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平均数6

合集下载

八年级平均数知识点

八年级平均数知识点

八年级平均数知识点平均数是一个常见的数学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八年级数学中,平均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平均数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今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与数量的比值。

当我们需要对一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时,通常会考虑使用平均数。

平均数有三种常见的形式: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二、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所有数值之和与数据个数之比。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设一组数据为:a1,a2,a3,……,an则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为:平均数= (a1 + a2 + a3 + … + an) ÷ n例如:对于数据4,2,6,8,5,其算术平均数为:平均数 = (4 + 2 + 6 + 8 + 5) ÷ 5 = 25 ÷ 5 = 5三、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是多组数据相乘的积的n次方根,其中n为数据的数量。

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设一组数据为:a1,a2,a3,……,an则这组数据的几何平均数为:平均数= (a1 × a2 × a3 × … × an) 的 1/n 次方例如:对于数据4,2,6,8,5,其几何平均数为:平均数 = (4 × 2 × 6 × 8 × 5) 的 1/5 次方≈ 5.091四、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倒数的平均值的倒数。

调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设一组数据为:a1,a2,a3,……,an则这组数据的调和平均数为:平均数= n ÷ ((1/a1) + (1/a2) + (1/a3) + … + (1/an))例如:对于数据4,2,6,8,5,其调和平均数为:平均数= 5 ÷ ((1/4) + (1/2) + (1/6) + (1/8) + (1/5)) ≈ 3.91五、如何选择平均数对于多组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平均数来描述其特征。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章
平均数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8年级数 学北师大版上 册教 案第6章《平均数》

8年级数 学北师大版上 册教 案第6章《平均数》

教学设计平均数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一课的内容,教材内容为先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概念,然后通过算术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变式和例题,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内容解析: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了解了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所以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为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作用.本课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统计思想和比较思想,通过“平均”和“权”,体会统计思想中的均值思想,通过“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数学思想中的比较思想,“算术平均数”实际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各项的权相等),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思想.平均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重要工具.本课是继七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学习,感受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之后的进一步延伸,是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经历统计的活动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中位数、众数等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了解了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给出一组数据,可以算出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但小学仅给出“平均数”这个概念,并未提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且未给出求算术平均数的公式.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求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在此基础上能够较好地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但是教材中并未给出加权平均数的形式化定义和计算公式,学生不易理解,可采取“实例+说明”的方式给学生加以解释.同时,学生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形成过渡的时期,对于“权”的内涵和形式不易理解,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权有时表现为数据出现的次数,有时更侧重于表现数据的重要程度.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数据分析、数学建模.1、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选用合适的方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平均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过程,体会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并利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权”的内涵. 五、教学理念1、 让知识点自然生长.关注、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算术平均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从算术平均数自然而然走向加权平均数.2、教师引导时要关注概念的数学本质特征.如,在体会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这一环节时,要揭示:“算术平均数”实际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各项的权相等).加权平均数是平均数的推广,当一组数据中不同的数重复出现的次数不同时,我们用权数的大小来反映重复次数的多少. 六、教学用具教师用: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学生用:导学案、检测题. 七、教学结构设计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常说“某次考试中,甲班的成绩比乙班的成绩更好”,怎样理解“甲班的成绩比乙班的成绩更好”?问题:小明所在小组的12位学生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如下(单位:分):91,88,90,88,91,90,91,93,88,87,88,93.求小明所在小组学生的平均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思考:你有哪些方法求小明所在小组学生的平均分? (知识点:算术平均数;数学思想:统计思想) 学生可能有的解法:解法1:利用小学已学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解(91+88+90+88+91+90+91+93+88+87+88+93)÷12 ≈ 89.8(分). 解法2:以90分为基准,每个数据都减去90分得到12个新数据如下: 1,-2,0,-2,1,0,1,3,-2,-3,-2,3.求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7.0123)2()3()2(3101)2(0)2(1-≈+-+-+-+++++-++-+=x则8.899017.090≈+-≈+'=x x (分). 解法3:整理这组数据如下表:8.8912≈=x (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提问:做完该题后,你能说一说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吗?如果有n 个数:n x x x x ......,,321,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nx x x x x n++++=.......321,这个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提问引导意图:与小学已有经验联系,得到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和公式) 提问:解法2中以90分为基准,为什么选择90为基准?如何选择集中数据?(提问引导意图:让学生养成数据分析的观念,了解平均数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提问:你能说一说解法3的道理吗?(提问引导意图:这一计算过程符合加权平均数的公式特征,这里同一个分数的人数可以认为是这个分数的权数) (二)合作探究例题:学校广播站招聘音乐鉴赏栏目策划人员一名,对A 、B 、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2)据实际需要,学校广播站将音乐知识、语言、普通话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提问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上题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75.65188350472=⨯+⨯+⨯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教师提问:在此题中权的形式是什么?(提问意图:让学生体会,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讨论: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算术平均数”实际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各项的权相等).加权平均数是平均数的推广,当一组数据中不同的数重复出现的次数不同时,我们用权数的大小来反映重复次数的多少.变式一:如果学校广播站招聘的是播音员,学校广播站将音乐知识、语言、普通话三项测试得分按1:3:4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教师提问:你觉得广播站调整的三项测试得分的权是否合适?(提问意图: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变式二、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5%、平时测验占20%、期中占30%、期末考试占45%,小明的成绩如下表:(提问意图:让学生体会,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三)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1)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2)权的作用是什么?(3)权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四)课后作业:1、某校初二年级共有5个班,在数学期中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期中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2、某公司打算招聘一名工作人员,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九、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学评价十、课后反思在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设计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又能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在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提出阶段,设计了四个问题,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算术平均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从算术平均数自然而然走向加权平均数,从而实现新知识的自然生长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问题1、你有哪些方法求小明所在小组学生的平均分?问题2:做完该题后,你能说一说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吗?让学生与小学已有经验联系,得到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和公式问题3:解法2中以90分为基准,为什么选择90为基准?如何选择集中数据?让学生养成数据分析的观念,了解平均数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问题4:你能说一说解法3的道理吗?让学生感受这一计算过程符合加权平均数的公式特征,这里同一个分数的人数可以认为是这个分数的权数,让学生从算术平均数自然而然走向加权平均数. 在得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之后,进行了两个变式训练,让学生分别感受权对平均数的影响和权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领悟加权平均蕴含的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平均数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加权平均数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1.对于 n 个数据 x1,x2,…,xn,它们的算术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
集中趋势

记为______,平均数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__________.在分析数据
时,平均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一般地,在求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 x1 出现 f1 次,x2 出现 f2
次,…,xk 出现 fk 次(这里 f1+f2+…fk=n),那么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第六章
6.1
数据分析
平均数第1课时1/6• 1.能说出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概念;
• 2.能计算一组数据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能灵活利用
•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处理实际问题。(重
点)
2/6

要了解某班50位同学每七天看电视时间,
班长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以下表:

时间/h
2
4
6
人数/人
14
(2)71.25分。
4/6
2.请归纳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联络与区分。
联络:若各个数据权相同,则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
区分: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和除以数据个数,加权平均数
是指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主要程度”未必相同,即各个
数据权未必相同,所以在计算上与算术平均数有所不一样。
5/6

( x1+x2+…+xn)
26
10
请求出该班同学每七天看电视平均时间。
你会算吗?
3/6
1.有两个小组,第一组有2人,数学平均分为90分;第二组有30人,数
学平均分为70分。
(1)猜一猜:假如把这两个小组合在一起,每人平均分是靠近90分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数据10,3,a,7,5的平均数是6,则a等于().A.3B.4C.5D.6答案:C分析: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6,解得:a=5;解:由题意得:10+3+a+7+5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平均数.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数据总和÷数据个数是解题的关键.2、某篮球队10名队员的年龄结构如表,已知该队队员年龄的中位数为21.5,则众数与方差分别为()答案:D分析:先根据数据的总个数及中位数得出x=3、y=2,再利用众数和方差的定义求解可得.∵共有10个数据,∴x+y=5,又该队队员年龄的中位数为21.5,即2.15=21+22,2∴x=3、y=2,=2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1,平均数为19+20+21×3+22×2+24×2+2610×[(19﹣22)2+(20﹣22)2+3×(21﹣22)2+2×(22﹣22)2+2×(24﹣22)2+(26﹣22)2]=4,所以方差为110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方差,熟练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出x、y的值是解题的关键.3、一组数据40,37,x,64的平均数是53,则x的值是()A.67B.69C.71D.72答案:C分析:根据求平均数公式即得出关于x的等式,解出x即可.根据题意可知40+37+x+644=53,解得:x=71.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未知数据的值.掌握求平均数的公式是解题关键.4、甲、乙两名运动员的10次射击成绩(单位:环)如图所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依次记为x甲,x乙,射击成绩的方差依次记为s甲2,s乙2,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A.x甲=x乙,s甲2>s乙2B.x甲=x乙,s甲2<s乙2C.x甲>x乙,s甲2>s乙2D.x甲<x乙,s甲2<s乙2答案:A分析:分别计算平均数和方差后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解:(1)x甲=110(8×4+9×2+10×4)=9;x 乙=110(8×3+9×4+10×3)=9;s甲2=110[4×(8﹣9)2+2×(9﹣9)2+4×(10﹣9)2]=0.8;s乙2=110[3×(8﹣9)2+4×(9﹣9)2+3×(10﹣9)2]=0.7;∴x甲=x乙,s甲2>s乙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5、五名同学捐款数分别是5,3,6,5,10(单位:元),捐10元的同学后来又追加了10元.追加后的5个数据与之前的5个数据相比,集中趋势相同的是()A.只有平均数B.只有中位数C.只有众数D.中位数和众数答案:D分析:分别计算前后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比较即可得出答案.(5+3+6+5+10)=5.8;解:追加前的平均数为:15从小到大排列为3,5,5,6,10,则中位数为5;5出现次数最多,众数为5;追加后的平均数为:1(5+3+6+5+20)=7.8;5从小到大排列为3,5,5,6,20,则中位数为5;5出现次数最多,众数为5;综上,中位数和众数都没有改变,故选:D.小提示: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只一个.6、小红在班上做节水意识调查,收集了班上7位同学家里上个月的用水量(单位:吨)如下:5,5,6,7,8,9,10.她发现,若去掉其中两个数据后,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保持不变,则去掉的两个数可能是()A.5,10B.5,9C.6,8D.7,8答案:C分析:先求出已知数组的中位数和众数,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数列5,5,6,7,8,9,10的众数是5,中位数是7,去掉两个数后中位数和众数保持不变,据此逐项判断:A项,去掉5之后,数列的众数不再是5,故A项错误;B项,去掉5之后,数列的众数不再是5,故B项错误;C项,去掉6和8之后,新数列的中位数和众数依旧保持不变,故C项正确;D项,去掉7和8之后,新数列的中位数为6,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某市在一次空气污染指数抽查中,收集到10天的数据如下:61,75,70,56,81,91,92,91,75,8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78B.81C.91D.77.3答案:A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解: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为:56、61、70、75、75、81、81、91、91、92,=78,则其中位数为75+81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8、在某次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给选手圆圆打分,得到互不相等的五个分数.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x;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y;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z,则()A.y>z>x B.x>z>y C.y>x>z D.z>y>x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x、y、z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由题意可得,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y最大,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x最小,其次就是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z即y>z>x,故选:A.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大小判断,分别确定各种情况的平均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在音乐比赛中,常采用“打分类制”,经常采用这样的办法来得到一名选手的最后成绩:将所有评委的打分组成一组数据,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到一组新的数据,再计算平均分.假设评委不少于10人,则比较两组数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答案:B分析: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不会对数据的中间的数产生影响,即中位数.统计每位选手得分时,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样做不会对数据中间的数产生影响,即中位数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些统计量的意义.10、某班级共有41人,在一次体质测试中,有1人未参加集体测试,老师对集体测试的成绩按40人进行了统计,得到测试成绩分数的平均数是88,中位数是85.缺席集体测试的同学后面进行了补测,成绩为88分,关于该班级41人的体质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变大B.平均数不变,中位数无法确定C.平均数变大,中位数变大D.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变小答案:B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依此计算即可求解.解:∵缺席集体测试的同学的成绩和其他40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88分,∴该班41人的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88分不变,中位数是从小到大第21个人的成绩,原来是第20个和第21个人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可能不变,可能变大,故中位数无法确定.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填空题11、如图为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条形图,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____,中位数为____.答案:15.5 15分析:根据条形分布图的数据求得平均数,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按照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找到中位数.解: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13×2+14×6+15×8+16×3+17×2+18×1=15.52+6+8+3++1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共20人,第10和11两位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中位数为1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读懂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12、东门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________.(填“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答案:众数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解:对商场经理来说,知道哪一种型号的销售量最多,是最有意义的;∴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众数;所以答案是:众数.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众数的概念,掌握众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EF⊥AC于点F,G为EF的中点,连接DG ,则DG 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192分析:连接DE ,根据题意可得ΔDEG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DG 的长.解:连接DE ,∵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DE ∥AC ,DE=12AC .∵Δ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BC=4,∴∠DEB=60°,DE=2.∵EF ⊥AC ,∠C=60°,EC=2,∴∠FEC=30°,EF=√3.∴∠DEG=180°-60°-30°=90°.∵G 是EF 的中点,∴EG=√32.在RtΔDEG 中,DG=√DE 2+EG 2=√22+(√32)2=√192. 故答案为√192.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记住和熟练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是根据甲、乙两人5次射击的成绩(环数)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你认为谁的成绩较为稳?________(填“甲”或“乙”)答案:甲分析:先分别求出甲乙的平均数,再求出甲乙的方差,由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做出判断即可.=(7+6+9+6+7)÷5=7(环),解:x̅甲x̅=(5+9+6+7+8)÷5=7(环),乙=[(7﹣7)2+(6﹣7)2+(9﹣7)2+(6﹣7)2+(7﹣7)2]÷5=1.2,s2甲s2=[(5﹣7)2+(9﹣7)2+(6﹣7)2+(7﹣7)2+(8﹣7)2]÷5=2,乙∵1.2<2,∴甲的成绩较为稳定,所以答案是:甲.小提示: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折线统计图,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会根据方差判断一组数据的稳定性是解答的关键.15、在一组数据1, 0, 4, 5, 8中插入一个数据x,使该组数据中位数为3,则插入数据x的值为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到数据-1,0,4,5,8中插入一个数据x,共有6个数,最中间的数只能为x和4,然后根据计算它们的中位数为3求出x.解:∵数据-1,0,4,5,8中插入一个数据x,∴数据共有6个数,而4为中间的一个数,∵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x+4=3,2解得x=2.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解答题16、绵阳某公司销售统计了每个销售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绘制了如下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设销售员的月销售额为x(单位:万元).销售部规定:当x<16时,为“不称职”,当16≤x<20时为“基本称职”,当20≤x<25时为“称职”,当x≥25时为“优秀”.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求所有“称职”和“优秀”的销售员销售额的中位数和众数;(3)为了调动销售员的积极性,销售部决定制定一个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凡月销售额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销售员将获得奖励.如果要使得所有“称职”和“优秀”的销售员的一半人员能获奖,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应定为多少万元(结果去整数)?并简述其理由.答案:(1)补全统计图如图见解析;(2)“称职”的销售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2万,众数:21万;“优秀”的销售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6万,众数:25万和26万;(3)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应定为22万元.分析:(1)根据称职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据此求得不称职、基本称职和优秀的百分比,再求出优秀的总人数,从而得出销售 26 万元的人数,据此即可补全图形.(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可得;(3)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求得称职和优秀的中位数即可得出符合要求的数据.(1)依题可得:“不称职”人数为:2+2=4(人),“基本称职”人数为:2+3+3+2=10(人),“称职”人数为:4+5+4+3+4=20(人),∴总人数为:20÷50%=40(人),∴不称职”百分比:a=4÷40=10%,“基本称职”百分比:b=10÷40=25%,“优秀”百分比:d=1-10%-25%-50%=15%,∴“优秀”人数为:40×15%=6(人),∴得26分的人数为:6-2-1-1=2(人),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称职”20万4人,21万5人,22万4人,23万3人,24万4人,“优秀”25万2人,26万2人,27万1人,28万1人;“称职”的销售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2万,众数:21万;“优秀”的销售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6万,众数:25万和26万;(3)由(2)知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应定为22万.∵“称职”和“优秀”的销售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2万,∴要使得所有“称职”和“优秀”的销售员的一半人员能获奖,月销售额奖励标准应定为22万元.小提示: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7、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其中图①中“10分”所在扇形圆心角为90°).甲校成绩统计表人数11 0 8(1)在图1中,求“7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并将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2)经计算,乙校的平均分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求出甲校的平均分、中位数;并从平均分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成绩较好;(3)如果该教育局要组织8人的代表队参加市级团体赛,为便于管理,决定从这两所学校中的一所挑选参赛选手,请你分析,应选哪所学校?答案:(1)144°,图见解析(2)甲的平均数为8.3分,中位数为7分;乙的平均数为8.3分,中位数为8分;乙校成绩较好;(3)甲校分析:(1)求出“7分”占的百分比,乘以360即可得到结果,根据“7分”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确定出“8分”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2)分别求出甲乙两校的平均分、中位数,比较即可得到结果;(3)利用两校满分人数,比较即可得到结果.(1)解:根据题意得:“7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360°×(1−25%−20%−15%)=144°;8÷40%=20(人),则得“8分”的人数为20×15%=3(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7×11+8×0+9×1+10×8)=8.3(分),中位数为7分;解:甲校:平均分为120乙校:平均分为:1×(7×8+8×3+9×4+10×5)=8.3(分),中位数为8分,20平均数相同,乙校中位数较大,故乙校成绩较好;(3)解:因为甲校有8人满分,而乙校有5人满分,应该选择甲校.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中位数,平均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8、2021年,全世界自然灾害形势严峻,洪水、地震等不仅给人们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更是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即是保护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好综合环境治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迫在眉急.近日,某校组织了一场关于防自然灾害的知识讲座,并在讲座后进行了满分为100分的“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为了了解学生的测评情况,该校在七、八年级中分别抽取了50名学生的分数进行整理分析,已知分数x均为整数,且分为A,B,C,D,E五个等级,分别是A:90≤x≤100;B:80≤x<90;C:70≤x<80;D:60≤x<70;E:0≤x<60.并给出了部分信息:【一】八年级D等级的学生人数占八年级抽取人数的20% ;七年级C等级中最低的10个分数分别为:70,70,72,73,73,73,74,74,75,75;【二】两个年级学生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分数统计图:【三】两个年级学生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分数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在此次测评中,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对防自然灾害知识掌握较好?请说明理由(说明一条即可).(3)若分数不低于90分表示该生对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等级为优秀,且该校七年级有1000人,八年级有1200人,请估计该校七、八年级所有学生中,对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等级为优秀的学生共有多少人?答案:(1)74,32,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八年级的学生对防自然灾害知识掌握较好,理由见解析(3)估计该校七、八年级所有学生中,对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等级为优秀的学生共有400人分析:(1)根据题意和统计图中的数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分别得到a、m的值,根据八年级D等级的学生人数占七年级抽取人数的20%求出八年级D等级的学生人数,再求出E等级的学生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由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判断即可;(3)分别求出该校七、八年级不低于90分的人数,再相加即可求解.(1)解:根据题意,由七年级学生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分统计图可知,(1−16%−16%−4%)÷2=32%,∴m=32,七年级学生中,测评成绩A级有50×16%=8人,B级有50×16%=8人,C级有50×32%=16人,D级有50×32%=16人,E级有50×4%=2人,测评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列,其中第25、26位为C级中74、74两个成绩,可知七年级测评成绩中位数为a=74+74=74,2所以答案是:74,32;八年级D等级的学生人数为:50×20%=10人,E等级的学生人数为:50﹣10﹣12﹣16﹣10=2人,故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2)解:八年级的学生对防自然灾害知识掌握较好.理由如下:虽然七、八年级测评成绩的平均数相同,但是八年级测评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较高,因此八年级的测评成绩较好;=400(人)(3)解:1000×16%+1200×1050答:估计该校七、八年级所有学生中,对防自然灾害知识测评等级为优秀的学生共有400人.小提示:本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图、中位数、众数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1节《平均数》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1节《平均数》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1节《平均数》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数据10,3,a ,7,5的平均数是6,则a 等于( ). A .3B .4C .5D .62.如果1x 与2x 的平均数是5,那11x -与25x +的平均数是( ) A .4B .5C .6D .73.若一组数据3、4、5、x 、6、7的平均数是5,则x 的值是( ) A .4B .5C .6D .74.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某商场将5kg 奶糖,3kg 酥心糖和2kg 水果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已知奶糖的售价为每千克40元,酥心糖为每千克20元,水果糖为每千克15元,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 ) A .25元B .28.5元C .29元D .34.5元5.某单位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出勤情况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满分均为100分),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依次为3:5:2.小王经过考核后所得的各项分数依次为90、88、85分,那么小王的最后综合得分是( ) A .87B .87.5C .87.6D .886.小刘利用空闲时间到外地某建筑公司打工,公司承诺:正常上班的工资为200元/天,不能正常上班(如下雨)的工资为80元/天,如果某月(30天)正常上班的天数占80%,则当月小刘的日平均工资为( ) A .140元B .160元C .176元D .182元7.六位同学的年龄分别是13、14、15、14、14、15岁,关于这组数据,正确说法是( ) A .平均数是14B .中位数是14.5C .方差3D .众数是148.在某次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给选手圆圆打分,得到互不相等的五个分数.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x ;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y ;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z ,则( ) A .y >z >xB .x >z >yC .y >x >zD .z >y >x二、填空题9.如果一组数据中有3个6、4个1-,2个2-、1个0和3个x ,其平均数为x ,那么x =______. 10.已知一组数据10、3、a 、5的平均数为5,那么a 为_____.11.某校招聘教师,规定综合成绩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构成,其中笔试占60%,面试占40%,有一名应聘者的综合成绩为84分,笔试成绩是80分,则面试成绩为______分. 12.若已知数据1x ,2x ,3x 的平均数为a ,那么数据121x +,221x +,321x +的平均数为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13.已知数据1x ,2x ,3x ,4x 的平均数为10,则数据11x +,22x +,33x +,44x +的平均数是______.1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为了解4月份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数据整理如下:由此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4月份人均读书______册.三、解答题15.某校学生会要在甲、乙两位候选人中选择一人担任文艺部干事,对他们进行了文化水平、艺术水平、组织能力的测试,根据综合成绩择优录取.他们的各项成绩(单项满分100分)如表所示:(1)如果把各项成绩的平均数作为综合成绩,应该录取谁?(2)如果想录取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候选人,把文化水平、艺术水平、组织能力三项成绩分别按照20%,20%,60%的比例计入综合成绩,应该录取谁?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诗词寓意深广,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全校2000名学生参加的“中国诗词大会”海选比赛,赛后发现所有参赛学生的成绩不低于50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海选比赛的成绩分布情况.随机选取其中200名学生的海选比赛成绩(总分100分)作为样本进行整理,得到海选成绩统计表与扇形统计图如下: 抽取的200名学生成绩统计表 组别 海选成绩 人数 A 组 5060x ≤<10 B 组 6070x ≤< 30 C 组 7080x ≤< 40 D 组 8090x ≤<aE 组 90100x ≤≤ 70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①=a ____________,②b =____________,③θ=____________度;(2)若把统计表每组中各个成绩用这组数据的中间值代替(例如:A 组数据中间值为55分),请估计被选取的20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3)规定海选成绩不低于90分记为“优秀”,请估计该校参加这次海选比赛的2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有多少人?17.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总评成绩由“内容、表达、风度、印象”四部分组成.九(1)班组织选拔赛,制定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图,三位同学的成绩如表.请解答下列问题:演讲总评成绩各部分所占比例的统计图:三位同学的成绩统计表:内容表达风度印象总评成绩小明8 7 8 8 m小亮7 8 8 9 7.85小田7 9 7 7 7.8(1)求图中表示“内容”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2)求表中m的值,并根据总评成绩确定三人的排名顺序.(3)学校要求“内容”比“表达”重要,该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比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如何调整?18.某初中学校欲向高一级学校推荐一名学生,根据规定的推荐程序:首先由本年级500名学生民主投票,每人只能推荐一人(不设弃权票),选出了票数最多的甲、乙、丙三人.投票结果统计如图:测试成绩/分测试项目甲乙丙笔试92 90 95面试85 92 88其次,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各项成绩如表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计算每名候选人的得票数;(2)若每名候选人得一票记0.5分,投票、笔试、面试三项得分按照2:5:3的比确定,计算三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成绩高的将被录取,应该录取谁?19.某学校对九年级共500名男生进行体能测试.从中任意选取40名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分为甲,乙两组,绘制出如下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甲组成绩统计表成绩7 8 9 10人数 1 9 5 5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 ______:(2)从平均分角度看,评价甲,乙两个小组的成绩;(3)估计该校男生在这次体能测试中拿满分的人数.20.从甲、乙两个企业随机抽取部分职工,对某个月月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分别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1)在扇形统计图中,“6千元”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是;(2)在乙企业抽取的部分职工中,随机选择一名职工,求该职工月收入超过5千元的概率;(3)若要比较甲、乙两家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小明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不知道甲企业抽取职工的人数,但是可以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甲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因此可以比较;小明的说法正确吗?若正确,请比较甲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与乙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的多少;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1平均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1平均数(教案)
举例1:在计算平均数时,如何处理缺失数据或异常值,确保计算结果更具代表性。
举例2:解释平均数与中位数、众数在反映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特点,如平均数受异常值影(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均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平均值的情况?”(如计算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均数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均数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同学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同学过于依赖其他成员,自己思考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鼓励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均数的基本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加起来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结果,它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在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平均数在计算班级同学平均成绩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了解班级的整体水平。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1平均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其他统计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数运算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于新的概念和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将其简单地看作是一个数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平均数的概念,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难点: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平均数的含义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

3.实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对平均数的理解。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和解答。

6.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平均数的掌握程度。

7.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8.拓展延伸:给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6.1 平均数 课件(共18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6.1 平均数 课件(共18张PPT)

C、71
( C)
D、72
2、甲、乙、丙三种饼干售价分别为3元、4元、
5元,若将甲种10斤、乙种8斤、丙种7斤混到
一起,则售价应该定为每斤
( A)
A、3.88元 B、4.3元 C、8.7元 D、8.8元
3、某次考试A、B、C、D、E五名学生平均分
为62分,除A以外四人平均分为60分,则A得
分为
(C )
14 2 2 1 2 2 1
平均年龄=(19×1+22×4+23 × 2+ 26 × 2 +27 ×1 +28 × 2+29 ×2+35 ×1 ) ÷(1+4 +2+2 + 1+2 + 2 + 1)
= 25.4 (岁)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
仿照小明的做法计算广东东莞银行队的 平均年龄:
年龄/岁 19 21 22 23 25 27 29 3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例、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 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 们的各项测 试成绩如下 表所示: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决定录用人 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6章《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案(2)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6章《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案(2)

教学设计平均数教学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难点:会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情境引入用篮球比赛引入本节课题:篮球运动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们更是倍爱有加.请同学们思考:(1)影响比赛的成绩有哪些因素?(心理、技术、配合、身高、年龄等因素)(2)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队员的身高更高”?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收集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并用两个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作出判断)探究新知分组合作,探究新知1.算术平均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甲队”和“乙队”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小组交流. (2)各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给予鼓励.答案:甲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1.98 m ,平均年龄为25.4 岁; 乙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2.00 m ,平均年龄约为24.1岁. 所以乙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更为年轻.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我们把1n(x 1+x 2+…+x n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2.加权平均数想一想:小明是这样计算甲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的: 平均年龄=(19×1+22×4+23×2+26×2+27×1+28×2+29×2+35×1)÷(1+4+2+2+1+2+2+1)=25.4(岁)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例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 、B 、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解】(1)A 的平均成绩为(72+50+88)÷3=70(分); B 的平均成绩为(85+74+45)÷3=68(分); C 的平均成绩为(67+70+67)÷3=68(分). 由于70>68,故A 将被录用.(2)A 的测试成绩为(72×4+50×3+88×1)÷(4+3+1)=65.75(分); B 的测试成绩为(85×4+74×3+45×1)÷(4+3+1)=75.875(分); C 的测试成绩为(67×4+70×3+67×1)÷(4+3+1)=68.125(分). 75.875>68.125>65.75,故B 将被录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第(1)(2)问中录用的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由于测试的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所以所占的比重也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因此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例题给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题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134188350472++⨯+⨯+⨯为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教师小结:一般地,如果在n 个数中,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 …,x k 出现f k 次(这时 f 1+f 2+…+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课堂练习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2.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为6,则=++321x x x .3.园园参加了4门功课的考试,平均成绩是82分,若计划在下一门功课考完后,使5门功课成绩平均分为85分,那么她下一门功课应得的分数为 .4.已知一组数据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为a ,则另一组数据123459,8,7,6,5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 .5.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10%、10%、30%、50%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参考答案1.102.223.97分4.a +75.解:(1)甲的成绩:(85×3+83×3+78×2+75×2)÷(3+3+2+2)=81(分),乙的成绩:(75×3+80×3+85×2+82×2)÷(3+3+2+2)=79.9(分), 因为81>79.9,所以应该选择录取甲.(2)甲的成绩:85×10%+83×10%+78×30%+75×50%=77.7(分), 乙的成绩:75×10%+80×10%+85×30%+82×50%=82(分), 因为77.7<82,所以应该选择录取乙.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 “我发现了…” “我学会了…” “我想我以后将…”的语言小结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运用. 布置作业习题6.1第1,2题板书设计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x =121().n x x x n +++ 2.加权平均数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识点班级姓名一、基本定义1、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即有n个数x1,x2,…,x n,则x=1n(x1+x2+…+x n)叫这n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2)加权平均法;(3)新数据法:x=x1+a,x是x1,x2,…,x n的平均数,x1是x11=x1-a,x21=x2-a,…,x n1=x n-a的平均数.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二、平均数的优点和缺点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水平).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一种常用指标,反映了这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平均大小。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相应变动.平均数一般的计算方法为: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的优点: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情况比中位数、众数更为可靠、稳定.平均数的缺点:平均数需要整批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人计算,因此,在数据有个别缺失的情况下,则无法准确计算,计算的工作量也较大。

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三、中位数的优点和缺点中位数:在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居中的那个数据(中等水平).中位数是描述数据的另一种指标,如果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那么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恰有一样多的数据。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大小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相等的数也要全部参加排序)后“找”到的.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就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中位数的优点:简单明了,很少受一组数据的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的缺点:中位数不受其数据分布两端数据的影响,因此中位数缺乏灵敏性,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识点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三个重要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我们经常用到这些概念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一、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常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代表性。

计算平均数的步骤如下:1.将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值进行加和。

2.将得到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例如,有一组数据:2,4,6,8,10。

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步骤如下:2+4+6+8+10=30平均数=30/5=6所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二、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或多个数值出现次数相同且最多,那么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

求众数的步骤如下:1.统计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值的出现次数。

2.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例如,有一组数据:2,4,4,6,8,8,8,10。

求这组数据的众数的步骤如下:2出现1次,4出现2次,6出现1次,8出现3次,10出现1次由于8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三、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的数值。

如果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数值,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如果一组数据有偶数个数值,那么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求中位数的步骤如下:1.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找出中间的数值即为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找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即为中位数。

例如,有一组数据:2,4,5,6,8,10。

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步骤如下: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4,5,6,8,10由于数据个数为偶数,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即(5+6)/2=5.5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5了解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后,我们可以应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实际问题。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点:例1:小明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了以下分数:85,76,92,88,90。

求小明的平均分。

将这些分数加和:85+76+92+88+90=431平均分=431/5=86.2所以,小明的平均分为86.2例2:班级里有40个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下:70,80,80,85,90,92,95,95,98、求这些成绩的众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6.1《平均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6.1《平均数》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6.1平均数(一)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 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 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二)能力训练要求1.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 根据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 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2. 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点1. 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 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三.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五.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补充练习第二张:补充练习第三张:补充练习六.教学过程I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而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人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比如我们在每次考试结束后要进行横向对比,看本班级在年级中的所排名次如何,自己在本班中排名第几,这就需要知道各科分数这些数据,并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问题的学习n .讲授新课1. 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师]打篮球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同学们更是倍爱有加,请问同学们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呢?[生]有心理因素,有大伙儿的配合程度,有技术成份,还有身高和年龄等因素[师]对.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呢?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生]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就是分别求两个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然后再作比较,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是指甲队队员的平均身高要比乙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师]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生]需要求出每队各个队员的身高.[师]下面我们根据大家刚才讨论的结果,亲自去实践一下CBA(中国篮球协会)2000~2001赛季冠亚军球队队员的身高、年龄如下:上面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的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生]八一双鹿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1.99米,平均年龄为25.3岁;上海东方大鲨鱼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1.98米,平均年龄为23.3岁.所以这两支篮球队中,八一双鹿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上海东方大鲨鱼队队员更为年轻.我们是通过求他们身高和年龄的平均数,然后作比较得出的.[师]大家是怎样求出平均数的?[生]把一个队中的所有队员的身高求和,再除以人数就是本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求平均年龄类似.[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时,我们经常用到它,这种平均数叫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一般地,对于n个数X i, X2,…,X n,我们把丄(X1+X2+…x 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mean),简称平均数,记n为X,读作"X拔”.2.想一想他是这样计算的平均年龄=(16 X 1+18X 2+21 X 4+23X 1+24X 3+26 X 1+29X 2+34X 1) - (1+2+4+1+3+1+2+1) ~23.3(岁)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请大家互相讨论后回答.[生]小明的做法还是根据求算术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即求出本队队员的年龄之和,再除以人数,就是平均年龄,只是他在求相同年龄的和时用简便运算法,而不是用加法,如2个18,可以用18+18,又可用18X 2,且18X 2比18+18计算简便,所以说小明的做法只是求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简便算法[师]很好,确实如此,我们应该向小明同学学习,学习他敏锐的观察力,敢于创新的精神3. 例题讲解[例1 1A、B 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1) 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2)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 4 :3 : 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师]请大家讨论后解答.[生]解:(1)A的平均成绩为1(72+50+88)=70(分)3B的平均成绩为1 (85+74+45)=68(分)3C的平均成绩为1 (67+70+67)=68(分)3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A的测试成绩为72 4亠50 3亠88 1 八72 4 50 3 88 I =65.75(分)4 3 1B的测试成绩为85 4 74 3 45 1 =75.875(分)4+3+1C的测试成绩为67X4+70^3+67X1 =68.125(分)4+3 +1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4. 议一议[师](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请大家互相交流.[生]因为在(1)中没有指出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所占的比份,是把它们平等对待的,在(2)中就规定了这三项分别占的比份是4、3、1,所以(1)(2)的结果就不一样.这说明所占比份的不同对平均数有影响.[师]很好.由于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所以所占的比份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可见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是很大的.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weight),而称72 4 50 3 88 1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4 3 1由此可见,由于工作不同,对各方面的要求就不同,哪一方面比较重要,权就比较大川.课堂练习(一) 随堂练习(二) 补充练习投影片(§ 8.1.1 A)1. 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96年的18年间,我国有13.5万学生留学美国,请计算这18年间平均每年留学美国的人数.[生]解:18年间平均每年留学美国的人数为13.5十18=0.75(万).投影片(§ 8.1.1 B)[生]解:平均成绩为:(100 X 7+99 X 5+98 X 6+95 X 4+88 X 5+85 X 5+80 X 8+79 X 2+78 X 4+65 X 2+50 X 2)十(7+5+6+4+5+5+8+2+4+2+2)=87.36(分)投影片(§ 8.1.1 C)3. 已知X1、X2、X3的平均数是X,求3x1+5、3x2+5、3x3+5的平均数.解:T X1、X2、X3的平均数是X./• X = 1 ( X1+X2+X3)33X1+5,3 X2+5,3 X3+5 的平均数是:1[(3X1+5)+(3 X2+5)+(3 X3+5)]3=1 [ 3(X1 +X2+X3)+15 ]3=(X1+X2+X3)+5=3 X+5.IV.课时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有: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V.课后作业习题8.1.1. 解:400只灯泡的平均寿命为:(550 X 21+650 X 79+750 X 108+850 X 92+950 X 76+1050 X 24) - 400=798.75(时).2. 解:平均分为(81.5 X 50+83.4 X 45) - 95=82.4(分)W .活动与探究.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解:设投进3个球的有x个人,投进4个球的有y个人.根据题意,得+4y +5 汉2 =3.5(x + y +2)0疋1 勺汇2 +2 疋7 +3x+4y =2.5(1 +2 +7+xy)rx — y =6整理,得』yI +3y =18x —9解得/)=3答:投进3个球的有9个人,投进4个球的有3个人. 七•板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章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章
2、按键SHIFT AC/ON =清除机器中原有统计数据。
3、输入数据4、显示结果5、退出
新授
(1)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平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
计算器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一般步骤是:(以科学计算器为例)
练习
小结
作业
板书
教学后记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美的求法是对的。
练习
小结
作业
板书
教学后记
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课题
课型
上课时间
第3课时
备课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过程与方法
1、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3)利用基准求平均数
以上几种求法各有什么特点呢?
公式(1)适用于数据较小,且较分散。
公式(2)适用于出现较多重复数据。
公式(3)适用于数据较为接近于某一数据。
新授
1、引例: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各小组讨论如何求出它们的平均分: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2、92

八年级数学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优秀教案

八年级数学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优秀教案

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学习目标:1、明确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意义。

3、能熟练的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4、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5、掌握两种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点:1、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中权对结果的影响。

2、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学习难点:1、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2、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教学过程:一、平均数1、一组数据25、17、18、20,那么他们的平均数是2、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由两个题引出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一般地,有n 个数12n x ,x ,x ,…,我们把12n 1(x x +x )n++…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x 〔读做“x 拔〞〕。

在一组数据中,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f 叫做这个数据的权.按照这种方法求出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假设数据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3x 出现3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x ,则x =1n〔1f 1x +2f 2x +3f 3x +…+k f k x 〕〔其中n=1f +2f +3f +…+k f 〕“权〞。

要点诠释:〔1〕k f 越大,表示k x 的个数越多,“权〞就越重. 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2〕加权平均数实际上是算术平均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均数的简便运算。

加权平均数:要点诠释:〔1〕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2〕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一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所以平均数容易受到个别特殊值的影响.二、快乐闯关1、为考察甲乙两种农作物的长势,研究人员分别抽取了10株苗,测得它们的高度〔单位:cm〕如下:甲:9,14,11,12.9,13,10,8,12,8乙:8,13,12,11,9,12,7,7,9,11你认为哪种农作物长得高一些?说明理由。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

感悟新知
(2)如果想录取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候选人,把文化水平知、2-练 艺术水平、组织能力三项成绩分别按照 30%,20%, 50% 的比例计入 综合成绩,应该录取谁?
解:根据题意,甲的综合成绩为80×30%+96×20%+ 76×50%=81.2(分), 乙的综合成绩为80×30%+87×20%+82×50%= 82.4(分), 因为乙的综合成绩高于甲的综合成绩,
2.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知2-讲
(1)联系:算术平均数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
况,即各项的权相等.
(2)区别: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若一组数据
较少,可用算术平均数描述数据的集中变化趋势;若
一组数据中的某些数据重复出现或各个数据的重要程
度不同时,可用加权平均数描述数据的集中变化趋势.
81×40%+74×30%+85×30% 40%+30%+30%

80.1(分);
丙小组的成绩=79×40%40+%8+3×303%0%++309%0×30%=83.5(分).
感悟新知
知2-练
方法点拨:用权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 本题中, 利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丙小组的成绩最高,当 不同的指标给定了不同的权重后,甲小组的成绩 最高,结果不同,体现了权重在实际生活中的作 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当需要在某个方面要 求比较高的时候,往往可以加大这方面的权重,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



计算 方法




数据 x1, x2,…, xn 的平均数为x , x͞ =n1(x1+x2+…+xn)
知1-讲
若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 ,则有 (1)数据ax1,ax2,…,axn的平均数为ax͞ ; (2)数据x1+b,x2+b,…,xn+b的平均数为͞x+b; (3)数据ax1+b,ax2+b,…,axn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sb体育app
[配伍题,B型题]出自《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是()。</br>出自《迈蒙尼提斯祷文》的内容是()。A.&quot;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愿绝名利心,尽力为病人。&quot;B.&quot;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quot;C.&quot;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hellip;&hellip;。&quot;D.&quot; [单选,A1型题]关于药品标签和包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药品的标签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其内容不得超出说明书的范围B.药品标签上不得印有暗示疗效、误导使用的文字和标识C.药品包装上可印有宣传产品的文字和标识D.药品标签上应有指导安全、合理用药的文字和资料E.供上市销售的 [判断题]近交和早配都会导致后代的生活力减弱。()A.正确B.错误 [单选]生精干细胞是指下列哪项?()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E.精子细胞 [名词解释]绕射波 [单选]“拟请”“报请”“恳请”为公文的()语式。A.承启B.引叙C.经办D.期请 [单选,A1型题]一侧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正常,病损位于()。A.对侧视神经B.同侧视神经C.对侧动眼神经D.同侧动眼神经E.同侧视神经及动眼神经 [单选,A1型题]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A.病史B.阳性体征C.胸部X线检查D.心电图改变E.肺功能检查 [单选]男性,60岁,因神经源性膀胱继发感染,尿培养为大肠杆菌,依药敏使用庆大霉素治疗,每日静脉滴注24万单位,连续14d后出现多尿,尿量每日达4000ml以上,引起电解质紊乱和相应症状,血肌酐从原先的120μmol/L升达450μmol/L。此时最可能的诊断应为:()。A.急性肾功能衰竭 [单选,A1型题]既善涌吐痰涎,又善截疟的药是()A.胆矾B.莱菔子C.人参芦D.瓜蒂E.常山 [单选,A1型题]患者男,40岁。血尿3天,膀胱镜见膀胱底部有一1.5cm×1.0cm新生物,有蒂,活检为T期,首选治疗方法是()A.化疗B.膀胱部分切除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D.膀胱全切除E.放疗 [单选]心脏传导系统不包括().A.窦房结B.房室结C.希氏束D.中心纤维体E.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男性,58岁,银屑病4年,加重3天,查体见四肢伸侧及背部雨滴状红斑丘疹,色鲜红,有皮屑,抓破出现同样皮损,瘙痒较著,予PUVA治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予PUVA全身治疗或PUVC的局部治疗B.可在服用8-MOP后2小时UVA全身照射C.PUVA法取得成功的关键是 [单选]沸点温度是随着压力增加而()。A.增加B.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不变 [问答题,简答题]如何点检空透主电机?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6岁女性,已婚2年,G1P0,婚后一直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但意外妊娠,于孕50天行人工流产术。患者知情选择放置TCu380AIUD避孕,术后应告知该妇女正确的注意事项是()A.放置后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及下腹不适感为异常现象B.出血多、腹痛、发热和白带异常 [判断题]在生产过程中,当边际实物产量大于平均实物产量时,劳动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随着雇佣水平的提高而降低。A.正确B.错误 [填空题]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单选]分离结合态与游离态放射性标记抗原不完全时会增加()A.特异性结合量B.非特异性结合量C.敏感度D.精确度E.反应速率 [单选]下面各种设备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设备是:()A.锅炉B.炉窑C.列管式换热器D.热管 [单选]根系无基质固定,直接和营养液接触,这类无土栽培称为()。A、基质栽培B、沙培C、无基质栽培D、混合基质培 [单选]反映岩层有机质丰度的指标不包括()。A.石油类沥青含量B.剩余有机碳含量C.烃与有机质的比值D.烃含量 [单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到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A、40日B、30日C、20日 [问答题,简答题]货运检查作业基本程序中计划安排和准备有何规定? [判断题]狭义的银行卡则指由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A.正确B.错误 [填空题]营养繁殖苗木的原理是因为植物具有()和()。 [单选]下列关于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早期应用快作用抗风湿病药B.大部分患者用一种慢作用药就可以阻止关节破坏C.可以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D.非甾体抗炎药是改善关节症状的一线药物E.不能使用中枢性镇痛药 [单选]如图,下列关于神经刺激器的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电流呈恒流,线性输出,不受其他电器干扰B.输出电压限制在300~400mV,最大电流60~80mAC.最好以交流电做电源D.输出线路与电极应有极性标志,并设有报警系统E.神经刺激器的超强刺激电流强度应在给予肌松药前确定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可能的病因是()。A.甲状旁腺肿瘤B.与血中钙减少有关C.甲状旁腺炎症D.以上都对E.与自身免疫有关 [单选]船舶管系中常用的连接件,螺纹接头在零件图中用()符号表示。A.B.C.D.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A.3个B.4个C.5个D.6个E.7个 [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A.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B.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C.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D.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填空题]钢水脱硫的基本条件为:()、()、()、大渣量。 [单选]测量煤线应在()时进行。A.平煤前B.平煤中C.平煤后 [单选]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时,应收账款平均余额()。A.应当扣除坏账准备B.按期初应收账款金额计算C.不应当扣除坏账准备D.按期末应收账款金额计算 [单选]某患者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如果在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一种菌,革兰染色阴性;其生化反应结果是:氧化酶(+),蔗糖(-),动力(+),吲哚(+),脲酶(-)。则该菌可能是()A.福氏志贺菌B.霍乱弧菌C.大肠埃希菌0157:H7D.副溶血弧菌E.蜡样芽胞杆菌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溃疡型肠结核X线钡影呈()A.肠管狭窄B.肠管收缩畸形C.肠管充盈缺损D.跳跃现象E.黏膜皱襞紊乱 [单选]()型车的结构形式为整体承载结构。A.C61、C63、C6a、C64、C16、K13B.P64、G70C.N17、X6A、X6B、X2H、X2KD.C16、K13、X2K [单选]原发性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不符合()A.多有家族遗传倾向B.发作形式较单纯C.脑电图背景波正常D.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较好E.智力多受影响 [单选]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A.咳嗽、咳痰伴喘息3个月以上B.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至少3个月,并持续2年或以上者。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C.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2年以上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