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优秀教案(2套)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优秀教案(2套)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课题种子长出了根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4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1)种子萌发时,根先长出来。

(2)植物的根朝着有水的地方向下生长。

(3)根有吸收水分、无机盐,固定植株的作用。

(4)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不同。

2、过程与方法(1)整理观察记录,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2)通过猜想、实验等途径,探索根的作用。

(3)收集图片资料,了解根的不同形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严谨科学实验态度。

(2)感受自然的神奇美丽。

重点1、观察并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

2、实验探索植物根的作用。

难点了解根的不同形态:直根、须根、变态根、不定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和种在花盆中的风仙花种子,在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氧气足够的情况下,胚已经开始生长发芽。

种子的发芽过程是怎样的?思考聚焦问题,明确探究任务讲授新课一、探索1:种子萌发1、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提示:展示拍照记录或画图记录。

2、我的观察记录(1)拍照展示(2)画图展示整理观察记录描述种子萌发过程整理观察记录,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3、观察发现种子萌发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逐步形成幼苗。

幼苗就是种子的胚生长成的具有根、茎、叶的小植物。

4、问题研讨1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明确:①没有足够的水分②种子已死了③温度太低④种子正在体眠二、探索2:根的作用1、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长出的是什么?明确:植物的根。

2、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1)引导学生猜测。

(2)实验探究A、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植物油、水B、实验步骤(1)将带根的新鲜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市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市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市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市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生根的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插图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究种子生长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种子生长的具体过程和所需条件,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生长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生根的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种子发芽、生根的过程。

2.种子生长的条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种子生长的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豆类、蔬菜等。

2.准备放大镜、观察盘等观察工具。

3.准备实验材料,如土壤、水、容器等。

4.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种子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种子发芽、生根的过程。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基本组成。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成果,让学生总结种子生长的条件。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条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种子的生长?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如何长出根。

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土壤等条件。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种子的生长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种子如何从发芽到长出根的过程,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如何长出根。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种子如何长出根的过程。

2.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种子的生长规律。

2.讲解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已经种下种子的花盆,让学生观察种子生长的情况。

2.准备一些种子,让学生亲自种植,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3.准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剪刀、盆栽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长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已经种下种子的花盆,让学生观察种子生长的情况。

同时,教师讲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强调种子如何长出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每组分配一些种子和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种子如何发芽、长出根。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让学生口头表述种子生长过程。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阳光和土壤等条件。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3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并能够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

内容较为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种子萌发的内部过程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能够观察和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2.难点:种子萌发的内部过程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的生长情况。

2.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3.讨论法: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培养皿、湿润的纸巾、放大镜、实验记录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种子,记录表、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种子是怎么生长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者实物展示,介绍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根、胚芽等部分,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在湿润的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每组准备一颗种子,放在培养皿中,覆盖一层湿润的纸巾,观察种子的变化。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如何长出根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种子生长的奇妙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他们对于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根系可能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如何长出根。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种子如何长出根的过程。

2.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如何长出根。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种子生长的过程。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种子:准备一些已经发芽的种子,用于观察和实验。

2.实验材料:水、土壤、透明的容器等。

3.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种子生长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颗已经发芽的种子,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长出根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种子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如何长出根。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生长过程。

每组准备一颗已经发芽的种子,放入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土壤。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种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学生说明种子是如何长出根的。

通过讨论,巩固学生对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植物生长的过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生长的过程,明白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条件。

教材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尤其是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生长的过程,明白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生长的过程,植物的生长条件。

2.难点:种子生长的过程,植物的生长条件。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

2.直观演示法:使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3.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种子、土壤、水、容器等实验材料。

2.制作PPT,内容包括种子结构、种子生长过程、植物生长条件的图片和文字。

3.分组准备,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实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颗完整的种子,提问:“你们知道种子的结构吗?”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组成。

2.呈现(5分钟)使用PPT呈现种子的结构图,详细讲解种子的各个部分,如种皮、胚乳、胚轴等。

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种子长出根的科学原理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种子长出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种子长出根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种子长出根的学习状态。
2.种子萌发条件:掌握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等。
3.根的形态结构:了解根的基本形态结构,包括根尖、根毛等部分,以及根的吸收作用。
4.根的生长习性:掌握根的生长习性,如向地性、背地性等。
5.种子生长环境的影响:了解种子生长环境对种子生长的影响,如光照、土壤、水分等。
6.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观察、测量、记录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种子长出根的科学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在讲解这些抽象概念时没有充分利用足够的视觉辅助工具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使用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以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其次,我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不清晰,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的效率和效果。
5.教学重点
种子长出根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重点强调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是如何萌发,长出根和芽的,以及种子长出根的科学原理,如根的吸收作用和生长习性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身边的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种子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演示法:展示种子的生长过程。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观察和操作的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花盆、土壤、放大镜等。

2.课件:种子的结构图、生长过程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种子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组成。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生长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种子的生长过程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的生长变化。

在观看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根是如何生长的。

3.操练(10分钟)分发种子、花盆和土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种子种植在花盆中。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根是如何生长的。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种植成果,并分享观察和操作的心得。

教师点评学生的种植情况,并对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成果。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优秀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优秀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3《种子长出了根》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种子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生活中,他们可能没有详细观察过种子生长的全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会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难点: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种子生长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发现规律。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种子生长的过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种子生长的观察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菜豆、玉米等。

2.准备放大镜、土壤、水等实验材料。

3.制作PPT,展示种子生长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种子结构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生长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一颗正在生长的种子,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变化。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种子的根、茎、叶等部分的生长情况。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种植容器、土壤、水和种子。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亲自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并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讨论种子生长的过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释现象。

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种子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生长所需的光、水、土壤等条件。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种子生长的过程和条件。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

本课《种子长出了根》是教科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理解根的吸水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和根的吸水作用。

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让学生理解根的吸水作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

2.难点:理解根的吸水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种子生长的视频或图片。

2.准备种子生长的实验材料和工具。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故事或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种子生长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与课程相关的故事或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子生长的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根的吸水作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以及根的吸水作用。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植物生长得更好?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以及根的吸水作用。

1-3《种子长出了根》精编教案

1-3《种子长出了根》精编教案

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教材P7~9)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3.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实验方法,分发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4.提问: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预设:在不断下降。

)每天变化了多少?(预设:每天下降0.3厘米左右。

)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5.小结: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

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土壤中除了有水分,还有无机盐等养料,因此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养料,以此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设计意图】基于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并且根总是向下生长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推测根的作用,培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提出假设的能力。

再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推测,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研讨汇报四、给下面种子发芽的过程排序。

五、菲菲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用红笔在水面处做好红线标记,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

1.用红笔做好红线标记是为了()。

A.观察比较一段时间后液面的变化B.给每组的试管做记号,以免认错C.好看2.在水面上滴植物油是为了()。

A.保温隔热B.做标记C.防止试管里的水蒸发3.过了几天后,我们可以观察到试管里的液面,这说明植物的根具有的作用。

参考答案四、2 5 4 1 3五、1.A 2.C3.下降吸收水分3.种子长出了根【教材简析】学生种植植物后经过一段时间,播种在花盆中的种子和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都陆续萌发了,但也有学生的种子没有萌发,通过展示交流引领学生找到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进一步强化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的认知。

当学生看到种子先长出根、并且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现象时,就会在认知上产生强烈的冲突,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为什么会先长出根?根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契合了学生的需求,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科书先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关于植物根的已有认知推测根的作用,之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推测,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杭州市2022-202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杭州市2022-202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杭州市2022-202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种子的变化,让学生掌握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可能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自己动手操作的兴趣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2.掌握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2.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2.问题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种子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种子,如豆芽、菜芽等。

2.准备一些种植工具,如铲子、花盆等。

3.准备一些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种子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已经准备好的种子和种植工具,向学生讲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操练(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种植种子,并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种子的生长过程,并总结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的萌发条件和植物的生长需要。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究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植物的生长需要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

2.难点: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2.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种子和植物的生长材料。

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呈现种子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加深对植物生长需要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生长需要。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观察植物生长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

8.板书(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种子在生长过程中根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特别是根的生长情况。

教材以实验和观察为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种子结构的认知较为模糊,对根的生长过程的理解也相对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特别是根的生长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

2.难点:根的生长过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种子生长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种子的样品,如菜籽、豆芽等。

2.准备透明的容器,用于观察种子生长。

3.准备实验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

4.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种子样品,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结构,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生长的吗?根在生长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呈现(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种子生长的过程,并结合实物讲解种子的结构,让学生初步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

操练(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观察容器中的种子生长过程,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根的生长情况。

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1.3种子长出了根【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是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第3课。

本课先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关于植物根的已有认知推测根的作用,之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推测,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比如生活在戈壁滩等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根系发达,而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根常常短而细小。

认识这一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看到过植物根的生长情况,认为植物是先长茎和叶,然后才长根,或者认为根、茎、叶同时生长。

所以当发现种子萌发先向下长出根,再向上长茎和叶的时候,可能会与大部分学生的初始想法产生冲突。

为什么先长根,根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的提出自然契合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激发学生探究根的作用的兴趣。

【素养目标】(科学观念)了解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能够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

(科学思维)能根据种子萌发先长出根的事实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探究实践)能够有依据地对植物根的作用做出假设。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根据种子萌发先长出根的事实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

【教具准备】实验准备: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凤仙花种子、试管、水、食用油、一株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师准备:播种活动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聚焦引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知道植物的根是什么样子的吗?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我们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和种在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大部分都已经发芽了!它们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种子长出了根。

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及反思2

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及反思2

《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种子长出了根》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3课。

教科书中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本课的研究任务:植物根的生长变化、类型和作用。

书中安排了大量的主题研究活动:1.研究植物根的生长。

这是一个交流活动,交流的内容是观察前一课中已经种下的种子的变化,因此前一节课的课后延伸与本节课的课前作业是一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凤仙花根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2.分析归纳根的类型。

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带根的植物,让学生全面观察,利用简单的表格对根进行记录、分析、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研究根的作用。

我们从教科书中遴选部分资源,再结合本地植物根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植物不同的根以及根的作用。

【学生分析】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两课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单元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一课,承上是需要用到前两节课学生种植后对植物的观察记录,启下是为后面能够有序地研究茎和叶的变化及作用做好铺垫。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观察经验,已经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存在对植物观察、描述不够具体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聚焦观察植物的根部变化,从根的生长、类型和作用三方面进行观察与思考,引发学生对植物根的生长变化的研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种子可以萌发成幼苗。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能够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维持植物生存。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

●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1.3 种子长出了根 教案(表格式)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2024年)

1.3 种子长出了根 教案(表格式)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2024年)
难点: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
教具学具
学生:种植杯大试管 水 植物油 植株
教师:不同放置方向的种子图片不同形态根的图片一些不同形态的盆栽植物(萝卜、青菜、菠菜、葱等) 课件




(板


计)




一、聚焦:(3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种植了绿豆的种子,哪一组能说说看我们种子的发芽情况,种下多少粒种子?有几粒发芽了?
预设:……
师:其实,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实验来验证“根的吸水作用”。
预设:学生观看视频
师: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个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带根的完整植株?
②如果要用其他的植物代替视频中的青菜,我们要选择怎样的植物?
③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根的生长方向向下;茎的生长方向始终向上
师:有些同学没有观察到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来用视频观看一下种子萌发的过程。
预设: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有些学生的种子没有发芽,用视频巩固学生的观察和理解。)
2.种子的吸收作用
师: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看来,植物的根有自己的独特的作用。那你认为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说说你的理由。
师:它们在维持植物生存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预设:吸收营养、储存营养、固定……
五、完成课堂作业本(2分钟)
板书设计:
1.3种子长出了根
根的作用吸收水分、营养
固定




这节课的课堂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速度较快。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我应该对根的作用再次再次进行强调巩固,让学生在知识上理解根向下生长的必要性,为建立植物根茎叶整体作用打下基础。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 教案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3种子长出了根  教案

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目标1.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发芽情况,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根是先长出来的。

2.了解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知道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了解根芽、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等一系列科学词汇。

4.收集不同植物的根并且观察这些根,懂得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根的作用,懂得根具有吸收水分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手册、植物种植杯、做植物根且有吸收水分作用的实验的材料、各种植物的根的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将凤仙花的种子分别种在了花盆里和种植杯里,一个星期过去了,种植杯里的凤仙花和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应该已经发芽了。

他们发芽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在发芽的过程中,种子先长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种子的根。

2.板书课题:3.种子长出了根二、探索活动一: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出示种植杯里的种子,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种植杯里种子的萌发情况。

2.出示课本第8页种植杯种子萌发的过程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运用语言描述这一过程。

3.凤仙花的种子在遇到水的浸泡后,种皮会变软,种子的呼吸和代谢作用就会增强,种子的体积变大,然后长出胚芽、胚根,接着逐渐长出根、茎、叶,形成幼苗。

4.教师小结:同学们,其实种子的萌发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5.出示一段文字,对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比较科学的描述。

种子在遇到水后,里面的亲水物质就会吸引水分子,使种皮变软或破裂,通透性就会增加。

种子的细胞壁会与原生质发生水合,酶也会活化,呼吸和代谢作用就会增加,种子的体积就会增加长出胚芽,胚根,然后逐渐长出根、茎、叶,形成幼苗。

6.播放种子萌发的过程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7.师:种子的萌发视频大家看到了,其实种子的萌发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步骤,下面请大家来看一幅图,进一步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长出了根》这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观察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学会观察种子的生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珍惜粮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学会观察种子的生长。

2.难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以及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花盆、土壤、放大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种子,一个花盆,一把土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所学的植物生长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种子的生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种子种植在花盆中,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种子生长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条件,从而引出保护环境、珍惜粮食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以及保护环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种子的生长,并和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种子长出了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2.指导学生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3.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种植在玻璃杯里的风仙花种子、试管、水、食用油、一株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技出来,容易吗?
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风仙花种子)我们种植的风仙花,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种子长出了根。

5.师:种子的发芽过程是怎样的?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买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种子萌发先长出了根。

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3)进行实验,证明植物的根的作用: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放人有红色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
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⑤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师:刚オ,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种子,有什么发现呢
(2)我们给风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3)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4)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收集更多根的图片,说说它们在维持植物
生存中发挥的作用。

【板书设计】
种子长出了根
固定植物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
根芽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
【教学反思】
上完这一课,我体会到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创新。

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学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中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科学课教学创新不能开基础知识的传投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当代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

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要注意层次、普遍开发,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