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是睑板原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往称为霰粒肿,它由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囊内含有睑板原分泌物及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
泪膜:是通过眼睑的瞬目运动,将泪液涂布在眼表形成的7-10um厚的超薄层,其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脂质层,水样层,粘蛋白层。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引起眼表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
视野: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距注视点30°以内范围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
睑腺炎:是常见的眼睑腺体的细菌性感染,如果是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称外睑腺炎;若是睑板腺感染称为内睑腺炎。
角膜斑翳:角膜炎愈合后瘢痕性混浊较厚,略呈白色,但仍可见透见虹膜。
粘连性角膜白斑:角膜穿孔后,愈合过程中,角膜白斑的瘢痕组织中嵌有虹膜组织。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障碍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操作,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民间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
并发性白内障:指眼内疾病,如眼部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营养或代谢障碍,导致混浊。
后发性白内障: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所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原发型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发生永久性粘连,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更常见,男女之比约为1:2,病人常有远视。中间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
干性AMD:主要有玻璃膜疣和RPE异常改变。
湿性AMD:玻璃膜疣、Bruch膜损害及巨噬细胞浸润,能诱发脉络膜毛细血管向外长出新生血管,或高网膜感觉层下及胶质化。
高眼压症:临床上部分病人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正常上限,但长期随访不出现视神经,视野损害,称高眼压症。正常眼压青光眼(NTG):临床上,部分病人眼压在正常范围,却发生了青光眼曲型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虹膜角膜内皮综合症(ICE):可能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单眼发病,包括进行性虹膜萎缩,虹膜痣综合征和Chandler综合征,这三种相关疾病均有角膜内皮病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前房角和虹膜表面内皮化,继发性青光眼是ICE的生要特征。
角膜后沉着物:(KP)炎症细胞或色素沉积于角膜后表面,被称为KP。
前房闪辉(Tyndall征):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所造成的裂隙灯检查时表现为白色的光束。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视网膜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血管炎,玻璃体混浊和后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后脱离(PVD):指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内表面分离,通常在玻璃体液化的基础上发生。
黄斑囊样水肿(CME):黄斑区由于Henle纤维的放射状排列,液体聚集形成特殊的花瓣状外观,称。。。
皮质盲:外侧膝状体以上两侧性损害包括枕叶和视放射两侧的病变,其临床特征为:双眼全盲,瞳孔光反射完好,眼底正常,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异常。
眼的调节: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了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眼的调节。
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
散光: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老视: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称为。。。
感觉融像:将双眼住处融合成单一像的功能称为。。。
隐斜:在双眼注视状态被干预下出现的偏斜,即当一眼被遮盖时,被遮盖眼将移至休息的斜视位置一旦遮盖被去除,双眼立即协同一致。
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
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眼科检查未见黄斑中心凹异常。
炎性假瘤:原发于眼眶组织的非特异性增殖性炎症,因其临床症状类似肿瘤,组织学表现属于特发性炎症,故名炎性假瘤,双称眶炎症综合征。主要发生于某一特定部位,如眼外肌,泪腺,巩膜球筋膜,视神经鞘。
视盘(视乳头):距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约1.5mmX1.75mm大小,境界清楚的橙红色圆形盘状结构,称视乳头,又称视盘。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
角膜云翳:角膜炎愈合后,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部分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
角膜白斑:角膜炎愈合后,瘢痕性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
晶状体脱位:如果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或全部破裂或缺损,可使悬挂力减弱或不对称,导致晶状体的位置异常,若出生后因先天因素,外伤或一些疾病使晶状体位置改变,称为晶状体脱位。
前房积脓:房水中大量炎症细胞沉积于下方房角内可见到液平面,称为前房积脓。
Fuchs综合征:是一种以虹膜脱色素为特征的慢性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多为单眼受累。
飞蚊症: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症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是飞蚊症的主要原因。
Weiss环:由于玻璃体与视盘边缘有紧密的粘连,分离后在视网膜前出现一个如视盘大小的环形混浊物,称。。。Uhthoff征:有的患者感觉在运动或热水浴后视力下降,此称为。
视神经炎:泛指视神经的炎性脱髓鞘感染,非特异性炎症等疾病,因病变损害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球内段的视乳头炎及球后段的球队后视神经炎。
复视:眼位偏斜时,所注视物体的像落在注视眼的黄斑区,同时落在非注视眼(偏斜眼)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上,此时如不能融合为单像,称为复视。
眼球震颤:是一种有节律的不自主的眼球摆动,按其震颤方向分小平型,垂直型,斜向型,旋转型和混合型。
视网膜震荡:指在挫伤后,后极部出现的一过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变白,视力下降。
Stargardt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为显性遗传。病理特征是在RPE水平有弥漫性黄色圆形斑点。
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的鉴别。结膜充血1、起源于表面的结膜血管,呈鲜红色,越靠近穹窿部越明显,2、当用手指推动结膜时,充血的血管可随之移动3、结膜囊滴入0.1%肾上腺素后充血消失。睫状充血1、起源于角膜缘深层血管网,呈深红色,越靠近角膜缘越明显2、充血的血管不随结膜移动3、结膜囊滴入0.1%肾上腺素后,充不消失。
沙眼的临床表现和分期。急性期:眼红,眼痛,异物感,流泪及粘液脓性分泌物,伴耳环前淋巴结肿大,睑结膜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布满滤泡。慢性期:结膜充血减轻,结膜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滤泡可发生坏死,愈合后留下明显瘢痕,早期即可出现角膜血管翳。晚期:发生睑内翻及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角膜混凝土浊等并发症。我国1979年分期法:I期(进行活动期):上睑结膜乳头与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II期(退行期):上睑结膜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成瘢痕,仅留少许活动病变。III期(完全瘢痕期):上睑结膜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表。1、眼红,疼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异物感。2、体征:①角膜基质致密灰白色混浊(浸润),有羽状边界,浸润面上皮高于周围角膜表面病灶呈灰白色,牙膏状外观,或形成上皮缺损和基质变薄(角膜溃疡),病灶区的内皮面有“苔”样脓性渗出物,角膜浸润周围有卫星灶②结膜充血,粘液脓性分泌物③前房积脓。PS:治疗:①抗真菌药物②角膜溃疡创面搔刮,碘灼,涂用抗真菌药粉③如并发虹膜睫状体炎,需给予散瞳剂④禁忌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⑤穿透性角膜移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表。一、原发感染:1、常见于幼儿2、唇部及头面部皮肤单纯疱疹感染,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发热3、急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结膜炎4、点状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二复发感染:1、树枝状角膜炎2、地图状角膜炎3、角膜基质炎4、角膜坏死性基质炎。PS治疗:1、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2、如果有前房反应,给予散瞳剂3、基因工程干扰素滴眼液,有广谱抗病毒疗效,与抗病毒药有协同作用4、人工泪液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角膜上皮(树枝状,地图状)病变禁用糖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