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沈彩霞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思维的结果与语言表达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的表达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前不久,我听了山区一位教师的数学课,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清晰,不完整,可没得到教师的及时纠正,实在令人担忧。俗话说:“师高弟子强。”“想得清的人才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就是说,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规范的、有序的、完整的语言表达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看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下面针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

学语言是最精确的,在这方面,教师的语言应做表率。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事实证明,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有些教师偶尔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很多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地位存在片面性认识,认为语言表达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导致学生因没过好语言关而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显得缓慢,从而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处理困难。在我教学中和听课过程中,我注意到在小组活动交流时,只有几个学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木头人”,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说,这是教学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如:二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知识点,如果老师表述为“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乘2”,学生就会把公式写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加以影响,让那些不规范的语言消失在孩子们的萌芽阶段。

再比如:数学术语质数,老师如果说成“能被1和它本身整

除的数叫质数。”于是问题来了,4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4是不是质数?应是“只有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做质数。”

二、教会学生倾听,在倾听中模仿数学语言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不够完整,甚至更多使用的是生活化语言,语句不够规范,很难成为数学课堂上的语言。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听清伙伴的回答,那么必定会由“会听”到“会说”。所以,要使学生会“说”,首先是要学生会“听”,给学生一个辅助的拐杖,学生才能在倾听中去模仿,在模仿中把数学化的文字语言说正确,说规范,从而为理解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刚开学学习《我们的教室》时,学生就接触了数量,而学生往往喜欢用“个”或“只”来表达,4个人、6个凳子、6只椅子……所以,老师就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正确使用数量。在训练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范例,通过教师范读引领、学生听榜样示范、及时纠错不正确的单位名称,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开学第一课不仅仅是数字的认识,我们还给孩子贯穿了单位名称,这对以后的数学知识的应用题起着无形中的指导作用。

听是说的基础,在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所以应重点抓好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倾听中模仿正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课堂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倾听,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重复别人的回答,让优等生评价、补充别

人的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示范,通过师生、生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促进“说”的能力的提高。

三、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要掌握数学语言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数学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课程标准》指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几种数学语言间“互译”能力的培养,通过“互译”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数学书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应重视数学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许,有的老师认为数学书没有语文书那样强的阅读性,尤其一年级的数学书插图比文字占的比重更大,有时整个页面,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因此不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实则不然,数学书中的某些插图,其实是一种图形语言。在描述数学概念或关系时,图形语言的描述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描述提供了直观表象,为学生理解和感悟数学符号语言的意义和内涵奠定了基础。因此图形语言易懂、易学,是理解和把握符号语言的扶梯,尤其在一年级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比一比》时,就是一个很好

的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例子。

《比一比》

第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图形语言:

此题是用实物进行比较,开始我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悟到我要表达的题意:异口同声回答“左边有6颗糖葫芦,右边有8颗糖葫芦。”

第二步:我指导学生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

在观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用文字语言口述比较结果:“6颗糖葫芦比8颗糖葫芦少”或者“8颗糖葫芦比6颗糖葫芦多。”

第三步:我指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在比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符号语言:“6<8,读作:6小于8”或者“8>6,读作:8大于6”。

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书的基础上,经过“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环环相扣的“三部曲”式的能力训练,使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悟得到逐步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