务部门
密切合作,确保采购流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3. 风险管理:统一集团建立了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
评估和应对措施。
制定了风险管理职责和流程,确保风险的及时识别
和应对,保护组织利益。
4. 信息系统控制:统一集团实施了信息系统控制,包括网络安
全控制、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措施等。
通过建立访问权限控制和数据
保护制度,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人力资源管理:统一集团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
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流程。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确保员工
能力的提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这些案例说明统一集团在内部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
组织的正常运营和业务发展。
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欺诈、错误和风险,提高组织效率和合规性。
世纪纵横案例、某汽车业集团管控咨询案例5(五篇范文)
世纪纵横案例、某汽车业集团管控咨询案例5(五篇范文)第一篇:世纪纵横案例、某汽车业集团管控咨询案例5世纪纵横案例、某汽车业集团管控咨询案例项目背景:某汽车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新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相关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服务业务;产品销售、技术服务及设备租赁业务;进出口业务,与以上业务相关的实业投资;资产管理;信息咨询业务。
集团在组建之初就委托世纪纵横咨询对新集团的管控模式和组织架构进行设计。
主要问题:1.母公司的职权不清晰,子公司对总部的职能定位认同度不高母公司应该履行哪些职能,应该下放哪些权力,从而出现高层领导事无巨细,劳心劳力,下属公司也缺乏积极性,上下观念不一致,无法实现战略协同。
2.缺乏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由于是国有企业集团,上级主管部门在高层任命、考核管理上都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这也给集团的高管人员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同时,由于集团刚刚组建,在母公司及下属公司的高管管理上还缺乏经验。
3.集团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不协调,集团虽然在资产上实现了整合,但未能在战略上达到一致性,人力、财务、客户资源等尚未能够在集团内部统一配置,无法实现协同发展,仍然处于单干状态。
解决方案:通过前期详尽的调研评估,项目组针对集团状况提出了混合型管控模式,即集团对上市公司采取战略型管控,对几家参股公司采取财务型管控,对个别员工成熟度较低,独立开展业务难度较大的全资子公司,暂时采用运营型管控,以充分利用集团资源对其进行必要的支持。
确定基本管控模式以后,项目组依据《公司法》、《国有资产法》、国资委及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公司章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治理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明确了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责权利,对集团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委、纪委、工会、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使方式和程序进行了规范。
同时根据管控模式的定位,项目组提出集团目前需着力打造七大管理与支持平台:战略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战略性财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审计与风险控制中心、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中心、业绩管理中心,并据此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设计,制定完善了核心管理制度与流程。
集团化管控案例
从近期大型集团企业的各种管理变革和创新实践来看,集团化管理出现了新的态势,即大多数的变革集中在集团组织结构、法人治理层面,焦点是二级子集团的建立及虚拟化、产业集群、按价值链划分板块等从国际环境来看,架构重组也是企业集团变革的一个焦点,趋势是“扁平化”、“虚拟化"及“无边界组织”文|王吉鹏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他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战略性的增长来自于更加有利可图地利用现存或者扩张中的资源.如果要有效率地经营一个被扩大了的企业,新的战略要求一个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调整过的结构。
没有结构调整的增长只能导致无效率。
只要企业负责人不能创造出把若干行政职责有效结合所必要的行政职能和结构,他们就不能履行其基本的经济职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组织机构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产业越来越多,下属企业众多,集团化发展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
从近期大型集团企业的各种管理变革和创新实践来看,集团化管理出现了新的态势,即大多数的变革集中在集团组织结构、法人治理层面,焦点是二级子集团的建立及虚拟化、产业集群、按价值链划分板块等。
从国际环境来看,架构重组也是企业集团变革的一个焦点,趋势是“扁平化”、“虚拟化”及“无边界组织”.全球知名的企业集团国际化的程度较高,架构重组不再局限于本国内,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架构重组。
在世界经济这块大蛋糕上,各国的企业都是竞争者,组织更需要精干、灵活,更需要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从组织的类型来看,国外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更加多元化,大多数都是几种组织类型的混合体。
同时,架构重组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到外部关系的重构,如寻求伙伴(上有供应商和承包商,下有分销商和顾客)的协作等。
集团组织结构的设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竞争环境、公司战略、业务组合、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管理传统、政府政策、法律规定、集团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等等,甚至包括经营者的风格.近两年,国内外许多大型集团企业进行了机构变革,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具有三种趋势:事业部向二级子集团制转变、事业部向虚拟集团制的调整及按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划分板块。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含华润案例)DOC
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水晓丽目录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一)财务管控型(二)战略管控型(三)运营管控型二、集团现状分析(一)现有业务介绍(二)现有管控模式(三)公司总体战略三、案例分析:华润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二)人力资源管控(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六、结语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7.14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
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
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动集团业务战略的实施。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全球解决专业化或多元化集团管理的主要途径都是采取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该模式是指大型公司总部或者高层,对下属企业或部门采用的分层级,分条线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集团型、多元化,跨地域,当地化决策的管理需求。
A集团的集团管控案例
理实在集团管控方面的案例介绍案例一:A集团的集团管控案例一、集团简介该集团是专业从事现代中西药研发、生产、销售的大型企业集团,为全国医药百强企业。
二、该集团存在的问题1.集团战略不清晰;造成高层有战略思考,但战略思考没有化为系统的战略规划,目标与方向不够明确,策略与举措不够清晰。
2.集团总部定位不明确,造成集团的总部机构臃肿,管了许多不该管的操作层面的事宜。
3.管控职能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涉及到集团长远利益的组织功能缺失或弱化,导致在日常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盲点,并且对集团长远发展缺乏长远拉动和提升。
4.集团权责体系缺乏有效规划,导致“等靠要”和“推诿”现象的时有发生。
5.集团与下属各子公司或事业部之间管控体系界定不清晰,造成集团对下属公司的管理缺乏章法。
6.组织层次较多,造成集团对市场响应较慢,难以准确及时了解市场状况和解决市场问题。
三、理实对存在问题的分析1.对于问题一:理实国际认为造成集团战略不清晰的原因主要在于在集团没有形成战略管控体系,不能够将战略思考有效的转化为战略行动的措施和策略。
2.对于问题二:理实国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总部定位上分层分级不够,造成总部无法准确定位;3.对于问题三:理实国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集团战略不明确,造成从战略上无法准确的对组织职能提出要求。
?4.对于问题四:理实国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授权和约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平衡,造成授权上的裹足不前。
5.对于问题五:理实国际认为管理体系中流程和制度的缺失造成体系的欠缺,影响业务的开展。
6.对于问题六:理实国际认为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往往遮掩掉很多管理问题,组织建设的滞后、导致集团公司上下管理关系混乱是最为常见的问题。
四、理实的解决方案1.对于问题一:理实国际一方面通过战略研讨会等方式,协助该集团梳理并明确发展战略;另一方面通过转变组织职能和在集团与子公司之间构建战略管控体系,保障战略能够得到有效规划和执行。
2.对于问题二的解决:理实国际结合企业经营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该集团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发展规模等方面考虑后,本着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发展,将集团定位为战略管理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等。
集团企业管控模式选择方案(案例)
总部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管理经验丰富,训练有素,则可较多 地分权。
如果管控模式的选择过程忽略了集团总部的管理能力,那么企业要么不能 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要么就是执行力不足,企业发展缓慢。
影响集团管控模型选择的因素分析
2
9、行业特点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管理控制上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如果业
务运营比较单一,不需要成员企业做出太多个性化经营决策的行业,具备实现集权 管控的基本条件,而对于那些需要成员企业做出大量个性化经营决策的行业,则需 要侧重于分权型管控。
举例来说,电力行业、快餐行业等多采用操作型管控模式,集权管理。
实施集团管控,要立足集团整体战略,对子公司业务进行合理分工和优化组合,构建合 理、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集团系统战略协同一致。 (3)规模经济原则
实施集团管控,集团内部要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投资的集中化效应、单体经济的规模 化效应和业务发展的协同效应,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创造更大效益。
影响集团管控模型选择的因素分析
目录 /CONTENT S
01 『 C O N T E N T 』
02 ▷ 第 一 部 分 『 管 控 模 式 的 内 涵』
03 ▷ 第 二 部 分 『 管 控 模 式 的 类 型』
04
▷ 第三部分 『管控模式的选择 及影响因素 』
05 ▷ 第 四 部 分 『 案 例 分 析 』
『管控模式的内涵』
管控模式的类型
2
经营管控模式
其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中心,以对企业
集团管控案例
万科以房地产为主业,以住宅为核心,调整业务, 盘活存量,集中资源,建立竞争优势。万科将诸如 投资决策权、财务承诺权、融资权、人事权和工资 制订权等上移到总部,子公司更多地只是一个执行 和操作的机构。万科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来对子公 司进行管理,子公司职能部门受子公司总经理领导, 同时受总公司职能部门直线管理。万科运用集权化 母子公司管控体制下成熟的产品体系、高效的运营 体系、强有力的成本管理。
壳牌:以核心资源进行管控,壳牌全球的子公司都 是有了石油资源才能运作。 全球核心资源控制的最佳典范,德比尔斯的架构:
德比尔斯 十大看货商 核心供应体系 各大珠宝商 批发及零售体系
ABB现构筑了一个700个子公司,2500个利润中心的组织,保证每一 个利润中心的负责人至少是在电气行业里的某一个端点上的专家,形成 人脑互联网。下面是ABB核心人员控制图:
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让人才与复星整体的利益 高度一致。 (1)复星从来不对高级人才实行定编、定岗、定责 式的管理,引进高级人才实行“一人一议”政策。 (2)复星采取的是一种很专业化的人才运作体系。 对于管理层,复星在收购一家新的企业时,通过让 管理层持有部分股权的方式来达到整合的目的。 (3)复星通过董事会行使监管权力,通过三个保障 来保证透明:人事保障、制度保障和信息抄送制度。 在复星只规定不许干哪些事,其他的自己把握。 (4)复星实行出资人代表管理机制,在产业板块层 面和产业公司层面都派有出资人代表,有系统的绩 效管理办法,采用平衡记分卡思想的系统考核体系。
聚焦核心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做强自己的优势行业。 确定集团发展战略及重组方案,整合形成了三大核 心产业,确立了以港口和物流、金融、地产为核心 的产业布局,号称“三架马车”。 统一财会系统:所有子公司都是集团总部战略的执 行者,是成本中心。招商局业务复杂,对于不同业 务首先统一会计核算系统,目前把现金流量和资金 全部控制起来,做到集团财务一体化,总部通过财 务管控来动态监控产业整合、结构调整带来的一系 列变化,从而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Fra bibliote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近期大型集团企业的各种管理变革和创新实践来看,集团化管理出现了新的态势,即大多数的变革集中在集团组织结构、法人治理层面,焦点是二级子集团的建立及虚拟化、产业集群、按价值链划分板块等从国际环境来看,架构重组也是企业集团变革的一个焦点,趋势是“扁平化”、“虚拟化”及“无边界组织”文|王吉鹏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他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战略性的增长来自于更加有利可图地利用现存或者扩张中的资源。
如果要有效率地经营一个被扩大了的企业,新的战略要求一个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调整过的结构。
没有结构调整的增长只能导致无效率。
只要企业负责人不能创造出把若干行政职责有效结合所必要的行政职能和结构,他们就不能履行其基本的经济职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组织机构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产业越来越多,下属企业众多,集团化发展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
从近期大型集团企业的各种管理变革和创新实践来看,集团化管理出现了新的态势,即大多数的变革集中在集团组织结构、法人治理层面,焦点是二级子集团的建立及虚拟化、产业集群、按价值链划分板块等。
从国际环境来看,架构重组也是企业集团变革的一个焦点,趋势是“扁平化”、“虚拟化”及“无边界组织”。
全球知名的企业集团国际化的程度较高,架构重组不再局限于本国内,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架构重组。
在世界经济这块大蛋糕上,各国的企业都是竞争者,组织更需要精干、灵活,更需要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从组织的类型来看,国外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更加多元化,大多数都是几种组织类型的混合体。
同时,架构重组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到外部关系的重构,如寻求伙伴(上有供应商和承包商,下有分销商和顾客)的协作等。
集团组织结构的设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竞争环境、公司战略、业务组合、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管理传统、政府政策、法律规定、集团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等等,甚至包括经营者的风格。
近两年,国内外许多大型集团企业进行了机构变革,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具有三种趋势:事业部向二级子集团制转变、事业部向虚拟集团制的调整及按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划分板块。
事业部向二级子集团制的转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及世界上知名的集团企业大都采用事业部制。
但是,近期集团企业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由事业部制向二级子集团制演进的趋势,这一变革的原因是二级子集团制更灵活,分权更彻底,也更有益于专业化经营。
一般来说,事业部是集团内的一个部门,不具有法人资格,是非法人,通常集团将事业部当成一个部门来进行管理。
在对外签署合同时,事业部签署合同无效,但经总部授权,签署合同有效。
二级子集团是法人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从责权体系角度分析,事业部是一种分权制度,但是它没有二级子集团分权彻底。
因此,集团组织架构重组向更具分权特色的二级子集团演进是符合集团化管理的趋势,这一趋势符合现代化集团企业发展的路径。
从经营决策上来说,二级子集团制实行后,有利于整合集团的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集团整体实力。
一般战略决策集中在集团总部,二级子集团可以进行专业化的发展,每一个子集团形成自身发展目标和行业竞争战略,找准行业标杆,明确自身定位,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并在所在行业中形成行业领导地位。
★案例:海尔抛弃事业部制转向子集团制2007年6月27日,海尔集团实施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组织架构大改革,集团旗下数千亿元资产和50000名员工被卷入这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重组和整合中。
海尔多年来一直按照产品品类成立事业部,集团统帅所有事业部进行管理。
集团旗下,洗衣机事业部、冰箱事业部、电视机事业部、空调事业部、电脑事业部等,每个事业部都有研发、生产、销售、宣传等部门。
此次调整,海尔集团根据白电和黑电等各类产品线的运营模式的不同,重新划分为6个子集团,其中包括白电运营集团(冰箱、洗衣机、空调)、黑电运营集团(彩电、AV产品等)、数码及个人产品运营中心(电脑、mp3等)、全球运营中心(海外推进本部即海外市场部)、创新市场运营中心(国内市场)、金融运营中心。
调整的原则是以产品运营模式为核心,重组现有集团下属各个事业部,以提高运营效率。
为此,这家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开始希望通过调整内部结构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2007年5月份开始,海尔按各类产品线的运营模式不同重新规整公司架构,同时砍掉一些赢利状况不佳的产品部门,以执行其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集团之所以抛弃采用多年的事业部制,转向二级子集团制,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的考虑。
首先,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前,家电行业的竞争是单一产品的竞争。
海尔为实现产品专业化,按产品品类设置事业部制符合市场竞争的格局。
但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简单卖出去一件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更需要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竞争格局也就转变为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
因此,继续实行事业部制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实施要求有更灵活的组织结构来支撑,体现了战略决定结构这一理论。
海尔集团在实行全球化品牌战略时发现其公司架构越来越对其走向海外的步伐构成制约,调整组织结构成为势在必行。
调整后,增强了产品的协同性、降低了内部成本、提高了对外竞争能力(见表1)。
表1:海尔集团变革前后的对比事业部二级集团制度财务各事业部独立核算由金融运营中心承担整个集团资金记录和管理功能。
公关冰箱、空调和洗衣机各事业部都有各自的公关公司,负责品牌和产品推广。
调整后,冰箱、空调和洗衣机都属于白电运营集团,由集团选择一家公关公司,承担集团所有的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活动,有利于节约宣传成本、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独立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宣传团队。
二级集团设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宣传团队,这些重合部分的人员被裁撤。
★案例:奥地利电信改组成立3个子集团2007年,奥地利电信宣布进行架构重组,公司改组成3个实体:一是负责战略、协调和国际拓展的控股公司,二是负责固定线路运营的奥地利电信,三是负责移动业务的Mobilkom公司。
改组后,奥地利电信对2007年~2010年的业绩增长预期从现在的1.5%~2.0%提高到1.7%~2.2%,销售额和净收入的预期保持不变。
从改革前的组织结构来看,奥地利电信既包含控股集团,又包含固定网络运营,将这两个功能分离有利于运营部门更加专注。
奥地利电信的固网业务在2007年第一季度的用户数比2006年同期减少了7%,销售额降低了4.5%,EBITDA降低了10%。
这一不理想的业绩或多或少受到了控股职能的影响,控股职能剥离后,固网业务的水平将更清晰地展现。
在大多数欧洲运营商都开始按客户需求重组产品线的今天,奥地利电信仍然走了一条传统的道路——按技术划分部门,这似乎有点逆流而行。
其实奥地利电信建立的三个实体公司实际上就是二级子集团,这样调整后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化,从整体上解决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事业部向虚拟集团制的调整虚拟二级集团制可以认为是二级子集团制的一种过渡,也是对组织结构的一种创新。
实行虚拟子集团制的企业,集团总部负责战略规划与决策,包括集团政策、财务、重要外部关系及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虚拟二级产业集团主抓经营业务,包括销售策略、产品策略、人员任用以及经营方式等,是利润中心。
改革后的经营管理体制采用“统筹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在组织机构上运用分权式管理,产业集团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形成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
★案例:神州数码建立虚拟子集团制2006年4月,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启动“第二个五年计划”,将原来采用的四大事业部调整为IT分销、增值分销、IT服务和自有品牌服务虚拟子集团,相应更名为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神州数码系统设备公司、神州数码IT服务集团和神州数码产品集团。
神州数码实施虚拟子集团后,在内部财务、ERP、核心文化以及品牌依然统一的前提下,集团下放财务权力和人事权力;对子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尝试运用资本运作手段,使子公司具有融资功能,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谋求神州数码更大的发展。
调整后,虚拟子集团拥有更大的运营自主权,可以设置更多的子公司,但所有虚拟子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原来没有任何变化,都是神州数码全资拥有。
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将这次组织结构的调整看作是一种体制的创新。
从神州数码的发展轨迹来看,前五年是解决神州数码生存的问题,成长方式主要靠投入资源完成;从2006年开始的后五年主要解决集团价值的问题,如提高股票市值、业务的赢利能力及投资回报率,其成长方式必须通过创新来改变商业模式,提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提升集团整体的竞争力。
神州数码从实行事业部制到虚拟子集团管理模式,我们已经看到了神州数码为去掉“虚拟”所做的一系列打算和努力。
神州数码从一个单体公司到上市公司再到所属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或是单独上市,做大做强的方向和路径已经非常明确。
★案例:美国在线网站撤销四大事业部2006年9月20日,美国在线网站宣布进行架构重组,撤销原有的四个大事业部,转而成立多个小规模的产品类别部门。
此次架构重组是为了适应全新的“服务免费、广告创收”的发展战略,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海外业务的扩张。
此次架构重组体现了“战略决定结构”的思想,组织结构随着战略的改变而改变。
同时组织变革也能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如美国在线存在不同业务模式的冲突,过去提供给接入客户的服务总是和提供给网站读者的服务相冲突,现在问题已经解决。
当然,对于美国在线放弃事业部,选择成立多个小规模的产品类别部门后的下一个变革方向,也是众多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
按产业集群划分板块集团企业随着规模的壮大,涉及的产业也会越来越多,如何协调管理好这些产业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般来说,各业务群处于不同的行业领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产业的业务格局和定位也不同。
因此,在集团化发展的进程中,按产业集群将各业务群进行整合是趋势所在。
按照集团发展的多元化和产业的关联度,将集团的各业务群调整为几大板块,让各个板块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行业竞争战略,明确自身的定位,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形成各自的行业领导地位。
通过这种资源的再分配,再加以符合市场需求的组织架构,提升集团整体的竞争力。
★案例:中粮集团按产业集群划分板块中粮集团从一家单一的粮食进出口企业发展到国内最大的粮食贸易商、最大的农产品(20.12,-0.11,-0.54%)及食品加工企业、最大的生物能源生产企业——旗下公司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2004年宁高宁空降中粮后,以“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为发展思路,实施战略转型,重塑商业模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新国企”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