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沪科版初三)
(新)沪科版物理九上《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公开课(教案)
![(新)沪科版物理九上《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9cbf7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压。
3.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正比、反比关系。
【过程与方法】1.尝试应用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2.通过分析与论证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逐步养成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2.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如果要使灯泡亮度改变有何方法?通过灯泡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新课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思考:〔控制变量法〕不变量:电阻(如何控制电阻不变)自变量:电压(如何改变电压并观察它的变化情况)因变量:电流(如何观察它的变化情况)1.进行实验(1)实验电路图:(2)实物连接图:〔3〕实验步骤:①保持定值电阻R=5Ω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使R两端电压分别为1V、1.5V、2V,读出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并请填在下表中。
②在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看看电流与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
〔4〕本卷须知(1)强调注意仪器使用的标准性。
在一个实验电路中,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
所以在连接电路时,应该给予具体的指导。
(2)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太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测量带来误差。
(3)调节滑动变阻器,尽量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变化,读出各种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示数。
2.分析和论证〔1〕数据表格〔以5Ω为例〕说明:每组选择的电阻大小不一样,表格中的数据也不一样。
〔2〕用图像法,展示电阻的U-I关系图像,比照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案: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案: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082b30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2.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案: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设计幼儿园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我认为,设计一堂课程,要考虑的就是设计意图,也就是这节课的设计方式、思路和活动的目的。
在本次课程中,我以科学探究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方面,我认识到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以及欧姆定律的运用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掌握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电路图、实验器材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第一步:引入实践情景。
我会通过讲解一个实际电路例子,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欧姆定律。
我会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实验操作。
我会带领孩子们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并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在活动重难点方面,我会重点关注孩子们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尤其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以及欧姆定律的运用。
总的来说,我将以实践为基础,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掌握欧姆定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相信,通过这次课程,孩子们一定能够收获满满。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在实验操作中,孩子们需要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
我会详细讲解这些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并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我还会教授他们如何通过观察电路图,确定测量点,以及如何准确地记录测量数据。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运用。
我会重点讲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如何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观察实验现象,并指导他们如何将实验数据代入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中,求解未知量。
九年级物理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a56cd9f8c75fbfc77db2f5.png)
学生看探究点拨——评估。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科学探究的实验中去。
学会迁移运用知识,同样采用“变量控制法”,分别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个电路中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这是第一次,对此,不要怕,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把设计出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讨论,完善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控制法”。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中,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
3、欧姆定律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它在解决各种实际的电路问题时有广泛的应用。在一段电路中,只要知道了I、U、R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第三个量。(“同一性”和“同时性”)
强调:在公式R= 中,不能说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即使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不为零。要注意区别欧姆定律的表达公式和变形公式的含义,从物理意义上划清界限。
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教师强调,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分工合作明确,严格执行仪器的使用规则,读取数据要细心、认真,力争使每个小组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
(4)分析与论证
对以上两个表格的两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和其他实验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请同学们在右边的坐标图14-8上画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图像可更直观地帮助我们归纳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规律。
沪科技版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沪科技版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177a7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f.png)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整体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立足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路上,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展开教学的。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直接感知出发,逐步形成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先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电流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而不是硬性地将影响电流的因素灌输给学生。
在回顾电阻的概念后,用设问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依据生活的经验或情景,将生活与物理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出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和探讨,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的新课程理念。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与实验方案,有初步信息处理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欧姆定律的第一课时,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备“电流”“电压”“电阻”等知识,为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做铺垫。
本节课属于实验探究课,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结论,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学习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法建议★本节建议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完成“实验探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内容的教学,第二部分完成“欧姆定律”的教学。
在学生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采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流大小的影响,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利用教具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探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得出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最后对欧姆定律的应用进一步拓展。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沪科版)教案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沪科版)教案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91df76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3.png)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反思设计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前面学习了电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本节通过科学探究,建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电学中重要的基本规律——欧姆定律。
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电学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归纳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曲折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定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和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电源、开关、导线、铜线、铁线、镍铬合金丝、滑动变阻器、灯泡和电流表等。
授课时数2课时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夜幕下,彩灯勾画出古镇建筑的轮廓。
电灯发光时,电流在电路中静静地“流淌”。
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怎样的规律?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其中的奥秘!讲授新课【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2.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是什么?3.那么电流与电压有没有关系?4.电阻表示的是什么?5.那么电流与电阻有没有关系?【交流总结】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有关系。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58680081c758f5f71f6772.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教学目标:二、教学过程:创设物理情境出示亮暗可以调节的台灯,让学生分析出台灯亮暗可以随时可以改变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器材分析,能否自己可以制作出一个亮暗可以自动调节的台灯?你能否说出它亮暗可以改变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改变灯泡的亮暗?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ﻩ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2.猜想或假设:根据台灯亮暗改变的两个方案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猜想: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能说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能说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设计实验:让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所用到的探究方法能否确定?(2)实验中的电压和电流这两个物理量如何获取?(3)实验中如何确定定量和变量?(4)能否设计出实验电路图?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做适当的点拨和补充,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中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流和电压的变化;(3)实验中通过取一定值电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电阻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4)电路图为:4.进行实验:活动1:首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归纳总结:(1)连接电路和更换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式、量程的选择、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接法。
1.1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1.1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1e007fb84ae45c3b358c1f.png)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参考教学建议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欧姆定律,计2课时。
重点难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要点。
实验探究中,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是本节的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两部分,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欧姆定律。
本节为科学探究类型科,通过实验来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数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部分是采用科学探究中被广泛运用的“变量控制”法来进行的,分别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让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完整地体验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欧姆定律”部分则是由学生讨论、概括,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欧姆定律。
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控制法”。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5、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措施与建议:本节课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第二课时完成欧姆定律。
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探究环节的安排。
首先让学生回忆判断电流大小的方法,提高问题: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电路中怎样调控电流的大小呢?创设问题情景,启动思维,进而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然后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概括、归纳课本中提出的两点猜想和假设。
猜想是否成立还要经过实验的验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的实验中去。
引导学生回忆研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实验方法,学会迁移运用知识,同样采用“变量控制法”,分别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为了验证猜想和假设,首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和设计实验电路,由于在一个实验电路中,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这是第一次,对此,不要怕,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把设计出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讨论,完善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f02f4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0.png)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实验探究:通过改变电阻和电流的值,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中的电流计算、电阻的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过程,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家庭电路、手机充电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电阻和电流的值,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4. 知识拓展: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中的电流计算、电阻的测量等。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示。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V/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已知电压V = 12V,电阻R1 = 4Ω,电阻R2 = 6Ω,开关S闭合后,求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I1和I2。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一课时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获奖教案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一课时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79c99b9d528ea80c7790c.png)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优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分析欧姆定律及其探究实验是常考的内容。
其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中考重点考察的电学实验之一,实验将历经“猜想、设计方案、动手操作、记录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阶段,对于学生实验探究热情的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是一次很好契机;本节的概念、公式虽然没有很大难度,但在做具体题目时学生却有很多知识遗漏,需要进行适当地强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掌握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优点。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完成电路基本连接、串并联电压电流特点、电阻和滑阻的学习,对电学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课前已经讲解了电阻的相关知识,学生也理解了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有助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以生活、生产实际中的现象作为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以科学探究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启发;教学方法:开放性实验探究、比较归纳法、列举法、问题教学法六、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2.难点:实验探究中,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
七、教学用具教师:电学实验箱一套、投影仪、录播设备学生分组:电源、导线、定值电阻、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
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回顾上节课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电阻定义、电阻的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2)生活中电器工作是因为有电流过,那么电根据实物,思考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根据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在本节课的使用频流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3)思考方向:电压迫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章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章第2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2c584fd0d233d4b04e697a.png)
《沪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教案第1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验,认识并总结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及本身的电阻之定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电路连接,对变量控制法的理解应用【教学工具】:1、投影仪,写好内容的投影片。
2、演示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演示电流表、灯座、开关各一个,3.8V和2.5V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
分组实验每组干电池2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情景导入夜幕下,成千上万只小彩灯勾画出雄伟的天安门城楼的轮廓。
晚风吹过,流光溢彩,灯光把天安门广场装扮得如梦如幻。
然而,你知道吗?夜色中万家灯火的景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仅仅只有100多年!物理学和科学技术在在电学领域的成果,彻底改变了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存状态,把人类带进了电气化、信息化的时代。
各种用电器在工作时,都有电流在电路中静静地“流淌”……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着怎样的规则?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电流有方向、有大小,电流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归纳综合,板题: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展示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领读学习目标确认本节课的学习课题,猜想并发表见解认知目标投影教学目标演示实验:1、将2.5V的小灯泡、电流表、2节电池开关、导线等组成电路,让学生观察。
2、将上述实验1中的两节电池改为一节,引导学生观察。
3、将上述实验1中的灯泡,改换为3.8V 的灯泡,交待给学生3.8V灯泡电阻比2.5V 的灯泡电阻大,引导学生观察。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f8bbee61a37f111f0855b43.png)
电压、电阻都能影响电流的大小,所以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流的大小分别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
设计电路图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进行实验
实验一:
保持定值电阻5Ω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表示数,记录表中。
表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
1 0.5 0.1
2 1.0 0.2
3 1.5 0.3
换用不同规格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I-U图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二:保持电压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表示数,记录表中。
表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实验序号电阻R/Ω电流I/A
1 5 0.6
2 10 0.3
3 15 0.2
换用不同规格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分析数据、作出图像
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数据并不是很准确,不能一下子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的关系,但是教师可以从他们的错误数据中,找到他们实验操作的错误或不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对他们以后在解题中遇到电路故障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初三)1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初三)1](https://img.taocdn.com/s3/m/7f64d381bd64783e08122b6b.png)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初三)1课题第二节欧姆定律课时总 1 课时课型:新授调整意见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实验器材,探究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明白实验的差不多方法。
2、会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归纳并确认欧姆定律的内容。
3、正确明白得欧姆定律公式I=U/R及变形并应用进行简单的运算。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难点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具干电池组〔三节〕、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组〔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导线等教法学法实验探究、启发引导、归纳总结板书设计第二节欧姆定律1、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与假设〔2〕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4〕分析与论证2、欧姆定律:〔1〕内容〔2〕公式〔3〕使用范畴:一段电路〔4〕例题:I=U/R互动合作科学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欧姆定律一、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与假设a、电流可能与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流可能越大b、电流与电阻有关,增大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可能减小〔2〕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实验应该用〝变量操纵法〞,电路设计如下:保持电压不变,选用不同的电阻,记录电阻与电流实验次数电压/V电阻/Ω电流/A123保持电阻不变,选用不同的电压,记录电压与电流画出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得出结论: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关系。
〔3〕交流与讨论:实验结论与开始的假设有什么差异?二、欧姆定律:〔1〕内容〔2〕公式〔3〕使用范畴:一段电路〔4〕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指导学生作出解答,学生板演,讲评实验次数电阻/Ω电压/V电流/A123I=U/R18min10min归纳演练整体提高1、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2、欧姆定律内容、公式、实验电路图开放性作业,讲评与补偿11min布置作业课后练习P72 1、2、3预习:第三节家庭用电(组成各元件的作用、连接方式及安全用电) 1min。
初中物理沪科版教学方案〖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教学方案1〗
![初中物理沪科版教学方案〖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教学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b7537fdaaea998fcd220e8d.png)
第二节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目标1.经历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过程,知道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探究的方法。
3.通过制定研究方案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4.初步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得出规律的一般研究方法。
5.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重难点教重点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
2.电流和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设计。
教难点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设计、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数据分析教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口述:通过前面的习和实验,同们已经隐约感觉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里有三个研究它们之间关系的课题,请同们分组讨论一下哪个课题有研究的必要,为什么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2.电压跟电流、电阻的关系。
3.电阻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设计思路:通过该情景的创设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创设物理情景,激发生的习兴趣;二是培养生选择研究课题的能力;三是回顾前面所知识(①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②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讲授新课一、猜想与假设教师活动:结合前面所的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采用谈话──讨论式的方法,引导生猜测“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设计思路:通过此环节,一是让生明确猜想是经常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之一;二是让生知道猜想是建立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不是胡乱猜想,是有依据的。
二、设计实验(一)探究方法教师口述:由猜想知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那么如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呢教师提问:①前面过的哪些实验课题与该实验课题类似举例说明②你所列举的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什么设计思路: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培养生合作习的意识;二是由生回顾前面所的实验,讨论得出研究该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沪
科版初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尝试采纳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实验,认识并总结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及本身的电阻之定量关系是本节重点;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电路连接,对变量操纵法的明白得应用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预备:
1、投影仪,写好内容的投影片。
2、演示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演示电流表、灯座、开关各一个,3.8V和2.5V灯泡各一个,导线假设干。
分组实验每组干电池2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导线假设干。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明
引入:电流有方向、有大小,电流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归纳综合,板题: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展现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领读学习目标确认本节课的学习课题,猜想并发表
见解
认知目标投影教学目标
演示实验:1、将2.5V的小灯泡、电流表、2节电池开关、导线等组成电路,让学生观看。
2、将上述实验1中的两节电池改为一节,引导学生观看。
3、将上述实验1中的灯泡,改换为3.8V 的灯泡,交待给学生3.8V灯泡电阻比2.5V的灯泡电阻大,引导学生观看。
观看灯泡的亮度及电流表的示数,并
对1与2,1与3作对比,摸索得出
结论: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
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
中通过的电流越小。
如假设学生基础较好,
此演示实验能够省去,
直奔定量的实验探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一、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进一步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二、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
1、如何样用变量操纵法进行研究验证猜想?找一名学生表述。
大胆猜想
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电路图
2、设计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讨论确定。
三、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①每组选定一种定值电阻,认清元件。
②调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倍变化。
③出示记录表格,明确实验后找学生填表。
〔2〕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关心学生纠正错误,排除故障。
〔3〕实验完毕,找几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数据填入表内。
R=
U/V
I/A
第1
组
第2
组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研究方法及电路图同上。
实验数据收集表格
U=
R/Ω
I/A
第1
组
第2
组
四、分析与论证
1、引导学生观看表中数据,找出数据变化规律归纳实验结论,进行交流。
2、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由图像确认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与电阻的反比关系。
五、评估
按课本要求组织学生评估。
总结:让学生对比目标小结
巩固练习:
1、导体事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_____。
3、通过某导体的电流是0.2A,现在它两端的电压是4V,当电压增大到12V 时,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
预习欧姆定律。
确
认实验
的合理
步骤,
应测量记录的数据及应注意的咨询题。
大胆动手实验
整理收集数据
明确实验的条件,电路图,步骤
积极动手实验
整理收集数据
分析得出结论:
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利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
先组内集思广益,再举荐代表发方,互相交流,听取不人的意见,对比目标对本节学习进行小结。
做题并反馈矫正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 物理规律的研究途径 1、猜想 2、实验验证
二、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条件,电阻一定。
2、实验电路 3、实验数据表
R=
U/V
I/A
第1组 第2组
4、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三、电压一定,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实验条件 电压一定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数据图
U=
R/Ω
I/A
第1组 第2组
4、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