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制图规范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5141f88bd63186bcebbcd7.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流程(适用于MAPGIS制图软件)二○○八年二月十八日目录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 (1)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 (1)二、规划图的制作要求 (4)项目制图流程 (13)三、可研现状图 (13)四、可研规划图 (15)五、设计现状图 (16)六、设计规划图 (17)七、土方调配图 (18)八、图幅整饰中注意的问题 (21)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项目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件。
现状图不仅要能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而且要能反映最新的地类变更数据,当前,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在以实测地形图与最近更新过的建库现状图叠加的图件为基础进行制作的。
1、比例尺的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图我省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对于规模超过600公顷的平原地区项目可以采用1:5000的比例尺。
2、现状图的图面要素1)实测地形图应作淡化处理(推荐图层颜色为灰色RGB(192,192,192)),作为背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2)应明确绘制出项目建设区边界,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标注经纬度坐标。
3)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地类界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行政乡镇和村组的名称应在图上标注清楚,各地类符号与权属界线应与图例一致。
4)项目区的主要现状地物(道路、水系及流向、沟渠、机井、蓄水池、居民点、堤坝、电力设施、地下管线、桥梁、大型涵闸等建(构)筑物)应在图上准确标注。
5)项目区与周边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与外界的连接关系应标注清楚,水源地和排水承泄区不能在图内反映的应标注出水源来源和排水去向。
6)在图上适宜的位置绘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分类标准细分到三级地类按村进行统计,统计的各地类面积应与图面上各类用地面积比例相符。
3、图幅图式1)图幅幅面图幅的幅面可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当幅面过大时可分幅绘制,不做严格的限制,图幅的整体布局如图1:2)图名图名应与项目名称一致:***县(市/区)***镇(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现状图。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eda6ebaeaad1f346933f41.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要求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f477f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6.png)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整治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的要求和相关规范入手,探讨如何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要求基本要求土地整治规划图件是土地整治规划的结果,是考虑到整个区域、不同地段地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而形成的土地利用模式。
因此,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地图尺度要求比较明确。
2.地形要实测,要有明显地貌特征,地貌模拟要精细,地貌要素需要充分反映实际情况。
3.江河、湖泊、水塘等水系要真实、清晰地标记出来,在水域内要标明水位。
4.土质与工程地质,农用土地及特色景观等要素需要标注,图件中不得缺失。
5.坡度、坡向要标示,地震震度、风、雨、气候类型等要素要充分考虑。
矢量图件与栅格图件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可以分为矢量图件和栅格图件。
两者的区别在于数据的格式不同。
矢量图件主要借助矢量地图制作软件,将地图表达成为各种点、线、面等不同的矢量要素。
这种图件语义明确、可修改和复合的优点,往往被用于CADD系统中,方便对土地整治后的公共设施进行建设规划。
栅格图件则主要由成百上千的像素点组成,而像素点的空间位置,则通过引进统计方法,来表示不同区域的土地分布。
这种图件能够比较直观地表现地域,对于土地多角度的分析、处理和表达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土地整治相关数据要求一份全面且准确的数据资料,能够优化土地整治,在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实施和验收四个阶段,发挥关键性作用。
遥感影像数据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土地整治需要的各种地表信息,如土地类型、形态、质量、变化等。
遥感影像数据需要能够清晰显示不同的土地用途、地物覆盖等信息,且在时间上不能滞后太长。
同时,要注意影像的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过程,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地形数据地形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土地的地理特征,如海拔、坡度、坡向、流量等。
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
![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37f54a1524de518964b7ded.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北京得力合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前言为实现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制图的标准化,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作。
土地整理图样应准确表达实际情况和规划设计的意图,并保证图面的质量。
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的图例、图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未包括在本规范内且工作需要的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规范用词2.1 术语2.1.1 项目现状图反映项目区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简称现状图。
2.1.2 项目规划图反映规划后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件,简称规划图。
2.1.3 单体工程设计图反映项目区工程结构、材料、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图件。
包括建筑物设计图、沟渠道路断面图、机井柱状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辅助图。
2.1.4 图例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用于方便读图和使用的有关符号的解释。
2.1.5 图式规划图、现状图及工程设计图所遵循的式样。
包括图幅、图标、字体比例、地块注记及着色填充等。
2.1.6 图样在图纸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原理绘制的表示被绘制对象的位置、大小、构造、功能、原理、流程等的图。
2.1.7 地块是沟渠道路等控制的同一地类的最小单元。
2.1.8 图斑指按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将图中各类型用地填充相应颜色和线形,形成斑块状。
2.2 规范用词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选择,在有条件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应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如非必须按所指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27431fcc7931b765ce1569.png)
表C.2规划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
单位为公顷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规划前
规划后
增(+)
减(-)
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耕地(01)
水田(011)
水浇地(012)
旱地(013)
小计
园地(02)
果园(021)
茶园(022)
其他园地(023)
小计
······
······
······
······
合计
注:可根据需要,在二级地类基础上续分土地利用类型。
WGGD
高压输电线路
GYSD
低压输电线路
DYSD
水源
SY
塘堰(坝)、小型拦河坝(闸)、农用井、小型集雨设施等
渠系建筑物
QXJZ
水闸、渡槽、倒虹吸、农桥、涵洞、跌水、陡坡、量水设施等
泵站
BZ
配电装置
PDZZ
表A.1(续)
序号
分类
图层要素
图层名称
说明
7
土地整治工程
田间道路
田间道
TJD
生产路
SCL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结构表
表C.1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单位为公顷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土地权属单位1
土地权属单位2
······
合计
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耕地(01)
水田(011)
水浇地(012)
旱地(013)
小计
园地(02)
果园(021)
茶园(022)
其他园地(023)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e164e6ba0d4a7302763a1a.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流程(适用于MAPGIS制图软件)二○○八年二月十八日目录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 (1)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 (1)二、规划图的制作要求 (4)项目制图流程 (13)三、可研现状图 (13)四、可研规划图 (15)五、设计现状图 (16)六、设计规划图 (17)七、土方调配图 (18)八、图幅整饰中注意的问题 (21)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项目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件。
现状图不仅要能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而且要能反映最新的地类变更数据,当前,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在以实测地形图与最近更新过的建库现状图叠加的图件为基础进行制作的。
1、比例尺的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图我省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对于规模超过600公顷的平原地区项目可以采用1:5000的比例尺。
2、现状图的图面要素1)实测地形图应作淡化处理(推荐图层颜色为灰色RGB(192,192,192)),作为背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2)应明确绘制出项目建设区边界,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标注经纬度坐标。
3)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地类界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行政乡镇和村组的名称应在图上标注清楚,各地类符号与权属界线应与图例一致。
4)项目区的主要现状地物(道路、水系及流向、沟渠、机井、蓄水池、居民点、堤坝、电力设施、地下管线、桥梁、大型涵闸等建(构)筑物)应在图上准确标注。
5)项目区与周边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与外界的连接关系应标注清楚,水源地和排水承泄区不能在图内反映的应标注出水源来源和排水去向。
6)在图上适宜的位置绘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分类标准细分到三级地类按村进行统计,统计的各地类面积应与图面上各类用地面积比例相符。
3、图幅图式1)图幅幅面图幅的幅面可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当幅面过大时可分幅绘制,不做严格的限制,图幅的整体布局如图1:2)图名图名应与项目名称一致:***县(市/区)***镇(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现状图。
土地项目设计制图规范
![土地项目设计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809f61aeaad1f346933fe6.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北京得力合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前言为实现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制图的标准化,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作。
土地整理图样应准确表达实际情况和规划设计的意图,并保证图面的质量。
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的图例、图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未包括在本规范内且工作需要的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规范用词2.1 术语2.1.1 项目现状图反映项目区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简称现状图。
2.1.2 项目规划图反映规划后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件,简称规划图。
2.1.3 单体工程设计图反映项目区工程结构、材料、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图件。
包括建筑物设计图、沟渠道路断面图、机井柱状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辅助图。
2.1.4 图例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用于方便读图和使用的有关符号的解释。
2.1.5 图式规划图、现状图及工程设计图所遵循的式样。
包括图幅、图标、字体比例、地块注记及着色填充等。
2.1.6 图样在图纸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原理绘制的表示被绘制对象的位置、大小、构造、功能、原理、流程等的图。
2.1.7 地块是沟渠道路等控制的同一地类的最小单元。
2.1.8 图斑指按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将图中各类型用地填充相应颜色和线形,形成斑块状。
2.2 规范用词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选择,在有条件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应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如非必须按所指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36f324c52d380eb62946d66.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f7cd93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a.png)
河南一、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是进行项目施工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施工设计图的编制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符合相关政策.2、对已批准的规划设计中规划图上规划的工程项目按施工要求逐项落实到每一个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及其它工程。
3、施工图设计必须坚持在规划项目量不减少、施工质量不降低、预算投资不突破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图设计。
4、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建造物,在对建造物地基承载力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各类建造物结构设计(机耕桥、人行桥、泵站、水闸、堤坝、渡槽、倒虹吸、跌水等),核实原初步设计是否达到安全、稳定和使用要求。
5、完善单体图设计,绘制各类建造物施工图,施工图包括建造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安装施工图,各类施工图应编制目录、序号,首页应有总说明,对各类建造物提出施工要点、工艺要求、施工工序、主要材料和做法,并提出施工质量要求。
(一)土地平整工程1.核实每一个田块的平整(推土)工程量,进行土方平衡计算,需要调配土方的应绘制土方调配图。
明确土方的搬运方向、搬运量,土方开挖深度和范围、土方填埋深度和范围。
2.核实拆迁村庄平整工程量和附属物数量。
3.典型田块能说明项目区典型田块的形式,确定各种形式的典型田块所代表的区域;各种主要农用地用地类型均应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分别进行典型田块设计;典型田块设计应能够代表该用地类型所处的地形条件;田间工程应具有代表性;设计应重点说明田块内部道路、沟渠、防护林等田间工程的布置关系 ;按相关制图规定绘制典型田块设计图。
(二)农田水利工程1.对各灌排渠道(支斗渠、支斗沟、田间灌排农沟、农渠)绘制纵断面图,根据纵断面图绘制各桩号相应横断面图并计算土方 (图上附土方表) ,有护砌工程的硬化沟渠要说明做法并计算工程量。
2.所有的斗沟、斗渠都要绘出纵断,并画出分段横断图,农沟、农渠可绘出几条有代表性的.3.对修复的沟渠落实清淤沟、渠、塘堰需清淤部位的深度、宽度,画出断面图,并计算工程量。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961770c76c66137ee061990.png)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1规划图件1.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件包括主件和附件。
a)主件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b)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图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应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或地籍图)叠加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编制。
c)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的主要内容:1)各类用地的规划布局以及地块或田块的布置;2)地块或田块设计高程;3)沟、路、林、渠、桥、闸、涵、井、电力、配套建筑等的位置;4)居民点的布局;5)权属调整后的界线;d)图面配置内容应包括:图名、图廓、图例、方位座标、坐标系统、指北针、邻区名称界线、图签栏等。
图签栏应包括图名、图号、核定人、审查人、校核人、规划单位、制图单位、描图单位、比例尺、制图时间等内容。
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10000的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可以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为基础,通过补充修改进行编制,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应分幅编制。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的主要内容1)境界线、土地权属界线。
2)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明显或重要地物点。
3)现状图例应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929—1995)及《地形图图式》(GB/T7829—1995;GB/T5791—93)。
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地形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10000的土地开发整理地形图可以以已有的地形图为基础,通过补充测量进行编制,或重新进行测量。
1.4规划附件a)规划方案审议及重要会议纪要b)规划数据、图表等基础资料c)涉及到村镇改造的整理区,应附上村镇建设规划图d)土地整理前后各类用地平衡表2设计图件(1)农田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图a)土方工程图土方工程图上应标出挖方或填方位置的高程并注记该位置的填高或挖深。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7f556a2aef8941ea66e054b.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文案大全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土地项目制图规范
![土地项目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9bd7d72647d27284b735197.png)
制图规范一、图纸幅面1、图纸大小常用图纸可分为A0、A1、A2、A3、A4,各型号图纸大小见表1 表1 图纸规格大小2、图框加长图框加长一般按图框的一半加长,具体参照公司标准图框。
二、图纸文字1、标题栏文字标题栏文字采用仿宋体,各规格图纸标题栏文字大小参照公司标准图框。
2、图纸内容文字表2 图纸文字大小三、图例图纸图例参照2012年自治区国土厅推广使用的“兴边富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典型项目设计图例”执行。
项目现状图图例见表3,项目规划图图例见表4。
表3 项目现状图图例表4 项目规划图图例续表4 项目规划图图例续表4 项目规划图图例四、建筑物编号规则1、现状图建筑物编号2、规划图建筑物编号五、图件要素1、现状图现状图图名应与立项批复项目名称一致,图件字体应符合要求。
图件中应包含以下要素:(1)项目区坐标网格(2)项目区四至坐标(3)项目区界限及村界(4)项目区水源情况,河流标明水流流向,水库标注水库的总库容、有效库容、设计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5)项目区对外交通道路,标注道路去往方向、道路名(6)项目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7)现状道路特性表(8)现状灌溉渠道特性表(9)现状排水沟特性表(10)现状村内排污沟特性表(11)图例(12)指北针及比例尺(13)建筑物编号说明2、规划设计图规划图图名应与立项批复项目名称一致,图件字体应符合要求。
图件中应包含以下要素:(1)项目区坐标网格(2)项目区四至坐标(3)项目区界限及村界(4)项目区水源情况,河流标明水流流向,水库标注水库的总库容、有效库容、设计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5)项目区对外交通道路,标注道路去往方向(6)整治前后项目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7)田间主道工程特性表(8)田间次道工程特性表(9)生产路工程特性表(10)村内道路工程特性表(11)灌溉渠道工程特性表(12)排水沟工程特性表(13)村内排污沟工程特性表(14)项目新增耕地汇总统计表(15)水工建筑物工程量统计表(16)道路附属建筑物工程量统计表(17)平整区位置示意图(18)图例(19)指北针及比例尺(20)建筑物编号说明(21)对设计后项目新增耕地在图上进行标注,并做好统计,说明来源(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其他草地,废弃沟渠道路回填,坑塘水面)要与二调图进行比对。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d7c5ec69e31433239689338.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河南一、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是进行项目施工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施工设计图的编制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符合相关政策。
2、对已批准的规划设计中规划图上规划的工程项目按施工要求逐项落实到每个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及其它工程。
3、施工图设计必须坚持在规划项目量不减少、施工质量不降低、预算投资不突破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图设计。
4、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建筑物,在对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各类建筑物结构设计(机耕桥、人行桥、泵站、水闸、堤坝、渡槽、倒虹吸、跌水等),核实原初步设计是否达到安全、稳定和使用要求。
5、完善单体图设计,绘制各类建筑物施工图,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安装施工图,各类施工图应编制目录、序号,首页应有总说明,对各类建筑物提出施工要点、工艺要求、施工工序、主要材料和做法,并提出施工质量要求。
(一)土地平整工程1.核实每个田块的平整(推土)工程量,进行土方平衡计算,需要调配土方的应绘制土方调配图。
明确土方的搬运方向、搬运量,土方开挖深度和范围、土方填埋深度和范围。
2.核实拆迁村庄平整工程量和附属物数量。
3.典型田块能说明项目区典型田块的形式,确定各种形式的典型田块所代表的区域;各种主要农用地用地类型均应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分别进行典型田块设计;典型田块设计应能够代表该用地类型所处的地形条件;田间工程应具有代表性;设计应重点说明田块内部道路、沟渠、防护林等田间工程的布置关系;按相关制图规定绘制典型田块设计图。
(二)农田水利工程1.对各灌排渠道(支斗渠、支斗沟、田间灌排农沟、农渠)绘制纵断面图,根据纵断面图绘制各桩号相应横断面图并计算土方(图上附土方表),有护砌工程的硬化沟渠要说明做法并计算工程量。
2.所有的斗沟、斗渠都要绘出纵断,并画出分段横断图,农沟、农渠可绘出几条有代表性的。
土地整理制图规范
![土地整理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6ced0e6c85ec3a87c2c564.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要求E.1 绘图要求E.1.1 一般规定E.1.1.1 以版面整洁、布局合理、美观为原则。
E.1.1.2 按规定图式、图例绘制。
E.1.1.3 本附录所称图纸分为现状图、规划图、工程设计图三部分,其它类型图纸可参照执行。
E.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E.1.2.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指能够反映项目区现状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纸。
E.1.2.2 测绘比例尺应以能够准确反映现状并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为原则,我市区县级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比例尺不小于1:2000。
E.1.2.3 现状图测绘要素现状图测绘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并注意下列事项:——测绘项目区内各种地类面积及位置,并分权属、分坡度、分类统计。
统计时应以5度为一个级别进行统计,当一个现状图斑内坡度变化超过5度,应分开统计,并在图中标明图斑号。
——调查测绘项目区内沟渠走向、宽度、水深、堤顶高程,道路宽度、路面材料。
——测绘项目区内水工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的位置。
——调查测绘地类界和土地所有权属界线。
——测绘项目区外必要的水系、道路等内容,以反映与区内的相互联系。
——对项目区内的塘、坝、库等水源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绘。
——拟建塘、坝、库等工程选址处要加密测点或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涉及拆迁的居民点、建筑物的位置、面积、权属。
——调查标注项目区的电力线路及附近变电站。
E.1.2.4 现状图绘图要求现状图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图例绘制清晰,色调协调,地类界线明显,图例及色标按有关规定执行。
——较为重要的道路、灌排沟渠等线性地物应按比例尺绘制。
道路、灌排沟渠等级及结构形式宜进行标注。
——项目区内的建筑物(如水工建筑物)应标注于图纸上。
——项目区内权属界线应标注清楚,按具体的土地所有权属主体。
——排水涉及到沟道、湖泊、外河等,需要标注堤顶高程、水位等。
区外道路应有与区内连接段。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共37页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共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b85fb09701f69e314232943b.png)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要求E.1 绘图要求E.1.1 一般规定E.1.1.1 以版面整洁、布局合理、美观为原则。
E.1.1.2 按规定图式、图例绘制。
E.1.1.3 本附录所称图纸分为现状图、规划图、工程设计图三部分,其它类型图纸可参照执行。
E.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E.1.2.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指能够反映项目区现状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纸。
E.1.2.2 测绘比例尺应以能够准确反映现状并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为原则,我市区县级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比例尺不小于1:2000。
E.1.2.3 现状图测绘要素现状图测绘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并注意下列事项:——测绘项目区内各种地类面积及位置,并分权属、分坡度、分类统计。
统计时应以5度为一个级别进行统计,当一个现状图斑内坡度变化超过5度,应分开统计,并在图中标明图斑号。
——调查测绘项目区内沟渠走向、宽度、水深、堤顶高程,道路宽度、路面材料。
——测绘项目区内水工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的位置。
——调查测绘地类界和土地所有权属界线。
——测绘项目区外必要的水系、道路等内容,以反映与区内的相互联系。
——对项目区内的塘、坝、库等水源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绘。
——拟建塘、坝、库等工程选址处要加密测点或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涉及拆迁的居民点、建筑物的位置、面积、权属。
——调查标注项目区的电力线路及附近变电站。
E.1.2.4 现状图绘图要求现状图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图例绘制清晰,色调协调,地类界线明显,图例及色标按有关规定执行。
——较为重要的道路、灌排沟渠等线性地物应按比例尺绘制。
道路、灌排沟渠等级及结构形式宜进行标注。
——项目区内的建筑物(如水工建筑物)应标注于图纸上。
——项目区内权属界线应标注清楚,按具体的土地所有权属主体。
——排水涉及到沟道、湖泊、外河等,需要标注堤顶高程、水位等。
区外道路应有与区内连接段。
——河流、坑塘、湖泊等水系应标示清晰。
水源涉及到塘、坝、水库等,需要标注该蓄水工程的特征水位,如堤顶高程、溢洪水位、灌溉渠首水位等。
——涉及居民点拆迁工程的应对需要拆迁的建筑物进行标注。
不涉及拆迁的建筑物只绘制其范围界线即可。
——项目区电力线路要区分高低压线路并注明电压等级,根据调查注明项目区附近的可利用变电站。
——必须标注土地利用变更日期和绘制土地利用结构表(按新三级地类统计并具体到土地所有权属主体)。
——图幅整饰包括图名、图例、坐标系统、指北针、编制单位、比例尺、制图日期等内容。
——现状图应按5度坡度级,标明各图斑坡度。
E.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编制要求E.1.3.1 规划图指反映规划后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纸。
E.1.3.2 图样比例尺用不小1:2000。
E.1.3.3 规划图绘制要素规划图要反映原始地形、地物。
规划图要绘制反映规划后土地利用的地类符号或以色标标识土地分类。
必须绘制能够反映整理前后土地利用变化的面积统计表。
要清晰标识出原有工程(规划后仍继续使用的)设施。
规划图上应绘制工程特性表。
清晰标识道路、渠道(流向)、排水沟(流向)、防护林、机井、农桥、闸、涵、电力线路、跌水及其它有关建(构)筑物的位置。
线型工程标注位置,其中心图上位置和构筑物中心点位置与实际位置误差不大于10米,标示项目区外附近的重要地物,如道路、干渠、河流、排水承泄区等,反映与区内相应工程的联系。
规划图要清晰标明土地平整区和非土地平整区,并在土地平整区标明工程量,工程量与文本数据保持一致。
图幅整饰要齐全,布局要协调美观。
E.1.3.4 规划图绘制要求规划图必须以现状图为底图绘制。
地类符号和色标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绘制,整理后的各地类面积按片统计。
表名统一规定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
按工程类别不同,用不同的方法标示。
如建筑物(水工建筑物等)以汉字或字母注明其名称及编号。
清晰标识道路、渠道(流向)、排水沟(流向)、防护林、机井、农桥、闸、涵、电力线路、跌水及其它有关建(构)筑物的位置,并按编号规则规划图上的工程编号遵循如下规定:——以工程名称汉语拼音字母标示为主。
——道路编号为:TJD1、2…,SCL1、2…,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顺序。
具体字母可根据实际调整,但应在图例中标明。
——渠道编号:按水渠级别分类编号——排水沟编号规则与渠道相同。
——建筑物编号原则上以顺序标号为主,但应以该建筑物的专业称呼汉语拼音字母加数字构成编号。
如涵洞、农桥、水闸(进水闸、节制闸等)、泵站、蓄水池、渡槽、倒虹吸、陡坡、跌水等。
图幅内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顺序编排。
与区外相关工程的连接可用文字、箭头及规定线型标示。
各种注记一般为正向,字头朝向北轮廓,沟渠、道路、管道、河流沿走向标注。
图幅整饰包括图名、图例、坐标系统、指北针、编制单位、比例尺、制图日期等内容。
图名统一规定为:××××项目规划图-××片,宜放在图框线外,字体为黑体,字号根据图纸大小而定。
图纸左下脚,图框线外应标注该幅图纸所采用的高程系和坐标系。
E.1.4 工程设计图(单体图)制图要求E.1.4.1 本标准所称工程设计图包括建筑物设计图(剖面图和配筋图)、沟渠道路断面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辅助图纸。
E.1.4.2 工程设计图绘制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
E.1.4.3 工程设计图采用A3图幅,图式按4.2节规定执行。
E.1.4.4 设计图纸标注应齐全,并标注每类单体建筑物应有工程量和用材量表。
E.1.4.5 设计图纸应能够精确标示建筑物结构尺寸和建筑材料,要求有平面、立面和剖面图。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有配筋图。
E.1.4.6 田间道、水渠、引水管须绘制纵断面图,纵断面图比例尺应大于1:2000;过水断面超过1m2的排水沟、挖填方量较大的生产路需绘制纵断面图,一般小型排水沟、生产路可不绘制纵断面图。
E.1.4.7 各线型工程横断面图应标明开挖工作面。
E.1.4.8 各建筑物设计图纸要有设计标准说明,必要时要注明施工注意事项。
E.1.4.9 工程设计图样中(A3幅面),说明及注释应采用仿宋体,宜放置在图纸的左下方或标题栏上方。
说明及注释应编序号,采用数字形式,左对齐。
E.1.4.10 图纸单位应采用m或mm,一般高程、田面长度(宽度)采用m 为单位,钢筋、结构尺寸采用mm为单位。
E.1.4.11 图纸标注工程量计量精度按如下规定执行:——土方、混凝土、浆砌石、砖砌体以立方米计,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钢筋以千克计,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面积以平方米计,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E.2图式E.2.1 一般规定本标准图式包括通用图式和综合图式两种类型。
通用图式除本标准所列外,若遇到特殊情况,本标准不能满足时,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E.2.2 通用图式通用图式包括图纸幅面、标题栏、比例和字体图纸幅面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规划图及工程设计图图纸宜按表E.3规定的图幅绘制(单位为毫米)。
图框用粗实线绘制,如图E.4所示表E.3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图E.1 图框和标题栏图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规划图图幅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确定,不作严格限制,以可复制和内容完整表达为准,可参考表E.4所列加长图幅(单位为毫米)。
表E.4加长幅面标题栏图样中标题栏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图样中的标题栏应放在图纸右下角。
——标题栏的外框线为粗实线,分格线为细实线。
——标题栏格式、内容和尺寸,按图E.2、图E.3、图E.4所示式样绘制。
图E.4 标题栏中单项工程栏分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和其它四类。
图E.2 标题栏图(现状图)图E.3 标题栏图(规划图)图E.4 标题栏图(工程设计图)比例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形尺寸之比,比例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土地整理工程图样的比例应按表E.5选用,并应优先选择常用比例。
表E.5 比例当整张图纸中只用一种比例时,应注写在标题栏内。
否则,应按如下格式注写,且比例的字号应比图名小一号。
平面图1:500字体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等均应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同一图样中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和字母,采用小一号字体。
字体应采用仿宋体。
E.2.3 综合图式综合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
综合图图式应符合本标准通用图式的具体要求,其中图式的幅面可根据建设规模具体确定,不作严格限制,以可复制和内容完全表达为准,宜参考表E.3和E.4所列幅面,标题栏应采取图E.2或图E.3式样。
综合图样中除应在标题栏中注明图名外,可在视图正上方用较大字号书写图名,使用字号可根据图幅大小及图样布置情况确定。
综合图图样比例可按照表E.6中规定选用,若不能满足时,宜参考表E.5确定。
表E.6 综合图图样常用比例综合图中必须绘制各主要地物、建筑物、标注必要的高程、地类标注、权属界限、坐标网(或千米网)等具体内容,还要绘制指北针和必要的图例。
土地利用现状图可采用标准分幅图,注明土地利用变更日期,着色和地类符号应按表工程总体布置图应绘制在地形图上,填注规划或措施布置内容。
指北针位置一般在图的右上角,必要时也可在左上角,按图E.5所示式样绘制。
图E.5 指北针图图例符号及图例栏应符合下列要求:——综合图样中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的图例式样标注必需的图例符号。
——在地块上绘制图例符号,一般一个地块填2-3个图例符号,面积较大的地块根据情况填充多个图例符号。
——图例栏宜放置在图样的右下角标题栏上方,大小根据图幅而定,以能清楚反映图例为准。
着色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综合图的需要,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等图式中,不同属性状况可以不同着色予以表示,但要求色泽谐调、清晰。
——土地利用现状图按表E.7规定的色标绘制。
着色应按《土地分类》(国土资发[2001]255号)划分的三级地类绘制。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按表E.7规定的色标绘制,若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调整颜色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但主色调不变。
表E.7 土地利用色标表续表E.7 土地利用色标表续表E.7 土地利用色标表E.3图例E.3.1 一般规定图例分为通用图例和综合图例。
通用图例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TD/T1011~1013-2000、SL73-95和GB/T 7927-1995《地形图图式》要求。
E.3.2 通用图例通用图例包括境界、水系及附属建筑物等图例。
境界图例中的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地区(自治州、盟、地级市)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乡(镇、农场、林场、牧场)界,应按GB/T 7927-1995中的规定绘制,其余按表E.8境界图例规定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