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研究

合集下载

3.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3.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图Ⅰ表示一次简单的同源暴露引起的爆发。 如食物中毒的爆
发,所有病例都集中在 A-B 这段时间内,这段时间即为 有关疾病的常见潜伏期范围。
图Ⅱ为同源暴露感染的病例进一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蔓延, 因有 一定数量的二代病例出现,所以流行曲线可持续
一段时间(B-C)。
图Ⅲ表明同源暴露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未能得到控制,或持续 性同源暴露; 图Ⅳ表示非同源性暴露。病例出现缓慢,逐渐积累增多。
调查目的与内容
以单个病例作为调查的“切入点”,目的是查明
病例的“来龙去脉”,查明疾病发生的原因,以采取
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人的发生,控制疫情进一步发
展。 如传染病病例的个案调查,需要查清病例感染的来 源、感染方式、感染后与易感者的接触情况、对外环
境的污染情况等,以查清流行因素,控制疫情的发展。
二、爆发调查(outbreak survey)
但该公式只适用于呈二项分布性质的资料,且现患率 太大太小均不适用。 当调查肿瘤等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时,样本大小可参考 普哇松(Poission)分布期望值可信限表
五、现况调查的资料分析
横断面研究资料整理表
———————————————————— 现况暴露 合 计 + ———————————————————— 现 患 + a b n 1=a+b 病 例 c d n0=c+d ———————————————————— 合 计 m1= a+c m0=b+d N=a+b+c+d ———————————————————— (一)描述性指标 1.描述疾病的频率指标 总患病率=n1/N×比率 暴露组患病率=a/m1×比率
及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如疾病监测;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

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

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例如,当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描述性研究着手,取得该病的分布特征,从而获得有关的研究假设的启发,进而逐步建立研究假设,为分析性研究提供线索。

描述性研究中,除现况研究外,尚包括筛检、生态学研究等方法。

第一节现况研究概述一、概念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

由于所收集的资料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通过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疾病率,一般为在特定时点或时期与范围内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也称之为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二、现况研究的目的(一)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通过现况研究来揭示目标群体中某病的患病率,以及在不同人群特征上的分布状态是这类研究最常见的用途。

对此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例如,若要掌握某个区域内目前居民的酒精性肝病的患病情况,则可通过某种抽样技术,从这个区域的人群(目标人群或总体)中,随机地选取足够数量的合格的研究对象(样本),对此逐个进行酒精性肝病的调查和检测,并同时收集有关的研究因素,诸如,是否饮酒及其程度、性别、年龄、职业,等等,然后分析求得按不同研究因素分组(类)的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水平。

(二)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任何一个病因未明的疾病,其病因的最终揭示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决定因素
①研究单位之间的变异(一般用标准差s 表示) ②调查人群中欲调查特征或疾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也即
暴露比例或患病比例) ③调查要求的精确度“容许误差”,即实际值和预期值差异
的大小 ④把握度的大小,由α和1-β来表示
.
31
估算公式
① 率的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符合二项分布)
N t 2 PQ d2
.
23
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
多级抽样
.
24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EpiCalc 2000
.
21
四、明确抽样方法,估算样本含量
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 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
22
抽样技术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方便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其他抽样技术
按比例 不按比例
.
48
“五不问”原则
① 可问可不问的项目不问。 ② 复杂问题项目不问。 ③ 查找资料才能回答的项目不问。 ④ 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项目不问。 ⑤ 通过其他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不问。
.
49
调查项目顺序的编制
调查项目按逻辑顺序与心理反应分类排列,符合调查对 象的交流习惯。可根据人们的思维方式,按事物的内容和 相互关系以及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 先设定容易回答的,后设定敏感的、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先排列封闭式问题,后排列开放式问题。 检查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 采用不同调查方式,调查表项目的顺序应有所区别。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最基本的的研究方法。

它往往是病因不明疾病病因探索的起点。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概述一、 概念描述性研究是利用专门设计调查的资料或已有的资料,按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即三间分布的特点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

为进一步建立病因假设和病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中是基础的步骤。

二、 描述性研究的种类主要有病例调查、暴发研究、生态学研究和现况调查等。

(一) 病例调查病例调查——又称个案调查,是指对个别病例或相应的个体及周围环境进行调查。

(二) 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以群体为单位。

生态学研究是从许多因素中探索病因线索的一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提供信息的不完全性。

可以说是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三) 现况调查(详见第二节)三、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1、社区诊断: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该社区人群的分布及其特征。

调查和评价该社区的某些疾病。

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

2、描述和分析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的病因研究和危险因素研究提供线索。

3、通过比较实施疾病防控对策前后的资料,为评价其效果提供基础信息。

第二节 现况研究概述一、 概念现况研究(调查)——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

现况调查因为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患病率调查。

又因现况调查在某一时点收集的反映该时点的暴露或疾病情况。

——又称为横断面研究。

现况调查主要用于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二、 现况研究的目的(一)掌握人群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

描述性研究精选版

描述性研究精选版

描述性研究精选版描述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对其中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客观、系统的描述和总结,而并非探索其原因或影响。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现象的全面了解,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本文将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详细介绍描述性研究。

研究设计是描述性研究的第一步。

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设计。

常用的描述性研究设计包括交叉断面研究、趋势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等。

交叉断面研究通过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群体进行观察,得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趋势研究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同一群体进行观察,得出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国际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观察,得出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数据收集是描述性研究的第二步。

研究者需要确定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并设计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工具。

问卷调查是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通过编制问卷并发放给被调查者来获得数据。

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等,并记录下来。

访谈是指研究者与被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获取有关信息。

数据分析是描述性研究的核心环节。

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客观的、有意义的结论。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频率分析。

描述统计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的表述,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指标。

频率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计数,得出各个类别的频数和百分比。

结果呈现是描述性研究的最后一步。

研究者需要将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和呈现,以便于他人的阅读和理解。

常用的结果呈现方式包括表格、图表和文字描述。

表格可以清晰地呈现各个变量的频数、百分比等信息。

图表可以将数据的分布情况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文字描述可以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

总之,描述性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对现象的全面了解。

研究者在进行描述性研究时需要注意研究设计的选择、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分析的技巧以及结果的呈现方式,以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第03章描述性研究

第03章描述性研究

第03章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一种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现象进行系统的、客观的描述和总结的研究方法。

它不仅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还可以为后续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提供基础。

本章将介绍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目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一、概念和目的1.概念描述性研究是指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现象和特征,以揭示其规律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得到客观真实的信息。

2.目的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现象的准确描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为理论构建提供基础;二是通过对现象的总结和归纳,揭示其规律和趋势,为实证研究提供依据。

二、方法和步骤1.方法(1)实地调查: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和记录,获取丰富的信息。

这种方法适合对于涉及到时间、空间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2)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让被研究者填写,以获取大量的数据。

这种方法适合于大样本量、广泛的研究对象,以及时间和费用成本较低的研究。

(3)实验观察:通过设定实验条件和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以获取数据。

这种方法适合对于一些变量进行控制和干预的研究。

2.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问题:明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2)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工具,设计研究方案。

(3)收集数据:根据研究方案,利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或实验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

(4)整理和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和总结重要信息。

(5)编写研究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描述性研究报告,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三、方法选择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描述性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问题的具体化: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并将其具体化,以便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观察等,并及时整理和分析所获得的数据。

第六章描述性研究

第六章描述性研究

第六章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Research) 是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分类和总结的一种研究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描述一些现象的特征、状态和关系,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并提供对该现象的总体概况的客观、准确的描述。

描述性研究常常采用调查、观察、实验等手段,不涉及因果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对现象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在进行描述性研究时,研究者通常需要明确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和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信息搜集和数据收集。

然后,研究者可以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比较和总结,以达到描述现象的目的。

描述性研究主要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以及市场营销、社会调查、人口统计等应用领域。

通过对现象的描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其中一特定领域的发展状况、人群的特征和行为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影响等。

此外,描述性研究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如探索性研究、实证性研究等。

描述性研究的优点在于能提供对现象的准确、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对于研究者来说,这种类型的研究相对容易进行,不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和控制变量。

此外,描述性研究常常可以形成可视化的结果,比如图表、表格等,加深读者对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描述性研究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由于不考虑因果关系,只是进行观察和描述,因此不能直接解释现象的形成和原因。

其次,由于描述性研究主要关注现象的表象,可能忽略了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

再次,由于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和观察角度的差异,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一定的误差和偏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描述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通过观察和描述现象的特征和状态,为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虽然它在解释和预测方面的能力受限,但对于认识现象本身和全面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规律是非常有价值的。

因此,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可以结合描述性研究和其他类型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性研究
生明显偏性 ; ➢ (5)抽样误差 无固定的计算公式,常按简单随机抽样方
法来计算。
1.抽样方法 : 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 层内随机抽取一 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 (1)按比例分配:按总体各层观察单位数的多少分配 : (2)最优分配:按各层观察单位数多少及其变异大小分配 。
②指导语:指导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写的陈述文 字。
③问题与答案:问卷的主体。
➢ 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答案。
➢ 封闭式问题:有若干个具体的答案。
④编码和其他资料:

编码:是将调查表中每个问题的每个答案赋予一个数
字以作为该问题该答案的代码,从而便于进行计算机处理。
➢ 其他资料:
1.利用现有记录资料:临床病历、检验报告单、出院证明、 出生证明… 2.访问:面访、信访、电话访问… 3.体检、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4.现场观察与有关环境因素的检测:
分析吸烟与HBp之间有无关联:
2
(ad bc)2 n
(a b)(c d )(a c)(b d )
(465 7652 3012884)2 12013 22.57 3477 8536134910664
1.优点: (1)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
可信度较高; (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
2. 具体方法 : ①随机数字法
取个体
编号
② 抽签法
抽签
搅匀
制签
3.优缺点 :
①对所有观察单位编号,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数量大时,难度较大
② 抽样误差的计算较方便 。
均数标准误:
S X
S n
率的标准误: S p
p(1 p) n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一)基本概念在特定时间点与特定范围内,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并描述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又称现况调查(prevalence study)或患病率研究。

(二)横断面调查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因素的分布特点。

2.研究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或建立病因假设。

3.疾病监测。

4.确定高危人群。

5.建立某些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三)横断面调查的类型1.普查(census)(1)概念: 即全面调查: 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查。

(2)目的: 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确定一个人群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

(3)优点: ①理论上所有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时治疗(三早)。

②无抽样误差。

(4)缺点: 调查质量不高,效益不高,费用高。

(5)条件: 疾病患病率高、检测方法简便、又有效的治疗措施、足够的人力等。

2.抽样调查定义: 从总体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人群进行调查,根据样本的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

样本代表性: 抽样随机化、足够样本含量。

抽样方法:(1)随机抽样: 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2)非随机抽样(如典型调查typical survey): 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对象进行试验。

3.常用的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原理: 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抽取n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构成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均为p=n/N。

方法: 抓阄法、投硬币法(50%)、抽签法、摸球法和随机数字法标准误:均数的标准误:率的标准误:随机数字法抽样:将总体中的每个对象排序、编号;1 2 3 4 5 … 100。

给每个对象确定一个随机数字: 78 59 16 95 43 … 55。

预先确定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 (把随机数字除以3余数)0 2 1 2 1 … 1。

[诊断学] 描述性研究

[诊断学] 描述性研究

明确健康与疾病的标准,将调查对象 分组。
将疾病的现况研究资料按不同的特征 整理、分析。
31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
中进行随机抽样。

分类

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 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 抽样误差较小 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研究人群名单

优点 缺点
32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此法所抽的不是个体,而是由个体所组成的群 体 (调查点) 要求
44
第三节 现况调查
调查员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 (1)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统一调查方法;充分了解调 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2)训练流行病学访问调查技巧,提高与调查对象的 沟通能力; (3)培养科学的工作态度,询问调查中不能带有任何 偏见,不可有任何形式的暗示或导向性提问,不 能造假; (4)培养工作责任心,不遗漏调查对象,不遗漏调查 项目,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
开始了有关短肢畸形的病因学研究。
13
个案调查

又称病例调查,病家调查

概念: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 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传染病人,非传染病人,病因未明疾病的病例
对疫源地的调查 总结疾病分布特征 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14
目的和用途


Outbreak survey
10
第一节 概 述
四、描述性研究的种类
历史常规 资料分析 生态学 研究
描述性研究 的种类
个案调查 病例报告
现况 研究

第03章 描述性研究

第03章 描述性研究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四)调查内容 个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的人口学资料、 临床特征资料及流行病学资料。对于传染病来说,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核实诊断的临床资 料外,还应着重调查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方 式,追查传染源、传播因素或发病因素,确定疫 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 离消毒、接触者的检疫,并积极采取科普宣传和 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
前言
描述性研究中所利用的信息来源除了现况 调查外,还包括生命统计资料、健康体检资料、 疾病监测资料、环境监测资料以及国家食品、 药物或其他产品消耗的数字等。这些资料大多 是常规收集和比较容易获得的,因此与其他类 型的研究相比更节省经费与时间。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第三节 现况调查 第四节 生态学研究
第三节 现况调查
2. 应用原则 ①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 例,以便及时治疗 ②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是当前该地区 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③疾病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不很复杂,具 有较好的成本效益,群众易于接受 ④疾病的自然史明确,具有较长的领先时间 ⑤须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三节 现况调查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个案调查应当是边调查、边分析并及 时采取措施。找出病例发病原因、可能的 传播因素、制订防治措施,得出调查结论。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案例3-1】 患者,男,30岁,在美国某大学学习。患者于 2009年5月7日由美国圣路易斯经圣保罗到日本东 京,5月8日从东京乘NW029航班于5月9日凌晨1 时30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口岸入境检疫体 温低于37℃,没有反映个人有不适症状,并于同 日10时50分从北京起飞,乘3U8882航班于13时17 分抵达SC省CD市。患者5月9日在北京至CD航程 中自觉发热,伴有咽痛、咳嗽、鼻塞和极少量流 涕等症状,在CD机场下机后与家人乘出租车到 SC省人民医院就诊。

描述性研究及其评价

描述性研究及其评价

临床观察通常采用观察、记录和统计 分析的方法,收集有关患者临床数据 ,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疾病的 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规律。
临床观察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直接、 详细的患者数据,有助于了解疾病的 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为 制定治疗方案和改进医疗质量提供科 学依据。
THANKS FOR WATCHING
真实性
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准确性
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解释和推断是否准确?
可靠性
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如何?
实用性
研究结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指导实践的意 义如何?
05 描述性研究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重要 形式,通过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传 播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预防和控制 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性
研究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可行性
研究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可行 性?
研究实施的评价
规范性
研究实施过程是否符合规范和标准?
准确性
研究实施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是否准确?
可靠性
研究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方法和技术是否可靠?
效率性
研究实施过程是否高效、经济和节约资源?
研究结果的评价
样本量应合理,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并具有代 表性。
可行性
样本量应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经济性
样本量应考虑研究成本和资源限制,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03 描述性研究的实施
数据的收集
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
在实施描述性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 的目的和范围,以便确定所需收集的数
据类型和数量。
设计调查问卷或观察表

第三章_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_描述性研究
8
按工作性质分类
(二)暴发调查:一般涉及人数较多,疾病又常集 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暴发包括传染病,也包括非传 染病。它可以由共同传染源或者由共同传播途径而引起, 一般影响和危害较大,往往采取紧急的方法而进行调查, 首先用描述性研究观察疾病的分布特点,从特点中寻找 病因的线索,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建立假设,然后进一 步用分析性研究的方法去检验假设,再配以统计学和实 验室方法等来验证病因,因此暴发调查是一种综合性研 究方法。
24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类型
(二)优缺点 此法优点: 1.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 2.调查范围小; 3.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细致; 4.适用于调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缺点: 1.调查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均比较复杂; 2.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 3.不适用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
25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类型
(三)抽样调查的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5种: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按照一定技术程 序以同等概率的抽样称为简单随机抽样。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 方法,也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即按一定顺序,机械地每 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方法。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即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 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分层,然后再在各 层进行随机抽样,这样就保证了各层至少在重要的有关因素方面 取得均衡。
21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类型
(三)开展普查时必备的条件 1.有足够的人力、物资和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和及时治疗。
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
3.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均较高。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描述和总结一个特定领域或现象的特征和特点,而不是推断或解释它们。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数据来获得定量或定性的信息。

下面将对描述性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总结一个特定领域或现象的特征和特点。

这种方法不涉及因果关系或者推断,只是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描述和总结。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描述某种疾病的发病率、症状和治疗情况等。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描述人们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

其次,描述性研究通常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数据来进行。

这些数据可以是已经存在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观察数据等。

描述性研究可以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比如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也可以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比如对文本、图像或视频进行内容分析。

最后,描述性研究的结果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的报告。

这个报告通常包括关于研究对象的特征、特点、趋势和变化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了解和认识研究对象,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此外,描述性研究的结果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学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研究对象的信息。

总之,描述性研究是一种用于描述和总结一个特定领域或现象特征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数据来获取信息,不涉及因果关系或推断。

描述性研究的结果是一个对研究对象详细描述和总结的报告,可以为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研究对象的信息。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属于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属于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属于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来获取对该现象的深入了解。

本文将从描述性研究的定义、特征、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描述性研究的定义和特征描述性研究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类来收集、整理和解释数据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描述、分析和解释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描述性:描述性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现象的性质、规模、结构、特征等。

它关注事物的"是什么"和"如何"而不是"为什么"。

2. 反映真实:描述性研究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状态,以求得对现象的真实描述和解释。

3. 横断面研究:描述性研究通常采用横断面设计,即通过一次观察或调查获取数据,然后进行描述和解释。

二、描述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 确定研究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描述性研究的具体目标,确定要研究的现象和特征。

2. 收集数据: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访谈、观察、问卷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是定性的描述和一般信息,也可以是定量的数字统计。

3. 数据分析:分析数据时,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描述。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频率分布、百分比、均值、标准差等。

4. 结果呈现: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如文字描述、图表、图像等形式,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和解释。

三、描述性研究的实例分析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描述性研究的应用。

假设我们想研究某个城市的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描述性研究: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标是了解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并收集相关数据。

2. 收集数据:可以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让居民对公共交通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包括可靠性、舒适度、安全性等。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是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 按比例分配 —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 • 最优分配 —各层内抽样比例不同,内部变异小的层抽样比例小,
内部变大的层抽样比例大
4.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定义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 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整群抽样示意图
应用
•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三间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 提出或初步检验病因学假设
特点
以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 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 析和总结研究对象或事件的特点。 暴露因素不是随机分配的,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暴露和结局的时序关系无法确定,对病因推断存在 一定的局限
1、个例调查
• 定义
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 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 调查。
• 目的和用途
对病例的调查 总结疾病分布特征
• 局限性
个例,无人群资料,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 用不大。
1、个案调查
2、病例报告
• 定义 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 • 步骤
抽样调查方法
• 非随机抽样 • —方便抽样的“街头拦人法” • —定额抽样法 • —滚雪球抽样 • —……
抽样方法
• 随机抽样
—随机化原则,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已知的、 非 零的概率被选为研究对象。 —样本量大、数据可靠、分析正确的前提下可 将调 查结果推到总体。
• 类型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多阶段抽样
因素。
• 横断面研究/现患(率)研究
4、现况调查
目的
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发现病因线索
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 治疗)(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用于疾病监测 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
研究特点
1.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 2.研究的特定时间或时期
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 特征山的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衡量人群总体的健康水平; 考核防治效果;
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抽样调查长可作为其
他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方法)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特点
优点
• 省时省力、 • 工分析比普查复杂 • 资料的重复或遗漏不易发现 • 不适用于变异度过大的研究对象或因素 • 不适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疾病 • 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普查的目的: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病人 了解慢性病患者及急性传染病的疫情分布 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
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普查
普查的特点
优点:
• 不存在抽样误差 • 可以同时调查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 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缺点:
• • • • 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工作量大,难免漏查 调查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耗时耗力
即允许误差(ɗ)越小,样本越大,反之亦然。
③显著性水平(α): α越小,样本量越大, α通常
取0.05或0.01。
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四、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背景资料的收集 • 疾病测量资料的收集 • 变量资料的收集 • 调查员的要求 • 各种资料的整理 • 指标的分析
局限性
易发生偏倚 不论证科研假设(偶然性) 不能作为改变临床诊疗的证据
2、病例报告
3、病例分析
概念 是对一组(可以是几例、几十例、几百例
甚至几千例)相同几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回顾性研究范畴)
目的和用途
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 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 促使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病
4.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 优点 —易于组织、实施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 缺点 —抽样误差大,通常在单纯随机抽样样本量估算 的基础上再增加1/2
5.多阶段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
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在大型流行病学调
反 应 停 销 售 量 ( 占 销 售 总 量 的 比 例 )
20 150 15 100 短 肢 畸 形 例 数
10 5
50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年
西德反应停销售总量(虚线)与短肢畸形例数(实线)的时间分布
生态学研究的优点
应用常规或现成资料来进行研究,省时省力
对病因未明的疾病可提供病因线索(最显著优点)
生态学研究
最基本的特征:群体单位(国家、城市、学校等) 用途: • 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
—慢性病病因研究、环境因素
• 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
—估计监测疾病的趋势
生态学研究
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 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s study )
•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 位
2.系统抽样( Systemic sampling)
• 优点 —可以在不知道总体单位数的情况下进行抽样 —在现场人群中较易进行 —样本分布均匀,代表性较好 • 缺点 —假如总体各单位的分布有周期性趋势,而抽取 的间隔恰好与此周期或其倍数吻合,则会使样本 产生偏倚
查中常用。
优点
—充分利用各种抽样方法的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 并能节省人力、物力
缺点
在抽样之前要掌握各级调查单位的人口学资料及特点
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单纯随机抽样:最简单、最基本 系统抽样:易于操作,但需注意周期性趋势 分层抽样:提高总体指标估计值的精确度 整群抽样:易于组织、实施 多阶段抽样:结合使用上述抽样方法
描述流行病学的地位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最基本类型,揭示暴露
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最基础的步骤
提出病因假设,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 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确定高位人群 评价公共卫生措施的效果
描述流行病学常见类型
• 1.个例调查 • 2.病例报告 • 3.病例分析 • 4.现况研究 • 5.历史(常规)资料分析 • 6.随访研究 • 7.生态学研究
监测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 队列研究 临床试验
产生假设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方 法
检验假设
实 验 法 数 理 法
实验流行病学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
验证假设
描述性研究
定义 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数 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 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 或健康状态分布状况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在 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特征, 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
开展群体健康检查 疾病分布
二、确定研究对象
• 1.以研究目的为依据
• 2.明确规定调查对象的人群分布特征、地域范围
以及时间点 • 3.考虑可行性问题
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样本量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总体的疾病患病率π: π越小,所需要的样本含 量越大,反之样本越小。 ②对调查结果精确性高低的要求:精确性要求越高,
生态比较研究
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根据疾
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
比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为病因探索提供线索
生态趋势研究
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 变和(或)某种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
了解变动趋势,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
率的变化情况,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
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 来自于人群,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 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 • 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缺点:
• 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序关系 • 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 误判潜伏期和临床前期的调查对象,低估研究群体的 患病水平
生态学研究
概念: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 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描述不 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 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
3.在确定因果联系时收到限制
不能确定时间顺序 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存活期长的病人
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
性别、种族、遗传背景等 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前提条件
5.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研究类型
1、普查(census)
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
难以控制混杂因素
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难以确定因果联系
• 作业:简述描述性研究的概念及应用?
3.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定义 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层), 然后从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3.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优点 —比单纯随机抽样所得到的结果精确度更高 —组织管理更方便 —能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个体被抽到 层间变异越大越好,层内变异越小越好
1.单纯随机抽样
• 最简单、最基本
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如随机数 字表)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 的概率相等(n/N)
1.单纯随机抽样
• 优点
—简单
• 缺点
—总体数量大,编号、抽样麻烦
—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收集困难
2.系统抽样( Systemic sampling)
因假设和探索方向
3、病例分析
优缺点
优点:资料易收集,节省人力、财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