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与思考

合集下载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学术氛围的营造得到培养。

书院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小班授课,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学术讨论、研究成果的分享和评议、创新实践等都可以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教授和学生可以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提出问题和建议,创造出更加积极的学术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每个书院一般设有一个或多个专职导师,他们会负责学生的个别指导和培养。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导师不仅可以传授学术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能力。

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书院一般会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如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创业比赛等。

通过实际的项目参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想法和计划。

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书院制的大学会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导论或相关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实践经验。

课程中还可以组织实践项目、嘉宾讲座、企业参观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书院制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通过学术氛围的营造、专业导师的指导、实践项目的参与和创新创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这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基于ERG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讨

基于ERG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讨

基于ERG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地方高校纷纷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以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存在师资不足、资金紧缺等情况。

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和平台。

我们有必要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旨在借鉴ERG理论,探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将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探讨ERG理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和策略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基于ERG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ERG理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怎样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其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重要课题,而基于ERG理论的教育路径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基于ERG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为地方高校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和实践建议,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的创新与进步。

1.3 研究意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具体来说,研究关注基于ERG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基于ERG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可以深入探讨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大学生使命推动创新与创业

大学生使命推动创新与创业

大学生使命推动创新与创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创新与创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会中最年轻、最有活力和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大学生肩负着推动创新与创业的使命。

本文将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角度探讨大学生使命推动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推动创新与创业的基础,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长远的意义。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如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其次,教育机构可以组织一些创新活动,如创意比赛、创意集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

最后,我们也需要倡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的广度。

第二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与创业精神。

首先,学校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供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教授学生市场调研、创新管理、创业计划书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讲座、座谈会等形式,邀请成功的企业家、行业专家为学生分享经验。

最后,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拓宽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例如开设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器等资源。

第三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锤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例如创业实训、创新项目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竞赛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工作环境,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总结: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动创新与创业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使命,我们需要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下功夫。

创新创业的反思和收获心得

创新创业的反思和收获心得

创新创业的反思和收获心得创新创业的反思和收获心得篇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战略管理,使我了解到企业战略管理相关内容、目标、管理办法及应用等,使我充实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内容,收益菲浅。

关于战略,战略究竟是做什么的,究竟应该怎么做,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感觉到很虚,仿佛知道战略重要,又不知道战略为何重要,大家对战略的认识和认知只是停留在所谓方向而已。

听了老师的课程以后,对战略有了一个思维逻辑,对战略从分析,到决策,到执行有了一个整体认识,明白了战略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战略的设定方法和管理办法,应该说,收获很大,提高很多,针对老师的课程,我也有以下几点感想与同学们分享。

一、要站在企业管理的整体看战略,树立思维结构和层次;二、战略的分析是基于历史,基于现实和对未来的感性预测;三、战略的起点就是营销价值链的掌控;四、战略目标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要与年度计划紧密相连,要顺势而为;五、战略需要组织体系来保障实施;六、战略最终是要贯彻到每一个人的骨髓里,最终体现的是文化。

下面我来具体谈谈。

一、要站在企业管理的整体看战略,树立思维结构和层次;每个人都知道,战略就是企业的经营方向,是未来的使命、愿景和目标,这个道理我们都清楚,我相信每一个企业都有这种战略意识和认知,老板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我们要重视战略,员工经常谈到的是战略需要,但是,我们会经常陷入到以下几个误区:1、将战术当成战略,将具体的工作重点当成战略认知;2、战略制定了以后只是挂在墙上,年度的工作和日常的工作与战略脱节;3、战略经常研讨,不断改变,忽左忽右,每次的差异都很大,让人无所适从;4、将战略设定为一个空的,大的理想,制定成为了全面出击战略,无法执行。

针对这些现象,其实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树立企业管理的思维机构和层次,我们对于战略的分解管理认识不清,因此,一个优秀的战略性企业他是具备管理的全局观的:1、战略是一个企业在一个阶段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方向,他包含了愿景、使命,包含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的前提下去实现每一个阶段性目标;2、战略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是通过年度经营计划,即战术策略来实现的,每一个年度目标我们只有设立相应的经营策略、方法,通过管理实施来保障战略目标成功;3、而战略下的战术策略又是通过每一个季度、月度的工作重点项目、要求,即每一个战斗来完成的4、战斗实现战术,战术保障了战略,月度有重点战斗,年度有明确战术方法,三年或者五年有战略目标,企业的整体管理就张弛有度,经营有序,企业的未来也就有所保障了;5、战略是系统思考,他需要企业最高层次的思考和决策,战术是策略思考,他需要的企业各个板块或者中心进行工作分析和确定,战斗是执行力度,他需要基层管理者按标准,按要求,按质量,按时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才是企业管理的思维结构和层次。

创新创业实训个人反思总结范例

创新创业实训个人反思总结范例

创新创业实训个人反思总结范例创新创业实训室一次难得的创业机会,应该认真思考自己哪些做的不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实训个人反思相关文章。

创业创新实训个人反思范文1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什么是“解放思想”,就是把我们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创业创新”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靠人的力量来开拓创新。

作为奋斗在第一线的班主任,几乎天天与自己的学生见面,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祖国的未来。

因此我们班主任学习解放思想,创业创新显的尤为重要。

在大讨论中,我有如下一些体会:一、班主任要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主动扩展自己的视野,促进个人的成长。

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

在学习中要向领导学,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工作观念,掌握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从而创新工作思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二、班主任要解放思想,破除师道尊严的思想,用民-主、平等的精神和宽容的心态,去营造和-谐的班集体。

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班主任统管一切,绝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只是班主任思想的执行者,因而带来的结果是:“学生不听使唤”的越来越多,老师恼羞成怒,气急败坏,挫败感也越来越强。

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动肝火,最后学生遭殃,老师受气,工作效率低下,师生都不快乐,班级就谈不上和-谐了。

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力。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课内外学习资源来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自主学习则是拓宽知识边界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问题。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深入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泛的实践经验将为大学生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养好的思维习惯是创新思维的关键。

大学生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不断寻求突破。

在学习中,要注重培养系统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联想,从而形成创新的思维路径。

同时,还需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重视探究和实践,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

只有拥有这样的思维习惯,大学生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三,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创业实践或社会服务等活动,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要学会观察和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创新的合作精神。

通过反复实践,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讨论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支持。

大学校园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例如实验室、创客空间等。

这些场所为学生开展创新性项目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创新思维加强班、创新项目基金等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提供各种资源和支持。

其次,培养创新思维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大学生应尽量在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广泛学习,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科。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218WISDOM EXCHANGE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申建华,生于1991年,土家族,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申建华摘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

但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仍存在部分问题。

为此,本文建议从主体、载体、环境三个维度出发,通过健全课程体系、完善奖励评价机制、强化师资力量、浓厚氛围等四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1-0218-0001创新是时代发展不竭动力,创业是承载孵化创新成果的重要路径。

大学生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意识不强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的主观选择,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有一定影响。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意识有待提升,高校对于转化认知上激发不足。

一是大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不够,对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认知不足,对创业的认识局限于开店、销售等。

二是大学生常存在被动创业。

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第一选择有些不是主动创业,对创业知识、创业政策一知半解,导致创业成功率较低。

(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具有一定氛围,高校有相关课程开设。

但大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仍然不够重视,部分高校虽开设相关课程,但也仅作为辅修课且没有完整课程体系。

一是教育内容单一,仅是创业基本知识的教学;二是课程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教学灵活性不足,缺乏相应教学基地建设。

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讨

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讨

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校企协同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整合校园和企业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000字】.1.2 问题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迫切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脱节、实践不足及创新氛围不浓等。

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将实际创新创业经验与学术知识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培养平台。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还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探讨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问题意义在于帮助各界更好地了解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内容完毕,字数要求已达到2000字】。

2. 正文2.1 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培养的机会和平台。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包括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创办科研项目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基于温商精神传承的探索性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基于温商精神传承的探索性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①———基于温商精神传承的探索性研究宋志超(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温州作为国家和浙江省多项改革的“试验区”,是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地方,在温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培育出了开拓和创新的“温州人精神”,创造了享誉海内外的“温州模式”,“温商”是“温州模式”的精华,“温商精神”是“温州人精神”的核心,在温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基于温商精神的传承和创新,探索温商精神与温州大学生“双创”素质培育的耦合机理,充分挖掘和应用温州区域创业文化对温州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加以熏陶,既是提升千年商港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又是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为温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二、理论基础(一)温商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温商精神是指温州商人在长期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是一种积极进取、创新创业的精神理念和行为模式,主要具有自主创新、勇于尝试、诚信经营、不断进取等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

温商精神强调自主创新、勇于尝试和诚信经营的精神,与当前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高度契合。

李华忠(2019)基于温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指出其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建设新温州的方向指引,更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有效手段。

吕静慧(2016)认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温商精神是长期创业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两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

由①基金项目:2022年温州高校思想政治专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基于温商精神传承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编号:WGSZ202220);2023年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基于温州人精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WSK078YB )。

创新创业的路径与方法

创新创业的路径与方法

创新创业的路径与方法创新和创业是两个受人尊敬的领域,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过程来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目标并取得成功。

有很多人都想踏上创新和创业的道路,但他们通常都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如何创新和创业以及如何设计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路径和方法。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通过新的想法、方法和过程来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它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开发新的技术或服务。

创新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获得优势。

创新需要跨越学科,涉及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诸多领域。

它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新产品和服务、新的流程和方法。

什么是创业?创业就是通过创建新的企业或经营已存在的企业来实现经济利润的过程。

创业者是那些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企图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创造经济价值的人。

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很多的准备和规划。

创业需要强调创新和创造力,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

如何创新?创新需要跨越不同的领域和知识。

它不仅需要创建新的想法和方法,还需要了解当前市场的需要和趋势。

以下是创新的基本步骤:1.做好研究在思考你的创意之前,研究市场需求和趋势,以获得洞察力。

查看竞争对手,找到他们的优点和缺陷,你要比他们更好,这样才能吸引客户。

2. 创新是标准创意不是唯一的标准,利用你所擅长的技能和你对市场的了解、为客户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创新的关键。

不要局限于原型,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3. 锁定目标你的目标应该紧密与市场相关,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你的创意应该解决客户的需求,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帮助。

如果你没法解决客户的需求,你的产品就没有市场。

4. 试图改善看看市场上的老产品和服务,找到不足,然后想办法改进、创新,使把他们的不足改正。

你要注意新科技的发展趋势,如果使新科技结合旧服务,你将获得巨大的成功。

5. 目前的计划计划你的实施和市场推广,使你的产品和服务更便于让客户发现。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建设 , 化 实践 活 动环 节 ; 强政 府和 社 会各 界 的 支持 力度 等 措施 。 强 加
关键词 : 大学 生 ; 新 创 业 能 力 ; 新 创 业教 育 ; 育 路 径 创 创 培 中图 分 类号 : 5 G2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 8 ( 0 1 0 — 0 6 0 1 7 — 5 0 2 1 )3 0 7 ~ 4
VO 6 NO 3 l . 2
J1 0l 1q2 1 1
大 学 生创 新创 业 能 力培 育路 径 研 究
唐根 丽, 王艳 波
(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 院 , 安徽 蚌埠 2 3 3 ) 3 0 0

要 : 着 高校 招 生规 模 持 续扩 大 , 学毕 业 生 的就 业 形 势 日益 严峻 , 会 对 高等 人 才的要 求 也 正 向 多元 化 随 大 社
提 高 综 合 国力 的关 键 。” 1 纪 的竞 争 是 经 济 和 综 合 2 世
国力的竞争 , 实际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 胡锦涛在全国 科技大会上也强调 了“ 科技创新 , 关键在 人才 ”创新型 ,
业 生 的待业 人 数 2 0 年是 3 01 4万 ,0 4年 是 6 20 9万 , 20 0 7年达到 了 14万人口 2 0 4 1 0 8年 、0 9年 由于 金融 , 20 危机 的影响 , 我国大学毕业生 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大
( ) 二 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就业 压力的
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的加速 ,我 国高校招生
总体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 。 与此 同时 , 大学毕业人数也 在逐 年增 加。20 年 , 国普通高校毕业 生为 17 01 我 0 万 人 ,0 3 2 0 年就 已突破 20万大关 , 2 2万人 ,0 5年 0 达 1 20 又突破 3 0 大关 , 0万 达到 3 8 ,0 6 3 万 2 0 年达到了 4 3万 1 人 。 07 2 0 年增至 4 5 9 万人 ,0 8 20 年再创历史新高 , 达到 59万人 ,0 9年高校毕 业生规模 更是达 到了 6 万 5 20 1 1 人。 虽然毕业生数量增 幅不断加大 , 但社会提供的就业 岗位没有明显递增 的趋势 。在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度 增长 的同时 , 离校毕业生待业 的状况开始 出现 , 并且数 量逐年上升 。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 ,0 1 2 0 2 0 ~ 07年全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创业比例较低,创业成功率也不高,这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在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探讨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和资源支持。

大学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度有限,学生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探索有效的培育机制和途径,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培育路径,分析其优缺点,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将担负起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而创新创业能力是他们成功立足社会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研究,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就业创业提供支持,更涉及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分析各种培育方式的优缺点,为大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路径下的案例和经验,总结出最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研究各路径下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情况,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改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李丹阳(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应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积极创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路径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一)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日益凸显出自身的优势,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剂良方。

大学生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方面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巨大的动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偏少,且项目质量不高,成功率较低。

如何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将深入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其中包括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线上就业创业指导,研发一批线上创业课程及创业讲座视频”。

李克强总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

大学生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投身创业事业中,借助政府优惠政策以及创业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创业理想,不留下人生遗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讨作者:华沙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3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对高校学生个人发展以及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创新创业认知的局限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高校教学体系不完善以及与产业对接不足等。

从高校教师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思考与探讨,提出教师角色与责任、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高校与社会合作等方面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此外,在展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前景的同时,探讨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

最后,总结本文的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7-0009-04①基金项目:教育部2022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20604047170157)。

作者简介:华沙(1978—),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深刻地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然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课程设置存在单一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困惑等。

本文旨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以期能够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同时,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限性和挑战首先,课程设置和内容过于理论化。

传统的高校课程设置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际创新创业活动的紧密结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听后感_工作心得体会_

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听后感_工作心得体会_

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听后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作为大学生,往往缺乏经验,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学校的创新创业讲座给了大学生一个思想意识提高的机会。

那么大学生听了讲座后又有哪些感想呢?下面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听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听后感篇一四川大学“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期间,在教务处、科技园和高新区创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江安校区成功的开展了三期《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

以下是轻纺与食品学院文艳军同学对这次讲座的。

三个半天这个课就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在高中和高中以前,确实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眼界的闭塞: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来到大学,虽然没有我憧憬的那么美好,但还是让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眼界开阔了不少。

这个课让我知道什么是创业?为什么要创业?怎么创业?他们改变了以前我对创业狭隘的理解——只要有激情就可以创业。

杨伟部长是个善于助人的人,他帮助过很多人创业,并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让一批批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虽然他没有自己的公司,但是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他说:“创业就是一个团队把一个好的想法变成现实,创业就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创业必须具备智慧和勇气,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简洁的四句话却并不简单,概括的说明了什么是创业,创业是需要很苛刻的条件的,不是你想你就可以,而是你能你才可以。

就像高中化学书上举的一个投篮的例子:你光顾着用力投球而没有瞄准方向,球是不会投进篮筐的;你光瞄准方向而没有把握好力度,球同样进不了篮筐;只有当你既瞄准了方向又有合适的力度,你才可以将球投进篮筐里。

创业也是一样的,光有激情不够,光有好的想法不够,只有既有激情又有想法和相关知识才可能创业成功。

杨部长说“人一辈子都在演一场戏,一场为自己演的戏”。

我对这句话记得非常的深刻,人一辈子真正清醒的活着究竟有几天?也许,可以用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人生的成与败吧:清醒的天数占得越多,这个人的人生就越有意义,越成功。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路径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路径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路径优化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政策的重视与发展,“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浪潮不减。

文章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切入点,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如下:延深拓展和全面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扶持发展政策;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推广普及和更新发展社会创新创业思想理念;锐意进取和完善提高自我创新创业内在动力。

标签:创新创业;“互联网+”;路径优化“互联网+”意识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在“互联网+”的感召以及创新创业的影响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趋势得以上升,热衷于利用互联网创业形成的社会浪潮愈发激烈[1]。

“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紧密相连。

在国务院相关的通知文件中明确表明,要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2]。

现如今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到底还存在哪些现实瓶颈?应该如何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尽管学界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和路径优化做了不少研究,但在“互联网+”普遍盛行的时代下,需要进一步分析新的矛盾和解决思路。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一)国家政策利好,创业环境持续向好鼓励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中华大地上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自2015年开始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连续三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不仅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热情,为其创新想法提供了展示平台,更是当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动力,成為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关键纽带。

促进创业就业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的指导性规划。

“十三五”期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启动,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在“十三五”期间每年拿出5 000万元,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二)网络普及加大,网民人数持续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 99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2.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旨在为高校提供一些可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一、背景介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课程设置、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导师指导等一系列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既能提供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是为了找到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可以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不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和效果,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高校提供参考。

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育中的过程。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企业家、投资人等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创业资源,增加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成果及实践效果1.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形成创新创业的意识。

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2.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和实践基地的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他们能够学会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融入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能力的提高,更体现在为社会的创新创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批批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大学生能够成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实践性。

双创视角下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双创视角下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双创视角下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进一步提升,对人才的质量与创新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为此国家出台了双创政策,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

当前高校仍存在一些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的培养机制仍不够完善的问题。

本文着重对双创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路径进行探析,具体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理念,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依托学科竞赛,加强创新实践。

关键词:双创视角;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实现路径引言:党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为此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提出具体的措施。

以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高校为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如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从而落实双创政策,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双创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一方面当前的双创大环境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也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

高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也在不断探索将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体系的改革上。

但是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仍存在着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目的不清晰1、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态度。

高校以双创政策为依托,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主修课程,学生必须修满学分才能毕业。

这就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校的要求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进创新创业中来,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是真心想加入创新创业项目,只是为了凑够学分。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认定与学分置换研究与探索——以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校企合作)专业为例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认定与学分置换研究与探索——以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校企合作)专业为例

一、创新创业活动认定和学分置换的背景(一)国家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探索将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政策支撑,更是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本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认定和学分置换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特点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于2011年将“创建创业型大学”作为“后示范”时代的战略目标,2016年将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德才兼备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拔尖人才”,不断践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构建了体现学校特色的“13435”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满足时代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学校与亚太地区最大的软件企业———用友集团的上市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强强合作,成立了由校长直属管理的商院·新道创新创业学院,2017年起开始专业招生,组建创业精英班。

创新创业学院的核心专业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专业代码:630607),主要培养面向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中小企业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中小微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或自主创业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拔尖人才。

相比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更注重学生创业实践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招收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学生联合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在招生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考核,筛选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进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校企合作)专业学习,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与思考导读:本文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与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日前教育部发布一则通知: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约有820万人,而这一预测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受过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已成为失业大军的一部分,与未受过充分教育的社会人士一样,都沦为找工作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且大学毕业生的占比逐年成倍增加。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只能谋求新的出路,而他们的最佳选择莫过于创新和创业。

虽然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些许成就并不容易,但幸运的是,当代大学生精力充沛,积极进取,即使遭遇挫折也不会一蹶不振。

为了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高效产能,他们也应快速明确自己创新创业的正确路径。

因此,如何明确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在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的当今社会,国家政府顺应时代趋势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加大出台重点鼓励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政策的力度,在众多益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性政策中最为有成效的是,税收优惠以及免息低息贷款。

从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解决就业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出路,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虽然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总的来说仍处于摸索探寻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创新创业的总人数少、事业活动规模小、创新层次不高等问题。

而造成当前创新创业现状的原因大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的投资建设还比较滞后,有待改善。

其次,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教育体制还有待商榷。

最后,虽然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总要不断尝试,积极研究,端正创新创业的态度与心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预期效果具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能够针对政策等加以完善将对中国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优劣势(一)优势分析1.充沛的冒险创新精神探索创新创业之路必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往往会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尝试带来风险。

即便如此,由于高风险与高回报的高度相关性,冒险创新精神成为了创新创业者不可或缺的前提。

大学生具有年轻的特质,旺盛的生命力,敢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奋斗意识,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

无论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他们都更加敢于抓住机遇、不断尝试、面对风险,这正是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的冒险精神。

当代大学毕业生们一般都二十出头,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思想新颖,具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同样也由于他们年轻,有承受失败的勇气,所以敢于不断实践自己的想法,对创造新事物保持高度的热情,拥有这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对于他们创业成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年轻人的活力和创新必然会对传统观念和传统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在传统与创新激烈碰撞融合中,又将产生新的思想、策略和方法,最终成为旧市场革命性的新鲜血液,使之重新焕发活力。

2.过硬的知识技能当代大学生必修的本科课程包含特定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对于想在相关领域进行创新和创业的学生来说是一大笔财富,例如,计算机专业可以运用互联网专业知识来创建高科技企业,艺术专业可以运用习得的平面设计来创建设计工作室等。

除了自身的专业之外,由于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或相关竞赛的锻炼,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掌握和使用互联网等利于创新创业的新新技术,将自身所学充分联系实际。

此外,大学期间开设的大多数课程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最使之受益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快速地获取新知识、并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响应,这对于未来争夺市场是极为有利的武器。

3.稳定的团队协作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团体往往比个人走的更远。

在创业伊始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相较于独立的个体,大学生团队则显得尤为占优势。

大学是一个充分享受集体生活的象牙塔,大学生们会由于社团活动、参加竞赛、聚餐派对等多种原因认识结交各个专业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四年沟通协作所培养的合作意识,加之每个成员的自身优势,使得在创业团队组建时能够产生协同优势。

更加重要的是,大学生组建团队因为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相对来说团队的稳定性较好,而有能力、有默契、有感情的高效团队相较于其余走相同道路的独立个体或临时组建的社会群体都是极其有优势的。

由此可见,合伙创业及一些联合形势,在实际情况中适合于大学生初期创业,多方面解决了资金、经验和人脉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二)劣势分析1.缺乏认知许多渴望在创新创业方面一展抱负的大学生在如何贷款、办理手续以及法律制度等相关常识方面模糊不清,正是由于对创新创业认识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难程度大大加深。

即使是对创新创业略有常识的大学生也容易忽视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相关市场的认知与了解,他们往往是听从亲朋好友的鼓动劝说盲目跟风,不考虑自身因素条件一味依靠主观意向去思考判断,或者是保守选择与自身所学相关的行业等[1]。

这些行为都忽略了市场本身,对行业动态发展及商业信息把握不够,未能全面了解创业行情以及理性分析风险。

长此以往,会使得事实与自身思维产生偏差,造成重大的失误,更有甚者,会致使整个企业面临垮台。

在寻找合适自己的方向道路上不能一味地随大流,对热门行业盲目跟从,而应该理性剖析自身优势后结合自己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的正确路径。

2.资金供给要想创新创业项目不断运作,前中后期都需要资金的维持,然而,大学生的融资渠道单一,局限于传统贷款方式,相较于已经步入社会工作具备一定资本的社会人士来说处于下风,更有甚者,由于资金短缺无力继续创新创业项目,半途而废。

虽然国家政府机构也出台了各种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一般只确定了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原则和方向,而从长远发展以及持续性方面来讲,略有不足,仍需完善。

虽对全国各地区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对较差[2]。

另外,各类创新创业支持资金大多是在项目批准后获得的,审核流程过于繁杂,资金获取的时机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了阻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难题。

3.心理障碍许多大学生仍然会选择更稳定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并付诸实践的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对创新创业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主要表现为不愿从基层做起、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害怕丢脸、缺乏自信、不敢冒险、漠不关心一切、观察和思考能力差。

许多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不是基于对自己的良好定位,而是在创业热潮中随波逐流。

长此以往,创新创业的雄心壮志必然会在重重阻碍面前被逐渐侵蚀,最终导致整体失败。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一)本身因素1.创新创业意愿创新创业意愿主要是指大学生本身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这方面的主观倾向,可以通过有效梳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来研究思考创新创业能力和品质。

其中创业热情指标是由创业意愿、创业准备、创业能力、创业品质这四个二级指标组成,而这些也同样属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指标。

2.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展现一定程度的个体综合能力,它对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创新创业能力树立起充足信心,才能强化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动机,从而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二)高校因素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向不仅取决于主观态度,客观因素也很重要,学校教育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校管理者应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填充理论知识方面的空白。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优化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实现创业,通过构建多方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课程实践、创新创业大赛、讲座交流等多样化方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3],并对学生认为有潜力的项目给予支持使其有平台能够加以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明确自身未来创新创业发展方向。

2.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营造氛围对于大学生未来是否选择创新创业的道路以及选择的方向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营造氛围加强教育,往往可以弥补大学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经验、创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因此,各高校应完善自身配套设施、扩充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实践平台、增强师资力量以此为大学生营造优良创新创业氛围。

长此以往,大学生必将或多或少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不由自主地投身于创新创业浪潮中来。

(三)政府因素1.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政府根据发展的需要可以制定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根据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制定激励机制,提供免费培训和咨询[4],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期准备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创新创业后期提供政策补贴和就业保障,以达到全方位多角度地鼓励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阶段,政府应根据相应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市面上风险基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等投资机构的监管把控。

另外,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机构应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简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贷款等手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获得创业资金开启方便之门。

3.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合法权益的保护者,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处理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程序。

大学生只需要提交有关毕业事项、项目计划和资金计划的文件,所有申报表可在机构填写。

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创业进程、提高审批效率,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准确、高效地收集信息,帮助大学生早日起步踏上创新创业之路。

四、结论当代大学生就业前景越发艰难,创新创业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毕业的又一优选。

当代大学生走创新创业之路优势明显,主要在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挑战精神、出色的沟通能力以及交际手段、较好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等等。

但长期成长在学校这座“象牙塔”下的大学生们同样有着缺乏基本相关常识、缺少启动资金、对创新创业有心理障碍等诸多的不足,因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能够更快发展壮大,大学生们、高校以及政府都应竭尽全力共同助力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新飞跃,促进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新发展[5]。

当代大学生应完善自我,捕捉创新创业新机遇,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创新创业之路做准备;各大高校也应勇于当先,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举办相关活动竞赛,力求实现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多管齐下,对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和支持,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新跨越。

创新创业之路虽多具磨难坎坷,但只要正视自身,完善自我,未必不能取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