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镇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沙坪坝凤凰镇凤凰村规划
沙坪坝凤凰镇凤凰村规划
沙坪坝凤凰镇凤凰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庄,位于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
这个村庄的规划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以提供宜居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凤凰村的规划着重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村庄周围被壮丽的山脉环绕,因此被称为“天然的生态屏障”。
当地政府鼓励村民种植有机农产品,并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同时,村庄还规划了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吸引游客体验农村生活和品尝农家美食。
为了保护和传承凤凰村的传统文化,规划中还包括了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村庄内修建了传统建筑,如古老的庙宇和传统民居,以展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村庄还举办传统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到凤凰村独特的民俗风情。
为了提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品质,规划中还包括了改善道路交通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
村庄内修建了宽敞的道路和便利的交通网络,以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此外,规划中还包括了建设学校、医疗机构和娱乐设施的计划,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娱乐资源。
沙坪坝凤凰镇凤凰村的规划旨在保护自然环境、传承传统文化、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居民提供宜居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个规划将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的批复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
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09.27
•【字号】巴南府〔2023〕58号
•【施行日期】2023.09.27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的批复
巴南府〔2023〕58号
南泉街道办事处:
你街道相关请示收悉。
经区政府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严格落实了生态保护红线0公顷、永久基本农田187公顷,按照《规划》安排,耕地保有量原则上不低于201公顷,村庄用地规模不突破88公顷。
三、规划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修改。
确需修改的,严格按照《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1〕2号)相关要求开展规划修改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7日。
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强和规范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活动,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城市规划法》、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5〕118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村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村镇是指建制镇、集镇、村庄。
建制镇是指按国家行政设立的镇。
集镇,是指经市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包括行政区划调整中已被撤并的原乡镇政府所在地)。
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生产的聚居点(包括市政府批准的农民新村)。
本细则所称建制镇、集镇、村庄规划区,是指建制镇、集镇、村庄建成区和因建制镇、集镇、村庄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建制镇和集镇、村庄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镇域规划和建制镇、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村镇规划管理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的原则,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二章村镇规划的制定第五条村镇规划的编制应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与其它有关专业规划相协调,严格执行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沿革等,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镇的各项建设。
(二)正确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镇的性质和建设规划、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林地。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25•【字号】渝府发〔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25日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2022年1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高水平构建城镇化空间格局第一节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节提升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第三节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第四节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第五节推进以区县城区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第六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四章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第一节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第二节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节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第四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第五章高品质建设现代大都市第一节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第二节加快城市绿色化转型第三节推动城市智能化发展第四节彰显城市人文化温度第六章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第一节提升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水平第二节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第三节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第四节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第七章高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第一节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第二节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第三节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第四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八章高要求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深化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改革第二节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投融资机制第三节完善城市住房体系第四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坚持党的领导第二节强化组织协调第三节强化政策协同保障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第五节凝聚规划实施合力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有关要求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标准1.1 规划期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
1.2 原则与要求1.1.1体现集中、集聚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
选址应考虑耕作半径,有利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方便居民现代生活。
积极鼓励第二、三产业依托社区集聚发展。
1.1.2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充分利用丘陵、缓坡和其它非耕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以规模大、区位好、基础实施相对配套的现有村庄为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1.1.3保护生态环境。
1.1.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选址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地段、避开生态敏感区,并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以及文物埋藏区。
1.1.5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应避免铁路、公路、高压输电线路、输油管线穿越,应避免沿公路布局。
1.1.6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应与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特殊功能区规划等相衔接。
1.4 主要内容1.4.1 应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目标,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数量、平均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目标、人均收入目标、平均耕作半径等。
1.4.2 应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预测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
1.4.2.1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M=p(1-Xβ)M ----规划期末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P----整合村庄的人口总数,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整合的行政村或村庄的人口总数。
X----期末城镇化转化率。
按某省2030年城镇化水平70%的目标,某省现有农村人口的40%需转移到城镇。
因此,某省整体的期末城镇化转化率为40%。
β----转化率折减系数。
虽然某省规划期末的城镇化转化率为40%,但却需要20年才能完成,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调查研究,并确定转化率折减系数。
一般转化率折减系数应在0.25~0.75之间。
1.4.2. 2 集中、集聚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每个行政村原则上不超过1个,每个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原则上不低于2000人,山区、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600人。
重庆市长寿区新市镇河石井村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人民政府2006年8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一节规划背景 (2)第二节规划区域概况 (2)第三节规划原则 (4)第四节发展思路 (4)第五节规划目标 (5)第二章产业发展规划 (5)第六节经果种植区 (6)第七节畜禽养殖区 (6)第三章基本设施建设规划 (7)第八节道路交通规划 (7)第九节水利设施建设 (9)第十节燃气能源工程 (10)第四章村庄院落规划 (11)第十一节规划原则 (11)第十二节规划目标 (11)第十三节麒麟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12)第十四节建设措施 (13)第五章环境保护 (15)第十五节植被绿化 (15)第十六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5)第六章党的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 (15)第十七节规划目标 (16)第十八节具体措施 (16)第七章新农民培育规划 (17)第十九节规划目标 (17)第二十节培训机构 (17)第二十一节产业新农民的培育 (17)第二十二节劳动力转移培训 .......................................................... 第二十三节劳动力转移 . (18)第二十四节非劳动力新农民的培育 (18)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19)第二十五节教育设施规划 (19)第二十六节医疗及社会保障规划 (19)第二十七节文化体育事业建设 (20)第二十八节社会治安建设 (20)第九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21)第十章附则 (21)附表1: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新农村建设项目表附表2:石堰镇麒麟村村主道建设项目表附表3:石堰镇麒麟村村次道建设项目表附表4:石堰镇麒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背景麒麟村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中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为确保全村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性、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严肃性,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编制《石堰镇麒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其中:中期为2006年~2008年,远期为2009~2010年。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规范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规范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规范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各经济板块管委会,经开区有关部门,有关社会单位:《南岸区规范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6月15日南岸区规范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农村村民住宅(以下简称:农房)建设秩序,减少“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批甲占乙”、“建新不拆旧”等违法行为发生,促进城乡建设有序发展,根据《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渝府令〔1999〕53号)、《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重庆市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渝办发〔2011〕372号)、《重庆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渝府令〔2007〕20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结合南岸区实际,梳理形成本实施办法。
一、分类划分农房建设区域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重庆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规定,强化规划引领确定我区新建农房的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具体为:禁建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和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区域;公路的建筑控制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经批准的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确定的城镇或乡村道路用地;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限建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城市拓展用地范围,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限制建设区,优质耕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铁路弯道内侧、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附近;河道、湖泊的管理范围内。
重庆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
重庆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人口外流等问题,乡村面貌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提升乡村环境品质,重庆市制定了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重庆市美丽乡村创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重点任务。
1.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振兴。
重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乡村产业集群,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活力。
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3. 提升乡村环境品质,打造宜居乡村环境。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治理农村垃圾、污水等环境问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4. 加强乡村治理,构建和谐乡村社会。
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四、实施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 强化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
3.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实。
4.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引入先进技术,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发展质量。
五、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完善宣传推广机制,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六、结语。
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村环境品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村级规划编制导则
重庆市村级规划编制导则一、导则的背景和目的重庆市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地区,村级规划的编制对于保护和发展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重庆市农村地区的规划工作,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二、导则的适合范围本导则适合于重庆市农村地区的村级规划编制工作,包括农村村庄、农田、农业生产设施等方面的规划。
三、导则的编制原则1.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 公众参预原则:鼓励农民和相关利益方参预规划过程,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 灵便性原则: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和需求,灵便调整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 法律法规原则: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四、导则的编制内容1. 农村村庄规划a. 村庄布局规划: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庄的布局,确保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b. 建造风格规划:根据村庄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规划村庄的建造风格,保护和传承村庄的文化遗产。
c. 公共设施规划:规划村庄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疗机构、文化活动场所等,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d. 环境保护规划:制定村庄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2. 农田规划a. 农田利用规划:根据农田的土壤质量、水资源等条件,合理规划农田的利用方式,提高农田的产出和效益。
b. 农田保护规划:制定农田保护措施,防止农田的过度开垦和污染,保护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c. 农业生产设施规划:规划农业生产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a. 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农村道路的布局和改造,提高农村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b. 水利设施规划:规划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完整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一、总则(一)编制背景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重庆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重庆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五)规划区都市区的规划区范围与都市区范围一致。
都市区以外的各城市、镇、乡、村庄的规划区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一)城市性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二)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机遇,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以重庆市九龙坡区长安村为例
摘要: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该文以集聚提升类村庄——长安村为研究对象,在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立足村庄实际,分析现状问题,从优化布局、激活产业、完善配套、提升环境四个方面分析探讨村庄规划编制,总结经验,以期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庄规划;集聚提升;乡村振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不牢固、“乡村病”日益严峻是新时代亟待破解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行动纲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根据发展现状、资源禀赋等,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类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集聚提升类村庄为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其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1]。
重庆市集大城市和大农村于一体,乡村区域面积占比大。
长安村是九龙坡区乃至重庆市集聚提升类村庄的典型代表。
本文以长安村为例,立足村庄实际,提出村庄规划思路和路径,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美乡村奠定基础。
1 村庄概况长安村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西翼,西部(重庆)科学城畔,九龙坡区西南部。
紧邻长江湾畔,属丘陵地貌。
村庄面积5.17平方公里,2023年户籍人口1085户,2785人。
1.1 村庄特色与优势长安村是重庆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九龙坡区“一环、四片、六村”乡村振兴空间格局的重要片区之一。
区位优势显著,交通较为便捷,是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拓展区、九龙西城全域一体化融合发展主战场。
村域北部磨盘山横跨,南侧长江玉带环绕,地貌呈现“三坡夹一谷”。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7.31•【字号】北碚府办发〔2018〕128号•【施行日期】2018.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北碚府办发〔2018〕128号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级相关部门:为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规划建设管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等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划管理(一)加快编制村规划。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村规划,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合理安排村域空间功能布局、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集中居民点、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农村房屋风貌。
强化村规划管控作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等生态管控区不得布局集体建设用地。
鼓励村域范围内建设用地适度集中,整合零星分散的集体建设用地。
村建设规划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强化房屋风貌控制,零星分散的农村房屋建设应当与自然环境协调。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要引导农村居民按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使用标准图集或进行风貌设计,区规划分局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集中居民点及旅游项目等房屋建设的风貌管理。
(二)严把选址关口。
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建设应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应尽量使用原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集中居民点及旅游项目等用地须在村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建设。
涉及占用林地的,应先行取得区林业局意见;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不得占用农用地,不得影响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位于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不得批准(加固解危的除外);位于村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应符合村建设规划。
重庆市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
1 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及意义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永川区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试中已位列渝西地区前列,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发挥城市潜力,是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保持高度的可持续性,是本次规划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次《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主动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即将实施的一次新的尝试。
1.1 川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6月7日发出通知,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永川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知要求重庆市和成都市要从两市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市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1.2 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构想作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的主要举措,在《一小时经济圈规划》中明确“一圈”的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的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
其中对永川区定位为“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西部增长极,长江经济带与川渝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渝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于是永川区的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在“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中处于规划的核心发展区内,如何参与重庆核心发展区的功能分配,创造性的发挥区域服务功能,为本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宏观经济面临产业转移,消费结构升级当前宏观的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转移、买方市场形成,消费结构升级,金融资产流动性过剩等新形势,对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使部分传统产业转向内地寻求发展空间,其目标地区首选区位条件和市场条件较好的城镇发展空间。
永川地处国家西部的川渝两个大城市之间,占有长江黄金水道,有较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成为众多产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这使永川区面临新的产业选择机会。
重庆市城乡规划导则-住宅用地
重庆市城乡规划居住用地规划导则(试行)重庆市规划局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居住用地规划导则》。
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居住用地分类及用地标准;3、居住用地规模与布局;4、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建设;5、居住区分级与规模;6、居住用地开发控制;7、居住区道路;8、居住区绿地;9、名词解释。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中另行规定。
农村新型社区布局及居住标准在《村庄规划导则》中另行规定。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张强、易峥、王磊、何江目录1 总则 (1)2 居住用地分类及用地标准 (2)2.1居住用地分类 (2)2.2居住用地标准 (3)3 居住用地规模与布局 (4)3.1居住用地布局要求 (4)3.2新拓展地区的居住用地 (4)3.3旧城区的居住用地 (5)3.4居住用地与其它用地的兼容 (5)3.5居住区内部规划布局 (5)3.6居住区内部空间与环境设计 (6)4 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建设 (7)4.1布局原则 (7)4.2控制要求 (7)5 居住区分级与规模 (8)5.1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8)5.2居住区各项用地比例 (9)5.3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9)5.4 用地统计表 (10)5.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6 居住用地开发控制 (14)6.1开发控制原则 (14)6.2居住用地开发强度 (14)6.3零散用地开发控制 (13)7 居住区道路 (14)7.1规划原则 (14)7.2道路规划设计规定和标准 (15)7.3停车配建 (16)8 居住区绿地 (17)8.1居住区绿地类别 (17)8.2居住区绿地规划与布局 (17)8.3居住区绿地规划标准 (18)9 名词解释 (22)本导则用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梁平区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批复-渝府〔2017〕53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梁平区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批复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梁平区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批复渝府〔2017〕53号梁平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报批梁平县城乡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请示》(梁平府文〔2016〕3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重庆市梁平区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梁平区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养生度假基地。
梁平城区是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重庆特色产业基地、特色旅游目的地,以文化、休闲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以梁平城区为核心、小城镇为纽带,构建城乡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加强城乡经济互动,实现城乡共生;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设均等化;加强农村扶贫攻坚的政策保障,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精准脱贫;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结合梁平区位特征,联动周边区县,承接主城片区与渝西片区产业转移;健全保护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
三、科学引导城乡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由梁平城区和屏锦镇、袁驿镇、虎城镇、福禄镇、新盛镇、云龙镇等6个重点镇以及聚奎镇、礼让镇、明达镇等23个一般镇,共同构成的“城区―镇”城镇体系;划定由双桂街道全域以及梁山街道、仁贤镇、金带镇、合兴镇、安胜镇、星桥镇部分行政辖区构成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及由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发展备用地构成的城市开发边界。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双桂城区、梁山城区、梁平工业园区、梁平火车北站片区;城市发展备用地包括梁平火车北站片区东南侧南环路以内区域、梁平工业园区与双桂城区北部区域、梁平工业园区铁路货运站西侧区域。
2023年重庆市乡村振兴相关政策
2023年重庆市乡村振兴相关政策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当前重要的发展议题。
乡村振兴是指以农业农村为重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
重庆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自然也对乡村振兴有着高度重视。
重庆市在2023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文将就2023年重庆市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农业结构调整政策1. 关于土地政策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入资、入股补贴、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民土地的活力,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收效果,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
2. 关于农产品产销政策我市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贮藏、运输、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建设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设施等,促进行业链的完整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关于农业保险政策我市将逐步完善农业支持保险制度,拓宽农业保险产品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险补贴力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收入和幸福感。
二、农村发展支持政策1. 关于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农村道路改造、农村电网升级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 关于农村产业扶持政策我市将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村土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鼓励农民就业创业。
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1. 关于农田水利政策我市将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和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
2. 关于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我市将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治理等工作,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四、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政策1. 关于村级组织建设政策我市将推动农村村级组织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加强村民自治管理能力和参与意识,促进村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村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村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06.20•【字号】渝规发〔2017〕64号•【施行日期】2017.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村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渝规发〔2017〕64号各区县(自治县)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在渝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单位:《重庆市村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已经市规划局和市国土房管共同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17年6月20日重庆市村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第一条为科学制定村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村规划编制和审批。
第三条村规划编制应以所在区县(自治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等为依据,遵循保护生态、有利生产、合理布局、改善生活、因地制宜、尊重传统、村民参与的原则,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充分考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等需求,以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为重点,引导村域土地合理利用和有序建设。
第四条村规划包括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村域空间功能布局、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建设规划等内容。
涉及传统村落保护或有整治需求的村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或村整治规划。
第五条村域现状分析应包含:区位关系、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气候条件、资源情况、人口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与主要设施、经济活动、相关规划及管制要求等。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歌乐山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渝府[2005]236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歌乐山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歌乐山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渝府[2005]236号)市规划局:你局《关于报请审批重庆市歌乐山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渝规文〔2005〕24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重庆市歌乐山镇中心区规划用地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镇行政辖区范围,东以欧家湾、静石湾两社土地征地红线为界,南以镇政府广场前规划的22米宽城市道路中心线为界,西以319国道中心线及两社土地征地红线为界,北以歌乐山中学南部边界线为界。
同意其规划功能以居住为主,兼具旅游服务、商贸、文化娱乐和行政办公功能。
二、同意该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110.56公顷,其中居住用地41.41公顷、中小学用地6.61公顷、公共设施用地19.18公顷、对外交通用地3.47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3.82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34公顷、绿地24.73公顷;规划居住人口为1.2万人。
三、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要根据该规划确定的用地指标和周边的环境条件编制专业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土地和城市空间资源,注重开发建设投资效益的分析,满足市胸科医院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结合现状道路、地形标高分级布置道路交通网络,合理设置停车站点;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按照我市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建设项目选址定点;加强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做好给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三废”必须组织达标排放;把歌乐山镇中心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备、配套完善、兼具居住与旅游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小城镇。
重庆市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导则
渝规发〔2008〕17号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发布《重庆市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各处室、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各区县建委(规划局),各规划设计单位:《重庆市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导则(试行)》已经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请参照执行,并请将执行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市局总规处。
(注:本导则已同时在局内网和外网上发布,请自行下载。
)特此通知附件1:《重庆市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导则(试行)》二OO八年一月二十八日主题词:城乡规划规划导则通知重庆市规划局办公室2008年1月31日印发(共印100份)重庆市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导则(试行)重庆市规划局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村庄规划导则》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与新建村庄选址:3. 村庄建设用地标准;4. 村庄规划布局;5. 村庄公共建筑用地规划;6. 村庄道路和竖向规划;7. 村庄给水规划;8. 村庄排水规划;9. 村庄供电规划;10. 村庄电信规划;11. 村庄燃料规划;12. 村庄环卫设施规划;13. 村容村貌规划;14. 村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5. 村庄防灾减灾规划;16. 名词解释。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彭瑶玲、孟庆、刘亚丽目录1.总则12.村庄建设用地选择与新建村庄选址22.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2)2.2 新建村庄选址 (2)3.村庄建设用地标准43.1 一般规定 (4)3.2 村庄宅基地标准 (4)3.3 村庄建设用地标准 (4)3.4 村庄建设用地构成 (4)4.村庄规划布局64.1 村庄规划区范围 (6)4.2 布局原则 (6)4.3 居住建筑用地布局 (6)4.4 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布局 (7)4.5 绿化规划 (7)5.村庄公共建筑用地规划95.1 布局原则 (9)5.2 配置标准 (9)6.村庄道路和竖向规划116.1 规划原则 (11)6.2 规划技术指标和等级 (11)6.3 建设用地的竖向规划 (11)7.村庄给水规划137.1 一般原则 (13)7.2 集中供水量的预测标准 (13)7.3 水源的选择 (14)7.4 水源保护区范围和卫生防护要求 (14)7.5 集中给水系统的布置 (15)7.6 分散式给水系统的布置 (15)8.村庄排水规划178.1 排水量预测标准 (17)8.2 排水体制规划 (17)8.3 污水处理设施规划 (17)8.4 排水管网规划 (18)9.村庄供电规划199.1 规划原则 (19)9.2 电量预测标准 (19)9.3 线路布置 (19)10.村庄电信规划2010.1 规划原则 (20)10.2 需求预测标准 (20)10.3 电信设施的布置 (20)11.村庄燃料规划2111.1 规划原则 (21)11.2 需求预测标准 (21)11.3 供应设施布置 (21)12.村庄环卫设施规划2212.1 规划原则 (22)12.2 布置原则 (22)12.3 规划标准 (22)13.村容村貌规划2413.1 规划原则 (24)13.2 规划要求 (24)14.村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514.1 规划原则 (25)14.2 规划要求 (25)15.村庄防灾减灾规划2715.1 消防 (27)15.2 地质灾害防治 (28)15.3 防洪 (28)15.4 抗震和防气象灾害 (28)16.名词解释29附录A 村庄用地汇总表31本导则用词说明32附:补充说明与参考文献331.总则1.0.1 为了加强对重庆市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指导,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制订本导则。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板桥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永川府〔2015〕78号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板桥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正文:----------------------------------------------------------------------------------------------------------------------------------------------------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板桥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永川府〔2015〕78号板桥镇人民政府:你镇报送的《关于呈请审批板桥镇总体规划(修编)的请示》(板桥府〔2015〕96号)收悉。
经区政府第102次常务会审议,原则同意该规划,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该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板桥镇行政辖区范围,辖区总面积为60平方公里。
其中,城镇规划区范围为2.39平方公里。
二、同意该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及规模:2014年—2025年。
近期2014-2020年,镇域总人口约3.1万人,镇区城镇人口规模为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2平方公里;远期2021-2025年,镇域总人口约3.3万人,镇区城镇人口规模为1.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18平方公里。
三、同意该规划确定的城镇性质:永川区北部中心镇,重庆市市级历史文化名镇,知名的休闲食品加工基地,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山水田园城镇。
四、同意规划确定的各项用地布局、镇区空间结构、产业发展、镇域体系规划及交通、市政设施等。
五、在下一阶段的规划实施中,应根据该规划确定的控制原则和各项技术指标,严格控制好各项用地及建设;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加强规划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六、加强规划控制和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本批复,使规划批准的各项要求得到落实。
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需对该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此复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2015年12月11日——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二、指导思想三、规划依据四.规划原则五、规划期限六、规划范围七、规划目标第二章现状分析一、区位条件二、自然条件三、人口状况四、土地利用状况五、基础设施六、公共设施七、经济发展状况(一)一般经济指标(二)产业发展八、社会事业发展状况(一)文化教育(二)医疗卫生(三)公共设施(四)社会保障九、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一)发展优势(二)发展劣势第三章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一、人口预测二、经济发展目标三、产业发展规划(一)产业发展分析(二)产业发展规划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一、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二、集中聚居点规划三、用地控制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一)现状交通(二)道路交通规划二、设施规划(一)给水规划(二)排水规划(三)电信工程规划(四)电力工程规划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一、水环境保护措施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三、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四、植被保护措施五、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第八章防灾、减灾规划第九章集中聚居点建设规划一、集中聚居点的功能二、集中聚居点的规划布局(一)集中聚居点建设用地标准(二)集中聚居点建设用地构成三、集中聚居点建设用地布局(一)居住用地布局(二)公共设施用地(三)生产设施用地(四)对外交通用地(五)道路广场用地(六)工程设施用地(七)绿地(八)水域和其他用地四、村容建设规划(一)风貌定位(二)重点控制区域(三)建筑风貌控制第十章农民素质培养和社会事业规划一、总体目标二、农民培训规划(一)文化教育事业(二)产业新农民的培育(三)劳动力培训(四)劳动力转移(五)法治建设(六)精神文明建设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一)社会保障(二)民主管理第十一章其它一、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二)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四)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五)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六)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二、附则(一)管理(二)执行附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承担农民市民化的压力增大;广大农村地区的传统村庄极其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农村建设的任务繁重,难度极大。
2000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归并自然村,实行撤乡并镇,撤县建市。
一些地区在村庄整治,资源整合过程中,探索了一种介乎城镇化与传统农村之间,集居住、生产、生活、休闲、购物、物业管理于一体,具有现代化功能的新的空间行政单元——农村新型社区。
为进一步加快XX镇的建设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将XX镇XXX社区列入XXX区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之一。
XXX区XX镇人民政府特委托XXX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XXX区XX 镇XXX社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工作。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改造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积极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使农民不仅能够享受到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而且能够继承农村和睦亲近的邻里关系和优良纯朴的传统文化,保留山水交融的田园风光和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使现代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传统居住形态能得到有机的融合。
以产业发展为先导,结合农村土地整理、农村宅基地归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一方面通过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另一方面通过推动新型流通业态向农村延伸,发展放心、便利的新型农村商业,改善和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流通市场健康发展。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 国家和XXX市《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编制要求;4.《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5.《XXX市XXX区城乡总体规划(2004—2020年)》;6.《XXX市社区建设村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7.《XXX市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技术导则》;8.《XXX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导则(试行)》;9.《新型农村社区集中聚居点规划技术标准(试行)》;10. XX镇XXX社区及周边村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资料。
四.规划原则1.简洁明了、浅显易懂;2.具体实在、操作性强;3.突出特色、避免雷同;4.尊重民意、合理布局;5.节约用地、保护环境。
五、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近期2008—2012年;远期2013—2020年。
六、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此次规划跨越行政辖区范围,立足于XX镇域范围,以XXX社区为中心,辐射半径约1.8公里,面积约为4.6平方公里。
七、规划目标总体目标: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有重点的做好内涵提升和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的挖掘;加强现代化设施建设,完善基础和公共设施;提高农民的收入,建设产业突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明富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社区。
第二章现状分析一、区位条件XX镇位于XXX东北部,距离XXX市区大约32公里,东邻XX镇,南邻XX 镇,西与XX镇接壤,北与XX镇相连,交通便利。
XXX社区交通较为便利,有一条长达2500米的对外交通干道。
二、自然条件规划区为山地浅丘地貌,平均海拔约340米左右。
该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秋凉,日照长,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18℃,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100—1200mm左右,雨水充沛。
三、人口状况XXX社区范围内现有2095人,总户数703户。
其中男女比例为100:142。
劳动力总人口为1310人,其中就业人口为1244人,其余66人为非就业人口。
XXX场镇现有居住人口430人,120户。
其中劳动力人口有301人,外出务工人口210人,占有较大比重。
四、土地利用状况XXX社区范围内幅员面积约为4.6平方公里,其中田占1403亩,土739亩,无闲置耕地。
五、基础设施XXX社区交通比较便利,基本实现了社社通公路,社区内另有石板和泥结路连接着大部分居民点。
XXX社区有包山丘水库一个,库容达到了45000立方米,能够为农田提供有效的灌溉,山坪塘6个。
六、公共设施规划社区内现有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卫生院一所,信用社、邮局各1个,商店多个,农贸市场、村办公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齐备。
社区内建有750平米的五保家园。
七、经济发展状况(一)一般经济指标XXX社区年总收入为840万元,外出务工收入为235万元。
人均收入为0.4083万元。
(二)产业发展XXX社区的产业发展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呈原始的“一二三”结构。
其优势产业是第一产业中的水稻、玉米种植,生猪养殖和蚕桑。
第二产业是以建筑为主。
第三产业是以零售和餐饮为主。
八、社会事业发展状况(一)文化教育规划社区内现有小学、幼儿园各一所。
其中小学入学人数65人,教师3人;幼儿园入学人数450人,教师23人。
(二)医疗卫生规划区范围内现有卫生院一所。
医生有8人,床位数为20,建筑面积为850平方米。
(三)公共设施场镇商贸繁荣,信用社、邮局各1个,商店多个,农贸市场、村办公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齐备。
(四)社会保障社区共建有750平米的五保家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少。
“五保”家园及社会保障系统比较完善。
九、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一)发展优势1.交通条件方便,是田坝、天池、黄池等村的必经之路;2.生态环境较好,无文物和水资源保护区,地处平原没有山体滑坡和洪涝地质等灾害;3.XXX社区紧邻原XXX镇政府所在地,处于人口最密集,居住最集中位置;4.XXX社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齐备,水、电、通讯、交通方便,距XXX卫生院、小学等单位不足800米,用地条件好,发展空间大;5.XXX社区主要依托其片区桃李小水果优势,周边产业主要以种、养殖业、经果林为主,种植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劣势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2.交通状况较差,规划落后,路面等级较低;3.主导产业不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4.农民总体素质不高,缺乏掌握新技术、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技术型人才。
第三章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一、人口预测根据XXX社区集中居住点现状以及发展的要求,规划安置农民360户,人口1100人。
二、经济发展目标利用XXX社区周边优越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果树栽培产业,2008年人均收入4083元,预计到2020年人均收入达20000元。
三、产业发展规划(一)产业发展分析合理利用XXX社区周边优越的地理和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果树种植。
以绿色蔬菜和水果为着眼点,将果树种植集中成片,形成较大规模的种植。
打造绿色水果品牌,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产业发展规划1.总体规划根据XXX社区现有的产业布局和现状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分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和发展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和乡村特色,突出产业优势。
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权属关系的基础上,提倡土地适度、合理流转,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先进、绿色的农业科技,以先进、绿色、健康的农业科技来激励农民,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及生活条件”这一主题,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养殖、无公害蔬菜、场镇商贸服务。
2.蔬菜种植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标准化农田,做到“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道相连、涝能排、旱能灌”,促进XXX社区蔬菜种植的发展,推广普及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大力拓展绿色蔬菜种植面积。
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发展种植大户,通过抓点示范,带动全盘,促进集中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全面铺开。
3.果树栽培结合XXX社区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果树栽培项目,对规划区内25°以上的坡度实行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果树林,积极推广高产、稳产、抗病虫害、果期长的优质果树,预计到2020年实现桃、李小水果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达5000吨,产值达1000万元,加强对农民栽培技术的培训,努力拓宽水果销售渠道,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一、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社区人均建设用地按占用非耕地建设的标准,人均综合建设用地指标为80-100平方米,对占用非耕地建设为主或人均耕地面积为0.7亩以下的,人均综合建设用地指标为60-90平方米。
二、集中聚居点规划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整合居民聚集区,积极引导散居的村民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