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561f1aa00b52acfc7ca74.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实践(2)真理理解;(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6)认识具有反复性(7)认识具有无限性(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分析:(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弓I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实践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在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方法点津】:(1)在教材中对实践的含义除了给出含义外只是略作解释。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712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a.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明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真理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教学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师提问: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学生回答: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圆的”。
教师总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地追求和发展真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新课讲授( 1)真理是客观的教师讲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展示案例:“农村包围城市”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
学生讨论:为什么“农村包围城市”在中国革命中取得了成功,而在苏联却失败了?教师总结: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呈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材料。
学生思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为什么会失事?教师讲解: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教案模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c96b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d.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真理的概念和特征,知道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有自己适用的范围。
2. 让学生掌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真理的概念和特征: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 实践中追求真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客观事物的信息和规律,不断纠正和发展认识。
3. 发展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假设,验证新假设,形成新理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真理的概念和特征,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2. 教学难点: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真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真理的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真理的概念和特征。
2. 讲解:讲解真理的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对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途径的掌握。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作业练习、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真理的概念,掌握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途径,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基础知识》、《科学方法论》等。
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新闻报道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ec0596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3.png)
2.运用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真理的追求和发展过程,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实际运用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实践与真理的关系。例如,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真理的追问。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创设互动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探究兴趣和欲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中,探寻真理、发展真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理解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为提高教学实效,本案例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载体,融入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案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的重要性。在本案例中,我注重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环节的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这些亮点不仅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2864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9.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当今社会,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促进真理的追求和发展。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二、教案目标•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和发展的意识和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内容1.真理的概念和特点;2.真理与实践的关系;3.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真理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真理的概念和特点;•列举一些真理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步:探讨真理与实践的关系(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真理与实践的关系,并讨论其重要性;•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真理与实践的理解。
第三步: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30分钟)•介绍一些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分组活动: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并总结和分享他们的发现。
第四步:总结和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可以进行以下评价活动:•学生个人报告:学生通过个人报告展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思考;•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和体会;•教师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将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和发展作为长期教育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科学博物馆等地方,进一步了解真理的追求和发展;•安排学生进行小规模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22f3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6.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第一章:真理的概念与特性1.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真理的思考1.2 讲解真理的定义:真理是符合事实的正确观点或命题1.3 探讨真理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1.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谣言,引导学生认识真理的重要性第二章:实践中追求真理2.1 讲解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2 分析实践中的认识过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检验2.3 探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方法:观察、实验、调研、反思等2.4 案例分析:介绍科学家、哲学家等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典型事例第三章:真理的发展与创新3.1 讲解真理的发展过程: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不断深化3.2 探讨真理创新的意义: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福祉3.3 分析真理创新的原因:社会实践、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解放等3.4 案例分析:介绍历史上一些重要的真理创新事件及其影响第四章:真理与价值的关系4.1 讲解真理与价值的区别: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价值是主观赋予的4.2 探讨真理与价值的联系:追求真理是为了实现价值,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4.3 分析真理与价值的冲突:在特定情境下,追求真理可能会与某些价值观念发生冲突4.4 案例分析:讨论一些因追求真理而引发的价值观念冲突及其解决办法第五章:培养追求真理的品质5.1 讲解追求真理的品质:勇于探索、独立思考、严谨治学、谦虚谨慎等5.2 分析追求真理品质的重要性:提高个人素质、促进社会发展5.3 探讨培养追求真理品质的途径:学习、实践、交流、反思等5.4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具有追求真理品质的典型人物及其成就第六章:当代社会中的真理追求6.1 分析当代社会中真理追求的特点: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6.2 探讨当代社会中真理追求的挑战:信息过载、知识更新迅速、价值观冲突6.3 讲解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坚持真理追求:提高信息素养、保持批判性思维、持续学习6.4 案例分析:讨论社交媒体时代中真理追求的问题及其影响。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详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27c5376a20029bd642df1.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详案一、【教材分析】人教实验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题。
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该问题也是《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深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是单元的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之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含义;理解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真理;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二)能力目标: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区分真理和谬误,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面临的挫折和困难,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发展真理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有很强的德育功能)。
难点:真理的客观性(依据:比较抽象,理论层面较高)。
四、【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能力基础: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
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3、心理基础:学生喜欢热闹,但动机不够明确,不太注重效率,在探究学习中有畏难心理;有的学生还习惯于“等、靠、要”。
4、与课联系:本节课实际上是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再现和深华,因此,完全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师的点拨、诱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97d4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e.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章节一:真理的内涵与特性1. 理解真理的概念: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掌握真理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3. 探讨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章节二:实践与真理的关系1. 理解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 掌握实践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和历史性。
3. 探讨实践与真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章节三: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 理解认识的概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 掌握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3. 探讨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章节四: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1. 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
2. 掌握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是普遍适用的,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
3. 探讨真理客观性和绝对性的意义:真理是可知的,人类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追求和发展真理。
章节五:真理的相对性和条件性1. 理解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认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局限性。
2. 掌握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认识受限于主观和客观条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展。
3. 探讨真理相对性和条件性的意义: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探索和拓展真理的认识。
章节六: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1. 理解主体的概念: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
2. 掌握主体的特点:主观性、目的性和能动性。
3. 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与客体相互作用,不断认识和改造客体。
章节七:认识过程中的认识方法1. 理解直观认识和抽象认识:直观认识是通过感官直接接受客体信息的过程,抽象认识是对客体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
2. 掌握归纳认识和演绎认识:归纳认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演绎认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
3. 探讨认识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根据认识对象的特点和认识目的,灵活运用不同的认识方法。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184e3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7.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真理的内涵与特性1.1 真理的概念:了解真理的定义,理解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2 真理的特性:探讨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第二章:实践与真理的关系2.1 实践的内涵: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2 实践与真理的联系:探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真理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认识的本质与过程3.1 认识的本质:理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2 认识的过程:探讨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及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法。
第四章:真理的发展与创新4.1 真理的发展:理解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
4.2 真理的创新:探讨创新性思维的方法,理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第五章:科学探究与方法论5.1 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
5.2 方法论:探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作用。
第六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6.1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了解真理与谬误的区别,理解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6.2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探讨如何区分真理与谬误,以及在实践中避免谬误的重要性。
第七章:在实践中修正和发展真理7.1 实践中发现错误:理解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是修正和发展真理的前提。
7.2 修正和发展真理:探讨如何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真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八章:真理的多样性和统一性8.1 真理的多样性:理解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真理多样性。
8.2 真理的统一性:探讨不同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理解真理的整体性。
第九章:信息技术与真理的追求9.1 信息时代的挑战:认识信息技术对真理追求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9.2 利用信息技术追求真理:探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来拓宽获取真理的渠道和提高追求真理的效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6a4d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c.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追求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2.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真理的含义与特点2. 追求真理的方法与途径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4. 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5. 案例分析:我国科技发展中的真理追求与创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真理的含义与特点,追求真理的方法与途径,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真理的含义、特点,介绍追求真理的方法与途径。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科技发展中的真理追求与创新案例。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真理的含义与重要性。
2. 讲解真理的含义与特点:详细阐述真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介绍追求真理的方法与途径:介绍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等追求真理的途径。
4.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5. 分析案例:讲解我国科技发展中的真理追求与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真理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6. 实践操作: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真理含义与特点的理解,追求真理方法与途径的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识和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如思考的深度、逻辑性等。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851ab0cf84b9d529ea7a9d.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概念,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发展过程,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反复性、无限性,在认识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谬误,认识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运用认识发展的道理来分析和解决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实践中探索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的反复性。
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回忆旧知、作出铺垫复习巩固之一------判断:( )1.“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
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问: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由此要让学生明确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与意义,为下面的问题作铺垫)『新课教学』综合探究一大多数时候,你还没把设计给用户看之前,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7b4bb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8.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章节一:真理的概念与特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真理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真理的特性。
教学内容:1. 真理的定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理。
2. 讲解:详细讲解真理的定义和特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理的特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真理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真理的概念和特性进行总结。
章节二:实践与真理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中的作用: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真理的发展。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实践与真理的关系以及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中的作用。
5. 总结:对实践与真理的关系以及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中的作用进行总结。
章节三:认识过程与真理的追求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认识过程。
2. 让学生掌握在认识过程中追求真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认识过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2. 在认识过程中追求真理的方法: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过程。
2. 讲解:详细讲解认识过程以及追求真理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追求真理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认识过程中如何追求真理。
5. 总结:对认识过程以及追求真理的方法进行总结。
章节四:真理的发展与创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真理的发展过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eebd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b.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概述这是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教案涵盖了相关的概念、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估方法。
教案目标1.了解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2.清楚追求和发展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运用不同的实践方法来追求和发展真理。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概念解释•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真理与主观观点的区别。
实践中追求真理的方法•观察法:通过精确观察和记录事实来获得真理。
•实验法: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和推断。
•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寻找信息和分析数据来追求真理。
•对话法: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互动来获取新的观点和理解。
•反思法:通过思考和反思来发展对真理的理解和认识。
追求真理的实践案例•科学研究方法。
•历史事件分析。
•社会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引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真实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真理的兴趣,并展示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探索不同的实践方法,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追求和发展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例如观察实验、问卷调查或采访,在实践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评估口头问答通过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真理和实践方法的理解程度。
文字作业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作业,例如撰写实践报告或回答问题,以评估学生对真理追求和发展的理解。
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发现和成果。
总结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了解到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掌握各种实践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这些技能和知识将有助于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并让他们成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5663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0.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真理”的含义和意义。
2. 理解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3. 掌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内容:1. 真理的含义和意义(1) 什么是真理?(2) 真理的重要性: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2.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1) 为什么要追求和发展真理?(2)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价值: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3.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根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掌握真理。
- 常青藤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如一名做过多年社区工作的社工实践经验丰富。
(2) 学习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基础:-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认识方式。
- 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3) 思考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主要方法:- 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把知识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掌握。
- 思考可以激发创造性和创新性,推动真理不断发展。
(4) 实践、学习和思考的互动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流程:- 实践—>学习—>思考—>实践—>发现问题—>反思—>修改思考方式—>继续实践。
- 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思考和反思才能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述教师掌握真理的重要性、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2. 示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在实践中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3.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分享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四、教学重点:1.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真理?(5分钟)2. 讲授:授课,让学生了解真理的含义、重要性和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f68b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0d.png)
3.真理的发展过程:讲解真理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引导学生理解真理的相对性,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1.请举例说明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实践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3.分析真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不断完善的。
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互相借鉴,共同解决问题。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针对真理的概念和属性,设计若干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6.阅读拓展:推荐阅读相关政治哲学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等,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理论素养。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理解抽象的政治哲学概念上仍存在一定难度。针对本节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情况:
1.对于真理的概念和属性,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的问题。
2.学生在实际运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可能缺乏实证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动画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设计分层作业,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课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定期进行学习反馈,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完美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2032752e3f5727a5e9624a.png)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3)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能力目标: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总是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2)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教学重点: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教学难点: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教学过程:(复习旧课)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导入新课)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这两句的意义是一样的。
——典型的实用主义。
思考:1、他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你认为真理是什么?3、如果有用就是真理,会有什么样的情形出现?(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2024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2024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64da80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7.png)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判断题:判断以下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a.真理是主观的。
b.真理是绝对不变的。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将真理的追求与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4.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真理的认识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和讨论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注重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一位科学家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历经艰辛,最终发现了一个改变世界的科学真理。这个故事将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理?我们如何去追求真理?实践在认识真理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真理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可能会对以下问题感到困惑:如何正确把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真理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疑惑,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帮助他们形成系统、全面的真理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高中政治西山一中朱自军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掌握真理的含义及特征。
2、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通过情景设置,提高论证和探究能力,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讲授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明理的环节“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
他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
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
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
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
”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故事说明了①、实践决定认识;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2、讲授新课(1)、真理的含义教师: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不符合客观对象的认识则是谬误。
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特征学生:阅读教材47页,对两个观点进行真理性判断,并指出真理具有什么特征?观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提示:三角形内角和在平面内等于180°,在球形凸面上大于180°,在凹曲面上小于180°。
观点二:造反有理。
提示: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
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
学生: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师:正因为如此,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我指你话”环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被指定内容的正误,并阐明观点。
己小组),被指定小组在自行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内容进行观点分析,并阐明理由。
A: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伽利略的学生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
判断: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提示: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这里需注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真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需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B:漫画“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一切就有了光明,但是光明并不久长,魔鬼又出现了,上帝咆哮说让爱因斯坦降生吧,于是就恢复到现在这个样子”思考该图说明了什么,请给出理由提示:说明了人类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主体上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还说明了: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时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漫画《探月工程发展史》(古人肉眼观察记录月亮→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人类自己登月观察),思考并判断人类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无法穷尽对宇宙的认识。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主体上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图片《恐龙灭绝之谜》、《百慕大魔鬼区域》,思考人类的认识无法发展。
提示: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时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
教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注意:认识并不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者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认识具有上升性)学生:在课本上找到相应的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五、教学板书六、当堂检测(一)、判断正误1、真理的只有一个(×)2、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3、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我们应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最终掌握终极真理(×)5、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6、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二)主客观题1、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
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B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2、右图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D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3、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 A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4、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D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5、“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
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C.认识具有反复性 D.自然界的变化杂乱无章材料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元旦在央视首播。
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答: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
②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③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