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晨读材料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6350f60f5335a8102d22025.png)
三、诗文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苏轼《惠州绝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 6.苏轼《惠州绝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7.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语文早读材料( 语文早读材料(1)
• • • • • • • • • • • • •
一、常见多音字 lià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1.量[量li 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liá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ng]丈量 [量li 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liang]有些动词后的 有些动词后的“ 读轻声:打量、 [量liang]有些动词后的“量”读轻声:打量、思量 2.绿 [绿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绿色 绿林” 绿营” [绿lù] : 绿林” “绿营” ] :“绿林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3.处 [处chǔ]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chù]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 [处ch ]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人事处 4.据 [据jù]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jū]拮据。 jū]拮据。 拮据 5.壳 [壳ké]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qià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o]地壳 [壳qi 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6ad702f12d2af90242e6a4.png)
一、常见多音字1、别[biã ] 告别、别出心裁、别致、别墅、天渊之别、别开生面、别有用心[biâ]别扭(记少推多)2、暴 [暴bào]暴动、暴君、暴殄天物;暴躁、暴跳如雷;自暴自弃;暴虎冯河。
[曝(暴)pù]曝晒、一曝十寒、曝露。
3、背 [背bâi]手背、墨透纸背、背水一战、、背道而驰;背时、背静、耳背。
[背bēi]背负、背枪、背篓、背小孩;背债、背包袱、背黑锅。
4、艾 [艾ài]方兴未艾;少艾(年轻漂亮的人)。
[艾yì]自怨自艾;惩艾。
5、累 [累lěi]累积、危如累卵;累年、连篇累牍;拖累、连累。
[累lâi]劳累、受累。
[累1ãi]硕果累累、累赘。
二、易错成语1、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
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
2、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夷,平常。
3、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4、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6、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也说“俯拾即是”。
7、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
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8、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倾倒;瓴,水瓶。
9、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10、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
是,对,正确。
三、文言实词1、贱①物价低:食贱则农贫②卑贱,地位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③谦词:贱妾留空房2、愚①愚昧、愚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②谦词(自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3、足①脚:非利足也②足够,充足: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③值得,够得上:竖子不足与谋不足为外人道也四、诗文名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中语文早读材料精编(共十二周)
![高中语文早读材料精编(共十二周)](https://img.taocdn.com/s3/m/a9a40f5c58fb770bf68a5567.png)
高中语文早读材料精编(共十二周)第一周自然的绝响星期一风雅诗斋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赠刘景文:刘景文,名季孙,字景文,苏轼的好朋友。
擎雨盖:挡住雨水的盖子。
擎,托住。
鉴赏指引: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文言读吧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没有片刻不拿书的。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尔。
《“三上”文章》欧阳修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皇后回宫内穿上上朝时的服装站在朝廷上。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我很荣幸地成为后宫中的一个,安敢不贺?”(《隋唐嘉话》大家文坊深秋书简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
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
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
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八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八](https://img.taocdn.com/s3/m/1e43aa48f01dc281e53af0b6.png)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八一、哲言智语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解读:为了挽救国家的危难,投身于锋利的刀刃中,把死亡看做如同回家一样。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诗题又作《游侠篇》,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爱国壮士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班固《汉书•董仲舒》解读:站在水边看见鱼,心里想得到鱼,不如回去织了网来捕捉更为现实。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治理国家不能空想而应有实际行动。
由此可知,光喜爱、羡慕美好的东西是没用的,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有成果。
二、风雅诗斋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①岳:高大的山,这里指泰山。
在今山东省泰安县。
望岳,近泰山而望,没有登山,所以题作《望岳》。
②岱宗:泰山的别称。
夫:语助词。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境内。
青未了:泰山青苍的峰峦,延绵不断。
③造化:天地万物的主宰者。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美。
阴阳: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
这里指泰山南北明暗不同。
割:划分。
④荡胸:荡涤心胸。
决:裂开。
眦:眼眶。
决眦,指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⑤会当:一定要。
凌:登、升。
览:看。
三、文言读吧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四、大家文坊乡土情结柯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
高中生早读(晨读)材料精选
![高中生早读(晨读)材料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51f74c06edb6f1aff001ffa.png)
高中生早读材料精选早读材料(一)熟语(一)1、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
2、东方不亮西方亮。
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
3、赶鸭子上架。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4、高不成低不就。
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她的眼睛长到脑门上,东选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社会变了,她这个政治大姑娘不值钱了……5、高姿态。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作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经典一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诗文名句(一)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高考语文复习晨读材料(1-4
![高考语文复习晨读材料(1-4](https://img.taocdn.com/s3/m/63f1a5c3aa00b52acfc7ca47.png)
高考语文复习晨读材料(一)一、默写内容1、古文《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诗词曲《氓》《诗经·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离骚》屈原帝d ì高g āo 阳y áng 之z h ī苗裔m i áo y ì兮x ī,朕zh ân 皇hu áng 考k ǎo 曰y u ē伯b ï庸y ōng;摄s h â提t í贞zh ēn 于y ú孟m âng 陬z ōu兮x ī,惟w ãi 庚寅g ēngy ín 吾w ú以y ǐ降ji àng;皇hu áng 览l ǎn 揆k u í余y ú于y ú初度c h ūd ù兮x ī,肇zh ào 锡x ī余y ú以y ǐ嘉j i ā名m íng;名m íng 余y ú曰y u ē正zh âng 则z ã兮x ī,字z ì余y ú曰y u ē灵l íng 均j ūn ;纷f ēn 吾w ú既有j ìy ǒu 此c ǐ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h ùji āng 离l í与y ǔ辟p ì芷z h ǐ兮x ī,纫r ân 秋q i ū兰l án 以为y ǐw ãi 佩p âi;汩g ǔ余y ú若r u î将ji āng 不及b ùj í兮x ī,恐k ǒng 年岁ni ánsu ì之z h ī不b ù吾w ú与y ǔ;朝ch áo 搴qi ān 阰p 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1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1](https://img.taocdn.com/s3/m/3497dd42f5335a8102d220d8.png)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一)【成语积累】: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严阵以待: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之敌。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是褒义,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
对象只能是指有祸福可言的人或以人为主体的集团、国家等,不能是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8、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事物、音信或言论。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诗词赏析】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注释】午日:端午,酬:过,派遣。
节序:节令。
“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
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
戎葵:即蜀葵,花开五色,似木槿。
【作品赏析】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简斋先生年谱》记载:“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贵仲正寇,入洞庭。
六月,贵仲正降,复从华容还岳阳。
”又《宋史。
陈与义传》载:“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踚岭桥。
”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完整版)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
![(完整版)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32e61fa0116c175e0e487f.png)
高一语文阅读材料一、易错成语1.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2.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蓬筚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题赠的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否极泰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5.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6.披肝沥胆:,披,揭露,揭开;沥,向下滴。
比喻竭尽忠诚,开诚相见。
7.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10.气味相投:思想作风和意趣情调都一样,互相合得来。
二、语段积累1、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桐华2、在白天,我们能看到最远的东西,是太阳;但在夜里,却可以见到超过太阳亿万倍距离以外的星体,而且不只一个,数量是多到数不清的。
有时候我们的处境确实不顺利!但若是年轻时便一帆风顺,终其一生,你也只不过看到一个太阳;重点是当你的人生进入黑夜时,你是否看到了更远、更多的星星。
3、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永远没有错,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铁凝《珍重身上衣》4、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罗曼·罗兰5、本可选择平坦磊落的路途,你却选择了荆棘丛生,崎岖危险。
本可选择云淡风轻的路过,你却选择了飞蛾扑火,不计后果。
本可选择热闹喧嚣的狂欢,你却选择了茕茕而立,孑然孤单。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因为不得言悔,所以甘心承担。
三、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整理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2c39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3.png)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整理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早读是高中语文的必修课,语文早读该读些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早读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一)一、风雅诗斋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鉴赏指引: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征。
“去人只数尺”是指月影靠船很近,“江清月近人”,表现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绘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宁静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朦胧而柔和。
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从中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这就是诗人自己。
从“江月”写到“风灯”,由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
然后再由近及远地描写江岸,由于月照沙岸如雪,岸边景物依稀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相联系的。
诗人对着“ 沙头宿鹭”,不由衷心赞美夜的“静”美。
忽然船尾传来“拨刺”的声响,使凝神暇思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实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将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
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
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生,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
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66cdb20453610661ed9f458.png)
晨读时分(一)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原文: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译文: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
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高中语文晨读(1—6)
![高中语文晨读(1—6)](https://img.taocdn.com/s3/m/17b5346d102de2bd97058804.png)
高中语文晨读材料晨读(一)【晓风晨语】●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
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
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自己。
(《心有明灯》)【读一读】1.挨.紧āi 2.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 6.熬.菜āo 7.煎熬.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拗.口令ào 【高考必背】《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用心积累】●成语纠错:1.号声一响,连长一声“立正”,如潮似浪,热火朝天的操场,顿时万籁俱寂....。
万籁俱寂: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人声、号声消失不叫万籁俱寂。
2.你纵使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
运斤成风:斤,斧头。
原义指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
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3.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了长江二桥通航标准。
高中语文-晨读材料
![高中语文-晨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954e183227916888586d72d.png)
一、默写天地(选材为高考范围64篇先高中后初中,高考前过一遍;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句子后的括号需要翻译。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慢抹复挑,初为《》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间关()莺语花底滑,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四弦一声如。
东船西舫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
【答案】在本期最后理解填空:1. 《琵琶行》的行文前后呼应。
喝酒后写月亮,以“--------------”来表现送别的伤感;听琵琶曲后再写月亮,以“------------------”来烘托对音乐的感受。
先写送别之时饮酒却无音乐相伴,“-----------------------”;后写浔阳偏僻之地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与之遥相呼应。
2.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琵琶行》“------------------------,----------------------”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 “---------------------”句从侧面写出了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神奇效果,“------------------”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神奇效果。
【答案】答案在本期最后二、翻译快车(选取最新模拟题上的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划线句子中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最为集中,尽量选择受文本干扰少的句子,逐字直译,并告知学生得分点。
高中语文晨读材料
![高中语文晨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428bc7960590c69ec376ec.png)
高中语文阅读材料高中语文晨读材料1一、吟诗诵词浣溪沙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内容赏析】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
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
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
疏雨滴在嫩绿的荷叶上,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
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后。
【运用技巧】情景交融。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
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曲栏干影入凉波”“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
二、经典语录不要咒骂不幸,不幸耳聋;不要埋怨命运,命运眼花。
——汪国真内心的潇洒是一种境界,它的极致是无我——脱尘出世;外表的潇洒是一道风景,它的极致是有我——舍我其谁。
——汪国真三、散文精粹微笑涟漪,是湖水的微笑;霞光,是清晨的微笑;春风,是大地的微笑。
微笑,是自然的太阳。
微笑,使陌生人感到亲切;使朋友感到安慰;使亲人感到愉悦。
微笑,是人类的春天。
修养行远,必先修其近;登高,必先修其低。
近不修,尤以行远路;低不修,无以登高山。
苏武有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锌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是的,以修养对待修养,还不是真正的修养,以修养对待无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
修养,必得历事。
不历事的修养,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人或许能够保持外表上的平静,却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
历过事的修养,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人则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外表自然也是平静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晨读材料》030
主备:师春雪辅备:谢宽审核:高一语文组
早安,新的一天。
读书的时候偷懒,考试的时候,你只能对着默写题生闷气。
上学的时候偷懒,同学们一个个念名校、入名企的时候,你又只能在深更半夜里抱怨怀才不遇。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新的一天,大声背吧,加油!
一、高考常考近义词积累
1、暴发·爆发
暴发:强调突然性,适用范围较窄,经常与大水、洪水、山洪等同水有关的词语搭配。
若用于人,则多指以不正当的手段突然发财或得势。
爆发:强调爆炸性,使用范围较广,经常与革命、战争、运动、起义、危机、掌声、欢呼声等词语搭配;用于自然物,则多与火光、火山等同火有关的词语搭配2、反映·反应
前者指反照,或把有关情况、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后者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例如:“反映情况”、“反应迅速”。
3、功夫·工夫
前者一般指本领、造诣;后者也可用于前者的意思,但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例如:“功夫很深”、“闲工夫”。
二、每日一成语
萍水相逢
少年时代的王勃已经显露出高超的才华。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文章写得好而出名,初称为“初唐四杰”,也并称为“王杨卢骆”。
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是王勃的代表作品。
滕王阁的故址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
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修建此阁。
以后多次修建,后被焚毁。
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今越南境内)看望父亲,父亲被贬,任交趾县官。
王勃路经洪都(今江西南昌市)时,洪州牧阎伯屿刚刚修好滕王阁,重阳节在滕王阁宴请宾客。
出席宴会的有江南学者名流一百余人,王勃也应邀参加。
在宴会上,阎伯屿故作姿态,请大家为滕王阁作序。
其实,他已事先让他的女婿吴子章准备好了文章,并想趁此机会炫耀一番。
其他宾客事先知道此事都婉言推辞,而王勃却欣然提笔,挥毫疾书,很快就写出了千古流传的佳作《滕王阁序》。
顿时,轰动了在场宾客,阎伯屿也深表钦佩,认为王勃才气横溢,远比自己的女婿高明。
“萍水相逢”这句成语由此而来。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释义]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偶然聚集在一处。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是随风飘浮、聚散不定的一种蕨类植物
三、诗词赏析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
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提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
[赏析]这首词是写渴盼心中佳人而不得见的孤寂和由此而来的幽恨清愁之作。
上阙写目送佳人翩然而去且不知其去处的惆怅之情;下阙写因佳人离去而引起的纷乱的愁绪。
她那轻盈的脚步不曾踏上通往横塘的小路,我只能痴痴凝望着她翩翩而去的身影,还有她所过之处扬起的轻尘。
这样美好的年华,她正与谁一起共度?我想,在那如水的月光下,弯弯的小桥旁,有一座花草簇拥的小院,那雕花的窗户,朱漆的门里,一定是她的住处了。
但只有春天才可确切地知晓她的居处。
在长满香草的岸边,我望着暮色中在天边轻轻浮动的流云,拿起彩笔,写下令人柔肠寸断的诗句。
若问我这闲愁有几多?恐怕就像那河边满地茫茫的芳草,像那满城飘飞的柳絮,像那黄梅时节绵绵无尽的细雨。
全词意境平常,而语句清新。
尤其是结尾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不但写景如画,而且比喻新颖,将无迹可求的、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转化为可见、可闻且可信的事物,而且所写之景,鲜明且多样化,给人一种此愁简直充塞天地的感觉,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黄庭坚诗:“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就是指《青玉案》这首词。
贺铸也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
四、今日词语——誓言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
[解读]《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了八十一难才取回西天的佛经,每一难都是魔的干扰,也都是严峻的考验。
不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苦难才证明了唐僧坚定的宏誓大愿吗?倘若不经磨难,一帆风顺,那还能称为宏誓大愿吗?什么是魔?表面看,是外来的妖魔鬼怪;实际上,是内心的私心妄念。
修道学佛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克服自身各种妄念的过程。
妄念一起,魔障立现;妄念一消,魔障立斩;妄念一净,魔障绝迹。
所以,修行佛道不可能无魔,惟有在不断斩除各种魔障的过程中,逐步地成就佛道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金兰生纂集之《传世言》
[解读]自己不能珍重自己,势必轻浮浪荡,遭到侮辱便是咎由之取;自己不能警戒自己,势必骄横放纵,招来祸端也就在所难免;自己不曾骄傲自满,势必虚怀若谷,各种教益自然兼收并蓄;自己不曾自以为是,势必敏而好学,万事万物就能广知博闻。
可见,环境因素虽然错综多变,但关键还在于自己。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金兰生纂集之《传世言》
[解读]世人每每感叹“做人难”,其实做人并不难,问题在于自己如何做人。
每遇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抱怨社会之不公允、他人之不宽厚,种种烦恼便会郁积心中,哪来宽慰和愉悦?反之,不怨天,不尤人,凡事检点自己,心量便能不断拓展,以至可容万事万物,像这样宽宏大度,还有什么烦恼可言?这里举个例子,谁都知道细菌病毒是有害的东西,但若处理得当,却能化害为利——疫苗是什么?不就是经过处理的细菌病毒吗?把这种数量不多、活力不强的菌毒输入人体,让人的抗体把它消灭,于是就得到了相应的免疫力,这不正是化害为利吗?如此看来,
不仅营养食品有助于滋补身体,而且细菌病毒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天下万物哪一样不可容纳、不可利用呢?还有不少人,自己随波逐流,还美其名曰“新潮”,其实何异于浮萍?既是浮萍,没有根基,自然身不由己,驱之东则东,驱之西则西,完全听任环境的摆布,岂能不感叹“做人难”?反之,那些苍松翠柏,根深叶茂,“咬定青山不放松”,像这样扎根于大地,不畏乎风雨,顽强自主,傲然屹立,何叹做人之难?
五、名言名句
1、是不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这样一段日子,鸿鹄志高却难遂,迷茫地过着,昏昏噩噩地耗,最终不是妥协泯然众人,就是找不到出口被生活围困。
这时候家人朋友,看在眼里,哪怕不说,心里想的也是“小镇青年何必心怀远方”这样的想法吧。
2、你内心肯定有着某种火焰,能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2、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寻。
——聂鲁达(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川端康成(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