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基础训练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1. 细胞我想探究的问题:2.细胞有多少种类(答案不唯一)——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我的猜想:我认为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和大小都各不相同。

我的方案:制作不同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我的记录:(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我的发现: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

——我的收获(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4)通过查资料,我知道生物的细胞还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等。

(5)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2. 我从哪里来我想探究的问题: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答案不唯一)——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方案:询问医生,或上网查资料,或找书籍。

我的记录:采访对象:医生阿姨重点内容: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始。

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双胞胎我的交流: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相貌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

我的发现:性别相同,相貌相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我的交流:在试管里卵子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分裂几次后放回妈妈的子宫,在子宫里成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试管婴儿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

——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我的方案:用一个袋子装10斤的沙子系在肚子前面,做游戏体验一下。

我的发现:妈妈十月怀胎十分辛苦。

——我的收获(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2)当爸爸身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细胞,叫做(受精卵);它在子宫里大约经过(3)周后,长成一个有脑、脊柱、心脏、和肝脏的胚胎;再经过大约(6)周,胚胎就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它在黑暗的子宫内待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六年级科学下册1-4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1-4单元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A、近视镜B、显微镜C、远视镜D、放大镜2、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 C )A、伽利略B、布鲁诺C、培根D、傅科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B ),放大倍数与(C )直接有关。

A、不透明的B、透明的C、中间较厚D、中间较薄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ACD)有着密切的关系。

A、生活B、生命C、生产D、环境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ABCDE )。

A、草履虫B、变形虫C、喇叭虫D、眼虫E、团藻三、填空题。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3、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 )组成。

4、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0、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1、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题及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题及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放大镜又叫,它具有功能,还能让我们观察到很多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系凸起程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效果倍数也越大。

4、通过放大镜观察可知: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绳的眼睛是复眼。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6、许多的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而成。

7、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8、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果的显微镜,为了能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200万倍。

9、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10、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1、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微生物的缘故。

1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1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1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要观察清楚花粉的样子,我们需借助( B )来观察。

A.放大镜B.显微镜2、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B )的微小物体。

A.1/5厘米B.1/5毫米C.0.5毫米3、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人是( C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4、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5、昆虫头上( C )就是它的触角。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显微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旋钮、反光镜等组成。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

4、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5、请写出三种属于晶体的物质、、。

6、、、起的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7、放大镜是________,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________、边缘________。

放大镜的凸度越_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这个也就相当于它们的“鼻子”。

9、英国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10、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________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11、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2、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三色组成的。

13、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________。

二、判断大厅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品体组成。

()2、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

()4、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以后,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与玻璃的材质有关。

()5、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6、显微镜下的洋葱切片呈网状结构。

()7、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2000万倍。

()8、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训练一单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训练一单元答案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第一单元1. 细胞——我的收获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去。

4.通过查资料,我知道生物的细胞还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等。

5.草履虫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6.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目镜调焦螺旋镜头转换器物镜反光镜2. 我从哪里来——我的收获(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2)当爸爸身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细胞,叫做受精卵;他在子宫里大约经过 3 周后,长成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在经过大约6 周,胚胎就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他在黑暗的子宫内待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3.人的一生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人一生身体的变化我的交流:发育期:各种生理机能迅速发育。

成熟期:发育成熟。

渐衰期:生理机能退化了。

衰老期:生理机能衰缩。

我的发现:人一生的每个时期,都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2)、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它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2、小法官。

(1)男孩与女孩青春发育期的年龄是相同的。

(×)(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3)青春期时,我们的身体都十分强健,因此不必注意卫生保健。

(×)3、生活中的科学。

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

4. 我像谁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

我的方案:自己观察,对比自己家人的照片,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我的记录:与爸爸相似的地方:脸型很像。

与妈妈相似的地方:性格。

与其他亲人相似的地方:耳朵。

与家人不同的地方:头发。

我的发现:自己和家人总有相似的地方。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练习题(2023春)(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练习题(2023春)(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下面是一些基本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请你将它们准确地补充完整。

1.眼睛是人体的()器官,耳朵是人体的()器官,()是我们的味觉器官,()是我们的嗅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2.患了近视,看不清()处的物体。

3.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振动。

4.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的触觉最敏感。

二、下面是一些科学问题和现象,请你判断一下是否正确。

在你认为正确的后面画“√”,不正确的后面画“×”1.“红眼病”容易传染,不能与该病患者共用毛巾。

( )2.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

( )3.捏着鼻子喝中药会感觉没那么苦。

( )4.耳朵由耳郭、鼓膜、耳蜗等三部分组成。

( )5.为了更好地保护听力我们应经常戴耳机听音乐。

( )6.听到巨大的声响时要捂紧耳朵,以免震破鼓膜。

( )7.皮肤上的汗毛立起来,可能是对寒冷刺激的反应。

( )8.人的视觉是眼球反光形成的。

( )9.晶状体的凸度是可以调节的。

( )10.我们要经常掏耳朵保持卫生。

( )三、下面是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请你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下列不是眼球组成部分的是 ( )。

A.晶状体B.睫状肌C.眼睑2.人的眼球中,含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B.睫状肌C.视网膜3.预防近视应做到( )A.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正确B.坚持做眼保健操C.以上都是4.在耳的结构中,有收集声波作用的是( )A.耳廓B.鼓膜C.听小骨5.当你看到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你的晶状体凸度( )。

A.变大B.变小C.不变6.下列不属于泪液的作用的是( )。

A.湿润角膜B.阻挡灰尘C.杀灭细菌7.公安部门利用警犬破案,主要是利用了狗的( )。

A.敏捷的动作B.发达的味觉C.敏感的嗅觉8.近视眼患者矫正视力应戴( )。

A.凸透镜B.平面镜C.凹透镜9.为了保护我们的皮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一)∣教科版(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一)∣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二)一、填空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

①注视物镜,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②看到物体图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③将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④左眼注视目镜,并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地提升镜筒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________是密切相关的。

3.第一个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

4.光线从空气中进入________中会产生折射变________,而人们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所以通过________看到的物体会感觉大些。

5.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镜。

通过放大镜等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6.________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7.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________。

9.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8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二、选择10.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

A. 红、黄、蓝B. 红、绿、黄C. 红、绿、蓝11.我们在观察洋葱切片时用(________),在观察食盐晶体时用(________)。

A.望远镜B.肉眼C.放大镜D.显微镜12.17世纪是( )用显微镜看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后,给人们带来了治病的希望。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B.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C.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D.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13.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 鱼缸里的水B. 矿泉水C. 池塘水14.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 )倍。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 2019年3月一、填空题。

(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分)1、放大镜又称(),镜片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2、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3、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琢磨而成的。

4、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

5、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6、微生物也是(),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特征。

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8、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和()。

二、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16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2、(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3、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A、 200B、2000C、200万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相同B、相反C、无关5、自制显微镜时,我们需要两个(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6、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B、味精C、玻璃7、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8、下列对于微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微生物是病菌,只能使人得病,不可以治病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和处理污水C、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品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三、判断题。

(把你认为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1分,共10分)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作用。

()2、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3、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带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带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向人类的祖先“提问”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说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一、填空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3、(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A.转动变快 B.转动变慢C.转动不变
9.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电磁铁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柱状图,横轴表示线圈匝数,纵轴表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从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A.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B.线圈匝数为40匝时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最多,磁性最强。
C.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无关
10.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是()。
核产生的。
三、简答题(共16分)
1.右图是大型废品回收站中使用的电磁铁,小雨同学看了之后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就寻找材料进行一系列研究。(12分)
(1)和普通磁铁不同,右图中的电磁铁只要()(选题“闭合”或“断开”)电源,废铁就会掉落。
(2)小雨也想自己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准备和。
(3)下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时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示,请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图中的括号内写上“N”或“S”。
A.生物的种类 B.植物种类C.动物种类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
1.一种生物之所以能够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 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
2.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与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作。
11.下列各组生物中,通常位于食物链第二个环节的是()。
A.老鼠和蛇B.兔和狐狸
C.狐狸和老鹰D.老鼠和兔
12.决定栖息地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A.土壤类型B.温度C.湿度D.以上都是
13.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I)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I)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I)我想探究的问题 2.细胞有多少种类——认识显微镜我的交流肉体看不到的东西。

我的发现——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记录我的发现——我的收获 1.罗伯特·虎克 2.细胞细胞3.生长繁殖衰老死去4.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5.一个6.略2. 我从哪里来我想探究的问题 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方案我的记录阿姨重点内容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胎儿的成长我的交流慢慢长大。

我的发现9个月后——双胞胎我的交流我的发现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我的交流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我的方案我的发现——我的收获 1.受精卵 2. 3 6 3.9 4. 胎儿3.人的一生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人一生身体的变化我的交流发育期成熟期熟。

渐衰期衰老期我的发现从上学到现在我的发现身高、体重每年都在增加。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210-20岁时2、小法官。

1错2对33、生活中的科学。

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

4. 我像谁我想研究的问题。

2、我像谁观察实验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

我的方案我的记录与爸爸相似的地方与妈妈相似的地方与其他亲人相似的地方与家人不同的地方我的发现动物中的“像”与“不像”我的交流我的发现植物中的“像”与“不像”我的交流我的发现我的收获1、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与子代的个体之间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异。

单元活动我的收获填一填。

123关键2.小法官。

√√√×√×3.我会选。

1 A 2 A 3 C二、生活中的科学1.画出或写出胎儿的发育过程。

答 1.胚发育期 2.胎儿期8周至胎儿出生为止。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________,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________、边缘________。

放大镜的凸度越_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这个也就相当于它们的“鼻子”。

3.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________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4.显微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旋钮、反光镜等组成。

5.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培养微小生物。

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组成。

8.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 ,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________。

9.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

二、判断题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

()11.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以后,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与玻璃的材质有关。

()12.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13.微生物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14.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16.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时也有放大功能。

()17.蝴蝶的翅膀彩色的小鳞片其实都是扁平的细毛。

()18.老花镜有放大功能,近视眼镜没有放大功能。

()19.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2000万倍。

()三、选择题20.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 食盐B. 石蜡C. 雪花D. 味精21.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成武县实验小学—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真题,含答案)测试卷间分钟总分分一、填空题(分,每空)、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

、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请写出三种属于晶体的物质、、。

、、、起的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或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英国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观察清楚。

、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三色组成的。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而弯曲,人民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沿传播,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二、判断大厅(分,每题分)、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品体组成。

()、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显微镜下的洋葱切片呈网状结构。

()、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三、选择乐园(分,每题分)、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 )。

、、、、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病毒、、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第一单元1. 细胞我想探究的问题 2.细胞有多少种类——认识显微镜我的交流肉体看不到的东西。

我的发现——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记录我的发现——我的收获 1.罗伯特·虎克 2.细胞细胞3.生长繁殖衰老死去4.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5.一个6.略2. 我从哪里来我想探究的问题 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方案我的记录阿姨重点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胎儿的成长我的交流慢慢长大。

我的发现9个月后——双胞胎我的交流我的发现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我的交流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我的方案我的发现——我的收获 1.受精卵 2. 3 6 3.9 4. 胎儿3.人的一生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人一生身体的变化我的交流发育期成熟期渐衰期衰老期我的发现从上学到现在我的发现身高、体重每年都在增加。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210-20岁时2、小法官。

1错2对33、生活中的科学。

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

4. 我像谁我想研究的问题。

2、我像谁观察实验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

我的方案我的记录与爸爸相似的地方与妈妈相似的地方与其他亲人相似的地方与家人不同的地方我的发现动物中的“像”与“不像”我的交流我的发现植物中的“像”与“不像”我的交流我的发现我的收获1、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与子代的个体之间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异。

单元活动我的收获填一填。

123关键2.小法官。

√√√×√×3.我会选。

1 A 2 A 3 C二、生活中的科学1.画出或写出胎儿的发育过程。

答 1.胚发育期 2.胎儿期8周至胎儿出生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1. 细胞
我想探究的问题:2.细胞有多少种类?(答案不唯一)
——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
我的猜想:我认为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和大小都各不相同。

我的方案:制作不同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我的记录:(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我的发现: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

——我的收获
(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4)通过查资料,我知道生物的细胞还有(血细胞)、(肌肉细胞)、
(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等。

(5)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2. 我从哪里来
我想探究的问题: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答案不唯一)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方案:询问医生,或上网查资料,或找书籍。

我的记录:采访对象:医生阿姨
重点内容: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
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增
殖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始。

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双胞胎
我的交流: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相貌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

我的发现:性别相同,相貌相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
我的交流:在试管里卵子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分裂几次后放回妈妈的子宫,在子宫里成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试管婴儿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

——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我的方案:用一个袋子装10斤的沙子系在肚子前面,做游戏体验一下。

我的发现:妈妈十月怀胎十分辛苦。

——我的收获
(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2)当爸爸身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细胞,叫做(受精卵);它在子宫里大约经过(3)周后,长成一个有脑、脊柱、心脏、和肝脏的胚胎;再经过大约(6)周,胚胎就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它在黑暗的子宫内待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3.人的一生
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答案不唯一)——人一生身体的变化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人一生的每个时期,都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的变化。

我的记录:(学生根据自身的身高、体重的变化画图)
我的发现:身高、体重每年都在增加。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2)、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它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
的关键阶段。

2、小法官。

(1)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错)
(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对)
(3)青春期时,我们的身体都十分强健,因此不必注意卫生保健。

(错)
3、生活中的科学。

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

4. 我像谁
我想研究的问题。

2、动植物中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答案不唯一)——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

我的方案:自己观察,对比自己家人的照片,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我的记录:(自己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来写,例如)
我的发现:自己和家人总有相似的地方。

——动物中的“像”与“不像”
我的交流:小狗的毛色与它妈妈一样。

我的发现: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遗传给下一代,叫做遗传。

——植物中的“像”与“不像”
我的交流:同一棵树上,结的果实不一样。

我的发现:生物中亲代与子孙的差异叫做变异。

——我的收获
1、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与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2)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3)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4)(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小法官。

(1)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
(2)不同种类的细胞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

(√)
(3)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发育期、成熟期、渐衰期、衰老期。

(√)(4)青春期要多睡觉,少参加体育锻炼。

(×)
(5)黑色小猫的妈妈一定是黑色的。

(×)
3、我会选。

(1)人的发育期是(A)
A、出生到20岁
B、20~40岁
C、40~60岁
(2)在发育期,人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A)
A、增长
B、缩小
C、没有变化
(3)双胞胎姐妹一定(C)
A、全部相似
B、全部不相似
C、部分相似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画出或写出胎儿的发育过程。

答:1.胚发育期:从受精卵开始分化,直至大体成形。

2.胎儿期:从妊娠8周至胎儿出生为止。

2.青春期卫生保健秘诀有哪些?
答:(1)加强体育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咨询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答:说明了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会发生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