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机张力控制的原理介绍
凹版印刷质量如何控制
凹版印刷质量如何控制?一、凹印张力控制纸张或薄膜在印前放卷过程中,多色印刷过程中或印后收纸过程中都需要保持一定张力,张力太大易产生纵向皱纹,张力太小易产生横向皱纹。总之,张力的波动会影响套印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印品质量的稳定,因此必须对张力进行控制。
1.印机各部分张力控制(1)从给料轴到给料牵引辊之间的张力控制由于牵引辊的动作把印刷材料以一定的速度、张力从给料轴拉出并送入印刷部,这部分的张力要大于印刷部的张力,通常用连在给纸轴上的制动器来控制张力。众所周知,作业的同时卷径逐渐变小。近年来由于高速化,使用材料的多样化,卷径变化大。二、套印系统优化设置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凹印机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现代先进的高速凹印机,其套印系统大都采用微电脑进行控制处理,通过信号反馈来调整印刷图像的套印偏差。1.根据印刷图案的形状进行套印色标的位置设置套印识别色标一般采用的是一种梯形图案,为了套印系统能更有效地进行识别,在设置色标的位置时,应尽可能地避开印刷图案中类似形状的图案,即:不要让印刷图案中类似的形状与色标相邻地出现在同一条扫描区域内,否则,容易引起操作人员对显示屏上的波形误认,给套准调节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套印系统无法稳定地进行工作。
张力控制原理
张力控制原理
张力控制原理是一种常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原理,通过对控制对象的张力进行测量和调节,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
张力控制原理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包装、造纸等行业中的连续生产线中,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牵引力、张力等参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张力控制原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传感器对物体的张力进行实时测量,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器,再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进行调节,以实现对张力的精确控制。
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张力。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应变测量、光电传感器等。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根据测量到的张力数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通过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来调节张力,使其趋近或保持在设定值范围内。
控制器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即按照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因素对误差进行调节。
这样可以快速响应、稳定控制系统,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除了控制算法外,张力控制原理还需要配备合适的执行机构和传动装置。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电机、气缸等,通过调节工作状态来改变物体的张力。
而传动装置则用于将执行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受控对象,主要包括传动带、链条、轮轴等。
在实际应用中,张力控制原理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和工作环境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负载变化、环境扰动等因素,以保证控制效果和
系统性能的优良。
综上所述,张力控制原理是一种用于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原理,通过测量和调节张力,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并被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中的连续生产线。
张力控制原理教程
张力控制原理教程张力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张力控制设备。
本文将介绍张力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实现方法等内容。
一、张力控制的基本概念张力控制是指通过对拉伸或收缩的材料施加力,使材料保持一定的张力水平。
张力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运行,避免材料过松或过紧引起的问题。
二、张力控制的应用领域1.包装行业:在印刷、涂覆、贴合等过程中,需要对卷材进行张力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纺织行业:在纺纱、织造、印染等过程中,需要对纱线、织物进行张力控制,以避免出现断纱、断经等问题。
3.金属加工行业:在连续拉拔、连续铸轧、连续热轧等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带材进行张力控制,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纸张行业:在造纸、印刷等过程中,需要对纸张进行张力控制,以避免出现张力差、翘曲等问题。
5.电子行业:在印刷电路板、光纤制造等过程中,需要对薄膜、线材进行张力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的张力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如张力滚轮、张力锥轮等。
这些装置通过控制滚轮之间的接触压力来调节张力,但存在精度低、响应慢等缺点。
2.电气控制方法:电气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材料的张力信号,并通过电动机或气缸等执行器来调节张力。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响应快,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常见的电气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动态张力控制等。
3.光电控制方法:光电控制方法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材料的张力变化,并通过控制光源的亮度来调节张力。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各种材料的张力控制,但对环境光线干扰比较敏感。
四、张力控制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张力传感器能够测量材料的张力,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关键是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如压电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2.控制算法:张力控制的核心是控制算法,常见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以实现稳定的张力控制。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是指在印刷过程中,通过控制印刷材料的张力,使其保持恒定的一种控制方法。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的关键是通过一系列的张力控制装置对印刷材料施加适当的张力,以达到控制张力稳定的目的。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
1. 张力感应原理:印刷机上装有张力感应装置,通过对印刷材料张力的感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用于监测和控制张力。
2. 张力调节原理:印刷机上的张力调节装置可以根据张力的变化,通过调整张力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改变印刷材料的张力。
3. 张力稳定原理:张力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要求,通过控制印刷材料的张力来保持其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性,以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
4. 张力传递原理:印刷机上的张力传递装置将张力从印刷机设备的张力感应点传递到印刷材料上,确保张力的传递和控制。
通过上述张力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印刷材料张力的精确控制,保证印刷材料在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
凹版印刷与张力控制(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版印刷与张力控制(上)
食品、药品、服装、衣料、香烟等的包装所使用的纸、玻璃纸、塑料薄膜、铝箔等,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多使用凹版轮转印刷机印刷。
近年来由于印刷的多样化及印刷的高速化,特别是下道工序设备对尺寸精度的要求,以及为节约材料,提高成品率等。
张力控制方法被广泛利用。
当前国外对张力控制的利用上已趋于成熟,使用非常普遍。
现在试分析一下张力控制原理和特性。
一、凹印的特点
目前,印刷主要应用的版式有凸版、平版和凹版三种,凹版的特点
是图文部分凹下,把版面全部浸入墨盘,然后用刮刀将多余油墨刮掉,将残留在凹下部分的油墨转移到被印刷物上的方法,就是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的特点主要是:
积在版面凹部的油墨能够转移出充足的油墨,得到有层次的印刷品,印刷品的浓淡是由版的深浅表示的,所以印刷物具有立体感,细小的线条也能清晰地印出来,能够自由广泛地选择和使用各种版材。
二、关于凹版的张力控制
叙述这一问题之前,应对何为张力控制有所了解。
目前,使用的凹印机需要适用张力控制原理的主要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给料到给料牵引辊。
套印误差,即多色印刷的各色间
的套印精度差。
如果印刷机机构位置关系正确,误差是由于材料的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在容许范围内控制一定的伸长量,张力控制是最有效的。
第二部分是从收料牵引辊到收料后各部,应注意对收料卷松紧、齐整、可靠等因素进行张力控制。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凹印机的张力控制
凹印机的张力控制在凹印机的高速运转过程中,稳定的张力对套印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找出引起凹印机张力波动的原因,并对张力加以检测和控制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前提。
1.引起张力波动的因素(1)承印物料卷未绕均匀、偏心,料卷管理不善等造成料卷外圆形状不规则,料卷实际轴线与理论轴线不重合,放卷时产生跳动。
(2)导辊之间的平行度不好,导辊自身不圆或动平衡超标,在凹印机高速运转时会引起张力波动。
(3)张力检测机构或张力控制部件发生故障。
如采用浮辊电位器检测部件检测张力,要求气缸的气压必须稳定,一般采用超低摩擦气缸,气缸进气前加装精密调压阀。
如果采用磁粉离合制动器作为张力控制部件,磁粉老化后易产生张力不稳。
如果放卷处采用气动制动器,制动马蹄磨损不均匀或磨损过多,容易造成放卷张力控制出现误差。
(4)纸张打滑引起张力波动。
这里所说的打滑主要发生在胶辊、钢辊对压处,如果气缸压力不足或胶辊、钢辊自身精度不够,就容易造成纸张打滑。
(5)凹印机在升、降速过程中张力也会出现波动,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通过调整设备内部电机运行参数使张力稳定。
(6)承印物厚度不均匀,或有荷叶边现象,也会引起张力的改变。
2.张力检测方式(1)传感器检测方式。
将张力传感器装在检测辊两端,通过检测辊施加负载给张力传感器,传感器将所获得的张力信号传送到张力控制部件对张力大小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张力闭环控制。
这种张力检测方式的缺点是在张力调整过程中易产生张力震荡,造成张力的局部波动。
(2)浮辊电位器检测方式。
根据承印物所需张力大小和控制气缸缸径设定合适的气缸压力,并使之与承印物的拉力平衡,以达到稳定张力的目的。
设备开机运行后如出现张力波动,与浮辊摆臂转轴端同轴转动的齿轮将带动电位器齿轮旋转一定角度,电位器将所获得的电信号再传递给张力控制执行部分对张力进行反方向调整,从而实现张力闭环控制。
这种张力检测方式的缺点是占用空间较大,但它克服了传感器检测方式的缺点,能够有效吸收张力的震荡波动。
凹版印刷机的张力系统原理及应用
英文回答:The tension control system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ensuring the attainment of superior print oues. Central to this system is the principle of regulating tension levels throughout the entirety of the printing process, spanning from the substrate's unwinding to the rewinding of the printed material. It is engineered to uphold consistent tension by modulating the printing press's speed and the substrate's tension as it progresses through the machine's various stages. Through the precise management of tension, the system effectively forestalls substrate wrinkling, stretching, and slipping, thereby averting potential printing imperfections.张力控制系统在gravure印刷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达到优异的印刷oues。
该系统的核心是在整个印刷过程中调节紧张水平的原则,从底盘的松动到印刷材料的倒流。
它被设计成通过调节印刷机的速度和底板在通过机器各个阶段的进展过程中的张力来维持一贯的张力。
凹印铝箔的套印过程中张力控制
凹印铝箔的套印过程中张力控制
在凹印铝箔的套印过程中,张力调节和变化直接影响套印以及印刷的准确程度,是印刷工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铝箔印刷机的张力控制系统是一种输入量按某种可调节的衰减规律而变化的特殊的随动系统。
张力控制是整机控制的核心。
只要张力控制稳定,张力变化小,铝箔在套印的精度和废品率就很容易控制。
然而在铝箔印刷过程中,张力产生波动和变化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认真分析。
第一,由于印刷机的料卷在收卷与放卷过程中,收放卷的直径是不断变化的。
放卷在制动力矩不变的情况下,直径减少,张力随之增大,收卷则相反,如果收卷力矩不变时,随着收卷直径增大,张力将减少。
这是印刷机固有特性所决定的,也是引起铝箔张力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二,铝箔材料质量的不均匀性,影响着张力的变化,例如材料弹性模量的波动,材料厚度沿宽度长度方向变化等,料卷的质量偏心,以及加温的高低都会给整机的张力带来微妙的影响。
第三,印刷机在换料或接料断料过程中都会使整机原已稳定的张力突然产生干扰变化。
设备运行速度愈高,干扰就愈大,张力变化大、稳定性差。
应迅速根据料带张力干扰自动地随机调整使张力及时地回复原来稳定状态。
在套印中对印刷卷材在传送时要有适度的张力,张力过小时,在检测处的卷材容易产生抖动,影响套印精度,张力要恒定,以保证瞬时线速度恒定,并要求主电机运转要平稳,不能时快时慢,不能颤动,否则影响套印的精度。
凹版印刷机的液压系统与控制技术
凹版印刷机的液压系统与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凹版印刷技术以其高质量的印刷效果和广泛应用性,在现代印刷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凹版印刷机的液压系统与控制技术是保证凹版印刷机稳定运行和良好印刷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凹版印刷机液压系统的作用和组成液压系统是凹版印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液体的力量传递与控制,实现印版的压印、印刷轴的传动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动作,从而实现整机的工作。
凹版印刷机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站、油箱、液压缸、控制阀及液压管路等组成。
液压泵站将其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提供油液供应。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起到润滑、冷却、密封和传递压力的作用。
液压缸则接受液压油的压力,实现印刷轴和印版的压力调整以及运动控制。
控制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方式、压力、流量等参数的重要组件。
二、凹版印刷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凹版印刷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传动的原理,通过液体的力量传递与控制,实现凹版印刷机的各项工作。
当液压泵站启动时,液压泵产生一定的压力,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并通过液压管路输送到液压缸中。
液压缸接受液压油的压力,根据控制阀的信号,调整印版的压力和印刷轴的移动速度。
控制阀根据印刷机的需要,调节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实现液压系统的工作模式切换。
液压系统的稳定工作离不开液压油的清洁与维护,定期更换液压油、保持液压管路的密封性和润滑性是确保液压系统良好工作的关键。
三、凹版印刷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凹版印刷机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和人机界面技术等。
传感器技术是凹版印刷机控制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安装在凹版印刷机上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印刷轴的位置、速度、印版的压力等参数。
传感器将这些参数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判断,实现对印刷机的自动控制。
PLC控制技术是现代工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可以编写程序对凹版印刷机的工作模式、印刷参数等进行自动控制。
张力控制器原理
1.什么是张力控制:所谓的张力控制,通俗点讲就是要能控制电机输出多大的力,即输出多少牛顿。
反应到电机轴即能控制电机的输出转距。
2.真正的张力控制不同于靠前后两个动力点的速度差形成张力的系统,靠速度差来调节张力的实质是对张力的PID控制,要加张力传感器。
而且在大小卷启动、停止、加速、减速、停车时的调节不可能做到象真正的张力控制的效果,张力不是很稳定。
肯定会影响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用变频器做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死循环矢量控制,即加编码器反馈。
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
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
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工艺要求1.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
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
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2.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
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 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 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 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3.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
凹版印刷机中的锥度张力控制研究
凹版印刷机中的锥度张力控制研究
Taper tension in 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彭 燕 PENG Yan
(渭南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渭南 714000) 要:针对凹印机中的锥度张力运行情况,详细分析张力的产生及其锥度张力原理,利用近似方法对 锥度张力运行进行建模,张力控制器采用积分分离PID的办法,给出了锥度张力整个系统运行 原理,采用matlab进行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锥度张力能满足凹印机生产要求,凹印 机正常运行且不会出现褶皱等问题。 关键词:锥度张力;积分分离PID;MATLAB仿真;凹版印刷机 中图分类号:TS8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34(2016)12-0081-04 摘
【82】 第38卷 第12期 2016-12
其中,MR是收卷辊的制动力矩,ω 为收卷卷辊的角 速度,T是总张力,单位kN, M F = B f ω 是阻尼力矩,Bf 为阻尼系数, J 是转动惯量。卷绕过程中,收卷辊的直 径越来越大,所以卷辊的转动惯量也越来越大,很明显 这是个非线性的时变系统。 J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卷材的转动惯量,一部分是卷芯的转动惯量。收卷段张 力T主要受速度和卷辊半径变化的影响,设制动力矩和 摩擦力矩为恒定值,当卷径不变时,收卷辊张力T与速 度的传递函数可以简化为: 2.2 摆辊模型 摆辊的两端安装了电位计,摆辊摆动带动电位计运 动,不同的摆幅反映了不同的张力变化,具体摆辊的位 置反映为不同的电位值。因此,摆辊的摆角 θ 直接反映 了卷材张力的波动∆T 。
j =0
k
(2)
式中e(k)是k时刻输入输出的差值,T1是采样周期, kp、ki和kd分别为比例、积分、微分系数, γ 是积分项的 开关系数, ε 为实际系统设定的阈值。
张力控制原理介绍
第二章 张力控制原理介绍 2.1 典型收卷张力控制示意图22.2 张力控制方案介绍对张力的控制有两个途径,一是可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二是控制电机转速,对应这两个途径,MD330设计了两种张力控制模式。
1、开环转矩控制模式开环是指没有张力反馈信号,变频器仅靠控制输出频率或转矩即可达到控制目的,与开环矢量或闭环矢量无关。
转矩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控制的是电机的转矩,而不是频率,输出频率是跟随材料的速度自动变化。
根据公式F=T/R(其中F为材料张力,T为收卷轴的扭矩,R为收卷的半径),可看出,如果能根据卷径的变化调整收卷轴的转矩,就可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这就是开环转矩模式控制张力的根据,其可行性还有一个原因是材料上的张力只来源于收卷轴的转矩,收卷轴的转矩主要作用于材料上。
MD系列变频器在闭环矢量(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下可以准确地控制电机输出转矩,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必须加装编码器(变频器要配PG卡)。
2、与开环转矩模式有关的功能模块:1)张力设定部分:用以设定张力,实际使用中张力的设定值应与所用材料、卷曲成型的要求等实际情况相对应,需由使用者设定。
张力锥度可以控制张力随卷径增加而递减,用于改善收卷成型的效果。
2)卷径计算部分:用于计算或获得卷径信息,如果用线速度计算卷径需用到线速度输入功能部分,如果用厚度累计计算卷径需用到厚度累计计算卷径相关参数功能部分。
3)转矩补偿部分:电机的输出转矩在加减速时有一部分要用来克服收(放)卷辊的转动惯量,变频器中关于惯量补偿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参数设置自动地根据加减速速率进行转矩补偿,使系统在加减速过程中仍获得稳定的张力。
摩3擦补偿可以克服系统阻力对张力产生的影响。
3、闭环速度控制模式闭环是指需要张力(位置)检测反馈信号构成闭环调节,速度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根据反馈信号调节输出频率,而达到控制目的,速度模式变频器可工作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V/F控制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浅谈凹版轮转印刷机的张力控制
对张 力控 制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在我国制造和销 售 的中 、高档 印刷机张 力控 制系统 中 磁粉离合
器 已 不 能 胜 任 该 类 系 统 的执 行 单元 ,已被 交 、直 流 伺 服 电机 执 行 单 元 所 取 代 实现 更 加 先 进 的 张
格 销售 网络和销 售政 策等方面 因素影响 张 力 控制系统大多采 用日本三菱的设备 。
国 内有 能 力制 造 整 套 张 力控 制 系统 的 厂 家主 要 集 中在 江 苏 省 南 通 市 海 安县 ,引 进 国 外 成 熟 技
术 借助 国内低成 本环境 ,开发 的产品拥有可观 的性价 比和市 场竞 争力 目前产 品的功能已经可
的变化输 出控制信号 以控 制收卷转矩或放卷 制 动转矩 ,从 而调整料带 的张 力。此种张 力控 制不 受外界 刺激 的影响 ,能实现稳定 的张 力控制 。但 是, 由于受传动 装置 的转矩 变化 、线 性变 化和机 械损 耗等 因素影 响 , 种张 力控 制 的绝 对 精度较 这
差 。如 图 2 。
化 吸 收 和 改 造 发 挥 自主 创 新 能 力 提 高 企 业
竞争 力 研发适于我 国凹印机 现状的张 力控制 系
图4反馈式张力控 制应用流程
统 从 而 促 进 整 个 凹印 行 业 的 发 展 。 囊 ■■ 簟
力伺服 控制 。此外 高档 电脑套 色 凹印机 已采用
了微型计算机控 制系统 ,与之相适应 的高 精度 、
可重复 的张 力控 制技术也得到 了普遍应 用。这种
先 进 的张 力控 制 系 统 采 用P C 编 程 控 制 器 进 行 L可
凹版印刷中张力的控制
6.承印材料变形的补偿
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
系统不乱性的控制能力尚欠缺,而位置控制装置 虽不直接检测张力,但通过控制承印材料在正常 张力状态下在浮动辊纸路中的相对位置保持不 乱,从而达到控制张力恒定的目的。位置控制装 置能够通过浮动辊纸路来减缓因为料卷的卷径 不圆等原材料质量题目引起的张力波动,这是张 力辊检测装置所无法达到的。
承印材料在运行中的同步速度补偿可以采 用伺服机型来保证,但承印材料本身的变形目前
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
还没有可靠的补偿办法。以薄膜印刷为例,不同 种类的薄膜,在同样厚度与宽度前提下,其伸缩 变形情况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厚度的统一种薄 膜,如 20μm 和 40μm 厚的 BOPP 薄膜。在 同样的干燥前提下两者的伸缩变形也是不一样 的。再以纸张为例,含水率 5%和含水率 8%的相 同材质和厚度的纸张,在相同的干燥前提下,其 变形数据也不一样。对于这些差异,需要建立数 学模型并加载于套准控制的数学模型中,才能有 效控制印刷套准精度。若非如斯,凹印的套准精 度只能依靠于采用较厚的不轻易变形的承印材
海内印机行业在研制伺服型凹印机时,起初 以为可以革除版辊直径递增这一规律,由于在设 定每一色组版辊伺服电机的转速时,可以预先将 因为版辊直径递增带来的放大量计算进去,因此 伺服型凹印机不必像传统凹印机那样不能互换 印刷色序。然而印刷实践证实,即使是伺服型凹 印机已经将每一色组版辊电机的转速递增,假如 版辊继承保持直径递增,印刷套准效果要比版辊 直径不递增时好得多。这说明目前的凹印伺服系 统在补偿同步速度的损耗方面还只能局限在经 验的范畴,离真正意义上的补偿控制还有不少间
凹版印刷之凹印机的张力控制方式和原理
凹版印刷之凹印机的张力控制方式和原理· 1.张力区的划分张力区的划分 凹印机的张力区可划分为3个区:开卷张力区、个区:开卷张力区、印刷印刷张力区和区和分切分切张力区。
张力区。
开卷张力区包括卷筒纸纸芯轴到导向组中送纸张力辊之间的张力控制;的张力控制; 印刷张力区包括导向组中送纸张力辊到张力区包括导向组中送纸张力辊到印刷印刷组中出纸张力辊之间的张力控制;辊之间的张力控制; 从印刷组出纸张辊到组出纸张辊到分切分切张力辊之间为张力辊之间为分切分切张力区。
对于没有没有分切分切组、仅有复卷组的仅有复卷组的凹印凹印机,其分切张力区包括从纸张力辊到复卷轴之间的区域。
力辊到复卷轴之间的区域。
2.张力区的控制原理张力区的控制原理 开卷张力区的张力控制主要是由开卷机完成的。
张力控制是开卷机的一个主要功能,所以该张力区的控制原理与开卷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的工作原理一致,由离合器、由离合器、由离合器、张力辊和张力控制器组成闭环控张力辊和张力控制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
制系统。
印刷张力区是张力区是凹印凹印机张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机张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印印刷套准精度的关键。
套准精度的关键。
该张力区的张力控制采用差速原理,该张力区的张力控制采用差速原理,该张力区的张力控制采用差速原理,系统系统通过控制送纸张力辊与出纸张力辊的运转速度,来调整纸张的张力。
目前,大多数大多数凹印凹印机的送纸张力辊均与机的送纸张力辊均与印刷印刷机运转速度同步,出纸张力辊轴端与步进电机相连,以此实现差速控制。
分切张力区的张力控制也很重要,如果由于张力不稳定而达不到达不到分切分切精度,就会出废品。
为此,该张力区一般采用与精度,就会出废品。
为此,该张力区一般采用与印印刷张力区同样的控制方式。
其基本速度为其基本速度为印刷印刷组也纸张力辊的运转速度,运转速度,分切分切组出纸张辊的轴端与步进电机相连,组出纸张辊的轴端与步进电机相连,实现差速实现差速控制。
高速凹版印刷机的张力控制系统
应这一需要也 正朝着高速度 、 高精度 可靠 性和高品质 的方 高
向发 展 。
张 力控 制是机组 式 凹版 印刷机 整机控 制的核 心 , 只要张
力控 制稳定 、 力变 化小 , 张 凹版 印刷机 的套 印精度 就 有 了保 证 , 品率就 很容 易得 到控 制 。 文介 绍 了一 种 印刷速 度为 废 本
模块 采集 到编码器信 号后 , 计算 出收放料 电机 的实际转速n. 再根据 实际线速 度V 和机械 传动 比i通过 下面的公式 就能 , 够计算 出收放料 的当前直径D :
D V = ・/( 1 n i 3 4‘ )
的实际转速 . 实 再根 据当前版辊周长 口 机械传动 比. 通过 下
重要 一 环
《 中国印刷 物资 商情 牵手 科印 网 ( W.e i.n 重拳 打 造媒体 运 作新 模式 WW kynC)
印刷 技 术 包 装 装潢 l 0 7 6 1  ̄J 2 0/ 4 p0 ¥
维普资讯
圈
蓬 发 的 国印 勃 展 中 凹
30 / n 。 m ml的有轴传动高速 凹版 印刷机的张力控制 系统 。
同时又接受 中央控制器 (L ) P C 的统一协 调指挥。 换句话 说 在此
控制系统 中 , 首先 是印刷单 元版辊 线速度 的跟踪 , 整机各驱 动 部件把版辊实际线速度作为主给定 , 自的张 力反馈检测信号 各 进入P C, L 通过 内部 程序 计算主给定加反馈调整 的同时输 出形
面 的公式计算 出V 际 实:
V实际: K n 际/ D’ 实 L
V 版辊实际线速 度 ( 实: 单位: / i m mn )
K: 。 和机械传动 比有关 的系数
际:
凹版印刷之凹印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凹版印刷之凹印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凹版印刷之凹印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凹印机主要由开卷机、导向组、印刷组、分切组和控制组几部分组成。
开卷机主要是完成卷筒纸在一定速度和张力条件下的展开,并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同时完成卷筒纸的自动或手动拼接。
导向组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印刷过程中纸幅不横向偏移,同时保证纸张的张力稳定。
印刷组是凹印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完成印刷的主要过程,包括油墨供应、印刷、烘干等。
分切组将印刷好的整张印刷半成品,分切成成型的小张产品。
控制组主要是设定凹印机的运行参数和工作状态,其中包括速度、张力、温度,以及压力辊、刮墨刀和油墨泵等的工作状态。
开卷机的原理与操作开卷机主要由离合器、张力辊和张力控制器组成。
三者组成一个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用于自动调整卷筒纸展开的速度和张力。
1、工作原理开卷机是没有动力的从动设备,主要根据印刷机组输纸量的需要(纸张拉动卷筒纸转动速度)来调整纸张的供应量。
对卷筒纸转动速度的控制过程是通过离合器和纸卷轴来实现的。
以前大多采用电磁离合器,目前大多彩采用气动离合器。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速度不是一个恒定值,有时逐步递增,有时逐步递减,因此需要用张力辊来控制纸张的供应量和张力。
张力辊围绕固定点做上下摆动,气缸的推力与纸张的拉力平衡,以保证张力辊处于平衡状态。
张力辊所处的位置,表明纸张的张力和纸张供应量的大小,把该位置的信息输入张力和纸张供应速度。
在印刷过程中,张力辊上下浮动的距离越小,越有利于纸张张力的稳定。
张力控制器是开卷机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它主要完成对检测信号的处理、分析,并发出执行命令。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MCS—202E控制器,该控制器能标明与离合器纸卷轴使用刹车片的工作状态,随时设定或纠正张力辊所处的蹭位置。
2、开卷机的操作根据边疆印刷的要求,凹印机一般使用订购卷筒纸。
由于机器型号不同,开卷机纸芯轴的外径相差比较多,一般为3、6或12英寸。
所以订购卷筒纸时,首先要考虑纸卷芯轴外径尺寸,一般要求卷筒纸芯内径比纸芯轴大2~5毫米;其次,还应注意开卷机所能使用的卷筒纸最大外径,在安装时,应检查纸芯有无变形,如果变形过大,应先进行修复。
凹印机印刷中的张力控制(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凹印机印刷中的张力控制(下)①张力传感器(LOAD cELL)检测方式:它是对张力直接进行检测,与机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没有移动部件的检测方式。
通常两个传感器配对使用,将它们装在检测导辊两侧的端轴上(如图1所示(详见杂志))。
料带通过检测导辊施加负载,使张力传感器敏感元件产生位移或变形,从而检测出实际张力值,并将此张力数据转换成张力信号反馈给张力控制器。
最终实现张力闭环控制。
市场上弹力传感器的类型较多,经常采用的有板簧式微位移张力传感器(如日本三菱LX-TD型),应变电阻片张力传感器(如美国蒙特福T系列)和压磁式张力传感器(如中国ABB枕式系列)等等。
其优点是检测范围宽,响应速度快,线性好。
缺点是不能吸收张力的峰值,机械的加减速难以处理,不容易实现高速切换卷等。
因此,当处于平衡状态的张力控制系统受到较强的干扰时,系统瞬间来不及作出反应,料带上张力变化的幅度值会较大,对张力控制尽快重新进入平衡状态不利。
②浮辊式(DAncEr ArM)张力检测方式:(如图2所示(详见杂志))它是一种间接的张力检测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位置控制,当张力稳定时,料带上的张力与气缸作用力保持平衡,使浮辊处于中央位置。
当张力发生变化时,张力与气缸作用力的平衡被破坏,浮辊位置会上升或下降,此时摆杆将绕M点转动并带动浮辊电位器一起转动。
这样,浮辊电位器准确地检测出浮辊位置的变化,它将以位置信号反馈给张力控制器,控制器经过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伺服驱动系统进行纠偏。
然后浮辊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
由于浮辊式张力检测装置本身是一种储能结构,利用其自身的沉余作用,对大范围的张力跳变有良好的吸收缓冲作用,同时也能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凹版印刷机张力控制的原理介绍
食品、药品、服装、衣料、香烟等包装所使用纸、玻璃纸、塑料薄膜、铝箔等,其自身特点,多使用凹版轮转印刷机印刷。
近年来印刷多样化及印刷高速化,特别是下道工序设备对尺寸精度要求,以及为节约材料,提高成品率等。
张力控制方法被广泛利用。
当前国外对张力控制利用上已趋于成熟,使用非常普遍。
一、凹印特点
目前,印刷主要应用版式有凸版、平版和凹版三种,凹版特点是图文部分凹下,把版面全部浸入墨盘,然后用刮刀将多余油墨刮掉,将残留凹下部分油墨转移到被印刷物上方法,就是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特点:
积版面凹部油墨能够转移出充足油墨,到有层次印刷品,印刷品浓淡是由版深浅表示,印刷物具有立体感,细小线条也能清晰印出来,能够自由广泛选择和使用各种版材。
二、凹版张力控制
叙述这一问题之前,应对何为张力控制有所了解,目前,使用凹印机需要适用张力控制原理主要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给料到给料牵引辊。
套印误差,即多色印刷各色间套印精度差。
印刷机机构位置关系正确,误差是材料伸长或缩短引起,容许范围内控制一定伸长量,张力控制是最有效。
第二部分是从收料牵引辊到收料后各部,应注意对收料卷松紧、齐整、可靠等因素进行张力控制。
给料轴到给料牵引辊之间张力控制作法:
牵引辊动作把印刷材料以一定速度、张力从给料轴拉出并送入印刷部,这部分张力要大于印刷部张力,通常用连给纸轴上制动器来控制张力。
众所周知,作业同时卷径逐渐变小。
近年来高速化,使用材料多样化,卷径变化大。
过去所使用手动式机械式制动器不可能到高品质印品。
选用自动控制方式,特别是使用张力测量表用数据管理成为必要做法。
其检测方法有弹簧摇动辊式和微变位式检测。
机械式制动器从很早就被使用,价格便宜,但把握力矩值不准确。
逐渐有其它形式出现。
磁粉制动器是利用磁粉作为摩擦介质电流产生制动力,其转矩---电流特性直线性好。
被广泛使用。
气压制动器,有印刷机械使用较多,但力矩特性非线性及磨损大因素。
也逐渐被大容量磁粉制动器所取代。
给料张力控制问题,给料张力由以下因素决定:
厚度不均引起拉伸变化;
材料打滑和偶被挂住变慢;
料卷未装好,材料及轴偏心;
翻转装置旋转中产生周速变化;
接纸时压辊和裁刀反作用力;
各个辊圆度不够。
以上大部分变化部分都是短时间内发生,作为张力变化全部被传到印刷部。
从机械结构角度,必须注意到处于给料轴与牵引辊之间导向辊惯性和制造误差都是引起张力增加原因,特别是几公斤以下低张力不能忽视。
牵引辊到版辊间张力变化和控制:
凹印机中牵引辊与第一版辊相邻通常设有周速同步机构。
这与给料情况不同,直径是不变化,用其它原理控制张力大小。
印刷材料与一般物体一样具有弹性和塑性,印刷加工要弹性界限内进行。
控制张力要弹性定律。
这就是要对不同材料特性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