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合集下载

报刊的种理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种理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种理论读书笔记《报刊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和资讯所包围。

而要理解新闻媒体的运作和背后的理念,《报刊的四种理论》这本书给了我不少启发。

这本书所阐述的四种理论,分别是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新闻传播领域充满好奇的人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先来说说集权主义理论吧。

在这种理论下,报刊被视为是统治者的工具,一切都得听从统治者的指挥。

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信息的传播方向。

那时候,老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而能传播出来的,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符合统治者利益的内容。

想象一下,在一个小村庄里,皇帝的旨意通过官员的层层传达,到了老百姓耳朵里的时候,可能已经变了味儿,但大家还是只能照单全收,因为没有其他的消息来源可以参考。

这种情况下,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根本无法保障。

自由主义理论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它强调报刊的自由,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互联网,各种言论满天飞,有的人在上面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有的人则利用这种自由散布谣言、制造混乱。

就好比一个热闹的集市,大家都在大声吆喝,声音此起彼伏,让人有时候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社会责任理论像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了一个平衡。

它认为报刊有自由,但也得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就好比一个成年人,有选择做什么的自由,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一家报社,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和销量,就去报道一些没有根据的八卦新闻或者夸大其词的内容。

否则,就会失去读者的信任,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声誉。

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强调的是报刊要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服务。

这让我联想到在集体劳动的时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报刊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就是统一思想、鼓舞士气的作用。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把这些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新闻现象联系起来。

新版传媒的四种理论

新版传媒的四种理论

新版传媒的四种理论引言新版传媒的出现给传媒行业带来了诸多变化,不仅在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也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介绍新版传媒的四种理论,包括网络传媒理论、社会媒体理论、移动传媒理论和虚拟现实理论。

1. 网络传媒理论网络传媒理论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对传媒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同时也降低了信息的成本。

网络传媒理论强调了传媒从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互动的转变,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并分享信息,从而与传媒机构形成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

网络传媒理论的重要概念包括社交媒体、博客、微博、视频分享平台等新兴媒体形式。

这些新兴媒体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和表达的机会,使传媒行业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2. 社会媒体理论社会媒体理论认为传媒行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和社交关系。

社会媒体理论强调了社交网络的重要性,认为传媒机构和用户之间的社交网络关系对信息传递和共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媒体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

传媒机构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积极与用户互动和参与,从而对用户生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传播。

社会媒体理论也提出了“品牌社交”概念,即传媒机构通过社交网络与用户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影响力。

3. 移动传媒理论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移动传媒理论成为了新版传媒研究的重要分支。

移动传媒理论认为移动设备的特点(如便携性、个人化等)对传媒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动传媒理论强调了个人化内容的重要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获取定制的内容。

此外,移动传媒理论也关注了传媒与位置服务的结合,通过利用移动设备提供的位置信息,传媒机构可以更精准地向用户提供相关的内容和服务。

4. 虚拟现实理论虚拟现实理论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对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

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

1.西伯特论“集权主义的传媒理论”按照不同的传媒理论问世的时间顺序排列,西伯特阐述“集权主义的传媒理论”的文章,被放在这本文集的第一篇。

按照西伯特的阐述,任何有关传媒同其所属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媒理论,都是由某些特定的有关人和国家的哲学上的假设所决定的。

[8] 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1)人的本性,(2)社会与国家的性质,(3)人同政府的关系,以及(4)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

西伯特的文章概述了集权主义理论有关这些问题的基本假设,回顾了该理论的兴衰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还探讨了集权主义理论的最极端的形态――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分析了集权主义理论下的传媒控制制度,讨论了集权主义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关系,并探讨了现代世界上的集权主义理论的形态。

西伯特的文章概括说,关于人的本性,集权主义的理论认为,“个人唯有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才能实现其全部潜能。

作为个人,人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但作为社会或有组织的社区的成员,其实现自身目标的能力大大增加。

在这一理论假设下,群体的重要性超过个人,因为只有通过群体,个人才能达到其目的。

”[9] 关于社会和国家的性质,以及人同国家的关系,集权主义理论持这样的论点:“群体组织的最高形式――国家,在价值的尺度上压倒个人,因为没有国家,个人就不能发展出文明人的特性。

……人正是在国家中并通过国家实现其目的;没有国家,人会依然处于原始状态。

” [10] 根据西伯特的诠释,在集权主义理论中,导致有关国家性质的某些基本结论的,是这一假设,即:国家对于人的充分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个人成员外,国家成为所有值得想望的特性的总和。

通过一种人类一般不能完整分析的过程,国家得到了决定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之权力。

有时,这是神的引导,有时这是对更高的智力或对领导才能品质的依赖,有时这是由于对任何其他过程缺乏信心”。

[11] 西伯特还阐述说,关于知识的性质和真理的性质这些更为基本的哲学问题,集权主义理论承认“知识可以通过智力上的艰苦尝试来发现”,但是认为,“人们之间利用智力过程的能力和施行智力尝试的内驱力差异很大。

报刊的四种理论学习札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学习札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学习札记-西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的《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一书学习札记一、导言195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弗雷德?西伯特(Fred S. Siebert)、西奥多?彼得森(Theodore Peterson)和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合作出版了《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1] (一译《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将世界上论述传媒同社会的关系之形形式式的思想理论,归纳成四种理论模式,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和苏联模式。

此书发表后,在新闻传播学科中成为频频被引用的经典之作,期影响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而且,该书数十年来一再重印但却未作修订。

对于这样一本经典的新闻传播学著作,我们在系统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理论时理应在突出的位置予以研究。

本文系对该书的学习体会,分五个部分,下面四个部分分别梳理作者的生平及学术成就、该书的写作背景和书中各章的主要内容,并对该书的特点和利弊得失作一简单的评析。

二、作者简介1.彼得森彼得森是伊利诺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首任院长。

他于1918年6月8日生于明尼苏达州的Albert Lea,1997年8月27日卒于厄巴纳的卡尔基金会医院,享年79岁。

生前,彼得森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学士学位,在堪萨斯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

1948年,彼得森开始执教于伊利诺大学,讲授杂志写作与编辑。

1955年,他在伊利诺大学获博士学位。

此后,他继续在该大学执教。

1957年他出任伊利诺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首任院长。

1979年,他辞去院长职位,回到教学岗位,直至其于1987年从伊利诺大学退休。

彼得森是杂志写作与编辑方面的专家。

曾任一系列专业协会的会长,并在1975-1995期间担任Illinois Issues杂志社的董事。

他在其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始终勤于著述,除了与西伯特及施拉姆合作出版的《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外,其主要著述有:《杂志纪实文学写作》(1949年出版)、《20世纪的杂志》(获奖著作;1956年出版)和发表在《新闻学季刊》、《密西西必峡谷医学杂志》及《当前经济评论》上的若干论文。

传媒的四种理论二

传媒的四种理论二

• (5)在苏联的传媒理论中,自由和责任是 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苏联的传媒 “首先是被期望——实际上是被强迫—去 负责任的”。
3.苏联的党对传媒的控制归纳为三种方法 以其可靠的党员担任要职;
发出大量的指示和训令; 以及经常进行检查和批评。
4.苏联传媒制度的特点
• (1)苏联的制度消除了出版和广播的牟利 动机,因而传媒可自由地尽其作为国家和 党的工具的职责,而不是作为博取公众欢 心的竞争者。 • (2)苏联的制度积极地界定大众传媒的作 用,而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威权主义则消极地限制它。
4.对该理论的评估
• 首先,从理论建树上来看,它把西方新闻自由观, 推向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 这一理论抓住了自由与义务的统一,新闻业、 公众与政府的关系这两条主线,强调道德义务与 社会责任是新闻自由概念中的应有之意,主张在 消极的新闻自由之外更有积极的新闻自由,提出 对于发展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业,媒介、公众与 政府都各有自己的责任,指出新闻自由不仅涉及 保护媒介的自由,而且涉及保护公众的自由。
• (2)公众对于新闻业也负有一定的义务。 • 公众应认识到媒介的强大的力量,认识到媒介 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事实,认识到媒介在何 种程度上未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有此认识,就可 针对媒介的缺陷,采取三个方面的行动,帮助改 进媒介的工作,即: • (1)帮助弥补商业媒介的缺陷。例如,学校之类 的非营利结构,可以为商业媒介因无利可图而不 为之服务的受众,创办媒介或制作影视片。 • (2)加强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例如在教育机构 设立大众传播中心,从事该领域的高层次学习、 研究并发表批评性著述。 • (3)评估媒介的工作,敦促新闻自律。应当建立 一个独立的机构对媒介工作进行评价,并且每年 提出这方面的报告。

大众传播理论笔记

大众传播理论笔记

大众传播理论笔记第一章理解和评估大众传播理论绝大部分理论诞生于现代传播革命之前,但这些理论并不过时。

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人们采用技术进行传播的方式已经发生了不少的改变。

年轻人愿资金投入时间、以获取技能,缔造和掌控媒体内容。

四种主要的传播理论类型:1.后实证主义理论(传统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实证主义。

社会科学――后实证主义。

基于由科学方法指导的方法论观测,但也认识到人类和人类犯罪行为并不像是自然界中的元素那样就是常量。

后实证主义理论意在展开表述、预测和掌控。

2.阐释学理论意在认知社会犯罪行为如何出现及为何出现。

该理论就是对认知的研究,特别就是通过对犯罪行为或文本的系统性表述去同时实现。

阐释学始于研究或者表述圣经和其他宗教文本。

阐释学应用――通过特定的文本来理解该文本用户的文化阐释学的分支:(1)社会阐释学。

旨在理解置身某个被观察到的社会情境中的人如何解读自身在此情境中的命运。

(2)释义理论。

人们通过对相同符号系统(例如媒体文本)的阐释去找寻暗藏的或深层的意义。

3.批判理论具备内在的政治性,它挑战着现有的社会世界、人和课堂教学权力的机构。

该理论研究不公平和压制,就是在主导社会秩序中谋求革命和发生改变的理论。

在批判理论中,现实始终被结构(社会世界的规则、规范和信仰)和中介作用(人类在结构中如何表现和互动)之间的辩证法(持续存在的斗争)所形塑和再形塑。

当精英控制斗争时,他们对结构的控制定义着人们的现实。

当人们被解放时,他们通过自己的表现和互动定义着现实。

后实证主义理论、阐释学理论――表观性的――其他现实的抒发抨击理论――非表观性的――发生改变目前的现实规范理论――既不是表征性的,也不是为了寻求改变4.规范理论意在创建一种理想化的标准,用以推论特定媒体系统的运作情况。

对一个媒体系统或媒体系统中的一部分进行研究的前提是,相信在社会系统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有一个理想的媒体运作模式。

如何直面价值观的问题:后实证主义理论(依靠科学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价值观的影响)阐释学理论(拒绝接受价值观在研究中的存有和促进作用,但也在思索如何恰当采用这些价值观―“放入括弧”)批判理论和规范理论称颂价值观,但必须有高度的认识论价值观,非认识论价值观的公开表达,并不能成为数据收集的潦草或数据分析的不当的借口。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1、“四种理论”不但在美英等国家被当作教科书,引起了热烈的热烈的讨论与争辩,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属于最畅销的非虚构类书籍”。

感想:由这个逻辑分析,虚构类书籍比这本书更畅销。

不得不说,那些虚构的各种小说销量真的比这些能给人以智慧的书籍多。

文化市场上这种现象太多。

举个例子,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一边是铺天盖地的吐槽,一边是屡创新高的票房。

大众更容易接收感官的刺激,而不是心灵的触动。

2、而且著作在理论抽象过程中,简单化的压缩现实,将显示纳入固定的理论框架中,也是导致曲解产生的原因之一。

感想:我猜想是不是说生硬的像数学题一样等价代换直接带入,使得理论失去应有的活力。

3,本书的论点是,传媒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态和色彩,尤其是传媒反应了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管理制度。

疑问:这句话略微难懂。

分开来看,传媒反应社会管理制度,这个似乎懂,从传媒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舆论的管制。

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是什么意思?4、而要了解各种社会制度与传媒之间的真正关系,我们就要关注这些社会所固有的某些基本信念和假设:人的本质、社会和国家的本质、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知识和真理的本质。

感想:原来很多东西都可以探寻本质。

现在才明白,开学之处老师问的“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科学”并非空穴来风。

5、显然,有关传媒的这一观念有悖于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通的传媒功能之一——监督政府。

感想:这是作者评论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的语句,我想问,当今中国到底处于什么时代?6、苏联传媒消除了谋求利润的动机,用积极自由的概念代替了消极自由的概念。

感想:这一句真是抽象,何为“积极自由”?何为“消极自由”?7、我们把传媒的受众看作是“理性人”,他们能够辨别真伪;苏联人认为受众需要管理者细心的指导。

疑问:受众真的能辨别真伪吗?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大的政治事件因为条件不允许,无例可依。

一些小的事情上,很多人都十分容易受到引导,谈何“理性”?而且,在一个事件中,怎样才能体现你是一个理性人呢?事件的看法本来就因人而异,如何裁定“理性”与“非理性”呢?8、但是在理论上奉行自由主义至上原则的政府,在实践中仍然会收到威权主义的影响。

传媒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1956年,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三位美国新闻传播学者撰写的理论著作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媒的四种理论》(旧版译为《报刊的四种理论》),本书主要由四篇论文构成,三位作者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主要根据了政治和社会理论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在现有的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以及新闻自由的问题。

这本书被公认为开创了比较新闻学的先河,也填补了大众传播的空白,揭示了媒介与社会的关联。

“四种理论”直接影响并指导了其后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新闻学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的,抽象的围绕新闻体制,新闻事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展开,国内关于“四种理论”的讨论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公开出版之后,这种西方理论的引进激发了国内学者的热烈讨论,国内学者着重从历史唯物主义新闻关出发结和实际对“四种理论”特别是“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和批驳。

一、基本内容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1.集权主义理论(authoritarian theory of the press)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按照西伯特的阐述,任何有关传媒同其所属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媒理论,都是由某些特定的有关人和国家的哲学上的假设所决定的。

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人的本性;社会与国家的性质;人同政府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报告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报告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这本书由四篇论文汇编而成,三位作者分别是弗雷德里克·希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威尔伯·施拉姆,此书着重讨论了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和新闻自由的问题。

学界公认,“四种理论”开了比较新闻学的先河,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从宏观的视野揭示出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

但是,“传媒的四种理论”的提出只是对媒介体制的大概分类,因为它为理论的最终建立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后来,《媒介、讯息、人》对四种理论的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该书强调,将一个国家归到四种理论中的一类中去,或者将一种理论强加到某一个国家身上,无异于削足适履,四种理论的概念缺乏灵活性,无法恰当地解释和分析当今世界的所有新闻传播体质,因此必须做一些修改。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对此书问世以来比较媒介的发展做出以下初步评价:一、四种理论、尤其是“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不是为了否定、而是为了“拯救”和巩固美国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二、广义的自由主义不是一个单纯的、静止的观念,而是内涵复杂的、历史的概念三、《传媒的四种理论》是一部学术“发动机”,极大地启发了后来者的研究四、谨慎使用学术话语权,尊奉学术规范,做负责人的学术传播者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原理分别是权威主义理论、自由至上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主义、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在我初步读完此书后,我对前面三种理论比较感兴趣,并不是太喜欢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所以,我决定只对前三种理论进行总结阐述。

一,传媒的权威主义理论权威主义理论的历史最久远,传播的地域也最宽广,大多数国家几乎自动采纳了这一理论,即便有些国家已经放弃了权威主义理论,但是在理论上奉行自由之上理论主义原则的国家在实践中仍然会受到权威主义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理论的基本假设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本性,2、社会与国家的本质,3、人与国家的关系,4基本哲学问题,知识和真理的本质。

在传媒的权威主义理论中,个人只有作为社会成员才能发挥其全部职能,也就是团体比个人重要得多,同时,还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国家作为团体组织的最高表现形式,其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只有通过国家,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后感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后感

读《传媒的四种理论》——我对四种理论的一点认识传媒的四种理论即,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传媒的威权主义&传媒的自由主义“在有关传媒与社会关系或政府关系的四种理论中,威权主义理论的历史最久远,传播的地域也最宽广。

当社会和技术充分发展到产生出我们今天所谓的“大众传媒”的时候,大多数国家几乎自动地采纳了这一理论。

它为现代社会的许多媒介制度奠定了基础,即便某些国家已经放弃了威权主义理论,但是在理论上奉行自由至上主义原则的政府,在实践上仍然会受到威权主义的影响。

”1这是本书开篇第一章谈到的威权主义理论。

威权主义理论起源于16、17世纪的英国,与英国最早的君主专制主义相匹配,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起源,在此理论中,把传媒作为一个国家(政府)的机构(或特许经营),其功能和运作是由组织化的社会通过另一个机构—政府控制的,简而言之,支持、推进现政府的政策,为政府服务。

自由至上主义理论,18世纪为英美采用,后影响其他地方,以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思想、弥尔顿、米尔、洛克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作为思想基础。

它主张用自我修正过程以及信息、观点和娱乐市场的自由竞争,这一种更加非正式的控制手段来代替国家监管(自由送审),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一个稳定的体制,以便个人主义的自由力量可以据此相互作用。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个人提供可以发挥其潜力的环境。

简而言之,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商品性),用于了解真相、监督政府,让国家为个人服务。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与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是把“国家政府”与“传媒个人”关系放在相反利益立场上的两种观点,它们是随时代变化发生延续性转变,从威权主义发展到自由至上主义,可以理解为一种进步,或者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威权主义为现代社会的许多媒介制度奠定了基础,即使某些国家已经放弃了威权主义理论,但是在理论上奉行自由至上主义原则的政府,在实践上仍然会受到威权主义的影响。

西方新闻史-《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新闻史-《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新闻思想史题目:《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在看郭庆光的《传播学概论》和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的范式与流派》两本书中,涉及到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其中“控制研究”则是其中之一。

传播学的控制研究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从中发现影响传播内容生产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当中宏观层次既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其中“传媒的四种理论”便是其理论基础。

赛伯特提出的“权威主义”、“自由之上主义”两种媒介制度理论虽然以英美的大众媒介历史为分析对象,仍被我们运用,去思考我国的大众传媒历史以及作为我国媒介体制的建设问题。

芮必峰赞誉《传媒的四种理论》的历史功绩在于:(1)探究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对西方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2)对各种报刊体系差异所作的哲学根源上的探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层次;(3)“四种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甚至左右着后来的媒介理论;(4)西方推崇的“社会责任理论”经过该书的系统阐发得以广泛传播。

⑷这些赞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四种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生成为新闻传播界的经典著作。

一、绪论笔记:在绪论中,作者指出书中的“报刊”是指一切公众通讯工具。

全书主观点:“报刊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特别是报刊返映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控制的方式。

”作者在绪论当中重点解释“press”“libertarian”“authoritarian & totalitarian”和四种理论的关系。

1.press:此处的press应是包括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所有媒介的总称,即(mass)media。

Mass media一词出现于1920-1925年间,在作者出书时media此次尚未普及,而press 已经拥有800年历史,词汇衍变为:压机—印压机—印刷品—报刊—新闻界,etc。

所以,报刊的四种理论实质上应该是媒介的四种理论,or新闻界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11播主班李响费尽周折,终于将《传媒的四种理论》这本书收入囊中,不尽欣喜万分。

封面上赫然写着“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几个黑字,让人不自觉的就有一种知识的沉重之感!这也是我当初选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选书之前,我先将每本书的目录认真的看了一遍,当时老师给了《媒体垄断》、《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走进美国大报》这几本书,然而除《传媒的四种理论》这本以外,大都讲得是关于一个时代对一种“主义”或理论的诠释以及思考,而《传媒的四种理论》则相对全面,其从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入手,剖析当今世界不同类型传媒背后的哲学和政治学原理或理论,为读者深度解读了这样几个问题:1.传媒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2.为什么它为不同的目的服务?3.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它的表现形式存在极大的差别?如此一来,这本书当属这些书中涉及面最广,研究度最深的了,读完这本书肯定受益匪浅!可拿到书后,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因为其中涉及了大量的专业理论与术语,还包括了西方的社会文化,世界历史和哲学,而这对于一个初入大学,毫无广泛专业知识积淀的学生来说,看懂这本书真是相当之难!还好,译者在序言中将部分的理论以及西方社会的发展做了相应的解释,不多,也就30页,但看得人真是想吐血,以至于我几次都直接跳过序言进入正文,但由发现完全不知所云,所以又跳到序言,就这样来回反复,在别的同学读书笔记都写一大半时,我还迟迟不能动笔……本书名为《传媒的四种理论》 , “传媒”意指所有大众传播媒介,“四种理论”则说得是: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古老的威权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自由之上主义理论。

其联系是(“→”表示“发展为”):古老的威权主义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自由至上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下面是我对这四种理论的一个总结:1、威权主义理论(集权主义理论):产生于16、17世纪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在集权主义体制下,传媒工具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十分严谨,政府对媒介使用者颁发特许执照并进行新闻检查是加强政府统治的工具,现在很多地方仍广泛使用。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新闻1班王莎14131118 《传媒的四种理论》首开比较新闻学的先河,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并且对传媒四种理论的考察是20世纪西方新闻理论最重大的主题和最重要的内容。

首先是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其基本概念为传媒作为一个机构,其功能和运作是由组织化的社会通过另一机构——政府所控制的。

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人的本性;社会与国家的性质;人同政府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

这使得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制度是由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决定的,换言之,就是由这个国家的基本哲学体系决定的。

威权主义理论认为,团体的力量高于个人,个人只有处于团体的一份子才能够发挥其全部潜能,因此团体比个人重要得多。

那么便引发了一个问题,新闻报道是否要服从国家利益,是否要根据国家的意志来进行新闻报道,一切不利于国家的消息都要被掩盖呢,一切不利于国家的真相都要被毁灭呢?柏拉图的集权主义理论国家只有掌握在聪明的执政者手中才安全,这些人受道德权力的控制,而又用这种权力来约束社会基层分子。

马基雅弗利和其后的作家们以爱国的理由为政治行动的基础,严格控制讨论和控制消息的大量传播。

国家的稳定和进步高于一切;公民的个人考虑是从属的。

法西斯的集权主义许多理论是真诚的想解决一些深奥的问题——国家的性质,人与国家的关系,真理的性质。

造成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制度,公众通讯工具都被指派担负特殊的任务,并且要受到控制,使它不致妨碍国家实现自己的最终的目的。

在集权主义的国家,个人的自由是在严格遵循国家规章制度下的自由,是得到拘束的自由。

所以集权主义用各式各样的手段控制出版自由,因为集权主义认为真理掌握在极少数的精英手中,而其他民间的言论不过是“妖言惑众”。

集权主义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控制了世界上的很大一部分国家,甚至在今天,很多打着自由主义旗号的国家仍然实践着集权主义理论。

其次是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以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自由主义思想为源头,对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不疑,坚持个人的重要性,坚持包括言论和出版/新闻自由在内的天赋人权的思想。

2023传媒学原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2023传媒学原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2023传媒学原理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
一、传媒学概述
- 传媒学是研究传播媒介及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学科。

- 传媒学包括传媒理论、传媒伦理、传媒政策等内容。

二、传媒理论
1. 信息传播模型
- 传统信息传播模型包括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模型。

- 现代信息传播模型包括媒介环境、社交网络等因素。

2. 传媒效果理论
- 媒介效应理论研究媒介对观众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

- 媒介选择理论研究观众选择和使用媒介的影响因素。

3. 传媒批评理论
- 文化批评理论研究媒介作品对文化的影响,如价值观、意义等。

- 政治经济批评理论研究媒介作品对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三、传媒伦理
- 传媒伦理研究传媒从业者在工作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责任。

- 传媒伦理包括新闻伦理、广告伦理等领域。

四、传媒政策
- 传媒政策是国家对传媒产业的管理和调控。

- 传媒政策包括媒介所有权、监管机构、文化产业政策等。

以上是2023年传媒学原理的必背必考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对
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专题笔记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书考研复习建议(非常重要)该书是传播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南开传播学考研中传播学实务要考的书目,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这本书一般会考一个大题,如简答题或者论述题(很可能是论述题)。

建议可着重从两方面去复习:1.一定要熟悉弄清四种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假设,基本观点,对其评价,如何解决这5方面。

尤其是集权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报刊理论这三种理论。

考试可以直接出题考察某一理论,也可以结合新闻事件间接考察这些理论。

例如10年考研在实务一科中考察到一道论述题和简答题:试述西方自由主义传播理论中有关大众传播的地位和功能的论述,并以2008年中国国内重大新闻的报道及政府相应举措为例,谈谈这些论述对中国传媒工作的借鉴意义;再比如:美国的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的社会对传媒行为的要求有哪些?2.因为本书是开新闻传播学中比较新闻学先河的论著,所以弄清楚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对其进行相互比较也尤为重要。

当然也不排除考试会涉及填空题,比如10年曾考,威权主义理论认为,控制媒体的三种方法是什么?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书中重要的话,概念性,陈述性的语句也要留心。

比如,了解各种不同传媒制度以及各种制度之间的联系所基于的基本假设有:人的本质,社会和国家的本质,人与国家的关系,知识和真理的本质另外,本书最好结合《传播学教程》一书中第八章重点复习。

本书复习难点和疑惑我们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深奥,难理解,书中用语太抽象。

实质上我认为书中很多东西是不必要去识记的,因为很多的篇幅大多都是在论证一个观点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从两个大方面去准备就可以了。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1.麦克卢汉理论:媒体是消息传递的媒介,其核心观点是“媒体即信息”,通过传递信息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该理论强调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认为媒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文化的强大力量。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塑造了新的社会经济结构。

2.侯世达的传媒效果理论:传媒效果理论认为,媒体内容以及其中包含的所呈现的思想、观点和信息会对受众产生影响和塑造。

侯世达强调媒体对受众接受信息和形成观点的影响程度,他提出了“平面效应”和“倒置效应”等概念,分析了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方式和效果。

3.哈拉尔德·因特文理论:哈拉尔德·因特文将媒体定义为人类传播和交流的工具,他提出了“媒体即扩展人”的观点。

他认为,媒体通过技术手段扩大了人的感知、思维和表达的范畴,成为人类文化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了媒体对社会的塑造作用,认为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改变人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4.双向传播理论:双向传播理论强调,传媒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还可以通过互动与受众进行双向沟通。

双向传播理论把传媒看作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强调受众对媒体的反馈和参与的重要性。

传媒不再是单方面塑造和影响受众的工具,而是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和共创的过程。

综上所述,传媒的四种理论具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和重点,分别强调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媒体内容对受众的影响效果、媒体的扩展人性质以及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传媒的影响、作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5.麦克卢汉理论麦克卢汉理论强调了媒体对社会的广泛影响。

根据他的观点,“媒体即信息”,媒体通过传递信息来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他认为,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中立的传播工具,更是一种能够改变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

麦克卢汉关注了媒体对社会的深层次影响,他认为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

报刊的四种理论读后感

报刊的四种理论读后感

报刊的四种理论读后感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包括了社会责任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控制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这四种理论分别代表了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不同定位和作用,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了相关的理论文章后,我对这四种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和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社会责任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强调新闻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理论强调了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闻报道对社会的影响。

在实践中,新闻媒体应该遵循社会责任理论,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其次,自由主义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理论。

它强调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言论自由,不受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的干预和控制,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这种理论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成为社会的监督者和舆论的表达者,对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进行监督和批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在实践中,新闻媒体应该坚守自由主义理论,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信息选择。

第三,控制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的又一重要理论。

它认为,新闻媒体受到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的控制和影响,新闻报道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

这种理论强调了新闻媒体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以及新闻报道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在实践中,新闻媒体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减少政治和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公信力。

最后,社会责任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的最后一种重要理论。

它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理论强调了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闻报道对社会的影响。

在实践中,新闻媒体应该遵循社会责任理论,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传媒的四种理论施拉姆观后感

传媒的四种理论施拉姆观后感

传媒的四种理论施拉姆观后感一、威权主义理论下的“惊”与“叹”先说说威权主义理论吧。

这就像传媒界的一个严父,一切都得听他的。

在这种理论下,传媒就像是被紧紧牵住的风筝,只能按照权威者划定的范围飞翔。

我当时就想,这传媒也太不自由了吧。

但是呢,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或者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理论也许能快速地让信息按照一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传播。

比如说,在一个刚刚经历战乱需要重建秩序的国家,权威的信息把控可能避免谣言满天飞,让民众能够快速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这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独裁者利用,把传媒变成洗脑的工具,那就可怕了。

就像一个只会喊口号的大喇叭,完全没有了多元声音的活力。

二、自由主义理论的“理想国”与“现实墙”然后是自由主义理论,哇,这听起来就像是传媒的理想国。

它倡导传媒自由,就像一群无拘无束的小鸟,可以在信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传媒就应该是公众的监督者,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去传播各种各样的思想。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里想,这多棒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种观点相互碰撞,肯定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可是,现实却给了这个理想一个大巴掌。

在现实中,所谓的自由传媒有时候就会变成资本的傀儡。

那些掌握着传媒资源的大公司、大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包装。

本来应该是百家争鸣的自由广场,结果变成了商业利益的大卖场。

那些迎合大众低级趣味的信息泛滥成灾,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被淹没了。

三、社会责任理论的“良心觉醒”社会责任理论就像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次良心觉醒。

它意识到,传媒不能只是为了自由而自由,还得承担起社会责任。

这就好比一个成年人,你有自由的权利,但是你也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传媒不能只想着吸引眼球,赚大钱,还得考虑对社会的影响。

这时候的传媒就像是一个社区里的好邻居,不能只想着自己玩乐,还得照顾到整个社区的和谐。

我觉得这个理论真的很有人情味,它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找了一个平衡点。

不过呢,这个平衡点有时候也不好找,就像走钢丝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偏向一方。

传播理论读书笔记

传播理论读书笔记

传播理论读书笔记【篇一:大众传播理论的读书笔记】《大众传播理论》的读书笔记正如书名副标题所写,这本书主要是围绕媒介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基础、争鸣、与未来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分析。

其中论述了传播的全球化、受众接受问题、媒介行为的评价的等主题。

在 21 世纪新形势下媒介技术提供了何种潜在的可能性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威胁。

怎样去控制规范媒介从而发现其中潜在的可能性,减少其威胁?又如何让媒介服务于社会?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带给新媒介的是什么?媒介又将在一种新的多元化的社会扮演什么角色?对于以上其实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一代媒介研究者已经研究过了的但在这个时代又有新情况的问题,《大众传播理论》这本书站在社会 /行为理论和文化/批判理论的平衡点上作出较全面的探讨与解释。

关于媒介角色的问题,依本书作者所言,是因为在 9?11 事件中,媒体见证了邪恶与残暴。

整个西方世界遭受这一事件所带来的严重挑战。

的确,我们曾因不能理解媒体的角色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当权时,广播被置于政府机构的控制之下,这种情况导致了致命的灾难性结果。

媒介可能担当了催化公众意见的角色抑或客观事件的传话筒。

媒介报道一个事件并迅速把它带到千家万户。

而正是因为媒介的宣传,使得 911 事件之后美国国内掀起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不多见的爱国热潮。

然而根据大众社会理论的假说,媒介却是一种如癌症一般的社会力量,必须对媒介进行净化或者彻底的重构。

媒介具有直达性(直接影响假说)、迅速腐蚀性,可能产生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针对此情况,这种理论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建立极权社会秩序,使得媒介直接成为集权政府的信息传达者,于是乎大众二字则无从谈起。

但尽管如今大众社会理论的大部分假说已经被抛弃,媒介不是在摧残文化然而也确实在文化变革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有时起反作用的角色。

如此说来,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或福或祸,存乎一心。

当然,书中大篇幅提到了宣传时代的媒介理论。

媒介的力量也需要宣传来发挥,可以说宣传是媒介的双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的四种理论》专题笔记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书考研复习建议(非常重要)该书是传播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南开传播学考研中传播学实务要考的书目,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这本书一般会考一个大题,如简答题或者论述题(很可能是论述题)。

建议可着重从两方面去复习:1.一定要熟悉弄清四种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假设,基本观点,对其评价,如何解决这5方面。

尤其是集权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报刊理论这三种理论。

考试可以直接出题考察某一理论,也可以结合新闻事件间接考察这些理论。

例如10年考研在实务一科中考察到一道论述题和简答题:试述西方自由主义传播理论中有关大众传播的地位和功能的论述,并以2008年中国国内重大新闻的报道及政府相应举措为例,谈谈这些论述对中国传媒工作的借鉴意义;再比如:美国的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的社会对传媒行为的要求有哪些?2.因为本书是开新闻传播学中比较新闻学先河的论著,所以弄清楚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对其进行相互比较也尤为重要。

当然也不排除考试会涉及填空题,比如10年曾考,威权主义理论认为,控制媒体的三种方法是什么?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书中重要的话,概念性,陈述性的语句也要留心。

比如,了解各种不同传媒制度以及各种制度之间的联系所基于的基本假设有:人的本质,社会和国家的本质,人与国家的关系,知识和真理的本质另外,本书最好结合《传播学教程》一书中第八章重点复习。

本书复习难点和疑惑我们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深奥,难理解,书中用语太抽象。

实质上我认为书中很多东西是不必要去识记的,因为很多的篇幅大多都是在论证一个观点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从两个大方面去准备就可以了。

首先,按照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假设,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的影响,对理论的评价以及简单应用这五个方面去进行复习即可,而考试涉及的也基本上是这些方面。

我们在该笔记中都条例很清晰的按照这些方面做了整理,对平时的复习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多留心一些重要的语句,概念,防止一些小局部知识点的涉及,这个应该很好把握。

绪论(了解即可)本书要谈的问题是,为什么报刊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它为不用的目的服务?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里报刊的形式又存在着极大地差别?其原因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资助它的报刊的能力,能够投入公众通讯中的技术水平与财力物力,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地方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的经验应道他们要读什么样的报纸但是,这些差异还有一个更基本和更重要的原因,而这就是本书所要阐述的论点:报刊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特别是报刊反应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控制的方式(就是说媒介往往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社会主义制度下媒介为共产党所控制,为人民群众服务,而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为大资本家,政治家控制,为资本主义服务)。

而了解这些方面,正是是了解报刊的基础。

我们要想全面了解各种报刊体系中间的差异,必须考察报刊活动于其中的社会制度。

但要知道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真正关系,我们还得注意社会所固有的某些基本观念和假设:人的本质,社会和国家的本质,人与国家的关系,知识和真理的本质。

因此,最后的分析表明,报刊体系间的差异,是一种哲学上的差异。

本书就是要研究今天世界上所有不同种类报刊背后的哲学和政治的原理和理论。

第一节集权主义报刊理论本章概述: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按照西伯特的阐述,任何有关传媒同其所属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媒理论,都是由某些特定的有关人和国家的哲学上的假设所决定的。

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人的本性;社会与国家的性质;人同政府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

西伯特的文章概述了集权主义理论有关这些问题的基本假设,回顾了该理论的兴衰及其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弗利、英国哲学家霍布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德国政治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特雷契克等人的思想,还探讨了集权主义理论的最极端的形态——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分析了集权主义理论下的传媒控制制度,讨论了集权主义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关系,并探讨了现代世界上的集权主义理论的形态。

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

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

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一、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重点)1.15世纪中叶的欧洲,近代印刷技术发明并蓬勃发展,普通大众有了印制和阅读印刷品的能力和权力;2.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近代报刊的诞生,并在逐渐瓦解着政府对报刊的严格控制;4.当时的欧洲大陆乃至世界基本上仍是封建的专制主义制度。

二、理论的基本假设:(重点)1.对个人的看法:个人的活动范围和能力是有限的。

(即人的本质)2.对社会和国家的看法:社会整体和国家是个人乃至人类充分发展的基本条件。

(即社会和国家的性质)3.对人与国家关系的看法:个人必须依靠国家,才能实现他的目的。

(即人与国家的关系)4.对知识与真理的性质:知识来自最有智慧的人,它并非来自人民大众的创造,而是几个处于指导地位上领导别人的聪明人的产物,而真理一旦形成,就必须成为社会一切成员的绝对的准则。

(知识和真理的本质)从这些假设可以看出,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必须一切以权力和当权者的权威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观点:(非常重要)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合法的检查;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四、集权主义理论的一些代表性人物:(一般重点,熟悉即可)1.柏拉图:他认为国家只有掌握在聪明的执政者手中才安全,这些执政者利用权力来约束社会基层分子。

并提出,一旦国家权力平均分配,堕落就要跟随而来。

即权力必须高度集中。

《理想国》,《法律》就指出,诗人的诗歌必须送到执政者审阅,执政者可以判断那些作品是否有利于公民的精神健康,并决定其发表2.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他的学说中,一切问题都服从国家的安全这个主要目的。

而国家的安全只能由统治者或君主来实现,当统治者认为公众讨论威胁国家安全时,其必须受到限制。

要严格控制讨论和控制信息的大量传播。

国家的稳定和进步高于一切,公民的个人考虑是从属的。

3.霍布斯:《利维坦》,为了公众利益,国家利益而限制个人的权利是必要的,崇尚君主专制和集权制度。

4.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的具体化。

道德精神阐明了它自身,并采取国家意志这一实质形式。

国家就是理智本身,人们的所有行为必须是遵从理智的在黑格尔的思想中,个人是自由的,但自由仅仅意味着个人有自由知道他是不自由的,知道他的行动决定于历史,社会,尤其是绝对关键,而国家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形式。

真正的自由式在国家之内的自由,而不是不受国家拘束的自由。

5.希特勒:《我的奋斗》,“我们的真理——真理为我们”,凡是能促进德国的利益和巩固的就是真理。

国家至上,崇尚领袖,不容忍异议五、集权主义下对报刊的控制制度:(一般重点,熟悉即可)1.报刊的政治底线是,报刊不直接批评当前政治领袖及其措施,不可危害统治者。

2.让私营报刊和官方刊物并存,但对私营报刊和通讯工具尽兴有限的限制和控制,而控制私营报刊的方法基本上有五种,即特许制;印刷品检查制度;法院对于违反公认的既定的法律条例的行为提起公诉,并进行处罚,往往给以叛乱罪和煽动罪的罪名;贿赂制度,收买私营报刊或用公款给予津贴,以减少公众批评和维持政权;征收特别税制度,入征收广告税,发行税等,不干涉报纸内容,直接使报纸减少利润。

六、集权主义理论和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共产主义者极其着重积极的使用公众通讯工具,以鼓动世界革命。

国家不以限制公众通讯工具干涉国家政策为满足,它更积极的利用公众通讯工具实现其目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国家垄断了一切公众通讯工具,集权主义制度下海容许公众通讯工具或其中大部分作为私营资本主义企业掌握在私人手中,但共产主义制度下,国家为了公众利益,掌握并经营一切公众通讯工具。

其实,四种媒介理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没有绝对的某一种理论,(比如集权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的区别和共同点)七、对集权主义理论的评价:(重点)一方面,其消极意义比较明显,严重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不利于真理的形成,延迟了近代报刊的发展进程但从另一方面说,每个社会都有维持和平和秩序的权利,因此就有权禁止选产带有危险倾向的意见。

执政者在限制他所认为的危险意见时,他在道德上或神学上可能有错误,但是他在政治上则是正确的。

无限制的自由的危险与限制自由的危险,已经构成一个政治学上的问题,似乎人类理智迄今还无法解决。

如果除了本国当局事前所批准的东西以外,什么都不能出版,那么权利就永远成为了真理的规范;如果每个空想的革新家可以宣传他的计划,那就将不知所从;如果每个对政府有怨言的人都可以散播不满情绪,那就不会有安定;如果每个神学的怀疑论者都可以宣扬他的愚蠢想法,那就不会有宗教。

因此,集权主义理论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是有一定得积极意义,并影响了民主主义的实践。

八、本节提纲:(了解)1.基本的假设2.柏拉图的集权主义理论3.马基雅维利和后续作家们(霍布斯,黑格尔)4.法西斯的集权主义5.集权主义的控制制度6.集权主义和其他理论的关系(后文会有专门概述)7.现代世界的集权主义(在当今世界,自由主义原则在世界各国的媒介控制理论中占有优势,不过,自由主义理论,往往只是装饰和表面现象,一些政府在它后面实行集权主义的措施。

例如,对报刊实行检查制度,制定相关特别的出版法,对报刊,电影等通讯工具进行政策性干预,维护政府利益,垄断一些通讯资源,技术等。

)第二节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本章的基本概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以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自由主义思想为源头,对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不疑,坚持个人的重要性,坚持包括言论和出版/新闻自由在内的天赋人权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