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信息化云平台及大数据平台建设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 信息化云平台及大数据建设思考
建设背景
2018年全国通车里程(截止到17.12.26)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武汉 南京 成都 重庆
2017年新增里程(公里) 48.9 14.4 81.6 0 55.3 33.8 69.6 51.2
指导思想
以“线网的高度、长远 的眼光、全面的思维” 作为指导,在保障安全 的前提下,实现集中指 挥、信息共享、易于系 统扩展,并形成“城轨 交通网络信息化”的顶 层设计、工程示范。
总体层面:安全防护可控、标准规范成形、架构合 理易扩展、效率效益显著。
信息层面:体系技术先进、应用功能领先、运行数 据共享。
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系统采用传统的物理部署方案,业务独享资源,资源利用率低;通常各业务系统:CPU资源利用率 约5%到10%,存储资源利用率低于36%,网络资源利用率小于50%;
运营生产云平台构建-优势
u 云平台可承载的业务系统主要有: • 线路层面入云系统:ATS 、 ISCS 、AFC 、PIS 、 PASADA、 CCTV、 ACS、 公务电话、 专用电话等 • 线网层面入云系统: ACC(含互联网平台) PCC 等 u 经济效益: • 一条线相关投资节省10%左右。 • 后续线路新增,部分资源可复用,新增投资75%左右,后续新增线路投资节省12%左右;扩建至三
管理层面:实现线网集中指挥、生产管理与应急指 挥一体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经营精准化。
云平台方案
1:打造一个门户 3:构建三个中心 5:拓展五大领域 3:依托三张网络 1:搭建一个平台
1个门户 3个中心 5个领域 3张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门户
生产指挥中 心
企业管理中 心
乘客服务中 心
运营 生产
运营 管理
2018年,在此2本规范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基于城轨交通呈快速、有序发展态势,适应城轨交通线网布局网络化、运输制式多元 化、运营方式智能化、技术支撑信息化的态势。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拟开展研究编制规范工作,我院参与规范编制有:
城轨交通云平台构建及部署方案及规范; 城轨交通大数据平台管理方案及规范; 城轨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方案及规范。
资产 管理
维修 管理
资源 管理
办公 管理
流程 管理
人力 资源
建设 资源开 招投标 发管理
智慧客流组织 视频监控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 企业门户网站
城市轨道交通统一信息云平台
智慧城轨信息平台支撑运营 生产信息系统、内部管理信息 系统、乘客服务信息系统三大 系统
根据各应用系统架构及接口 关系,云ຫໍສະໝຸດ Baidu台为三大系统提供 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及网 络资源池。
根据应用系统定位及业务特 点,确定系统信息安全需求、 可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要 求,并明确归属那个系统。
运营生产云平台构建-传统方案
以传统方案为例,一条线路综合监控系统(ISCS)、视频监视系统(CCTV)、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乘客信息系 统(PIS)、安防系统、信号ATS系统等系统全线共需设置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百台,并配套多套存储设备。
2019年,在3本上位规范和下位5本规范基础上,针对行业发展趋势,与轨道交通协会在4月28日即将开展《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 技术设计规范》。
Ø 示范工程
结合规范落地实施,由我院设计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在2017年被轨道交通协会列为示范工程。本 示范在轨道交通领域首次采用云平台的架构,在国博控制中心和三阳路控制中心实现双活中心,承载运营生产、企业管理、 乘客服务管理三大类业务。其中运营生产业务的云平台搭建按照32条线路接入能力进行统筹设计。
企业 管理
建设 管理
资源 管理
安全生产网 络
内部管理网 络
外部服务网 络
1个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统一云平台
统筹规划、业务引领、技术支撑
云平台方案
结合武汉城轨交通近远期建设情况进行 了统筹设计,将原线网指挥管理中心、线 路控制中心“1+5( 1个线网管理中心,5 区域控制中心)方案,建设成为以线网信 息化云计算平台为基础设施的“1乘2” (逻辑上是1个线网指挥管理中心,物理上 部署为双(2)活中心,国博中心作为生产 指挥中心,三阳路作为企业管理中心)方 案,对轨道交通的信息化架构和信息安全 进行“网络化建设”。
建设背景
Ø 规范编制
2017年,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带领下,由我院主编完成《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16章运控中心和信息化章节,并且我 院承担工信部《智慧城轨信息技术架构及信息安全规范》第一部分总体需求的编制任务。通过规范编制在城市轨道交通掀起 了推进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强化网络整合和安全管理等信息技术创新高潮。
总里程(公里)
636.37 587.8 346.23 286.5 200.9 177.19 175.14 166.7
苏州 52.8 120.7
天津 0
115.3
Ø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信息孤岛严重,基 础设施分散,网络资源浪费,安全管控偏弱, 运维体系失衡,标准规范缺失,建管统筹乏 力等态势。
Ø 为了实施互联网+战略,强力推进两化深度 融合,以信息化带动轨道交通智能化,以轨 道交通智能化促进信息化,为轨道交通行业 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 术支撑。对网络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 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6
技术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 平台
07
新线部署和既有线迁移的融 合方案
08 整体防护的信息安全体系
09
相互促进的工程验证和规范 制定的技术路线
10
适应网络化运营的信息化管 理体系
云平台构想
运营生产信息系统
ATS
AFC
ISCS
PIS
公务 电话
ACS
专用 电话
车辆 运维
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乘客服务信息系统
条线以上总体投资开始节省,五条线节省直接投资3000万左右。 • 此外,城轨云还带来机房空间节省、能耗节省、运维效率提升等优势。
武湖(21)
三金潭(3/6/7) 硚口路(1/2) 国博线网控制中心
三阳路线网控制中心 铁机路(4/5/8) 光谷(11)
云平台设计原则
01
网络化、互联网+(线路、 线网合署)的运营控制中心
02
集中统一(生产、应急合一) 的调度指挥中心
03 异地双活的数据中心
04 顶层设计的总体架构
05 应用创新的系统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