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6章--天气学基础知识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1b4f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b.png)
雷电灾害及预防
雷电灾害
雷电是指天空中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可导致火灾、爆炸、 电击等灾害。
预防措施
加强防雷设施建设,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高耸建筑物、金属框架结构等易导 电物体,不在大树下避雨,不接触裸露电线和电器设备等。
台风灾害及预防
台风灾害
台风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性涡旋,可导致狂风 暴雨、巨浪、风暴潮等灾害。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究的重点之一。
雷暴系统
雷暴是指积雨云中强烈的雷电和降水 现象,常伴随着大风、冰雹等天气现 象。
雷暴的预报和预警对于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雷暴的形成和发展与空气的上升运动 和不稳定能量有关,是夏季常见的天 气现象之一。
PART 05
气象灾害与预防
暴雨洪涝灾害及预防
暴雨洪涝灾害
暴雨是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超 过50毫米的降水,可能导致河流 水位上涨、山洪暴发、城市内涝 等灾害。
详细描述
气象是研究地球大气层中发生的各种天气现象和气象过程的科学,包括温度、湿 度、降水、风、气压等要素的变化规律。气象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 重要意义,如天气预报、气候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
气象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气象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过程具有不同的特 点。
气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气象条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气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天气预报可以指导人们的出行和生产活动,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 。同时,气象灾害也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如暴雨、台风、干旱等灾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威胁。因此,了解气象知识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6章--赵勇--整理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6章--赵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22e7c82cc58bd63186bd5c.png)
第六章寒潮天气过程第一节1、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过程。
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或霜冻。
2、中央气象台的寒潮标准规定,以过程降温与温度负距平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
过程降温是指冷空气影响过程的始末,日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及最低值之差。
而温度负距平是指冷空气影响过程中最低日平均气温与该日所在旬的多年旬平均气温之差。
3、过程降温(℃)温度负距平绝对值(℃)冷空气强度等级≥10 ≥5 寒潮8—9 4 强冷空气5—7 ≦3 一般冷空气4、寒潮出现的时间,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结束最晚是第2年5月。
春季的3月和秋天10—11月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最频繁的季节,也是寒潮和强冷空气对生产活动可能造成危害最重的时期。
5、影响我国的冷空气的源地:第一个是在新地岛以西的洋面上,冷空气经巴伦支海、苏联欧洲地区进入我国。
它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寒潮强度也最多。
第二个是在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冷空气大多数经喀拉海、太梅尔半岛、苏联地区进入我国。
它的出现次数虽少,但是气温低,可达到寒潮强度。
第三个是在冰岛以南的洋而上,冷空气经苏联欧洲南部或地中海、黑海、里海进入我国。
它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温度不很低,一般达不到寒潮强度。
6、西伯利亚中部(70。
—90。
E,43。
—65。
N)地区称为寒潮关键区。
冷空气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①西北路(中路)②西路③东路④东路加西路。
第二节1、极涡的移动路径主要有三种类型:①经向性运动②纬向性移动③转游性运动。
2、根据极涡中心的分布特点,按100百帕的环流分为四种类型:①绕极型,②偏心型,③偶极型,④多极型。
这四种极涡型在冬半年各月分布的频率并不相同,绕极型在10月份占绝对优势,频率占50%,11—12月偶极型频率占40—50%,到1—2月偶极型频率接近60%,其平均持续也最久可达11.8天。
3、中央气象局科学研究所普查了1962—1971年的历史天气图,发现所有中等以上强度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都是出现在北半球对流层中、上部。
《天气现象观测》课件
![《天气现象观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b832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1.png)
收集用户对天气预报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 和提高预报质量。
05
天气现象与人类生活
天气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收成
天气现象如降雨、温度、风速等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适 量的雨水有助于植物生长,高温或低温可能影响作物的成熟度和产 量。
种植计划
农民需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制定种植计划,选择适合的作物和种植时 间,以充分利用气候条件。
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通过卫星上的传感器探测地球大气的气象要素和 现象,具有覆盖范围广、观测频次高的优点。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利用电磁波探测大气中的气象目标,主要用于降 水监测、风场探测、云层高度和厚度探测等。
探空气球
探空气球是一种将气象仪器携带到高空进行观测的气象观 测设备,可获取大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数据。
探空气球通过释放探空气球携带的仪器, 在高空中进行大气数据的观测,再通过无 线电传输回地面站。
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安装与调试
根据观测场地的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并进行设
备的安装和调试。
数据采集与传输
根据设备类型和观测要素,设 置采集频率和传输方式,确保 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基于长期积累的气象经验和观 察,对天气进行预测。
人工智能预报
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 ,对大量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进行天气预测。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评估
准确率评估
通过与实际观测到的天气情况进行对比,计 算预报的准确率。
预报检验
定期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预报方法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误差分析
分析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的误差,找出 误差来源和改进方法。
《天气现象观测》PPT课件
气象知识分享ppt
![气象知识分享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46e5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8.png)
contents
目录
• 气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天气现象解析 • 气候变化趋势与影响评估 • 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策略 • 气象服务创新与实践案例分享 • 气象知识科普传播途径拓展
01 气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气象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圈中各种气 象现象和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 科学。
降水过程
水汽凝结形成云滴,云滴增长形成雨滴 或雪晶,当雨滴或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 时,由于重力作用而降落至地面。
雷电产生原理与防护措施
雷电产生原理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当云 层内部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 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
电现象。
雷电类型
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 等类型,对建筑物、电子设备和人 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人工消雾技术
利用加热、吸湿等原理消 除大雾天气,提高交通能 见度和保障飞行安全。
人工防雹技术
通过向云层中播撒防雹剂 等手段,减少冰雹对农业 生产的危害。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历史资料分析法
通过对历史灾害资料的分析,了解灾害 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评估未来可能发生
的灾害风险。
模型模拟法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模拟灾害 发生过程,预测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快速调配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 效地提供救援物资。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
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并进行定期培训和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和应对能 力。
推进跨区域应急合作机制建设
加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应急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应对 自然灾害的良好局面。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气象学.pptx
![气象学.pptx](https://img.taocdn.com/s3/m/6430034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8.png)
《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合作框架为 应对全球变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合作 机制,各国需共同努力实现减排目标 。
适应策略
针对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采取适应 策略来降低其影响,如建立气候适应 型城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水 资源管理等。
06
气象观测与预报技术
Chapter
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站点布局与选址
农业生产指导
气象学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天 气信息和气候预测,指导农民合理安 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02
大气圈层与结构
Chapter
大气圈层划分
01
对流层
地球表面最接近的大 气层,天气主要发生 在这里,包括云、雨 、雪等。
02
平流层
位于对流层之上,其 中包括臭氧层,对地 球生命起到重要保护 作用。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季节变化 ,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植被茂盛。
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干湿季 之分,湿季时草木茂盛,干季时 草原枯黄,动物有大规模迁徙现 象。
温带气候类型及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01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植被以温带落叶阔
叶林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02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由森林到草原、
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气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
气象学为天气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技术支持,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未来天
气情况,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气候预测
通过对历史气候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气象学可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 ,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灾害防御
气象学在防御台风、暴雨、洪涝、干 旱等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减少灾害损失提供了有力支持。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15b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f.png)
VS
气象预报的方法
包括数值预报方法、统计预报方法、经验 预报方法等,其中数值预报方法最为准确 。
气象服务的类型与内容
气象服务的类型
包括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 象服务等,其中公众气象服务最为普遍。
气象服务的内容
包括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灾害预警、气象 信息等,其中天气预报最为基础。
气象预警与应对措施
干旱
长时间内降水不足或无降水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水源枯竭、农作物歉收等灾 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寒潮与热浪
寒潮
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风力增强、降水增多等天气现象,可能带来冰雪、冻害等灾害 。
热浪
长时间的高温天气现象,可能导致人体中暑、水源短缺、农作物枯萎等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 响。
06
气象学发展与应用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支
大气圈
天气学
气象学主要研究大气圈中的气象现象、气 候变化以及与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相关 的现象。
天气学是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 究大气中天气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
气候学
应用气象学
气候学主要研究气候的形成、演变和分布 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 境的影响。
现代气象学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就,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
气象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农业
通过气象监测和预测,为农业 生产提供及时的天气信息和农 事建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交通
气象条件对交通运输有重要影 响,通过气象监测和预测,为 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环境
气象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空气质量 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
天气学课件 天气图的判读
![天气学课件 天气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2645661f6137ee06eef91826.png)
天气图的判读冯宇影一、知识要点概念:广大范围内物理性质较均匀的大团空气形成条件:性质均一的陆面或洋面,稳定的环流条件按温度对比(热力分类):冷气团、暖气团 按源地(地理分类):冰洋、极地(大陆、海洋)、热带(大陆、海洋)、赤道 冬季: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 夏季:热带海洋气团、赤道气团——丰沛降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单调 两种气团控制——天气变化两种气团交界地区——天气变化最剧烈 概念: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分类:(如下表) 二、方法与技巧常见的各种天气系统,是导致各种天气现象出现的基础。
要解决天气图的判读,必须正确掌握某种天气现象,弄清楚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特征。
如2003年的广东高考题的18—19题:读图,回答(1)一(2)题:(1).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 实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移动 快行冷锋:狂风暴雨锋前,暖气团干燥形成大风或沙暴天气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慢行冷锋:连续性降水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上升、雨过天晴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阴雨连绵天气转好江淮静止锋——梅雨;昆明准静止锋——贵阳冬半年多雨分类 影响我国的气团 与天气的关系 气团 锋面 影响天气因素A ①B ②C ③D ④(2)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A 60°N附近海域B 15°N附近海域C 15°S附近海域D 60°S附近海域这两个小题就是在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解的同时,考核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只要明确空气只能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这样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认真注意图中的每项信息,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做出选择。
除此之外,天气图的判读还要求学生掌握读图识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具体涉及锋面气旋、高低气压系统等知识点。
三、往年高考(2003年江苏、广东,18—19)读图6,回答1一2题。
气象学基础知识
![气象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7f211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7.png)
气象学基础知识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方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章§2~1§2~2§2~3§3~4§3~5§3~6主要气象要素及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大气的热力过程;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大气扩散模式;污染物浓度估算;厂址选择和烟囱设计。
§3~1主要气象要素及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一、低层大气的成分: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二、大气的垂直结构三、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因子):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
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气湿)、风(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降水、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
1、气温: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
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2、气压:任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上的大气柱重量.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气压随高度递减关系式可用气体静力学方程式描述,即ΔP=-ρgΔZ,其积分式—压高g公式:Z2Z1lnP2lnP1RTm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12.4毫巴(1mb=100Pa),在高层小于此值。
3、空气湿度(气湿):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水蒸气压力、体积百分比、含湿量、相对湿度、露点等。
4、风(windpeedanddirection)什么是风?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水平(horizontal)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
风的形成: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造成。
P4P3P2P1At1t1=t2aBt2At1t1>t2bP4P3P2P1Bt2At1t1>t2cP4P3P2P1Bt2风的形成除热力原因外,还有动力原因,自然界的风是由于这两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只要有温差存在,空气就不会停止运动。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大纲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b9fb8ef01dc281e43af045.png)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6116603课程中文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英文名称: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专业开课学期:春季总学时:本科48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验12学时)总学分:本科3分编写日期:2020年12月20日教研室名称:自然地理学教研室考核方式:闭卷二、课程简介:气象学与气候学是自然地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系统地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及各部分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教材:姜世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三、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原理;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科学探索,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主要分支学科、研究特点等。
通过对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介绍,让学生深刻感受名人的爱国报国情怀和一丝不苟、科学求真的“竺可桢精神”。
培养学生成为爱国家、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第二节大气、天气、气候和气候系统的概念第三节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简史(在讲述我国气象学与气候学发展简史的时,在阐述竺可桢对我国气象学与气候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讲述了他“一丝不苟”的座右铭、“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做人原则和“博学之,审问之,慎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处世原则,鼓励学生学习匠人精神。
小学科学中的气象学知识
![小学科学中的气象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d8a08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8.png)
天气现象与气象观 测
雨: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 滴落下
雪: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 晶落下
雷电:云层中电荷积累产 生的放电现象
雾:地面附近水蒸气凝结 形成的悬浮微粒
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大气状态和现象,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 速和风向等。
气象观测的工具:包括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风向标等。
气象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 学科的交叉融合,如物理 学、化学、生物学等,以 促进对地球系统的综合研 究。
气象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 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安 全和隐私保护、气候变化 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类型 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预报 应急救援措施:包括疏散、救援和医疗救治等 减灾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物、提高防灾意识、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等
人类活动与气象学
工业生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农业活动:改变地表覆盖,影响局地气候 城市化进程: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城市气象 交通工具:排放污染物,影响大气成分和气候
气候与气候变化
气候定义: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 气候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如降水、温度、风等)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影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应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结论: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需要采取行动应对
现代气象观测技术:利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气象观测,可以获取更 准确、更全面的气象数据。
气象观测的意义:通过对气象数据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天气变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重要依据。
2024版(完整版)《各种各样的天气》课件
![2024版(完整版)《各种各样的天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4da3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a.png)
(完整版)《各种各样的天气》课件contents •天气现象与分类•大气层结构与作用•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问题•天气预报与监测技术发展•灾害性天气防范与应对措施•空气质量与健康生活关系探讨目录01天气现象与分类多云当空中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10/10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晴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阴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
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小雨或中雨01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0224小时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03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时称为暴雨。
降雨量达到100.0~199.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往往伴有大风、雷电、冰雹或龙卷等。
指雪花降落或从天空落下的雪白色的一团团、一片片或一根根的固态降水物。
指雨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到地面上。
指降雪时间短促,开始与终止都很突然,且降雪强度变化很大的雪。
雷阵雨雪雨夹雪阵雪天气类型及特点高压(反气旋)系统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垂直方向上,低空气流向高空,使低空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
低压(气旋)系统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垂直方向上,低空气流从四周流向中心,使低空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高空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面,移动速度快,坡度大,常带来降温、大风、雨雪天气。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面,移动速度慢,坡度小,常带来连续性降水或雾、霾等天气。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1气象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1气象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f96cc05f61fb7360a4c6547.png)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一、洪涝灾害
1.定义 洪涝灾害是因__连__续__性___的降水或短时__强__降__水___导致江河洪水 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
灾害。
2.影响洪涝灾害分布的因素 (1)气候因素: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_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_区、亚热带 湿润气候区、__温__带__季__风____气候区、__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_气候区。 (2)地形因素:多分布在沿河、沿海___地__势__低__洼___的地区。
8.我国东部季风区易发生旱灾的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B.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C.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 D.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答案:B
9.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这些现象主要发
生在( )
A.台风眼
B.漩涡风雨区
C.外围大风区
D.台风中心
提示:(1)台风的破坏力主要是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 引起的,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2)不利影响:强风可以吹翻船只,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吹 落高空物品造成人员伤亡;台风带来的暴雨强度大,易引发洪 涝灾害,导致城市、村庄、农田、道路等受淹,甚至被冲毁; 暴雨还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风暴潮会导致海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 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土壤 盐渍化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有利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可以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增加 水库的蓄水量。
【核心考点突破】 1.洪涝灾害的形成条件分析 (1)地形地势:一般来说,地势越低洼,排水越不畅,越容易发 生洪涝灾害。 (2)降水的集中程度: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洪涝 灾害。 (3)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状况:地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则同样强度的洪水造成的损失越大。 (4)抗灾能力: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
天气学基础
![天气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fb090bfcc7931b764ce1572.png)
章节编号/章节题型题干选项参考答案解析A B C D E F45/气象灾害防御单选题()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建设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健全应急监测队伍,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A45/气象灾害防御单选题《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是根据()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灾害防御条例》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D45/气象灾害防御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所指的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沙尘暴高温干旱A46/预警信息发布单选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一般不包括()。
气象灾害的类别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发布机关C1481700520889/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单选题根据《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暴雪Ⅱ级预警是指过去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雪天气,或者预计未来( )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毫米以上暴雪天气。
12 1024 1524 20B48/气象灾害风险业务单选题.在一次灾害过程中,主要为黑灾造成的灾害,则在灾情直报的“灾害类别”字段中应填()。
干旱沙尘暴大风雪灾A47/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单选题《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要求,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所在县政府具有相应防灾减灾领导机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绩效考核A48/气象灾害风险业务单选题《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在灾害发生的()小时内通过决策服务平台中的直报系统上报重要灾情。
124612月24日D48/气象灾害风险业务单选题《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中规定,“被困人口”指受灾人口中被围困()小时以上、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口数。
24364872C48/气象灾害风险业务单选题本地7月29日至8月1日出现了暴雨天气过程,并导致了灾害,在上报7月份灾情时,灾害的结束日期应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