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计划专篇(居住建筑)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内容丰富,可以引用官方网站、书籍等资料
一、引言
杭州市正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来提升建筑的绿色节能水平。
智能建筑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节能能效的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本文主要就杭州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措施进行论述,包括节能窗、节能空调系统、节能消防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等。
二、建筑节能技术
1、节能窗
节能窗是一种节能性能良好的建筑窗户,具有很好的太阳能控制能力和隔热性能,将室内外环境进行隔离,大大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有效的防止室内的温度流失,从而节约能源。
2、节能空调系统
节能空调系统包括室内外的通风系统、室内空调系统、热回收空调系统等,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率,有效的防止室内的温度升高和通风速率下降,从而有效的控制室内的温度,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节能能耗。
3、节能消防系统。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计划专篇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计划专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加剧,住宅建筑绿色节能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杭州市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住宅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提出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计划,以推动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目标设定1.提倡住宅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理念,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
2.通过绿色节能设计,降低居民的能源消耗,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3.提高住宅建筑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4.通过绿色节能设计,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三、设计原则1.优化建筑布局,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
采用大窗户和天窗,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并加装遮阳措施,以减少室内照明的能源消耗。
设计采用通风口和风道,利用自然通风降低使用空调的频率。
2.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选用环保材料,提倡绿色建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设计建筑保温和隔热系统,减少能源损耗。
采用双层玻璃、保温材料等措施,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降低室内空调的用电量。
5. 推广节水设备和节水措施。
选用低流量水龙头、水-saving洗衣机等节水设备,并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灌溉等二次利用。
四、推行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举办绿色节能设计峰会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2.建立奖励制度,激励开发商优先选择绿色节能设计。
给予符合绿色节能设计标准的住宅项目优先审批权限和财政奖励。
3.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设计师的绿色节能设计能力。
组织专业培训班和讲座,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指导。
4.建立监督机制,保障绿色节能设计的质量。
设立绿色建筑评估机构,对住宅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绿色节能设计的落实。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说明专篇杭州市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其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围绕居住建筑的角度,详细阐述杭州市的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说明。
1.能源利用效率: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核心之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居住建筑应充分考虑朝向、采光、通风等因素,合理设计建筑的布局和立面。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太阳能电池、地源热泵、空气能热水器等设备,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保温隔热: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温隔热。
居住建筑应选用高效隔热材料,如保温砖、保温板等,在建筑外墙和屋顶进行保温隔热处理。
此外,还应注意减少温度桥,采取合理的建筑构造和材料,防止热量传递。
3.智能化控制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应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
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器等设备,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水资源节约:在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中,杭州市特别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居住建筑应设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冲洗卫生间等非饮用水用途。
此外,还应选择低流量的水龙头和节水型马桶等设备,减少用水量。
5.本地化建筑材料: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强调使用本地化建筑材料。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和碳排放,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
总之,杭州市在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温隔热、智能化控制系统、水资源节约和本地化建筑材料等措施,杭州市的居住建筑能够更好地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希望在未来,杭州市能继续加大对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研究和推广,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一类综合体绿色建筑专篇(含表格)模板(2018年版)

杭州市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说明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说明专篇(居住建筑)专篇Array一、建筑主要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014 );2、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1092-( 201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93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15 );7、《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2012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2013 );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 )11、<浙江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浙江省建设领域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浙建发【2014】284号);12、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13、项目编号为(0002876-3-1)的节能审查意见书及其附件: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和专家评审意见;14、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主要内容:浙江省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表浙江省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表一、项目主要围护结构保温构造详图(节点):一、结构主要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3、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3);4、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材评估技术导则》;5、住宅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建标【2012】1号);6、《关于发布<浙江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浙江省建设领域淘汰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的通知》(浙建发【2014】284号);7、《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56号);8、《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152号);9、《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2008年本)》;10、《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11、项目编号为(0002876-3-1)的节能审查意见书及其附件: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和专家评审意见;12、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居住建筑)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居住建筑)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证书等级:证书编号:项目负责人(设计总负责):设计人员一览表图纸目录(居住建筑)(可根据各设计单位图号编码方式编写)共页第页设计总负责人(设计总负责):完成日期:年月图纸目录(居住建筑)(可根据各设计单位图号编码方式编写)共页第页设计总负责人(设计总负责):完成日期:年月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居住建筑)-总表工程编号项目编号绿电施-01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电气专业工程编号项目编号绿电施-01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电气专业目次1总体说明 (02)2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总表填写说明 (04)3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建筑专业填写说明 (06)4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结构专业填写说明 (34)5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给排水专业填写说明 (40)6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暖通专业填写说明 (44)7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专篇-电气专业填写说明 (60)总体说明:1、本专篇是以我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中《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为蓝本,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及《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中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中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对(建筑节能设计说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要求,进行编制的;可作为建筑施工图说明中的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2、专篇按建筑设计的专业划分,将其中的设计理念、技术措施及方法,进行提炼;分解到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设计及暖通设计专业图纸中;形成独立的绿色设计专篇子项。
3、针对《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条款简约特性及工程项目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方便使用者精准使用;特配套编制本《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填写说明》;通过对《建筑绿色与节能设计施工图专篇》各条款来源、依据材料及备注等内容,以列表形式,对专篇中内容逐条进行说明与诠释。
浙江省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专篇(公共建筑)

.一、建筑主要设计依据1、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2、《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4、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1092-();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7、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9、《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10、《建筑幕墙》GB/T 21086-();11、《浙江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浙江省建设领域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浙建发【2014】284号);12、项目编号为()的节能审查意见书及其附件: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和专家评审意见;13、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主要内容:1 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用地内单体建筑数量幢本次设计单体数量幢项目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类型□新建;□改扩建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总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设计使用年限年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度结构形式项目基准建筑规模倍空调形式主楼:;裙房:项目投资(万元)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 50378-2014)□无;□一星级;□ 二星级;□三星级可再生能源应用形式□太阳能;□风能;□水能;□空气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2 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备注用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面积比R P1(地下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地下面积比R P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绿地率%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a ;tce/㎡a节能率%可再生能源及(余热或废热)回收总量可再生能源核算标准要求总量kWh/a设计项目设置总量kWh/a其中可再生能源kWh/a余热或废热kWh/a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建筑总用电量万kWh/a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建筑总用水量M3/a非传统水量M3/a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主要能耗品种及耗能量年能耗设计总量(tce)其中电力万kWh/a其他耗能种类::□燃气;□燃油;□燃煤;□其他热力;万kWh/a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生活热水系统新水厨房炊事系统(燃气)电梯运输系统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专篇(公共建筑)1建筑节能。
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专篇(公共建筑)共12页word资料

一、建筑主要设计依据1、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2、《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4、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1092-();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7、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9、《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10、《建筑幕墙》GB/T 21086-();11、《浙江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浙江省建设领域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浙建发【2019】284号);12、项目编号为()的节能审查意见书及其附件: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和专家评审意见;13、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主要内容:1 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用地内单体建筑数量幢本次设计单体数量幢项目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类型□新建;□改扩建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总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设计使用年限年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度结构形式项目基准建筑规模倍空调形式主楼:;裙房:项目投资(万元)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 50378-2019)□无;□一星级;□ 二星级;□三星级可再生能源应用形式□太阳能;□风能;□水能;□空气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2 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备注用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面积比R P1(地下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地下面积比R P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绿地率%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a ;tce/㎡a节能率%可再生能源及(余热或废热)回收总量可再生能源核算标准要求总量kWh/a设计项目设置总量kWh/a其中可再生能源kWh/a余热或废热kWh/a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建筑总用电量万kWh/a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建筑总用水量M3/a非传统水量M3/a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主要能耗品种及耗能量年能耗设计总量(tce)其中电力万kWh/a其他耗能种类::□燃气;□燃油;□燃煤;□其他热力;万kWh/a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生活热水系统新水厨房炊事系统(燃气)电梯运输系统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专篇(公共建筑)1建筑节能。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民用建筑)一、设计依据1.《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二、工程概况倒班宿舍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范围,建筑占地面积:1470.56m2,总建筑面积:5936.92m2,此新建项目为一栋4层楼的建筑,主要功能为食堂(一层)和宿舍(二至四层)。
本项目以成都市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生产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按照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即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项目的施工建造、营运管理直至未来的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开发单位应在本项目绿色设计完成后,重点观注并督促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分别在施工期间、营运期间均应满足下述原理所对应的各评价标准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
在开发单位的配合下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专项装修。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二)结构(三)给排水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设计单位盖章)年月日注:1、除“审查结论”栏外,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
2、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检查《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的相关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3、施工图设计文件未落实《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指标,且影响项目绿色设计审查,判定为“不符合”。
(四)暖通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IPLV(C)值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
《杭州市建筑节约能源管理条例5篇》

《杭州市建筑节约能源管理条例5篇》第一篇:杭州市建筑节约能源管理条例杭州市建筑节约能源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节约能源活动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建筑节约能源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约能源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市)发展改革、经济、旅游、规划、国土、房管、城管、贸易、电力、财政、税务、科技、技术监督、统计、机关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本条例实施工作。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杭州市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应包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筑等内容,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纳入本市节约能源发展规划。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筑节能发展状况,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本市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公布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及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和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的高耗能技术(产品)目录。
第六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并对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对破坏和违反建筑节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投诉。
第七条鼓励建筑节能技术研发。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安排科技计划立项和经费支持时,应对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试点方面有一定的比例。
技术监督部门应把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列入标准奖励范围。
第二章新建建筑节能第八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详细规划时,应当按建筑节能要求确定建筑的布局、形状、朝向和自然通风,综合考虑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
杭州市低碳(绿色)住宅和建筑节能研究

建 温室气 体 ,如 在大 型小 区 的开 物质 能源系统 良性循环 ,无废 、 无 从早期 的土地规 划 、建筑材料 、 交 社 尽量提倡 电动车 、 自行车 出行 污 、 源能实现一定程度 自给 的新 设施 工 、 付使 用 等全 过程 , 区 中 , 能
基金项 目: 州市科协 2 1 年 重点学术活动项 目。 杭 00
包括节能建筑 体系 、 型节能墙体 1.%。 新 7 2 其中 , 私人机动车的能耗 占 及屋面保温材 料 、 密闭节 能保 温门 城市 交通总能耗 的 6 . 4 %。此外 , 9
报 告对 于 中国城镇 化 的战略 目标基本设 计为 ,到 2 5 0 0年 中国
0 5 全 窗 、供热采暖 系统等许多方 面 , 主 城市 建筑业 方 面高强 度 的开发 和 的城镇化水平达到 7 %至 7 %, 要有住 宅建筑适用技 术研究 、 已建 传统 的奢侈化 的消费理念 , 加剧 国经 济 中城市 经济 的贡建筑 中 与环境 的和谐共存 。
住宅 这一类 , 即人居建筑 。
的过程更 能减少二氧化碳 的产生
如 与绿色住宅相 比 , 碳住宅更 二是水 的节约利用 , 自来 水的 低
废水 的处理都会增加二 氧化碹 绿 色住 宅是 基 于人 与 自然 持 偏重 于强 调 能耗 带来 的温室 气体 产 、 低碳住宅 的排放 ,提倡节 约和循 环用水 ; 三 续共 生 原则 和资 源 高效 利用 原则 二 氧化碳 的排放量 问题 。 而设 计 建造 的一 种 能使住 宅 内外 的概念 涵 盖 的范 围应该 包括 住 宅 是减 少交 通工 具 的使用 所产 生
水力平 衡技 术 、 空心砖墙 体 、 加气 能源 , 有效减少碳排放 ; 生态城市是 长”争 取到 2 3 , 0 5年实现温室排放
杭州市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

杭州市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节能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杭州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旅游城市,建筑节能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二、施工方案1.建筑设计优化:对于新建建筑,采用高效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技术,合理布置建筑结构和朝向,降低能源消耗。
2.建筑外墙保温工程:采用上乘质量的保温材料,完善保温层厚度,加强建筑外立面防潮、隔热、保温等措施,减少冷热桥产生。
3.能源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源的监控、分析和调控,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4.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空调设备、供暖设备等,提高设备的能效比,减少能源消耗。
5.太阳能利用:对于适宜太阳能利用的建筑,加装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设备等装置,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6.建筑节能监测: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对建筑的能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建筑节能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和从业人员的节能意识,推广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施工流程和时间计划1.建筑设计优化:由专业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优化,完成时间为2个月。
2.外墙保温工程:先进行外墙材料选择和采购,然后由施工队进行施工,预计施工周期为3个月。
3.能源管理系统: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系统建设和安装调试,预计完成时间为1个月。
4.高效节能设备:选购设备,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安装和调试,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5.太阳能利用:先进行资源评估,选购设备,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安装,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
6.建筑节能监测:选购设备,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安装和调试,预计完成时间为1个月。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征求意见稿)(*本图列出专篇应写出的内容格式,技术数据按工程设计数据填写,确定项目在□内画√)一、设计依据(一)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43号);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B75—2003);4、《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D01—2005);5、《海南省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水密、气密性能控制指标》(DB02—2006);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7、《海南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试行)》(DB04—2006);8、《海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管理办法》(海南省政府令第227号)。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04);1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
(二)自然条件1、气候参数2、典型气象年设计用日照参数(三)建设项目的特殊要求:有□,无□。
(“有”应列出)二、工程概况(一)、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2、建设单位:3、工程地点:4、总建筑面积(㎡):5、建筑层数与高度(m):(二)、建筑地块相关规划指标1、容积率:2、建筑密度:3、绿地率(%):4、居住户数:5、居住人口数:6、人均用地面积(㎡/人):三、建筑节能设计(一)、总平面设计1、建设用地位于老城区□,新市区□,滨海旅游开发区□,村镇□,山区□,周边有□无□热岛效应影响。
2、建筑群采取行列式□、周边式□、错列式□、自由式□布局,主要朝向为东西向□,南北向□。
3、面对夏季主导风向,建筑群内有□、没有□导风口,可在建设用地内形成良好□、较差□的自然通风。
夏季主导风向对建筑主立面的入射角为________。
4、建筑底层架空□,不架空□,建筑周围有□无□绿地水体,可□不能□降低地面温度,改善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住宅)2302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住宅)一、绿色建筑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8.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9.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2011.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12.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14.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1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161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1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9.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本项目以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为一星,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为评价标准,通过优化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设计,优先采用高效合理的技术,为人们创造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同时又能提高人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主要绿色建筑技术应用1、一星级基本技术要求(1)围护结构主要节能措施采用隔热性能更好的墙体材料,外窗材料考虑采用断桥铝隔热性能更好的窗框材料,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 5%以上或空调负荷降低 5%。
(2)本项目外窗气密性、抗风等级、水密性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和《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的要求。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 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3、《AA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36(2020年版)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6、《AA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2014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9、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三、基本级设计内容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1)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2)土壤中的氡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详见《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如含氡,防氡措施为:;(3)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的规定。
电磁辐射源:□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其他:,详见《电磁辐射监测报告》;如有,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2、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详见。(如建筑设计总说明、工程做法和构造一览表等)3、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建筑外部有以下设施:□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广告、□店招、□检修通道、□马道、□吊篮固定端、□预埋件、□其他:。外部设施的位置、尺寸、构造详见图纸:。4、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分级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AA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中的相关规定。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

绿⾊建筑设计专篇(建筑)绿⾊建筑设计专篇(建筑)⼀、设计依据1.依据性⽂件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环境影响报告表⽤地红线图项⽬可⾏性研究报告(项⽬申请报告)的⽴项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建筑要求的批⽂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的规范)《绿⾊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建筑绿⾊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设计施⼯图⽂件审查要点》《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设计施⼯图⽂件审查要点》⼆、⼯程概况1.建筑总量⽤地⾯积:m2;总建筑⾯积:m2;容积率:;绿地率: % ⼟地使⽤性质为(在□中打√):□住宅⽤地□公共设施⽤地□⼯业⽤地□住宅建筑□公共建筑⾃⾝有⽇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层住宅⾃⾝有⽇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所、□幼⼉园、□⼤、中⼩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院住宿楼、□宿舍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院住宿楼□宿舍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场地内的污染源:□废⽓□废⽔□油烟□垃圾□其他2.建筑单体概况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3.绿⾊技术概况(在□中打√)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2)⾬⽔设施:□下凹绿地□⾬⽔花园□硬质场地透⽔铺装□其他:3)⽴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4)节约材料:□⼟建与装修⼀体化□⼯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可重复使⽤隔断□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间□可再利⽤材料□可再循环材料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1.绿⾊建筑等级:□⼀星级;□⼆星级;□三星级;2.绿⾊建筑评分计算表: (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评分表)表2-A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表2-B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四、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建筑技术选项表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有关的绿⾊建筑技术选项(根据住宅、公建不续表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有关的绿⾊建筑技术选项(根据住宅、公建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2屋顶绿化应在备注栏中填写绿化类型(简单式、花园式、组合式)及覆⼟厚度。
杭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杭州市绿⾊建筑专项规划杭州市绿⾊建筑专项规划⽂本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10⽉杭州市绿⾊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编制单位⼀: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证书等级:建筑设计甲级A133013171;城乡规划⼄级【浙】城规编(142015);董事长(法定代表⼈):俞勤学技术总负责⼈:蒋骥编制单位⼆: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证书等级:民⽤建筑节能评估壹类资质董事长(法定代表⼈):马旭新项⽬总协调:刘全忠林奕项⽬负责⼈:王奕钱杰沈正⼀编制⼈员:王奕沈正⼀钱杰苏翠霞曹帆张浣泽朱佳⾳蔡梦婉张凯邢艳艳王建奎斯海瑜梁志坚张冀豪陆麟吴晔昶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10⽉⽬录1. 总则 (1)1.1规划⽬的 (1)1.2规划原则 (1)1.3规划依据 (2)1.4规划范围和内容 (4)1.5规划期限 (5)2.绿⾊建筑和建筑⼯业化的总体发展定位及⽬标 (5)2.1绿⾊建筑的总体发展定位 (5)2.2绿⾊建筑的总体发展⽬标 (5)2.3建筑⼯业化的总体发展定位 (7)2.4建筑⼯业化的总体发展⽬标 (8)3.绿⾊建筑和建筑⼯业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 (9)3.1绿⾊建筑的总体发展战略 (9)3.2绿⾊建筑的技术路线 (11)3.3建筑⼯业化的总体发展战略 (15)3.4建筑⼯业化的技术路线 (18)4. 既有民⽤建筑绿⾊改造的总体发展⽬标、实施计划及技术路线 (20)4.1 既有民⽤建筑绿⾊改造的总体发展⽬标 (20)4.2既有民⽤建筑绿⾊改造实施计划 (21)4.3既有民⽤建筑绿⾊改造的总体技术路线 (23)5. 规划分区及控制要求 (29)5.1 规划分区 (29)5.2 指标要求 (37)6. 专项规划保障措施 (44)6.1 建⽴区域⽬标考核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44)6.2 建⽴建筑节能专项资⾦,强化⽰范引领 (44)6.3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配套,强化过程监管 (44)6.4 加强技术交流专业培训,提升专业⽔准 (45)6.5 加强产业联合部门联动,形成合⼒互推共进 (45)7. 专项规划术语和解释 (45)1. 总则1.1规划⽬的加快推进绿⾊建筑和建筑⼯业化的发展,对于建设节能低碳、绿⾊⽣态、集约⾼效的建筑⽤能体系,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实现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绿色建筑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一、设计依据:1.1、《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DG/TJ08-2143-2014;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G/TJ08-2090-20121.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205-20111.4、《公共建筑用能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GJ08-2068-20121.5、《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DGJ08-103-2003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1.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11.8、《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 DG/TJ 08-45-20051.9、《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163-20081.10、《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 18091-20001.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1.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1.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年版)1.14、《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DG/TJ08-7-20141.1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20101.16、其她与上海市有关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程1.17、业主及职能部门所提出的设计要求1.18、其她国家、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与规定1.19、当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针对本项目的批文二、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1.20、绿色建筑定位目标:本项目定位为上海市一星级绿色公共建筑。
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依据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DGJ08-2143-2014)注:标准控制项必须全部满足,当一般项中某条文不适用建筑类型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应按原比例调整取整确定。
1.23、结论:本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一星级标准。
住宅绿色建筑专篇(住宅类)

住宅绿色建筑专篇(住宅类)住宅绿色建筑专篇第一篇项目基本情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建设单位3、建设地点4、建设规模、层数、高度(可以是指标表的形式)5、绿色星级目标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2006.119、《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2005.3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11、《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1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200316、《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1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8、《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GB50019-2004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0、《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1993.122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882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2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4、《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2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27、《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3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3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3-20023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3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7-20013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18580∽18588-200137、《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GB 50011-20013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40、《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4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42、《深圳市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方法》。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说明专篇(居住建筑)-杭州市勘察设计协会

杭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初步设计模板(河道)一、主要设计依据1、《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98号)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5、《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6】1号)6、《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7、“关于印发《杭州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杭建科发【2016】284号)8、《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9、各区(管委会)编制的《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实施方案》;1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1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1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13、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14、《浙江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二、适用范围本设计专篇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河道的雨水控制与利用。
三、项目概况及区位情况简述并分析地块规划设计概况及项目所在雨水汇水和雨水排水区域海绵城市规划情况(主要从存在的排水问题、竖向地形条件、外围排水条件等分析说明项目建设的目的要求,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思路)。
四、各下垫面及调蓄设施分布示意图地块内各种下垫面及调蓄设施分布示意图应以蓝图形式表示,图纸中应注明LID实施的位置、规模以及所对应的汇水面积。
五、海绵城市设计主要内容:六、综述根据《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或参照____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该项目按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______%、SS综合去除率______、综合雨量径流系数______来管控,________(注明项目采用的各具体设施和设施规模,及该设施对雨水调蓄或下渗方面的具体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杭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初步设计模板Array(民用建筑)
一、主要设计依据
1、《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
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98号)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4、《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
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8、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
9、浙江省《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导则》;
10、《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6】1号)
11、《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
12、“关于印发《杭州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杭建科发【2016】284号)
13、《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14、《杭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15、《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16、各区(管委会)编制的《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实施方案》;
17、《浙江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18、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二、适用范围
本设计专篇适用于新建、改建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
三、项目概况及区位情况
简述并分析地块规划设计概况及项目所在雨水汇水和雨水排水区域海绵城市规划情况(主要从存在的排水问题、竖向地形条件、
外围排水条件等分析说明项目建设的目的要求,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思路)。
四、各下垫面及调蓄设施分布示意图
地块内各种下垫面及调蓄设施分布示意图应以蓝图形式表示,图纸中应注明LID实施的位置、规模以及所对应的汇水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