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
11)人员
①所有从事监测活动的人员要具备与其承担工作相适应的 能力,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按照要求持证上岗。
• 持有合格证的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 合格证者,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 持证人员负责。
• 特殊岗位的人员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专项资格确认。
四项任务: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为环 境管理制度服务的监测、污染事故及环境纠纷仲裁监测。
1.环境监测及其任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9号 2007
-------环境质量监测;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 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 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 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依据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 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
7.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品 19.监测方法确认程序
控制程序 20.开展新工作的评审程序
8.投诉/申诉处理程序 21.数据控制程序
9.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22.期间核查程序
10.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23.设备管理程序
1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4.量值溯源程序
12.记录的控制和管理程序
25.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26.采样控制与管理程序 27.样品管理程序 28.监测质量控制程序 29.监(检)测报告控制程序 30.对客户的服务程序 3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32.偏离规定的控制程序 33.现场监测程序 34.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程序 35.无菌室环境控制和培养基质量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第一部分任务与目标1. 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

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

表1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 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2.工作计划的制订2.1 监测数据的质量目标一旦确定后,便可编写详细的工作计划,计划应针对以下问题给予明确的规定:2.1.1实验设计2.1.2组织机构2.1.3实验器材的准备2.1.4分析测试2.1.5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价2.1.6数据质量的评价3.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了完善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体系和制度,必须建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即评价室内和室间质控效果的量化指标,例如,工作曲线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空白实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平行双样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加标回收实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等。

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

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

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环境监测室质量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室质量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室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环境监测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环境监测室的管理水平和监测质量,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1.环境监测室应建立符合ISO/IEC 17025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环境监测室应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操作指引,确保全部管理和监测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1.环境监测室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资质,拥有丰富的管理和监测经验。

第四章质量管理的人员要求1.环境监测室应配备符合相关资质和技能要求的监测人员,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监测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第五章质量管理的设施和设备1.环境监测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监测设施和设备,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

2.监测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保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第六章质量管理的监测方法和程序1.环境监测室应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程序,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监测方法和程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七章质量管理的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1.环境监测室应建立符合要求的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监测数据的记录、存储和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第八章质量管理的内部审核和改进1.环境监测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2.环境监测室应及时对内部审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

第九章质量管理的外部审核和认可1.环境监测室应接受相关行政部门和认证机构的外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环境监测室应及时对外部审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的采样、监测和分析,以评估环境质量,并提供数据支持给决策者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1. 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点位的选择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第一步。

在选择监测点位时,应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背景和环境问题的特点。

同时,还需要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来确定监测点位的数量和布局,以确保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仪器设备选择和校准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校准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应考虑仪器的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还需要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采样和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标准化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环节。

采样时应注意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时机的确定和采样方法的正确使用,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标准化也十分重要,只有合适的分析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监测结果。

4. 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数据质量控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降低误差和偏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质量评估主要包括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评估,以及数据质量合格率的评价。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1. 现场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现场操作进行控制和监督,以确保现场操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经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进步。

但是,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无可否认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现代的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的相关指标受到了广大群众以及相关环保部门的重视,本文主要为大家概述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此来对环境保护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一.前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的发展常常会以一些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我国在过去的几年里,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是环境也受到了破坏,如今在经济发展起来后,环境的监测质量控制盒质量保证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也在国家的一些比较重大的会议上不断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

二.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分析1.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监测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仍处于落后状况。

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目前,虽然我国局部地区的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总体上看,污染程度依然居高不下,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

2.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

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破坏等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

3.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目前大约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 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约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有398 种脊椎动物处在濒危状态,约占我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

三.环境监测的特点1.监测的综合性(一)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二)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气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3)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需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课件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课件

质量保证的措施和方法
总结词
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包括人员培训、仪器校准、质控措 施等。
详细描述
实施质量保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培训,以确保监测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仪器校准, 定期对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质控措施,如实验室内部质量控 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等。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 保证课件
目录
• 环境监测管理概述 •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与标准 • 环境监测管理的未来发展
01
环境监测管理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环境监测管理是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 排放情况进行持续、系统的监测,收 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为环境管理和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05
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与 标准
主要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和政策
《环境保护法》
我国的基本环境法规,对环境 监测管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
针对水环境的监测管理进行了 详细的规定。
《大气污染防治法》
针对大气环境的监测管理进行 了详细的规定。
《土壤污染防治法》
针对土壤环境的监测管理进行 了详细的规定。
智能化管理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实现环境监测的智能 化管理,提高环境监测的 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监测 管理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环境监测 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的环境监测 管理人才,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专业 队伍建设。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保证
二、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1、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 环境监测管理是以环境监测质量、效率为主对
环境监测系统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其核心内容 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监测数据应具有如下五方面 的质量特征:
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
1、计量认证
国家计量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的考核称之为计 量认证。
2、审查认可
国家技术监督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检验机构的 工作进行规划和审查称之为审查认可。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保证
3、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发展及改革调整
我国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考核合格的检验机构的 专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为各部门的工作 提供了技术上、科学上、数据上的支持。
技术经济论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代表性:监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系统应该控制的要点见图10-1。 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见表10-1(教材499页)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保证
3、环境监测的档案文件管理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以及技术的完整性 和追溯性,应对监测全过程的一切文件(包括任务 来源、制定计划、布点、采样、分析及数据处理等) 按严格制度予以记录存档。同时对所积累的资料、 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 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环境信息是各 种环境质量状况的情报和数据的总称。自然界的资 源有三种,即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及信息资源, 而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档案 文件的管理,资料、信息的整理、分析是环境监测 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保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标,并决定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不能用系统误差来表示。 加标回收率是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方法,可用于表示测试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极差、平均 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精密度大小。
4.各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 )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环境标准规 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河北大学 2013 年研]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答案】B 【解析】根据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环 境质量标准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
试验、空白试验与仪器校准可有效减免系统误差。
7.“测量值—真实值”表达的含义是( )。[扬州大学 2014 年研] A.误差 B.偏差 C.极差 D.方差 【答案】A 【解析】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测定的平均值之 差;极差是指统计资料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指概率论和统计方差衡量随 机变量或一组数据时离散程度的度量。
1视频学习平台

行空白试验可以对由试剂和器皿引入的杂质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加以校正。
3.对某个样品中的铅进行多次测定,得到铅含量的平均值为 0.456μg/mL,则其中 某个测定值(如:0.465μg/mL)与平均值的差,称为( )。[河北大学 2011 年研]
4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准可以消除仪器不准引起的试验误差。
9.下列不能用于准确度描述的方法有( )。[扬州大学 2015 年研] A.加标回收率 B.标准偏差 C.相对误差 D.绝对误差 【答案】B 【解析】加标回收率是指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 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用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标准偏差是一种 量度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的标准,用以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相对误差是指测 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 绝对误差是指准确值与其近似值之间的 差值。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摘要:本文对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了总结,叙述了当前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和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方法,以此作为获得正确数据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引言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的反映环境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必须实现监测技术的规范化、仪器设备现代化、站点建设网络化和资料数据系统化,真正形成指挥有力、配合密切、运转灵活、反应及时的监测系统,才能提供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监测数据。

1 监测方法的选择正确选择检验方法是保证监测工作质量的前提之一。

实验室应优先采用国家、行业发布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

否则,可选用国际或知名的技术组织、权威文献杂志公布的方法或实验室自行研究的方法或客户提供的方法。

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方法可靠性的确认可采用标准物质或用与权威方法进行比对试验或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以确保非标准方法符合监测要求。

2 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2.1水质采样水质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样品具有代表行、完整性、可行性、准确性,即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水质样品的采集应满足《水和废水监测探析方法》第四版对各项目的要求;特殊样品的采集要特殊对待,然后按要求填好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记录人、核对人,出现异常要有附加说明记录。

样品统一编号,包括样品序号、监测站点、监测项目、采样日期,并要求贴好标签,采样人员应认真核对,记录其状态是否异常或与监测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

全程序空白实验:按年初制定的《质量控制计划》要求,抽查1个监测月样品的采样全程序空白。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科学、准确、可信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环境评估、决策制定和环境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迫切。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旨在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 标准操作程序: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环境监测各项操作的步骤、方法和要求,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设备校准与维护:对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样品:引入质量控制样品(QC样品),通过与实际采样样品一同进行测试和比较,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审核与验证: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与验证,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1. 现场质量控制:在现场采样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采样器的正确使用、样品的正确采集和保存等,确保采样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校准与维护、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认证等,确保实验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和参考方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比对和准确性。

4. 数据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可靠性统计分析、数据一致性比对等,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环境监测-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书上P577-579习题2.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答:环境监测管理是以环境监测质量、效率为主对环境监测系统整体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其核心内容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作为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归宿(即质量保证的目的)是应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如下五方面的质量特征:(1)准确性:测量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性: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3)完整性:取得有效益监测数据的总额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监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5)可比性:在监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获数据的一致程度。

3.为什么在环境监测中要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它包括哪些内容?答: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含量低,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且随机多变,不易准确测量。

特别是在区域性、国际间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由许多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步测定。

这就要求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地域等差异,难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制订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14.灵敏度、检测度和测定限有何不同?答: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第十章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

第十章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

第十章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1.监测质量评价的常用术语及应用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 环境监测保证是指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精密、有代表性、完整性及可比性而应采取的全部措施。

措施包括:⑴ 制定监测计划⑵ 确定监测指标⑶ 规定监测系统⑷ 人员技术培训⑸ 实验室清洁度与安全。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监测计划所规定的监测质量而对监测过程采用的控制方法。

它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部分。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⑴ 实验室内部控制:空白试验、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密码样分析、质量控制图等。

控制结果反映实验室监测分析的稳定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校正,是实验室自我控制监测分析质量的程序。

⑵ 实验室外部控制:分析监测系统的现场评价、分发标准样品进行实验室间的评价等。

目的在于找出实验室内部不易发现的误差,特别是系统误差,及时予以校正,提高数据质量。

二、准确度1. 准确度的定义:准确度是测量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测量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或该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的综合指标,决定着这个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用E 或E 相对表示。

2. 评价准确度的方法可采用测定回收率、对标准物质的分析、不同方法的对比等方法来评价准确度。

⑴ 回收率实验: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

这是目前试验常用而又方便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

多次回收试验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

回收率的计算:%100P ⨯-=加标量试样测定值加标试样测定值 回收率的控制:通常规定95~105%作为回收率的目标值。

当超出其范围时,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可以接受的上、下限。

D t f n S .95.0P )(05.0-=下D t f n S .05.1P )(05.0+=上回收率试验方法简便,能综合反映多种因素引起的误差。

因此常用来判断某分析方法是否适合于特定试样的测定。

但由于分析过程中对样品和加标样品的操作完全相同,以至于干扰的影响、操作损失及环境沾污对二者也是完全相同的,误差可以相互抵消,因而难以对误差进行分析,以致无法找出测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因此我们说回收率对准确度的控制有一定限制,这时应同时使用其它控制方法。

(环境监测)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空白试验值的大小及其重现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环 境监测实验室及其分析人员的水平。
▲控制方法:常规分析中,每次测定两份空白试验平行样, 其相对偏差一般不大于50%,取其平均值作为同批试样 测定结果的空白校正值。
(五)校准曲线
❖ 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 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 量关系的曲线。
b.上下辅助线范围内的点应多于2/3,如少于50%,则 说明分散度太大,应重做。
c.连续7点位于中心线的同一侧,表示数据不是充分随 机的,应重做。
(6)质量控制图绘成后,应标明测定项目、质量控制样 品浓度、分析方法、实验条件、分析人员及日期等。
均数控制图 [例]某一铜的控制水样,累计测定20个平行样, 结果见教材,试作均数控制图。
L=4.6swb
检测上限是指校准曲线直线部分的最高限点(弯曲点) 相应的浓度值
(七)测定限
测定限
分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
测定 下限
测定 上限
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 ,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 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
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 ,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 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
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 横坐标为样品序号或日期 纵坐标为统计值,包括: 中心线(预期值) 上下控制线(可接受范围) 上下警告线(目标值) 上下辅助线(警告线与中心线一半处)组成。
上控制限(UCL) 上警告限(UWL) 上辅助线(UAL) 中心线(CL) 下辅助线(LAL) 下警告限(LWL) 下控制限(LCL)
x 3—s 上下控制线
上控制限(UCL) 上警告限(UWL) 上辅助线(UAL) 中心线(CL) 下辅助线(LAL) 下警告限(LWL) 下控制限(LCL)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三级 化学纯 C·P 蓝色 适用于半定量、定性溶液。
比一级纯更高的高纯试剂目前国际上也无统一的规定,常以“9”的个数表示产品的纯度,以4个“9”、5个“9”分别表示99.99%、99.999%。
用相应的试剂和纯水按规定配成试液后,除了注意空气、温度、光、杂质等影响外,还应注意保存时间。一般浓溶液稳定性较好,稀溶液较差,10-3M的溶液可储存一个月,10-4M的溶液只储存一周,10-5M的溶液须当日配置。配好溶液后贴上标签待用。
测定上限:测定上限是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条件下,用特定方法所能准确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最大量。在消除系统差的前提下,精密度越高,测定上限低于检测限越多。
测定方法适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分析方法的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最佳测定范围是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条件下,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
教学过程
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运用
90分
第十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9.1 概述
一、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样品由于成分铸成极复杂,浓度范围广,随机变化大,因此,要得到正确的监测结果,就必须使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同时,环境样品由于时间、空间上分布得不均匀特点,往往一个样品就涉及到一个较大的区域,这就要求对同一环境样品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室同时对他进行监测,尤其在进行区域性、国际间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多个实验室同时同步监测,因而要求监测结果必须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平行样的说量由多种因素决定,条件允许应全部作平行双样,否则应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作双样分析。
2.标准物质比较分析
将标准务于样品同时测定,可以评价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了解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或异常情况。一般地说,在同步工作的情况下的工作质量应该是相似的,当然有过失误查或异常干扰存在的情况下除外。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制水设备
用途
特 >16
混合床离子交换柱。 0.45μm滤膜。亚沸蒸馏器
配制标准水样
1 10~16
混合床离子交换柱。石英 配制分析超痕量μg/L级物质用
蒸馏器
的试液
2 2~10
双级复合床或混合床离子 配制分析痕量(μg/L ~mg/L)级
交换柱
物质用的试液
3 0.5~2
单级复合床离子交换柱
配制分析mg/L级以上含量物质 用的试液
实验室认可: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按照国际惯例要求进行的评审。实验室自愿申请的原则
15
实验室认可的对象
任何愿意获得中国国家认可的从事校准和/或检 测工作的实验室都可以申请认可。
实验室认可的目的
①向社会各界证明获准认可实验室(主要是提供校准、检验 和测试服务的实验室)的体系和技术能力满足实验室用户的需要;
22
(二)去离子水
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以一定型式组合进行水处理。去离子水含 金属杂质极少,适于配制痕量金属分析用 的试液,不适于配制有机分析试液。
23
(三)特殊要求的纯水
在分析某些指标时 ,对分析过程中所 用的纯水中这些指 标的含量应愈低愈 好,这就提出某些 特殊要求的纯水以 及制取方法。
质量控制的分类 10
第三节 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审查认 可概述(了解)
一、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制度 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发展及改革调整
11
三、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验收)的关系及其发展
计量认证是通过计量立法,对凡是为社会出具公
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 段,也可以说计量认证是具有中国特点的政府对实 验室的强制认可。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以下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方面:1. 设备和技术: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选择、校准和维护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

只有选用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2. 人员培训和素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监测人员才能够准确、规范地开展监测工作。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方法1. 校准和标准曲线:环境监测仪器需要定期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标准曲线则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与已知浓度标准品进行比较,来校准和验证仪器的准确性。

2. 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是一种以已知成分和浓度的样品,用于评估监测方法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分析质控样品并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可以评估监测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3. 平行样品:平行样品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两个或多个样品的分析。

通过比较平行样品的结果,可以评估分析过程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4. 参比材料:参比材料是一种特定成分和浓度已经被确认的样品,用于比较和验证不同实验室的监测结果。

通过参比材料的使用,可以评估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偏差,并提高监测结果的比较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具。

通过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确保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培训专业人员、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校准、质控样品、平行样品、参比材料和质量控制图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ljq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ljq
值的检查与调节
11.零点、跨度飘移控制限的 规定以及相应的数据修正工 作 12.监测仪器单点和多点标准 频次的规定和控制性检查 13.预防性和弥补性的维护工 作 14.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有效 性的鉴别 15.监测数据精密度、准确度 和完整性、代表性及可比性 检验 16.有关质量控制的文件及文 件管理
5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10.1 环境监测管理
2. 环境监测管理原则
实用原则、经济原则
实用原则:监测不是目的,是手段,监测数据不是越 多越好,而是实用;监测手段不是越现代化越好,而 是准确、可靠、实用。
经济原则:确定监测技术路线和技术装备,要经过技 术经济论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系统控制要点 :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主要内容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7)
§10.1 环境监测管理 §10.2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10.3 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概述 §10.4 监测实验室基础 §10.5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10.6 实验室质量保证 §10.7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10.8 环境标准物质 §10.9 质量标准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
29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蒸馏水
§10.4 监测实验室基础
11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10.2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 意义: – 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
• 质量控制: – 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 管理进行监督,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10.2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校准所给予的一种 正式承认。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3.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标准、规范、手册等。
2021/8/9
5
实验用水 p512 ( 1 )天然水 含有多种杂质,仅用于对器皿进行初步洗涤和
降低反应温度。
( 2 )蒸馏水
❖ 蒸馏水的质量因蒸馏器的材料与结构而异,常见的几种不同蒸馏器及其所 得水的质量如下:
①金属蒸馏器 : 只适用于清洗容器和配制一般试液; ②玻璃蒸馏器:适用配制一般定量分析试液,不宜配制分析重金属或痕量非
国际间、行业间、实验室间、年份间可比 同比 环比
5. 完整性: 实际获得的有效数据与期望得到的数据的比较。系统性、周期性、连续性
2021/8/9
2
二、质量保证的控制要点
2021/8/9
3
第二节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p500
(一)定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QA)是指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 质量管理,它包含了保证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技术手 段和管理程序,是科学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措施
❖ 误差:由于被测量的数据形式通常不能以有限位数 表示,同时由于认识能力的不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 限值,使测量值与真实值不一致,这种矛盾在数值 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2021/8/9
12
❖ 准确度: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量值和重复测 量值的平均值)与假定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量度。
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
❖ 由上一级监测站或权威部门发放标准物质与实验室 内的标准溶液进行对比,或发放未知标准样进行考 核,检验和纠正各实验室间的系统误差。
2021/8/9
17
第七节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p562
一、标准分析方法
是权威机构对某项分析测定所做规定的技 术准则和各个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环境监测仪器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环境监测仪器门类齐全,已成系列化, 正朝着高精密、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国内环境监测仪器还有好多空白,许多产品还存在技 术问题,稳定性、可靠性难以满足要求,处于低档次 、单功能、低价位的不利局面。
环境监测基本上处于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阶段,采 样仪器以手动、半自动为主。
机物蒸馏水
二、实验用试剂与试液
试剂种类 无机试剂、有机试剂、基准试剂、仪器分
析试剂、特效试剂
试剂的使用
根据实际需要 妥善保存 注意保存时间 按规定注明配制日期及配制人员 试剂的规格:一级、二级、三级 高纯试剂:用多个“9”表示
三、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空气中如含有固体、液体的气溶胶和污染 气体,对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会导致较大误差。
监测的档案文件管理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以及技术的完整性和 追溯性,应对监测全过程的一切文件(包括任务 来源、制订计划、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 理等)按严格制度予以记录存档。同时对所累积 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
自动监测站的档案管理
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监测计划所规 定的监测质量而对监测过程采用的控制方法 ,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
平行性
同一实验室中,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相同, 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 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重复性
同一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至少一项 不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 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四、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对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持证上岗 ◇对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安全制度 ◇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第六节 实验室质量保证
一、名词解释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准确度 ◇精密度 ◇灵敏度 ◇空白试验 ◇国内外环境监测工作现状
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工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50年代 开始)、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60年代末期始)、和 以环境质量监测(70年代中期)为主的三个阶段。
我国环境监测起步于70年代中期,随着“三废”工作 的开展,各省市相继建立环境监测站。到1980年召开 第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时已建成300多个环境监 测站。我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现 在已经具备了组织机构网络化和监测分析技术体系的 雏形。
(环境监测)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第一节 环境监测管理 第二节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第三节 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概述 第四节 监测实验室基础 第五节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第六节 实验室质量保证 第七节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第八节 环境标准物质
第九节 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
所以要求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达到较高的标准。 最好能在超净实验室(100)中进行或使用。
表 空气清洁度的分类
没有超净实验室条件的可采用相应措施。例如 ,样品的预处理、蒸干、消化等操作最好在专 门的设备内进行,并与一般实验室、仪器室分 开。几种分析同时进行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
实验的环境清洁也可采用 一些简易装置来达到目的。
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包 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了从单项目小范围到多项目大范围的发 展历程,新的形势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 求,环境监测数据不仅要具有准确性,而且应具 有及时性和超前性。环境监测面临着极好的发 展机遇:国家重视、民众支持、投入增大、任 务繁重。
(一)准确度
准确度
定义
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 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 间符合程度的度量。
作用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 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表示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评价 方法
标准物质分析 加标回收法
(二)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 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 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常用标准偏差表示。
以提高质量和水平为中心,加强环境监测能 力的现代化建设。
第四节 监测实验室基础 一、实验用水
1.自来水:器皿的洗涤、冷凝水、原料水
2.蒸馏水
金属蒸馏器:清洗容器、配制一般试液 玻璃蒸馏器:一般定量分析试剂 石英蒸馏器:痕量非金属分析 亚沸蒸馏器:各种物质痕量分析
(可溶性气体、挥发性物质除外)
3.去离子水
直读型、在线型、应急监测用仪器市场被国外产品占 领,影响并制约了我国环境执法和环境质量监督管理 的水平。
一、我国主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09年)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环境监测站的设置 其它
二、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环境监测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监测标准的管理 、监测点位的管理、采样技术的管理、样品运 输、保存管理、监测方法的管理、监测数据的 管理、监测质量管理、监测综合管理和监测网 络管理等。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很多,核心内 容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去离子水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 脂以一定型式组合进行水处理。
去离子水含金属杂质极少,适于配制痕量金属 分析用的试液,不适于配制有机分析试液。
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
用反渗透装置制备
表 纯水分级表
4.特殊要求的纯水
无CO2水:煮沸或嚗气 无氯水:加入亚硫酸钠还原 无氨水:加入硫酸使pH<2,经蒸馏得到 其它:无重金属水、无砷水、无酚水、不含有
原则:实用、经济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⒈提供可满足监测目的且合乎质量要求的数据; ⒉将由于仪器故障及各种干扰影响导致数据的
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⒊确保系统提供的数据具有“五性”:
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
图10-1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系统控制要点
表10-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控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