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王安石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桂枝香 金陵怀古》ppt课件
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知
”、“咏怀”等。
【
识
咏 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 史
怀
速
伤今、虚实结合等。
古
诗
递
】
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
情志
02
诗歌精读
读文正音 词语解释
澄( chéng )江
读
测
文心雕龙·诠赋》)《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以“
”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
2.完成下列理解性默写。
课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
堂
“悲秋”的氛围。
检
(5)《桂枝香》一词中写“夕阳西下,阳光洒满江面,远
测
远望去,帆影点点,近处,酒店的青旗正迎着西风飘扬”
这首词的下片重在抒怀,结合词句具体分析作者的
思想感情。
下
阙
从这里看得出来,王安石没有像其他文人登临怀古一样,
只是客观地慨叹兴亡,而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用政治
家的锐利眼光,总结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直斥现实
朝政的积弊,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见。吸取历史的教训
,避免重蹈覆辙。这不是一般文人的见解,而是政治家的
课
金陵怀古(其一) 王安石
堂
霸主①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检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测
注释:①霸主: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
君主。②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优秀ppt课件
, 背 西 风 、 酒 旗 斜 矗 。
峰 如 簇 。 征 帆 去 棹 残 阳
气 初 肃 。 千 里 澄 江 似 练 ,
登 临 送 目 , 正 故 国 晚 秋 ,
桂 枝 香
王 安 石
6
背景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 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 之时。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 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 之苦辛,涌于笔端,写成了名 篇 佳作。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 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 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六朝旧事已随着时光流逝一去不返,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 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但是北宋的统治者享乐依旧,昏庸 依旧。自己的不满之情在景物描写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 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 让悲剧不再重演。
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3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风格遒劲有力,但寒烟衰草凝绿。
但:只有 凝:凝结,引申为一直 六朝相继覆灭的历史已随着长江水一起逝去, 只有那秋风寒烟中的衰草还一直在苍暗的绿着。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 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16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六朝旧事用随典流水,结但合历寒史商烟理女衰不解草知—凝亡—绿国杜,恨牧,《至隔泊今江秦商犹淮女唱》,后庭花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桂枝香PPT教材课件
3.“念往昔繁华竞逐”有什么作用?
【提示】 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领下片 。六朝统治者凭借金陵险要的地势和江南一带丰富 的物产,穷奢极欲,博采声色,国破家残。“繁华 竞逐”四字道出更替的根本原因。“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中,“门外”指隋将韩擒虎,“楼头” 指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意思是说,隋兵已兵临城 下,陈朝君主还在和宠妃寻欢作乐。这是用艺术夸 张手法勾画出的一幅历史画面。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 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 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 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 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 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 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 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 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 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第九课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艺术特色鉴赏 写作素材 天气初肃.(sù) 翠峰如簇.(cù) 酒旗斜矗.(chù) 漫嗟.荣辱(jiē)
澄.江似练.(chénɡ liàn) 征帆去棹.(zhào) 星河鹭.起(lù)
二、词语释义
①登.临.送目:__登__高__临__远___。__ ②正.故国晚秋:_正__是___,__正__当__…__…__时__候__。__
词的下片怀古、抒情。借凭吊六朝遗迹,讽喻 当朝统治者不知吸取历史教训,表达了词人的忧 国之情。
5.词的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并强 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用意是什 么?
钩沉》等。列宁称之为 “__中__国__十__一__世__纪__的__改__革__家__”。
《桂枝香》课件
上阕小结
❖上阕所写景物有自然有人文有动有 静,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构 成一幅美不胜收的金陵风景图。
❖风格概括 点拨:旷远壮阔、清新明丽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 楼头,悲恨相续。
念往昔: 回忆过去。
门外楼头:用典:杜牧的《台城曲》: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作用:在建康建都的各个王朝都相继
灭亡了,体现了词人对国家的担忧。
译:追忆往事,六朝历代统治阶级争 着过豪华淫靡的生活。可叹陈朝君臣 荒淫无耻导致灭亡的下场,在金陵建 都的朝代亡国的悲恨简直连续不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凭高:站在高处。
漫: 徒然、枉然。
荣辱:偏义复词,耻辱,衰亡。
译:千古后人,凭高吊古, 纵观千百年的历史,对亡国 者的耻辱,只能徒然慨叹而 已。
借古讽今,借六朝灭亡的悲剧,告诫统治者不要 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
怀古词特点总结
1.怀古实为伤今。 2.内容上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结构上一般是先写景,后议论抒情。 4.手法上多用典或化用诗句,借历史人物 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借古讽今,用典, 借古喻今) 1.对文中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仰慕之情。 2.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年华易逝,功 业无成。 3.对比衬托,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仕途失意。 4.感慨国运衰微,物是人非,讽刺当朝统治 阶级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5.抒发爱国情怀,警告统治者吸取教训。
一切景语 皆情语, 肃杀的气 氛为全诗 打下了凄 凉的基调。
译:我登高临水,极目远望, 金陵古都正值晚秋时节,气候 开始萧条冷落起来了。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练:白色绸缎,写出江水之纯净。 远眺之静景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教学课件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 作背景。 2.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3.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4.背诵全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 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 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 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等。
远近结合Biblioteka 上片彩舟 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 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景色之美
上片
【思考2】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登临送目,写眼前壮美的景色
上片
【思考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 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 (1)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
如:刘禹锡《乌衣巷》、杜牧《赤壁》、杜甫《蜀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咏史怀古
②表现手法: 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上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 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ù)。归帆去棹 (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 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直抒胸臆。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 代怀古不满之情。
下片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 惨淡的寒烟和衰败的枯草。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 作背景。 2.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3.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4.背诵全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 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 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 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等。
远近结合Biblioteka 上片彩舟 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 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景色之美
上片
【思考2】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登临送目,写眼前壮美的景色
上片
【思考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 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 (1)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
如:刘禹锡《乌衣巷》、杜牧《赤壁》、杜甫《蜀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咏史怀古
②表现手法: 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上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 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ù)。归帆去棹 (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 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直抒胸臆。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 代怀古不满之情。
下片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 惨淡的寒烟和衰败的枯草。
《桂枝香》精选ppt课件
4.下片主要些什么内容?
讨论明确:感叹六朝皆以竟逐繁华而相继亡 国覆辙重蹈的史实。讽喻当今统治者。
5.作者在下片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效果?
讨论明确:“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 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 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 华。”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 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 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 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 短的一首词而多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借古讽今,寓意深 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高二、语文
课标新理念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手法 2.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提高语言敏感力。 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字 介甫,号 半山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 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 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 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 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 新法遭到阻碍。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 外楼头,悲恨相续。
用典:杜牧的《台城曲》: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 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 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 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 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 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 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桂枝香 金陵怀古》ppt课件(21页)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jiē)/荣 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写景 登高远眺
开始萧条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时令: 晚秋 地点: 故国高处 人物: 自己 方式: 登临
“正”“初”“肃”三个字 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 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写词人对故国的怀念,朝 代的更替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模糊,如 今物是人非,抒发悲叹之情。
用典: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 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 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 演!
远景 动景 色彩对比
上片小结
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色彩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通 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 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描绘了 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 的繁荣景象,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 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片抒情做 了铺垫。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政治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 足恤(xù )。(改革家)
文学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思想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 至者少。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之后王安石被 罢相,第二次出任江宁知府。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共28张PPT).ppt
赏析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 秋,天气初肃”一句在 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 景;“故国”点题,为下 片的怀古伏笔;“晚秋” 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 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
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 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
鉴赏“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1
2
对偶。“澄江似练” 与“翠峰如簇”相对, 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 散点铺展相映成趣。 既有平面的铺展,又 有立体的呈现,一幅 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 眼前。
比喻。把长江比作 “白练”,生动地 体现出长江蜿蜒澄 澈的特点;把翠峰 比作“箭头”,突 出翠峰起伏绵延的 特点。
注释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去棹: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长江与秦淮河相汇之处的小洲)。星河,银河,这里 指长江。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繁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下阙
意象:寒烟、衰草 意境:凄凉 手法:用典、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情感: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 心。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教学课件
远观而造成的错觉,在动与不动之间,给人以新奇、真切感,且又气
势宏大,和下片的追古遥相呼应,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
2、你认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叹”。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 通过描写金陵壮丽的景色,而引发词 人怀古伤今之情。
3、本词是如何从写景转入到抒情的?
以“念往昔”句作为过渡,紧扣 上阙的秀丽江山美景,词人回忆过往,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 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读准字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chénɡ)江似练,翠峰如 簇。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 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zhú),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 谩(màn)嗟(jiē)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nínɡ)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yóu)唱,后庭遗曲。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读出节奏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 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 时/犹唱,后庭/遗曲。
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 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北宋王朝的前途更是充满深深的忧虑。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 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 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 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 危的忧患意识。
概
括
上
片 和
下阕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共27张PPT).ppt
中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导入
当历史遇见诗歌,便成就了一类诗歌,名为“ 怀古诗”,比如我们之前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怀古 诗,《桂枝香·金陵怀古》,作家王安石。
王 安 石
怀古诗
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 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品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 过渡作用:写景→抒情;所见→所想 以虚衬实
“念”字,引发作者对于六朝竞相追逐繁华奢靡的感慨;
“叹”字,表达作者对于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批判; 虚实结合
“悲恨相续”直接抒发各个王朝因奢靡和荒淫而接连覆灭的痛恨与无奈。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②物是人非之叹。
只剩下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睹物思人,望物兴叹。
用典
品情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商女: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指《玉树后庭花》,被看作是亡国之音,是荒淫误国的代名词。
至今:强调时间之长,从杜牧的唐末到王安石的宋初,这种繁华 竞逐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 时时:强调频率之高,这种生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课堂小练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词句是:
“___千__里__澄__江__似__练____,__翠__峰__如__簇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归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
导入
当历史遇见诗歌,便成就了一类诗歌,名为“ 怀古诗”,比如我们之前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怀古 诗,《桂枝香·金陵怀古》,作家王安石。
王 安 石
怀古诗
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 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品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 过渡作用:写景→抒情;所见→所想 以虚衬实
“念”字,引发作者对于六朝竞相追逐繁华奢靡的感慨;
“叹”字,表达作者对于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批判; 虚实结合
“悲恨相续”直接抒发各个王朝因奢靡和荒淫而接连覆灭的痛恨与无奈。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②物是人非之叹。
只剩下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睹物思人,望物兴叹。
用典
品情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商女: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指《玉树后庭花》,被看作是亡国之音,是荒淫误国的代名词。
至今:强调时间之长,从杜牧的唐末到王安石的宋初,这种繁华 竞逐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 时时:强调频率之高,这种生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课堂小练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词句是:
“___千__里__澄__江__似__练____,__翠__峰__如__簇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归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
桂枝香金陵怀古(优秀ppt课件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也是属于远景描写,同时含有想象成分,即虚写部分。
.
澄江
远
翠峰 征帆
登临送目 近
酒旗 彩舟
远
白鹭
作者通过对这 些意象的描绘, 为我们展示了 一幅秀丽的山
河图。
.
有实有虚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 楼头,悲恨相续。
借景抒情,写作者对故国的怀念,朝代的更替随着时间 的推移已渐渐地模糊,如今物是人非,抒发悲叹之情 。
用典: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用:警告担忧统治者不可让六朝悲恨延续。
.
此首词为金陵怀古词,上片写金陵
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
“登临送目”四字,统摄全篇。 “正故国”两句,言时令天气。 “千里、翠峰……”两句,言山水之美。 “征帆……画图难足”,皆为江天景色。 下片,历述古今盛衰之感。 “门外楼头”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的诗意。 “至今商女……”句,化用杜牧《泊秦淮》的诗意。
.
地点敀国南京时令晚秋天气刜肃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进眺癿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癿气氛之中清澈癿长江如同蜿蜒千里癿白色绸缎两岸苍翠癿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峭拔
.
字 介甫,号半山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匡
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
王安石
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 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新法
用典:杜牧的《台城曲》: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南朝陈后主)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 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也是属于远景描写,同时含有想象成分,即虚写部分。
.
澄江
远
翠峰 征帆
登临送目 近
酒旗 彩舟
远
白鹭
作者通过对这 些意象的描绘, 为我们展示了 一幅秀丽的山
河图。
.
有实有虚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 楼头,悲恨相续。
借景抒情,写作者对故国的怀念,朝代的更替随着时间 的推移已渐渐地模糊,如今物是人非,抒发悲叹之情 。
用典: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用:警告担忧统治者不可让六朝悲恨延续。
.
此首词为金陵怀古词,上片写金陵
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
“登临送目”四字,统摄全篇。 “正故国”两句,言时令天气。 “千里、翠峰……”两句,言山水之美。 “征帆……画图难足”,皆为江天景色。 下片,历述古今盛衰之感。 “门外楼头”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的诗意。 “至今商女……”句,化用杜牧《泊秦淮》的诗意。
.
地点敀国南京时令晚秋天气刜肃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进眺癿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癿气氛之中清澈癿长江如同蜿蜒千里癿白色绸缎两岸苍翠癿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峭拔
.
字 介甫,号半山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匡
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
王安石
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 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新法
用典:杜牧的《台城曲》: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南朝陈后主)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 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课件17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泊船瓜洲
(55岁)
泊船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瓜州:长江北岸瓜洲镇
钟山:位于南京
春风:一方面写实 一方面具有政治寓意 指皇恩
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 望远,便引起了满怀愁绪,那愁又不是区 区个人私情,而常常是日月之迁流,世途 之坎壈,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 一起涌上心头,奔赴笔下,遂而写成了名 篇佳作,历久长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 而王半山的这一阕《桂枝香》,实为个中 翘楚。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 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 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 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 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杀气象 晚秋时节,最容易让人伤感 生出兴亡之感
送目:自然而然的将目光送到天地的尽头 胸怀充塞于天地之间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 两岸苍翠的群峰 好似箭头一样突出、峭拔(静态)
心中有丘壑 眼里存山河
桂 枝 香
金 王陵 安怀 石古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 神宗赞同。 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 财政。同年四月,遣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 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
借古讽今 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悲恨相续:
这是历史深藏的规律——只要当权者稍有放纵, 稍有个人的不努力,都有可能迎来家国的悲剧, 而遗恨万年
谩:徒然 嗟:感叹 千古凭高:千古以来 登高者登临送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PPT
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 “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 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 “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 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
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被封为荆
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桂枝香》的写作时间一般认为是
作者简介
在作者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时,即熙
宁年间。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 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 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 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可叹隋兵已 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 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 辱兴废。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 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 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悟情
“叹”来文人骚客登金陵山川的作为, 词人持怎样的态度?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漫:1.水涨溢、满、弥漫;2.无边无际;3.模糊不清;4.随意、 不受拘束;5.枉自、徒然;6.玷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有点有染 有实有虚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 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 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往来如梭, 西风乍起处,近旁江岸酒楼处斜 插的旗,迎风飘扬。(动态) 残阳:补叙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 西风:照应上文的“晚秋”
萧索,以“悲情”为基调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 ,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水溶溶,波光粼 粼,一行白鹭迎着绚丽的彩霞飞向远方,隐入空蒙的天 际。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风格遒劲有力。
词,所作不多,但能 “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 人绮靡风气影响。
桂枝香 王安
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 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 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 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 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 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 犹唱,《后庭》遗曲。
此首词为金陵怀古词,以笔力峭 劲,为东坡所叹赏。上片写金陵之景, 下片抒怀古之情。“登临送目”四字, 笼罩全篇。“正故国”两句,言时令 天气。“千里”两句,言山水之美。 “征帆”以下,皆为江天景色。换头, 历述古今盛衰之感,清空一气。“门 外楼头”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 楼头张丽华”诗意。…… “商女” 句,用杜牧《泊秦淮》诗意。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惶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 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 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用典: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庭花。”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 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 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
上片:写景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地点:故国 时令:晚秋 天气:初肃
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 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 中,气势已是不凡。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 白的绸缎, 两岸苍翠的群峰 好似箭头一样突出 、峭拔。
对山水的静态描绘:澄澈、峭拔
叹曰: “此老乃野狐精也。”
字介甫 ,号半山 ,临川人。
王安石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 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 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 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 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 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晚年退居
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 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 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 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 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 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 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1、怀古伤今,寄情遥远,立意高 远。
2、风格豪放。
3、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请同学们综合分析本首词和《念奴娇 赤壁 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 词,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特点。
从创作目的、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考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点有染 有实有虚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 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 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往来如梭, 西风乍起处,近旁江岸酒楼处斜 插的旗,迎风飘扬。(动态) 残阳:补叙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 西风:照应上文的“晚秋”
萧索,以“悲情”为基调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 ,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水溶溶,波光粼 粼,一行白鹭迎着绚丽的彩霞飞向远方,隐入空蒙的天 际。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风格遒劲有力。
词,所作不多,但能 “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 人绮靡风气影响。
桂枝香 王安
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 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 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 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 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 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 犹唱,《后庭》遗曲。
此首词为金陵怀古词,以笔力峭 劲,为东坡所叹赏。上片写金陵之景, 下片抒怀古之情。“登临送目”四字, 笼罩全篇。“正故国”两句,言时令 天气。“千里”两句,言山水之美。 “征帆”以下,皆为江天景色。换头, 历述古今盛衰之感,清空一气。“门 外楼头”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 楼头张丽华”诗意。…… “商女” 句,用杜牧《泊秦淮》诗意。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惶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 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 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用典: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庭花。”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 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 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
上片:写景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地点:故国 时令:晚秋 天气:初肃
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 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 中,气势已是不凡。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 白的绸缎, 两岸苍翠的群峰 好似箭头一样突出 、峭拔。
对山水的静态描绘:澄澈、峭拔
叹曰: “此老乃野狐精也。”
字介甫 ,号半山 ,临川人。
王安石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 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 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 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 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 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晚年退居
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 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 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 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 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 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 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1、怀古伤今,寄情遥远,立意高 远。
2、风格豪放。
3、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请同学们综合分析本首词和《念奴娇 赤壁 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 词,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特点。
从创作目的、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考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