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六章 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六修辞

一、名词解释;

1、修辞:指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

恰当的语言形式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语言加工实践活动即修辞。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2、语境:即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关系等。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如

身份、职业,和客观语境因素,如时间、地点。

3、长句:指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包括分句长、层次复杂的复句。

4、散句: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5、主动句/被动句:一件事物中既有施事又有受事,表达时用施事作主语的是主动句,用受事做主语的是

被动句。

6、比喻:又称譬喻、打比方。即用本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其中被比

方的事物称“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称“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是“喻词”。

7、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加以描绘,或将甲物当作乙物加以描写的辞格。

有拟人和拟物两种基本类型。

8、借代:即换名。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代替,其中被代替的事物为“本体”,

用以代替的事物为“借体”。

9、拈连:即顺拈,利用上下文语境,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用于乙事物的辞格。甲事物一般为具体事

物,列于前;乙事物一般为抽象事物,列于后。利于形成风趣简练的修辞效果。

10、双关: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里面两种意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

11、仿词: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的辞格。是仿似的一种形式。

【仿似即仿化,包括仿词和仿句】

12、反语:又称反话、倒反,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以表达本意的辞格。

13、婉曲:又称“婉转”,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借用与其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表达的修辞手法。

14、设疑:又称“歧义”,指说话时特意将关键部分隐藏而达成疑义,随后在适当时候补说以消除疑义、明

了语义的辞格。

1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以表达相同、相

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手段,包括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基本形式。

16、排比: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并连续说出相关意思,从

而使得内容及语势增强的修辞手段。

17、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下递接的辞格。又称联珠、顶

针。

18、回环:将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修辞手段。

19、映衬:为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或相反、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

20、层递:指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辞格,

包括递升和递降两种基本类型。

21、通感:又称移觉,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受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

二、简答题;

1、修辞与语音的关系?

答:【区别】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语音研究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规律以提高表达效果,及研究语音现象于特定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民族风格等。

【联系】:二者相互促进;

(1)语言在突出语义及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修辞内容,形成修辞方式,如歇后语、双关。

(2)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以扩大语音功用。

(3)语音修辞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修辞与词汇的关系?

答:【区别】研究对象不同;词汇研究词义、词的形成及发展等内容;修辞研究词语于筛选、锤炼、角度上的运用。

【联系】:

(1)词汇为形成各式修辞提供必要条件,如语义双关,对比等,均涉及词汇。

(2)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3)修辞则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3、修辞与语法的关系?

(1)修辞以合乎语法为基础,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

(2)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如无语法上的并列句则无修辞上的对比。

【语音、词汇、语法,语言三大要素。就修辞而言,三要素是修辞的基础、材料、手段;就三要素而言,修辞是对其加工的综合艺术体现。】

4、比喻的灵活用法?

答:按照喻词的变化,比喻存在以下灵活用法:

(1)没有喻词的比喻;为适应某种说话而无喻词。如:我的朋友—书籍。

(2)程度不等的比喻,即强喻;本体与喻体有共同特征,为突出本体特征而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如:一颗汗珠一颗星,星星不如汗珠明。

(3)否定方式的比喻,即反喻;本体不具备喻体某方面特性,通过联想,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悟本体事物的特征。如:生活不像做衣服,不合适可重做。

【回答异同,看分数决定是否名解!!】

5、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答:【同】:都是两事物相比;

【异】:(1)着重点不同;比喻重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事物一主一从;比拟重拟,将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描写,甲乙事物浑融一体。如:例1“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例2“水中有个人的脸,下半截身体长在水里,那是水生。”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2)形式不同;比喻的喻体多为名词性词,表实体,如例1中的火焰;且本体与喻体间多为主语与宾语关系;比拟的起作用成分多为动词性词,甲事物与描写事物间为主语与谓语关系;如例2中“水生”与“长”;

(3)意义不同;比喻突出事物的相似点,予人以具体形象感受,如例1中的“火焰”与花颜色相近;比拟则借助二者间某些差异,将甲当作乙,甲乙浑然一体,生动活泼;

(4)要求不同;比喻的喻体一定要出现,本体可不出现;比拟无此要求。如“痛打落水狗”为比拟,无本体;

6、借代与借喻的不同?

(1)构成基础不同;借代侧重事物的相关性,即本体与借体间存在实在的依存关系,运用时需要具体语境。如“这一车西瓜值一百张‘大团圆’。”“大团圆”指旧版的十元纸币上的图案,具有依存关系,故借代为十元纸币;而借喻重事物间的相似性,二者间无必然联系,如“又长又臭的文章”,与“懒婆娘的裹脚”,有相似而不必然联系,为借喻。

(2)作用不同;借代重“代”,用借体代本体,代而不喻。借喻重“喻”,用喻体代本体,喻中有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