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墨梅》阅读训练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快乐读诗词:《墨梅》(含练习,答案)全国通用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
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愿留下清香的气味弥漫在天地之间。
【诗人简介】王冕(公元12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有《竹斋集》三卷,续集二卷。
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明史》有传。
【诗词背景】《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全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极富清新高雅之气。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
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
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
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赏析】前两句运用白描手法表现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
五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一) 参考答案

文禾教育寒假五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一)(一)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王冕。
2. “清气”是双关语,既指梅花的清香之气 ,又比喻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怀。
作者用画的梅花清淡的颜色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格。
(二)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②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③下帷绝编④,迨⑤能倍诵⑥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⑦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赠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患:担忧。
③独:独自。
④下帷绝编:这是两个勤学的故事。
“下帷”指东汉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绝编”即孔子的“韦编三绝”。
⑤迨(dà):到;等到。
⑥倍诵:“倍”通“背”,“背诵”的意思。
⑦咏:吟咏。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或.中夜不寝时或:有时(2)众兄弟既.成诵既:已经(3)能倍诵乃.止乃:才(4)温公尝.言尝:曾经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C )。
A.众兄弟既已成诵.书不可不成诵.B.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C.迨能倍诵乃.止乃.终身不忘也D.咏其文,思.其义思.而不学则殆3.用现代汉语翻下列的句子。
(1)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生不忘。
(2)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得到的收获也就多了!4.文中为了突出司马光的好学,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请找出文中的句子并抄下来。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三)往事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
然而,独有那件在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答案:1、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部编版语文四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燕飞高)墨梅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语文四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燕飞高)墨梅课后练习(含答案)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阅读《墨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
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
B.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C.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作者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
2.下列句子与原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A.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
B.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C.难道这是很伟大的奇观吗?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B.胤恭.勤不倦.。
(恭:肃敬倦:疲倦)C.博学多通.(通:通晓,明白)D.太白感.其意。
(感:感觉)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芙.蓉(fú)玉壶.(hú)哭泣.(qì)B.单.于(shàn)悲戚.(qī)洛.阳(luò)C.砚.台(yàn)乾坤.(kūn)老媪.(wēn)D.铁杵.(chǔ)船舷.(xuán)凌.晨(lín)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B.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和一顶帽子。
C.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发愤学习啊!”D.万里长城、故宫、水立方是游客向往的古迹。
6.下列对《塞下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是写敌人在月黑风高、寂静无声的夜里溃退。
B.诗歌后两句写我军将士追击敌人时的情形,气氛紧张激烈。
C.“大雪满弓刀”,将士们的弓刀上瞬间落满大雪,将当时的气氛有力地烘托出来。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答案:1、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答案: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六、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王冕《墨梅》鉴赏《墨梅》译文及赏析答案

王冕《墨梅》鉴赏《墨梅》译文及赏析答案《墨梅》是由王冕所创作的,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墨梅》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墨梅》元代: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我家一作:吾家;朵朵一作:个个)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颜色一作:颜色好)《墨梅》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墨梅》注释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
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墨梅》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年—1350年)期间。
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有一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
此诗就作于此。
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借梅自喻,感慨之下作此诗。
《墨梅》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阅读以下各首古诗, 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说明】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如何的思想品行?(答案: 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自命不凡的品行。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天曛,寒风吹雁雪纷繁。
莫愁前路无知音,天下谁人不识君?【说明】①董大:指唐朝有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惨淡。
白天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以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何?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如何的友情?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风格有什么不一样?(答案: 1、用“千”字好。
“千里”境地壮阔,能够着力衬着凄寒悲苦的氛围,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和赞叹之情,鼓舞朋友乐观豪放,踊跃进步。
这两句诗气概雄伟,胸怀宽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说明】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程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应诗人如何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仿佛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适合,这里的“怯”和“不敢”反应了如何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想念亲人,又长久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难过。
2、因为一方面诚然昼夜在想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辰担忧家人的命运,怕他们因为自己的连累或其余原由受到不幸。
这类抒写,更显真实、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说明】①物态:光景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风景。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成效上品尝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由?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梦想?(答案: 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洗浴在春色中的静景写活了,给光景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忧如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这样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阅读下列各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答案:1、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古诗专项训练】《墨梅》王冕

【古诗专项训练】《墨梅》王冕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一朵朵梅花染上了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它的清香能够充满人间。
这首《墨梅》是王冕的一手题画诗,他写在自己画的梅花图上的。
诗的第一句,王冕说“我家洗砚池头树”,其实啊,这个洗砚池不是王冕家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家里的。
相传,王羲之练习书法非常勤奋,七岁上下已经能写一手好字了。
王羲之家门口有个小池塘,他每次练完字都去池塘边把毛笔洗干净,时间长了,竟然把池塘里的水染成了黑色,你说王羲之得在池塘里洗多少次笔啊?可见他为了练字真是下了苦功夫。
这个小池塘也因此出了名,被人称为“洗砚池”。
王冕在这里借用了王羲之家里洗砚池的典故,有两个原因,一是俩人都姓王,所以王冕开玩笑说,王羲之家的也是我家的,二来,也能说明王冕自己是个勤奋的人,跟王羲之一样,洗笔的水能染黑一个池塘。
王冕的故事王冕这个人,从小家里特别穷,穷得连蜡烛都买不起。
别的小朋友都在学堂里上学,他呢,只能白天放牛,晚上跑到寺庙里,借着长明灯的光亮读书识字,自学成才。
尽管条件艰苦,但是王冕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也成了一个写诗作画样样拿得出手的大才子。
王冕画画很出名,好多达官贵人来找他求画,但凡名声不好的,无论出多少钱,他都不给画。
有好朋友推荐他出去做官,王冕也不去,他说:“我有地种,有饭吃,有书读,才不想出去给人做奴才呢!”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听说了王冕的才华,想找他出来做官,王冕不但拒绝了,还干脆跑到山里隐居起来。
王冕这种不贪婪、不虚荣,坚持做自己的性格就像他画的墨梅一样,虽然颜色不像真正的梅花那么鲜艳,但是人家自己并不在乎。
墨梅不想用鲜艳的颜色去吸引别人,它只想展示自己原本的样子,散发淡淡的墨香,让这种香气充满人间。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话是夸墨梅,其实也是王冕在夸自己。
首字谐音记忆法——“五朵不止”(古代“我”这个字也称为“吾”,所以你可以用谐音“五朵不止”来联想记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家的墨梅,比五朵更多,五朵不止。
墨梅王冕答案

墨梅王冕答案【篇一: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2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
”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
请谈谈你的理解。
36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
37.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
1.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不还是更远?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38.月夜唐〃杜甫夜今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李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杜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作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
四、咏物感怀诗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而是借被歌咏的对象,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和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
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
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2.末句中,诗人为什么会有“疑”呢?简说其中的原因。
3.分条说出此诗中作者意在表现“早梅”什么样的品格?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墨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题1】(5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小题2】(5分)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小题3】(5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安石《墨梅》梅,花中隐逸者也。
独在众花之寒,与岁寒之友为伍。
花以色为贵,梅以香为贵。
梅香清幽,似有幽兰之香;花色淡雅,似有淡竹之色。
故有“梅以香为贵,花以色为贵”之语。
梅花虽香,但不妖艳;虽艳,但不妖媚。
其香清幽,其色淡雅,其形坚劲,其韵高洁。
故有“梅香清幽,梅色淡雅,梅形坚劲,梅韵高洁”之语。
梅,花中隐逸者也。
独在众花之寒,与岁寒之友为伍。
其香清幽,其色淡雅,其形坚劲,其韵高洁。
故有“梅以香为贵,花以色为贵”之语。
【小题4】(5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独在众花之寒/独坐幽篁里B.梅以香为贵/以色为贵C.花以色为贵/以香为贵D.其形坚劲/其韵高洁【小题5】(5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独在众花之寒/独坐幽篁里B.梅以香为贵/以色为贵C.花以色为贵/以香为贵D.其形坚劲/其韵高洁【小题6】(5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独在众花之寒/独坐幽篁里B.梅以香为贵/以色为贵C.花以色为贵/以香为贵D.其形坚劲/其韵高洁三、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梅,被誉为“花中君子”。
其清幽、淡雅、坚劲、高洁的品质,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在众多咏梅的诗词中,王冕的《墨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绝唱。
《墨梅》描绘了一幅淡墨色的梅花图。
诗人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开篇,将墨梅置于洗砚池边的古树之下,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诗人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了自己不追求外在美,而追求内在美的品质。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墨梅王冕之五兆芳芳创作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样淡墨,花香清芬.2、表示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顾影自怜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暗淡.白日曛,即太阳暗淡无光.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风格有什么不合?(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动勉励朋友乐不雅豪放,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缱绻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程中.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应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应了怎样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其痛苦.2、因为一方面当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归去.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归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气,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漠的想象空间,恍如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山河丽,春风花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照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合的情态?(答案:1、“迟日”、“山河”、“春风”、““花卉”.2、照应“迟日”,这是写意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忙碌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六、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浪里.【注释】①渔者:打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示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豪情?(答案: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应了渔民劳作的艰苦,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奉劝.2、这首诗表示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七、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1、这首诗表示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答案:1、江南水乡,风景秀美,物产富饶,市镇昌盛,民风淳朴.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昌盛、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八、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1、“千枝”“万枝”与前面哪个词照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答案:1、“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但写出了枫叶之茂盛,并且表示了思妇望君的急迫心情.2、纵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九、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解】雪:指梨花.1、除了以“雪”比方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答复),这反应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豪情?(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茂盛.2、“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了诗人感慨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十、(一)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辨别指谁?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豪情?(答案:1、都是指诗人自己.2、想得、遥知.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傲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扼要赏析.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示了作者什么心情?1、答: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2、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木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有人认为“木樨”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扼要说明.2、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示力?为什么?1、答:木樨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示了更丰厚的美的联想,因而“木樨”有点题之妙.2、答:“落”字更有表示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恍如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请结合全诗扼要阐发诗人写了哪些景物?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豪情?1、答:柳条、藤蔓、黄莺.2、答: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候特点的词语.1、答:淡白、深青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豪情?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收回“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伤.“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伤和无奈的思想豪情.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1、答:院内院外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扼要阐发其表达效果.2、答:拟人,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恍如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恍如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1、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1、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断的现实,更突出诗人的思家之切.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2、答:诗人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故乡来的人问讯;表示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的庞杂心情.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1、答:触觉、视觉、听觉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答:孤寂凄冷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示了怎样的情景?1、答:表示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予诗人怎样的思想豪情?2、答: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予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特性的自我欣赏.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答:水面如同刚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来表示水面的平静.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答: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收回的万点声响等,表示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成干②.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注释】①和韵:唱和他人诗词,仍采取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答:高直、陡险的特点.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答:要做一个坚毅刚烈不阿的人,人生要立功立业.。
3.从古诗词了墨梅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五阅读理解(28分

3.从古诗词了墨梅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五阅读
理解(28分
《墨梅》是明代文学家王冕创作的一首古诗词,通过描绘墨梅的形象,表达了墨梅独特的品质和墨梅与社会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下面是对《墨梅》的五个阅读理解。
墨梅的品质:墨梅在古诗词中被描绘为纯洁的植物,象征着高尚的品格。
墨梅并不是一种妖媚的花卉,而是在寒冷的冬季中独自开放的。
它的花朵虽然不艳丽,但却透露着一种坚韧和坚持的力量。
墨梅的品质反映了作者对独立、自尊和纯粹的追求,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特质。
墨梅的孤立与困境:墨梅在诗中被描述为“墨子自傲独清高”,表达了它与其他花卉的不同。
墨梅生长在冬季,孤立而不受其他花卉的陪伴。
这种孤独和自傲的姿态使墨梅在寒冷的冬天中独自开放。
墨梅的困境和孤立象征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真正纯洁品质的追求。
墨梅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在古诗词中,墨梅被描述为“东篱把酒黄昏后”,暗示着墨梅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姿态。
墨梅不迎合世俗的价值观,它选择在黄昏时分与自己独处,独自享受寂静与宁静。
墨梅不愿与世俗流合污,保持自己的纯洁和独立。
这种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伪善和浮夸的鄙视,同时强调了墨梅的坚持和自我价值。
墨梅的自省与自我超越:墨梅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拒绝,也是对自我内在的反思。
墨梅选择与自己独处,沉思内心的纯净和自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