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比表面积和孔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 ——BET吸附等温式
单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无法描述除Ⅰ型等温线以外的其他 等温线。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布朗诺尔(Brunauer)、埃米特 (Emmett)和泰勒(Teller)提出了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并且 建立了相应的吸附等温方程,通常称为BET等温方程。
BET模型假定:
吸附表面在能量上是均匀的,即各吸附位具有相同的能量;
C = m/ b + 1
vm = 1/(m + b)
P 1 C 1 P V P0 P CVm CVm P0
以P/V(P0-P)对P/P0作图, 得一直线
5
根据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出形成单分子层的吸 附量Vm=1/(斜率+截距)和常数C=斜率/截距+1.
BET吸附等温方程(1-12)――――单层饱和吸附量 vm : 1 (1-13) vm =
斜率+截距
来自百度文库
设每一个吸附分子的平均截面积为Am(nm2) ,此 Am就是该吸附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占据的表面积: (1-14) Vm -18 2
Sg = Am ×NA × ×10 22414 m /g
式中 NA——阿伏伽德罗常数(6.02x1023)。
*埃米特和布郎诺尔曾经提出77K(-195℃)时液态六方密堆 积的氮分子横截面积取0.162nm2,将它代入式(1-14)后, 简化得到BET氮吸附法比表面积的常见公式: (1-15) 2
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 吸附质:被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如氮气).
通常采用氮气,氩气或氧气为吸附质进行多孔物的比 表面,孔体积,孔径的大小和分布的测定.也可通过完 整的吸附脱附曲线计算出介孔部分和微孔部分的体 积和表面积等.
吸附平衡等温线:以压力为横坐标,恒温条件下吸附质在
吸附剂上的吸附量为纵坐标的曲线. 通常用比压(相对压力)p/p0表示压力,p 为气体的真实压力,p0为气体在测量温度 下的饱和蒸汽压.
a)c﹥2 , II型吸附等温线; b)c﹤2, III型吸附等温线
BET公式适用比压范围: 0.05≤x≤0.35
6
(1-12) 式中 p0――吸附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汽压; vm——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
C——BET方程C常数,其值为exp{(E1-E2)/RT},
E1为第一吸附层的吸附热。 由式(1-12)可见,当物理吸附的实验数据按 p/v (p0-p) 与 p/p0 作图时应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m = (C-1) /(vmC),在
吸附量ν
相对压力p/p0
Ⅳ型等温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等温线,反应的是固体 均匀表面上谐式多层吸附的结果。(有毛细凝聚现象 发生) Ⅴ型等温线很少遇到,而且难以解释,虽然反映了吸 附质与吸附剂之间作用微弱的Ⅲ型等温线特点,但在 高压区又表现出有孔充填(毛细凝聚现象)。
Ⅳ型、Ⅴ型曲线则有吸附滞后环的可能原因 吸附时有孔壁的多分子层吸附和在孔中凝聚两种因素产
Sg = 4.325vm m /g
*实验结果表明,多数催化剂的吸附实验数据按BET作图时的 直线范围一般是在p/p0 0.05-0.35之间。
*C常数与吸附质和表面之间作用力场的强弱有关。给定不同 的C值,并以v/vm对p/p0作图,就得到下图的一组曲线。
常数c作参数,以吸附重量或 吸附体积(W/Wm或V/Vm) 对x=P/P0作图。
Brunauer分类的五种等温线类型
Ⅰ、Ⅱ、Ⅳ型曲线是凸形
Ⅲ、Ⅴ型是凹形
Ⅰ型等温线相当于朗格谬尔单层可逆吸附过程。
Ⅱ型等温线相当于发生在非孔或大孔固体上自由的单一 多层可逆吸附过程,位于p/p0=0.05-0.10的B点,是等温线
的第一个陡峭部,它表示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
Ⅲ型等温线不出现B点,表示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 很弱.
生,而脱附仅由毛细管凝聚所引起。
这就是说,吸附时首先发生多分子层吸附,只有当孔壁上的 吸附层达到足够厚度时才能发生凝聚现象;而在与吸附相同 的p/p0比压下脱附时,仅发生在毛细管中的液面上的蒸汽, 却不能使p/p0下吸附的分子脱附,要使其脱附,就需要更小 的 p/p0 ,故出现脱附的滞后现象,实际就是相同 p/p0 下吸 附的不可逆性造成的。
比表面积和孔径计算
BET BJH
•吸附现象:
吸附作用指的是一种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附着在另一种物 质表面上的过程-----物质在界面上变浓的过程。界面上的 分子与相里面的分子所受的作用力不同而引起的。
*气-固接触面来说,由于固体表面分子受力不均衡,就产生一个剩余
力场,这样就对气体分子产生吸附作用。 *吸附的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例如振动)。 *气体分子能克服固体表面的引力,会离开表面造成脱附。 *吸附与脱附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
被吸附分子间的作用力可略去不计; 固体吸附剂对吸附质——气体的吸附可以是多层的,第一层未饱和吸附时 就可由第二层、第三层等开始吸附,因此各吸附层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 自第二层开始至第n层(n→∞),各层的吸附热都等于吸附质的液化热。
多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 ——BET吸附等温式
p 1 C-1 p 按照朗格谬尔吸附等温方程的推导方法同样可得到 BET吸 = 附等温方程: v( po-p) vmC vmC p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