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具备了较

合集下载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一、语言与文化具有相互依存性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深受文化的影响,理解一种语言必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

(一)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与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

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城市、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简言之,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影响。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理解一种文化又必须了解其语言。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和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即了解其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精神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承工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每一种语言都与其所代表的文化密切相关,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从而彰显出了该文化的独特性和思维方式。

例如,中国的汉字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文字,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涵。

汉字中的每一个字形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如“道”字所代表的思想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

同样,在西方国家,英语作为一种主流语言,同样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它所包含的一系列文化习俗、表达方式和价值观等,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不同方面。

通过了解不同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当地的文化和民俗,从而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的进步。

二、文化影响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形式,而文化也会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文化本身会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从而导致文化所包含的语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以中国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一些新兴的行业和新事物会引入一些新词语,这些新词加入到了中文中,并逐渐普及,例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词汇。

而同样的,在西方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网络词汇,如“selfie”(自拍)、“emoji”(表情符号)等。

同时,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语言也在慢慢融合和继承,比如一些英文词汇的拼写和发音等,被融入到一些汉字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汉字发音。

同时,一些句型、表达方式等也从其他语言中借鉴和继承,经过改编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中国地方方言中的一些特色表达方式。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交流的工具,不仅可以表达思想、感情,还能传递文化。

文化则反过来影响着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第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通常都是与其文化紧密相连的。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通过词汇、语法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不同的民族所用的语言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发音和词汇上,还涉及到语法、句式、语言习惯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对于思想、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第二、语言对文化的影响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传递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的语言通常包含了其文化、历史、传统等的信息。

例如,中文中的“文化”一词就包含了“文明、学术、思想、礼仪”等多个方面的意涵。

通过语言,民族之间可以交流文化信息,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背景。

2.语言影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它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还能影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往往受到所用语言的影响。

例如,中文中强调“中庸”,侧重平衡、和谐的思想,而英语则强调竞争、个人主义,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

3.语言影响社会行为语言在不同社会中,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行为的方式和规范。

例如,在东亚社会中,礼貌用语非常重要,人们常常通过使用不同的敬称来表达尊重;而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用语也更加直接和简洁。

第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文化影响词汇和语法的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对词汇和语法的形成产生影响。

例如,在宗教文化中出现的一些术语,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出现;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因此其语法也更加注重“我”和“你”的区分。

2.文化影响语音和口音不同文化的语音和口音也受到文化的影响。

例如,在日本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礼貌发音”表示尊重,这种发音方式在其他国家中可能不同;而英语口音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

[讲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讲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讲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最终体现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在英语语言教学界达成共识。

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础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英语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出发,把英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更加适合。

英汉两个民族在语言的具体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例如在汉语中“嫉妒”一词的通俗说法是“眼红”,但英语中的表达是“green-eyed”而不是“red-eyed”。

由此可见,如果不注意这种具体表达方式的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上的交流障碍。

因而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正确把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语言作为特定文化内涵的载体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反映着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的态度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语言文化问题的理解能力,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问题。

例如:英汉文化对狗的理解不同,在汉语中,“狗”经常作为卑鄙丑恶的代名词,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英语中,dog作为“人类可信赖的朋友”的同义词,因此英语含有dog一词的习语并不含贬义,如“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之中,雪中送炭)、“work like adog”(苦干、拼命工作)、“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2.兴趣性原则。

适当地引导激活学生潜在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对异土风情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英美人彼此交流时意思的表达比较直截了当,对对方所做的事情满意时会加以称赞,被称赞的人总是乐于接受并表示感激;而中国人受到赞扬时的表现是谦逊。

试论语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

试论语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

试论语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摘要语言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探讨了在语言教学中如何有效处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帮助教师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增进学生对目标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语言与文化关系、学习效果、教师策略引言语言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工具和载体,一个不同于母语的语言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习惯。

语言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流利地交流,并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之间相互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基础。

在语言学习中,只有了解了对应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一种交流工具,更是学习一种文化。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结晶。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这些都与它所属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和称呼方式与英美文化中的尊重和礼貌的传统有关。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了解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文化对于语言学习是必要的。

学习一门外语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还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

当学生能够理解文化概念、价值观以及社会习俗时,他们才能用更贴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处理语言与文化的策略创建真实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标语言背后的文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文化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的魅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真实场景的对话、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使用中获得文化信息。

2022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一个音位中的不同的音可以称为这个音位的______,它包括______ 和______两种类型。

2、根据所提供的发音条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单韵母。

(1)舌面、前、高,圆唇元音()(2)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3)舌面、后、高,圆唇元音()(4)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5)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6)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7)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3、“北大”“中国人民银行”都是______,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

4、基本词汇的特点包括稳固性、能产性和______。

5、现行汉字的结构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______。

6、从汉字结构看,“女”是______字,“好”是______字7、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组合的能力和______的能力。

8、句子从语气上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______共四种。

9、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认知世界的工具,就与文化的关系来说,语言是______。

10、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

其中______的差异最大。

二、判断题11、“一……十”这十个数字中,古入声字有五个,分别是“一六七八十”。

()12、普通话极少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13、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14、《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15、“全家人都希望她出国留学”是兼语句。

()16、“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个熟语中“快了”是谓语,是陈述“萝卜”的。

()17、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18、“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9、“写这种稿子用不了多少心血,只是蚊子多,用了不少身血”运用了借代修辞格。

( )20、很多语言也有量词,但不一定像汉语一样有个体量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彼此相互影响,互为表达和传递的媒介。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

而文化则是人类的共同认同和行为模式的集合,是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的体现。

本文将详细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说明其密不可分的原因。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每个民族或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观点,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传递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见。

例如,英语是英国和美国的官方语言,反映了这两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

西班牙语是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主要语言,反映了这些国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化传统。

因此,通过学习一种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其背后的文化。

其次,文化对语言有影响。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语言中得到体现。

例如,一些文化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们的语言中会有许多表示礼貌和尊重的词汇和用法。

相反,一些文化注重直接和坦率的沟通,他们的语言中则会包含更多直接的表达方式和词汇。

另外,文化还会对语言的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文化对一些动物或事物的命名方式可能与其他文化不同,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事物的不同认知和观点。

此外,语言还通过文化传播和维持文化的连续性。

文化是通过语言传递给后代的,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传承和继承自己的文化。

例如,口头传统和民间故事是很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的传递,这些文化传统可以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此外,文学作品、音乐和戏剧等也是语言的表达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最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原因在于它们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

没有语言,文化就无法传递和表达;没有文化,语言就失去了其内涵和意义。

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传递,文化得到体现和延续;通过文化的传递和维持,语言得到沟通和发展。

语言的艺术

语言的艺术

语言的艺术【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的艺术概述和语言的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接着探讨了语言的艺术在文学、演讲、歌曲、戏剧和视觉艺术中的表现和运用。

通过这些形式,语言的艺术传达着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

文章还讨论了语言的艺术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其发展前景。

语言的艺术不仅丰富了人类的表达方式,也促进了文化传承和交流。

语言的艺术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语言的艺术、文学、演讲、歌曲、戏剧、视觉艺术、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总结1. 引言1.1 语言的艺术概述语言的艺术是人类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还是一种可以塑造、传达和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

语言的艺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细腻的词语和形式的运用,传达出作者或者演说者的感悟与情感,让人感受到美和力量。

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作家们通过对词语的选择、句式的构建以及结构的安排,塑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引发人们对生活、人性、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在演讲、歌曲、戏剧和视觉艺术中,语言的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演讲者的措辞和表达方式能够影响听众的情绪和思维,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传递情感和信息,戏剧则通过对话和情节展现人类生活的喜怒哀乐,视觉艺术则在图像和文字的交融中展现独特的审美效果。

语言的艺术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语言的艺术的研究和探索,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还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和力量,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和思维能力。

1.2 语言的艺术与文化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

语言的艺术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不仅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更是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工具。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艺术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2022年西南林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西南林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西南林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汉语里的声调的不同,主要是由______的不同变化决定的。

语音的诸物理要素中,______是区别意义最重要的要素,而这一要素又跟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三个条件密切相关。

2、现代汉语的两个舌尖元音,用国际音标来记音,舌尖前元音可记作______,舌尖后元音可记作______。

3、“北大”“中国人民银行”都是______,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

4、在双音节词中,从构词方式上来看,合成词占绝对优势。

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5、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认知世界的工具,就与文化的关系来说,语言是______。

6、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的是______。

7、在汉字标准化工作中,“四定”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汉字部件的组合方式主要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______三种9、“他不是不想学,而是没有时间学”是表示______关系的复句。

10、语序由“主谓宾”变为“主宾谓”,体现了语法演变中______的变化,词语阴性、阳性区分消失,体现语法演变中______的变化。

二、判断题11、2“猩猩”是单纯词,“哥哥”是合成词。

()12、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13、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14、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都是一一对应的,如“车”和“車”。

( )15、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16、“浪费了一个上午”和“忙了一个上午”都是动补短语。

()17、语言规范化是为了消除语言使用中多种方言并存的混乱现象,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

18、“这种文章让人实在没有胃口再看下去”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 )19、“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如何形成文化认同?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如何形成文化认同?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如何形成文化认同?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如何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形成文化认同,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下面本篇科普文章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文化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这些语言不仅具有沟通交流的功能,更是所在地区文化背景下的标志性符号。

例如,法国人民的语言是法语,这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法国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法语这个象征。

二、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它们两者之间有着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语言来说,语言的使用和发展都和文化密切相关。

以汉语为例,汉语中的很多词汇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春节”、“清明节”等,这与华夏文化紧密相关。

类似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语言,这也反映出它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

三、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与文化认同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

当两种文化相遇之后,它们的语言的交流就变得必不可少。

语言作为传递文化的工具,把文化更加直观地呈现给人们。

文化认同是指强烈的意识和信念,认为自己属于特定的文化,并对此进行维护和传承。

当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时,他们的文化认同就会改变。

因此,通过语言交流加深了文化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传递了文化的信息并且与文化相互影响。

文化认同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文化的交流实现的,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共存。

对于我们来说,只有通过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认识不同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聚焦英语课堂提升文化意识

聚焦英语课堂提升文化意识

2019年第6期《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

其中的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可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呢?一、获得文化知识,把握工具作用英语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学科。

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其工具性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在通过英语这个工具习得语言的同时,更多地接收文化知识,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储备。

二、理解文化内涵,强调深度学习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讲述英语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孤立地分析,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内涵。

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2U n i t2O l y m p i c s 时,既要通过对语篇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区别,还需要通过多渠道挖掘更多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信息,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的概况,奥林匹克之父、会旗、会歌、宪章、格言、奖牌、吉祥物和誓词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享和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拓展学习外延,使所学知识具体化,加深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三、比较文化异同,提升思维能力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整合,在比较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必修3U n i t1F e s t i v a l sa r o u n dt h eW o r l d一文列举了世界各国许多类型的节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随着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汉语的学习者,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了解我国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希望能够为广大汉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通过语言教学来传授我国的文化。

只有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学习汉语,更好地与我国人交流。

二、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

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不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给学生。

三、注重我国文化精神的传承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传统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我国文化精神的传承。

比如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礼仪、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音乐、我国的传统绘画等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重的文化要素。

四、通过体验式教学来传授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来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的文化。

比如组织学生品尝我国的传统美食、教学生制作我国的传统工艺品、带领学生参观我国的名胜古迹等等,都是通过体验式教学来传授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五、注重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在教学汉语的应该将我国的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我国的文化。

比如通过教学我国的成语故事、我国的诗词歌赋、我国的寓言故事等等,来让学生体会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2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各种语言都会利用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要素来区别语义。

2、有些兼动、名两类的词或形容词,儿化后就固定为______。

3、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在英语中只用uncle这一个词来表示。

这说明词义是具有______的。

4、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叫作______。

5、联想电脑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釆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

6、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认知世界的工具,就与文化的关系来说,语言是______。

7、现行汉字的结构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______。

8、汉代通行的字体是______。

9、代词与别的词类有所区别,不是根据______划分出来的。

10、“学习文件”是歧义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是______。

二、判断题11、“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2、“大学”“船只”“地震”都是偏正型的复合词。

()13、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14、《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15、定语是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

()16、“爷爷吩咐我每周回家一次”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17、“这种文章让人实在没有胃口再看下去”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 )18、很多语言也有量词,但不一定像汉语一样有个体量词。

()19、某些儿化韵母发音时主要元音带有鼻化色彩。

()20、zhi、chi、shi等音节的韵母应归入开口呼。

()三、选择题21、古汉语的上声全浊声母字在现代汉语里是()。

A.阴平和阳平B.上声C.去声D.四声的都有22、“面包”读为[miam51pau55],是语音的()。

A.同化B.异化C.弱化23、下列结构中宾语属于受事的是()。

A.我写钢笔 B.我一直吃食堂C.烟囱冒着黑烟 D.修理钢笔24、“数学系主任问他怎样分配教师和学生”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是文化的载体之一。

人们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传承传统,因此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的文化特征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有着不同的特征。

比如,在西方文化中,很多单词和
短语会涉及到基督教、希腊神话等文化元素,而在东方文化中,很多单词和短语会涉及到佛教、道教、儒家等文化元素。

这些文化背景的不同,让人们的语言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构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基石。

语言与文化的互动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文化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新
兴的文化流行语和俚语,通过语言的传播和使用,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影响和改变语言的使用方式和习惯。

另一方面,语言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习惯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因此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同时,语言也在不断跟进和变革。

语言的传承与保护
语言传承和保护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
多文化元素面临濒临失传的危险。

如果语言失传或退化,将会丧失一个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重视语言的传承和保护。

语言的多样性
语言还具有多样性和多样性保护等特征。

不同的语言和方言虽然在文化和地域
上存在差异,但都是值得保护和珍视的文化遗产,因为它们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语言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与文化密不可分。

通过对语言的传承和
保护,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人类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切实实现“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交流文化”的目标。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通过语言,人们得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传承文化。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文化体系的载体,反过来也能影响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语言的力量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文化的传播者。

不同的语言背后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

比如,日语中的「礼貌语」反映了日本文化中重视尊重他人和维护人际关系的价值观。

而在汉语中,很多词汇与象形文字有着紧密联系,这反映了古代汉字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语言也可以塑造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词汇和语法,更是在接受一种特定文化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

通过语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同。

语言背后的文化一种语言往往凝结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

比如希伯来语是犹太人的母语,它蕴含着犹太人几千年的历史和信仰。

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背后也承载着英国历史的沉淀和殖民历史的痕迹。

不同的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

比如在中文中,「猫」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猫常常被视为不祥之物。

这些文化符号的不同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语言与文化的互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语言不仅承载着文化,也可以影响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会不断地借鉴外来词汇、创造新的词汇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变迁。

另一方面,文化的变迁也会反过来影响语言,比如某些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词汇的淡出或兴起。

在全球化的今天,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紧密。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带来了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也使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结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

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着一个多元而丰富的世界。

通过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尊重他人,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源泉。

语言和文化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却是密切联系的,下面从语言和文化的本质、语言对文化的塑造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言和文化的本质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方式,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而文化则是人类通过语言和其他交流方式创造的,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和成果。

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也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中文、英文、法文、日文等等,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

另一方面,文化也会影响到语言,让不同地区、国家的语言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比如中文中的“四声”、日语中的“敬语”、英语中的“口音”等等。

二、语言对文化的塑造语言不仅反映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文化。

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比如,中文的“众口铄金”,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即认为大众的意见是正确的、有助于决策的;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独立思考、个人权利等,这一点在其语言表达方式中也有所体现。

因此,语言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形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使得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除此之外,语言也可以通过形成新的词汇、新的句法结构等方式,推动文化变革和发展。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语言的广泛使用,词汇的涌现和更新也日新月异,可以说,语言的变化让文化更具时代感、更紧贴现实。

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语言对文化的塑造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交流时,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语音、语调、词汇等都会有所不同。

跨文化交际概论复习资料

跨文化交际概论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理解1、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送与接收,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这一过程就是传播。

2、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并构成亚文化等都是这种亚文化。

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

3、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构造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who)谁、(say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s)得到什么效果。

4、传播的构成要素:一是基本要素:信源、信宿、信息、媒介、信道、反馈。

二是隐含要素:时空环境、心理因素、文化背景和信息质量。

5、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单一,静止。

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它所在的社会的思想,习俗和行为举止。

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文化的积淀,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必然在此上体现出来。

7、概念意义:词语中将其与外部世界的现象联系起来的那部分意义。

即,一个词语的字面意义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最本质的意义成分就是其概念意义。

8、以英汉语言对比为例,词汇意义具有以下四个特征:词义基本对应、词义平行、词义空缺、词义冲突。

9、语用规则就是特定文化群体关于语言交际的规范与约定,包括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内容、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多少以及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配合等诸多方面。

10、交际风格是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由于受使用中不同交际环境的影响或制约而形成的一系列交际特点的综合表现。

恰当的交际风格的运用对交际过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起到重要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习者才能深层理解和掌握语言,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本文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在传授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传播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英语教学文化背景文化渗透牛津高中英语新教材已使用好几年了,其阅读题材语言地道、风格新颖,内容极具时效性和贴近现实生活,因而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阅历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和理解的障碍也随之突显。

学习外语,不光要掌握其语言,还要深刻理解掌握与语言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

本文就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问题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学好英语必须了解其文化和习俗王佐良说:“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掌握语言”。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水乳交融。

“真正掌握好一门外语就必须理解语言的深层基础——文化,要弄清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其社会制度、历史沿革、人的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

”只有把握了文化背景,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中西方人交际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俯拾皆是:在西方,情侣、亲人、朋友在公众场合亲吻、拥抱被视为礼仪或自然之事;年长者被直呼其大名比称呼为“爷爷、奶奶、叔叔”更感到开心。

此外,文化也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学习。

许多学生诧异在阅读或与西方人交流时,独立的每个单词都懂,就是不知句子所云。

如阅读理解中读到的i have never met anyone stingy to spend money,you scrooge!这个句子没有深奥的单词和复杂的句式,但许多学生被scrooge难住了。

其实,只要对英美文学有所了解就知道,scrooge是狄更斯小说“小气财神”中的一位吝啬鬼,也是圣诞颂歌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在人们的口语中广为使用。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作者:向小平雷安碧来源:《数码设计》2018年第12期摘要:语言与文化互为熔铸。

我们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与西方国家的人们交流,这也是我们英语教学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增大学生的词汇及阅读量,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之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是英语教学之魂。

那么,英语教师在讲授语言规则的同时怎样贯穿讲授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异,以期提高初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呢?笔者将主要以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强化跨文化交际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熔铸;提升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 9129(2018)12 - 0195 - 021 培养初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1.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

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又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理解,思维方式和生活的习惯。

要想学好英语,更好的与西方国家的人们交流,就必须要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飞跃发展,对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也从中了解到中英方文化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会造成交际障碍。

所以我们英语学习者必须要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使我们在交际中站主导地位,并以达到我们交际的目的。

1.2 初中学生,更应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面向世界,开放思想,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的精华,掌握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孩子们输入相关的西方国家的文化,这既对学习英语有利,又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

并且,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看来,英语学习不仅仅只是掌握一种新的语言,更是为了学习和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从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教授一种语言的同时也是传授一种文化。

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只有具备了较
高的文化素养,学习者才能成功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学习一门语言,
就要学习它的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
生的跨文化意识: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材的讲授和课堂活动
的设计中;利用课外活动,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借助测
试手段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

下面我以我们学过的必修3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为例
设计一一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课堂活动。

本单元主要讲的是世界不同国家的节日。

有表达丰收的节日,有纪念伟人的节日等。

设计思路: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节日特点和风俗习惯和中国的传统节日。

既有不同点,又有不同点。

1. Warming up
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of celebrations and guess w hat they are.
目的:通过让学生猜测节日,渐渐引出本单元中要讲的庆祝的主题。

大约5分钟时间。

2. lead-in
目的:在了解了中西方庆祝的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来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和一些常识。

大约5分钟时间。

3. learning
目的:通过前面中西方庆祝的了解,通过看关于文章的视频和对课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一些共同点。

大约15分钟时间。

4. Activities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