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征求意见稿-中国广州分析
蔬菜中砷形态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分析
蔬菜中砷形态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分析
1、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在砷检测中的应用
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挑战,在蔬菜中存在着一定量的砷,因此对
不同形态砷,如硫化物、氧化物和有机化合物等砷形态的检测是非常
重要的。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集分析时间短、非常低的检
出限的优点,已被用于测定蔬菜中的砷形态。
2、关于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是一种以液相色谱为前处理,以
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技术作为检测主要方法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它可以
有效地分离砷的多种形态,使其分子状物能够精确地检出,勾画出其
分子结构,并快速准确的测定出各种形态的砷含量。
3、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砷的检测,特别是
在蔬菜中的砷形态检测中,它可以较为准确地快速检测出多种砷形态,从而更全面地评价蔬菜中砷的危害性,为人们健康提供保障。
液相色
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可以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同时改善检测数据的
准确性,而且检测过程节省时间,低成本,实用性高。
目前,此技术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测定各种形态的砷含量,给人们健康提供
了可靠保障。
4、总结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集快速、高灵敏、准确性优秀的特点,已经成为蔬菜中砷形态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已用于对蔬菜中各种砷形态的快速、准确检测,为蔬菜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人类获得安全有效的营养健康提供着重要的借鉴。
液相原子荧光测定裙带菜中无机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的称量质量引入的不确定度、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以 及定容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 对裙带菜进行了 6 次无机砷含量的测定数据及结果如表 1 所示。
1.4 建立测定结果数学模型
X AS(ⅢⅢ )
=
(CⅢⅢ
− Ca )×V m
×F
X AS(ⅤⅤ )
=
(CⅤⅤ
− Cb )×V m
×F
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mg/kg)=XAS(Ⅲ)+XAS(Ⅴ)
(1) (2) (3)
式中:CⅢ、CⅤ分别为样品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浓度(μg/L),V 为样品体积(L),Ca、Cb 分别为样品 空白液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含量(μg/L),m 为样品质量(g)、F 为稀释倍数。
线的拟合是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重复实验和五价砷标样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某
裙带菜待测样品,无机砷含量为 0.080 5 mg/kg 时,扩展不确定度为 0.006 7 mg/kg。
关键词:无机砷;不确定度;液相原子荧光法
中图分类号:TS254.7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裙带菜是一种海藻类植物,与海带类似,裙带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含有褐藻酸及岩藻聚 糖,对人体有滋补的作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效,也可预防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深受广大 民众的青睐。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裙带菜的层出不穷的制作方式一方面给民众带来较好的 口感,另一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危害。除了裙带菜自身含有砷元素外,制作过程也会造成污染,可分为有机 砷和无机砷,有机砷是以砷糖的形式存在或形成砷胆碱和砷甜菜碱,本身并没有毒性[1-2]。然而,无机砷是 以砷盐的形式存在的,可以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能够对裙带菜中的无机砷准确定量并对其进行不确 定度的评估在食品安全的保障上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的改进
水产品中甲基汞含量的检测与消 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直接相关,超标 的甲基汞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可逆的身 体损坏,会对社会和水产品市场产生 十分严重的危害。液相色谱 - 原子荧 光光谱联用检测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 效率,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在实际 水产品检测行业还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对甲基汞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
出液,6 mL 定容并进行测定。 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适量标准品,
用流动相定容,再用 1 mL 可调移液器 和 5 mL 可调移液器移取标准溶液,用 流动相定容稀释至 1.0μg/mL 标准溶液, 以此溶液作为仪器自动稀释的母液,仪 器自动绘制 0.0、0.5、1.0、2.0、4.0、 6.0、10.0 ng/mL 的标准工作曲线。
1 水产品中甲基汞测定方法概述
当 前, 我 国 针 对 水 产 品 类 的 甲 基 汞限定含量给出了相应的标准,其中 非食肉鱼类甲基汞含量不能超过每千 克 0.5mg,食肉鱼类甲基汞含量不能 超过每千克 1.0mg,并给出了甲基汞 含量检测方法。在实际甲基汞测定过 程中,使用酸提取法进行样品的前处 理需要的步骤繁杂,操作时间长,效 率低下,且误差较大,不能够满足水 产品检测的需要。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 发展,尤其是光谱检测技术的逐渐成熟, 元素特异性检测器与色谱联用技术在元 素含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盐 酸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液,采用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方法进行水产品的分 析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用无毒的半 胱氨酸试剂代替毒性较大的巯基乙醇, 使检测方法更加安全高效。
本 次 实 验 中 采 用 线 性 关 系 检 验、 准确度验证以及精密度验证等三种形 式来处理实验结果。得到了优化条件 之下的线性回归分析数据,发现在给 定浓度范围之内,各个组分之间表现出 线性相关。参考标准物质对甲基汞含量 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甲基汞测定值 与参考值一致。精密度测试包括在一天 不同时间中对试剂进行测试,计算相对 标准偏差,计算结果表现出精密度较高。 空白样品提取液制作之后重复测定十 次左右,并得到样品检出限,对比国 家标准值进行样品合格度的判断。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保持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使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期间核查。
3、依据文件JJG 1151-2018《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和仪器使用说明书。
4、职责技术/质量负责人审核期间核查记录。
5、期间核查周期在两次校准/检定之间进行至少一次的期间核查。
6、环境条件6.1 环境温度:10~30℃。
6.2 相对湿度:(10~80)%RH。
7、技术性能要求表1 期间核查项目性能指标8、通用技术要求8.1 仪器应有下列标识: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制造日期、额定工作电压及频率。
8.2 所有紧固件均应安装牢固,连接件应连接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无松动现象,电缆的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
8.3 气路连接正确,不得有漏气现象,起源压力应符合出厂说明规定的指标。
8.4 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损伤,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9、期间核查步骤9.1 标志、标记、外观结构检查按照第8章的要求,用目视及手动方法逐一进行检查。
9.2试剂准备(选取其中一种砷形态标准物质即可)二甲基砷(DMA);一甲基砷(MMA);五价砷As(V)9.3基线噪声和漂移开机,点亮砷灯,设置好仪器条件和仪器参数,预热30min,启动泵(只注入流动相,不进载流和还原剂),待仪器稳定后记录基线30min,观察选取基线抖动最大区域,取基线峰-峰值与初始值的比值(%)表示基线噪声;30min内基线偏离起始点的值为基线漂移(最大漂移点减起始点),以基线漂移与初始值比值(%)30min表示。
9.4测量线性取砷形态标准溶液,用超纯水配置10,20,40,60,80,100,ng/mL或其他浓度的标准系列,对每一浓度点分包进行3次平行测定,按线性回归法求出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广东省地方标准起草小组2017年10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本标准根据广东省质监局《关于批准下达2016年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粤质监标函[2017] 106号)立项,要求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承担广东省地方标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的制定任务。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标准由广东省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22)归口管理,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负责组织制定。
二、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目前国内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受能源及冶金工业影响,进入环境中的砷、汞等重金属已成为全球性的污染物质。
其中1956年日本发生甲基汞中毒引起“水俣病”震惊全球,不同形态的砷其毒性也大不同。
在各个领域内对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其形态的分析检测技术应用迫在眉睫。
同时,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简称:LC-AFS)具备对能形成氢化物或原子蒸气如砷、硒、锑、汞等元素的不同形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
本标准拟研究制订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的使用通则,为各应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提供依据,以此规范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器三、标准的制定过程(1)成立《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标准制定工作组。
依据项目计划和标准化工作程序,工作组于2017年2月成立,工作组成员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的有关技术人员。
(2)调研和资料收集。
根据粤质监标函[2017] 106号下达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二批)任务的通知,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组织标准编制工作小组,查询、收集和认真研究国内外标准及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验室的自身条件、仪器特性和方法技术特点,初步设计编制方案。
(3)形成标准草案。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测定饲料中的无机砷
Ab s t r a c t : 1 " o e s t a b l i s h a me t h o t l1 t h e d e t e r ml n a t i o n o f i n o r g a n i c a r s e n i c i n f e e d At ie r t h e s a mp l e wa s d i g e s t e d b y t h e n l i c r o wa v e . i n o r g a n i c a r s e n i c i i 1 t h e
广
2 4 4
东
化
工
2 0 1 7 年 第 1 5 期 第4 4卷总第 3 5 3期
W WW. gd c he m. c om
液相色谱 原子 荧光联用仪测 定饲料 中的无机 砷
邓 建 ,林 晓 云 ,何 洁玲 ,连海 天 ,黄 碧 嘉 ,验 检嫂 局检验 愉疫 技 l 术i f 广尔 - I — t l l 5 2 8 4 0 0 )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分析土壤中形态砷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分析土壤中形态砷顾海东;陈邵鹏;秦宏兵【期刊名称】《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年(卷),期】2012(024)001【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原子荧光光谱(AFS)联用技术分析土壤中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一甲基砷(MMA)和砷酸盐[As(V)]等4种形态砷,以磷酸为提取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优化了水浴提取条件.As(Ⅲ)、DMA、MMA 和As(V)在7min之内实现了完全分离,在1.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实验室检出限分别为0.25μg/L、0.36μg/L、0.39μg/L和0.51μg/L,土壤标准样品平行测定的RSD≤7.4%,加标回收率为79.5%~95.0%,提取率为74.6%~90.4%.【总页数】5页(P38-42)【作者】顾海东;陈邵鹏;秦宏兵【作者单位】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苏州215004;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苏州215004;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苏州21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2;O657.31【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水中形态砷 [J], 李昌平;李月娥;陈邵鹏;张旭健2.土壤中砷及砷化合物含量的测试——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 [J], 沈继翠3.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产品及产地底泥中4种砷的形态残留 [J], 曹军;于伯华;沈山江;秦志军4.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产品及产地底泥中4种砷的形态残留 [J], 曹军;于伯华;沈山江;秦志军;5.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在线联用系统分析中成药中砷化合物形态 [J], 张雨;苑春刚;高尔乐;何滨;江桂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及产品介绍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及产品介绍李明章李崇江【摘要】摘要:传统分析仪器所检测的是被测元素各种形态的总量,而实际上元素在自然界中可能有多种形态。
元素的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对于有毒有害元素来说,不同的形态其毒性和毒理也不尽相同。
因此,对元素的不同形态进行分析的仪器和方法越来越引起重视。
我国基于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技术(VG-AFS),研发出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C-AFS),该仪器与LC-ICP-MS相比,在砷、汞等有毒有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形态分析检测方面更具有竞争力。
本文对LC-AFS联用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对海光公司最新推出的LC-AFS650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特点进行了概述。
【期刊名称】分析仪器【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4【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仪液相色谱蒸气发生形态分析联用技术仪器介绍1 概述目前利用原子荧光(AFS)是对元素的总量所进行的定量分析,而实际上,被测元素在样品中的存在形式可能有多种形态,元素的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业的无序开采、电子废料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和杀虫剂的滥用,导致了我国的环境、土壤、食品、地表水等严重受到砷(As)、汞(Hg)及其化合物的污染,这也使得对As、Hg等有毒有害元素的不同形态进行分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这也就对分析仪器的性能和分析方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可见,传统的仅以元素总量为依据的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只能通过仪器联用技术来实现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是一种将痕量元素的不同形态进行分离后再分别检测的分析技术,常用的分离设备有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强、进样量小、分析速度快等优点,GC的气态流出物能直接进入AFS,但GC难以分析不易挥发、热稳定差的化合物。
因此目前最多采用的是液相色谱与多种检测器的联用[1,2],而且液相色谱比气相色谱更适合分离极性较大的砷化合物[3],与液相色谱联用的检测器包括UV、AAS、AFS、ICP-AES、ICP-MS等,UV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器,但大部分有机物对波长254nm有吸收,造成背景干扰较大,选择性也较差[4];而AAS和ICP-AES作为检测器,虽然选择性好,但由于仪器的设计特性,对紫外区元素的检测灵敏度较低,不适于As、Hg等元素的检测,另外也存在基体干扰问题;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LC-ICP-MS),虽然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维护和使用成本高,难以在国内普及使用。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最小检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最小检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摘要:本文介绍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C FAAS)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最小检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为 LC FAAS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度提供了技术保障。
LC FAAS仪器的最小检测量是指在一定检测条件下,由样品进样所引起的色谱峰与标准值之差,在该检测条件下的最小浓度,该参数的测定结果直接影响到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仪器计量校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最小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引言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iquidchromatography-aerated fluorescence),简称 LC FAAS,是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连续检测仪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样品中多种元素进行分离、测定,其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线性良好、检出限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但 LC FAAS 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检测结果中最小浓度的测量,因此本文对最小浓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
2、数学模型的构建CL=(2 Nd• C• V)/1000 H式中: CL—检出的最低浓度;基线噪音的峰-峰高为 Nd;c-标准液的浓度;H—标准品的峰高;V-取样容积。
注意:这里的噪音 Nd是采样时的噪音,在采样之前1分钟内加入了采样的基线噪音。
3、不确定性的产生与原因3.1峰高测定结果的重复性所带来的误差成分 urel (H)测定结果的重现性由10个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差计算得出。
表1 重复性的数据及结果U rel (Z)=s/ (×Z) =3.10%3.2 在配制溶液时引入的不确定成分 urel (c)以含砷化物的混和液为对照品,用超纯水进行稀释,制得含砷化物的混合标样(3.0 ng/ml-100ng/mL):GBW (E)082204砷化物的标准物质标准值是1.01µ g/g、一甲基砷1.01µ g/g、二甲基砷1.01µ g/g和0.974µ g/g。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的砷形态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的砷形态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AFS)是一种常用于分析食品中砷形态的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液相色谱和原子荧光光谱的优势,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食用菌中的砷的形态。
在该方法中,首先需要对食用菌中的砷进行提取和预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将食用菌样品进行硫酸-过氧化氢消解,并使用离子交换柱或固相萃取柱对砷进行富集和净化。
然后,通过液相色谱技术将不同形态的砷物质分离。
液相色谱常用的柱为离子交换柱,可以根据砷物质的电荷和亲水性进行选择。
在分离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流动相和梯度洗脱条件来实现砷形态的分离。
分离后的砷物质进入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
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痕量金属元素的仪器,通过激发金属原子产生特定的荧光信号来测量砷的含量。
在测定过程中,先将样品中的砷原子化,并用激光或者灯丝等光源进行激发。
激发后,砷原子会产生特定的荧光信号,该信号的强度与砷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计算食用菌中不同形态砷的含量。
HPLC-AFS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等特点,可以准确测定食用菌中的砷形态。
不过,在使用该方法时,还需要根据不同样品和实验要求进行优化和验证,以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在线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在线联用系统来随着各种联用技术的发展,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气相色谱与原子光谱联用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分析手段。
但对于Hg2+和饱和烷基汞来说,由于它们在气相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相似,不易实现分离,而在液相色谱柱上由于其极性的差别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目前以液相色谱为主要分离手段的各种形态分析技术,如HPLC-AAS、HPLC-ICP-MS、HPLC-UV已经发展起来,但由于传统的紫外检测器灵敏度低、HPLC与AAS缺乏商品化的接口、ICP-MS价格昂贵,以及复杂样品基体干扰、仪器光谱干扰等问题,影响了上述联用技术的灵敏度、选择性及其应用范围。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光谱技术,它采用氢化物发生技术,既消除了样品基体干扰,简化了HPLC与AFS的仪器接口技术,其价格也较ICP-MS便宜许多,而且联用技术能实现元素的形态分析而不仅是总量分析。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的联用技术可以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既可以为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中汞化合物和砷化合物的形态测定提供方便、可靠的方法,又可以为国产原子荧光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联用装置研究表明,在高效液相色谱形态分离各种汞化合物和砷化合物的基础上,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的接口技术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仪通过聚四氟乙烯管相连,中间连入微波消解装置(或紫外灯),可以极大的提高有机汞和砷化合物向无机汞和砷化合物的转化,提高其灵敏度。
优化聚四氟乙烯管的内径和长度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我们建立的联用装置如图1所示。
错误!不能识别的开关参数。
以50 % CH3OH(含0.1 M NaCl和10 mM TBA)为流动相,对四种汞化合物进行形态分离,色谱图如图2所示。
四种汞化合物在15 min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通过优化HCl、KBH4、K2S2O8等参数的浓度和流速,提高了四种汞化合物的灵敏度,检测限达纳克数量级。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保留时间漂移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保留时间漂移问题,并进行相关解释。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HPLCAFS)是一种综合技术,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相结合,用于测定含有金属元素的复杂样品。
在使用HPLCAFS时,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保留时间的漂移。
本文将介绍保留时间漂移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保留时间的概念。
保留时间是指在液相色谱分析中,化合物从注射到检测器检测出的时间间隔。
保留时间的准确性对于定量分析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保留时间漂移是指在连续的测量过程中,同一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发生偏移或变化的现象。
这种漂移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讨论。
首先,样品溶剂的组成是保留时间漂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样品溶剂中存在挥发性化合物时,这些化合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蒸发,导致样品溶剂浓度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分析柱的保留机制,从而导致保留时间的漂移。
因此,在使用HPLCAFS进行分析时,需要确保样品溶剂的稳定性,避免挥发性物质的蒸发。
其次,温度也是保留时间漂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温度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分析柱和样品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保留时间。
通常情况下,增加温度会加快分离速率,缩短保留时间;降低温度则会减慢分离速率,延长保留时间。
为了避免温度对保留时间的影响,可以使用恒温槽来控制分析柱的温度,保持稳定的分析条件。
另外,流动相的质量也会对保留时间漂移产生影响。
流动相中存在的杂质或离子可能会与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保留时间。
为了减少流动相中的杂质和离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高纯度溶剂和过滤样品来减少这些干扰物的存在。
此外,柱温应保持稳定。
柱温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分析柱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分离性能,进而影响保留时间的准确性。
因此,使用恒温槽来控制分析柱的温度,保持稳定的分析条件非常重要。
另外,还需要关注样品的准备和注射过程。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发表时间:2020-08-21T01:46:29.11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10期作者:朱文彬[导读] 测量标准器: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校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用标准物质。
连云港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00摘要:依据JJG 1151-2018《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和JJF1059.1-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种类,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关键词: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 1151-2018《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1.2 测量标准器: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校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用标准物质。
1.3 对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流量和最小检出量进行评定。
表1 实验室的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式中:Cl—最小检测量ng;Nd—基线噪声,荧光强度;C—标准溶液浓度ng/mL;V—进样体积uL;H—标准溶液的色谱峰高,荧光强度。
3 不确定度评定3.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3.1.1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以检定1.0ml/min的为例。
检定过程中对同一台被检仪器的每一个设定的流量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故对单台件该分量标准不确定度采用极差法计算。
3.2.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以多次进样峰高与进样状态下的噪声相比的相对标准偏差作为该项分量数值:0.78×10-9,不确定度:0.018×10-9,相对不确定度2.31%3.2.4体积误差引起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进样体积为100uL,其标准不确定度为1.0uL,相对不确定度1.00%3.2.5色谱峰高误差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数值:51.5,不确定度:0.1,相对不确定度0.20%3.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4 结果表示泵流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0.67%,k=2最小检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9.5%,k=2参考文献:[1]JJG 1151-2018《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2]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广东省地方标准起草小组2017年10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本标准根据广东省质监局《关于批准下达2016年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粤质监标函[2017] 106号)立项,要求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承担广东省地方标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的制定任务。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标准由广东省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22)归口管理,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负责组织制定。
二、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目前国内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受能源及冶金工业影响,进入环境中的砷、汞等重金属已成为全球性的污染物质。
其中1956年日本发生甲基汞中毒引起“水俣病”震惊全球,不同形态的砷其毒性也大不同。
在各个领域内对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其形态的分析检测技术应用迫在眉睫。
同时,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简称:LC-AFS)具备对能形成氢化物或原子蒸气如砷、硒、锑、汞等元素的不同形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
本标准拟研究制订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的使用通则,为各应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提供依据,以此规范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器三、标准的制定过程(1)成立《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标准制定工作组。
依据项目计划和标准化工作程序,工作组于2017年2月成立,工作组成员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的有关技术人员。
(2)调研和资料收集。
根据粤质监标函[2017] 106号下达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二批)任务的通知,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组织标准编制工作小组,查询、收集和认真研究国内外标准及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验室的自身条件、仪器特性和方法技术特点,初步设计编制方案。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原理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原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LC-AF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仪器,利用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快速、准确的测定。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原理及其应用。
1. 概述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是将液相色谱技术与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相结合的仪器。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是一种通过将样品在流动相中进行分离、富集、净化的技术,而原子荧光光谱(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FS)是一种基于原子在光谱区的发射或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技术。
2. 原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进样将待测样品溶解于溶剂中,通过进样系统将样品引入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2) 色谱分离样品在液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通常使用各种填充物填充的柱子,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求来选择。
(3) 原子化将分离后的样品引入原子化器中,以氢气或氩气为载气通过加热原子化器使样品原子化。
(4) 荧光检测原子化后的样品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
在原子荧光光谱仪中,样品原子发生荧光,荧光信号经过滤光片、光电倍增管等装置后被记录。
(5) 数据处理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测量的数据,得到待测元素的浓度。
3. 应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元素分析,特别是对于微量金属元素的快速测定具有很大的优势。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环境监测、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
(1) 环境监测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地下水、土壤、大气颗粒物、废水等样品中对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
例如,可以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汞、铅、铬、锡等元素的含量,以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
(2) 生物医药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在医药领域可以用于对药物、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
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
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
一、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检定。
二、检定方法
1.仪器检查
(1)检查仪器外观,判断是否损坏或变形,如果有问题应及时修理或
更换。
(2)检查仪器连接线路的连接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接地。
(3)对仪器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进行监测,确保符合要求。
2.系统检查
(1)检查样品制备和采集系统,确保样品符合检测要求,并避免污染
和失真。
(2)检查试剂和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存储,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并避免污染和损坏。
3.性能检查
(1)测试仪器的精度、准确度、灵敏度、线性范围等性能,要求其符
合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测试仪器的重复性、稳定性、补偿误差等,要求其符合规定的技
术规范和标准。
4.结果记录
对检定结果进行记录,包括仪器检查、系统检查、性能检查的项目、
结果、限值、结论等内容,并签字盖章。
三、检定周期
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或
提前检定。
四、质量保证
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检定必须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下进行,确保质量记录真实可靠,并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 中标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LC-AFS)是一种结合液相色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分析方法。
它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化学、生物医学、地质与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相色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一种基于溶液相与固定相之间分配的平衡原理的分离技术。
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一种基于元素原子荧光发射与吸收的分析技术。
液相色谱和原子荧光光谱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多种元素的同时检测及分析。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的原理是,样品通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化合物溶液;然后,经过特定的装置,将化合物原子化为原子态,并通过特殊的激发源激发原子发出荧光;最后,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和检测。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选择性:液相色谱可以对化合物进行高效分离和纯化,从而提高样品的选择性。
2.高灵敏度:原子荧光光谱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对低浓度的元素进行检测。
3.大量元素同时检测: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元素,提高工作效率。
4.无需化学标记:与其他技术相比,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不需要进行化学标记,避免了标记剂对分析结果的干扰。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环境水样中,我们常常需要检测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这些元素对于水质和环境质量有很大影响。
利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可以对水体中的铜、铅、汞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液相色谱-原子荧光中标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也有重要应用。
比如,在食品中检测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可以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General rule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7年10月13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方法原理 (1)5 水、试剂、溶剂和标准物质 (2)5.1 水 (2)5.2 试剂 (2)5.3 溶剂 (2)5.4 标准物质 (2)6 仪器组成 (2)6.1 仪器组成 (2)6.1.1 流动相供应单元 (3)6.1.1.1 流动相储液器 (3)6.1.1.2 供液泵 (3)6.1.1.3 进样器 (3)6.1.2 分离转化单元 (3)6.1.2.1 色谱柱 (3)6.1.2.2 在线紫外消解/还原系统(可选模块) (3)6.1.2.3 氢化物发生装置 (3)6.1.3 检测器 (4)6.1.4 数据处理系统 (4)6.2 仪器性能 (4)7 流动相、载流、还原剂和氧化剂 (4)7.1 流动相的选择 (4)7.2 载流、还原剂和氧化剂 (4)7.3 溶剂的配置要求 (4)8 色谱柱 (4)8.1 色谱柱的标记 (4)8.2 色谱柱管的材料 (4)8.3 色谱柱的分类 (5)9 样品处理 (5)9.1 测试样品的制备原则 (5)9.2 测试样品的制备规范 (5)10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10.1 定性方法 (5)10.2 定量方法 (5)10.2.1 外标法 (5)10.2.2 标准加入法 (5)10.2.3 测定值的表述 (6)11 仪器操作规范 (6)11.1 预热仪器并平衡色谱柱 (6)11.2 检测 (6)11.3 数据处理 (6)11.4 仪器清洗 (6)12 专项标准中应包括的项目 (6)12.1 分析物及其浓度范围 (6)12.2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6)12.3 LC-AFS的分析条件 (6)12.4 检测结果的计算 (7)12.5 精密度 (7)12.6 回收率 (7)12.7 检出限和定量限 (7)13 安全注意事项 (7)附录A(资料性附录)砷汞硒锑形态分析溶剂配置 (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2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舒永红,陈嘉勋,方军,林晨,霍柱健,郑家概,陈建平,李维嘉,钟宇强,潘灿盛本标准首次发布。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通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通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对元素的形态进行的定性定量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16631-2008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GBT 21191-2007 原子荧光光谱仪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JY/T 024-1996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通则JJG 705-2014 液相色谱仪JJG939-2009 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原子荧光光谱仪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原子荧光光谱仪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仪器。
3.2接口 interface连接原子荧光光谱仪和液相色谱系统的装置。
3.3液相色谱系统 liquid chromatography system(HPLC)含有供液泵、进样器、色谱柱的一套系统。
4 方法原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简称LC-AFS)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和固体微粒子为固定相,使待测组分在柱内经过高速分配和高效分离后了,流动相经过相应的接口进入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由于样品溶液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能存在微小差异,当其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后,便在柱的两相之间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导致柱上迁移速率的微小差异。
随着流动相的连续推移,这种微小的差异被不断放大,直至出现明显不同的迁移速率,最终达到各组分的完全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随流动相进入原子荧光光谱仪,通过测量不同待测组分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
不同组分的信号由电子倍增器接收、放大,采用时间分辨模式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检测。
根据分析物不同的出峰时间,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比对定性,根据分析物色谱峰的面积与标准物质的色谱峰面积比对进行定量。
5 水、试剂、溶剂和标准物质5.1 水本标准使用的水应通过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精制的水 ,或者通过反渗透、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结合精制的水,水质不应干扰分析或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标准。
5.2 试剂试剂应是分析纯或质量更好的试剂,试剂不应干扰分析,使用前应做试剂空白分析。
5.3 溶剂溶剂应是色谱纯级的产品或质量相当或更好的产品。
他们不应干扰分析,使用前应做溶剂的空白分析。
5.4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如果可能应溯源到国际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6 仪器组成6.1 仪器组成图1 仪器主要组成图图2 仪器通用性结构图6.1.1 流动相供应单元6.1.1.1 流动相储液器流动相储液器应耐受流动相的化学腐蚀、方便脱除溶解于液体的气体,并同时防止使用过程中环境因素对流动相的污染,如蒸发变质等。
6.1.1.2 供液泵输液泵及其控制系统应包括流动相梯度切换的程序控制部分。
接触液体的泵体材料应耐化学腐蚀、泵流量稳定无脉冲,且有足够的精度和重复性。
6.1.1.3 进样器进样器的材料和构造应确保所进的样品没有吸附保留,进样重复性好。
如果使用自动进样器,那么它应该具有以下基本功能:重复性、定量进样准确性、保留小、极小的样品量等等。
如果有预期的用途需要,则应加上冷却功能,以便增加制备好的样品数量和降低样品组分的分解和蒸发。
6.1.2 分离转化单元6.1.2.1 色谱柱根据分析目的,使用合适的色谱柱。
从进样器到色谱柱入口的流路和从色谱柱出口到检测器的流路应使用死体积尽可能小的管路,以免样品谱带扩散。
可使用保护住来防止分析柱性能损坏。
6.1.2.2 在线紫外消解/还原系统(可选模块)一种用于液相色谱和原子荧光光谱仪联用的在线紫外消解/还原系统。
利用该在线紫外消解/还原系统,能够实现一些元素形态如砷糖、砷甜菜碱、砷胆碱、六价硒、硒代蛋氨酸以及有机汞化合物的形态转化,使之转化为具有较高蒸气发生效率的元素形态,能够在原子荧光光谱检测中获得较好的分析灵敏度。
6.1.2.3 氢化物发生装置利用惰性气体氩气作载气,将气态氢化物(或原子态汞)和氢气与载气混合后,导入加热的原子化装置,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火焰装置中燃烧加热,氢化物受热以后迅速分解,被测元素离解为基态原子蒸气。
6.1.3 检测器检测器由离子收集器、放大器构成。
所采集到的信号经过电子倍增器放大并转化为数字信号。
6.1.4 数据处理系统由接口、计算机、软件构成,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仪器自动控制起作用。
6.2 仪器性能液相色谱的性能应符合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中输液系统的技术要求,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性能应符合JJG 939-2009 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的规定。
用10ppb的五价砷标准溶液测定仪器的信噪比,并且以3倍信噪比作为检出限,检出限应符合相关测试标准。
7 流动相、载流、还原剂和氧化剂7.1 流动相的选择应按分离模式选择流动相,以满足要求。
7.2 载流、还原剂和氧化剂应按检测元素组分选择载流、还原剂和氧化剂,以满足要求。
7.3 溶剂的配置要求a)能合适的分离分析物;b)不会对色谱柱的物理或化学性能产生破坏;c)不使样品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d)满足原子荧光光谱仪液体进样的相关要求,使用没有杂质的高纯溶剂和试剂配制;e)脱出固体物质;f)使用时应脱气;g)部分常用元素形态分析用溶液配置可参见附录A或有专项标准规定,则按该标准进行。
8 色谱柱8.1 色谱柱的标记色谱柱的标记应指明色谱柱管的长度、内径。
8.2 色谱柱管的材料用作色谱柱管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有光滑的内表面,对流动相和分析物有足够的惰性。
常用的色谱柱管的材料有不锈钢、聚醚醚酮(PEEK)、玻璃、石英等材质。
8.3 色谱柱的分类色谱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阴离子交换柱;b)C18柱;c)其他等效色谱柱或有专项标准规定,则按该标准进行。
9 样品处理9.1 测试样品的制备原则样品在进入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之前,应针对分析的目的、样品性质和测试项目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消除测量的干扰物质、不损坏色谱柱,确保分析物稳定不发生变化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制备过程的效率和检测的精密度和灵敏度。
9.2 测试样品的制备规范样品粉碎均匀后,取一定数量样品于离心管或锥形瓶中,根据样品性质及所分析元素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合适的酶也是允许添加的),样品与提取溶剂混合均匀后,通常采用震荡或超声提取。
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以及聚焦微波萃取等技术亦可应用到样品的前处理当中。
提取液定容,经过滤膜后测定。
对于液体溶液,可直接过滤后测定。
如果样品制备的条件有专项标准规定,则按该标准进行。
10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10.1 定性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分析样品与标准溶液,得到色谱图,将样品溶液的色谱图与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进行比较,可通过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认未知组分峰的单一性,可以改变分离条件进行测定,比如说改变流动相和固定相。
10.2 定量方法为了进行定量,需进行峰面积测量,通过外标法、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
使用LC-AFS工作站时,要按色谱峰形,选择合理的积分条件,得出准确的色谱峰面积。
10.2.1 外标法制备不少于5个梯度的分析物的标准溶液,取一定量体积进样,通过工作站记录相应的色谱图,并计算每个峰的面积。
以分析物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以分析物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