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共19张PPT)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 濒海居民,私载海舡(chuán ),交通外国,因以 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 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 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 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 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4、根本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5、表现
(1)汉朝: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①措施
②原因
材料一:汉初,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 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 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 加重征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材料二: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
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
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5、表现
(2)明清时期
①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 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②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 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 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氏族公社 井田制
所有制
(土地国有)
封建土地 所有制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含义: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首倡者:商鞅(在秦国变法时)
农业
工商业
生产粮食布帛
脱离农业生产
本业
末业
鼓励
限制
3、原因
①商业的发展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 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课件演示文稿
图文探究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
中记载说:“汴京市井经纪之
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 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 。想一想: 汴京是现在的哪一城市?孟元老的记载和上图中的 景象反映了汴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提示:河南开封;商业活动完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市井 ” 1 .兴起:战国时期 , 有的城市出现称作“______ 的商业区。
地域分布看,商业都市从战国到唐朝主要分布在北
方,到唐朝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
明清时期苏州、盛泽镇等南方市镇崛起。
要点轻巧突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
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
4.宋代 (1)突破限制 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 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繁荣的 商业街 。 ________ ②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③“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商业区 已经相当繁华。 5.明清:都市中的________
迅速的发展,但从整体而言,当时仍然是自然经 济为主, A 、 B 两项表述错误, D 项“安定”一词 不符合北宋史实。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夜市、晓 市、乡村中的草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 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 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 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件(共32张PPT).ppt
业务
契约
契约应用更加 广泛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问题探究2:与唐长安城比较,北宋东京城商业有哪些变化?
材料1: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
三百下,散。
——《唐六典》
材料2: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 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原因 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已经有较大的发展; ②唐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及其繁荣; 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路上通道; ④统治者一直都推行开明外交的政策。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5.元明清
材料 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组织上有新的变化。唐宋的飞钱、便换,至此 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这种行会性组 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需要人作保,交纳很多的银 两作工费,并宴请同业,否则不准设设店营业,对内控制也比较强,规 定了行规,违反行规者开会议罚,对外争议由本行“董事”出面交涉。 所有这些特点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已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3.秦汉——魏晋南北朝
材料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 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 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 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汉兴,海内为一,开 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 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解释: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传统小农经济
持续发展;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与各国联系,寻求奇珍异宝,政治 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后来航海带来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政府无力组织大规 模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深层驱动力不足,也无长远目标。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
私田大量出现
②直接原因: A齐国管仲“相地 春秋时各国的 而衰征”
实际上承认了私田合 法化,促进土地制度
税制改革
B鲁国“初税亩”
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 化。
③其他原因 :由于战乱劳动力减少
战国时,各诸侯国通过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
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
①大量公田被抛荒 C.表现: ②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2、条 件:
1)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特 点
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家一户)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精耕细作
4、弱点: 脆弱性
1)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
3)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
2、不利:
①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抗天灾人祸能力低。
②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固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与多重盘剥
17
六、古代社会赋税制度
18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作用或影响
相地 而衰 征
春秋时 根据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期齐国 征税
承认土地私有
初税 亩
编户 制度
租调 制
春秋时 无论公田私田皆按亩纳 期鲁国 税
7
1.井田制:
(1)发展历程: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 除于战国
(2)实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3)主要内容(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8
(4)瓦解
A.时间: 瓦解——春秋时期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课件:2-1-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必修二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基础梳理
必修二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考点1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________产生。 3.西周:商业由________控制。 4.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 现许多大商人;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必修二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解析】西汉商业活动的背离性(政府政策的抑制和 民间商业的发展)说明了在社会实践中商业活动的发展有 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修二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一)市的发展 1.秦代:用法律管理商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________有专门的管理机 构。 3.南北朝:出现民间集市________,但也实行行政 管理。
必修二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4.唐宋:夜市繁盛,草市逐渐打破时空限制,商业 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夜市更加繁荣,还有 定期________。 5.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鼓开市,开始贸易活动;傍晚日落前,关门闭市,停止 贸易活动。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 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旧 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 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古代中国ppt课件
04 古代中国的文化
CHAPTER
文学艺术
诗词歌赋
古代中国的文学以诗词歌赋为代 表,如唐诗宋词等,它们表达了 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
与思考。
书法绘画
古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特 色,强调意境和气韵生动,如王羲 之、颜真卿等书法家和顾恺之、张 择端等画家的作品。
音乐舞蹈
古代中国的音乐和舞蹈艺术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如编钟、古琴等乐 器和霓裳羽衣舞等经典舞蹈。
皇帝的权力通过官僚制度来行使,官 僚制度是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家国一体,即皇帝 既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家族的首领 。
皇帝的权力也受到一些限制,如“天 命观”和“礼法”等传统观念对皇帝 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官僚制度
01
02
03
04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执行皇 帝的决策和维护社会秩序。
04
宗法制
以家族为中心,强调血缘关系 的社会结构。
士族与庶民
社会阶层分明,士族掌握政治 、经济和文化资源。
农民与地主
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关系,农 民依附于地主。
手工业者与商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阶 层逐渐崛起。
0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CHAPTER
皇帝制度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 无上的权力。
06 古代中国的影响与贡献
CHAPTER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四大发明
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 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科技、
文化、军事等方面。
农业技术
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领先于世界 ,如水稻的培育和种植技术,为 全球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3.封建土地私有制
(1)形成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
实际上承认了
土地的私合有法性。②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
形法式律确立了封建土地
私有制。
(2)评价: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地 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 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第十五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 清单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
•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朝代
概况
商朝
善于经商
春秋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打破,商人地位提高
秦汉至隋唐
经商受到 时间地点 的限制
隋唐 都市商业、农村集市、柜房、飞钱
两宋 元朝
商品种类增加,“ 交子 ”出现,商 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大都 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
尝试:选______。(先做后看,效果更佳)
【及时巩固】
1.(2012聊城模拟)《明清商人小说》中指出“三
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
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文言小说
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白话小说更是比比皆
这两种赋役制度有何区别?各有何影响?
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1851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 阶级矛盾,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 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 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摊丁入亩:雍正皇帝一上台,就把丁税平均摊 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种办法称之为 “摊丁入亩”。
第1课中国经济史PPT课件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 用
铁器时代到来,铁制农具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耕作技术的改进
牛耕、代田法、区田法等耕作技术的推广,增加了农作物 产量。
水利设施的兴建
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 。
手工业部门兴起与技艺传承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技艺精湛
海外贸易政策
宋元时期继续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
贸易范围扩大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 等地的贸易更加频繁。
贸易商品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外,还增加了香料、药材、珠宝等进口 商品。
明清时期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
明朝初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只允许官方朝贡贸 易。清朝时期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06
总结:回顾中国经济史,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史发展脉络梳理
古代中国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商业和 手工业逐渐发展,形成 了独特的经济体系。
近代中国经济
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内部 动荡影响,经历了从封 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 代的转型过程。
现代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的转变,经济持续高速 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 经济体。
列强经济侵略
西方列强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控制中国市场和资源, 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危机加深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经济影响
洋务运动背景
19世纪60年代,为应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清政府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 号的洋务运动。
铁器时代到来,铁制农具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耕作技术的改进
牛耕、代田法、区田法等耕作技术的推广,增加了农作物 产量。
水利设施的兴建
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 。
手工业部门兴起与技艺传承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技艺精湛
海外贸易政策
宋元时期继续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
贸易范围扩大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 等地的贸易更加频繁。
贸易商品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外,还增加了香料、药材、珠宝等进口 商品。
明清时期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
明朝初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只允许官方朝贡贸 易。清朝时期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06
总结:回顾中国经济史,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史发展脉络梳理
古代中国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商业和 手工业逐渐发展,形成 了独特的经济体系。
近代中国经济
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内部 动荡影响,经历了从封 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 代的转型过程。
现代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的转变,经济持续高速 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 经济体。
列强经济侵略
西方列强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控制中国市场和资源, 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危机加深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经济影响
洋务运动背景
19世纪60年代,为应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清政府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 号的洋务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共45张PPT]
◎认知反馈
(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
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
产品基本为贵族所有 由奴隶和庶民耕种 千耦其耘
(3) 形成于商,鼎盛于西周,破坏于春 兴废 秋,废止于战国
3.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进步,私 田大量产生
(1) ② 耕作井田的劳力减少(由于战争 背 等因素) 景
③周室衰微,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发 展(化公为私)诸侯视土地为私产
均田制
1.内容: 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掌握的无 主荒地分配给农民。 2.特点: ①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②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 3.政府实施的主要目的:促进生产、增 加税收。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土地制度 土地公有制 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战国以来) 多种土地所有制
贫富分化 →激化矛盾 →危害统治
影响: ①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
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 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③农民: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地主:地租重,使其乐于买田置地,影响
手工业再扩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④土地兼并下的两种矛盾: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
④各国的改革(直接原因)
(2)过程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畅游百年商海
宋元时期,苏老板的家乡钱塘成为极盛之地, 此时改称为临安。 思考一:苏老板的后代凭着殷实家境,仍在做着买卖, 在商业方面他能看到哪些他的祖辈无法看到的东西? 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原先不准设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管理的直接监管 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知识概览三
朝 代 战国 ■商业都会的崛起■ 城市出现商业区 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汉 代
新 朝 唐 代 明 清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五都) 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 商业市镇兴起(苏州、盛泽镇等)
宋 代 汴京等都市的商业繁盛(相国寺庙会)
知识整理和再现
唐朝商业经济繁荣的特点及表现
交通便利:水路、陆路、海路四通八达; 统一货币: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 市场发达:政府设市署专门管理,有固定交 易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还出现夜 市、草市等。 商人众多:胡商遍布; 城市兴旺:长安、洛阳,扬州、益州等等。
【解析】选C。具体分析如图所示:
2.(2012·江苏单科·T3)以下关于 “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
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 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选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反映市坊界限打破,符合 图中北宋情形。A、B、C三项和图片反映的商业信息不相符。
2、对城市商业发展的一般认识 (1)商业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密切联系 (2)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减少,日益突出生 产性和商业性。 (3)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地位也日益改善。 (4)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 (5)尽管商品经济的活力逐渐增强,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 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
历史意义
井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 的土地制度之一,对研究 古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均田制
起源与背景
均田制起源于北魏,为封建社会土地 国有制度,目的是限制土地兼并。
历史意义
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封 建经济的发展。
内容与特点
国家将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只 有使用权,不得转让或买卖。同时, 农民需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
地主土地私有制
起源与背景
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起,地 主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主 要土地制度。
内容与特点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并出 租给农民耕种,从中获取 收益。农民则需向地主交 纳地租。
历史意义
地主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 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 加剧了土地兼并和贫富分 化。
土地政策的影响
社会影响
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远影响。例如,井田制加强了 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均田制 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商业逐渐从官府 控制中解放出来,私商逐渐兴起。
秦汉时期
实行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但同时也鼓励对 外贸易。
隋唐时期
商业政策相对宽松,出现了商业繁荣的局面。
宋元时期
商业政策更加宽松,城市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 展迅速。
明清时期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商业发展受 到一定限制。
重视民生福祉
古代税收政策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现代政府应该更加注重 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民生性。
加强税收监管
古代税收政策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对现代税收监管提供了启示,政府应 该加强对税收征管的监管力度,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中国古代的商业》课件
随着商业的发展,政府在政策 上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推 动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 政策改革。
影响权力结构
商业精英逐渐崛起并在政治领 域发挥影响力,对传统的权力 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
05
中国古代商业的局限和挑战
商业局限
市场规模有限
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导,人 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市场规 模相对较小,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聚集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水 平逐渐提高,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政 治的中心。
对文化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
商业活动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得以交流融合,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传播知识技术
商人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将各地的知识、技术、艺术等带到其他地方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提升审美水平
商业产品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水平,通过商品人们可以了解 和欣赏当时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沈万三
元末明初的巨富,以经营 农பைடு நூலகம்和海外贸易为主,富 可敌国。
重要事件
丝绸之路
汉代开辟的连接东西方的 重要商路,促进了贸易和 文化交流。
唐宋时期商业革命
唐朝和宋朝时期,商业活 动迅速发展,出现了商业 行会和货币经济。
郑和下西洋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开拓 了海上贸易,加强了中国 与东南亚、非洲等地的联 系。
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互补关系
商业与农业是互补的关系,农业为商 业提供商品和原材料,商业为农业提 供生产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 和生活用品。
制约关系
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商业产生制约作用 ,如农业丰收则商品供应充足,有利 于商业的发展;反之,则可能导致商 品短缺,制约商业的发展。
依存关系
商业和农业相互依存,农业的发展需 要商业的支持,商业的发展也需要农 业的支撑。
影响权力结构
商业精英逐渐崛起并在政治领 域发挥影响力,对传统的权力 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
05
中国古代商业的局限和挑战
商业局限
市场规模有限
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导,人 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市场规 模相对较小,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聚集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水 平逐渐提高,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政 治的中心。
对文化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
商业活动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得以交流融合,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传播知识技术
商人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将各地的知识、技术、艺术等带到其他地方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提升审美水平
商业产品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水平,通过商品人们可以了解 和欣赏当时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沈万三
元末明初的巨富,以经营 农பைடு நூலகம்和海外贸易为主,富 可敌国。
重要事件
丝绸之路
汉代开辟的连接东西方的 重要商路,促进了贸易和 文化交流。
唐宋时期商业革命
唐朝和宋朝时期,商业活 动迅速发展,出现了商业 行会和货币经济。
郑和下西洋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开拓 了海上贸易,加强了中国 与东南亚、非洲等地的联 系。
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互补关系
商业与农业是互补的关系,农业为商 业提供商品和原材料,商业为农业提 供生产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 和生活用品。
制约关系
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商业产生制约作用 ,如农业丰收则商品供应充足,有利 于商业的发展;反之,则可能导致商 品短缺,制约商业的发展。
依存关系
商业和农业相互依存,农业的发展需 要商业的支持,商业的发展也需要农 业的支撑。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刀 币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 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 场所。以后“城”、“市”结合, 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 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二Biblioteka 城市的繁荣“市”的发展演变
• • • • • • • • 1、秦代:管理“市”的规定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管理严格 3、六朝:乡村形成“草市” 4、唐代:“草市”逐渐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晚期大城市出现“夜市” 5、宋代:“市”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草市”设施完备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非常繁华
明清时期:棉纺——松江 冶铁——佛山 制瓷——景德镇 转运——汉口、朱仙 丝绸——盛泽镇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1)我国古代商业起源较早,不断发展,但因受到重农 抑商政策制约,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 衡,发展艰难而曲折; (2)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城市对 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3)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据中国古代经 济的主导地位 (4)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发展;其中官 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 经济目的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 政策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3、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学习要点:
1、了解古代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表现。 2、了解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3、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古代商业的活跃
“商人”的起源:商王朝覆灭 后,商族人成了周朝奴隶。武王 把殷商遗民分给各诸候国,由于 商族原是贵族,养尊处优,身无 长技,一下变为贱民,又被剥夺 了土地和特权,无力赡养家眷, 只好走南闯北劳碌奔波,以做买 卖为主要职业。周族人重视农业, 鄙视生意人,认为买卖只是借交 易获取别人劳动的成果,是士农 工商最后一等。在周人的心目中, 做买卖的人就是商人,这就是中 国称生意人为“商人”的缘由。 “商业”、“商品”、“商旅” 诸词也都由此而来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海禁”政策,一方面,扼杀了中国对外 贸易进步的可能性,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国 与世界隔绝,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和思想文化 交流,丧失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技术进 步的外部动力。海外市场狭小、资本原始积累 不足、科技没有长足进步,这些因素都不利于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形成
(1)性质:乡村集市
(2)特征: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自然形
成、设④“
”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
(1)“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2)⑤“
”比较繁荣;
(3)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 济形势。
5.宋代:
(1)“市”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商业街形成;
(2)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3、表现:
(1)限制商人的日常生活;(如西汉初年, 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2)发展官营商业,打击富商大贾;(如西 汉推行盐铁官营政策,王莽时期实行五均、六 筦制) (3)对商人加重赋税征收。(如汉初商人的 赋税加倍)
4、实质:
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 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持封建生产关系。
5、评价:积极:
a.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 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 治基础;
消极:
a防碍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 迟迟难以瓦解。
b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 发展,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
问题五:“海禁”政策
(3)“草市”已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 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唐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问题二:著名的商帮与主要的商业城市
一、著名的商帮
(1)出现:明代:
(2)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势力强大的有
①
和②
;
(3)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同一地域
专题一第2讲
古代中国的 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
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
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考试说明: 1、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
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3.南北朝时期:商业都市有建康、山阴、襄阳、 郢州、交州。
4.唐代:
(1)③ 最为繁盛;
、④
的商业
(2)广陵“雄富冠天下”。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如汴京(开封)
(1)商市繁荣;有夜市、⑤
。
(2)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如相国寺庙会。
6.清代:著名城镇有⑥
、盛泽镇、
汉口、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问题三: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③
。
二、主要的商业城市
1.战国时期:城市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形成繁荣景象
(1)王莽时期:以“市”为重要标志的① 的商业中心形成
a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b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
②
。
(2)其他“都会”城市:蓟、江陵、寿春、合 肥、吴、番禺。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 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 “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 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问题一: “市”的形成与发展
1.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
①
。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② 有9处正式的“市”。
3.六朝:③“
4、根源: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决定了对外很少有需 求。
问题六: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 物。它的实施保护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 农耕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妨碍了国内市场的 扩大、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苛捐 杂税限制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国内市场的 狭小、自由劳动力的缺乏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
1、含义:
明清时期,政府严禁私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
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
主持下进行)。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2、目的:
防范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
3、影响:
(1)从暂时、局部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抵 制了西方殖民侵略; (2)从长远、全局来看,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
3、“重农抑商”“ 与海禁”政策都是中国封 建制度的衍生物,因此,可以说封建政治制度 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问题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 和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 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3、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萌芽,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 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 策的严重阻碍,发展异常缓慢。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发展中;
(2)市场交换比较发达;(小农经济,需要交换再生 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交换属于自然经济形态基础 上的市场经济,市场规模不大,社会分工不发达)
(3)发达的市场交换,没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①只有城市手工业品和乡 村农产品的交换,才能为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创造 条件。②古代城市市场,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皇室、 贵族、官僚、绅士的享受消费,城市手工业品与乡 村农产品的交换处于次要地位;③乡村集市是自然 经济的补充。)
(4)抑商政策导致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三位一体, 自由、独立的大商人无法立足。
问题四:重农抑商政策(商鞅首先倡导)
1、含义: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目的:
(1)维护自然经济;(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 是自然经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 的兴衰存亡) (2)维护政治稳定。(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有利于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