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个人灌区灌溉工作总结
个人灌区灌溉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个人灌区灌溉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个人灌区灌溉工作总结如下:一、灌溉工作基本情况今年,灌区灌溉工作以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为目标,全面实施了科学灌溉管理。
通过优化灌溉计划,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了农作物的适时灌溉。
同时,加强了灌溉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提高了灌溉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灌溉管理措施1. 灌溉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科学制定了灌溉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了灌溉的及时性。
2. 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在灌溉季节,通过合理调配水库、河流等水源,确保了灌溉用水的稳定供应。
3. 灌溉设施的维护与改造:加强了灌溉渠道、泵站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及时修复了灌溉设施的损坏,提高了灌溉系统的可靠性。
三、灌溉效果评估通过一年的灌溉工作,灌区农作物的灌溉覆盖率和灌溉效率均有所提高。
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灌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灌溉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灌溉设施老化,影响了灌溉效果;灌溉计划的执行有时不够灵活,未能及时应对气候变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灌溉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灌溉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五、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为核心,不断优化灌溉管理措施,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提升灌区灌溉的整体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管理理念,为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灌溉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灌区农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灌区用水管理方法探讨
灌区用水管理方法探讨摘要分析灌区用水管理方法,包括取水计划编制、灌区配水计划编制、用水计划的执行三方面,以为灌区计划用水的推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灌区;用水计划;管理方法计划用水是有计划地进行蓄水、引水、提水和配水,是在用水前根据作物高产所需水分,考虑水源、工程及农业生产安排等,编制好用水计划;用水时根据气象条件,修改和执行用水计划,进行具体的蓄水、取水和配水工作;用水结束进行总结,为今后积累经验[1-4]。
1 取水计划编制1.1 河流水源情况分析分析灌溉水源可以明确渠首可能引(抽)入的水量。
无坝引水和抽水灌区,需分析水源水位和流量;低坝引水灌区,只需分析源流量。
水源供水流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成因分析法、平均流量法和经验频率法等,用以确定计划年内的径流总量及其季、月、旬(或5日)的分配[1-4]。
成因分析法是利用实测资料,从径流成因上分析一些气象、水文因素与水源径流的关系,建立相关图(例如,建立降水径流相关曲线等),据此再按选定的各阶段气象、水文(如降水)资料来确定河流的径流过程。
平均流量法是根据多年实测资料,按日平均流量,将大于渠首引水能力的部分削去,再按旬或5日求其平均值作为所拟定的水源供水流量。
经验频率法中以采用分段假设年法或分段实际年法较多。
其阶段划分,一般根据作物生长期、气候变化及水源年内变化规律,将全年划分为2~3个阶段,或只分析全年中某个阶段。
分段假设年法是将该阶段内多年实测流量,按旬或5日平均后依递减顺序排列,取相应于所选频率的流量,作为该阶段内的水源供水流量。
分段实际年法是将历年该阶段的平均流量依递减顺序排列,取所选频率的年份,以该年内各旬或5日平均流量作为水源供水流量。
1.2 计划引(抽)入水量确定确定渠首可能引(抽)入的水量和灌区灌溉需要的水量后,将二者进行平衡分析,最后可确定计划引(抽)水量。
在对比平衡分析中,若某阶段可能引(抽)入流量≥灌溉需要流量,则以灌溉需要的流量作为计划的引(抽)水流量;若可能的引(抽)入流量<灌溉需要的流量,就需要通过以下各种措施进行用水调整,最后确定计划引(抽)水流量,要使任何阶段的计划引(抽)水流量≤可能的引(抽)入流量。
灌溉计划用水
灌溉计划用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灌溉计划用水则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在制定灌溉计划用水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情况、气候条件等。
本文将就灌溉计划用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灌溉计划用水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作物的需水量。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灌溉计划时,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期水分需求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确保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从而实现正常生长和丰收。
其次,土壤水分情况也是制定灌溉计划用水的重要考虑因素。
土壤的贮水能力和含水量对作物生长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灌溉计划中需要对土壤水分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水量和频次,避免因灌溉不足或过量而导致土壤水分不均匀,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另外,气候条件也是制定灌溉计划用水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因素对作物生长和水分蒸发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灌溉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水量和频次,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保证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实现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除了以上因素外,还需要考虑灌溉设施的状况和灌溉水源的供应情况。
灌溉设施的完善程度和灌溉水源的供应能力直接影响着灌溉计划用水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制定灌溉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灌溉设施的状况和灌溉水源的供应情况,确保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灌溉计划用水的制定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充分考虑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情况、气候条件、灌溉设施状况和灌溉水源供应情况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水量和频次,以保证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实现良好的生长和丰收。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灌区实施方案编制
灌区实施方案编制一、前言。
灌区是指利用灌溉水源对农田进行灌溉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灌区实施方案编制是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
本方案旨在对灌区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灌溉工程的有效实施。
二、灌区实施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1. 综合考虑灌区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水源和水量。
2. 依据农田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灌溉水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3. 强化灌区管理,建立健全的灌溉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障农田灌溉的顺利进行。
4. 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 加强对灌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灌溉技术水平,促进农田灌溉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三、灌区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 灌区规划设计。
根据灌区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状况、灌溉水源等情况,进行灌区规划设计,确定灌区的范围和布局,科学合理地划分灌区的区块和灌溉分区,制定灌溉水源的选址和输水管道的布置方案。
2. 灌溉水源和水量确定。
根据灌区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引河水等灌溉水源的情况,确定灌溉水源的选取方案,科学测算农田的需水量和灌溉水量,制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分配方案。
3. 灌溉设施建设。
按照灌区规划设计的要求,建设灌溉水源、输水管道、灌溉水渠、灌溉水泵站等灌溉设施,确保农田灌溉水的供给和输送。
4. 灌溉技术推广。
加强对灌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民的灌溉技术水平,促进农田灌溉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5. 灌区管理机制建立。
建立健全的灌区管理机制,加强对灌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灌溉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农田灌溉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灌区实施方案编制是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
本方案主要包括灌区规划设计、灌溉水源和水量确定、灌溉设施建设、灌溉技术推广和灌区管理机制建立等内容,旨在确保灌溉工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农田灌溉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灌区用水实施方案
灌区用水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灌区用水实施方案是指针对特定灌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情况,制定的一揽子措施和计划,旨在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灌区用水现状分析当前,我国许多灌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灌溉效率低下、土地退化等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因此,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灌区用水实施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三、灌区用水实施方案的目标1. 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2. 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3. 维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4.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四、灌区用水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1. 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合理分配灌溉水资源;2.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3. 完善灌区水利设施,提高输水效率;4.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减少土地退化;5.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6.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灌溉制度。
五、灌区用水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1. 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用水计划;2.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3.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用水合理合法。
六、灌区用水实施方案的预期效果1. 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2.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3.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土资源状况;4.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七、结语灌区用水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解决当前灌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为灌区用水管理和利用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灌区用水组织实施方案模板
灌区用水组织实施方案模板一、前言。
灌区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灌区用水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灌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保障农业生产水平。
二、组织机构。
1. 灌区用水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灌区用水计划和方案,统筹协调各项用水工作。
2. 灌区用水监测中心,负责监测灌区用水情况,及时掌握用水量和用水效率。
3. 灌区用水调度员,负责根据灌区用水计划,合理安排用水时间和用水量。
4. 灌区用水技术服务人员,负责指导农民科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灌区用水计划,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和气象条件,制定每个灌区的用水计划,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用水量。
2. 加强用水监测,建立灌区用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用水情况,掌握用水量和用水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灌区用水调度,根据灌区用水计划,由灌区用水调度员负责统一调度,合理安排用水时间和用水量,确保各地农作物得到充分灌溉。
4. 提高用水效率,开展用水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用水知识,提高农民的用水意识,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加大对灌区用水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灌区用水管理的正常运转。
2. 技术支持,加强用水技术研究,不断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3. 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灌区用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保障用水权益。
五、总结。
本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规范灌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保障农业生产水平。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落实本方案,确保灌区用水工作顺利进行,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六、附录。
1. 灌区用水计划表。
2. 节水灌溉技术培训资料。
3. 用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即为灌区用水组织实施方案模板,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浅谈惠农渠灌域配水计划的编制基本方法
浅谈惠农渠灌域配水计划的编制基本方法【摘要】为使有限的惠农渠水资源能充分发挥效益,灌区上下游均衡受益,作物适时灌溉,必须制定农业用水计划,必须限额用水。
在此结合惠农渠2009-2011年的灌区用水、以灌区实际出发对我处编制调配水计划做了简单说明。
得出要编制一份切实可行的调配水计划书,必须结合灌区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收集分析实测资料,积累的经验和资料越多,编制的引、配水计划就越切合实际。
【关键词】惠农渠灌区;配水计划;编制;方法惠农渠建于公元1729年,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大规模的扩整改建,渠道现状定形于20世纪七十年代,是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相对部位最低渠线最长的一条干渠,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惠农区六个市县区至惠农县尾闸乡。
惠农渠最大引水流量为97m3/s,担负着灌区所辖33个乡(镇)、168个行政村,17个农、林、牧、渔场的113.77万亩的农田灌溉及其它工业用水。
渠道总长229km,其中惠农渠干渠长139km,支干渠三条长90km。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种植业不断向经济作物发展,导致种植结构相对较单一、用水高峰更加集中,灌区土质情况复杂,用水规律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惠农渠渠系线路长,控制面积广而散,下游分支又多,加之各个灌区引水量限制,灌溉可用水资源越来越紧张,干渠调配水的难度越来越大,作为惠农渠大灌区,要达到上下游均衡受益,作物间用水协调,水管单位编制合理、适时的调配水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现结合惠农渠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实际水情及灌溉用水为例我处调配水计划的制定方法。
1、配水原则(1)计划用水与“丰增枯减”相结合;(2)年度总水量控制的原则;(3)各取水口统一调度原则;(4)均衡受益的原则;(5)湖泊湿地及生态用水严格执行计划原则。
2、配水方式的选择一般灌区的配水方式以续灌和轮灌为主,或续灌、轮灌相结合。
(1)续灌:当水源比较丰富,供需水量基本平衡时,渠首向全灌区的干、支渠道采用续灌的方式配水。
灌区供水计划管理制度
灌区供水计划管理制度一、概述灌区供水计划管理制度是为了合理安排和管理灌区供水,保障农田灌溉用水需求,提高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供水计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程序,规范供水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供水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1. 灌区供水计划的编制(1)根据灌区水资源情况、农田用水需求和作物生长需要,制定灌区供水计划。
计划包括供水时间、供水量、灌溉周期等内容。
(2)供水计划由灌区管理机构负责编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计划应定期更新,根据水情变化和农业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2. 灌区供水的实施(1)供水计划执行由灌区管理机构统一负责,根据灌区内各个分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供水方案,确保供水计划的顺利实施。
(2)供水过程中,要加强对水源、输水管道和灌溉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处理供水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灌溉水质量和供水稳定性。
3. 灌区供水的监督管理(1)建立健全灌区供水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供水过程的合规性和公平性。
(2)加强对供水的监测和评估,制定供水质量标准和水量控制指标,对供水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及时纠正问题。
4. 灌区供水的效益评估(1)建立供水效益评估制度,通过对供水计划的执行情况、农田灌溉效果和农业产量等指标进行评估,评价供水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供水计划,提高供水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三、管理流程1. 供水计划的编制流程(1)确定编制主体:由灌区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编制供水计划。
(2)调查研究:对灌区水资源、灌溉设施、作物需水量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3)制定供水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供水时间、供水量、灌溉周期等内容。
(4)审核批准:供水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正式实施。
2. 供水实施流程(1)组织实施:根据供水计划,统一组织实施供水活动。
(2)监测维护:加强对水源、输水管道和灌溉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浅谈灌区配水计划
浅谈灌区配水计划灌区配水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每次用水时渠道的配水方式,配水时间和顺序,以及水量的分配等。
一、配水方式灌区配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续灌,一种是轮灌。
(一)在水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供需水量基本平衡时,一般除斗、农渠进行轮灌外,干、支渠道都采用续灌方式。
一般认为当供水流量减少后,供水量差额在25-30%以内时干支渠仍可采用续灌。
但其配水量应按比例减少,供水量差额在25-30%时干支渠就不应该采取续灌方式,而应改为轮灌。
(二)轮灌:当水源供水不足,经采取其他措施(压低灌水定额,调整灌溉面积等)后,供需水量差额仍较大时,干支渠就要考虑轮灌。
采取轮灌方式配水,水流比较集中,渗漏损失小,在水源紧张旱情严重时这种轮灌方式有利。
二、配水顺序(一)正确处理上下游之间关系,在抗旱季节,上下游之间用水矛盾最为突出,上游多得水,下游少得水,造成上下游之间出现矛盾。
怎样处理好这个矛盾呢?上下游轮灌,或夜间下游,白天上游,这样可以解决上下游之间的矛盾。
(二)先高田后低田。
先灌高田,这样水量集中便于灌溉,后灌低田,因为低田灌水方便,这样解决高田和低田的矛盾。
(三)先灌成片田,后灌零星分散田。
(四)先灌急用,后灌缓用。
(五)先看后放。
专业管理人员和村干部深入现场,了解旱情,落实灌溉面积,进行四定,即“定专人管理,定灌溉面积,定放水流量,定放水时间”,然后开闸放水,这样才能做到配水合理,供水及时,不致出现不急需用水的地方放了水,急用水的地方反而没有水的不合理现象。
三、水量调配的计算(一)配水量计算当水库每次灌水的供水量确定以后,在灌区内部怎样分配,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按灌溉面积比例分配。
按灌溉面积比例分配计算方法简便,缺点是没有考虑灌区内不同作物种类,土壤差异等条件,水量计算比较粗略。
但灌区多数是灌溉水稻,因此多采用按面积比例分配水量。
一种是按要求的灌溉用水量比例分配,如果灌区内部种植多种作物,灌水量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单凭灌溉面积分配水量,而应考虑不同作物,不同的灌水量,进行配水计算。
灌区灌溉管理措施的执行与监督机制
灌区灌溉管理措施的执行与监督机制灌区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之一,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农田水分的合理调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灌区灌溉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执行与监督机制。
一、执行机制1. 灌区灌溉管理部门的建立:在灌区内设立灌溉管理部门,负责灌区内的灌溉计划制定、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管理部门应设立专业团队,包括农业专家、水利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等,以确保灌区的科学管理。
2. 灌溉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灌区管理部门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土壤水分状况、天气条件等因素,制定详细的灌溉计划。
灌溉计划应包括灌溉水量、灌溉时间和灌溉方式等内容,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施。
3. 引入现代化灌溉技术:灌区应积极引入现代化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同时,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对现代化灌溉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4. 灌区灌溉设施的维护与改进:对于灌区内的灌溉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改进。
例如,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新,增加节水装置等,以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5. 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为确保各个农田的合理用水,灌区管理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溉设施状况等因素,合理分配灌溉水资源。
同时,要严格控制非农业用水,避免浪费和滥用水资源。
二、监督机制1. 日常监督与检查:灌区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对灌溉工作的日常监督和检查,以确保灌溉计划的执行情况。
对于违规行为和不当操作,应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灌溉水量的计量与监测:对于灌区内的灌溉水量应进行准确计量,通过安装水表或使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其使用量。
同时,要加强对灌溉水源的监测,防止水源污染和滥用。
3.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灌区内应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对于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行为,允许农民和相关人员进行投诉和举报。
对于投诉和举报,灌溉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查和处理,保障举报人的利益和合法权益。
灌区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方法探讨
灌区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方法探讨针对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方式进行分析,介绍了灌溉用水定额的内涵,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了影响灌溉渠灌溉用水定额的影响因素,内容有:基本因素、水资源条件、软影响因素。
最后,探讨了灌区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方法,主要包含:理论分析计算法,小麦灌溉用水定额标准,同时还分析了实施用水定额的保障措施和预期目标。
标签:灌区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方法;水资源条件灌溉用水定额主要是对灌溉用水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等进行衡量的,同时具备可比性标准,其属于农业用水管理中的微观指标。
对灌溉渠灌溉用水量的定额编制方式进行分析,为区域农作物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1、灌溉用水定额内涵灌溉用水定额主要是对灌溉用水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等进行衡量的,同时具备可比性标准,其属于农业用水管理中的微观指标。
灌溉用水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水的输送、分配符合渠道特点,对土壤中水分进行补充,促使其符合作物的需水要求,注重灌溉用水要符合客观规律。
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方面,进一步强调灌溉用水需符合现有技术水平,经济条件。
立足工程现状,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技术以及管理的前瞻性,进一步强调灌溉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先进性,这些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重点强调科学性,但是互相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
有时会强调合理性,但是有时又会强调先进性。
2、灌溉区灌溉用水定额的影响因素2.1 基本因素物种类农产品属于农业活动当中的产物,为了获得某种农产品,人们进行特定的农业活动。
不同作物有着不同的需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物种类是制定灌溉用水定额的基本因素。
即便是因为某种原因,可以放弃对某种作物的种植,使用其他农作物代替,但是只要这种作物需求存在,就需要为其定制相应的灌溉用水定额。
因为作物种类较多,可以选择播种面积大的作物,先制定用水量定额,其他作物对其进行参照。
2.2 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基本条件存在不可选择的特点,但对于水资源利用条件而言,存在可以改善的一面。
引大灌区用水计划编制的思考
1 用水计 划的缩制
水 计 划时 ,水 资源 要统 筹 兼顾 ,统 一调 度 ,合理 运 用 ,相 互
用 水计 划 是 指从 灌 区渠首 水 源 引取 的水量 向各 级 渠 调 剂 ;编 制 的用 水计 划要 简 明扼要 ,切 合实 际 ,经过 充 分讨
灌 区配水计划 就是将水量 由上 而下的逐 级分配 给各级 量稳 、准 、匀 ,使灌溉秩序有序推进 ;先灌溉 高地 势的 田地 ,后
渠道 或用水单位 ,包 括应分配 的流量和水 量 、用水次 序和用 灌溉低地势 田地 ;先灌溉经济作物 ,后灌溉一般作物 ;灌溉集
力 ,对灌区气候预报资料 和用水单位 的用水要求进行 测算评 制约 。编制方既要照顾用水单位 的利 益 ,还 要充分利用灌 溉
估 ,编制 渠系引供 水计划 ;三是 上报管理局 灌 区管理处 全年 水资源 ,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 益。
用水计划 ,经审核批 准后 ,下发水 管所执行 。
2.1资 料 调 查 研 究 和 分 析
净水量和 毛水量两层 内容 ,净水量是灌溉或 其他用途 的有效 灌的方式 。轮灌 是在 引水流量减少或不够用时按照顺序轮流
用水量 ,毛水量是净水量与水利用过程水量 损失的和 。净水 灌溉 ,即把水量集中供给某一渠道 ,灌完之后 ,再供给另一渠
量与毛水量 的比即为渠道用水利用率 ,利用率 的高低反映 了 道 ,也或者先供给下游后供给上游的方式 ,此法水 流量集 中,
计划要上下结合 ,编 审结合 ,充分讨论 。引大灌 区内一般先 由 单位的灌 季 、时段配水计划 ;灌溉定额及 田间水利用系数 。
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是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并确保农田的正常生产。
本文将从规划和实施两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灌区灌溉设施项目。
一、规划部分:1. 灌溉需求评估:首先,需要对灌区的作物种类、土壤条件进行评估,了解灌溉需求。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不同作物对水的需求量,为灌区灌溉设施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 水资源调查:进行灌区水资源调查,明确可供灌溉的水源情况。
水源可以是河流、湖泊、蓄水池或地下水等。
根据水质、水量和可持续性,选择最适宜的水源供给灌溉系统。
3. 设施确定:根据灌溉需求和水资源情况,确定不同灌溉设施的类型。
可以包括喷灌、滴灌、渠道灌溉等不同形式的灌溉方式。
结合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设计出最适宜的灌溉设施。
4. 技术选型:在设施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评估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劣,并选择适用于该灌区的技术。
考虑到设备的成本、操作难度和维护要求等因素,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
5. 资金筹集:制定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资金筹集计划,寻找政府资金和各种捐款,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顺利实施。
二、实施部分:1. 工程建设:根据规划设计,进行工程建设。
这包括土地治理、渠道开挖、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工作。
同时,需要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以便按照计划实施。
2. 运维管理:一旦灌溉设施建设完毕,就需要进行设施的运维管理。
这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管理灌溉系统、监测土壤水分以及及时修复设施的损坏等,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农民培训:为了确保农民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灌溉设施,需要组织培训活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灌溉水平,提高灌区的整体效益。
4. 监测评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评估项目的效果和运行状况。
通过监测灌溉水使用情况、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等指标,可以检查项目的实施效果。
5. 信息共享: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将灌区灌溉设施项目的经验和技术推广给其他相关地区。
夹马口灌区年度灌溉引水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全 局 总 引 水 的百 分 比 作 为 当年 配水 比例 。
关键词 : 夹马 口灌区; 年度 引水任务 ; 支渠; 干渠管理段 ; 配水
中 国分 类 号 :24 ¥7 文 献标 识码 : B
1根据灌 区灌 溉试验站 预计 降雨量资料 , ) 将年度预计降
水情况按 丰水 年 、 平水 年和枯水年 ( 根据 经验分配 ) 确定 ( 相
关参数分别为 P P平 P枯 ) 、 、 、。 2年度引水计划 W= EP B, ) W  ̄ x 式中 , ——上年度实
水 7 5 实际灌溉面积按 8 %计( 9m , 0 穿插井灌区 )需净水量 6 , 9
13 0h 发展到 1. x 0 其中苹果 9 1 1am , m 62 1 ̄m , 2 . x 0 2粮食作物 8 h 0 5 l3m , . xOh 棉花 5 6 1 m 。 5 . x0h 近年来 , 8 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和 完善 , 形成了目前的灌区灌溉引水任务的分配办法 。
段 ) 。
夹马 口灌区是一个准公益事业单 位 ,以农业 灌溉为主 , 黄河水作 为一种特殊商 品 , “ 对 水商 品” 的管理 , 参照现代企 业 的“ 三流管理 ” 理念 , : 即 物流 ( 水量 )资 金流( 费 )信息 、 水 、
流( 水信息 ) 进行管理 , 本文主要阐述物流( 水量 ) 管理。
2 实际执行情况
1以 20 年春季灌水为例 , ) 09 根据上年度统计 的灌区实际
灌 溉面 积 1. xOh 6 2 l3m ,其 中苹 果 98 x 0h z 2 .1 1Zm 、粮食 作物 0 5 la . x Oh 、棉花 5 6 1am 。根据试验站预测春季降雨量 5 m . x0 8 h 15 m, 1r 按照不 同作物春季灌水习性 , a 苹果平均灌水 1 次 , . 6 每 公顷平均灌水 7 0 8m, 实际灌溉面积按 9 %计( 0 部分幼苗不灌 , 需净水量 10 万 m ; 0 1 粮食作物平均灌水 2次 , 每公顷平均灌
灌区水权细化实施方案编制
灌区水权细化实施方案编制一、前言灌区水权的细化实施方案编制是保障农田灌溉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灌区水权细化实施方案的编制目的灌区水权细化实施方案的编制旨在建立健全灌区水权管理制度,促进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农田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原则1. 科学性原则:实施方案的编制应当基于科学的水资源利用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合理性原则:实施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合理分配灌溉用水资源,保障农田的正常灌溉需求。
3. 公平公正原则:实施方案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各个农田的灌溉用水权利得到平等对待。
4. 可操作性原则:实施方案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中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四、编制内容1. 灌区水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灌区水权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水权管理的工作机制。
2. 灌区水资源调度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灌区水资源调度方案,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水量和灌区水资源的供给情况,合理安排灌溉用水的供应。
3. 灌区水权分配方案根据农田的不同用水需求和灌区水资源的供给情况,制定灌区水权分配方案,确保农田的灌溉用水得到合理分配。
4. 灌区水权监督管理方案建立健全的灌区水权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灌区水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水权的合理使用和分配。
五、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和计划明确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和计划安排,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组织实施方案的宣传和培训组织对实施方案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对实施方案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3. 落实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具体的实施措施,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4. 监督实施方案的效果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浅谈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浅谈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浅谈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摘要:用水计划编制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本文简要介绍灌溉用水的内容和作用,分析灌区渠系轮廓、干支渠系和斗渠用水计划的编制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使灌区水资源调配更趋合惠,达到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编制思考1、灌区灌溉计划用水的内容和作用。
计划用水就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结合灌区水源、渠系、气候、耕作等条件有计划地进行蓄、引、配水和灌水,以达到科学用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组织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灌区水源情况什么时候开闸、怎样按计划供水,供多长时间,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对运行在干渠的库水在各渠系之间是如何调配,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怎样进行合理灌溉,确定适宜的灌溉制度,选择适当的灌水方法(畦灌、沟灌等),通过计划用水的编制,达到合理调配水量,使灌区均衡用水,全面受益,不断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并通过算水帐使管理单位做到心里有数,可以预先采取措施,统筹兼顾、协调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可以和农业生产计划紧密配合,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地用水,适时适量供给农作物必需的水分, 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协调好供需关系,上下游关系,以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
2、灌区渠系用水计划的编拟2.1渠系轮廓用水计划编拟。
渠系用水计划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总体安排计划,由管理局在总结历年用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拟。
在编拟过程中,管理局还要按季节需要编拟灌区季度用水计划,如灌区冬灌、夏灌和秋灌用水计划。
渠系用水计划是各管理站、斗编制站、斗计划的依据,其主要内容有:渠道基本资料、气象资料、作物种植面积、渠道利用系数、灌溉制度和水库水源供水量分析。
任务指标的制定,年度灌溉水量、引水量任务、水量对口率、计划用水各项指标及测验任务等。
渠系轮廓用水计划表,完成用水计划的主要措施。
在编制渠系轮廓用水计划时,要根据渠系基本情况表,灌区作物面积种植表,要分县域、乡镇、管理站和年度分解灌溉任务表,干渠和支渠的有效利用系数、分渠系、管理站和斗渠水量面积计算表,编制出灌区渠系各轮配水计划,再提出本灌季各项试测任务,提出完成灌溉任务的措施。
灌区供水计划实施方案
灌区供水计划实施方案1. 背景故事我们这个灌区呢,就像一个大花园,里面的作物都等着浇水才能茁壮成长。
可是之前供水有点乱,有时候水多了浪费,有时候水少了作物又长不好。
所以啊,我们就需要一个灌区供水计划实施方案,让供水变得有计划、合理又高效。
1.1 计划框架这就好比给这个大花园做一个浇水日程表。
我们先确定有多少地需要浇水(灌区面积),再看看地里种的都是什么作物(不同作物需水量不同),然后根据水源的情况(水量大小等),来安排什么时候给哪块地浇多少水。
就像按照不同花朵的需求来安排浇水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2. 实施步骤2.1 分阶段行动2.1.1 启动阶段2.1.1.1 责任人安排:安排经验丰富的水利工程师负责。
这个工程师要熟悉灌区的地形、水源情况,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
他要协调测量人员、数据收集员等人员的工作。
2.1.1.2 时间节点:从本月1日开始,到本月10日结束。
这个阶段要做的是收集灌区的基本信息,包括面积、作物种类分布等。
2.1.2 数据整理阶段2.1.2.1 责任人安排:安排数据处理专员负责。
这个专员要熟练掌握数据处理软件,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要和工程师沟通数据的准确性。
2.1.2.2 时间节点:本月11日到本月20日。
这一阶段要做的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出不同区域的需水量等数据。
2.1.3 供水计划制定阶段2.1.3.1 责任人安排:工程师和相关专家一起负责。
专家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他们要一起根据数据制定出详细的供水计划。
2.1.3.2 时间节点:本月21日到本月30日。
这个阶段要明确每个时间段、每个区域的供水量。
2.1.4 实施与监控阶段2.1.4.1 责任人安排:安排供水操作工人负责供水操作,同时安排监督人员进行实时监控。
操作工人要熟练掌握供水设备的操作,监督人员要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
2.1.4.2 时间节点:从下个月1日开始长期执行。
在这个阶段按照供水计划进行供水操作,并实时监控供水情况,确保按照计划执行。
灌区实施方案编制完成
灌区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障农田灌溉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制定灌区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灌区实施方案的编制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灌区基本情况分析。
灌区的基本情况分析是制定实施方案的首要步骤。
首先需要对灌区的地理位置、灌溉面积、灌溉方式、水资源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了解灌区的整体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灌区内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水平、用水需求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方案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二、灌区现状问题梳理。
在进行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灌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
包括但不限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灌溉设施老化、用水管理不规范、农作物生长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全面了解灌区的瓶颈和障碍,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问题导向。
三、灌区改造规划。
在全面了解灌区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灌区的改造规划。
包括但不限于更新灌溉设施、优化灌溉方式、建设节水灌溉系统、改善用水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划。
同时,还需要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和投资计划,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灌区实施方案制定。
在进行灌区改造规划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灌区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灌区改造的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分解、责任部门明确、资金投入计划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制定灌区改造的监测评估方案,确保改造效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五、灌区实施方案的落实。
制定完灌区实施方案后,需要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落实。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灌区改造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总结与展望。
灌区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通过本次灌区实施方案的制定,相信能够有效解决灌区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灌区管理制度,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摘要:用水计划编制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本文简要介绍灌溉用水的内容和作用,分析灌区渠系轮廓、干支渠系和斗渠用水计划的编制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使灌区水资源调配更趋合惠,达到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灌区灌溉用水计划编制思考
1、灌区灌溉计划用水的内容和作用。
计划用水就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结合灌区水源、渠系、气候、耕作等条件有计划地进行蓄、引、配水和灌水,以达到科学用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组织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灌区水源情况什么时候开闸、怎样按计划供水,供多长时间,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对运行在干渠的库水在各渠系之间是如何调配,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怎样进行合理灌溉,确定适宜的灌溉制度,选择适当的灌水方法(畦灌、沟灌等),通过计划用水的编制,达到合理调配水量,使灌区均衡用水,全面受益,不断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并通过算水帐使管理单位做到心里有数,可以预先采取措施,统筹兼顾、协调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可以和农业生产计划紧密配合,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地用水,适时适量供给农作物必需的水分, 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协调好供需关系,上下游关系,以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
2、灌区渠系用水计划的编拟
2.1渠系轮廓用水计划编拟。
渠系用水计划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总体安排计划,由管理局在总结历年用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拟。
在编拟过程中,管理局还要按季节需要编拟灌区季度用水计划,如灌区冬灌、夏灌和秋灌用水计划。
渠系用水计划是各管理站、斗编制站、斗计划的依据,其主要内容有:渠道基本资料、气象资料、作物种植面积、渠道利用系数、灌溉制度和水库水源供水量分析。
任务指标的制定,年度灌溉水量、引水量任务、水量对口率、计划用水各项指标及测验任务等。
渠系轮廓用水计划表,完成用水计划的主要措施。
在编制渠系轮廓用水计划时,要根据渠系基本情况表,灌区作物面积种植表,要分县域、乡镇、管理站和年度分解灌溉任务表,干渠和支渠的有效利用系数、分渠系、管理站和斗渠水量面积计算表,编制出灌区渠系各轮配水计划,再提出本灌季各项试测任务,提出完成灌溉任务的措施。
2.2干渠和支渠配水计划的编拟。
干支渠配水计划是由管理站根据管理局编拟的渠系用水计划的任务及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其用水计划是各管理站给各段斗配水的计划。
其编制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收集辖区资料,审定辖区斗渠用水计划,渠道各段输水能力、各斗间的流程时间、各轮期的配水指标、渠系利用系数、灌溉效率,辖区内其它水源的补充;第二步确定渠系内各斗的轮灌次序,划分轮灌组时,应着重考虑上下游各斗之间的均衡用水,以及利用于提高干支渠道利用系数和全球管理等因素,轮灌时采用插花开斗、集中开斗和两者相结合的轮灌方式;第三步是根据轮灌方式制定干支渠配水计划表,其主要内容有:列出本站各斗渠道输水输沙能力、长度、渠道有效利用率和区域作物面积种植结构、各斗灌溉任务,各轮配水计划表,编出辖区内渠系轮配水计划,同时制定出完成年
度灌溉任务的措施,编制完成后上报管理局,由管理局审核后再执行。
3、灌区斗渠用水计划的编拟。
3.1斗渠季度用水计划的编拟。
斗渠季度用水计划是在灌溉季度开始前十天左右,根据管理局用水轮期安排,结合农业生产措施和本斗实际情况,确定该季斗渠灌溉任务和包干水量,明确灌溉次数、传输线期、各用水单位及全斗分次用水量,以此编拟的轮廊用水计划。
为了切实编好计划,管理站技术人员必须深入到田间,详细调查以下资料,斗渠平面布置图及渠道基本情况,图止应标明各级渠道、量水堰、分水闸、灌水技术试验地及资料施测点,按作物种类以引渠为单位进行种植面积统计,根据灌溉该斗渠具体情况及增产措施确定本斗渠的作物的灌溉制度,并根据作物种植面积、灌溉制度、斗渠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以及管理站初步分配给本斗的用水时间、流量、计划各轮期水量平稳表,计算出各组灌溉任务和各轮期面积和水量。
3.2斗渠分次用水计划的编拟。
斗渠分次计划应于每次用水前三天左右进行,在季度计划的基础上,按当时作物的需水情况和管理站分配的流量、农活安排进行编制,其目的是合理组织斗内各用水户间的轮灌,计算各引流量和用水时间,编制有三步,其一是收集资料,在适度计划编制所用的资料外,还应收集本次应灌作物面积,各引灌水地块渠系布设及输水能力,各用水户农活和劳力安排;其二是合理划分轮灌组,斗渠内各分引渠之间实行轮灌,合理划分轮灌组是编用水计划的重要环节。
在轮灌时,应注意各轮灌组的面积或需水量基本相等,以利于合理用水。
各轮灌组内各渠道间距最短,有利于提高水利用系数。
各渠道计划流量与输水能力相适应,便利于田间小畦灌溉。
照顾特殊渠道,对提高引渠及较大、较小引渠均应合理安排;其三是编制斗渠配水表。
其内容包括本次该斗渠需水量、水量百分比、分配流量、分配用水时间。
3.3斗渠用水计划编制时应注意的环节。
在编制中坚持贯穿按需水量配水的原则,按灌溉面积和确定的灌水定额求得田间灌水量,并按渠道情况分别采用田间水利用系数、斗渠系数求得斗口供水量,本轮期水量已按计划引用,但灌溉面积末按计划面积完成,下余面积不再纳入下一轮期的用水计划,本轮超额完成灌溉面积,下一轮不扣除超额部分,仍按原计划面积配水,村组可将节余水量灵活使用。
斗渠用水计划与村组农业生产计划要相互配合,但村组的生产计划必须服从已定的用水计划。
在作物需水与水库供水、机电设备发生矛盾时,斗渠用水计划应根据管理站配水通知书,结合作物需水缓急修正计划。
为了适应流量变化的需要,要保证渠道开关方便、进水容易和渠道稳定,保证多数渠道正常用水。
4、灌区用水计划的执行
4.1做好用水前的准备工作。
执行用水计划是计划用水工作的中心任务,只有正确地执行用水计划,才能达到计划用水的预期目的。
做好管理人员技术和业务培训工作,成立以灌区用水户参与为主体的灌水体系,健全灌区用水管理组织,建立各项用水制度,通过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保障灌溉任务的完成;同时做好渠道整修工作,做好渠道运行前的检查、量测水和配水准备工作,提高渠系水利用
系数。
4.2计划执行时水量调配。
灌区水量调配时应该按照“水权集中、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和均衡受益”,渠系用水计划由局配水站负责执行。
并负责干渠和支渠水量的调配,在引水和配水中要做到“稳、准、均、灵”,斗渠间用水由基层段技术员负责,斗内的水量调配由斗技术人员负责。
在渠系配水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正常情况下,按用水计划的比例分配给用水单位,不得任何更改。
在水源不足或因机组出现故障,应规定出轮灌时间,并应进行水量平衡。
二是配水站、管理站、段斗在灌季应经常核对水量,实行“流量包段、水量包干”,做到日清月结。
在水量调配时,应有利于渠道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应减少渠道水流往返与重复。
三是在冰冻影响水流时,配水站应及时做好渠水的引泄。
因灌区内部地区发生冰雹灾害时,应发挥救灾精神,水量的调配应优先灾区。
四是斗渠用水一般应按用水单位所占比例配水到分渠、引渠和各村组,斗内配水应做到分渠集中,引渠分散用水,以此提高斗渠利用系数。
斗内交换用水,流量增大或减少,斗渠负责人应及时通知用水单位,以提高水量对口率,斗内面积过大,可公为两轮以上的用水。
斗内水量实行“节约归已、浪费不补”的办法,以求多灌面积,降低灌水定额。
五是灌溉用水的资料应及时进行总结,对渠系、田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施测,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指导灌溉,提高灌溉效益和管理水平。
5、结论。
编制与执行用水计划,只有积累的经验和资料越多,编制的引、配水计划就会越切合实际,才能使编制的引、配水计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因此逐年的配水实际资料,作物组成资料等灌区水管资料的统计归档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