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布置及识图
电梯布置与识图
井道平面尺寸如下图
5.机房要求
电梯机房里面的设备有: 曳引机、控制柜、限速器等; 机房开门的尺寸不能小于600*1800 mm; 机房净高度不能小于 2000 mm ; 机房地面的高度差在大于0.5m时,应设置 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 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且只允许放置 电梯运行所必须的设备及灭火器和空调等, 不允许放置与电梯无关的东西。
轿厢的形状是可以变换的,但通常是不同载重有 着各自的标准轿厢.
3.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与地坑深度
电梯的顶层高度与地坑深度在《GB7588-2003电梯制 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有明确的要求,因为这2个值影 响电梯在事故时的安全问题,即要保证设备本身和人员 的安全,所以被强制要求,必须满足。
标准中关于顶层高度的说明: 5.7 顶层空间和底坑
a)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 个不小于0.50m×0.60m×l.0m的长方体为准,任 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b)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 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 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m。 1)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 2)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
电梯 立面 示意
4.井道平面尺寸
关于井道尺寸的大小,各家电梯厂的差别不 大,其中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因素: 轿厢大小及形状、对重形状、开门尺寸、导 轨及导轨支架、安全距离50mm 轿厢的大小与载重有关,根据表1,表2来定。 井道宽度与中分门机开门尺寸的关系: 井道宽度 ≧ 开门宽度*2 + 200mm 导轨支架 ≧ 75mm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图
电梯的停止由控制柜接收指令,通过控制曳引机转动速度和方向,使电梯轿厢 平稳地停在指定楼层。
电梯的上下行控制
上行控制
电梯上行时,控制柜根据指令将电梯 轿厢向上移动,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 电梯轿厢的位置和速度,确保电梯运 行平稳。
下行控制
电梯下行时,控制柜根据指令将电梯 轿厢向下移动,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 电梯轿厢的位置和速度,确保电梯运 行平稳。
电梯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由电梯门、门滑轮、 门导轨等部件组成。
门系统的作用是封闭电梯门洞, 为乘客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实现
电梯门的开关和锁定功能。
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电梯的 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但通常 都采用滑动门或旋转门的形式。
电梯轿厢系统
电梯轿厢系统由轿厢、轿架、 悬挂装置等部件组成。
轿厢的作用是承载乘客或货 物,同时实现电梯的垂直运
电梯导向系统
电梯导向系统由导轨、导轨支架、导靴等部件组成。
导向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导轨和导靴的配合来控制电梯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确 保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导向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电梯的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采用钢轨或塑 料导靴的形式。
03
电梯运行原理
电梯的启动与停止
启动
电梯的启动由控制柜发出指令,通过曳引机带动曳引轮转动,进而驱动电梯轿 厢开始上下移动。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 图
目录
• 电梯概述 • 电梯结构 • 电梯运行原理 • 电梯维护与保养 • 电梯安全与法规
01
电梯概述
电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通过电机 和钢丝绳等设备,将乘客或货物从一 层楼提升到另一层楼。
分类
电梯按照用途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 电梯、医用电梯、观光电梯等;按照 控制方式可分为自动控制电梯和手动 控制电梯。
电梯布置及识图
8
精选ppt
13
精选ppt
电梯 立面 示意
14
精选ppt
4.井道平面尺寸
关于井道尺寸的大小,各家电梯厂的差别不 大,其中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因素: 轿厢大小及形状、对重形状、开门尺寸、导 轨及导轨支架、安全距离50mm 轿厢的大小与载重有关,根据表1,表2来定。 井道宽度与中分门机开门尺寸的关系: 井道宽度 ≧ 开门宽度*2 + 200mm 导轨支架 ≧ 75mm
受力计算:
R1 = 40*(P+Q) R2 = 40*(P+0.5Q) R6 = 10*(P+Q) – 渐进式安全钳 R6 = 25*(P+Q) – 瞬时式安全钳
P - 轿厢自重 + 部分随行电缆和补偿 链
Q - 电梯额定载重 R3、R4与R5 根据曳引系统的总质量*动安 全系数得到。
21
精选ppt
标准中关于顶层高度的说明: 5.7 顶层空间和底坑
5.7.1 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 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5.7.1.1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 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 步的制导行程; 注:0.035υ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υ时的重力制 停距离的一半。即
7
精选ppt
,圆整为0.035υ2。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 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 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 应小于1.0+0.035υ2(m);
观光电梯钢结构规划CAD布置图
建筑识图—识读楼梯详图
当楼梯坡度大于45°时, 由于坡度较陡,人们已 经不容易自如地上下, 需要借助扶手的助力扶 持,此时称为爬梯。
当楼梯坡度小于23°时,由于坡度较缓,把其处理成斜面就可 以解决通行的问题,此时称为坡道。
梯段的净宽是指扶手中心线至楼梯间墙体 内表面或梯段两侧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550—600
1100—1200
7层及7层以上或顶层入口 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 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
4层及4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
有些建筑虽然层数不多,但由于建筑级别较高或使用 的特殊需要,往往也设置电梯。
按照电梯的用途分类
观光电梯 住宅电梯 病床电梯
客货电梯 载货电梯 杂物电梯
按照电梯的拖动方式分类
交流拖动电梯 直流拖动电梯 液压电梯
识读楼梯详图
楼梯是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是建筑竖向的交通空间。
从楼梯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建筑楼梯每一层有两段, 我们在建筑中称之为跑。
在每一层楼梯中, 楼梯主要由 梯段、平台、栏杆扶手 三个部分组成。
梯段是楼梯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
平台是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板,有楼梯平台和中间平台两种。
栏杆做法
在楼梯段的临空面一侧设置栏杆或栏板,并在其上部设置扶手。 当楼梯的宽度较大时,还应在梯段的另一侧及中间增设扶手。
由于栏杆具有通透、轻盈、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因此采用得较多。
栏杆的垂直构件必须 要与楼梯段有牢固、 可靠的连接,所采用 的构造方式也比较多, 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和施工能力合理选 择连接方式。
我国规定,楼梯段之间的净高不应小于2.2 m,平台过道处 净高不应小于2.0 m。起止踏步前缘与顶部凸出物内边缘线 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 m。
后对重SDK800电梯土建布置图(1)解读
预留22001200100100L300已装饰楼面23851F :L=520其余:L=450 开门800预留1000用户自理混凝土梁各层厅门留孔图4-200×200900K 向机房楼板面轿厢中线430450450200每隔2.0m —2.5m 一档圈梁(高度:300 A-A 纵剖图井道深2050井道宽2000预留10001260井道平面图机房平面图8304308859452-300×300用Φ25的螺纹钢井道深20504007902402005208859459001301000100150200吊钩投影机房深≥3000机房宽≥35001200×2100机房门业主自理检查用插座(业主自理(动力,照明用开关箱(业主自理业主自理通风窗业主自理排风窗业主自理通风窗4502-φ90≥80≥150维修吊钩2100机房高3.0m承重2T维修吊钩430500底坑深≥1.6m22002200提升高度 m顶层高度≥4.6m1000-1500安装缓冲器后再用水泥堵制:300×300 885R1R3R5R4井道宽2000R2500500400X 向机房楼板面对重中线430210190Guangdong Shengda Elevator Co.,Ltd广东升达电梯有限公司电梯土建布置图技术参数技术要求1.本图根据电梯标准结合用户土建资料绘制,用作井道验收和安装依据。
2.井道及机房应满足本图标准相关载荷。
机房地板应能承受 600kg/m ²均布载荷,机房承重梁搁置支座应用C20素砼现浇且保持水平。
3.用户需将电源线路通至机房,电源要求:三相五线制380伏、50Hz 、电源零线与接地线应分开,允许电压波动±7%,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4.电梯机房吊钩、照明、通风设施、配电箱由客户自理。
必须有隔水层,机房必须设置对流通风和加装散热。
5.电梯井道最好为混凝土结构,当井道为砖混结构时,在导轨支架安装处设置300mm 高的混凝土圈梁,并在厅门留孔洞上沿设300mm 高与井道同宽的混凝土梁。
12.05.24(1940×2000)(对通)侧对重SDK800 电梯安装布置图 (1)
1200
100 100
1.本图根据电梯标准结合用户安装资料绘制安装依据。 2.井道内保护要求:对重的运动区域在底坑地面上0.3(m) 处延申2.5 m设置隔障保护,宽度等于对重宽度+200。 3.电梯井道内表面与地坎、轿厢门框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 边缘的水平距离小于 150mm 。大于 150mm 时采用防护网保 护,确保其间隙小于150 mm 。 4.顶部空间要求: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导轨应提供不少于0.1+0.035V²(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轿顶可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相应井道顶最低部 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距离不少于1.0+0.035V²(m); c.井道顶最低部件与轿顶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少于 0.3+0.035V²(m); d.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 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少于0.1+0.035V²(m); e.轿顶上方应存在容纳一个不少于0.5m×0.6m×0.8m任 一平面朝下的长方体的空间。 5.底坑空间要求: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 .底坑应存在容纳一个不少于0.5m×0.6m×0.8m任一平面朝 下的长方体的空间。 b.底坑底到轿厢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5 m。护脚板 和相临井道壁;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的水平距离小于0.15 m 是,垂直距离可减少到0.1 m 。 c. 底坑固定的最高部件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 大于0.3 m ,上述 b除外。 6.其他要求详见《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200
1F :L=520 其余:L=450
技术要求
后对重SDK630 电梯土建布置图
240 160
技术参数
1000-1500 底坑深≥1.6m 维修吊钩
安装缓冲器后再用水 泥堵制:300 × 300
R5
R4
用Φ25的螺纹钢
≥8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200 ≥150
检查用插座(业主自理)
技术要求
A-A纵剖图 机房平面图
已装饰楼面
100 开门800 预留1000
2700设置对重隔障
75
400 2200
技术参数
1000-1500 底坑深≥1.6m
底坑爬梯
安装缓冲器后再用水 泥堵制:300 × 300
300
首档支架用地脚安装
1200
轿厢宽1450
630
750
L
2385
轿宽+100
1F:L=520 其余 :L=450
导轨距1550
500 预留1000 500 井道宽2000
1.本图根据电梯标准结合用户土建资料绘制,用作井道验 收和安装依据。 2.井道及机房应满足本图标准相关载荷。机房地板应能承 受 600kg/m ²均布载荷,机房承重梁搁置支座应用C20素砼 现浇且保持水平。 3.用户需将电源线路通至机房,电源要求:三相五线制380 伏、50Hz、电源零线与接地线应分开,允许电压波动±7 %, 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4.电梯机房吊钩、照明、通风设施、配电箱由客户自理。 必须有隔水层,机房必须设置对流通风和加装散热。 5.电梯井道最好为混凝土结构,当井道为砖混结构时,在 导轨支架安装处设置300mm高的混凝土圈梁,并在厅门留孔 洞上沿设300mm高与井道同宽的混凝土梁。(具体参照图纸 尺寸) 6.井道水平尺寸为最小净空尺寸,允许偏差值为正公差。 2.1当提升高度≤30m时,井道偏差值为0~+25mm 2.2当提升高度≤60m时,井道偏差值为0~+35mm 2.3当提升高度>60m时,井道偏差值为0~+50mm。 7.电梯机房及门口修补装饰工程均在电梯安装后由客户自 行处理。 8.特殊情况:当上下层门间距超过11m时,其中间应设安全 门。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则对重缓冲 器须安装在一直延伸到坚固地实心桩墩上。 9.其他要求详见《电梯土建技术要求》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选
电梯 立面 示意
14
精选
4.井道平面尺寸
关于井道尺寸的大小,各家电梯厂的差别不 大,其中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因素: 轿厢大小及形状、对重形状、开门尺寸、导 轨及导轨支架、安全距离50mm 轿厢的大小与载重有关,根据表1,表2来定。 井道宽度与中分门机开门尺寸的关系: 井道宽度 ≧ 开门宽度*2 + 200mm 导轨支架 ≧ 75mm
P - 轿厢自重 + 部分随行电缆和补偿 链
Q - 电梯额定载重 R3、R4与R5 根据曳引系统的总质量*动安 全系数得到。
21
精选
无机房电梯受力说明: 地坑受力 R1 、 R2 、R6 与有机房相同 顶层墙壁受力 R3 、 R4 、R5
22
精选
无机房电梯的受力点主要在井道壁上,所 以对于无机房电梯的井道顶层在制作时要 充分考虑各点的受力情况,通常建议井道 顶层浇筑成混凝土的形式。
同样取速度1.75m/s有机房电梯验算,
12
精选
本公司常用地坑深度值:
速度 m/s
0.5(0.63) 1.0
1.5(1.6) 1.75 2 2.5 3.0
有机房电梯最小 地坑深度(mm)
1400 1400 1400 1450 1650 1850 2500
无机房电梯最小 地坑深度(mm)
1400 1500 1600 1600 1800
面三个条件:
a)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 个不小于0.50m×0.60m×l.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
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b)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 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 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m。 1)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 2)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
例如:1600KG电梯 乘客数量=1600/75=21.33
圆整后=21人
3
精选
2.额定载重量与轿厢面积的关系
国标GB7588-2003有以下规定:
4
精选
5
精选
表1,是关于最大有效面积的说明; 表2, 是关于最小有效面积的说明。
轿厢的大小根据 表1,表2,中的规定来确定,也 就是说载重量确定了,轿厢面积也相对确定了。
5.7.1 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 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5.7.1.1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 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 步的制导行程; 注:0.035υ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υ时的重力制 停距离的一半。即
轿厢的形状是可以变换的,但通常是不同载重有 着各自的标准轿厢.
6
精选
3.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与地坑深度
电梯的顶层高度与地坑深度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有明确的要求,因为这2个值影响 电梯在事故时的安全问题,即要保证设备本身和人员的 安全,所以被强制要求,必须满足。
标准中关于顶层高度的说明: 5.7 顶层空间和底坑
c)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
上位置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
离不应小于0.30m,上述b)1)和b)2)除外。
11
精选
从以上内容我们看到地坑深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地坑内的设备决定,同时也受速度的影响,他的 制定主要考虑轿箱蹲底时地坑内设备的安全、及 地坑内维修人员的安全。
7
精选
,圆整为0.035υ2。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 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 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 应小于1.0+0.035υ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 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 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 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 小于0.1+0.035υ2 (m)。
电梯布置图识图及 基础知识
1
精选
一 图纸的描述
通常井道图分2张A3图幅的图纸。 第一张是土建布置图、主要用于制作井道
时给施工人员参考用; 第二张是安装布置图、主要用于电梯安装
使用,一定要注意两张图纸的主要功用。
2
精选
二 图纸被询问较多的几点
1.轿厢额载重量与乘客数量之间的 关系
乘客数量=额定载重量/75 向下圆整
17
精选
6.电梯施加给建筑物的受力说明
建筑物要能承受电梯各种状况下产生的力, 这个方面经常会被忽略掉,引不起足够的 重视。
有机房电梯受力说明 地坑受力R1 、R2 、R6 如下图1 机房受力R3 、R4 、R5 如下图2
18
精选
井道平面图1
19
精选
机房平面图2
20
精选
受力计算:
R1 = 40*(P+Q) R2 = 40*(P+0.5Q) R6 = 10*(P+Q) – 渐进式安全钳 R6 = 25*(P+Q) – 瞬时式安全钳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 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 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 m,则悬挂曳 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8
精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顶层高度主要取决于 两个因素:速度与轿厢本身高度。
15
精选
井道平面尺寸如下图
16
精选
5.机房要求
电梯机房里面的设备有:
曳引机、控制柜、限速器等;
机房开门的尺寸不能小于600*1800 mm;
机房净高度不能小于 2000 mm ;
机房地面的高度差在大于0.5m时,应设置 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
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且只允许放 置电梯运行所必须的设备及灭火器和空调 等,不允许放置与电梯无关的东西。
速度越高顶层高度越高,轿厢越高顶层高度越高。 速度1.75m/s的验算实例如下:
9
精选
根据验算得出以下最小顶层高度
为什么验算得出的顶层高度比标准土建图册上的 最小高度小一些?
因为图册上的尺寸是把顶层装饰层和屋面结构标 高的误差(100mm)计算进去了。
10
精选
标准关于地坑深度的说明:
5.7.3.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