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

合集下载

家谱编辑入门知识点总结

家谱编辑入门知识点总结

家谱编辑入门知识点总结家谱编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记录了家族的历史、传承和血脉。

在家谱编辑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才能做出完整、准确的家谱。

以下是家谱编辑入门知识点的总结:一、家谱的定义家谱,即家族谱系,是对一个家族的成员进行世系追溯和记载的文书或图表。

它包括家族成员的姓名、世系关系、出生日期、婚姻状况、教育背景等信息,用来记录家族的继承、血脉和历史。

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二、家谱的分类家谱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世系家谱:按照家族成员的世系关系进行编撰,记录了家族成员的祖先、后代及其世系关系。

2. 大事记谱:主要记录家族成员的重大事件和成就,如博学多才、官拜高位、立下大功等。

3. 遗训谱:记录了家族成员的言传身教、道德规范和家族传统,是一种重要的家族教化工具。

三、家谱编辑的步骤家谱编辑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确保家谱的完整和准确。

一般来说,家谱编辑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收集:了解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职业等,可以通过走访亲戚、查阅历史文献和档案等途径进行调查收集。

2. 整理归纳:整理和归纳家族成员的信息,建立家谱档案,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职业等,并按照世系关系进行编排。

3. 核对审定:对家谱档案进行核对审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排除重复、遗漏等错误。

4. 制作编辑:根据核对审定的家谱档案,进行制作编辑,包括排版、印刷、装订等环节,制作成家谱册或图表。

5. 宣传普及:将编制好的家谱宣传普及,让更多的家族成员知晓、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传统和血脉。

四、家谱编辑的注意事项家谱编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以确保家谱的准确和完整:1. 信息真实:建立家谱档案时,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对不确定的信息,需要进行进一步核实和确认。

2. 严谨科学:家谱编辑需要严格按照世系关系进行排列,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家谱知识综述

家谱知识综述

家谱知识综述【家谱】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梁姓族谱22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梁姓族谱89部。

1、家谱有关名词解释:家谱:家谱是记载您的家族与世系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家族:与您有血缘关系的族人所形成的家庭组织。

世系:是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统,也叫世系表。

用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通常五代为一表。

祖籍:祖宗的出生地。

祖宗家族的上辈,多指较早的。

房支:您或您的兄弟所成立的家庭便是一个房支。

辈分表:家族世系的次序表需要进行考证的家谱内容。

例如,姓氏来源,迁徙经过和原因等。

家训:是家族的法规。

内容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守法等方面。

其中一部分包括:规约、训语、庙规。

规约:就是族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家法。

训语:就是教人做人行事的道理,也称为家教。

庙规:也称家礼。

为家族祭祀礼仪,如:祖庙、祠堂组成、祭祀、婚丧礼仪等。

祠堂:记录家族祠堂的历史与现状、规则、神位、世次、田庄管理以及祖坟、各房墓地的分布和坐向。

2、家谱的意义: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

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

家谱,亦称族谱、祖谱、宗谱、家乘、通谱、会通谱、统谱、统宗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是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

为了保护家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是否正在着手或打算编修家谱,了解一些家谱知识都是必要的。

3、家谱的作用: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家谱文化】家谱基本知识

【家谱文化】家谱基本知识

【家谱文化】家谱基本知识家谱是记载同一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

它与方志、国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

家谱蕴含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中国家谱内容丰富、数量庞大。

但大量失落于海外和散藏于民间,仅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就有17099种,绝大部分为缩微复制件。

另外,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地也有中文家谱,可惜无法统计数字。

在台湾,据《台湾区族谱目录》所载,约有10600种族谱,据有关调查资料所得出的结论,民间收藏的家谱约有万余种。

在大陆,目前中国家谱收藏最多的是上海图书馆,总数为12000种,可见中国家谱之浩繁。

家谱基本知识1、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

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

因此,谱学大盛。

及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

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

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

一些家谱还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

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关家谱的一些知识(转)

有关家谱的一些知识(转)

有关家谱的一些知识(转)第一;家谱文化;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

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皇家、贵族和平民有着不同的家谱记述,其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第二;家谱的起源;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

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

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

中国人的家谱根据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记载,萌芽于先秦时期,在人才的选拔上起到重要的“有司选举,必稽谱牒”的作用。

到了唐代时期,修续家谱则为关陇世族垄断,唐太宗为了打击门阀实例,组织编纂《氏族志》,家谱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宋代是家谱的转折时期,其功能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

明、清和民国时代,私修家谱蔚然成风,修谱成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

第三;家谱里有什么?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

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家谱文化知多少

家谱文化知多少

家谱文化知多少作者:***来源:《中华瑰宝》2022年第12期姓氏是如何流传的?家谱在血脉流传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家谱又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家谱,即族谱,也称宗谱或家乘等,是一种以谱记形式记述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

家谱以姓氏和人名为核心,可作为血缘寻根的重要文化依据。

研究家谱的学问则叫谱牒学。

家谱及谱牒学在中国历史悠久。

在出土的夏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均留下了当时有关姓氏的记载,它们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记录,因而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姓氏历史至少应有3000余年。

家谱的诞生与发展夏、商之前的时代通常被视为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只有口耳相传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口传家谱和结绳家谱随之诞生。

谱牒研究专家王鹤鸣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原始形态家谱》一文中指出,口传家谱是形态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谱,是通过心授口传流传下来的反映家族世系的家谱。

口传家谱大多为连名家谱,即上一辈名字的后一二个音节,是下一辈名字的前一二个音节,这样既可区分辈分,又易于记忆,便于流传。

如彝族“毕摩”鲁成龙,为云南省楚雄市树苴乡依七么村鲁氏第十三代“毕摩”传承人,其口传谱系为:阿皮玛罗—玛罗多伽……兔依伽—依伽奔—奔把腊—把腊谢—谢呙背—呙背提—提纹呢—纹呢嘎……在文字出现以前,结绳记事在记录和交流信息方面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说文解字》中有关于“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的记载。

新中国成立前,还有一些民族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载族群活动。

人们使用绳子打结记载家族世系和成员延续状态,称为结绳家谱。

如满族的子孙绳,如果家族里有男孩出生,就在子孙绳上系一个小弓箭,希望他长大后身体强壮,成为骑射能手;红色或黄色的布条则代表女孩,祈愿她长大后温柔善良,心灵手巧;隔代之间,会用猪后膝骨隔开。

甲骨文家谱是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立新研究发现,中国迄今最早的一批家谱出现在商代,并以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铭文的形式被保存下来。

家谱的内容

家谱的内容

家谱的内容家谱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记载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彰显家族荣誉的重要文献。

家谱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家族起源、传承、发展以及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社会地位、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家谱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1.家族起源和传承家谱的首要内容是记载家族的起源和传承。

这包括家族的先祖、发源地、迁徙历程、重要事件以及家族的族谱、世系表等基本资料。

了解家族的起源和传承,有助于家族成员深入了解自己的血脉根源和文化传统,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1.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家族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家规家训等。

这些文化传统是家族成员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对于规范家族秩序、维系家族和谐以及传承家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家族成员生平事迹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包括个人经历、学历、事业、成就、荣誉等方面。

这不仅是对家族成员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家族整体实力和价值的体现。

通过了解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可以激励后代继承先祖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1.社会地位和影响家谱中还会记载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家族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等方面。

这些信息反映了家族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家族地缘关系家谱中也会记载家族的地缘关系,包括家族的籍贯、住所、田产、房产等方面。

这些信息反映了家族在当时地域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1.家族仪式和习俗家谱中还会记载家族的仪式和习俗,包括祭祀祖先、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习俗和规矩。

这些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1.家族文献资料家谱中还会收录家族的文献资料,包括族谱、家谱、传记、信札、诗词等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资料是研究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家谱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家族的各个方面。

家谱的文化与文化的家谱

家谱的文化与文化的家谱

只要有 了谱书 , 与族人有关 的 财要抱着“ 凡 而谱书则 可代代相传 , 从远 古至历朝历代 , 这就是谱 , 金子嫌黄 , 银子嫌 白, 不义之财 , 谱上都有记载 。 乃至到今 天, 以至遥远的将 来 , 先祖的名字 人和事 , 君不取 ” 的态度 , 公与私 要分清楚 , 决不 能 中国式家 谱有一个 重要功 能 , 似 于 混淆 ;鼓励后人上进要知 “ 类 人不求人一样 流传 , 都能一 目了然。如孑 氏的家谱 , L 从孔
1 兰古世界 21. 2 0 0 4月 上
等。 比如笔者 的曾祖父对子女的教育 : 坚持 父严母慈的原则 , 以教为 己任 , 从严管教子
女 。在对后人治学方面 : 一世勤劳节省 , 积
蓄全部 付予 了子女 的生活 与读书学费 , 七
以及新 家族再裂 变之后 , 各 个子女 中, 除老大 因早婚只读完小学外 , 后 这种家谱 的文化 ,考量这种文化的家谱是 许 多新家族后 , 家族之 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 六个子女都 获得 了高 中文化知识 ,他 的人 十分有意义的。 个家族 的始祖是谁 ?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 生哲理是 :家产能被失火烧掉 ,被洪水 淹 家谱 文化 之 一 : 根 究 祖 寻 谁是 嫡? 谁是庶 ? 他们各有几个儿子 , 名 掉 , 被强盗窃走 , 只有文化 知识集 聚在身是 树有根 , 水有源 。出生有先后 , 世无 话 , 辞 定论 。古人云 :谱牒身之本也 。” “ 意思是谱 叫什 么?他们 的妻又是谁 ,又各有几个儿 牢不可破的智力支柱。他从 总结 自己在外 牒能告诉你 , 你是谁? 你从哪来? 人们常说 : 子 ?家族 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 谋生体验和社会 应有道德 出发 ,结合子女

禽兽不如也 。 意思是 说 , ” 姓氏是 除为寒暑假 日三件事 ,并指 出:写好字是 族血缘关系的古代 ,在人们无法厘清历史 穆之序者 , “ 人兽 之别 , 就在于他 进社会谋生的敲 门砖 ,善 打珠算是立足社 人生走 向的当下 , 用最简单 的族谱方式 , 将 种血缘关系的标志 , 支一派的人记载下来 , 流传下去 。 这样一 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 ,有一 种生生 会 的基本功 。” 当子女在家共聚之时 , 每 他

传统文化(家谱知识)

传统文化(家谱知识)

传统文化(家谱知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一、谱名是“明血统、防乱宗”的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二、题辞大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的题辞,放在显著位置,目的是以此炫耀家世。

三、目录按次序编排以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

目录是书籍的必备工具,可以方便人们对书籍内容的查找和了解。

四、谱序有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修谱目的,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大要,修谱的人员构成,修订年月,家族的渊源传承和迁徙经过,郡望,以往历次修谱情况以及对谱学理论的认识等,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

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对于续修次数多的家谱,有时新旧序能多达数十篇。

此外,为了增光族望,还会专请当代名人作序,并将以往名人为列谱所作的序也依时代先后排列收载。

五、凡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目的立类理由,适用范围,各种可入谱和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中心是强调家族血缘的重要性和谱书记述的真实性,内容较丰富。

六、恩荣也称告身、诏敕、赐谕、公文,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诏命、御制碑文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记录着家族成员世系关系和家族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

家谱学习是研究和学习家谱文化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家族历史、家族成员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地位等信息,对于研究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

家谱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中国就开始有记载祖先世系的习俗。

《周礼》中就有规定,君王应当建立宗庙,并将祖先的姓名、生卒年月等记载在祭文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化成为家谱,成为记录家族成员世系关系的重要文化载体。

在明清两代封建社会中,家谱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规范,成为地方长者和宗族领袖重视的对象。

此外,家谱还广泛应用于考取功名、通婚、继承财产等重大社会事务中。

家谱文化的学习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要了解家谱的基本构成和编撰方法。

家谱通常由宗谱、支谱和族谱三部分组成,宗谱记录的是家族的整体情况,支谱记录的是各支家族成员的情况,族谱记录的是家族成员详细的个人情况。

在编撰家谱时,要注重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从史料搜集、数据填写到纂修篇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学习。

其次,还需要学习家谱中的世系关系和宗族风俗。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的文化载体,其中包含着家族成员的出生、结婚、生子和去世等信息,同时也记录着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和亲戚关系。

通过研究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世系关系和家族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

同时,还可以了解家族的婚姻制度、丧葬礼仪和祭祀习俗等文化传统。

家谱学习还包括对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研究。

家谱作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家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研究家谱,可以了解到家族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揭示出家族文化的特点和家族社会的发展趋势。

同时,家谱还可以作为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研究地方社会的变迁和民俗风情的演化。

总之,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是研究和学习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

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1)家谱历史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

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

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

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

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

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

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

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

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

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

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

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

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2)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若从人与群体联系观念形成的角度考察,起源相当久远。

家谱知识含量

家谱知识含量

家谱知识含量
家谱是一种重要的家族文化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家族历史:家谱是家族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迁徙情况等。

2. 家族文化:家谱中记载了家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礼节等,反映了家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观。

3. 家族人物:家谱中记载了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如祖先、名人、名士等,以及他们的生卒年月、科第、官职、妻室、子女等信息。

4. 家族关系: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家族的亲戚关系,如父子、兄弟、夫妇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家族中的辈分和传承关系。

5. 家族财产:家谱中记载了家族的财产情况,包括土地、房屋、田产等,以及与财产相关的契约、文书等。

6. 家族传承:家谱中记载了家族的传承信息,如家族的遗传信息、族谱系表等,反映了家族的血缘关系和传承体系。

7. 修谱知识:家谱的修纂历史、原则和方法等也是家谱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修谱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总之,家谱是一种包含丰富知识的文化形式,通过学习和了解家谱,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家族认同和文化传承。

有关家谱及家族的常识

有关家谱及家族的常识

有关家谱及家族的常识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胡锦涛续修宗谱培根育本,凝心聚力与时俱进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佚,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形式家谱的形式有多种。

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

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

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

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现代家谱的形式更多,有的用竖版老式(特点:寄托怀旧),有的用横版新式(特点:图文并茂),有的用电子版式(特点:携带、查阅方便)。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

中国家谱知识

中国家谱知识

中国家谱知识中国家谱知识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进一步开展对中国家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家谱基本知识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

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

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因此,谱学大盛。

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

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

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

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

”(《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看懂族谱,你需要了解这18点

看懂族谱,你需要了解这18点

看懂族谱,你需要了解这18点一、族谱的起源和延续中华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是:国史、方志、族谱。

关于族谱的起源,一般认为起源于宋。

由于唐末五代战乱等原因,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宋代的时候,社会稳定,私谱盛行,朝廷不再反对,族谱政治功能的消退,族谱逐渐从官府、世家大族走向普通百姓。

宋人把族谱视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的工具。

宋代士大夫对新修族谱有很高的积极性,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黄庭坚、文天祥等都曾亲自主持族谱的纂修,欧阳修和苏洵还创立了新的谱例,提出了族谱的编修原则和具体方法,成为后世族谱的典范,对私修族谱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宋代都采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的始祖。

明清之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族谱的纂修,康熙、雍正皇帝都曾号召纂修族谱,地方官员更是热情无比,使纂修族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

明清时期,都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归入谱牒。

到20世90年代,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新修的族谱比较注意男女平等,女儿也能入族谱,独生女可作为世系传人记录。

各姓氏族谱普遍认为族谱应当三十年一修为宜,“谱三十年一修,若不尊此,”即为不孝”。

“谱法当一世一修,故三十年为率,盖父子相继为世,三十年内所增益者必多,如此则世无失次,人无遗志,辑而继之无难也。

若累世不修,其间不免遗漏失散,所谓谱之不修,子孙之不孝也。

”也有60年一修,即二世一修。

续修族谱的资料一般在旧谱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加上新资料而修成。

族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明清以来族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族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二、族谱的格式1、谱名通常是在族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堂号、几修等内容,如《汾湖柳市第三次篡修家谱》,有地名、姓氏、几修;《六修严氏家谱》,只有几修和姓氏;《黄山王氏辅德堂支谱》,有地名、姓氏、堂号;《倪氏报本堂重修家乘》,有姓氏、堂号、几修;《陇西李氏总谱》,有郡望、姓氏。

家谱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家谱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家谱相关的知识点总结一、家谱的概念和作用家谱,又称族谱、世谱或宗谱,是以家族血统为主题,居于社会历史之中,以图谱或文字形式记载家族世系与家族史的专著。

家谱是家族的活化石,是家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工具,它不仅记录了家族的来源、发展和繁衍,也承载着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家族传承方面,家谱对于传承家族文化和家族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也可以引导后人传承和弘扬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此外,家谱还可以加深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二、家谱的类型和特点家谱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编宗家谱和族谱两大类。

编宗家谱是以宗族的血统为主要内容,以家族鼻祖为起始,追溯其世系渊源,记录后代的世系和世系变迁。

族谱是以家族的组织形态和历史变迁为主线,以家族的发展沿革和家族成员的事迹为内容,描述了家族的兴衰兴盛和家族成员的成就。

家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世系延续: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代相传,反映了家族的延续和兴衰。

2. 真实性和客观性:家谱在记录家族世系和家族历史时,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不偏不倚地反映家族的起源和发展。

3. 代表性和典型性:家谱是家族历史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物证,反映了家族的兴盛和衰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4. 丰富性和多样性:家谱内容丰富,包含了家族的世系、成就、事迹和家族的发展演变等内容,形式多样,适应了不同家族的需求。

三、家谱的编写和保存家谱的编写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 调查研究:家谱的编写首先需要对家族成员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和资料证据,包括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居住地、职业等信息。

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需要慎重对待,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

2. 整理分类:搜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整理分类,根据家族成员的关系和世系进行归档整理,将其排列成清晰的条理。

家谱的基本常识

家谱的基本常识

家谱的基本常识1.家谱也叫族谱、宗谱、家乘、支谱、房谱、世谱、大成宗谱、通谱、统谱、统宗谱等等。

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2.家谱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目录、名人论谱、祖宗像(像赞)、名人墨录(书、画等)、序言(凡例、原流、考辨、大事记、跋、后记等)、敕令(诰命)、族规家训、诗赞(散文、诗歌、楹联、宗祠联等精选)、志表{儒林表、仕宦表(显宦志)、乡贤表、隐逸表、内则表、孝弟表、节义表、迁徙誌、丘垅誌、便录、祖居志、创学志、施产志等}、祭文碑铭收录、陵园照(祖坟照)、纂修族谱年纪、联修各支人口分布(人口统计、村庄简介、村庄分布图、村庄村貌照等)、宗祠庙宇照(祠堂、牌坊、门头、祖堂、香火堂、庙宇、殿堂、古建筑等)、世派字辈汇总、人物传记、宗法、族产(河、湖、山、田、塘等产证、图、说明等)、文件(修谱相关文件)、功德榜(赞助人名单、金额、照片等)、宗亲活动照、本次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名单、职务等)、吊系(吊线图)、雁行(行传)等。

3.根据联修范围大小,参修人数的众寡,家谱基本内容也会相应的繁简变化。

4.家谱重中之重是吊系(吊线图)与雁行(行传)。

5.一、吊系(吊线图):老谱大多采用每五代为一组,如一至五世为一组制作吊系图,整个一至五世吊系图制作完后,再五至九世为一组制作吊系图,整个五至九世吊系图制作完后,再九至十三世为一组再制作吊系图,如此类推。

主要记录个人谱名(可附字、号、妻姓氏、学历、职务等),吊线图上每个人之间的关系。

6.二、雁行(行传):雁行是记载每丁的详细信息,包含生、殁、嫁、娶、功名、事迹等信息,生就是每人出生的生辰八字,殁就是殁丁的过世的时间,墓葬之地及方位,嫁就是详载第几女生辰八字,嫁于何地何人为妻,娶就是娶某地某人第几女为妻,妻的生辰八字。

如是殁丁,还要详载殁葬息信。

7.现在修谱时雁行(行传)与吊系(吊线图)是一一对应关系,前后次序也一样。

古时雁行(行传)也有采用穿雁的方式,如一个支系或一房同一辈人按出生时间前后排列下去,这种穿雁的方式比较繁琐复杂,现大多不采用。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家族血脉相承的重要证明。

家谱记录了家族的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是一部家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对于传承家族血脉和家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家族团结和认同感,家谱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谱文化起源于古代。

中国古代的家庭是以宗族为中心的,家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个体。

家族的兴衰与个体的幸福不无关系。

因此,古代人们非常注重家族史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在这个过程中,家谱成为了家族文化和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家谱知识是指了解和研究家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了解家谱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家谱知识包括家谱的编制、修复和保管方法,家谱中姓名、字号的含义和命名规则,家谱中重要人物的事迹和家族的重要历史事件等。

了解家谱知识,可以更好地研究家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家谱文化。

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传承是每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许多人对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缺乏了解和重视,家族团结和认同感也逐渐减弱。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每个家族成员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家谱,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与时俱进。

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并不是僵化的,它们应该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适应家庭和社会的变化。

现代家谱的编制可以运用电子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在家谱修复和保管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的修复技术和材料,保护好家谱这一重要的历史遗产。

总之,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族血脉相承和家族团结的重要证明。

传承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是每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加强对家谱文化和家谱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家谱知识

中国家谱知识

中国家谱知识中国家谱知识一、关于“家谱”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

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

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

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

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

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

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

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

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

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

家谱的相关知识问答

家谱的相关知识问答

家谱的相关知识问答1、谱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谱牒是从商周时期开始产生和发展的,从上层社会的世家,世本、玉牒逐步扩展到民间的宗谱、族谱、家谱、家乘,总的可分为四大类,即帝王诸侯世谱型,通国氏族谱型,地方宗谱型,民间家谱型。

这四种类型按姓氏世系及人物等记载的特点分析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一姓一宗谱,如:帝王诸侯谱,民间家谱。

另一类为多姓多宗集编谱,如:通国氏族谱,郡州谱,姓氏典。

2、牒的含义是什么?牒,《说文》释:“札也。

”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为札,所以用木片写成的书版就叫牒。

继之后有玉牒、金牒。

牒在特定处专指谱牒。

也可引申为公文、凭证,如通牒、度牒等。

3、谱的含义是什么?古代对谱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说文》释:“籍录也。

”二、《张守节正义》释:“布也,列其事也。

”三、《旧唐书经籍志》释:“谱系以纪世族继序。

”概括起来,谱总的含义是按事物的类别系统地编成定则的表册、样本、书籍,以作示范或寻检。

如年谱、家谱、棋谱、乐谱等。

4、什么叫谱牒?谱牒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

汉司马迁着《史记》,在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中言:“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说明汉之前谱牒的存在属实无疑。

但早期的谱牒是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后逐步向民间发展,因此有尊谱牒为“乃通族法物也”。

概括起来,以专门记载和叙述本宗族的发源、人物、名、号、生平简历、本族规约,并按一定规则系统地表述递衍世系的图书叫谱牒。

谱牒是宗谱、族谱、家谱、家传、家乘的统称。

5、谱牒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根据考古发现认为,自有最早期文字开始,即已产生和具有谱牒特征的记载。

如《甲骨档案(库)1506》所刻的是商代“兜”的家谱。

《库存二氏藏甲骨十辞》中有:…儿先祖吹’,'吹子徽’,共十三人,传十一世。

”学者认为,这是一个从商代初年开始,以男子为世系的专记私名的谱牒。

殷商青铜器上,也存有族氏名号组成的铭文,6、什么叫世家?一种记述世袭封国诸侯生卒事迹传记的文学体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一、家谱的概念家谱也称宗谱、族谱、家乘、祖谱、房谱等,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或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

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

为了保护家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是否正在着手或打算编修家谱,了解一些家谱知识都是必要的。

二、家谱的起源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

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

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

三、家谱的功能和作用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

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亲我者,我亲之。

”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相继恢复和长久存在,就是要提醒、培养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

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近百年,如果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是有负先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人一生最喜欢听到的、看到的是什么?自己的名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而要了解自己的祖先,看到自己的名字,并且希望你自己的后代记住你的名字或者事迹,也只有家谱能做得到。

不想知道自己的祖先,不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也不希望让后代知道自己是谁,人和普通动物也就没有区别。

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

3、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

古人认为,家谱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

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

因为修撰家谱和逢年过节中缅怀先祖的各种仪式,使得子孙后代才能更加自觉地做到尊老敬长,怜惜孤寡幼小。

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

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会的和睦和谐相处。

4、治家齐国,教化子孙。

家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内容。

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

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

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忽视品德的不足。

而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就包含有这样的功能。

5、传承历史,问祖凭证。

家谱都有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诸多内容。

家族的历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

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历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华人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寻根问祖最信得过的就是查阅家谱。

对于因各种原因迁居他乡的普通人,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家园。

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此外,家谱对于日常生活也有着其他的实用价值。

现今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如果都有家谱可查,可以避免近亲结婚的尴尬。

他乡遇故知,此乃人生一大喜事,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同姓同宗,岂不是喜莫大焉?!四、家谱的种类家谱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常见的悬挂式家谱,一种是装订成册的家谱,后者内容更为详细、全面。

根据家谱记载材料的不同分成口头家谱(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家谱)、碑谱(刻石碑上的家谱)、布谱(写在布上的家谱)、.纸谱(写在或印在纸上的家谱);根据家谱纂修部门的不同又可分为官修家谱(由官府地出面组织、纂修的家谱)、私修家谱(由个人或家庭纂修的家谱)。

还有云谱和神轴(北方农村中的一种特殊家谱,它像裱糊的字画一样,上面写有家谱世系或绘有祖先画像,平时收藏起来,需要时拿出来悬挂在墙上)、统谱(打破地域界限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宗、支统贯于一的家谱)、忠义谱、图谱等等。

五、家谱的格式和内容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是明辨你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8、族规家训: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9.、堂号:堂号是一个姓氏宗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姓氏发祥地的郡名)或家族始祖或名人而自创。

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

10、族规家训:族规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顺父母、敬长辈,合乎礼教、正名分,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11、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祭祀情况等。

12、五服图又称服制图。

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

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13、世系图: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

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在记述家族世系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14、世系录:也称先世考,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5、字辈谱:又称派行诗、排行,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16、艺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有着非常珍贵的参考和欣赏价值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策、碑文、书札等。

17、传记:记述了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并荣耀家族。

18、契据文约: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9、官宦记: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20、族产: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学田、房屋等。

21、坟茔: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22、余庆录:家谱修完后,末尾留几页空白纸,上书“余庆录”,留待后世子孙续写,意为子孙绵延,留有余庆。

另外还有功德榜、捐资录、人才录、老照片、祖先图片(遗像、肖像画)、故居/村庄图、祠堂图、墓图等内容。

六、续修家谱的意义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

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

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兴旺和稳定,才标志着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稳定。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中,提倡在前辈基础上续写新家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激励人们爱家乡、爱祖国和增进民族自豪感及道德修养,家谱可以发挥“乡土教材”的作用。

诚然,旧式家谱有许多糟粕,但是,其中所记述的祖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的经历,清正廉洁,公而忘私,大义凛然,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以及大量的关于尊长敬师、睦邻和亲、勤劳节俭、忠职尽守、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家训、家规,都并不与今天的思想道德的要求相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