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其编织工艺

合集下载

纬编基本组织与编织工艺概述

纬编基本组织与编织工艺概述

纬编基本组织与编织工艺概述1.引言纬编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工艺,用于制作各种织物和纺织品。

本文将介绍纬编的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

2.纬编基本组织纬编的基本组织是由纱线或纱线束纬向交织而成的。

纱线通过机械设备的引导,按照预定的规则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的纬编结构。

2.1 单针组织单针组织是最基本的纬编组织形式。

在单针组织中,每个纱线被单独引导,交织在织物的纬向上。

这种组织常用于制作轻薄的纺织品,如丝巾和零售服装。

2.2 多针组织多针组织是指多个纱线同时被引导并交织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组织中,每个纱线都有特定的位置和角度。

多针组织可以生成更复杂的图案和纹理,常用于制作家居纺织品和高档服装。

2.3 弹性组织弹性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纬编组织,其中纱线通过特殊的结构或拉伸技术,使织物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回弹性能。

弹性组织常用于制作紧身服装和运动服装,以提供更好的穿着舒适感和运动性能。

3.纬编工艺纬编的编织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纱线上机纱线上机是将纱线引导到纬编机上的过程。

在这个步骤中,纱线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张力调节和导向装置,确保其在编织过程中的稳定和准确。

3.2 纬编纬编是将纱线按照预定的组织规则交织在一起的过程。

纬编机通过专用的织机构和编织针等部件,实现纱线的交织和编织结构的形成。

3.3 检修检修是指对编织织物进行检查和修复的过程。

在这个步骤中,工人需要检查织物的质量和外观,并对任何缺陷进行修复。

3.4 整理整理是将编织织物进行定型和整理的过程。

在这个步骤中,织物可能需要经过洗涤、熨烫、压光等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最终效果和性能。

4.总结纬编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工艺,通过纱线的纬向交织形成织物的编织结构。

纬编可以采用不同的基本组织,如单针组织、多针组织和弹性组织,以满足不同织物的需求。

纬编的编织工艺包括纱线上机、纬编、检修和整理等步骤,每一步都对织物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熟悉纬编的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对于设计、生产和检验纬编织物都至关重要。

第二章 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 与圆机编织工艺

第二章 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 与圆机编织工艺
舌针的运动); 上下三角1和7
双反面编织动画
在一个针头上编织的是正面 线圈 ,在另一个针头上编织的 则是反面线圈。
(二)成圈过程与双头舌针的转移
1、上针头退圈
双反面织物编织过程动画
2、上针钩与上导针片啮合
3、下针钩与下导针片脱离
4、下针头垫纱 5、下针头弯纱与成圈
原因:形成线圈的 纱线力图退捻。
解决方法:
1.采用低捻和捻度稳 定的纱线 ;
2.采用两根捻向相反 的纱线 。
针织物脱散性
第四节 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双反面组织(purl stitch)的结构
1.定义:由正面线圈 横列和反面线圈横 列相互交替配置而 成。
2.结构特点: 线圈圈柱由前至后,由后至前,导致线
圈倾斜,使织物的两面都由线圈的圈弧突 出在前,圈柱凹陷在里,在织物正反两面,
看上去都像纬平针组织的反面 。 3.表示方法 2+2,3+3,2&均可脱散; 纵向弹性和延伸度较大; 厚度增大; 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
的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 2.应用: 主要用于生产毛衫类产品。
三、双反面机的编织工艺
双反面编织与起针原理动画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两个针筒的上下针槽相对 ; 双头舌针 3; 导针片2、4(用于控制双头

(3)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3)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12
2.垫纱(图4) (1)舌针下降,从导纱器中勾取新纱线 (2)沉降片向外退,以利垫纱 3.闭口(图4-图5) (1)针下降,旧线圈将针舌向上拨,新 纱线位于针钩内 (2)沉降片向外运动到最外位置以便在 片颚上成圈 4.套圈(图5) 针继续下降,旧线圈从针头上脱下,将新 纱线弯曲成封闭的线圈,沉降片不动 5.脱圈与成圈(图6) 针继续下降,旧线圈脱圈,沉降片不动, 在片颚上形成沉降弧 6.牵拉
8
4. 延伸性
(1)特点:横向较纵向易 变形;横向变形大于纵向
(2)方式 a.线圈内弯曲的纱线发生变
化 ,圈弧与圈柱相互转 移 b.线圈内纱线的定向发生变 化
9
二、舌针编织纬平针组织的成圈工艺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舌针 2、针筒 3、沉降片 4、沉降片圆环 5、箍簧 6、三角座 7、针三角 8、沉降片三角座 9、沉降片三角 10、导纱器
分从已弯曲成的纱线中转移过来。 D.按针弯纱的次序分
a.整列式弯纱:所有针一起弯纱;(经编、柯登机) b.顺序式弯纱:针一个接一个的弯纱。(纬编)
20
(2)弯纱张力
X-弯纱深度 T1-初张力 S1、S2…S8-沉降片片额 N1、N2…N7-针钩内点 T1、T2…T1弯纱时各部段的弯 纱张力 γ –弯纱角 AB-沉降片片额线
10
(二)针与沉降片的运动轨迹
11
(三)成圈过程
1.退圈 (1)开始退圈(图1) a.沉降片向里运动到最里位置 b.针背处于片喉里面,用片喉牵拉织 物,有利退圈 (2)第一退圈阶段(图1-图2) a.针上升,旧线圈退到针舌上 b.沉降片不动,继续牵拉织物,有利 退圈 c.钢梭子进入工作位置,防止针舌反 拨,以免出漏针 (3)第二退圈阶段(图2-图3) a.针上升至最高点 b.沉降片向外运动放松纱线以利垫纱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五)沉降片双向(相对)运动技术
传统:沉降片 随针筒转动 作径向运动
双向运动;沉降片
随针筒转动
作径向运动
垂直运动
双向运动目的:减小织针动程,提高机速。
1、沉降片双向运动的几种形式
1)无沉降片环 • 沉降片2垂直安装在
针筒中织针1的旁边 • 它具有三个片踵 踵4 —升降运动 踵3—使沉降片向针筒中心移动 踵5—使沉降片向针筒外侧移动 • 改变弯纱深度不是靠调节压针 三角高低,而是通过调节沉降片 升降三角7来实现。
左 右
正确垫纱外,还要兼顾两点: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拨;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闭口) 阶段,导纱器不能阻挡其开闭。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 刻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尖向上翘, 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 击 解决办法:压针三角设计时,角度减小, 减小织针垂直下降速度。
垫纱横角α:纱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片颚线(旧线 圈配置线)之间的夹角。
握持线 真实纱线 纱线在针平面内投影 纱线在水平面内投影
b b t an m tn h h t an m tn
• 导纱器的安装与调节 (1)α: α太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引起漏针; α太小,导纱器可能撞针钩。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 及圆机编织工艺
第一节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平针组织的结构
(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
工艺正面
工艺反面
二、平针组织的结构参数与尺寸稳定性
1. 线圈形态与建模
二维(平面)
几何方法
三维(空间) 力学方法 有限元方法
二维(平面)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三、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
n 机器特征(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径—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路数—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道数——1-4 ,较多为4 。
n 产品种类——平针、彩横条、集圈、 衬垫、毛圈等;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垫纱
闭口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套圈、弯纱、脱圈,成圈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双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双罗纹组织(interlock stitch)的结构
1.定义——由两个罗纹组 织彼此复合而成,即在 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 之间配置了另一个罗纹 组织的线圈纵行 。
正反面线圈纵行数不同的罗纹组织中,卷边现象不严 重。 2)用途 领口、袖口、裤口、下摆、袜口 、贴身或紧 身的弹力衫裤等 。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4、罗纹机的编织工艺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1)成圈过程
退圈起始位置
完成退圈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定义:将成圈、集圈和浮线用规定的符 号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 ×—正面线圈 ○—反面线圈 · —集圈悬弧 □—浮线(不编织)
多用于表示单面织物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意匠图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 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3.编织图
定义:将织物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的顺序和织针 的工作情况,用图形来表示的一种方法。

第一章-纬编概述

第一章-纬编概述
带带动针织机的主轴;再由主轴带动针织机的 各个机构。要求传动机构传动平稳、动力消耗 少、便于调节、操作安全方便。
(1)纱线必须连续、均匀、定量地送人编织区域; (2)各编织系统之间的给纱比保持一致; (3)送入各编织区域的纱线张力大小适宜,均匀一致; (4)喂纱量能随着产品品种的改变而进行有效改变,且 调整方便;
(5)纱架能安放足够数量的预备纱筒。
•30
2.成圈机构 成圈机构的作用是将导纱器喂人的纱线顺序地弯曲成
•35
2、按机械的性能和用途分:有手套编织机(俗称小横机),羊毛衫 编织机(俗称大横机)和双反面横机(俗称平板机)等。 3、按机械级数分:有粗机号与细机号之分,即俗称的粗针横机 2~7级(针/英寸)和细针横机8~16级,特殊用途的横机,其级数 可高至24~26级(织丝袜用)。 4、按成圈机构分:有单、双系统的平式、胖花、三级交点网眼、 直条方格、双排、提花、起圈、割绒等。 5、按花式装置分:除平机外,有胖花编织机,直条编织机,三级 编织机,哈夫提花编织机,无虚线提花编织机,钢带及内子提花 编织机,单、双系统的双排编织机、起圈及仿毛皮编织机等。
不能反映出针织物结构的具体形态,且 难以反映双面织物的编织情况
•14
(三)编织图(knitting pattern)
(一)定义: 将织物组织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顺 序和织针编织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 种方法。
•15
编织图的图形符号
纬编针织物花色组织常用成圈、集圈、浮线组合而成, 所以织针的编织情况通常可分为成圈、集圈、浮线三 种;
•43
h两针床栅
状梳栉之间 的距离 θ导布角影响 织物下垂和 牵拉
目前大多数的横机都装有两个针床,以一 定角度配置,两针床的针槽相错配置,保证 两针床的织针同时上升编织时不会撞针。

常用横机织物与编织工艺.

常用横机织物与编织工艺.

半 畦 编 畦 编
(三)移圈类织物
1、类型:双面移圈织物
单面移圈织物—相邻纵行线圈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转移
(移圈网眼织物);
—相邻纵行的线圈相互交换
位置(绞花效应,或组成

菱形、网格等)
2、形成方法: (1)手摇横机——利用移圈板来进行前后针床
织针之间和同一针床的相邻纵行之间的线圈转 移。 (2)电脑横机——利用移圈针进行前后针床织 针之间的线圈转移,而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之间 的线圈转移则是通过与横移针床相结合来完成。
列的四平和一个横列的平 针组成。 (2)织物特点:织物两面具有 不同的密度和外观。
(二)集圈类织物 1、分类:单面和双面集圈两种。 2、特点: ❖ 单面集圈织物形成各种凹凸网眼结构,有凸起
的悬弧效果(又称胖花)。 ❖ 双面集圈织物形成畦编(又称双元宝针或双鱼
鳞组织)和半畦编(又称单元宝针或单鱼鳞组 织)
(四)波纹组织(又称扳花 组织) 1.定义:由倾斜线圈形成波 纹状花纹的双面纬编组织。 2.形成方法:通过前后针床 织针之间位置的相对移动, 使线圈倾斜,在双面地组织 上形成波纹状的外观效应。
3.类型:有四平扳花、三平扳花、畦编扳花或 半畦编扳花等。
(五)嵌花织物(又称纵向连接组织)
1、定义——是由几种不同种类(粗细、 颜色)的纱线轮流编织同一横列线圈 的织物组织。
隔一抽针罗纹);2+2罗纹组织等。 3.编织方法:
满针罗纹:前后针床针槽交错,所 有针织均参加工作。 1隔1抽针罗纹:前后针床针槽相对, 织针1隔1交错。
(三)双反面组织 1、编织方法:在横机上编织双反面组织是前后
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来实现的。 2、类型:席纹组织 、桂花针等。

四纬编针织物组织与编织工艺精品PPT课件

四纬编针织物组织与编织工艺精品PPT课件
20
20
(二)意匠图
浮线 (不编织)
纬编花式组织的结构单元之一。为 了使纬编织物形成某种花纹效应, 编织时某些织针经过一路或几路不 参加编织后,再重新参加编织,这 时旧线圈将跨跃那些没有参加编织 的纱线与新线圈穿套,这些未成圈 的纱线处于旧线圈背后形成了浮线 。为了防止勾丝,一般浮线不易太 长。浮线可使针织物的横向延伸性 减小,尺寸稳定性提高。
29
29
(三)编织图
成圈、集圈、浮线和抽针符号表示法
成 圈
集 圈
浮 线
抽 针
30
30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举例
31
31
练习
意匠图
❖ 根据线圈图画意匠图和编织图:
×—成圈 ·—集圈 □—浮线(不编织)
(1)
(2)
(3)
32
32
第四章 纬编针织物组织与编织工艺
•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 第二节 纬编基本组织与编织工艺 • 第三节 纬编变化组织与编织工艺 • 第四节 纬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
花纹意匠图用于表示提 花织物正面的花型与图案。 每一方格代表一个线圈, 方格内的不同符号代表不 同的颜色。
14
14
(二)意匠图 (1)花纹意匠图
15
15
(二)意匠图 (1)花纹意匠图
16
16
(二)意匠图
(2)结构意匠图
将针织物的成圈、集 圈、浮线,用规定符 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 出来。
多用于表示单面织物。
9
9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二、纬编针织物的表示方法 ❖ (一)线圈图 ❖ (二)意匠图 ❖ (三)编织图
10
10

针织学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针织学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纺织与材料学院
织物的左右边缘卷向织物的反面,而 织物的上下边缘卷向织物的正面。卷 边性随着纱线弹性和细度的增大以及 线圈长度的减小而变得显著。
(三)脱散性
平针组织的卷边
纬平针织物的脱散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纱线无断裂,抽拉 织物边缘的纱线可使整个边缘横列的线圈逐渐脱散,使得 织物顺编织方向或逆编织方向分解脱散开来;二是织物中 某处纱线断裂,线圈沿着纵行从断纱处分解脱散,这又称 为梯脱,它将使针织物使用期缩短。
纺织与材料学院
(四)延伸性
纬平针织物在纵向和横向 拉伸时具有较好的延伸性, 且横向延伸性优于纵向。 这是由于纬平针织物中的 纱线很容易在圈柱和针编 弧及沉降弧间相互转移。 具体伸长程度与线圈长度、 纱线细度等因素有关。
纬平针织物纵横向拉伸时的线圈形态
纺织与材料学院
(五)用途
纬平针组织的织物主要用于内衣、袜品、毛衫以及一些 服装的衬里等。
X—弯纱深度; a—退圈结束时针舌末端至
沉降片片颚的距离; b—针钩部分截面的直径; d—纱线直径。
舌针的退圈动程
纺织与材料学院
退圈时,由于线圈与针之间 存在着摩擦力,将使线圈随 针一起上升一段距离h,如图 所示。这段距离h称为空程。
从理论上来说,当线圈随针 上升并偏转至垂直位置时, 空程最大,即hmax=0.5lmax。
舌针与沉降片的运动配合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三)成圈过程
单面舌针圆纬机上舌针的成圈运动
纺织与材料学院 单面舌针圆纬机的成圈过程
纺织与材料学院
(四)成圈工艺分析
1.退圈 必须保证旧线圈退到针舌 以下的针杆上。
退圈时舌针的上升动程H可用下 式求得: H = L+X+a-b-d

纬编的基本组织

纬编的基本组织

双反面
2.变化组织——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 (即在一个原组织的相邻纵行之间,配置着 另一个或另几个原组织)
如:双罗纹组织
3.花色组织——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 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 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 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 能的花色针织物。
花色组织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针织物
纬编基本组 织结构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一、纬编针织物的分类

原组织 变化组织 花色组织
பைடு நூலகம்
1.原组织——
所有针织物的基础。
包括:纬平针、罗纹、
双面织物特性: 1.线圈歪斜仍然存在,但不明顯,一般不做測試。
2.卷边性良好。
3.相同條件下:横向豎向延伸性和彈性都差過羅紋, 平紋。 4.沿逆编织方向脫散,特別是化纖產品更易脫散。
主要内容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纬平针组织
罗纹组织
双罗纹组织
第二节 纬平针组织
纬平针组织的结构 定义: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
工艺正面
工艺反面
结构特点:线圈的配置具有定 向性,线圈大小均匀。 圈柱与纵行成一定角度 圈弧与横列同向配置
二、纬平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纬平针组织的特性:

线圈歪斜性:纵行、横列歪斜,线圈扭转
卷边性:纵行向工艺反面卷,横列向工艺 正面卷
罗纹织物的特性: 线圈歪斜仍然存在,但不明显,一般不做测试。 卷边性良好。 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和弹性。 化纤产品易勾丝,难起毛球。 沿逆编织方向脫散,特別是化纖產品更易脫散。

常用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

常用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

常用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1. 纬编花色组织纬编花色组织是纺织行业中一种常用的编织工艺,通过编织不同的花样和组织结构,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面料。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纬编花色组织。

1.1 平纹平纹是最简单的纬编花色组织,也是最常见的编织结构之一。

它的特点是每根经线和纬线交织一次,形成一个简单的交叉点。

平纹面料具有平整、均匀的纹理,透气性好,但强度相对较低。

1.2 斜纹斜纹是一种特殊的纬编花色组织,它的纬线在编织过程中依靠一定的角度斜交。

斜纹面料具有独特的斜纹纹理,比平纹面料更有质感,适合制作一些休闲装和装饰面料。

1.3 缎纹缎纹是一种采用特殊组织结构编织的纬编花色,通过纬线的跨越式排列,使得面料的一面光滑而有光泽,另一面则有细密的横纹。

缎纹面料常用于高档服装和家纺品。

1.4 提花提花是一种纬编花色组织中的高级工艺,它可以在面料上制作出各种图案和纹理。

通过调节编织机的提花装置,可以实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花纹。

提花面料通常用于制作高档服装和家居饰品。

2. 圆机编织工艺圆机编织是纬编花色组织中的一种特殊工艺,它使用圆形编织机进行编织。

与传统的纬编机相比,圆机具有编织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和批量生产。

2.1 单面编织单面编织是圆机编织工艺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在圆形编织机上只使用一组纬线进行编织,实现面料的制作。

单面编织面料常用于制作T恤、运动装等。

2.2 双面编织双面编织是一种特殊的圆机编织技术,它可以在同一次编织过程中同时制作两个面料。

双面编织面料的两面可以有不同的花纹和颜色,增加了面料的变化性和丰富度。

2.3 针织针织是一种以圆机编织为基础的特殊工艺,它采用针织机进行编织,通过针钩的上下移动形成织物。

针织面料具有柔软、弹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制作内衣、运动装等产品。

2.4 网眼编织网眼编织是一种特殊的圆机编织工艺,它通过控制纱线的停留时间和编织密度制作出具有通气性的面料。

网眼编织面料常用于制作运动鞋、运动袜等产品,可以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纬编基本组织—双反面织物及编织工艺

纬编基本组织—双反面织物及编织工艺
面织物及编织工艺
图 a
图 b
图 c
图 d
图 e
一、双反面织物结构与命名
1.双反面织物的结构将正面线圈横列与反面线圈横列以一定的组合规律配置的纬编组织称为双反面组织。
(e)纬平针实物工艺反面
(d)1+1双反面织物
(b) (c)1+1双反面织物实物
(a)1+1双反面织物线圈结构图
一、双反面织物结构与命名
2.双反面织物的命名通常用数学表达式A+B表示,数字A表示一个组织循环中,相邻正面线圈的横列数,数字B表示相邻反面线圈的横列数, A+B的值表示完全组织数。如1+1双反面组织、3+3双反面组织等。
1+1双反面组织
3+3双反面组织
二、双反面织物的特性
三、双反面织物的编织
2.成圈过程与双头舌针的转移 (1)上针头退圈 (2)上针钩与上导针片啮合
三、双反面织物的编织
2.成圈过程与双头舌针的转移 (3)下针钩与下导针片脱离 (4)下针头垫纱 (5)下针头弯纱与成圈
具有优良的纵向延伸性和弹性顺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的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宽度、厚度增大,纵向长度缩短。
三、双反面织物的用途
双双反面织物的应用不如其他基本组织广泛,主要用于羊毛衫的生产中,如图所示。
三、双反面织物的编织
1.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两个针筒5、6的上下针槽相对; 双头舌针3; 导针片2、4(用于控制双头舌针的运动); 上下三角1和7。在一个针头上编织的是正面线圈,在另一个针头上编织的则是反面线圈。

针织学第二章 纬编原组织和变化组织1

针织学第二章 纬编原组织和变化组织1

三、纬平针组织的编织图
第二节 单面圆纬机的成圈工艺与分析
机器特征—— 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 径—— 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路 数—— 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 道 数—— 1-4,较多为4 产品种类—— 平针、彩横条、集圈、单面提花、
添纱、衬垫、毛圈等
机器结构
(2) 按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来分
非夹持式弯纱—— 第一针结束弯纱后,第二针 才开始弯纱。(吊机)
夹持式弯纱—— 同时弯纱的针数超过1枚。(大 多数机器)
(3) 按纱线供给方向分
无回退弯纱—— 形成一只线圈所需纱线全部由 导纱器供给。(台车、吊机)
有回退弯纱—— 形成线圈的大部分纱线来自导 纱器,少部分来自已经形成的 线圈。(舌针机)
转,三角、导纱器和纱架固定不动。
一、 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两个针床相互成90°配置。
上针盘针槽与下针筒针槽 呈相间交错对位。 上下织针也呈相间交错排 列,上下针可同时出针。
二、 成圈过程
退圈起始位置
完成退圈
垫纱
闭口
套圈、弯纱、脱圈,成圈
三、 上下针的成圈配合分析
上下针三种成圈方式 :
1. 滞后成圈(后吃): 下针先弯纱成圈,上针后弯 纱成圈。
卷边方向:
织物左右边缘向反面卷,上下边缘向正面卷。
3. 脱散性
(1) 横向脱散:纱线没有断裂,线圈从整个横列中脱出来。 顺逆编织方向都脱散。
(2) 纵向脱散:纱线断裂,线圈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顺序 脱散 ,也叫梯脱。
4. 延伸性
(1) 特点:横向较纵向易变形; 横向变形大于纵向。
(2) 方式 a. 线圈内弯曲的纱线发生变化 , 圈弧与圈柱相互转移。 b .线圈内纱线的形态发生变化。

第四章 横机产品及其编织工艺

第四章 横机产品及其编织工艺


Hale Waihona Puke 图(2)所示是一种蜂窝网眼织 物。在这种织物中,相邻四个 纵行两两纵行交替地进行集圈。 该织物需在三级花式横机上进 行编织。 在排针上,1、2纵行排低锺 针,3、4纵行排高锺长舌针。 在编织1、2横列时,上挺针 三角退出工作,其他三角都进 入工作,高锺长舌针集圈,其 他针成圈;在编织3、4横列 时,下挺针三角半退,低锺针 集圈,其他针成圈。


罗纹组织
(一)、罗纹组织的结构 (rib stitch) 1.定义: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 组合相间配置而成的双面纬编针织物 。
2.结构特点: 正、反面线圈纵行不在同一平面上。正、反 面线圈纵行间的沉降弧从前至后或从后至前, 产生较大的弯曲和扭转,由于纱线的弹性,纱 线力图伸直,使相邻的正反面线圈纵行相互靠 近,彼此潜隐半个纵行。
图5—37所示为成圈三角1、3上抬至不脱圈位置,机头从左向右移动时,前针 床织针编织集圈,后针床的织针编织成圈;在机头反向移动时,则后针床的织 针编织集圈,前针床的织针编织成正常线圈。这样在机头往复一转中,前、后 两个针床的织针都完成了一次集圈和一次成圈,在织物正反面的每个线圈上都 有一个悬弧。
2、1+1满针罗纹组织

1+1满针罗纹简称满针罗纹,又称为四平组 织,在横机上编织时,前、后针床的针槽呈 相间排列,织针在前、后针床均呈满针排列, 前、后机头的全部三角都进入工作,1、2、3、 4四个弯纱三角的弯纱深度要完全一致(这正 是四平组织名称的由来)。机器往复编织就可 以编织出四平组织。
其线圈结构图、编织图、编织时三角和织针的走针轨 迹图分别如图所示。


1、普通纬平针组织的编织
编织图、三角和织针走针轨迹图分别见图。

纬编基本组织变化组织与编织工艺

纬编基本组织变化组织与编织工艺

纬编基本组织变化组织与编织工艺纬编是一种常用的编织工艺,用来制造纺织品和针织品。

在纬编过程中,纱线在垂直方向上交织,形成纬纱梗,并与经线交织在一起,构成织物的基本结构。

纬编可以用手工纬编、机械纬编和电子纬编等方式进行。

在纬编基本组织中,最常见的是单面纬编。

这种编织方式下,纬线只在一侧出现,织物的反面是纯粹的经纬线交错。

由于纬线只出现在正面,所以使用单面纬编可以制作出光滑的织物表面。

另一种常见的纬编基本组织是双面纬编。

在这种编织方式下,纬线出现在织物的正反两面,经纬线交错形成双面的花纹和纹理。

双面纬编可以制造出具有丰富立体感和质感的织物,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有纹样的衣物和装饰品。

除了基本组织的不同之外,纬编还可以通过改变编织方式和纺织工艺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编织方式的改变包括变换纬纱的厚度、颜色和花纹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纱线和不同的编织方式,可以制作出不同厚度、质地和图案的织物。

纺织工艺的改变可以通过调整编织机的参数来实现。

例如,改变编织机的速度和张力,可以影响织物的紧密程度和弹性。

改变纱线的织入方式和密度,可以调整纺织品的透气性和保暖性。

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变化使得纬编具有了更多的应用领域。

除了衣物和装饰品之外,纬编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居用品、工业材料和车身件等。

总之,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变化为纬编工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织物的纹样、质感、厚度和弹性等方面都得以改变。

这种多样性使得纬编在纺织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变化不仅为纺织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设计创意和产品形式,还为纺织品的使用性能和功能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纬编基本组织和编织工艺的一些变化及其对纺织品的影响。

纬编基本组织的变化主要包括纱线的密度、间距和交织方式。

通过调整纱线的密度和间距,可以制作出光滑、紧密或是亲肤、通透的织物。

例如,纱线的大密度交织可以制造厚实且坚挺的物料,适合用于制作外衣、鞋材等;纱线的小密度交织可以制作轻薄且透气的物料,适合用于制作夏季衣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二)成圈过程
1.退圈 (1)开始退圈(图1) a.沉降片向里运动到最里位置; b.针背处于片喉里面,用片喉牵 拉织物,有利退圈。 (2)第一退圈阶段(图1-图2) a.针上升,旧线圈退到针舌上; b.沉降片不动,继续牵拉织物, 有利退圈; c.钢梭子进入工作位置,防止针 舌反拨,以免出漏针。
YA l - 3f
A
13
横向和纵向拉伸性能的比较
纵向最大拉伸比YB:
YB B max l 3f
B
2B
横向最大拉伸比YA为:
YA l - 3f
A
横纵向最大拉伸比之比:
YA 2B YB A
14
二、 单面舌针圆机的成圈工艺
15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舌针 2、针筒 3、沉降片 4、沉降片圆环 5、箍簧 6、三角座 7、针三角 8、沉降片三角座 9、沉降片三角 10、导纱器
17
(3)第二退圈阶段(图2图3) a.针上升至最高点; b.沉降片向外运动放松 纱线以利垫纱。
2.垫纱(图4)
(1)舌针下降,从导纱 器中勾取新纱线; (2)沉降片向外退,以 利垫纱。
18
3.闭口(图4-图5) (1)针下降,旧线圈将针舌向上 拨,新纱线位于针钩内; (2)沉降片向外运动到最外位置 以便在片颚上成圈。
纱线直径为f
线圈长度l为:l 3f 2Bmax
则最大拉伸时的圈高Bmax为:
Bmax l 3f
2
而此时的拉伸比YB为:
YB
B max B
l 3f
2B
12
横向拉伸
一个完整的线圈长度可以表示为:
l 3f Amax
横向最大拉伸时的圈距Amax为:
Amax l -
5
(二)纬平针组织的性质
1.线圈歪斜 (1)线圈歪斜:在自由状态下,线圈发生歪斜,使线圈
横列和纵行不相互垂直的现象。 (2)产生的原因:纱线的捻度不稳定,力图解捻。
6
(3)歪斜方向
Z捻纱,从正面看,线圈由左向右 斜;S捻纱,从正面看,线圈由右 向左斜。
(4)影响因素 1)纱线捻度,捻度大,歪斜大; 2)织物密度大,歪斜小; 3)股线比单纱歪斜小; 4)纺纱方式(气流纱比环锭纱歪 斜小)。
23
2、正确垫纱角的选择
▪ α过大,垫不上纱(漏
针);
▪ α过小,导纱器易碰针
钩,造成坏针;
▪ β过大,垫不上纱(漏
针);
▪ β过小,纱线易被剪刀
口夹住,断纱或毛纱。
24
3、通过调节导纱器的前后、 高低和左右位置来满足 正确的垫纱角。
▪ tanα=b/m=b/(Tn) ▪ tanβ=h/m=h/(Tn) ▪ 式中: ▪ T-针距(mm) ▪ n- 从导 纱 器至脱 圈 点之
线圈长度
22
(二)垫纱
1、垫纱工艺参数 α-垫纱横角:纱线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与针平面之间的夹角 m-导纱器左右位置,导纱器至 脱圈点之间的距离 b-导纱器前后位置,导纱器与 针平面之间的距离
β-垫纱纵角:纱线在针平面上的投 影与沉降片片颚线之间的夹角 h-导纱器高低位置,导纱器与握持 平面之间的距离
(2) 纵向脱散:纱线断裂,线圈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 顺序脱散 。
横向脱散
纵向脱散
10
4. 延伸性
(1)特点:横向较纵向 易变形;横向变形大于 纵向变形。
(2)方式 a.线圈内弯曲的纱线发生
变化 ,圈弧与圈柱相 互转移; b.线圈内纱线的定向发生 变化。
11
纵向拉伸
圈高达到最大值为Bmax 圈距达到最小值为Amin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 其编织工艺
1
知识点
了解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纬平针组织、 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的种类、 结构及其性质;
掌握这些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的生产工艺和设 备,重点掌握单面舌针圆机、罗纹机和双罗纹 机的成圈工艺及其工艺分析;
了解双反面机的成圈原理。
2
第一节 纬平针组织及其编织工艺
20
三、成圈工艺分析
(一)退圈: 1、退圈动程
H=L+a+(X-b-f) 式中: L-针钩头端至针舌末端的距离 X-弯纱深度 a-退圈结束时针舌尖至沉降片 片颚的距离 b-针钩部分截面直径 f-纱线直径
21
2、a的确定 保证在任何情况下 都能可靠的退圈 a≥hmax Hmax—最大空程 hmax=0.5lmax lmax-机上可能加工的最长
4.套圈(图5) 针继续下降,旧线圈套在针舌外边, 针钩开始与新纱线接触,新纱线开 始弯纱;沉降片不动。
19
5.脱圈与成圈(图6) 针继续下降,旧线圈脱圈, 沉降片不动,在片颚上形 成沉降弧。
6.牵拉(图1) a.沉降片向里运动到最 里位置; b.针背处于片喉里面, 用片喉牵拉织物,有利 退圈。
已弯曲成的纱线中转移过来。
26
2、弯纱张力
X-弯纱深度 T0-初张力 S1、S2…S8-沉降片片额 N1、N2…N7-针钩内点 T1、T2…T10弯纱时各部段的 弯纱张力 γ –弯纱角 AB-沉降片片额线
27
(1)弯纱张力的计算
A.根据欧拉公式: T出=T入eμθ 式中: T出-输出张力 T入-输入张力 μ-成圈机件与纱线之间的摩擦系数 θ-成圈机件与纱线之间的包围角
间的针距数
25
(三)弯纱
▪ 1、弯纱方式 ▪ (1)按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来分 ▪ a.夹持式弯纱:每次参加弯纱的针数在两枚以上。(大
多数机器)。
▪ b.非夹持式弯纱:一次参加弯纱的针数只有一枚。(吊
机)。
(2)按纱线的供给方向分
▪ a.无回退式弯纱:纱线只能从导纱器方向供给。 ▪ b.有回退式弯纱:纱线大部分从导纱器供给,小部分从
(5)采取措施 1)低捻纱; 2)进厂纱给湿; 3)两种捻向交织。
7
2. 卷边性
(1)纬平针织物具有明显的 卷边现象。 (2)产生的原因 在织物边缘,弯曲的纱线力图 伸直,从而产生边缘卷起。 (3)卷边方向 宽度方向向反面卷,长度方向 向正面卷。
8
卷边机理
9
3. 脱散性
(1) 横向脱散:纱线没有断裂,线圈从整个横列中脱 出来。顺逆编织方向都脱散。
3
一、纬平针组织及其性质
(一)纬平针组织的结构 1.定义:纬平针组织(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又
称平针组织,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 是单面纬编针织物中的基本组织。
正面
反面
4
2.结构特点:织物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 面线圈。正面光洁,反面暗淡粗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