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绛县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编号:007第7课启蒙运动主备:柳永审核:高二历史组教师寄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能流利说出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能完整写出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的历程。

二、学习重点1. 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2. 法国、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3.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和启蒙运动的意义。

三、学习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自主学习】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1) 取得很大进展,的说教不攻自破。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和的愿望日益强烈。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展开的反对和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3.兴起和发展(1)17世纪,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中叶,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4.核心:。

5.主张(1)要求获得的解放。

(2)判断是非的标准只有人自己的“”。

(3)呼唤建立一个的美好时代。

(4)抨击的权威和迷信,提倡、和。

1.德意志的启蒙运动(1)代表人物:,作品:《》。

(2)主张①认为人应该自己思考,判断。

②强调的重要性。

③相信主权属于,和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④自由和平等只能在范围之内。

2.启蒙运动的影响(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

(2)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

(3)鼓舞了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与升华】【基础巩固】1.康德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为自己理性的自由献出生命的是( )A .普罗泰格拉B .苏格拉底C .卢梭D .伏尔泰2.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这个国度”是指( )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3.伏尔泰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他去世后,法国人民在1791年将其遗骨迁葬于先贤祠,以供人们瞻仰。

第7课导学案启蒙运动

第7课导学案启蒙运动

第二单元第七课启蒙运动自学单一、【学习目标】1.识记:掌握理性的概念;记忆启蒙思想家杰出的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了解康德继承和弘扬法国启蒙运动思想。

2.理解: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理解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3.运用: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

二、【重难点】重点:启蒙运动是宣传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难点:关于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三、【知识梳理-学习过程】落实一:启蒙运动含义1.概念: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核心:__________3.目标: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压迫4.性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落实二:启蒙运动的背景1.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4.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__________。

落实三:启蒙运动的影响1.性质: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2.对法国来说:在它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3.对世界来说: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人们追求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落实四:启蒙运动的概况(过程)四、【历史探讨】: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重点)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异 时代背景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 兴起高潮 英国——法国 主要对象 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核心影响把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做准备同 性质都重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1.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如人文主义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1)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2)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运动,诞生了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组织。

(3)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高潮,其核心是理性。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

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科技方面,英国掀起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政治方面,欧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同时期的中国涌现进步思想家。

3.注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主要抨击的是教会的权威,没有涉及君主专制。

而启蒙运动抨击了君主专制。

4.贯穿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认识启蒙运动的优缺点。

【学习过程】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1)在____________运动的推动下,____________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2)随着____________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斗争。

2.过程(1)17世纪时,________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中叶,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3.思想核心:理性主义(1)“理性”是指人自己________,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____________的能力,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

第七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第七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编写:司马迁中学高二历史组【预习案】【知识梳理】(个人对照教材,完成重点知识的填空。

)一、兴起的原因:1、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阶级:新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级力量壮大;3、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兴起的概况:1、进程:英国(兴起)→_____________(高潮)→世界(进一步发展)2、核心(旗帜):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斗争矛头:__________________ 和天主教会三、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归纳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及共同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1、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2、对欧洲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冲击着欧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3、对世界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极大了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中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高中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高二历史LS—02—03 编写人:杨翠审核人:周先又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9月3日《启蒙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识记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启蒙运动产生的北京和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生产管理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继承和发展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伴随着启蒙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这一思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叛,因为正当理性高昂之时,它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通过了解这些,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凡事都不可走极端,否则定会出现与其不相和谐的音符。

【学习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学习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学习指导】1、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基础梳理。

2、学生自己看书,讨论归纳探究题答案,通过展示,教师做总结。

【自学归纳,落实基础】考点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条件:①思想:_______运动的推动。

②科学:_______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③经济:_______的发展。

④阶级:新兴_______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性质:西欧资产将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展开的反对_______和_______束缚的斗争。

3、过程:_______,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18世纪中叶,在_______的_______国家法国,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_______展开了激烈斗争。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导学案设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导学案设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导学案设计1 / 3第7课 启蒙运动的兴起 导学案编制:温瑞瑞 王育娟 审核:温瑞瑞【高考链接】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习目标】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涉及时期、国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代表作等)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运动思想家思想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联系文艺复兴的内容,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习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学习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合作探究】材料一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

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指出这些思想在历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恩格斯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时,提及了启蒙思想家所关注的若干原则,试逐条列出这些原则的关键词。

(3)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结合材料二探讨启蒙运动的影响。

【基础掌握】【我的疑问】启蒙运动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社会矛盾: 思想武器: 概况时间: 进程:17世纪开始于英国——18世纪中叶法国成为高潮——扩展其他国家。

第7课 导学案《启蒙运动》

第7课 导学案《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6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和“理性”的概念;
2.理解并说出“理性的阳光”、“现实的黑暗”的深层含义;
3.学会从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异同点;
4.教师检查、夯实基础,小组合作、组间交流,榜样展示,学会比较的解题方法
5.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你怎么看待启蒙思想的意义。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通读课文。

2.运用好双色笔,在课本上划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准备课上交流探讨。

3.自主完成,规范书写,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4.时间25分钟。

【知识链接】(启蒙思想家们)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恩格斯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启蒙思想家
预习案
1.找出文中6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2.归纳启蒙运动的背景(政治、经济等)
3.指出“理性”的概念
【我的疑问】
探究案
1.“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点?
【拓展提升】选作其中一个
1.P33学习延伸。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配套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配套教学设计
1.展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图片,如断头台、民众抗议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画面背后的历史事件。
2.提问:“为什么在18世纪末,法国会发生这样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思考问题的答案。
3.引入启蒙运动的概念,简要介绍启蒙运动在18世纪欧洲的兴起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影响。
4.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9.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思想根源。
2.讲解启蒙运动背景:
(1)介绍18世纪欧洲社会状况,分析封建专制、教会权威对思想界的束缚;
(2)介绍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意义。
3.分析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5.通过课后作业和小论文的撰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思想根源,引出启蒙运动。
2.讲解启蒙运动背景:分析18世纪欧洲社会状况,引导学生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3.讲解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观点。
2.问答题: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a.请简述启蒙运动的背景及意义。
b.请阐述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c.请分析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影响。
3.案例分析:请学生选取一个启蒙运动时期的典型事件,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分析事件中的启蒙思想元素,并撰写一篇案例分析报告。
3.讨论题:让学生结合现实问题,思考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导教案设计 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导教案设计 无答案

第二单元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材料一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

材料二“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资产阶级批判封建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理论武器。

培根提出的实验方法、逻辑推理的归纳法,笛卡尔提出的演绎法等理性主义思想,都成为粉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有力武器。

【合作探究一】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归纳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4.科学基础:(二)启蒙运动的概况1.核心思想是:含义:2.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

理性主义:提倡民主、科学。

宣扬自由、平等、博爱。

推崇真理、理性。

反对教权主义、专制主义。

结论:二、启蒙运动的进程(兴起、高潮和扩展)(一)17世纪发源于。

(二)18世纪中叶,以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应当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第 7 课启发运动课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发思想家的看法,归纳启发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材剖析: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欧洲启发运动的背景和特色,掌握启发运动思想家的主要看法。

2、以启发运动思想家的言论为第一手史料,培育学生对历史理解能力、分析、评论问题的能力,对照启发运动和文艺中兴的异同,培育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培育学生建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识的基本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现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图片资料。

教师或指引学生查阅资料,或教师在讲堂上供给启发运动的背景资料和启发运动领导人的主要看法,让学生在课上剖析、议论,进而从多渠道培育学生的自学、思想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建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人文意识,加强法治看法。

2.关注社会进步,培育坚毅的意志,建立科学精神,敢于思疑,勇于创新,不停追求真谛。

3.意会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进作用,踊跃吸取启发思想精髓。

四、教课要点和难点1.教课要点:启发思想家的主张;2.教课难点:启发思想家的主张;启发思想的传承性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教: 18 世 60 年月法国××局怪信:寄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史学家、英豪的歌者、的守者⋯⋯⋯⋯宗教狂的、被迫者的救星、人的靠山 .(共 17 个称 ) 。

送了?什么他遇到法国人的这样敬爱? (送了伏泰,法国启发运的袖! )伏泰在启发运中提出了哪些主呢?什么是启发运?什么会起启发运?(二)、教课程一、启发运的史背景教 :资料一 17—18 世,跟着欧洲本主的不停展,力量壮大。

可是封建制度重阻挡着本主展;同自然科学的展使得人到人是能够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封建制和反教主的斗争成了代的要求,一思想上的启发运第一在英国起。

——《人教版必修三教用》资料二 17、18 世自然科学的展也批评封建主供给了利的思想理武器。

第7课启蒙运动-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7课启蒙运动-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7课启蒙运动-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课程内涵及教学目标1.1 课程内涵本课程主要讲述了17世纪欧洲盛行的启蒙运动,通过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实践,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打下了基础。

本课程具体包括:1.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背景2.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民主、人本主义、科学主义等3.启蒙运动对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影响4.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1.2 教学目标1.理解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背景,掌握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和重要代表人物;2.理解启蒙运动对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影响;3.能够对启蒙运动进行批判性思考,认识启蒙运动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了解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2.掌握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2 教学难点1.启蒙运动思想的全面理解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远影响;2.对启蒙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设计和实施3.1 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讲授、互动、课件展示等方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课堂互动环节主要包括探究性讨论和小组合作研究等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2 教学步骤1.引入:以代表性启蒙运动思想家之一的洛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自由和平等等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2.讲授:介绍启蒙运动的基本背景、核心思想和代表人物成就等,生动形象地呈现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精髓;3.互动探究环节:将学生分为小组,展开小组合作研究、探究性讨论、思辨和交流,以启蒙思想家的想法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中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4.总结回顾:对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和意义进行总结回顾,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分析和评价能力。

3.3 教学资源1.课件:本课程根据《人教版必修3历史》编写的课件;2.图书:《启蒙运动简史》、《启蒙运动史》;3.视频:《启蒙运动简介》、《欧洲文化史》等。

四、教学评价4.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互动、课件展示等方式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创意性。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实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实用教学设计
2.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简要回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历史事件,为学生介绍启蒙运动的发生背景。
3.利用多媒体展示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风貌、代表人物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场景。
4.通过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按照时间线索,讲解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启蒙运动的核心观念:理性、自由、平等、人权等。
2.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客观、公正地分析,避免盲目从众。
3.激发学生对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5.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强化重点、难点知识。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观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拓展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总结其思想观点,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体现理性思考。
b.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第7课《启蒙运动》(人教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第7课《启蒙运动》(人教版必修3)

第7课 启蒙运动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新课导入●1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

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

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

”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新课导入●2本课的引言是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的。

文字内容着重指出了在18世纪的法国,人们开始摆脱政府和教会的禁令,对现实社会一切现象表示质疑,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见解,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问题。

图画则形象地补充了文字内容。

引导学生浏览图画,配合阅读文字内容,解决两个问题: 1. 从图画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2. 说明什么问题?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基础达标1.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推动“历史性变革”的思想因素是(C)A. 马克思主义B. 文艺复兴C. 启蒙运动D. 空想社会主义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大动荡、历史性变革,指的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推动这些变化的思想因素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地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高中历史 第7课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7课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课文提纲一、理性时代的到来(一)条件:1、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3、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二)兴起: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三)高潮: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四)主张:核心——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3、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4、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五)特点:1、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根植于科学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启蒙运动具有广泛、强大的社会政治基础。

4、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提出了资本主义观念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学思之窗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掌握启蒙运动对现代西方政治、哲学、文化等领域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因素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2.掌握主要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康德等人的主要观点,并能够分析其思想内涵。
作业提交时间:请同学们在下周三之前,将作业提交至教师指定的邮箱或平台。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注重质量,切勿抄袭、应付,务必做到观点明确、论述严谨。
2.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与教师沟通,寻求帮助。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4.作业成绩将作为期末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请同学们务必重视。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启蒙运动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
2.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案例分析题:提供与启蒙运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小组讨论题:针对课堂讨论的主题,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讨论成果。
4.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阅读作业:请同学们阅读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康德等人的原著或相关介绍文章,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加深对启蒙运动的理解。
2.写作作业: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能够体现学生对启蒙运动及其影响的认识。

人教版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案设计 无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案设计 无答案

第7课《启蒙运动》【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课前精读教材,在课本上做批注“点圈划”,并标明不懂的问题;2.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填空内容,并完成通案中知识网络;3.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1.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2.识记法国、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3.了解启蒙运动的意义【学习重点】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人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理性”的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理性”的内涵,识记并分辨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名词解释】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亮、智慧之意。

指人通过启发、开导而摆脱无知、偏见和迷信。

即人的思想解放、觉醒和成熟。

启蒙运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探究案】一、兴起的历史背景●阅读材料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人民版必修三教师用书》【合作探究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归纳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经济:(根本原因)2.阶级:3.政治:4.思想:5. 科学:二、兴起的概况【自主学习1】1、时间:2、进程:17世纪在兴起,18世纪在进入高潮,很快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如);3、核心:(含义:)4、主要内容:呼唤用驱散,猛烈抨击,反对,提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启蒙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1.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如人文主义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1)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2)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运动,诞生了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组织。

(3)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高潮,其核心是理性。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

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科技方面,英国掀起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政治方面,欧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同时期的中国涌现进步思想家。

3.注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主要抨击的是教会的权威,没有涉及君主专制。

而启蒙运动抨击了君主专制。

4.贯穿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认识启蒙运动的优缺点。

【学习过程】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1)在____________运动的推动下,____________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2)随着____________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斗争。

2.过程(1)17世纪时,________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中叶,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3.思想核心:理性主义(1)“理性”是指人自己________,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____________的能力,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

(2)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________的尊重,要求获得人________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____________”。

4.主张(1)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________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________和________的美好时代。

(2)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________和________,提倡科学、自由和________。

细节点拨学习启蒙运动要与人文精神起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联系起来,弄清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________________;他提倡“____________”,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他相信法律应以________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路易十四时代》等。

2.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____________”学说。

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________的体现。

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____________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________和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3.卢梭: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思想。

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____________。

细节点拨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构建中得到了实践和运用。

卢梭的学说直接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扩展(1)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2)代表人物:康德是________著名的哲学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①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________。

③他相信主权属于________,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________,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________范围之内。

2.意义(1)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__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____________统治。

(2)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3)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____________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细节点拨启蒙思想家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口号,描绘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蓝图。

问题探究:启蒙思想家1材料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问题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其历史影响。

2.材料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生而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问题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3.材料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问题据材料,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等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图一图二图三四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问题图四中的人物赞成其他三位中谁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又有什么发展?5.问题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知识链接】一、简述启蒙运动的兴起原因、性质及思想核心、影响1.兴起背景启蒙运动的兴起有其经济、政治、思想的必然性。

(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

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结束旧制度,所以资产阶级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做好革命的准备(2)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例如,当时的笛卡尔就认为,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可以认识世界;培根指出,为了认识世界上的现象,可以使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而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了自然界本身运动的自然法则控制着物质世界。

这些科学的成果,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

启蒙思想家力求发现支配人类和社会的永恒的法则,也就是力求探索推动人类社会自身不断前进的法则。

因此,一场适应于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文化运动兴起了。

(3)这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大大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史称启蒙运动。

2.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提倡理性,把批判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影响: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是启蒙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目标之一,为此他们倡导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民主政权形式,提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政治原则,他们的这些思想主张不仅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得以认证和实践,并且在政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其中,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和议会改革,美国的《独立宣言》与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与完善,法国的1875年宪法的诞生和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都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精神。

中国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列表分析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促使17、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的因素是()①近代科学的兴起②新航路的开辟③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④科学与知识的进步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2.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如右图)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3.恩格斯说:“十八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

”他作出上述论断的最主要依据是()A.对外战争开始征服整个欧洲B.率先进行和完成了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D.人文主义思想广泛地深入人心4.右图是位于巴黎的先贤祠,这里曾经是国王为还愿而建的教堂,现在成为法国众多伟人的安眠之地,其中就包括伏尔泰。

伏尔泰被世界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①抨击君主专制而倡导君主立宪制②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③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④他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直接理论来源于()处死路易十六A.伏尔泰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康德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6.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7.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8.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