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_教案
课题:1_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与觉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利用多媒体演示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与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科学的求知欲。
(2)使学生认知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难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我们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对于听觉正常的人在空气中是不是都能听见物体振动发出的所有声音呢?导语二师: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能听见蜜蜂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呢?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猜一猜](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做一做]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兴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对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
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点拨]师: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不同,像蝙蝠、海豚、飞蛾能听见超声波;而大象、鲸能听见次声波。
[小结归纳](板书)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案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正常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次声波的危害及监测。
3、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1、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2、难点: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监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到底谁是凶手”和“糊涂的贼”请同学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新课教学1.观看考蚊子和蝴蝶飞行的视频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让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的听,当刚听到到时就举起手臂,直到听不到就把手放下,了解人耳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
⑴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从HZ到HZ⑵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声音⑶次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音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了解为什么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
2.超声波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等视频及照片,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次声波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犬笛》片段:驯犬员一吹犬笛,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并立刻奔向驯犬员所在的地方……设问:①影片中的犬笛发出的是一种什么声波?为什么能穿越高山、森林,传得很远很远?②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声音潜伏在我们身边?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超声波特点:①方向性好(能直线传播)②穿透力强(但不是穿透所有物体)③易于集中较强的声能声呐:利用①+ 能反射超声波清洗:利用③B超利用①②+反射超声波焊接利用③精讲点拨1、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__Hz,人耳_____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__次2、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B、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任何物体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3、由于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因此地震发生时常导致很多人在灾害中丧生。
2024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2024听不见的声音教案2024听不见的声音教案1(约855字)活动目标1、了解语言之外还有其他的沟通方式,如:手语、旗语、行军语等。
2、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
3、通过学习手语,体会有听力障碍的人的不便,进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活动准备1、扩音器(喇叭)、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学会简单的手语2、旗语、行军语图片活动过程一、以“欢迎客人老师”导入小朋友,今天咱们班上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给客人老师表演个节目吧!如果站在广场上,为更多的人表演该怎么办呀?请一名幼儿上前表演(感受扩音的效果)教师小结:话筒(麦克风)是一种传声器,借助于电的功能把我们的声音扩大了,再通过音箱放出来,我们的声音就变得非常大了。
二、听不见声音的人们我们怎样才能和聋哑人进行交流呢?和幼儿一起创编简单的手语。
情景表演教师小结:手语是聋哑人特有的交流方式,聋哑人的手就是他们的嘴巴。
聋哑人能唱歌吗?他们用什么部位来演唱?表演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特殊的行业,他们在交流的时候也不能说话。
三、了解一些特殊行业的语言交通语和幼儿一起创编指挥交通的手势。
进行情景表演。
如果是在苍茫的大海上,两条船上的人想说话,他们怎样交流?刚刚小朋友做的交通指挥手势非常帅气,很像个小警察,让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到幼儿园的大马路上指挥交通吧!2024听不见的声音教案2(约3120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与觉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利用多媒体演示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与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科学的求知欲。
(2)使学生认知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能力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暴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后的片断。
猜一猜:(1)火山、地震暴发之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2)它们是通过途径获得这种信息?人类为什么不能?学生讨论回答:①有特殊的感觉,有奇特的声音……②动物比人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象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
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师点评引导: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
师: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教师:点评回答情况。
(屏幕显示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案
课题: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编写:仓红军【教学目标】1. 知道可听声的频率范围;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教学重、难点】1.声的分类2.不可听声的特点及应用【教学过程】【课前导学】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可听声?它的频率范围是多少?2.什么叫超声波?它有哪些特点?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3.什么叫次声波?它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次声波?【课堂展示】1.可听声(1)人耳的声音叫可听声;(2)它的频率范围是。
2.超声波(1)频率高于声波叫做超声波;(2)具有、、等特点;(3)讨论分析教材P21中的四幅图得出:超声波应用有:、、、等。
例: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3.次声波(1)频率低于声波叫做次声波;(2)特点是;(3)在、、、、等情况下都会产生次声波;(4)危害有、,但也可用来。
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引导梳理】【课堂反馈】1.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B.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C.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D.超声波可以透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B.在建筑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3.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一根钢管的长度【迁移创新】1.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3.地震前会有一些预兆,好多小动物如鸡、狗、老鼠等会有异常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小动物听到了地震前地壳发出的。
八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苏科版教案 (3)
课题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开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难点: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利用教学流程[课前复习]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新课引入] 演示:手在空中来回摆动几下提问:手在振动吗?但为什么听不见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呢?比拟:人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新课学习]比拟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和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有何不同?——振动频率不同。
说明:人的听觉频率是有范围限制的。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 Hz之间的声波。
举例:风声、雨声、流水声、动物发出叫声、乐器演奏声……各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各不相同,尤其以年龄不同而差异显著:年轻人可听到低于20 Hz的声音,小孩最高达30000 Hz ~40000 Hz,老年人:50 Hz ~12000 Hz,70岁以上仅为1000 Hz ~4000 Hz。
各类动物听觉范围区别也较大。
阅读教材P20“生活物理社会〞,蝙蝠可听到1000 Hz ~120000 Hz的声音,大象能听到1 Hz ~20000 Hz的声音。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 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
查找: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蝙蝠、海豚、狗、猫〔蟋蟀、蚂蚱、老鼠、飞蛾、座头鲸、白暨豚〕;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狗、大象。
蝙蝠与超声波:179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普兰瑞尼发现失去视觉的蝙蝠行动自如,于是他让其分别丧失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做比照实验,发现只有失去听觉后无法捕食和飞行。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预习练习】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可听声,通常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在Hz至 Hz之间。
2、频率高于可听声的声波叫,频率低于可听声的声波叫。
3、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人之所以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A.声音的频率太低B.声音的响度太小C.蝴蝶飞行不发声D.翅膀振幅太小了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B超成像 B.声纳测距 C.听诊器D.超声波清洗器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
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接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
下列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7、大地震前,狗、老鼠等动物也会有异常反应。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件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可听声波和不可听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可听声波声音叫作可听声波. 它的频率 范围通常在20~20 000Hz 之间. (1)每个人听觉的频率范围不同,有些年轻人可以听到 频率低于20 Hz 的声音,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听 觉的频率范围越小.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析: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常伴有“次声波”的 产生,题中所讲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些动物感 受到了次声波.
课堂小结
可 听 声 波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超声波
应用
声音
次声波
各种声音的 频率范围
应用与危害
的是提高声音的响度的.
●人、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并不完
全相同,发声频率范围要小于听觉频率范围.
感悟新知
知1-讲
例 1 [模拟·泰州] 根据如图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 Hz 的声音 B.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 15 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D. 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例2 [模拟·南通] 超声手术刀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变组织 发射多束超声波,从而实现准确“烧死”病变细胞. 手术过程中, 与医生、护士之间的说话声相比,超声 波具有的特点是( A ) A. 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B. 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C. 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D. 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感悟新知
知2-讲
解析: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振动频率高、穿透能 力强、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等特点.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五篇范例)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能力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难点:噪声的分辨三、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可听声波、超声波、次声波1.活动:将我们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
我们能听到声音吗?想一想:手在振动,它发声吗?为什么听不到声音?2.阅读教材中“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解释一下上面的活动中为什么听不到手在空中摆动的声音。
3.哪些动物擅长发出或接收超声波、哪些动物擅长发出或接收次声波?4.人的听觉范围会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
有些年轻人可以听见低于20Hz的声音。
一般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可听频率范围越小。
(二)超声波1.超声波具有以下特点性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2.超声波的应用(利用哪个特点)1)声呐的应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2)B超的应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3)超声波清洗器以及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4)超声波速度测定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和多普勒效应工作的。
3.什么是多普勒效应(阅读教材p28/多普勒效应)演示实验:闹铃声的多普勒效应找一个机械小闹钟,用一根大约1.5m的尼龙绳一端将闹钟提手系牢固,将闹钟调试到当第 1 页前时间开始闹铃。
然后紧紧抓住尼龙绳的另一端将正在响铃的闹钟在空中作圆周运动(绳端一定要抓牢,甩动后不要移动,以防伤人)。
你站在圆周(不能靠的太近,否则有被闹钟击中的危险)外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注意小闹钟向你而来时的闹铃声与离你而去时的铃声的音调变化。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
B.人听不见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C.人能听到的声波才叫可听声
D.超声波能传播至更远的地方
三.计算与论述:
11.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很多,但并不一定都是由于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缘故,也有其 他原因,请列举三个生活中的 例子并概括说明一下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各种原因.
4.次声波的来源:。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Hz,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的是Hz的和Hz的。
2.蝙蝠通常在夜间活动,并且能准确地判 断方向,是因为它们在飞行时会发出,这些 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回来,根据其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了.人们把这种定位的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发明了用来等.
科目
物理
课题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授课时间
设计人
梅艳军
序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
目标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和危害。
3、关注科技发展,拓宽自己视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一、声音的分类
知识点:1.可听声: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Hz至Hz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声波。例如等动物。
3.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______效应而实现的。由此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
二.选择:
4.下列属于应用次声波的的是( )
A.声呐测定海底深度
B.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3.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分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三、实验器材音频发生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加湿器手提电脑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大家听说过小狗会做算术吗?请大家看段视频,(播放视频)小狗真的这么聪明吗?想让你家的小狗也变的这么聪明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完本节课内容,你也可以训练小狗做算术。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大家看,这是音频发生器,用它可以发出各种频率的声音,请问同学们什么是频率,频率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好我们用音频率发生器发出声音,大家来听一听。
打开音频发生器,他有×100档,×10档,×1档,发出1500Hz的声音,同学们能听到吗?然后发出15Hz声音,同学们能够听到吗?(学生回答),那么它是不是还在发声呢?下面找一个同学来摸一摸纸盆,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感受),(纸盆在振动,在发声)。
纸盆在振动说明它在发声,但是我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有些频率声音是我们人耳听不到的,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是次声波。
板书:可听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1.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
2. 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
在我们生活中,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我们能听到谁飞行发出的声音?(学生回答),那为什么听不到蝴蝶发出的声音呢?(学生回答)。
人的听觉的范围是20~20000Hz,那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呢?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并思考: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学生阅读,回答)刚看到的小狗做算术视频,小狗肯定没有这么聪明,只是狗的主人向小狗发出了超声波信号,大家也可以用超声波训狗器训练你家的小狗。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声音的课《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了解和探索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和探索。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如超声波和次声波。
2.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声波发生器、次声波发生器、耳朵模型。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孩子们对声音的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声音,人类听不到,但是动物能听到,它是什么呢?"2. 讲解:简要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解释人耳听不到这些声音的原因。
3. 实验一:超声波实验。
让同学们亲自操作超声波发生器,观察并记录下超声波的声音。
4. 实验二:次声波实验。
让同学们亲自操作次声波发生器,观察并记录下次声波的声音。
5. 实验三:耳朵模型实验。
让同学们通过观察耳朵模型,理解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和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人类听不到的,有哪些应用。
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参与,观察仔细。
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与觉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通过观看利用多媒体演示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四、教学难点1.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图片等。
【过渡】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对于听觉正常的人在空气中是不是都能听见物体振动发出的所有声音呢。
【总结】我们生活中,我们能听见蜜蜂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呢?(二)讲授新课1.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兴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
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不同,像蝙蝠、海豚、飞蛾能听见超声波;而大象、鲸能听见次声波。
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2.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Hz~20Hz。
(1)次声波的传播距离较远.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都能产生次声波。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说课稿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是不是觉得这听起来像个科幻故事,特别神秘又难以捉摸?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周围就充满了我们听不到的声音。
你知道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耳朵就像一台非常挑剔的收音机,只能接收到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音。
我们听到的那些“咔嚓”、“嘀嗒”之类的声音,其实都只是这个“收音机”能接收到的部分。
至于那些超出我们听力范围的声音,我们根本就感知不到,这就像是有一首歌在播放,可是我们耳朵却没有调到正确的频率,所以根本听不到。
神奇吧?哎,你能想象一下,一些微妙的声音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嗡嗡作响,我们却连个影子都没看到。
你可能会问了,那到底什么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呢?简单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是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这个范围就是所谓的“可听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我们听不到,它们属于“次声波”,而高于20000赫兹的则是“超声波”。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听到那些20赫兹以下的声音,那可就太恐怖了,可能你会听到地球深处的声音,或者是大气中一些微弱的震动。
哎呦,听起来好像有点吓人吧!再来说说超声波,它的应用可是广泛得很呢。
比如说,医生用的超声波诊断仪,没错,超声波就是在我们听力之外的那种频率。
这些声音太高了,我们根本听不到,但它们能穿透人体,用来探测器官的状况。
你看,这些“隐形”声音多么神奇,能帮助我们检测身体健康。
而这些我们听不见的声音,有时也能被动物们听到。
比方说,狗狗能听到比人类高得多的声音,它们听见的“世界”可是比我们要丰富多了,听到的声音、频率都比我们多得多。
想想看,狗狗的“听觉世界”是不是更像一个音效丰富的大片,而我们呢,可能就只能在这部电影里坐在一个比较窄的座位上,听听剧情,看看画面。
那这些我们听不到的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有啥用呢?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比如,超声波清洗机,它能用那些我们听不见的高频声音清洗一些非常精密的物品。
导学案: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习目标1.通过听音频发声器发出的声音,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2.通过观看蝙蝠捕食的视频等学习活动,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3.通过观看地震前小动物异常反应的视频等学习活动,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学习过程:1.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人耳能否听到?(也可配合下面的图表回答)2.哪些动物擅长发出或接收超声波.哪些动物擅长发出或接收次声波?【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先独立完成导学案,再组内群学要点部分,然后组织大展示,点评,时间约20分钟)活动一:感知什么是可听声波.超声波.次声波1.做一做:将我们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
想一想:手在振动,它发声吗?为什么听不到声音?2.★阅读教材中“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解释一下上面的活动中为什么听不到手在空中摆动的声音。
典例分析例1.(2018南京)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例2.(2017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
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例3.(2021东营)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B.B.B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诊断疾病的C.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音调D.D.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可以从声处减弱噪声例4.(2019无锡月考)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B.由于次声波声音太弱,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D.超声波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例5.(2019青岛)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课后练习(一)基础达标1.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均选题“信息”或“能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后小记: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这节内容比较简单,我早一天布置学生回去先看书预习,有条件的学生建议上网了解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并完成指导用书中预习导航的内容,第二天交上来检查。
从学生的预习来看,空格部分填的还可以。
但上课时发现学生预习时,书上重要的一些地方并没有划线,还是空白一片,似乎没有预习的迹象,以后还要强调这一点。
这节内容主要讲了可听声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区别即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由于超声波的应用中有声呐应用,利用其回声定位测距,所以有部分学生联想到雷达也可定位导航,汽车里也有GPS导航,所以把这些填了上去。
由于目前他们的知识有限并没有真正知道其中缘由,但他们确实思考了,还是值得表扬的。
上课时,我要求学生完成学案内容,由于有了前一天的预习,做起来还比较快。
学生互相批改,明确自己的成绩,积极性也比较高。
我觉得这样效果还不错,但是还要督促他们巩固概念,不能只有短暂记忆。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学习目标】1、知道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Hz2、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课前预习】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2、我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__________,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_________。
3、阅读课本,填出下列常见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蝙蝠_____________ 海豚_____________ 猫_______________人类_____________ 狗_______________ 大象_____________4、超声波具有什么特点?它的主要应用有哪些?5.次声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现象会产生次声波?〖当堂反馈〗1、教材P23“WWW”的第1 题。
2、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3、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的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
4、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A. B超成像B. 声呐测距C.一种速度测定器 D超声波清洗器E.超声波焊接器 F.分贝仪5.下列哪一种动物对次声波最敏感?()A. 海豚B. 猫C. 人类 D .大象【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B 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C 超声波不能获得集中的声能D 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浮。
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
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 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 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D. 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3、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中的对话B. 狗听到火星上发出的声音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察觉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
(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
(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
(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暴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后的片断。
猜一猜:
(1)火山、地震暴发之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途径获得这种信息?人类为什么不能?
学生讨论回答:
①有特殊的感觉,有奇特的声音……
②动物比人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
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象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
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
师点评引导: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
师: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教师:点评回答情况。
(屏幕显示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
(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
(教材P20 表格内容,再添上蜜蜂和蝴蝶的声音频率范围)
过渡:
与耳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看一看:
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动脑思考:
(1)教材中五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生:共同讨论分析,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总评总结。
设问:(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发表看法。
教师:点评回答情况。
(三)次声波。
播放《犬笛》片段:
驯犬员一吹犬笛,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并立刻奔向驯犬员所在的地方……
设问:①影片中的犬笛发出的是一种什么声波?为什么能穿越高山、森林,传得很远很远?
②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声音潜伏在我们身边?
人耳能不能听见?
学生分组讨论:
引出结论:
(1)铁笛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它能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很远,而且无孔不入。
(2)火山爆发、地震、核爆炸都产生相伴随的次声波。
乘坐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时感觉疲倦,这也是因为它们摆动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所以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过渡: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的监测和预报。
例如:根据大气核爆炸产生的强大的次声波,我们可以侦察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行了多大能量的核爆炸。
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请同不们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写出相应的调查总结报告。
四、当堂巩固。
1、人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约为85——1100HZ,查阅资料,收集蝙蝠、海豚、狗、猫以及其它你感举趣的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并与同学们交流。
2、除了歌唱家、音乐家之外,还有哪些人的工作与声有关?把这些工作列出来。
五、作业布置。
1、课本P22 1
2、课外探研:蝙蝠、海豚、鲸如何利用超声波捕捉食物、定位、导航?
六、板书设计。
人耳听视的声音
1、人耳听觉的频率的范围。
2、超声波。
(1)超声波特点。
(2)超声波的应用。
3、次声波。
(1)次声波的危害。
(2)次声波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