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中新区总体方案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3.08•【字号】昆政发〔2016〕17号•【施行日期】2016.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昆政发〔2016〕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现将《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2016年3月8日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关于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2016年1月18日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经过认真审查,决定批准《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会议认为,规划纲要科学分析了我市“十三五”时期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充分反映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昆明实际,是引领今后五年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会议强调,“十三五”是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优布局提品质的调整期、促改革增活力的攻坚期、补短板建小康的决胜期、新优势新动力的形成期。
市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创发展新境界,为实现昆明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号召,全市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昆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实现昆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夺取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目录序言第一章发展基础一、过去五年主要成就二、主要问题三、面临形势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理念三、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一、优化空间布局二、突出区域开发重点第四章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一、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二、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三、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四、聚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呈贡新区第五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二、做大做强工业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四、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五、协同推进滇中新区开发建设第六章推进创新驱动,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二、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三、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第七章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增强跨越发展动力一、创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二、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第八章构建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区一、推动开放经济走廊建设二、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三、全面提升外经外贸发展水平四、深化国际国内合作交流第九章推动文化繁荣创新,提升城市人文品质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三、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四、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第十章坚持绿色发展,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一、加大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二、提高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第十一章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一、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第十二章提升共享发展水平,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昆明一、优先发展教育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三、推动人口均衡发展四、千方百计稳定就业五、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第十三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平安和谐昆明一、全面推进民主建设和依法治市二、创新社会治理三、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第十四章规划实施保障一、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二、落实规划实施责任三、加强政策统筹四、强化项目支撑五、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评估序言“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是昆明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战略机遇期。
滇中新区智能园区规划方案
滇中新区智能园区规划方案引言滇中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之一,智能园区的建设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规划方案旨在构建一个智能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滇中新区智能园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1. 规划目标本规划旨在建设一个信息技术先进、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多元发展的智能园区,推动滇中新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化示范园区。
2. 园区布局2.1 核心区核心区为智能园区的核心地带,集聚各类高科技企业和创新机构。
核心区将建设高标准的科研楼和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和需求支持。
2.2 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分为智能制造园区、数字经济园区和生物医药园区等。
各个园区将结合自身的特点,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推动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2.3 服务设施区服务设施区包括科研、培训、医疗、住宿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些设施将为园区内企业和员工提供便捷的支持和服务。
2.4 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包括绿地、公园、步行街等,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公共空间将有利于员工的休闲活动和社交交流,促进园区内的创新合作和人才流动。
3. 基础设施建设3.1 信息通信网络智能园区将建设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各个区域和企业,为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3.2 能源系统智能园区将建设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并推广能源互联网和储能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3 交通运输智能园区将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包括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以满足园区内外的人员和物资流动需求。
3.4 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园区将配置智能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等设备,提高园区内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4.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4.1 绿色建筑智能园区将推广绿色建筑标准,鼓励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4.2 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园区将配置智能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能源消耗和环境状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服务【发文字号】云政办发[2015]104号【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5.12.14【实施日期】2015.12.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15〕104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2月14日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目录前言第一章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现状一、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一)科教水平全省领先(二)医疗卫生不断加强(三)公共文体事业快速发展(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五)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二、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面临的制约(一)公共服务资源总量不足(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较大(三)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四)公共服务制度及标准不统一(五)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低(六)行政壁垒是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障碍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二)重点突破,阶段推进(三)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四)重心下移,夯实基层三、发展目标(一)2014-2016年,初步实现阶段(二)2017-2020年,全面实现阶段第三章主要任务一、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一)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和共享(二)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三)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四)推进区域社会生活保障资源共享(五)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共享二、推动公共服务要素趋同,缩小公共服务质量差距(一)推动教育要素趋同,缩小公共教育水平差距(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要素趋同,缩小服务水平差距(三)推动公共文体要素趋同,填补布局空白(四)推进社会保障要素趋同,缩小基本保障水平差距(五)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要素趋同,缩小服务水平差距三、突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体系(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三)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四)初步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五)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四、实行公共服务待遇互认,促进公共服务转接顺畅(一)推进医疗卫生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二)推进公共文体服务待遇互认和流转(三)推进公共保障服务待遇互认和流转(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待遇互认和流转五、对接公共服务制度,加快一体化进程(一)推进区域公共教育制度对接(二)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对接(三)推进区域社会保障服务制度对接(四)推进区域生活保障服务制度对接六、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一)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五)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章保障措施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二、建立财政投入及保障机制三、建立一体化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分享机制四、建立一体化评价机制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附件:2014-2020年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重大项目规划表前言2014-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对于支撑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区位图
片区发展目标
东片区发展目标
承担新区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辐射中心的核心职能,开 创经济发展新路径,建立以临空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传承地域历史脉络,彰显云南文化精神, 建设具备国家级转型发展示范意义的绿色低碳、产城融合、紧 凑高效、设施完备、城乡协调的山水人文魅力新区。 西片区发展目标
滇中新区
嵩明-空港片区规划
六个组团: 1. 大板桥组团——西南区 域商务中心 2. 小哨组团——西南国门 中心 3. 秧草凹组团 4. 杨林组团 5. 嵩明组团 6. 军长组团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行政辖区包括东西两片区东片区行政辖区包括昆明市官渡区的大板桥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小街镇杨林镇牛栏江镇等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244平方公里西片区行政辖区包括安宁市连然金方八街温泉青龙禄脿草铺太平新城县街等九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约1302平方公里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遵循国家沿边开放战略,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依托,发挥 区域交通优势,逐步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 陆路门户枢纽;依托产业基础,以高端植入产业为引领,提 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我国西部产业升级示范基地和新区产 业高地;尊重自然人文本底特色,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综合 服务能力,建设产城融合、和谐宜居的特色园林城市。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行政辖区包括东、西两 片区,东片区行政辖区包括昆明市官渡区的大板桥街道、嵩 明县嵩阳街道、小街镇、杨林镇、牛栏江镇等行政辖区,总 面积约1244平方公里,西片区行政辖区包括安宁市连然、金 方、八街、温泉、青龙、禄脿、草铺、太平新城、县街等九 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约1302平方公里。新区初期规划范围 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土地规模约482平方 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60万人。据统计测算,2014年区域 内地区生产总值为506.5亿元,工业总产值1003.4亿元,地方 财政收入75.15亿元。
滇中引水工程方案设计
滇中引水工程方案设计一、引言滇中引水工程是指在云南省中部地区利用已有水利工程,引水补灌干旱缺水区域,解决当地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工程项目。
滇中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降水不均,水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进行引水工程,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二、项目背景滇中地区属高原山地区,地势起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降水不均,水资源相对匮乏,常年存在干旱缺水问题。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因此,有必要进行滇中引水工程,增加干旱季节的水资源供应,解决当地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问题。
三、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滇中引水工程,解决当地干旱季节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水平。
2. 任务:确定引水工程的具体方案,完善相关水利设施,确保引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四、引水工程方案设计1. 水源地选址:根据滇中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资源条件,仔细选择适宜的水源地。
考虑到降水量和地下水资源,选址需要充分调研和论证,以确保引水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引水渠道设计:设计合理的引水渠道,考虑地势和地形,确定引水渠道的走向和施工方案。
在渠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防洪排涝和水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引水渠道的安全和稳定。
3. 输水管道设计:根据引水源地的位置和引水目的地的需要,设计输水管道的走向和布局,确定输水管道的直径和材质。
在输水管道设计中,需要考虑水质保护和输水能力等问题,确保输水管道的正常运行。
4. 水利设施建设:根据引水工程的具体需要,建设相关的水利设施,如水库、水泵站、闸门等,为引水工程提供支持和保障。
五、可行性分析1. 经济可行性:滇中引水工程对于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因此,在经济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2. 社会可行性:滇中引水工程有助于解决当地的干旱缺水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和支持。
滇中水资源规划思路(蒋鸣 吴泽宇 曹正浩)
全文共计8673字滇中水资源规划思路(蒋鸣吴泽宇曹正浩)
摘要: 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区(简称“滇中区”)地处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4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城市密集,耕地集中,光热充足,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但水资源匮乏且开发利用难度大。
根据水系、地形并兼顾行政区划,将滇中区划分为112个水资源计算小区。
对各小区规划水平年进行水资源一次平衡,说明以现状用水方式,规划水平年滇中区的缺水分布。
在充分节水、当地水挖潜以及污水回用后,对滇中区进行二次平衡,分析滇中区的缺水分布及当地水的承载能力。
为保障滇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二次平衡结果及缺水分布,论证规划区外调水的必要性,并确定需要从区外调水的区域。
最终确定滇中区有31个受水小区,并由三次平衡确定需要从区外调水的水量。
以上水资源规划方法,为滇中区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指明了方向,对其它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分区;水资源平衡;受水区;滇中调水;云南
中图分类号: TV212.2 文献标识码: A
1 滇中区水资源概况
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区(简称“滇中区”)位于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南盘江4大水系的源头地带,其中:长江流域面积占整个滇中区面积的41%,南盘江占29%,红河占20%,澜沧江占10%,涉及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曲靖市、大理州、红河州以及丽江市的49个县(市、
1。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7-2025)
六
空间管制规划
七
防灾体系规划
第四部分 次区域和重点空间规划导引 一 产业密集区空间发展导引 二 环湖次区域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三 重点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四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五 景观资源区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六 跨行政区重点协调发展规划
第五部分 近期建设规划 一 近期规划总则 二 近期建设目标 三 近期产业发展重点 四 近期城镇体系规划 五 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六 市政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七 社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八 近期建设主要项目一览
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面向东南亚国家的 区域性服务中心
一、展望2025的滇中城市群
经济发展目标
GDP总量 预计滇中2010年GDP将达到约3400亿元;2015将达到约5300亿元,2025年将达到约11000亿元。 人均GDP指标 2000年滇中人均GDP为8370元;预计滇中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达到2560美元;2015年将 达到3850美元;2025年将达到7500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 2025年,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53:48.09:39.38大致调整为8:52:40;GDP占全省的比 重将由现在的59.4%增加到7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劲,明显呈现现代化经济的特征。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资源环境发展态势
资源及能源供给条件提升滇中城市发展竞争力,但自给率逐渐下降 水资源丰富,但有效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拥有云南省最优势的土地资源,但土地资源依然紧缺
依托丰富资源得以快速发展 滇中城市群腹地辽阔,自然资源类型多样,矿产、生物、水能、旅 游和气候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丰富的资源也造就了滇中经济发展的 辉煌,以资源及能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滇中新区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滇中新区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信息滇中新区是中国国家级新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区,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区域。
为了加强滇中新区的管理和提高其发展效益,需要对其管理机制进行改革。
二、改革目标1. 强化滇中新区的权责清晰、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2. 提高滇中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能力。
3. 优化滇中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
4. 加强滇中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三、改革举措1. 成立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滇中新区进行综合管理和领导。
委员会由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担任主任,其他相关省级部门负责人、滇中新区代表等组成。
2. 设立滇中新区综合发展规划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滇中新区的综合发展规划,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3. 设立滇中新区招商引资促进部门,负责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加强滇中新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4. 加强滇中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建立合作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滇中新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合作。
5. 配置专门的人才队伍,打造滇中新区的人才高地,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效能的管理团队。
四、改革成效预期1. 加强了滇中新区的综合管理和领导,提高了决策执行效率。
2. 提升了滇中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实现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 改善了滇中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
4. 加强了滇中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区域间的互利共赢。
五、实施步骤1. 研究制定改革方案,明确各项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
2. 成立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委员会成员的聘任工作。
3. 设立滇中新区综合发展规划部门和招商引资促进部门,组建专业人才团队。
4.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工作沟通和交流。
5. 完善滇中新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六、总结通过滇中新区管理机制改革的实施,能够提高滇中新区的管理效能,促进其综合经济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助力滇中新区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示范区域。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1.23•【字号】曲政发〔2022〕58号•【施行日期】2022.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现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曲靖市人民政府2022年11月23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工作的函》(云自贸组办函〔2020〕1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20〕15号)精神,加快推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云南自贸试验区)与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曲靖经开区)联动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地复制推广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经验,积极向上争取更高层级管理权限,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曲靖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差异化探索,发挥云南自贸试验区与曲靖经开区联动优势,全面推动云南自贸试验区与曲靖经开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着力抓创新促开放、打基础强产业,提升综合发展水平,支撑曲靖打造成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云南副中心城市,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引领和示范。
滇中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滇中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改革背景和目标滇中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通过改革,旨在构建适应新区发展需要的高效、优质的管理体制,推动新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改革原则和基本方针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顺利实施;2.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立健全法治保障机制;4.坚持统筹兼顾,优化资源配置;5.坚持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1.深化行政职能转变:着力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完善各类机构设置,推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监督;3.加强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工作效率;4.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和制定,提高政策执行力;5.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四、改革举措和实施步骤1.制定改革方案: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具体改革方案,明确任务分工;2.推进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工作效率;3.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五、改革效果评估和总结1.建立改革评估机制:成立评估专家组,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改革措施;2.加强经验总结和推广:及时总结新区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推广普及,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六、改革保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培训等形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改革内容和目标的认知;2.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提高改革的整体协调性和联动性;3.加强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七、改革工作推进时间表1.2019年第一季度:制定改革方案;2.2019年第二季度:启动机构改革;3.2019年第三季度:落实政策制定和执行;4.2019年第四季度:加强党建工作;5.2020年年初:开展改革效果评估和总结。
滇中引水工程方案最新
滇中引水工程方案最新一、工程背景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带,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多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资源丰富,但存在着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云南中部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南部和北部地区相对缺水。
同时,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也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云南省内部地区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县域内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滇中引水工程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
二、地质勘探与水文地质条件滇中引水工程必须根据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水源地和输水渠道线路规划。
地质构造以及地下水资源分布是影响输水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确保输送的水资源符合使用标准。
三、输水渠道规划输水渠道是滇中引水工程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输水渠道线路布置、输水渠道类型、输水渠道材料,以及输水渠道的环保设计等。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水资源的起点和终点、输水距离、沿线村庄及农田用地等要素。
传统的输水渠道主要有地表渠道、地下渠道、隧洞式输水渠道等。
四、工程建设及预算滇中引水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项目,需要实施大规模的地质勘探、设计和建设。
工程建设预算需充分考虑土地征用费、资金周转费、设备购置费、人工费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生态补偿、灾害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费用。
五、社会影响评估滇中引水工程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需进行科学的社会影响评估。
包括工程建设及施工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等方面。
在实施工程时需要综合考虑,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影响。
六、环保措施滇中引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全面的,要在工程设计和实施阶段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防止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生态栽植、水质治理和保护等措施,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
七、风险评估在滇中引水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包括地质灾害风险、水资源短缺风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事故风险等。
滇中新区总体方案
1. 引言滇中新区是指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的一个经济开发区,是云南省党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点发展战略。
为了推动滇中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制定了该总体方案。
本文将对滇中新区总体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 产业发展2.1 主导产业滇中新区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产业。
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吸引国内外投资,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旅游产业方面,新区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开发,打造具有世界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2.2 优势企业新区将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吸引知名企业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鼓励本地企业创新发展。
这些企业将起到带动作用,推动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3 科技创新新区将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和创业孵化中心,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和资源支持,吸引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基础设施建设3.1 交通建设新区将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优化交通网络布局。
规划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交通设施,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并与周边地区实现良好的交通连通性。
此外,还将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3.2 水利建设新区将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污染治理,确保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将加强对江河湖泊的综合治理,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3.3 城市建设新区将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城市规划上,将注重人文特色和生态环保原则,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
在城市建设上,将注重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4. 政策支持4.1 优惠税收政策新区将对入驻企业实施一系列优惠税收政策。
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吸引企业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
此外,还将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给予税收奖励,鼓励创新研发。
滇中新区总体方案
滇中新区总体方案一、背景滇中新区是指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的一个新设区,是中国政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而设立的。
滇中新区地处滇黔渝蓉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为了促进滇中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一份总体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次滇中新区总体方案的制定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 -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和通讯便利性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福祉三、产业发展1. 优势产业滇中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物资源,可以发展农业、畜牧业和生态农业等产业。
新区还有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 创新产业滇中新区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要鼓励创新创业,打造新区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3. 产业升级滇中新区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力度,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生态环境保护1. 水环境保护滇中新区要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生态保护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保护区,加大对濒危物种保护力度,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大气污染治理滇中新区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五、基础设施建设滇中新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和通讯便利性,改善资源配置和区域联通状况。
要加强道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的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六、民生改善滇中新区要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福利。
七、政策保障为了实现滇中新区总体方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财税支持、人才引进、企业优惠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等,以促进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行政辖区包括东、西两 片区,东片区行政辖区包括昆明市官渡区的大板桥街道、嵩 明县嵩阳街道、小街镇、杨林镇、牛栏江镇等行政辖区,总 面积约1244平方公里,西片区行政辖区包括安宁市连然、金 方、八街、温泉、青龙、禄脿、草铺、太平新城、县街等九 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约1302平方公里。新区初期规划范围 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土地规模约482平方 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60万人。据统计测算,2014年区域 内地区生产总值为506.5亿元,工业总产值1003.4亿元,地方 财政收入75.15亿元。
总体规划区位图
片区发展目标
东片区发展目标
承担新区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辐射中心的核心职能,开 创经济发展新路径,建立以临空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传承地域历史脉络,彰显云南文化精神, 建设具备国家级转型发展示范意义的绿色低碳、产城融合、紧 凑高效、设施完备、城乡协调的山水人文魅力新区。 西片区发展目标
遵循国家沿边开放战略,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依托,发挥 区域交通优势,逐步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 陆路门户枢纽;依托产业基础,以高端植入产业为引领,提 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我国西部产业升级示范基地和新区产 业高地;尊重自然人文本底特色,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综合 服务能力,建设产城融合、和谐宜居的特色园林城市。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滇中新区总体规划
云南滇中新区是滇中城市经济圈核心区域,是“一带一路” 经济支撑带的新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的重要战略节点。云南滇中新区位于滇池流域之外的昆明市 主城区东、西两侧,是滇中地区发展条件最优、经济基础最 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设立云南滇中新区对于云南主动 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发开放,促明-空港片区规划
滇中城市群
昆明
范围界定 发展定位
职能定位 人口与用地
范围界定
以昆明城区为中心约50公里的区域,பைடு நூலகம்括昆明城区、滇中新区、宜良城区、富民城区。(注:设区城市的中 心城区称为城区,设县城市的中心城区称为县城。)
发展定位
发挥滇中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昆明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推进与曲靖、玉溪、楚雄、蒙自等 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提升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能力。加快提升昆明都市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
中国西南经济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滇中城 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级现代产业聚集地,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长江经济带 发展重要支撑,把滇中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西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交通发展战略,发挥国家对外开发开放战略支点作用和“带路转 换”功能,全面提升滇中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交通、能源、物流、信息的服务能力以及航空、公路、铁路等 交通设施的门户枢纽地位,以现代化立体客货运枢纽体系和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具有对内对外桥 梁和纽带作用、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高效服务与衔接南亚东南亚国家及国内地区的区域性国际综合 枢纽。
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是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 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是我国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增长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实施,滇中 城市群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先行建设任务项目
用地单元
面积(公顷)
用地单元
面积(公顷)
万家 1#支洞进场道路 1#弃渣场(野猪箐渣场)
4.0868
万家 1#支洞进场道路 1#弃渣场(野猪箐渣场)
0.0000
万家 1#支洞进场道路 2#弃渣场(大鸟拉渣场)
0.8049
万家 1#支洞进场道路 2#弃渣场(大鸟拉渣场)
0.0000
万家 2#支洞(猫猫关渣场)
-不变 扩大 扩大 新增 新增 新增
-删除 扩大 减小
---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西南侧移 58m 南侧移 250m -----不变 不变
---
临时用地“生活生产区、弃渣场、变电站”等的场地设置势必要损毁一定的土地 资源,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损毁土地资源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如何把被损毁的土地, 通过土地复垦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并恢复和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环 境,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着科学合理、可持续方向发展,是编制项目土地复垦 方案报告书的必要性所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土地复 垦条例》、《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法律法规及国务院七部委(局)《关于 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要求,及时 复垦被损毁土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社会 经济持续发展。
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促进昆明综合保税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促进昆明综合保税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2.17•【字号】昆政发〔2021〕24号•【施行日期】2020.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他规定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促进昆明综合保税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自贸区昆明片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市属企业,滇中新区各有关部门:现将《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促进昆明综合保税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17日关于促进昆明综合保税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第一条适用范围昆明综保区批准规划范围内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适用本政策。
第二条生产性扶持奖励对于企业进出口给予生产性扶持并由昆明综保区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条跨境电商奖励9610/9710/9810/1210业务:经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确认单量超过一定数量或海关确认年度交易额超过一定金额的跨境电商企业,给予相应综合费用奖励。
第四条物流奖励对于企业进出口物流给予奖励并由昆明综保区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五条装修补助昆明综保区围网内属于云南省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可按照实际发生额给予保税仓装修补助。
第六条租赁奖励对入驻昆明综保区围网内的企业进行租赁奖励。
第七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给予相应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奖励。
第八条招商中介奖励鼓励企业法人、社会组织等单位作为招商中介机构,参与昆明综保区招商引资工作。
通过中介机构引荐并落地的项目,根据落地项目首个年度的保税贸易额,经海关和昆明综保区管委会认定后,给予中介机构相应的一次性奖励。
滇中新区小哨片区暨国际科技创新城规划展板文件
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推动滇中新区核心区的全面发展。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会展与贸易中心主动融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充分发挥长水机场T3 国际航站楼的国际高端客货流优势,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对外贸易前沿、国际会展博览新高地、以及区域民族文化传播中心。
国际金融创新示范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大力发展开放型临空经济,吸引以南亚东南亚为核心市场的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 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西部重要的创新型城市示范基地以自由贸易和政策为依托,发挥职业教育的平台优势,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方式,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成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区、西部重要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中心。
紧密结合周边特色商业办公与国际公寓,利用地形跌落与建筑退台,形成一条特色滨水休闲界面,以连续的滨水步行道串联多个点状的休憩、停留空间,服务周边办公与居住人群。
台地花园以层层台地以多种花卉地被形成带状游览空间,服务建筑以生态屋顶隐藏于绿地中,提供餐饮、休闲、交流等服务。
以净化水系、生态涵养为主要目的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
位于山水活力谷汇入牛栏江的最后一站,沿水系梳理出多个滨水湿地岛屿、沉淀池、净化池、多级湿地,结合湿地植物净化水源,塑造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
湿地搭建滨水木栈道、木平台、观鸟屋、小型游船码头等提供垂钓、观鸟活动。
以酒吧街为特色的城市开放滨水空间,滨水界面以大、中、小尺度城市广场空间为主,以承载多元城市活动。
如林荫树阵、休闲广场、音乐广场、室外剧场等;对地形进行艺术化处理,室外雕塑、新型材质等设计语言烘托时尚现代的城市氛围。
三大功能带水绿生态底多元组团一心、三带、多组团一心:沿牛栏江,围绕中心湖面打造的生态绿心三带:沿空港大道的创智服贸带、沿320快速的临空产业带和沿昆嵩大道的都市拓展带多组团:国际展贸组团、金融总部组团、创智研发组团、临空制造组团、产业升级组团、城市综合服务组团土地利用平衡表滇中新区小哨片区暨国际科技创新城规划研究及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 & Design of Xiaoshao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City 13滇中园博园——体验云南特色的文化之旅位于滨江公园链南端,在防洪安全线以上、结合万国展贸城的设计园博园,一方面为国际展贸提供户外场地,另一方面置入云南特色文化,通过模仿传统建筑院落、特色自然地貌、开展民俗体验及花卉展览等方式,打造一个具有创意、体现“民族融合,滇中风情”的新区文化名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云南滇中新区总体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云南滇中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基础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6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15亿元。
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较好,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空间较大。
(一)区位条件优越。
新区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紧邻昆明中心城区,交通运输网络完备,沪昆铁路、成昆铁路以及京昆、沪昆、渝昆、杭瑞等国家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贯穿新区,拥有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人员货物往来便利。
(二)科教创新实力较强。
新区及周边拥有43所高等院校、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体系,为新区引进与培养人才、提高创新能力、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新区是滇中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域,拥有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园区和安宁国家级重点石油化工基地,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保税物流等一批优势产业,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
(四)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较高。
新区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适宜建设的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交通、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完善。
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城镇化基础较好,是昆明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主要区域,具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良好基础。
(五)对外开放合作基础良好。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稳步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南亚博览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新区依托现有开放合作基础,打造与南亚东南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扩大开放合作、引进培育现代特色产业为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高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道路。
(二)战略定位。
1.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通道和门户功能,把新区建设成为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形成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2.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高起点打造重要的临空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绿色先进制造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带动滇中地区乃至云南省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3.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
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和途径,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探索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积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
创新建设发展与社会管理模式,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4.改革创新先行区。
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在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开发建设模式、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
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对云南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到2030年,新区建设实现重大跨越,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城乡统筹发展、产城紧密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高原生态宜居城市,成为带动云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三、功能分区按照“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卫星城式布局,规划形成城市建设区、产业发展区、历史文化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区,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美丽新区。
——城市建设区。
围绕打造紧凑高效的山地组团城市的建设目标,坚持“强化山水、融合现代、宜居宜业、低碳智慧、绿色发展”的开发理念,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美丽新城和高原特色山地城镇建设示范区。
——产业发展区。
主要依托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金融、商贸物流、康体休闲与文化创意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按照“创新驱动、高端发展、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以既有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努力聚集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现代产业,积极构建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打造服务云南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示范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出口加工基地,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历史文化区。
重点依托嵩明县杨林镇、安宁市温泉街道等文物、文化资源富集区域,规划历史文化区,进行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彰显民族地域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休闲养生文化、现代创意文化,促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
——生态保护区。
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城镇、村庄、产业建设走集约、绿色、低碳、智慧的发展道路。
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将城市建设区、产业发展区、历史文化区范围以外的区域全部划入生态保护区,重点对山地、河流、湖泊、湿地、林地等进行保护与修复,保持生态多样性,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重点任务(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高水平建设产城紧密融合、服务功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山清水秀、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和旅游文化创意城市。
注重新区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让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扩大森林、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城镇对人口、产业的支撑能力,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二)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强对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航空枢纽服务、临空商贸物流及加工、跨境电子商务及离岸金融、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高原特色农业、医疗康体休闲和创意文化等中高端产业。
在统筹考虑现有科技资源和科研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引进国际、国内高端人才和研发机构,构建以干细胞应用为主的生命科学研发运用中心,以纳米技术为主的新材料研发运用中心,以3D打印为主的新型制造业研发运用中心。
探索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兴业的现代开放合作招商引资模式,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打造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各类产业功能区。
支持新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建设产业园区,鼓励对有条件的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化、低碳化、高技术化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沪昆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建设渝昆高速铁路、滇中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完善内联外通、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以500千伏草铺变电站改扩建工程等为重点,积极推进区域骨干电网建设,建设适应新区长远发展、安全稳定、量足质优的能源保障体系。
依托大型石油炼化项目,加快成品油输送和存储设施建设步伐,将安宁建设成为成品油输送干线管网中心。
加大主要水源点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水资源保障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区域内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推进自来水厂、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厂等一批水务工程建设,保障区域生产生活用水。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努力成为云南“三网融合”的先行区,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物流信息交换中枢和云服务中心。
发展多币种的商务交易应用服务,加强与国际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打造区域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加强水土流失监管,有效控制生产建设中的地貌植被破坏和人为水土流失。
实行最严格的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建设。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林地,坚持生态优先和分区分类差别化管理,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河湖水域,加大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
构筑高原河湖湿地水网与山地生态绿网,承载水源涵养、物种栖息、生态调节等功能。
做好城市周边水土保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五)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
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创新开放模式,提升开放层次,拓宽开放领域,加强同南亚东南亚及印度洋周边地区的经贸、产业和人文交流合作,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