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减少或消除静电的积累。
静电通常是由物体表面的电子负荷不平衡引起的,而抗静电剂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或涂层,改变表面的电子分布,从而使负荷得到均匀分散。
具体来说,抗静电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
1.导电机制:某些抗静电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形成一
个导电层,使静电电荷能够快速流动,从而减少电荷的积累。
这种导电层可以与环境中的电流相连,将积累的电荷释放到地面,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2.抗静电荷分散机制:抗静电剂可以改变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使电荷分散得更加均匀。
此时,表面的正负电荷相互平衡,不会出现明显的静电现象。
3.抗静电屏蔽机制:有些抗静电剂可以形成一层绝缘膜,阻止
静电电荷在物体表面聚集,并起到屏蔽外界静电场的作用。
这样,即使环境中存在静电电荷,也不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太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改变物体表面的电子分布,使电荷得到均匀分散,或通过导电层将电荷导出,从而减少或消除静电的积累。
这样可以防止静电对物体造成的危害,如火花放电、吸附尘埃等问题。
塑料抗静电剂规格

塑料抗静电剂规格
塑料抗静电剂是一种添加剂,可以使塑料制品具有抗静电特性。
在工业、医疗、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
以下是常见的塑料抗静电剂规格: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粉末或颗粒状。
2. 溶解性:可溶于水、醇类、酮类和酯类溶剂。
3. 抗静电性能:电阻率要小于10的10次方欧姆。
4. 添加量:一般为0.5%-5%。
5. 适用塑料:适用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塑料。
6. 包装:常见的包装形式有25kg/袋、200L/桶、1000L/桶等。
注意事项:
1. 使用时需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2. 存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 添加量过多可能会影响塑料的性能。
4. 产品应保存在密封、干燥、清洁的地方,避免杂质的混入。
总之,选择适合的塑料抗静电剂规格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1 -。
禾大129抗静电剂分子量

禾大129抗静电剂分子量
摘要:
1.禾大129 抗静电剂简介
2.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
3.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应用领域
4.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优势与特点
5.禾大129 抗静电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正文:
禾大129 抗静电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静电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抗静电处理。
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
经过科学实验测定,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分子量适中,既能保证抗静电效果,又能在材料中良好分散,不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分子量使得禾大129 抗静电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多种材料。
禾大129 抗静电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聚合物、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的抗静电处理。
例如,在电子产品的包装材料中添加禾大129 抗静电剂,可以有效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造成的损害。
此外,禾大129 抗静电剂还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汽车内饰、家用电器等领域,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性能。
禾大129 抗静电剂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
1.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能有效消除材料表面的静电,提高产品的抗静电能
力。
2.良好的相容性:与各种材料的相容性良好,添加过程中不产生分层、沉淀等现象。
3.环保性能:禾大129 抗静电剂符合环保要求,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4.持久性:添加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材料,抗静电性能持久,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在我国,禾大129 抗静电剂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抗静电剂》PPT课件

精选ppt
9
外用抗静电剂:采用涂布、喷雾、浸渍 等方法使它附在塑料、纤维表面,耐久性 较差,所以又叫做暂时性抗静电剂。
内用型抗静电剂(或混炼型抗静电剂): 在树脂加工过程中(或在单体聚合过程中)添 加到树脂组成中的抗静电剂,因其有较好 的耐久性,又称为永久性抗静电剂。
③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导电装置或在 制品中加入导电性材料;
精选ppt
6
④用氧化剂或采用电晕放电处理制品表面,提 高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导电性;
⑤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导电性填料,如炭黑、 金属氧化物粉末或金属粉末;
⑥采用导电性高分子材料或导电性涂料进行表 面预处理;
⑦添加抗静电剂,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极性或吸 湿性。
由于静电的干扰,使合成纤维厂和纺织 厂的劳动生产率下降,产品质量降低。因 此,增加其抗静电性能非常重要。
精选ppt
4
除聚合物材料的静电积累外,液体燃料 因静电而导致的事故也是很严重的。
例如,因冲洗油罐、油轮引起静电爆炸、 火灾在70年代之前时有发生;即使用海水 冲 洗 油 轮 也 带 来 严 重 的 静 电 。 1973 年 11 月 “Golar Patricia”油船(21.6万t)的爆炸沉没, 就是静电带来的恶果。
1971年前苏联用硝化油与硬脂酸的混合物作为 抗静电剂。80年代末,前苏联对油酸镁,环烷酸铬 和烷基水杨酸铬的抗静电性进行了研究,用1.2ppm 二油酸铬丁二酮二茂铁消除汽油静电的试验。
精选ppt
13
目前在塑料和纤维工业中使用的抗静电 剂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胺的衍生物,季 铵盐,磷酸酯,硫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衍 生物,总计约有100个品种。
抗静电剂作用

抗静电剂作用
嘿,你问抗静电剂作用啊?那咱就来唠唠。
这抗静电剂啊,作用可不小呢。
首先呢,它能减少静电产生。
你想啊,有时候咱碰到一些东西,“啪”的一下就被电到了,那可难受啦。
抗静电剂呢,就像个小卫士,阻止静电的产生。
比如说在塑料啊、纺织品这些容易产生静电的东西里加上抗静电剂,就没那么容易被电到喽。
然后呢,它还能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
要是不小心有了静电,抗静电剂就赶紧行动起来,把静电给消除掉。
就像消防员灭火一样,把静电这个小“火”给扑灭。
这样就不会被静电弄得心烦意乱啦。
接着呢,抗静电剂能让东西表面更光滑。
静电会让东西表面变得粗糙,不好看。
抗静电剂就像个美容师,让东西的表面变得滑溜溜的,看着就舒服。
还有啊,它能提高东西的使用安全性。
要是静电太多,可能会引起火灾啥的,那可就危险啦。
抗静电剂就像个保镖,保护着我们的安全。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他在一个电子厂工作。
他们厂里生产的电子产品很容易产生静电,经常会把零件弄坏。
后来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抗静电剂,哇,静电问题就解决了。
零件也不容易坏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他说这抗静电剂可真是个好东西。
总之呢,抗静电剂的作用就是减少静电产生、消除静电、让东西表面更光滑、提高使用安全性。
只要有了它,我们就能远离静电的困扰,让生活更美好。
让我们一起认识抗静电剂,用好抗静电剂吧。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是一种能够减少或消除静电现象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许多领域都有着
广泛的应用,比如纺织品、塑料制品、电子产品等。
那么,抗静电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首先,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与其成分有关。
抗静电剂通常包含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改变表面的电荷分布,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
此外,抗静电剂还可能含有导电颗粒或导电聚合物,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导电网络,使静电能够迅速地传导到地面,减少静电的积聚。
其次,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还与其在材料表面的分布有关。
抗静电剂需要均匀
地分布在材料表面,以达到最佳的抗静电效果。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涂布或喷涂工艺,确保抗静电剂能够均匀地覆盖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保护膜。
此外,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还与其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有关。
抗静电剂需要
与材料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形成稳定的薄膜,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电性质。
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抗静电剂,考虑其与不同材料的相互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抗静电效果。
总的来说,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电荷分布,减少静电的
产生,从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
其作用原理与成分、分布和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艺选择合适的抗静电剂,以达到最佳的抗静电效果。
尼龙抗静电剂的原理

尼龙抗静电剂的原理尼龙这玩意儿啊,在我们生活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像那些漂亮的尼龙丝袜啦,耐磨的尼龙包包之类的。
但是呢,尼龙有个小麻烦,它容易产生静电。
你有没有过冬天脱尼龙衣服的时候,噼里啪啦响,头发都被电得飞起来的经历呀?可搞笑又有点小烦人呢。
那抗静电剂是怎么来拯救尼龙这个小调皮的呢?其实啊,这里面有好多小奥秘哦。
抗静电剂里面的成分就像是一群小小的魔法精灵。
一部分抗静电剂是通过吸湿的方式来起作用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尼龙就像一个小沙漠,很干燥的时候就容易产生静电。
而抗静电剂小精灵呢,它们特别喜欢水,就像小海绵一样。
它们跑到尼龙的表面或者内部,把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都吸引过来。
当尼龙表面有了这些水分子,就相当于有了一层小小的导电层。
静电啊,就很难在上面积累啦,因为电这个调皮鬼,它就喜欢干燥的地方,一有水分子在,它就没办法搞出大动静了。
还有些抗静电剂呢,它们是靠离子导电来解决问题的。
这些抗静电剂里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就像一群小蚂蚁在尼龙里面跑来跑去。
当尼龙表面因为摩擦之类的原因开始积累电荷的时候,这些小离子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它们会快速地把电荷导走,就像一个小小的运输队一样。
正电荷和负电荷本来在尼龙表面要打架,产生静电的不良现象,结果这些小离子把它们拉走,让它们和平相处,不产生静电危害了。
另外呀,抗静电剂还能改变尼龙的表面性质呢。
尼龙本身的表面是比较光滑的,电荷在上面跑的时候可顺畅了,就容易积累起来。
抗静电剂就像一个小小的装修工,把尼龙的表面变得粗糙一点。
这样一来,电荷在上面跑的时候就会磕磕绊绊的,不容易聚集在一起。
而且啊,这种改变表面性质的抗静电剂还能让尼龙和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融合。
就好像尼龙不再是一个特立独行容易产生静电的家伙,而是和周围的空气啊、其他物体啊,都能和谐相处,静电自然就少啦。
再说说,抗静电剂和尼龙的关系就像好朋友一样。
抗静电剂会紧紧地抱住尼龙分子。
它们不是那种很生硬的结合,而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抗静电剂英文名称是Antistatic agent,简称ASA。
由于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0~1020Ω·cm,易积蓄静电而发生危险,而抗静电剂多系表面活性剂,可使塑料表面亲合水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有导电作用,因而可以使静电及时泄漏。
概念任何物体都带有本身的静电荷,这种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静电荷的聚集使到生活或者工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危害,将聚集的有害电荷导引/消除使其不对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或危害的化学品称为抗静电剂。
英文:Antistatic agent, ASA结构特征抗静电剂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上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兼而有之。
常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阴离子,胺盐、季铵盐的阳离子,以及-OH、-O-等基团,常用的非极性基团(即亲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从而形成了纤维工业常用的五种基本类型的ASA,即胺的衍生物,季铵盐,硫酸酯、磷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衍生物。
ASA 当涂层用时,疏水基团吸附于材料表面,最外层形成一层ASA 的分子层;当采用共聚方法形成双组分纤维时,外部的ASA 分子层受到破坏,内部的ASA 便可以渗透到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有一个平滑的ASA 分子层,表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使静电产生几率减少,但外用ASA 耐洗牢度不好,可考虑用反应性化合物与纤维在高温下形成共价键结合[11]。
抗静电机理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溶剂或分散剂,进行涂覆疏水基团附着于材料表面,向外排列的亲水基团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因为水是高介电常数的液体而形成导电层,并且纤维中所含的微量电解质也一定程度地降低表面电阻;用于织物的ASA 多为饱和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纤维表面呈负电性而容易被吸附形成湿气膜,这样材料摩擦间隙的介电常数也明显提高;如果ASA 为离子化合物时,本身便具有离子导电作用[12]。
内用ASA 在聚合物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当添加到一定数量时,复合材料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亲水基团向外排列的膜,同时内部的ASA 能向表面渗透以补充膜层的缺损;因此ASA 与聚合物的相容程度便形成了矛盾的两方面,相容性好会使向外表渗透速度放慢,难以及时补充表层ASA 损失,反之又会使材料过早地丧失抗静电性能。
抗静电剂产品知识简况

抗静电剂知识简介一.静电:静电(Electrostatic)就是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电荷。
静电是一种电能,它留存于物体表面:静电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的转移而形成的。
静电现象已为人们所熟悉,当天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产生放电声;用毛皮磨擦后的钢笔杆可吸引小纸屑(当电荷密度达到106C/m2);脱下合成纤维衣服时产生的劈啪声;夜间还可以看到火花(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0KV/cm);日光灯、电视机屏幕、录音机磁头等易附着灰尘现象,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是电荷的产生和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电现象的总称.静电具有以下特点:1.从防静电危害的角度考虑,当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超过1010Ω.m时,材料耗散静电的能力明显减弱。
从消除静电角度考虑,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不应高于1010Ω.m;2、在一般工业生产中,静电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设备数万伏以至数十万伏;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伏至数千伏;这要比市用低电压220V,380V高得多,但积累的静电量却很低,通常为毫微库仑(nC,10-9C)级;静电电流多为微安(μA,10-6A)级,作用时间多为微秒(μS,10-6S)级。
3、静电较之流电,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的影响比较大,静电测量时复现性差,瞬态现象多。
静电同世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即既能为人类造福,如静电复印、静电喷漆、静电除尘等应用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如石化、电子及电工等领域。
就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及电子设备的装联、调试作业而言,因接触、磨擦起电、人体电荷与接地问题就能造成很大损失。
磨擦起电和人体静电乃是电子、微电子工业中之两大危害源。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静电危害正在日益表露出来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抗静电剂组成和分类:塑料具有很高的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这种高电阻性能,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会携带大量来自其他介质的静电荷,从而干扰加工过程的进行,或因放电影响产品的美观和卫生,或损坏产品的性能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抗静电剂类型、机理以及效果影响因素

一.抗静电剂的典型之阳早格格创做1.1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有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磷酸盐、烷基酚散氧乙烯醚硫酸盐等.多用做化纤油剂战油品的抗静电剂 , 正在塑料工业中除某些烷基磷酸 (或者硫酸) 酯用于散氯乙烯 (PVC) 战散烯烃做内混型抗静电剂使用中 , 大多用做中涂型抗静电剂.此类抗静电剂耐热性及抗静电性效验劣同 , 然而对于透明造品有不利效率.1.2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有季铵盐类、烷基咪唑啉阳离子等, 其中季铵盐类最罕睹.此类抗静电剂极性下, 抗静电效验劣同 , 对于下分子资料的附效力较强 ,多用做中涂型抗静电剂 , 偶尔也用做内混型抗静电剂, 主要用于合成纤维、PVC、苯乙烯类散合物等极性树脂.然而热宁静性好, 且对于热敏性树脂的热宁静性有不良效率 , 也存留分歧程度的毒性或者刺激性 , 正在食品包拆资料上不宜使用.1.3 二性型抗静电剂二性型抗静电剂主要有苦菜碱、烷基咪唑啉盐战烷基氨基酸等, 其最大个性是分子内共时含有阳离子战阳离子基团, 正在一定条件下可共时隐现阳离子型战阳离子型抗静电剂效率 , 正在应用中与其余典型抗静电剂有劣良的配伍性 , 对于下分子资料附效力较强 , 然而热宁静性较好.1.4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有脂肪酸多元醇酯、烷醇胺、烷醇酰胺以及脂肪酸、脂肪醇战烷基酚的环氧乙烷的加成物等, 其中应用最广大的是前3种.那一典型的抗静电剂虽然自己不克不迭离解为离子 , 无法通过自己导电去揭收电荷 , 抗静电效验不迭离子型抗静电剂 , 然而是其热宁静性劣同 , 普遍对于下分子资料不爆收有害效率, 普遍产品无毒或者矮毒, 而且具备劣良的加工本能.1.5 下分子永暂型抗静电剂下分子永暂型抗静电剂是指分子内含有散环氧乙烷链、散季铵盐结构等导电性单元的下分子散合物,包罗散环氧乙烷、散醚酯酰胺、含季铵盐的 (甲基)丙烯酸酯共散物战含亲火基的有机硅等 , 个性是抗静电效验少期 , 不受揩拭战洗涤等条件效率 , 对于气氛的相对于干度依好性小 , 不效率造品的板滞本能战耐热本能, 然而增加量较大(普遍为5 %~20 %) , 代价偏偏下.有机硅下分子链果具备弹性的螺旋形结构 , 经处理后甲基背气氛定背排列 , 可使织物获柔硬、润滑战防火功能 , 然而含亲火基的有机硅可抗静电.暂时有机硅抗静电剂有下列几种: ①硅氧烷战散氧乙烯醚共散物.用乙酰氧基启端的散烯丙基散氧乙烯醚与散甲基含氢硅氧烷举止加成, 爆收接联而产死下分子抗静电剂.用于锦纶、涤纶的抗静电整治, 能使表面电阻率落矮到103Ω~104Ω; ②氨丙基散二甲基硅氧烷与环氧氯丙烷的反应物.动做抗静电剂 , 易溶于火 , 1、5 g此抗静电剂加进到1 L 火中 , 再加1、5 g NaAc 及0、2 gNa2CO3 , 混匀 , 加热至 60 ℃, 浸渍处理织物,经烘搞后能使织物赢得更好的抗静电性; ③复合型有机硅.使用甲基硅油、含氢硅油与β- 氨乙基甲基烯酸盐混同 , 可做腈纶抗静电剂; ④终端为磺酸 (或者盐) 的有机硅氧烷.用于腈纶、丙纶战涤纶的抗静电剂, 兼有浑净及潮干本能.2 抗静电剂的使用要领战效率机理根据使用办法的分歧, 抗静电剂不妨分为中涂型战内混型二种.中涂型抗静电剂是指涂正在下分子资料表面所用的一类抗静电剂.普遍用前先用火或者乙醇等将其调配成品量分数为 0、5 %~2、0 %的溶液 ,而后通过涂布、喷涂或者浸渍等要领使之附着正在下分子资料表面 , 再通过室温或者热气氛搞燥而产死抗静电涂层.此种多为阳离子型抗静电剂, 也有一些为二性型战阳离子型抗静电剂; 内混型抗静电剂是指正在造品的加工历程中增加到树脂内的一类抗静电剂.常将树脂战增加其品量的0、3 %~3、0 %的抗静电剂先板滞混同后再加工成型.此种以非离子型战下分子永暂型抗静电剂为主, 阳、阳离子型正在某些品种中也不妨增加使用.百般抗静电剂分子除可给予下分子资料表面一定的润滑性、落矮摩揩系数、压造战缩小静电荷爆收中 , 分歧典型的抗静电剂不然而化教组成战使用办法分歧 , 而且效率机理也分歧. 2.1 中涂型抗静电剂的效率机理此类抗静电剂加到火里 , 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火基便拔出火里 , 而亲油基便伸背气氛.当用此溶液浸渍下分子资料时 , 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油基便会吸附于资料表面.浸渍完后搞燥, 脱出火分后的下分子资料表面上 , 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火基皆背着气氛一侧排列 , 易吸支环境火分 , 或者通过氢键与气氛中的火分相分离 , 产死一个单分子导电层 , 使爆收的静电荷赶快揭收而达到抗静电手段.2.2 表面活性剂类内混型抗静电剂的效率机理正在下分子资料成型历程中 , 如果其中含有脚够浓度的抗静电剂 , 当混同物处于熔融状态时 , 抗静电剂分子便正在树脂与气氛或者树脂与金属(板滞或者模具) 的界里产死最稀稀的与背排列 , 其中亲油基伸背树脂里里 , 亲火基伸背树脂中部.待树脂固化后, 抗静电剂分子上的亲火基皆往背气氛一侧排列 , 产死一个单分子导电层.正在加工战使用中 , 通过推伸、摩揩战洗涤等会引导资料表面抗静电剂分子层的缺益, 抗静电本能也随之下落.然而是分歧于中涂敷型抗静电剂, 通过一段时间之后 , 资料里里的抗静电剂分子又会不竭背表面迁移 , 使缺益部位得以回复 , 沉新隐现出抗静电效验.由于以上二种典型抗静电剂是通过吸支环境火分 , 落矮资料表面电阻率达到抗静电手段, 所以对于环境干度的依好性较大.隐然 , 环境干度越下 , 抗静电剂分子的吸火性便越强 , 抗静电本能便越隐著.2.3 下分子永暂型抗静电剂的效率机理下分子永暂型抗静电剂是连年去钻研启垦的一类新式抗静电剂 , 属亲火性散合物.当其战下分子基体共混后 , 一圆里由于其分子链的疏通本领较强 , 分子间便于量子移动 , 通过离子导电去传导战释搁爆收的静电荷; 另一圆里, 抗静电本领是通过其特殊的分别形态体现的.钻研标明: 下分子永暂型抗静电剂主假如正在造品表层呈微细的层状或者筋状分集 , 形成导电性表层 , 而正在核心部分险些呈球状分集 , 产死所谓的“芯壳结构”, 并以此为通路揭收静电荷.果为下分子永暂型抗静电剂是以落矮资料体积电阻率去达到抗静电效验 , 不真足依好表面吸火 , 所以受环境的干度效率比较小.二、效率抗静电效验的果素1 .分子结媾战个性基团本量及增加量抗静电剂的效验最先与决于它动做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个性―― 表面活性 . 表面活性与分中亲火基种类、憎火基种类、分子的形状、分子量大小等有闭 . 当抗静电剂分子正在相界里做定背吸附时,便会落矮相界里的自由能及火战塑料之间的临界交战角.那种吸附效率,仅与基体的本量有闭,而且还与表面活性剂的本量有闭 . 根据极性相似准则,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碳氢链部分倾背与下分子链段交战,极性基团部分倾背与气氛中的火交战 . 下分子资料动做疏火资料,抗静电剂正在其表面的主要效率便是产死准则的里背气氛中的火的亲火吸附层.正在气氛干度相共的情况下,亲火性好的抗静电剂会分离更多的火,使得散合物表面吸附更多的火,离子电离的条件更充分,进而革新抗静电效验.通过量子置换,也能爆收电荷变化 . 含有羟基或者氨基的抗静电剂,不妨通过氢键连成链状,正在较矮的干度下也能起效率 . 正在搞燥的气氛环境中,若央供塑料造品成型之后坐时收挥抗静电性,采与多元醇单硬脂酸酯抗静电剂非常灵验 . 图 1 给出了以上二种典型的抗静电剂的典型应用真例.惟有正在相对于干度50 %的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之后,散丙烯中的羟乙基烷基胺才表示出最好的抗静电效验,而且受干度的效率非常大 . 硬脂酸单苦油酯正在加进之后坐时爆收抗静电效验且不受干度的效率,然而是随着贮存时间的延少,其效率效验明隐下落.增加型抗静电剂效验决断于增加剂背塑料造品表面的迁移速率 . 当塑料造品表面被一层连绝的导电层覆盖时,电荷的衰减才达到最好.抗静电剂的分子量太下,不利于它背下散物表面迁移;分子量太矮,耐洗涤性战表面耐摩揩性短安 . 常常抗静电剂的分子量比下散物分子量小得多 . 加进矮分子量物量大概会使下散物资料的物理板滞本能逆转.为了缩小那种不良效率,抗静电剂的普遍增加量为0.3%~2.0% .抗静电剂的增加量还视造品用途而同.CMC (临界胶束浓度)值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 CMC 值越小,表面活性剂达到表面(界里)吸附的浓度越矮,或者产死胶束所需浓度越矮,果此抗静电性的起效浓度也越矮 . 分歧结构的抗静电剂增加量分歧,而且随造品形式的分歧而分歧 . 增加量有一个范畴 .过矮,抗静电效验不明隐,过下,会效率资料的物理板滞本能 . 薄膜、片材等薄造品的增加量较少,薄造品的增加量则相对于较多.抗静电剂与散合物的相容性按照极性相近相容本理.下分子资料皆具备少碳链结构,多属非极性树脂,有的具备极性端基,巩固了极性 . 抗静电剂共时具备憎火基(非极性)战亲火基(极性) . 普遍憎火基碳链越少,与散合物的相容性越好 . 亲火基若极性很强,则与散合物的相容性短好;若极性较强,则亲火吸附性较好.相容性太好,抗静电剂阻挡易迁出,达不到抗静电效验;相容性短好,迁出太快,持效期太短,效率少暂使用 . 果此正在安排战使用抗静电剂时需要思量上述果素,通过真验筛选抗静电剂的品种及最好使用量.3 .其余增加剂的效率下散物资料加工时,往往要增加一些宁静剂、颜料、删塑剂、润滑剂、分别剂或者阻焚剂等帮剂 . 那些增加剂与抗静电剂的相互效率也会对于抗静电效验爆收很大效率 . 比圆阳离子型宁静剂会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产死复合物,进而落矮各自的效验 . 润滑剂常常能很快迁移到下散物表面上,压造了抗静电剂的变化 . 若润滑剂分子层覆盖正在抗静电剂分子层上,会使抗静电剂表面浓度落矮,隐著效率抗静电效验;偶尔由于润滑剂的效率,也会促进抗静电剂背表面变化 . 删塑剂会减少大分子链间的距离,使分子疏通更为简单,普及了下散物的孔隙率,有好处抗静电剂背造品表面迁移收挥抗静电效率.有些删塑剂会落矮下散物的玻璃化温度,也可使抗静电剂的效验删大 . 抗静电剂与百般增加剂的效率大小,预先很易预测,暂时大普遍是通过真验去采用最符合的抗静电剂战用量.分别剂、宁静剂及颜料等无机增加剂,普遍皆有较强的吸附本领,使抗静电剂易以迁移到表面上,对于抗静电剂的扩集迁移具备反效率,抗静电效验会变好 . 大普遍无机增加剂皆是细小的微粒,具备较大的表面积,易吸附抗静电剂,使其不克不迭灵验天收挥抗静电效率 . 颜料微粒则简单富集正在抗静电剂周围,效率其背中扩集 . 比圆,相共抗静电剂浓度的 ABS 中加进二氧化钛后,抗静电效率落矮 . 分歧无机挖料的吸附性分歧,对于抗静电效验收挥的效率也纷歧样.别的,下散物组分中的弹性体也会使抗静电剂的效能变好 . 比圆正在散丙烯与橡胶的复合资料中,创造抗静电剂富集正在橡胶组分周围,使其易于迁移到表面.4 .加工历程的效率散合物造品的加工办法最后会效率造品中下分子链的规整程度、结晶度、结晶形态及有序化程度.若下散物正在熔融状态下成型后,坐时正在矮于其玻璃化温度的室温下举止热却,抗静电剂便很易扩集到造品表面,进而不脚够的抗静电效验 . 若造品正在下于玻璃化温度的温度下热却,由于大分子链段疏通有帮于抗静电剂扩集,那样不然而造品能浮现出脚够抗静电效验,而且纵然用摩揩或者火洗与消表面上的抗静电剂,也能较赶快回复其抗静电效验.。
抗静电剂配方原理

抗静电剂配方原理
静电是一种由电荷的分布不均衡引起的一种有害的现象。
由于其影响范围广泛,因此就需要制造抗静电剂以减少这种影响。
首先,要了解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它们的
主要成分。
抗静电剂一般是由形态吸收剂、活性剂和流动剂组成的。
其中形态吸收剂具有吸附作用,使原来物质表面电荷变
得多样化;而活性剂则可以将溶液中的水极性分子变成示性液体,使溶液中所有静电分子混合分散;最后,流动剂可以保持抗静
电剂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只有在正确的成分配比下,抗静电剂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因此,制造抗静电剂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和极性分子的数量。
在这些因素考虑完成后,需要根
据不同情况确定每种成分的合理比例。
比如当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就要添加一些活性剂,以改善抗静电剂的效果;而在环境温度
较高时,则可以添加一些颜料,使抗静电剂更稳定。
最后,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把抗静电剂与其他润滑剂进行混合,以
达到最佳效果。
正确使用抗静电剂可以有效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保证安全的生产环境。
总结起来,抗静电剂的配方原理主要是根据环境温度、相对湿
度和极性分子的数量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形态吸收剂、活性
剂及流动剂的合理比例,再与其他润滑剂混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抗静电剂主要成分

抗静电剂主要成分
抗静电剂是一种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静电的生成和积累。
它的主要成分有聚合物、阻燃剂、抗氧剂、抗氧凝胶、绝缘油、抗腐剂、绝缘润滑剂等。
聚合物是抗静电剂的基本成分,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抑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并且能够抵抗高温和腐蚀。
聚合物还可以提供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可以延长抗静电剂的使用寿命。
阻燃剂是抗静电剂的重要成分,它能够降低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抗氧剂是抗静电剂的重要成分,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静电的积累,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同时能够降低抗静电剂的变质率。
抗氧凝胶是抗静电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抑制静电的积累,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性能,可以延长抗静电剂的使用寿命。
绝缘油是抗静电剂的重要成分,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静电的积累,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输。
抗腐剂是抗静电剂的重要成分,它能够有效地抑制静电的积累,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抗氧性能,使抗静电剂更耐用。
绝缘润滑剂是抗静电剂的重要成分,它能够有效地抑制静电的积累,
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可以延长抗静电剂的使用寿命。
抗静电剂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聚合物、阻燃剂、抗氧剂、抗氧凝胶、绝缘油、抗腐剂、绝缘润滑剂等,可以有效地抑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因此,抗静电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地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静电剂基本用量计算公式

抗静电剂基本用量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静电常常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静电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人们通常会使用抗静电剂来处理静电问题。
而在使用抗静电剂时,正确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抗静电剂基本用量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地使用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的基本用量计算公式如下:用量 = (表面积×涂布量×浓度)/ 效率。
其中,表面积指的是需要处理的物体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涂布量指的是每平方米需要涂布的抗静电剂的重量,单位为克/平方米;浓度指的是抗静电剂的浓度,单位为%;效率指的是抗静电剂的使用效率,一般为0.8-0.9之间。
在使用抗静电剂时,首先需要确定需要处理的物体的表面积。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平方米需要涂布的抗静电剂的重量,通常可以根据抗静电剂的使用说明来确定。
接下来需要确定抗静电剂的浓度,一般来说,抗静电剂的浓度会在包装上标明。
最后,根据抗静电剂的使用效率来计算出最终的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抗静电剂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使用抗静电剂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抗静电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计算用量,并严格按照计算出的用量来进行涂布,以达到最佳的抗静电效果。
另外,抗静电剂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问题。
首先,抗静电剂一般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防爆。
其次,抗静电剂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个人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最后,使用抗静电剂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总之,抗静电剂的正确使用对于减少静电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
正确的用量计算是保证抗静电剂使用效果的关键,希望大家在使用抗静电剂时能够严格按照基本用量计算公式来计算用量,确保抗静电剂的有效使用。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抗静电剂时能够注意安全和环保,做到安全使用,保护环境。
名词解释抗静电剂的概念

名词解释抗静电剂的概念
抗静电剂,也称为导电剂或静电消除剂,是一种添加在塑料之中或涂敷于模塑制品的表面,以达到减少静电积累目的的化学物质。
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抗静电剂可分为内加型和外涂型两大类。
内加型抗静电剂主要添加在塑料之中,而外涂型抗静电剂则主要用于涂敷在模塑制品的表面。
此外,抗静电剂还可按其性能分为暂时性的和永久性的两大类。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增加材料的导电性和亲水性,从而促使电荷泄漏,防止静电积蓄。
一些常见的抗静电剂包括磷酸类(如酰胺磷酸酯)、无机半导体盐(如亚铜及银的卤化物)、炭黑、硫酸纤维素钠盐等。
发泡材料抗静电剂

发泡材料抗静电剂
发泡材料抗静电剂是一种添加在发泡材料中以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的化学添加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发泡材料的导电性或降低其表面电阻,从而减少静电电荷的积聚。
常见的发泡材料抗静电剂包括以下几类:
1. 离子型抗静电剂:这类抗静电剂包含离子基团,如阳离子或阴离子,能够在发泡材料表面形成导电层,使电荷能够快速消散。
常见的离子型抗静电剂包括季铵盐、磷酸盐等。
2.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这类抗静电剂不含有离子基团,而是通过增加发泡材料的极性或吸湿性来减少静电。
常见的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包括多元醇、聚醚等。
3. 导电填料:将导电填料如碳纤维、金属粉末等添加到发泡材料中,可以提高其导电性,从而减少静电积聚。
选择适合的发泡材料抗静电剂需要考虑发泡材料的类型、应用环境、静电要求等因素。
需要注意抗静电剂的添加量和分散均匀性,以确保其有效性。
建议在使用前进行试验和评估,以满足特定的静电控制需求。
第六章 抗静电剂

⑴季铵内盐
该品抗高温、抗静电,是合成纤维内 部抗静电剂的主要品种之一
⑵两性烷基咪唑啉
此品与多种树酯相容性好,是聚丙烯, 聚乙烯等优良的内部抗静电剂
5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 ⑴聚酰胺
此品种多用于印刷油墨中
⑵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
该聚合物通常和烷基水杨酸铬及丁二 酸二(2-乙基已基)酯磺酸钙复配使用, 具有显著的抗静电效果,可用于航空燃 料中
烷基氨基丙酸的金属盐或二乙醇胺 盐可作为塑料的外部或内部抗静电剂在 照相薄膜生产中广泛使用。作为外部抗 静电剂使用时,为了增加其水溶性,多 使用碱性介质
烷基氨基二羧酸的金属盐或二乙醇 胺盐主要作为塑料的内部抗静电剂使用
4 两性型抗静电剂 两性离子抗静电剂的最大特点在于
它们既能与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配伍使用, 也能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配伍使用
最重要的产品是十八异氰酸酯和乙烯 亚胺的衍生物。广泛用于棉、麻、锦纶、 羊毛、丝绸及合成纤维等
⑶吡啶季铵盐类衍生物
此类柔软剂中重要的国外商品是 Velan PE(ICI)和Zelan PA;国内称为防 水剂PE和防水剂PA,它们具有耐久性的 柔软和防水效果。
3非表面活性柔软剂
⑴天然油脂、石蜡类柔软剂
⑵脂肪胺、胺盐及其衍生物 用于合成纤维油剂的静电清除剂,录 音材料的抗静电剂 ⑶咪酢啉盐 适用于作塑料喝唱片加工用的内部抗 静电剂
2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 ⑴硫酸酯及其盐
通常用于合成纤维油剂的静电消除剂
⑵磷酸酯及磷酸酯盐
用于合成纤维和塑料,静电消除效果 好。主要品种有单烷基磷酸酯盐和二烷 基磷酸酯盐
抗静电剂主要成分

抗静电剂主要成分
抗静电剂是一种添加在塑料制品等材料里或涂布在制品表面的
特殊助剂,用来降低制品的表面电阻。
抗静电剂的主要成分要看是什么类型抗静电剂:永久型抗静电剂多为高分子型,聚氧乙烯类型等成分。
非永久的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
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抗静电剂可分为硫酸衍生物、磷酸衍生物、胺类、季铵盐、咪唑类以及环氧乙烷衍生物等,根据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水基能否电离,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
按照添加类型分为内加型和涂布型。
使用内加型的抗静电剂把抗静电剂和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外涂型抗静电剂按照需求稀释直接喷涂在制品表面。
纺织用抗静电剂使用方法

纺织用抗静电剂使用方法
纺织用抗静电剂使用方法如下:
1. 确保要处理的纺织品是干燥的。
因为潮湿的纺织品会增加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2. 抗静电剂有两种常见的形式:液体和喷雾剂。
根据你手头的抗静电剂类型,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
3. 如果是液体抗静电剂,将其倒入一个干净的喷雾瓶中。
确保喷雾瓶也是干净的,以免污染纺织品。
4. 将纺织品平铺在一个干净的表面上,确保完全展开。
5. 将喷雾瓶与纺织品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均匀地喷洒抗静电剂在纺织品上。
确保整个纺织品表面都被覆盖。
6. 等待一段时间,让抗静电剂渗透和干燥。
通常来说,几分钟就足够了。
7. 如果使用的是喷雾剂,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纺织品表面,以去除多余的剂量。
8. 最后,注意遵循抗静电剂的使用说明。
有些抗静电剂可能需要特殊处理或温度要求,确保按照说明操作。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因产品和品
牌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使用抗静电剂前仔细阅读和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要求。
抗静电剂类型、机理以及效果影响因素

一.抗静电剂的类型1.1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有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等。
多用作化纤油剂和油品的抗静电剂, 在塑料工业中除某些烷基磷酸(或硫酸) 酯用于聚氯乙烯(PVC) 和聚烯烃作内混型抗静电剂使用外, 大多用作外涂型抗静电剂。
此类抗静电剂耐热性及抗静电性效果优异, 但对透明制品有不利影响。
1.2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有季铵盐类、烷基咪唑啉阳离子等, 其中季铵盐类最常见。
此类抗静电剂极性高, 抗静电效果优异, 对高分子材料的附着力较强,多用作外涂型抗静电剂, 有时也用作内混型抗静电剂, 主要用于合成纤维、PVC、苯乙烯类聚合物等极性树脂。
但热稳定性差, 且对热敏性树脂的热稳定性有不良影响, 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或刺激性, 在食品包装材料上不宜使用。
1.3 两性型抗静电剂两性型抗静电剂主要有甜菜碱、烷基咪唑啉盐和烷基氨基酸等, 其最大特点是分子内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 在一定条件下可同时显示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作用, 在应用中与其他类型抗静电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对高分子材料附着力较强, 但热稳定性较差。
1.4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有脂肪酸多元醇酯、烷醇胺、烷醇酰胺以及脂肪酸、脂肪醇和烷基酚的环氧乙烷的加成物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前3种。
这一类型的抗静电剂虽然本身不能离解为离子, 无法通过自身导电来泄漏电荷, 抗静电效果不及离子型抗静电剂, 但是其热稳定性优异, 一般对高分子材料不产生有害影响, 多数产品无毒或低毒, 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1.5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是指分子内含有聚环氧乙烷链、聚季铵盐结构等导电性单元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环氧乙烷、聚醚酯酰胺、含季铵盐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含亲水基的有机硅等, 特点是抗静电效果持久, 不受擦拭和洗涤等条件影响, 对空气的相对湿度依赖性小, 不影响制品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但添加量较大(一般为 5 %~20 %) , 价格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静电的方法
要解决材料带电问题有两种方式 : ▪ 抑制静电荷的产生 ▪ 促进电荷的泄漏
.
主要方法:
▪ 提高环境湿度
▪ 对材料进行结构改性
▪ 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导电装置,或在 制品中夹带导电性材料形成泄漏通道
▪ 使用氧化剂和采用电晕放电处理制品表 面
▪ 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导电性填料
▪ 使用抗静电剂 ,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 法
.
电荷的传导及抗静电剂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分子在聚合物表面吸附示意图 纤维防静电. 示意图
抗静电PVC
.
抗静电PS
防静电PI
防静电PC
EVA
.
静电保护 PE
电纺丝PLA EP
PMMA
.
丁腈
PVC
PU .
抗静电剂
▪ 所谓抗静电剂是指涂敷于材料表面或掺和在 材料内部,以防止或减轻静电积累的一类化 学助剂.
.
抗静电剂作用原理
添加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团 增加薄膜表面的吸湿件,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形成微薄的水 膜,起泄漏电荷的作用。也可增加薄膜表面的光滑性,降低 摩擦系数,防止摩擦起电。涂层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 是增加薄膜表面的离子浓度,以阴离子中和正电荷或以阳离 子中和负电荷的方法防止电荷积累。介屯常数大的抗静电剂 可增加摩擦体间的介电性,使介电损耗增加,起到抗静电作 用。
.
抗静电剂的分类
种类
结构
主要成分
适用树脂
阳离子型 季胺盐
<亲油基>单烷基、二烷基
PVC
<对离子>卤素、硝酸、有机酸
阴离子型
磷酸盐 磺酸盐
<亲油基>脂肪酸、聚氧化乙烯附加物 <亲油基>烷基、烷基苯
PS、PE、 PP、PVC
非离子型 两性型
脂肪酸 多元醇酯
聚氧化乙烯附加 物
内胺盐 丙胺酸盐
<亲油基>单烷基、二烷基 <多元醇>丙三醇、聚甘油、聚氧 化乙烯、山梨糖醇、多元醇 <亲油基>烷基胺、烷基酰胺 <亲水基>聚氧化乙烯
第十七章 抗静电剂 2011-10-24
.
生活中的静电
▪ 塑料梳子梳头。 ▪ 深色的裤子在冬天吸附灰尘。 ▪ 电视表面吸收灰尘。 ▪ 电脑内部,特别是心爱的笔记本吸附灰尘。
.
静电的危害
▪ 在医药上引尘、引菌 ▪ 医疗手术时引起电颤事故 ▪ 矿山、石油化工上引起火灾、爆炸 ▪ 在电子工业中破坏集成电路 ▪ 在纺织上引起纤维聚集 ▪ 静电妨碍正常的加工工艺
.
常用永久性抗静电剂
▪ 聚氧化乙烯(PEO)的共聚物 ▪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 聚乙二醇体系聚酰胺或聚酯酰胺 ▪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 含季胺盐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
高聚物带电原因
H el mh ol:任何两种化学组成不同或组成相同但聚集态不同的材料,其内部结构中的 电荷载流子能量分布是不同的,当这两种材料相接触、摩擦时,就会在它们的表面上 发生电荷的再分配,也就是说在材料的表面上产生了电荷的转移,形成(+) (一)双电层。 当材料相互分离时,使正负电荷分离而产生静电,同时随着距离的拉大,电容减小产 生高电压。 C o eh n.F renkel-Wilcke:当不同高聚物材料相互摩擦时,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介电 系数导致电荷的从新分配而产生静电,其中介电系数大的带下电,小的带负电。
.
聚酰胺
1013~1014
3 乙基纤维素 1013~1014
聚酯
1012~1014
密胺树脂
1012~1014
脲醛树脂
1012~1013
4
环氧树脂 108~1014 醋酸纤维素 1010~1012
硝酸纤维素 1010~1011
酚醛树脂 109~1012
聚乙烯醇 5 纤维素
干酪素
107~109 107~109 107~109
CH3
R N+ CH3 C H 2C O O -
C H2C H2O H
R N + C H2C H2O H C H2C O O -
.
▪ 非离子型:相容性和耐热性能良好,对 制品的物理性能无不良影响,但用量相 对较大
H ( OCH2CH2 )n OH
R CH CH2
OO B
OO
R CH CH2
.
抗静电剂的使用技术
<阳离子基>胺、烷基酰胺 <阳离子基>碳酸、磺酸
ABS、PE、 PP、PVC
PS、ABS
高分子型 聚丙烯酸衍生物
<亲水基>聚氧化乙烯、碳酸、磺酸、季 铵
PE、PP
.
各类抗静电剂的主要特征
▪ 阳离子型:抗静电性能优良,但耐热性 相对较差,而且对皮肤有害
R [ R N R]+ X -
R
~CH2 (CH CH2 )N CONH R N+ (CH2)3~ X- Y
.
抗静电作用原理
W—能量;—比电阻;a—导电带;c—接收体;d—供电体;v—介频带
固体的电子结构和导电机理(能带模型)
.
E—电场强度;s—距离
塑料带电表面的.电荷纵向分布
常见 高分子聚合物带电性
高分子化合
分类
物
电阻率/Ω·cm-1
分类
高分子化合 物
电阻率/Ω·cm
-1
聚乙烯
1016~1020
聚丙烯
1016~1020
聚苯乙烯
1017~1019
1 聚四氟乙烯 1015~1019
ABS树脂 1~4.8×1016
聚碳酸酯 2.1×1016
2
聚偏二氯乙 烯 聚氯乙烯 丙烯酸树脂 聚氨基甲酸 酯
1014~1016 (软)1014~1016 (硬) 1014~1015 1013~1015
3 聚硅酮
1013~1014
主要有外涂和内加两种方式:
▪ 外涂法是将抗静电剂通过刷涂、喷涂或 浸涂等方法涂敷于制品表面
▪ 内加法是将抗静电剂在配料时加入到材 料中去,使其均匀分散在整个聚合物内
.
高分子型永久抗静电剂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是进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类新型 抗静电剂,属于亲水性高聚物。将亲水性高聚物加入到基 体树脂中,可得到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树脂。这种技术的 关键是提高永久型抗静电剂在树脂中的分散程度和状态, 因为它在母体中形成“芯壳”结构,并以此为通路泄露电 荷。其不影响聚合物材料本身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适用 面广,且在基体聚合物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 。
[R C O N H C 3H 6N +(C H 3)2C 2H 4O H ]N O 3-
.
▪ 阴离子型:耐热性和抗静电效果都比较 好,但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差,并对产品 的透明性有一定影响
R SO3M
O R O P OM
OM
.
▪ 两性型:既能与阳离子型又能与阴离子 型抗静电剂配合使用,抗静电效果类似 于阳离子型,但耐热性能不如非离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