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29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c723e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1.png)
假如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 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 敌南下超出阴山。
龙城飞将
李广将军,汉朝著名军事 将领。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他射得一手好箭,以打硬仗而 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 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
英勇善战的将领 ——和平
思念亲人的哀怨、保家卫国的壮志,就这样 交错在一起,化作了王昌龄的《出塞》,让我们 再一次深情诵读。
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注释,将 古诗读通,读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sài qín zhēnɡ
出塞 秦朝 征服
huán
还钱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要求:请 在听的时候 试着划出停 顿。
我会有节奏、 准确地朗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 塞
王 昌 龄
知作者
王昌龄 (698—757), 字少伯,汉族,长安人(今 西安)。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代表作有《参军行七首》 《出塞》《闺怨》等。他著 有《王昌龄集》,被誉为 “七绝圣手”。
到底诗人王昌龄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读诗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秦:秦朝
【唐】王昌龄 汉:汉朝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关:边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未还:没有回家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不教:不让
度:超出
明诗意
同学们借助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9292c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1.png)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是中 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
悟诗情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 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 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课外拓展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 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 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 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融情入景
解诗意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他们苦守 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诗意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解诗意
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在盼望什么?读古 诗后两句。
语文延伸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第七单元•第1课
出塞
-.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想到哪些 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写的《出塞》。
解诗题
如何理解题目 “出塞”?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 旧题。这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描写频繁 的边塞战争,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
辨析多音字
sài 塞外、边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悟诗情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 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 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课外拓展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 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 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 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融情入景
解诗意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他们苦守 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诗意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解诗意
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在盼望什么?读古 诗后两句。
语文延伸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第七单元•第1课
出塞
-.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想到哪些 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写的《出塞》。
解诗题
如何理解题目 “出塞”?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 旧题。这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描写频繁 的边塞战争,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
辨析多音字
sài 塞外、边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7de29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3.png)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课 堂 小
练 习
补充诗句: 秦时 汉时关,万里 长征人。未还 但使 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边关忧患历史悠久。
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塞将士为国出征却 鲜少归来。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中的“秦、汉”拉长了整首诗的 时间感,而“万里”又给人以遥远的空 间感,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 沧桑感。我们来读一读这两句吧!
他的代表作有:《参军行》 《芙蓉楼送辛渐》等。
边塞诗
sài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意:仍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和 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 还没有回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李广那 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 南下超出阴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
小学语文古诗王昌龄《出塞》PPT课件 图文16页
![小学语文古诗王昌龄《出塞》PPT课件 图文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3a8c4dfe53a580217fcfe16.png)
学习生字
s-ài-sài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s 土 上中下 13画
学习生字
塞
( sāi )
1. 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 sài )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关~。~外。边~。~翁失马。
( sè )
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阻~。搪~。~责。顿开茅~。
偏旁
彳
结构
左右
笔画
8画
1. 远行:长~。~途。~夫。~人。~衣。 2. 用武力制裁,讨伐:~服(用力制服)。~讨。 3. 召集:~兵。~募(招募兵士)。~集兵马。 4. 收集:~税。~粮。 5. 招请,寻求:~求。~稿。~婚。~聘。
学习生字
h-uán-huán
音序
h
偏旁
辶
结构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同学们再见!
【说明】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好让人民 早日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写景入手,第一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这里把秦、汉、关、 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从这里写起,一方面是在追忆秦汉盛世时与胡入斗争获胜的历史,另一方面又 在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 第二句使人联想到长期边塞战争给人民和战士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但当时朝廷派出的边防将领无能,以至于战士们都追念汉代卫青、李广那样的大将 守卫边疆,那敌人就不敢再入侵国家,人民也将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
《出塞》PPT课件(共18张PPT)
![《出塞》PPT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7c637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5.png)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 ,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 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 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 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 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 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 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
不教胡马度阴山。 。
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
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 的模样。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度:越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
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 “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 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 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
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 ,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 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 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 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 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 ,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 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 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 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 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 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 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 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 塞的悠久。
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14张PPT)
![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e8ddd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9.png)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 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大方激昂的向上精神,和 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 重负,期望和平,《出塞》正是反应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sài
qín
zhēng
塞秦征
认识生字
出塞
乐府旧题。 塞:边塞。 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
诗文鉴赏
《出塞》这首诗抒发了者怎样的情怀?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 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 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画,表 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 的愿望;又显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 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 度阴山”的誓言,充满着爱国激情。
下课啦
理解古诗
理解古诗
秦时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秦朝。 汉:汉朝。 关:边关。 未还:没有回家。
理解古诗
秦时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仍旧是秦汉时期的和 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 里征夫未回还。
理解古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超出。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理解古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 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 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理解古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 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 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出塞》PPT课件
![《出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ad6614580216fc700afd5e.png)
52
战士们的忠诚,感天地;战士们的英 勇,泣鬼神。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 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真的越是悲苦,就 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悲壮。在悲壮中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 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 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 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 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大家一定能够发现,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36
戍边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寄托在什么上? 皎皎的明月上
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
①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_万__里__长__征__儿__未__还__。 ②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_万__里__长__征__夫__未__还__。_ ③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_万__里__长__征__父__未__还__。_
范读欣赏
20
朗读
出塞
点击下一页
21
朗读节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3
边塞
25
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26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战争……
自然环境艰苦
战争场面惨烈
27
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 边塞戍(shù)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视频
出塞
点击下一页
43
同学们,哪一个字能概括他们此时心中的痛苦和无奈。
战士们的忠诚,感天地;战士们的英 勇,泣鬼神。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 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真的越是悲苦,就 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悲壮。在悲壮中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 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 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 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 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大家一定能够发现,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36
戍边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寄托在什么上? 皎皎的明月上
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
①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_万__里__长__征__儿__未__还__。 ②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_万__里__长__征__夫__未__还__。_ ③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_万__里__长__征__父__未__还__。_
范读欣赏
20
朗读
出塞
点击下一页
21
朗读节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3
边塞
25
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26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战争……
自然环境艰苦
战争场面惨烈
27
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 边塞戍(shù)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视频
出塞
点击下一页
43
同学们,哪一个字能概括他们此时心中的痛苦和无奈。
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24张PPT)
![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b6ee0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0.png)
李广那样的猛将戍守边关,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就不敢南下进攻。
理解诗意
你从这两句诗体会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讨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体会到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对朝廷用人的不满,也谴责了那些 懦弱无能的将领。
05 课 堂 小 结 Enter your title content
课堂小结
《出塞》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生活的美好愿望。
04 理 解 诗 意 Enter your title content
理解诗意
自由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理解诗意
给诗歌正确划分停顿。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指导朗读
朗读前两句时声音 低沉,语调平缓。 后两句语调要高昂, “飞将在”“不教 胡马”应重读。
学习字词
塞秦征
“秦”是前鼻音, “征”是后鼻音。
多音字
(将来)
将
(将领)
学习字词
原文示例 但使龙城飞将( 胡马度阴山。
)在,不教
他最大的梦想是将 来能成为一名统 率千军万马的将 领。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
学习字词
jiāo 教书、教课
教 jiào
教育、教室
jiào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令、使
学习字词
你能读好下面的词语吗? 边塞 秦朝 长征 飞将
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出塞》。
感谢观看
检查预习
如何理解题目 “出塞”?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多用来描写频繁的边塞战争。
作者简介 王昌龄
检查预习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盛唐著 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品:《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 《出塞》《闺怨》等。
理解诗意
你从这两句诗体会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讨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体会到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对朝廷用人的不满,也谴责了那些 懦弱无能的将领。
05 课 堂 小 结 Enter your title content
课堂小结
《出塞》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生活的美好愿望。
04 理 解 诗 意 Enter your title content
理解诗意
自由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理解诗意
给诗歌正确划分停顿。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指导朗读
朗读前两句时声音 低沉,语调平缓。 后两句语调要高昂, “飞将在”“不教 胡马”应重读。
学习字词
塞秦征
“秦”是前鼻音, “征”是后鼻音。
多音字
(将来)
将
(将领)
学习字词
原文示例 但使龙城飞将( 胡马度阴山。
)在,不教
他最大的梦想是将 来能成为一名统 率千军万马的将 领。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
学习字词
jiāo 教书、教课
教 jiào
教育、教室
jiào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令、使
学习字词
你能读好下面的词语吗? 边塞 秦朝 长征 飞将
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出塞》。
感谢观看
检查预习
如何理解题目 “出塞”?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多用来描写频繁的边塞战争。
作者简介 王昌龄
检查预习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盛唐著 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品:《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 《出塞》《闺怨》等。
《出塞》课件(共26张PPT)
![《出塞》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65f7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3.png)
仿佛可以看到昭君出塞那当年的景象。
• 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 诗人借这个故事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 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 美好愿望。
重点词语
出
塞
【唐】王昌龄
出塞:乐府旧题。 塞,边塞。出塞, 就是到边防线上
去戍守边疆。
秦:秦朝
汉:汉朝
关:边关
但:只要 不教:不让
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
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
为抗击匈奴做出了贡献的李广将军。
•
只要是李广将军在。
•
但使不要写成但是! 出塞
飞将军李广: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
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 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 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 派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 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 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士卒不尽饮,他不近水边; 士卒不尽吃饱,他决不先食……他,深受边关军民的 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 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征(zheng)一声出塞
• 想象:久未回家的边 关战士,面对明月会 想些什么?
•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对和平的期待。)这两 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 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 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同 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
只要是……
•
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
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敢越过阴山南下
入侵了。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e2a0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
视觉型学习者: 提供图文并茂的 讲解和演示
听觉型学习者: 进行口头讲解和 互动讨论
动觉型学习者: 提供实际操作和 实践体验
逻辑型学习者: 进行问题解决和 思维训练
结合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
引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背景和情感 结合现代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现实意义 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古诗中的主题和哲理 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古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网络资源链接,如古诗在线阅读网 站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文学成就: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06
课件互动设计及 教学策略
互动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小测验: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巩固知识点。 课堂表演:将诗歌内容改编成情景剧,提升学生兴趣和表演能力。
标题设计:使用书法的艺术字体,将标题 “出塞古诗三首”以优雅、庄重的行书或 楷书形式呈现,增加课件的艺术感和文化 底蕴。
作者信息:在课件封面上方或下方,添加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 方便学生与作者联系及咨询。
色彩搭配:以冷色调为主,如蓝色、灰色 等,营造出古代文化的庄重和神秘感,同 时使用金色、红色等暖色调点缀,增加视 觉冲击力和美观度。
标题页内容及设计
标题:出塞古诗三首
作者:王之涣
背景图片:选用与出塞有关的 图片,如边塞风光、战马、战 士等
标题布局:居中,加粗,加大 字体,配合背景图片进行设计
03 古诗背景介绍
三首古诗的作者介绍
《出塞》PPT课件
![《出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db7a8dd1f34693daef3e58.png)
唐朝实行府兵、 幕兵制,驻守边 关的年限不固定。
我汇报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汇报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知道 李广将军是个怎样的人?谁来夸夸他。
读一读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战士们如此想念李广 将军,那是因为
只要飞将在—— 胡人不敢度阴山 只要飞将在—— 边关从此无战事 只要飞将在—— 战士得以凯旋归 只要飞将在—— 人寿年丰天下平
出塞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边塞诗 人,字少伯。其诗含蓄、 深婉、浑厚、明快,有 “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 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 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 《出塞》。现存诗一百八 十余首。
读一读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一读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战士们在边关浴血奋战,所 谓的官员与将帅们在做什么呢?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一读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一读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出塞
Hale Waihona Puke 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会学
小组合作,借助课后注释, 互相合作理解诗意,并说说诗 句的意思。
21 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共34张PPT)
![21 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dcd4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1.png)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借助注释 。
2.借助诗中 插图。
3.查阅相关 资料。
4.联系生活 经验。
秦朝 汉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边关
没有回家
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 这是将士们的心愿! • 这是将士们亲人的心愿! • 这也是诗人王昌龄的心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
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活动四 总结延伸 情感升华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远在扬州的思念情深。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住在草堂的惬意时光。
单元主题:家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
◎学习写书信。
活动五 默写古诗 链接情感
默写古诗
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布置作业: 1.搜集并积累诗人王昌龄以及其他诗人的边塞诗。 2.搜集并积累有关爱国的古诗。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据《资治通鉴》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 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 。“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7岁的诗人王昌龄投笔从戎, 想实现他“封侯取一战”宏愿,来到河西边地,见证了 边塞的金戈铁马。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和 汉朝的边关吗?
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度阴山。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令,使
《出塞》古诗三首(完美版)PPT优秀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完美版)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9aa4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a.png)
互动环节及学生参与体验设计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分享观点
奖励机制:设置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体验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 验学习内容
06
学习效果评估及总 结
THEME TEMPLATE
学习效果评估方式及标准制定
课件特点及优势
内容丰富,涵盖 面广
结合多媒体技术, 呈现效果佳
操作简便,交互 性强
注重实效性,具 有针对性
课件使用场景及适用人群
使用场景:适用 于课堂教学、课 外辅导、自主学 习等场景
适用人群:教师、 学生、家长、文 学爱好者等
03
古诗三首背景介绍
THEME TEMPLATE
诗作者介绍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课件背景介绍
课件主题:出塞古 诗三首(完美版)
课件背景:基于唐 代边塞诗的文学创 作背景
课件内容:涉及唐 代边塞诗的历史背 景、文化内涵、艺 术特色等方面
课件目的: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唐代边 塞诗的文化内涵和 艺术价值
课件制作技术
内容:结合古典诗词,以出塞古诗三首为例 制作技术:PPT、动画、音效等多媒体手段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涵和艺术价值 制作过程: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力求完美呈现
内容主题:《出塞》
古诗三首:《出塞》其一、其四, 《塞下曲》其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作背景: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是 唐朝,当时西域各国常常去攻打 大唐
景物描写:其四描写了壮美的边 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 其五则写了边塞的奇寒和天气的 恶劣
《出塞》PPT课件
![《出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dd3d7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d.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唐.王昌龄
悟诗情
他们除了有思乡的情怀、还有誓死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怀、爱国的情怀, 其实王昌龄也和战士们一样,有着相同的情怀,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的诗 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忠诚 感天地,他们的英勇泣鬼神 ,越是悲苦,就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 塞诗的特点,悲壮在悲壮中 ,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 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解诗题
塞:边关要塞。 出塞就是到边疆戍守边关。
出塞
识生字
塞外、边塞 塞车、瓶塞 闭塞、阻塞
识生字
归还 还钱 还有 还剩
明诗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们那可怜的妻子在哀怨着:
秦万 时里 明长 月征 汉人 时未 关还
悟诗情
他们那孤苦的孩子在哭喊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悟诗情
战争一直绵延不断,思乡的征人, 除了想念家人,还在想念谁呢?
悟诗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悟诗情
李广,汉代将军,善 于骑射,爱民如子。他 一生与匈奴交战70多次, 每次均获大胜,匈奴称 他为“飞将军”,对他 闻风丧胆。
悟诗情
古人常说诗以言志,就是说是要表达 诗人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首诗要表达诗 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唐朝,再 度走进这首诗。
悟诗情
人未还心相系和战士们同处在一轮明月下的亲人 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他们那白发苍苍的双亲老泪纵横地说:
《出塞》古诗三首PPT精品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4f67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2.png)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这里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
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和C都有B和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有B,C有D(或 者说:A有D,C有B)。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 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 和平愿望。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表达了 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 情。
出塞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
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 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 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 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 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 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 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 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 有《王昌龄集》
作者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 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 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久未回乡的战士在这样的夜色之下,有的也只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哀叹。 这句话体现除了作者对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哦征战在外久未回乡的同情与感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àng)
但使教/胡马/度阴山。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1、但使: 只要。 2、龙城: 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不教: 不让。 4、胡马: 指胡人的军队。 5、度: 越过。 6、阴山: 阴山山脉,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
中原。
品读第一二行诗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任选其中一个角色进行交流
•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仰望明月心 中会想些什么?
•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的父母、妻子、 姐妹兄弟或者儿子,仰望明月心中会 想些什么?
品读第三四行诗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军李广
• 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箭, 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 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 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 “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 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 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 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他深受边关军民 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 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
--高适《燕歌行》
谢谢
出塞PPT课件
出塞
去戍守边疆要塞
王昌龄
•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 “诗家天子” • “七绝圣手 • 有《王昌龄集》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huán)
万里长征人未还。
(jiàng)
但使龙城飞将在,
(jiào)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教/胡马/度阴山。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1、但使: 只要。 2、龙城: 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不教: 不让。 4、胡马: 指胡人的军队。 5、度: 越过。 6、阴山: 阴山山脉,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
中原。
品读第一二行诗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任选其中一个角色进行交流
•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仰望明月心 中会想些什么?
•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的父母、妻子、 姐妹兄弟或者儿子,仰望明月心中会 想些什么?
品读第三四行诗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军李广
• 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箭, 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 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 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 “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 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 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 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他深受边关军民 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 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
--高适《燕歌行》
谢谢
出塞PPT课件
出塞
去戍守边疆要塞
王昌龄
•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 “诗家天子” • “七绝圣手 • 有《王昌龄集》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huán)
万里长征人未还。
(jiàng)
但使龙城飞将在,
(jiào)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