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蝉赋第二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两赋原文及赏析
![两赋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57b760561252d380eb6ecd.png)
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
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
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哦,原来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伤感,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它的色调凄凄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蜂衙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周紫芝骈体文
![蜂衙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周紫芝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f74846998fcc22bdd10d84.png)
作品赏析
• 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蜂房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房孔 组成,房孔都是正六角形,每个房孔都被其它房孔包围,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 一堵蜡制的墙。令人惊讶的是,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 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有人测量过菱形的角度,两个钝角都是 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令人叫绝的是,世界上所有蜜蜂的蜂窝都是按照 这个统一的角度和模式建造的。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老人,又号二妙老人、蝇馆主人、 静寄老翁、浣花老人、乌有先生、妙香寮老人、陵阳老子。出生于宣城的一个 士子家庭,少居陵阳山。先生孩提时代入乡校,学科举文。由于他更爱前人优 秀篇章,往往“为之废业”。青年时期以后,长期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 日子。《太仓稊米集》(以下简称本集)卷十四《秀淮亭晚眺时往无为》: “未得三吴去,东来且过淮。要须烦晓浪,聊为洗风霾。飘泊从人笑,穷愁费 力排。平生临水意,老去若为怀。”数十年东奔西走,难得安宁。曾两次以乡 贡身份赴礼部试(一次在宋徽宗政和七年,另一次时间不详),不第。至宋高 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始以廷对第三同学究出生,调安丰军霍邱税,不赴。 监户部曲院,判武林丞。绍兴十五年(1145年)五月为礼、兵两部架阁。绍兴 十七年 (1147年)十二月以承奉郎为枢密院编修官,旋进右宣教郎兼实录院 编修官。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五月出知兴国军,十二月到任。三年后,秩 满乞祠,贫不能归宣城,客居庐山。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卒,享年七十四 岁。
THANK YOU!
• 蜂巢药用价值也很高,常用新鲜干净的蜂巢治疗鼻炎。研究表明,蜂巢制剂有 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都有很强的抑制力;对烟曲霉、黄曲霉、 茄镰菌、明串珠菌等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蜂巢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含有蜂 蜡、树脂、油脂、色素、鞣质、糖类、有机酸、脂肪酸、甙类、酶和昆虫激素 等。
黄杨树子赋第二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黄杨树子赋第二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898371cfc789eb172dc8e1.png)
• 赋文第①段描写生长于宫中的柞树与梧桐,得日月光华生长华茂,第②段由“岂知”二字笔锋一转,描 写生长于悬崖峭壁上的黄杨树,即使自然环境荒凉冷落却依旧傲然独立、枝叶茂密。两者形成了强烈的 反差,这种反衬手法极好的衬托了黄杨树的品格。第③段则写黄杨所处境遇,赞叹张骞见了它会将它移 植中原;陆凯见了会折一枝寄友。然而虽品格坚贞却始终孤独地无人问津,可黄杨树依旧身处逆境却坚 韧不拔,它岁寒不易的节操激发了作者自尊自傲的情怀,并强调了高尚的品格终将会被世人所看重,作 者的心情也由抑郁转向坚毅与乐观。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黄杨树子赋》问世时欧阳修方三十来岁。在文中作者将宫廷内有工匠精心看 护的五柞及梧桐树与长于荒山野岭的黄杨树作对比,末尾有感叹——“嗟乎! 日薄云昏,烟飞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然而黄杨树初衷不改, 根屈盘而带石,坚定顽强屹立生长于天地之间,故引得作者赞叹“节既晚而愈 茂,岁已寒而不易”。这种生命的操守给作者无言的启示,给他搏击人生激流 的勇气,去开拓人生的新境界。
• 与《秋声赋》相较,作者着意为黄杨树写照——“岂知绿藓青苔,苍崖翠壁, 枝蓊郁以含雾,根盘屈而带石;落落非松,亭亭似柏。上临千仞之盘薄,下有 惊湍之濆激;涧断无路,林高瞑色;偏依最险之处,独立无人之迹;江已转而 犹见,峰渐回而稍隔。”一切景语皆情语,赋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作者对 它的赞许之情。人的生命更应有超越一般植物的信念。文如其人,亦折射其人 品。
国学 骈体文
和感二鸟赋第二段赏析【清代】胡天游骈体文
![和感二鸟赋第二段赏析【清代】胡天游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8f99e3dd88d0d233d46ad9.png)
有屬非得位,其焉,如叩君門以天峻,倘不悅于陳書。噫吹笙而被繡,或 造第而椎车,苟詭得而若易,懼子袌之良虛,獨伥伥以遵路,適伇笑于嬰 患,思屈曲而相繆,情轣辘以爭絞。
………………………………………………………
………………………………………………………
骈体文
和感二鸟赋 第二段
清代 胡天游
作品赏析
• 唐代著名散文家,思想家韩愈,他的仕途很坎坷,三次才考中进士,之后参加 博学宏司科的考试又是三次接连落榜。为生计他南下归家,途中遇二鸟被送往 都城进献给当朝天子,二鸟只因羽毛光鲜即可被天子宠幸,而自己拥有满身才 华,却无路请缨。即将而立之间的韩愈怎能不感慨万千,七岁开始苦读,至今 22年,从未懈怠,行己立身只求无愧于道,希望有天能用孔孟之道济世天下。 到头来,竟然比不上空有其表的二鸟。生不逢时啊,生不逢时。若遇上好时机, 即使只有一点善才,也能尽其才能,机缘未到,即使再多的善才,也只能召来 祸患。殷商贤相在商王梦中被启用。而上天让我降生,毕将让我有道于世。虽 无官可做,但我满身才华,必有用武之地。只要有志向,姑且积蓄力量,待到 龙光临面时,才能安然对待。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胡天游(1696年3月28日——1758年2月9日),清代骈文家、诗人。 名骙,榜名方天游,字稚威,号云持。山阴(今浙江绍兴)张溇人。
青苔赋第二段赏析【唐代】王勃骈体文
![青苔赋第二段赏析【唐代】王勃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1a93880975f46527d3e1f1.png)
………………………………………………………
………………………………………………………
乾封三年夏,王勃进入蜀地,在绵州、梓州、玄武、金堂、广汉、德阳等地游居。蜀地秀美的山 水激发了王勃的创作灵感,再加上蜀地生活的闲适,王勃心境渐佳。他在《涧底寒松赋》中,以 涧底松自比,用“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其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安慰自己; 在《青苔赋》中,以“耻桃李之暂芳,笑兰桂之不永,故顺时而不竞,每乘幽而自振”来自我勉 励。
• 王维的朋友崔兴宗也喜欢坐在青苔上。不过他抚花,也不弄琴,他 要光着头叉着腿坐着,白眼看人——(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 自无尘,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作品赏析
• 南朝那个创造了“梦笔生花”“江郎才尽”成语的江淹,在被贬的时候,就写下了一首《青苔赋》他写 我们青苔在山斑驳崖壁,令人赞叹,在水则绵延千里,让人留恋,在房舍则绕墙点壁,陪伴青春美人, 在野则随英雄枯骨,引人感叹,最后又将各种植物与青苔相比,写青苔的委屈。后来沈约也写下了《咏 青苔诗》,在他笔下青苔萧淡如烟,连绵如雾,最后有一首《新苔》诗仿佛是在回应他,“随潮染岸石,逐脉聚浮查,徒 令阿谷丽,停筐不汰纱”
• 浣纱的似乎都很美,一个是西施,一个是阿谷丽。不过光凭这一首并不能改变我们整体那种自怨自艾, 可怜兮兮的模样。让我们形象为之一变的还要感谢初唐四杰中的两位——王杨卢骆中的王杨。王勃和杨 炯也分别写了《青苔赋》,王勃的笔下,我们不再可怜,居然要“耻桃李之暂芳,笑兰桂之非永。故顺 时而不竞,每乘幽而自整。”我们嘲笑桃李芬芳一时,兰花桂绚烂不久——什么明知风雨也须红,你红 也就红一阵吧。看看我们顺境而不争(简直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逆境而自省,能永远绿下 去。杨炯的《青苔赋》里也是如此,在罗列了我们种种生长环境之后,他直接说出如云 :“苔之为物也贱, 苔之为德也深。”在他俩的宣传下,我们苔藓整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君子风范。
憎苍蝇赋第六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憎苍蝇赋第六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0b30b9ff00bed5b8f31d76.png)
国学 骈体文
憎苍蝇赋
第六段
北宋 欧阳修
作品赏析
• 《憎苍蝇赋》作于治平三年(1066年)。因为崇奉英宗生父濮安懿王的称呼,朝臣们卷入一场纷争。一派是以中书省 坚持“皇考”,另一方面台谏派主张应称“皇伯”,作者则是站在代表中书省的意见一边。因此,吕诲、范纯仁等台 谏派于是哄然群诋“欧阳修首开邪议”,把弹劾矛头直指向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借物咏怀的寄托作 品,通过把苍蝇比作小人,强烈地谴责台谏派,以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
• 《憎苍蝇赋》是一篇徘赋,篇幅不长,虽然仅五个自然段,但却将作者的爱憎情感和情绪显露明白无遗。整篇赋的结 构比较简单,呈现近乎“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线索也较为明确,以对苍蝇的厌恶之情为全文的发展脉络。 全赋小中见大,通过苍蝇具体害处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对苍蝇的憎恶之情,更是体物写志,将不讨喜的苍蝇比作是祸 国殃民的谗人,隐喻地表达出作者对小人的批评和憎恶,及其作者对当时朝廷现实状况的不满。从这篇赋可以看出作 者辞赋在题材内容上的拓展和创新,以细小之物为赋的组织材料,而且思想含义深刻;此外,这篇赋在艺术表现上的 成就,也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在辞赋上的独特风貌。作者在学习前人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又独创出自己的特有风格,并 确立了宋代散文平易自然、委婉曲折的主导风格和骈散兼行的语言模式。
• 小人是中国儒家定义君子的“反义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小 人是指古今历史上或传说中身体特别矮小的人一些记载。指搬弄是非的人,与贵人相反。心口皆是是君 子,心口皆非即小人;小人大家还晓得要防他,惟有言称尧舜,心同桀纣,口誓山海而心怀陷阱的人, 最是难以测度了。这种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事君必定不忠,事亲一定不孝;交朋友必定不讲信用,对待 部属下人,也一定不讲道义,这种人乃是小人中的小人啊!若是使人误信了他的话,而堕入了他的阴谋 之中,那么这种的罪行,在阴间的果报就比阳间罪恶还要大好几倍啊!佛经说:“妄言恶口之人,死后堕 入拔舌烊铜犁耕的地狱之中,要受过久远劫很长时间的痛苦之后,才能再投生为畜牲,经常以荆棘作为 食物;若是再投生为人,则不会具有舌根,口气总是臭秽不堪;就算他说了善言,别人也不会相信;因 此造了口是心非的罪业,就会获得如此的果报!”能敢不戒吗?
喜晴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张耒骈体文
![喜晴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张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66f2e033687e21af45a9d5.png)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喜晴赋源自第二段北宋 张 耒作品赏析
• 据《尧典》、《吕刑》,羲氏、和氏分别为重氏、黎氏之后,当为两个氏族部落名,因其擅长 观测四时星象,故被尧委以重伍“羲”、“和”为尧天文历官,与太阳关系较为疏远。但《尚 书·夏书·胤征》却谓:“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 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侯承王命徂征。”
蚓安其穴,蜗不遗涎。还开通于滞湿,失沮洳之垫昏。 列缺弭鞭,丰隆偃麾。
……………………………………………………… ………………………………………………………
《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译: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羲和 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于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而前。她 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
作品赏析
• 《离骚》所载,羲和为为太阳驾车的神。“羲和”句历来为人喜好,羲和驾车扬鞭从东至西匆 匆疾驰,但很快又会从崦嵫山落入虞渊。屈原求帝陈辞心切,当傍晚时分来到昆仑悬圃后,想 趁天黑前赶赴天庭,于是开启异想,指挥神灵助佑实现理想,让日御羲和停挥长鞭,使时间静 止。
蚍蜉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蚍蜉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70a1f783c4bb4cf6ecd1a6.png)
• 《蚍蜉赋》为南楚谪迁辞赋系列里首先展现其对于牛党倾轧梦魇的不平之鸣。 稍迟撰成的袁州辞赋,亦不乏以虫兽隐喻论述朋党真相及其感怀的类化书写。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 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 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 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 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 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武宗与李 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 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享年六十四岁。唐懿宗即位,追复官爵,加赠尚书左仆射。
作品赏析
•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 郎,迁监察御史,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 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 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 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外攘回 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 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 贬为崖州司户。
求志赋第二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求志赋第二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e11979ed630b1c59eeb55b.png)
作品赏析
• 绍圣元年(1094年),晁补之出知济州(今山东巨 野)。当时有一群强盗白天抢劫街巷,晁补之暗中 记住他们的姓名,并对他们的行装都记得很清楚。 一天,他设宴请客,传召贼曹官,并将捕贼的方法 教给他,席间依次斟酒还没有斟完,贼曹官就已经 把盗贼全部抓来了,整个府城为此撤除了警戒。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 (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 (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 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 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 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宋哲宗元祐初年(1086年),晁补之任太学正,李清臣推荐并认为他可任馆阁, 皇帝召他面试,他被升为秘书省正字,又迁校书郎。
• 元祐五年(1090年),晁补之终因校书郎官奉微薄,不足赡养,乃乞补外官, 得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元祐七年(1092年),晁补之被召回朝廷后,任著作 佐郎。元祐末,绍圣初宋王朝政局大变,用章惇为相、倡绍述之说,新党复起, 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求志赋
第二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 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晁补之考中进士,参加了开封府考试和礼部别院的 考试,他都第一。宋神宗看了他的文章后说:“这是深于经术的,可以革除现 在的浮藻风气。”他被调为澶州的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
清虚子此君轩赋第二段赏析【南宋】杨万里骈体文
![清虚子此君轩赋第二段赏析【南宋】杨万里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72c7053c1ec5da50e270c9.png)
•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 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 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THANK YOU!
•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王徽之〉:徽之字子猷源。性卓荦不 ,为大司马桓温参军, 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 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 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 爽气耳。」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 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 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曰君谓此君一日之不可无古之知竹者,未有若子猷之勤 者欤。清虚子曰:子猷可谓爱竹矣,知竹则未也。
……………………………………………………… ………………………………………………………
《此君轩记》: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与?群居而不倚,虞中而从节,可折而不可曲,凌 寒暑而不渝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谓川淇澳千亩之园 [2],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挹之而无穷, 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 与不骈体文
蠺赋第二段赏析【唐代】陆龟蒙骈体文
![蠺赋第二段赏析【唐代】陆龟蒙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eb84073186bceb19e8bbfa.png)
……………………………………………………… ………………………………………………………
蚕,繁体字作蠶。《说文解字》说:蠶,任丝也。从,朁聲。意即肚子里有丝之虫。成为“天虫” 之蚕,是后来的事。我国养蚕的历史有近五千年,神话传说中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即教万民养蚕 缫丝。在一些蚕桑产地,至今依然保留着祭拜蚕神或者蚕花娘娘的风俗。自古以来,不管官方和 民间,对蚕都是十分重视的。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从蚁蚕到熟蚕吐丝做茧一共五龄,经四 次“眠”,四次蜕皮)、做茧化蛹、破茧成蛾等阶段。古代历史上,描写蚕的诗词歌赋多不胜数。
THANK YOU!
• 陆龟蒙在《蚕赋序》叙述创作宗旨亦云:“诗人硕鼠之刺,于是乎在。”可见 其主张诗文应具有讽喻时政之功用。
• 所以,蚕之一物,在不同人手里就有不同的作用,在能够与民休息的统治者手 里,就是强国富民的宝贝,在贪官污吏手中就是剥削压迫的工具。变的不是蚕, 是世道人心。
作品赏析
•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荀子即称颂蚕“功被天下,为万世 文”,可见对蚕评价之高。而他又从功立身废、事成家败、 女身马头、屡化不寿、善壮拙老、有父母无牝牡、冬伏夏 游、食桑吐丝、前乱后治、夏生恶暑、喜湿恶雨、三伏三 起等外形变化、生活习性各方面进行描写,揭示了家蚕变 态、眠性、化性、生殖、性别、食性、生态、结茧、缫丝 和制种等方面特征,可见当时养蚕、做丝、织绸工艺之成 熟。当然,他说有父母而无牝牡,说明当时或许还不懂分 辨蚕之雌雄。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 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 陆龟蒙举进 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 甪直)。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实逊于皮。其诗求博奥险 怪,七绝较爽利。写景咏物为多,亦有愤慨世事、忧念生民之作, 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等。文胜于诗,《四舍赋》《登高文》 等均忧时愤世之作。小品文写闲情别致,自成一家。主要收在《笠 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 稻鼠》等。著有《耒耜经》《吴兴实录》《小名录》等,收入《唐 甫里先生文集》。
暮秋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张耒骈体文
![暮秋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张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dfa1b0856a561253d36f54.png)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 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 十一岁。
•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 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 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 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 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 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 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 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 《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 陈州。
• 《暮秋赋》着力抒发“幽忧”之情: 昔吾之既有知兮,独信道而不顾。 以驻吾之颓龄。在沉 重的回顾和反思中,作者强烈的“幽忧”之情 得以宣泄,表示要以“达人之宏规”,体认 “废兴之 有命”,不再时时系之以“忧乐”。从形式上说,这 是一篇典型的骚体赋。另外, 赋中还使用比兴象征手法以表达情志,增加了艺术美感。
• 古人凭借着自身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寄托在从客观混沌中提炼出来 的独个意象之中。意象便融合了作者的情感与景物,主客统一,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美。因而 “秋”之所以“悲”实乃作者的心悲,读者的心“悲”。
• 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作者悲凉凄怆的感情 融于瑟索荒凉的自然秋景之中,开启了“悲秋”意象的先河。历代文人继承并发扬了对“悲秋” 意象的创作,极和严寒荒芜的冬季之间,是生命轨迹由盛 转衰的过渡阶段,此时天地之间景物萧瑟冷落,时间的流逝最为明 显,往往会使人生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而羁旅天涯、孤苦伶 仃的游子对此尤为敏感。客居他乡的游子心态、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在梧桐落叶、孤帆远去的意象之中倾泻出来。
沧溟赋第二段赏析【明代】卢柟骈体文
![沧溟赋第二段赏析【明代】卢柟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ad90192b160b4e777fcf43.png)
THANK YOU!
• 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据《列子·汤问》:“其山高 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 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 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而五山之根无所 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 瀛洲、蓬莱三山了。
• 卢柟有一次梦中神遊东海,但见云霞灿烂,海波振荡,醒来后便动笔写一篇《沧溟赋》,写到 一半,再次倦睡入梦。梦见一人,以刀剖其腹,“抽肠尺五许,莹洁有红黄色”,用水洗乾淨 后放回肚内。卢柟醒来,健笔如飞,挥就成篇。
作品赏析
• 三神山,神话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 洲、蓬莱,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 丈、瀛洲,仙人居之。”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战国。 战国时,民间 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神仙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 神奇,流传最广,成为我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
俶傥幻怪,不可纪极是非。王乔飞僊之伦,恶能排氛,乗虚, 往憩之是非。女偊朝彻之客,恶能忘形坐驰,存想之。
……………………………………………………… ………………………………………………………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 《史记正义》:“蓬莱、方丈、瀛州,勃海中三神山也。”宋 晁补之《次韵和赵令佥防御春感怀》 :“上书自去千牛卫,挂席欲过三神山。”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风引三神山, 蓬莱 竟谁是?”
金龟赋第二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金龟赋第二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1c3e3ebe23482fb5da4c2c.png)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 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 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唐代段公路著的《北户录》、宋代宋祁著的《益都方物略记》、薛士隆写的《金龟赋》、明代的大生物 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这些著作中都有记载,都认为金龟子身上有黄金。 在宋代,当时的四川、 陕西一带的居民,已经把金龟子当成和真金首饰一样,直接拿来当金钗用。
• 《金龟赋》序云:“金龟,瓜蠹也。似龟而小,首足介尾咸具,色若中金焉。惟其冒乎外者,轻明若云 母。有翅,附甲而生。巨领双髯,腹下多足,与龟为异。”在这篇赋里,薛季宣一再赞叹金龟“体浑金 之萃美兮,色耀日而舒光。”最后他非常惋惜地说:“嗟彼服之不称兮,适以焚身;将儿曹之玩爱兮, 毙焉无所!”同样,宋代的周密,在《葵辛杂识》中也写:“延寿寺,有金龟集游童衣袂,大如榆 荚。……此物有甲,能飞,其色如金,绝类小龟。小儿多取以为戏。”如果大家都回忆一下,可能有许 多人在儿童时期都曾玩过这种金龟子。
THANK YOU!
• 至于明代的大生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对于金龟子的介绍也说:“此亦吉丁 之类,媚药也,大如刀豆,头面似鬼,其甲黑硬如龟状,四足二角,身首皆如泥金装成,盖亦 蠹虫所化者。”他还引述竺法真的《罗浮山疏》说:“山有金花虫,大如斑蝥,文采如金,形 似龟,可养玩数日。”所谓泥金装成,或者说文采如金,都无异于把它们比做真金。
鸣蛙赋第一段赏析【北宋】张耒骈体文
![鸣蛙赋第一段赏析【北宋】张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ddcc0fad02de80d4d840f3.png)
• 《鸣蛙赋》用一连串比喻描写了众蛙的鸣声生动精彩。鸣蛙是春天的点缀,张耒在《鸣蛙赋》 写道:“夏雨初止,积潦过尺,有蛙百千,更跳互出。幸比新霁,夜月清溢,我劳其休,归偃 于室。一种对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命力赞叹流露其间。作者又充满热情地描绘了蛙鸣:“于时 蛙鸣,若啸若啼,若诉若歌,若惧而悲,若喜而语,若怒而诟,若哕而呕,若咽而喇,瘖者之 呼,吃者之斗,或急或缓,或清或浊。若羌丝野鼓,杂乱无节兮,又似夫蛮歌獠语,诡怪之迭 作也。”
•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这首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把 初夏时节,水乡江南的蛙声比作管弦之乐,萦绕耳际,令人浮想联翩。而吴融《阌乡寓居十 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诗 中,蛙声如鼓,如若于月明人静之夜,用心谛听,更是胜于天籁。唐代文学家韩愈有诗曰: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唐代张籍的《过贾岛野居》一诗中也说:“蛙声篱落 下,草色户庭间。”在诗人看来,蛙声和青草是隐士的标配。诗人韦庄的《三堂东湖作》中也 有诗句:“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在韦庄眼里,蛙声已成为诗人的伴侣。
铜鼓赋第二段赏析【清代】袁枚骈体文
![铜鼓赋第二段赏析【清代】袁枚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562c3676c66137ee0619db.png)
…………………………………………………
…………………………………………………
清代骈体文
铜鼓赋 第二段
清代 袁枚
作品赏析
• 乾隆元年(1736)袁枚二十一岁,赴桂林广西巡抚金鉷幕中探望叔父袁鸿先生。 在金氏幕中袁枚锋芒毕露,大显奇才。金氏见年青袁枚相貌不俗,欲试其才, 乃命作《铜鼓赋》。袁枚提笔立就,文词瑰丽,才气横溢。金氏大为惊奇,于 是力荐袁枚应博学鸿词之试。当时海内征士二百余人,袁枚年最少。尽管此试 落选,但其“奇才”之名声已鹊起京师。三年后终于金榜题名,脱颖而出。
作者简介
•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 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 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 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 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 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 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 (1798),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 生”。
• 袁枚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 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随园诗话》及《补遗》,《随 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 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蠹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刘克庄骈体文
![蠹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刘克庄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e6ceadf61fb7360b4c657f.png)
图片欣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简介
•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 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 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 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刘克庄生前曾自编文集,嘱林希逸为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其季子山甫汇为 《大全集》 200卷。《四部丛刊》收《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系影印抄本。 词集有《宋六十名家词》本《后村别调》 1卷,《后村丛书》本《后村长短句》 5卷。
作品赏析
• 蠹,木中虫。——《说文》 •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
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 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 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宋史·宋汝为传》 •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蠹民(指害人的人或事物);蠹政(害民的政令);蠹言(害人的言 辞);蠹役书办(腐败,刁钻的吏役书办) • 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害。~弊(弊病,弊端)。 • 是勤可以远淫辟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 • 又如:蠹木(蛀坏的梁木);蠹心(蛀蚀内部);蠹书(蠹册。被虫蛀坏的 书);蠹国(侵蚀、危害国家);蠹朽(木材被蠹腐烂)
宻宻疎疎,稍己着行,鲁不数年,類鳥物戕,疑此三者 盛於春陽,如人蚤逹,理不得長。
坐愁赋第二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坐愁赋第二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e24bc7daef5ef7ba0d3c60.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坐愁赋
第二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 《坐愁赋》赋名取自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之 “安能行叹复坐愁”。
• 一忧一恨,一悲一乐,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诗人的道德良知就从这种对比描 写中体现出来。写诗人,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写夏云,不去欣赏它的千姿百 态,无心观察它的悠忽变化,只以“千变万形”抽象概括,表明诗人别有所求, 无心风景;写旱苗,久旱无雨,奄奄一息,足见诗人的怜惜牵挂。原来诗人写 云,不是附庸风雅,吟风弄月,不是高人逸士,独抒性灵,而是盼云盼雨,盼 禾苗有救,盼农民生活有着落,他的心思全在旱苗之上,全在农民的疾苦上面。
鲍诗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 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 复坐愁。
作品赏析
•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特别是在那些衣食无虑、养尊处优的人看来,在那些吟风 弄月、情致高雅的文人看来,这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可以游目骋怀,舒心惬意, 可是在诗看来,却是满心失望和愤怒,满目哀伤和无助。你看诗人在苦苦地等 待,久久地观察,盼望云起云收之后来一场风雨,解救天下旱苗,抚慰黎民百 姓,可是他等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失望,无助,无耐,是 愤怒,不满和抗议,一个“空”字不但写出了云变万千,消失无踪的结果,更 暗示出诗人等待沦空的伤心和绝望。
晁子补之恐其伤也,为作坐愁赋,假翁与过者,语以解 之,其辞曰:彼何人而处廓兮,匪三闾而独醒。
……………………………………………………… ………………………………………………………
《蝉赋》解析
![《蝉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7a7db9b52acfc788ebc972.png)
蝉赋两汉:曹植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
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
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
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
免众难而弗获兮,遥迁集乎宫宇。
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
有翩翩之狡童兮,步容与于园圃。
体离朱之聪视兮,姿才捷于狝猿。
条罔叶而不挽兮,树无干而不缘。
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
恐余身之惊骇兮,精曾睨而目连。
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
欲翻飞而逾滞兮,知性命之长捐。
委厥体于膳夫。
归炎炭而就燔。
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其过庭。
气憯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
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形。
乱曰:诗叹鸣蜩,声嘒嘒兮,盛阳则来,太阴逝兮。
皎皎贞素,侔夷节兮。
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译文那个通体清白的鸣蝉啊,潜藏在黑土之中。
在阳光炎热的仲夏五月,开始游乐于芳林。
它的本性恬静而与世无争,独自快乐而长鸣。
鸣声噭噭,一声响似一声,如同贞士的正直之心。
内心恬淡寡欲而无以为食,与万物结交而一无所求。
仰首栖于高高的枝头,渴饮晨露的清流。
隐身在柔软桑枝的密叶间,以闲居为乐又可避暑。
苦于黄雀为害,又担心螳螂的利斧。
希求展翅高飞托身远方,又痛恨蜘蛛的网罟。
想要飞落地上潜藏,又怕草虫伤我身躯。
逃过众难不为天敌所获,只好远远飞到屋宇。
依附果树的绿荫而藏身,托身高高的树干而闲居。
有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步履安逸来到果园。
依凭离娄那样明亮的目光,他的攀爬之术胜过猴猿。
枝叶被他一一拉摇,果树任他一棵棵攀援。
遮蔽轻捷的身形而疾速前进,侧身跪足刻意遮掩。
唯恐发出声响使我受到惊吓,注视我的目光一刻不转。
手持细细的竹竿一点点向上伸,用小小的胶体把我缠粘。
正想高飞却越挣越紧,自知生命永远不再。
把我的身体给了厨师,投入红红的炭火而被炙燔。
夜晚的秋霜纷纷降落,早晨的风ㄦ吹过庭院格外寒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 骈体文
鸣蝉赋
第二段
北宋 欧阳修
作品赏析
• 《鸣蝉赋》为作者于嘉祐元年夏,大雨水,奉诏祈晴于醴泉宫,闻 鸣蝉,有感而作。
• 鸣蝉属同翅目,蝉科。鸣蝉体色暗绿色,并有黑色条纹;足绿色; 前翅透明,翅脉黄褐色;中胸背板前缘有以“W”形斑纹;喙管向后, 超过后足基节。它体长35~38mm。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山地。
• 《宋史》:中子棐(欧阳棐)字叔弼,广览强记,能文辞,年十三 时,见修著《鸣蝉赋》,侍侧不去。修抚之曰:"儿异日能为吾此 赋否?"因书以遗之。用荫,为秘书省正字,登进士乙科,调ຫໍສະໝຸດ 州判 官,以亲老不仕。作品赏析
• “蝉”又名“知了”。在古人的眼中,蝉是一种神圣的灵物,有着 很高的地位,寓意着纯洁、清高、通灵。蝉在古人的生活当中是一 种不可或缺的物品,被人们推崇着。从汉代开始,人们都以蝉的羽 化来喻之重生。若是身上有蝉的佩饰,则表示其人清高、高洁。史 记中有:“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的一生虽然大多时间 都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 汁露水为食,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其来比喻人之清高、高 洁的品德。
THANK YOU!
收视听以清虑兮,斋予心以荐诚。因以静而求动兮,见 乎万物之情。于时朝雨骤止,微风不兴。
………………………………………………………
………………………………………………………
《文选·潘岳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远 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南宋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 风半夜鸣蝉。”清 袁枚《所见》:“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陈志岁《夏午》诗“插罢前垟绿秧,午间一晌闲静。村边树下风来,不忿鸣蝉 唤醒。”
• 《后汉书·朱穆传》中:“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貂”就 是貂尾。“珰”为金珰,附在冠前,上有蝉纹。所以可以称之为 “金珰”或“蝉珰”。蝉珰的形状类似圭。圭是从先秦起就出现的 非常重要的礼器。蝉珰以圭形出现,这不是巧合,而是处处体现一 个“礼”字。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 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 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 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