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街区-商业调研及业态分析

合集下载

京式文创提升首都文化自信的设计调研报告——以北京核心街区前门后海国子监为例

京式文创提升首都文化自信的设计调研报告——以北京核心街区前门后海国子监为例

京式文创提升首都文化自信的设计调研报告——以北京核心街区前门后海国子监为例设计调研报告:京式文创提升首都文化自信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和文化多样性的兴起,北京的文化自信逐渐受到冲击。

因此,提升首都文化自信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次调研以北京核心街区前门、后海、国子监为例,探讨京式文创对提升首都文化自信的设计策略。

二、背景1.前门:前门作为北京古城的南大门,是北京城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前门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聚集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和时尚消费的文创集聚区。

2.后海:后海是北京城区中最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街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湖光山色。

与前门不同,后海地区更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以及古建筑保存和活化利用。

3.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一所教育机构,是北京城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场所,国子监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代表性。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法,以了解京式文创在前门、后海和国子监这三个核心街区中的实践情况和对首都文化自信的贡献。

四、调研结果1.前门京式文创:前门京式文创的核心理念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及与时代的融合。

在前门地区,我们发现不少京式文创品牌和设计作品,如传统工艺品的创新设计、京剧文化的推广等。

这些京式文创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注入了现代元素,吸引了广大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

2.后海京式文创:后海京式文创的特点是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在后海地区,我们看到了一些兼具艺术和创意的文创产品,如各类艺术品、手工艺品等。

这些京式文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与现代艺术相互融合,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3.国子监京式文创:国子监京式文创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在国子监地区,我们发现许多京式文创设计都与传统文化有关,如国子监周边的文创产品、艺术展览等。

北京旧城区历史性街道空间环境活力影响因素和提升设计策略——以国子监历史文化街为例

北京旧城区历史性街道空间环境活力影响因素和提升设计策略——以国子监历史文化街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旧城区历史性街道的活力丧失,街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日趋严重。

为了找出街道空间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提高空间环境质量。

通过对国子监历史文化街进行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从而总结出历史性街道活力营造问题。

提出历史性街道活力营造的原则和改善策略,为今后历史性街道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旧城区历史性街道街道环境活力营造设计原则及方法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9-0069-03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ties,the vitality of the historic streets in the old city has been lost,and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ecline of the stree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oot cause of the lack of vitality in the street space,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Conduct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of GuoZiji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 Thus summed up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street vitality cre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building the vitality of historic streets,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historic street renovation. Keywords:Old city Historic street Street Environment Creation of vitality Design philosophy and method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张祎竹引言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物质水平和精神需求,街道更新与改造的政策正在逐步完善。

申论考试应试指导第六章常用申论文体(4)

申论考试应试指导第六章常用申论文体(4)

申论考试应试指导第六章常用申论文体(4)九、说明文举例分析【例门国子监街国子监街位于北京城的北部。

街东口与雍和宫大街相通,西口连着安定门内大街。

这条街有着至少570余年的悠久历史。

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修建了皇城、太庙和天、地、日、月等坛之后,当然不会忽视在北城根大兴土木——建立孔庙和太学。

于是,国子监街也就由此而出现。

国子监街还有一个比较正规的街名——成贤街。

这三个字工工整整地雕刻在街的东西两口的两座巍峨的牌楼上。

牌楼为砖木结构, 朱红漆的楼柱。

辉煌,不敢说;庄严,足够得上。

从街东口往里漫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与外面喧闹的世界迥然不同的景象:幽静、深邃。

道边参天的古槐,路两侧红墙灰瓦的四合院,让你领略到老北京街道的那种古朴而绝不寒酸的韵味。

打个比方吧:喝毕咖啡、扎啤、可乐、果茶,若是这时面前又恰好摆上一碗冰镇的、加了桂花的信远斋老字号的酸梅汤,我想没有人会不动心的。

往街的深处继续前行,路边出现几组高大的石碑。

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写着两行大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原来这是有名的“下马石碑”,它标志着孔庙、太学的禁地到了。

据说,出于对孔圣人的至尊至敬,甚至连皇帝御驾至此,也要下辇或下舆来“龙行七步”呢。

国子监街是条文化色彩浓郁的街。

就拿街中的孔庙来说,大殿内除陈列全套祭孔仪仗外,还悬挂着十三件无价之宝——明清十二位帝王和民国的黎元洪总统手书的十三块赞扬孔子懿行的匾额。

其中有康熙帝御笔亲书的“万世师表”四字匾,后来被悬在殿外屋檐下最醒目之处。

与孔庙相邻的太学的大院内,有一座碑林,它和曲阜的孔家碑林不同,碑上刻着的不是逝者的铭文,而是密密麻麻、数以万计的明清两代中了进士的国子监的太学生的大名。

遗憾的是,这条文化色彩浓郁的古街在当代也曾饱含悲剧色彩。

那是在1966年夏秋之交,深受北京人民爱戴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就在这以“大儒大雅”著称的孔庙胜地,惨遭批斗毒打,次日晚,含冤葬身太平湖底。

北京孔庙国子监景点介绍

北京孔庙国子监景点介绍

北京孔庙国子监景点介绍[北京孔庙国子监景点介绍]一、引言北京孔庙国子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心和儒家文化的象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群。

这座古代学府不仅是北京乃至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一步一步为您介绍北京孔庙国子监的风貌、建筑特色、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二、风貌概述北京孔庙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占地面积14340平方米,分为南部的孔庙和北部的国子监,两个部分相互呼应协调。

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格局严谨有序。

一进入大门,便能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仿佛跨入了古代士子学习的殿堂。

三、建筑特色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宫殿建筑和南方园林建筑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精华。

孔庙主体建筑包括大成门、大成殿、东西配殿、午门、碑廊等。

国子监主体建筑包括进士堂、廷试场、册封殿等。

1. 大成门:大成门为孔庙的正门,是一座两层石牌坊式的门楼,高大庄重,门额上刻有“大成至圣先师之庙”七个大字,彰显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大成殿,占地面积682.15平方米,采用明正黄色琉璃瓦覆盖,整体建筑气势恢宏。

3. 东西配殿:东西配殿位于大成殿两侧,是清代修建的,主要供奉孔子的追僧和嫡孙之灵。

4. 午门:午门位于孔庙院内,是通往国子监的必经之路。

午门以黄色琉璃瓦为顶盖,门额上刻有“午门”两个大字。

5. 进士堂:进士堂是国子监的核心建筑,是古代进士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之一。

进士堂高耸宏伟,内部设有考场、讲堂等区域,现在已改造成了中国古代科举文化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教育历史文物。

四、历史背景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由于北方没有孔庙,元朝政府将南方的孔庙搬迁到北京,从此成为中国历代王朝举行祭孔大典的地方。

明清两代,北京孔庙国子监得到了迅速扩建和完善,并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教育机构之一。

城市历史街区商业业态及古建利用情况分析——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城市历史街区商业业态及古建利用情况分析——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历史街区作为一种不尊重历史才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 建设的大力推进,必然面临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旧城市快速更 新、商业利益扩张等问题,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发展的博弈日 益激烈。在这种变化趋势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迫在 眉睫。
2、发展与建议 依据规划,建议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街区的发展模式 应采取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与博物馆模式相结合,突出地区 历史文化底蕴,建设保护风貌、发展经济和谐统一的产业
街区。 今天的南锣鼓巷已经基本结束了改造阶段,大体具备了完
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的投资环境。在历史风貌保护和环境 整治的同时,街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完善。
2014年6月下半月刊
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历史街区商业业态及古建利用情况分析
——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陈康琳 陈 琳 张雨生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本文以北京的传统历史街区——南锣鼓巷为例,通过实地 调研和分析,从街区商业业态入手,探讨传统历史街区在保护、商业利用方面的现状与发 展,总结经验和问题,以此对历史街区的后续发展问题进行初探,同时也为类似的街区保护 提供借鉴。
的商户,且在古巷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 3、现状与定位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里坊制”胡同院落
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1990年11月列入北京市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现有国 家、市、区文物保护单位21处。
南锣鼓巷的形象定位是“大都之心、元生胡同、民居风 情、创意空间”。“大都之心”表明了南锣鼓巷作为元大都几 何中心的重要区位地标的意义,“元生胡同”体现了城市肌理 与格局的历史价值,“民居风情”蕴含着北京典型传统四合院 民居的怀旧情怀,“创意空间”展示着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的 结合与提升。

北京商业街发展状况及思路

北京商业街发展状况及思路

北京商业街发展状况及思路——摘自“2003北京商业街国际论坛宣传资料”商业街是展示北京商业形象和发展水平的窗口,是北京商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商业街的发展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商业文化传统、商业流行时尚、休闲娱乐,旅游产业等密切相关,发展商业街是促进商业产业发展、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完善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随着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的商业街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仅有象王府井、西单这样的大型综合商业街区,还形成了很多初具特色发展雏形的商业街,如餐饮街,茶叶街、花卉街、图书街、建材街、服装街、酒吧街等。

其中东直门内餐饮街、马连道茶叶街,莱太花卉街。

十里河家居肆材街经过调整和规范基本达到特色商业街条件并经市商委命名,到2 01 0年,全市将形成10条左右具有鲜明经营特色和较大影响的特色商业街。

一、商业街基本情况1,王府井商业街王府井商业街历史悠久,“老、名,特、优、”店多,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通过对王府井商业街进行整治改造,保留发扬了一些知名“老字号”名店,如中国照相、大明眼镜店、瑞士钟表店、外文书店,全聚德烤鸭店等。

并迁回了—些已移走的“老字号”,如盛锡福、百草药店、四联美发厅等,突出了王府井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王府井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并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大型综合性商场最多的市级商业中心,目前总规模:营业面积31万平方米。

年销售额大体40多亿元。

2、西单商业街西单向业街形成于明清时期,建国后得以迅速发展。

该中心以经营中高档商品为上,基本形成了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文化、办公、旅游、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商业区。

目前商』:总体经营面积24万千方术,年销售额45.5亿元,3、前门商业街前门商业街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京城最大的商业中心,一些老店,名店至今尚存.在店铺布局、建筑形式、经营特色和品种等方面都体现了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

国子监观后感600字

国子监观后感600字

国子监观后感600字【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去传承、去发扬。

国子监,作为古代最高学府,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任。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国子监,对其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围绕国子监的历史、现状以及给我的观后感展开论述。

【国子监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始建于公元3世纪,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承担着培养统治阶层及精英分子的重任。

国子监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堪称文化瑰宝。

其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见证了千年文明的传承。

【国子监的建筑特色】国子监建筑群布局严谨,宏伟壮观。

入口处的琉璃牌楼引人注目,牌楼上的“国子监”三字熠熠生辉。

进入院内,古树参天,环境幽静。

主体建筑有大成殿、辟雍、彝伦堂等,各具特色。

其中,辟雍为圆形建筑,象征天圆地方,寓意天地合一,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国子监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国子监的教育理念以儒家学说为主,强调忠诚、敬业、孝悌、诚信。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

国子监不仅传授经典文化,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子们在这里研习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我国古代培养了大批人才。

【国子监的传承与创新】国子监在传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子监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如今,国子监已成为集教育、研究、传承、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观后感及启示】参观国子监,让我深感我国古代教育的博大精深。

国子监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学府,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国子监的传承与创新,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命力。

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参观国子监,让我对我国古代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国子监的精神内涵,如忠诚、敬业、孝悌、诚信等,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北京城市遗产转型中的原真性挑战:国子监历史街区的商业绅士化

北京城市遗产转型中的原真性挑战:国子监历史街区的商业绅士化

( 译者 :李涛,皮亚奇)
H| s t o r l c U r b a n L a n d s c a p e、 是 国
中国家的运作脉络 。 最后 , 文章进行 了总结性讨论 ,
认 为把 中国 的 旧城 改造 简单地 等 同
际上关注这一领域 的重要文件。
国子监 提供 了一个独特 的样本 ,
改造 和快 速城市 化 过程 中的城 中村
改造 。这些 案例 体现 了城 市转 型时
迫搬 离 ,土 地被 集 中收储 以后 ,城
市 旧区 再开 发 的价 值 就 凸显 出来 ,
而这 些原住 民恰恰 是一 个城 市遗 产
原真性 的基本组成部 分。 北 京 四合 院和胡 同 的历 史遗 产 价 值越 来越 受 到重视 ,但 这也 是 近
j i n g S U r b a n He r i t a g e : T h e C o mme r c i a l Ge n t d —
f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Gu o z i j i a n Hi s t o r i c A r e a [ J 】
有 关这 一住 房 私有 化 过程 的批 评 ,主 要聚 焦于 社 会地 位低 的低 收
入 群 体 的 大 规 模 搬 迁 , 因 为 这 一 过
化 规律 下令 其产 生 更高 的价值 。 这
种 商业 价值 既 可 以服务 于旅 游业 , 也 可 以服 务于 房地 产业 。但 是从城 市 历 史 遗 产 保 护 的 角 度 看 ,却 是 对
f o r ma t i o n o f B e i j i n g ‘ S U r b a n H e r i t a g e :

北京好玩的胡同

北京好玩的胡同

北京好玩的胡同北京好玩的胡同之国子监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这里位居老北京城的最东北角,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极为有价值的胡同片区之一。

这条街也是北京城最适合散步的街道之一,尤其是夏日,绿树成荫,舒适恬静。

老北京的素美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此相比,临街而居的雍和宫里更是热闹非凡,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雍和宫东侧的柏林寺以及通教寺则进一步加深了该片区寺院文化的色彩。

北京胡同周边胡同国子监街:国子监街,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

清代名“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又称国子监胡同。

经过修缮后的孔庙和国子监已经恢复了历史上的格局与规制,正式对外开放,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开馆。

道营胡同:五道营胡同呈东西走向。

近些年这里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彭浩翔监制的电影有很多场景的取景都在这条胡同里。

走在胡同里,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老外。

有悠闲的游客,也有投资的店主。

这里是继南锣鼓巷之后,又一个小资聚集的地方,有情调的特色餐厅、咖啡馆、特色小店;一个都不能少。

一些在南锣鼓巷、鼓楼开的老店,很多都在这条胡同开设了分店或新店。

交道口北头条:交道口北头条到三条最具代表性,精美的门楼绝对让你叹为观止!交道营胡同:胡同里的宅院不错,有几家院内种着柿子,柿子熟时,小院特有感觉。

北京好玩的胡同之菜市口菜市口名气大多是因为那曾是杀人的地方,是刑场,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斩首在此。

无数个电视剧中都会提及菜市口,因为这里在旧时曾经是皇城的刑场。

而现在的菜市口,早已和刑场没了关系,但它周边的胡同却是老北京南城的经典。

整个片区以寺院和会馆文化为主线,将胡同生活与历史联系在一起,意蕴非凡。

周边胡同西砖胡同:来菜市口这边游逛,法源寺是必看的,而看法源寺,西砖胡同又是必逛的。

法源寺位于西砖胡同的南头,它不仅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交化的重要场所。

在这样的树荫下漫步,多了一份禅心与诗意。

国子监街,皇家建筑光环下隐藏的火神庙

国子监街,皇家建筑光环下隐藏的火神庙

国子监街,皇家建筑光环下隐藏的火神庙春节将至,住所小区里的车位开始出现了大量空白,新北京人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都回家过年了,那里有他们的土地,家乡和亲人,剩下的老北京人,已经不知道那条胡同是他们的家乡,二环以内没有了家乡,只有出租房,能看到在胡同里坚持的老北京人,不是土豪,就是未来的土豪,坚守着四合院世袭的荣耀尊严,煎熬着冬季室外厕所的冰冷,苦苦地等待春天的到来。

国子监街,80年代曾经有一张最早介绍北京胡同的光盘,称这条街是北京最安静的街,人迹稀少,寂静的夏日只有蝉鸣,下马石上皇家的禁令,让老北京人敬仰这儿读书人的圣地,国子监,孔庙是这条街的最尊贵的皇家建筑,所以这条街也叫国子监街。

现在这里已然是北京最热闹的地界儿,旅游团队川流不息,街东头儿对面的雍和宫,是附近最大的人员聚集地,算命卖香取名的小店遍地都是,新近有建了五道营商业胡同,老外咖啡和夜店开始汇聚,这里离着安定门、交道口和北新桥这么近,国子监街又建了大型高档艺术酒店,私人博物馆,车挤人拥,街里面的噪声吓走了最后一只蝉,剩下的全是人声鼎沸。

国子监和孔庙都写过了,这次我先去了韩文公祠,又去了国子监街18-24号近代平房建筑,巷口有一个砖门楼,里面一溜四个门,巷子里非常狭窄,这里曾是某电影和婚纱摄像的理想取景地,有明显的民国范儿,四排民国时期平房砖混建筑,在当时一定很气派,外立面和门窗都显得十分精致,现在则是混乱的出租屋,有老外就住在里面。

传统的木结构屋顶有三排平房进行改造,有的增加的二层,面积增加一倍,寸土寸金的地方快速增加效益的建筑措施,有的改成简易钢结构平顶,联想到城区老平房建筑规划审批,多数是加层和挖地下室的装修设计,有些老建筑改的面目全非,虽然这些改造后给房主带来舒适和经济利益,但已经没有保留的文物价值,如同新建。

在国子监街东口,有一个私人四合院建筑博物馆,北京松堂博物馆,很多建筑小装饰构件,就连屋瓦上都有装饰小宠物,不是典型北京四合院的代表,也算是集成南北院落建筑的风格,不知是新建的,还是老的,反正不是文保建筑,但很好看。

国子监街区-商业调研及业态分析

国子监街区-商业调研及业态分析

xx街区保护规划——商业调研及业态分析篇景观研-12xx601071、案例概况北京国子监街又称成贤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长628米,宽6米。

其东口接雍和宫大街,西口接安定门内大街,南为方家胡同,北为五道营胡同。

国子监街共建有4座牌楼,由西向东依次为西“成贤街”牌楼、西“国子监”牌楼、东“国子监”牌楼和东“成贤街”牌楼(见图-1)。

图-1xx街区xx图2、历史价值2.1xx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大街路东的国子监街,有着700多年悠久历史,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忽必烈在大都城的崇仁门(今东直门)内的这条大街上修建了“国子学”。

xx六年,正式修建xx。

元大德十年,在孔庙西正式修建国子监,体现了“左庙右学”的规制。

明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则有了这样的记载:“都城东北良隅,瞻其坊曰‘崇教’,步其街曰‘成贤’,国子监在焉。

”清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

1965年称国子监街,“文革”时称红日北路九条。

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国子监街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12日~28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市政维修对国子监街进行了发掘,根据条件共开探沟7条;同年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维修工程进度又在国子监街发掘探沟5条。

2007年8月,国子监街进行维修时在东“成贤街”牌楼下发现月台遗迹。

2008年6月14日古街重新以“旧面容”示人,经过修缮后的孔庙和国子监已经恢复了历史上的格局与规制,正式对外开放。

东西贯通的国子监街以其幽雅、宁静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成为北京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

正如乾隆所言“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国子监街在2009年第一届(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排名第一。

2.2历史价值孔庙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和国家的最高学府、教育管理机构。

国子监街因街北侧的孔庙、国子监而得名,并以孔庙和国子监为核心衍生出众多遗迹:彩画牌楼、下马碑、方家胡同、公益巷、土地祠、火神庙、箭厂胡同、古槐等。

国子监观后感600字

国子监观后感600字

国子监观后感600字【实用版3篇】目录(篇1)1.介绍国子监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描述国子监的建筑和布局3.探讨国子监的文化内涵和价值4.分享个人参观感受和启示正文(篇1)国子监,一座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我国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古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地方。

它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座不可或缺的丰碑。

走进国子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

国子监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分明,主体建筑包括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

其中,大成殿是国子监最重要的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

殿堂内部金碧辉煌,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除了建筑和布局,国子监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也是值得关注的。

在国子监,可以见到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这些碑刻满了历代进士的名字,见证了他们的辉煌成就。

同时,国子监还保存了古代帝王祭祀孔子的礼器、器物和文献,以及孔子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数”部分,这些都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教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参观国子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此次国子监之行,不仅让我欣赏到了古代建筑的优美和庄重,更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严谨和独特。

目录(篇2)1.介绍国子监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描述国子监的建筑和布局3.探讨国子监的文化意义和影响4.分析国子监在现代社会的价值5.总结对国子监的观后感正文(篇2)国子监,位于我国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所在地。

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格局。

国子监在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元明清三代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国子监街发掘简报

北京国子监街发掘简报

北京国子监街发掘简报作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来源:《文物春秋》2008年第06期[关键词]国子监街;成贤街;牌楼;月台[摘要]北京国子监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8月和2007年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分三次对国子监街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牌楼月台、礓磋、石条、散水和铺砖路面等遗迹,出土有琉璃瓦当、旗杆石等遗物,基本上弄清了国子监街原路面和牌楼的结构,为古代国子监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为国子监街的复建提供了依据。

北京国子监街又称成贤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长628米,宽6米。

其东口接雍和宫大街,西口接安定门内大街,南为方家胡同,北为五道营胡同。

国子监街共建有4座牌楼,由西向东依次为西“成贤街”牌楼、西“国子监”牌楼、东“国子监”牌楼和东“成贤街”牌楼。

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国子监街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12日~28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市政维修对国子监街进行了发掘,根据条件共开探沟7条;同年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维修工程进度又在国子监街发掘探沟5条。

2007年8月,国子监街进行维修时在东“成贤街”牌楼下发现月台遗迹,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遂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

现将三次考古发掘成果简报如下。

一、发掘位置及地层关系历次发掘均在国子监街上,2003年3月发掘的7条探沟由西向东依次为TG1~TG7,同年8月发掘的5条探沟由东向西依次为TG8~TG12,2007年8月的发掘地点东距雍和宫大街西沿15米。

国子监街地层堆积极为简单,最上层为现在国子监大街柏油路面,此层下即为各类遗迹现象。

二、遗迹国子监街交通繁忙,各次发掘均为配合工程进度,由于条件所限,发掘地点较为分散,为叙述方便,本文以探沟为单位进行报告。

1、TG1、TG8、TG11、TG12TG1、TG8、TG11、TG12分别位于西“成贤街”牌楼东侧、孔庙东南角的马路中部、国子监院墙西南角和国子监街西口东50米的路南侧,由于被近代管道破坏,柏油路面下全是渣土,不见任何遗迹。

国子监调研报告

国子监调研报告

国子监调研报告国子监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针对国子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和参观实地考察,了解了国子监的历史背景、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调研目的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培养国家官员和学者的重要机构。

而在现代社会,国子监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国子监的现状,调研小组制定了以下目标:1. 了解国子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变化;2. 调查国子监的现状,包括人员构成、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入学和升学制度等;3. 发现国子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 提出改进国子监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国子监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国子监的认知和评价。

实地参观主要是参观国子监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国子监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历史背景和发展变化:国子监创建于宋代,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官员和学者。

在现代社会,国子监在教育体制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2. 现状调查:(1)人员构成:国子监的学生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男女比例大致平衡;教师队伍相对较少,主要由资深学者和一些年轻教师组成。

(2)教学内容和方式:国子监的教学主要侧重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和哲学等;教学方式传统化,主要以讲授和默写为主。

(3)学生入学和升学制度:国子监的招生主要依据考试成绩和面试结果;学生的升学主要依据考试成绩和学术表现。

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与现代社会的脱节:国子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对传统,与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一定差距。

(2)师资力量不足:国子监的教师队伍相对较少,难以应对学生的需求。

(3)考试评价过重:国子监的教育体制依然重视考试评价,学生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

四、改进方案1. 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国子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现代化。

国子监街——独具国学特色的线形文化遗产

国子监街——独具国学特色的线形文化遗产

国子监街——独具国学特色的线形文化遗产
王琳琳
【期刊名称】《前线》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线形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由文化线路衍
生并拓展而来,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

孔庙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和国家的最高学府、教育管理机构。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王琳琳
【作者单位】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
【相关文献】
1.基于线条审美角度浅析中国独具的造型特色——中国的线形设计启示
2.独具特
色的川西北藏羌戏剧文化遗产3.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坎儿井4.独具特色,树立权威性,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外国学会活动的特点5.首批“中国历史文化
名街”之一国子监街:七百岁老街延续两千年文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夜游国子监大街

夜游国子监大街

夜游国子监大街
孙彦俊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 吃过晚饭,已经是8点多了.校长饶有兴致地提议:"到旁边的国子监大街上转一转,怎么样?"我和同事欣然响应.
【总页数】1页(P41)
【作者】孙彦俊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看城市街道空间——以北京地安门内大街、外大街、旧鼓楼大街为例
2.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看城市街道空间——以北京市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旧鼓楼大街为例
3.城市夜游产业动态演进历程与演化规律研究——以福州市闽江夜游为例
4.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公试题名碑与元代国子监积分贡士制度
5.以成都锦江夜游为例,探析生态夜游发展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品牌设计研究——以北京国子监街为例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品牌设计研究——以北京国子监街为例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品牌设计研究——以北京国
子监街为例
赵诗琪;余文婷
【期刊名称】《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2)2
【摘要】随着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传统旅游业焕发新生机的突破点。

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以北京国子监街为例,寻找利用特色文化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品牌的有效策略,通过标志、辅助图形、延展品的系统设计渲染街区氛围,体现街区特色,同时结合新媒体的时代特点,思考线上+线下并行的文旅融合新模式,以起到提升北京国子监街旅游竞争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并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赵诗琪;余文婷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政策网络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参与网络治理研究——以北京国子监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原真性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路径研究
3.文旅融合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转型与优化——以开封书店街为例
4.文旅融合视角下聚落遗产旅
游形象感知研究——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5.文旅融合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路径探讨——以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街区快题名字

历史街区快题名字

历史街区快题名字
北京国子监街
北京国子监街位于安定门内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南侧、雍和宫的西侧,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全长约700米,因明清时期的国子监位于这条街上而得名。

国子监街在元代时就已经形成,曾经取名成贤街。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的最高学府,因此国子监街和北京其他老街相比更有文化气息。

国子监街周围主要景点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雍和宫、地坛公园等。

平遥县南大街
平遥县南大街位于平遥古城的中轴线上,北起市楼,南至迎薰门,全长约600米,是平遥古城最繁华的街道,也是平遥古城的精华所在。

南大街又叫明清街,始创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二年,历时约60年,是明清时期平遥古城最繁华的商业地段。

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商业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南京的新街口等等,但是提到亚洲最大最长的一条商业步行街非哈尔滨中央大街莫属。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是一条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它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约1.4公里,宽约21米,是亚洲最长的一条商业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子监街区保护规划——商业调研及业态分析篇景观研-12 吴安20123121601071、案例概况北京国子监街又称成贤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长628米,宽6米。

其东口接雍和宫大街,西口接安定门内大街,南为方家胡同,北为五道营胡同。

国子监街共建有4座牌楼,由西向东依次为西“成贤街”牌楼、西“国子监”牌楼、东“国子监”牌楼和东“成贤街”牌楼(见图-1)。

图-1 国子监街区卫星图2、历史价值2.1历史沿革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大街路东的国子监街,有着700多年悠久历史,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忽必烈在大都城的崇仁门(今东直门)内的这条大街上修建了“国子学”。

元大德六年,正式修建孔庙。

元大德十年,在孔庙西正式修建国子监,体现了“左庙右学”的规制。

明崇祯八年(1635 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则有了这样的记载:“都城东北良隅,瞻其坊曰‘崇教’,步其街曰‘成贤’,国子监在焉。

”清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

1965年称国子监街,“文革”时称红日北路九条。

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国子监街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12日~28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市政维修对国子监街进行了发掘,根据条件共开探沟7条;同年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维修工程进度又在国子监街发掘探沟5条。

2007年8月,国子监街进行维修时在东“成贤街”牌楼下发现月台遗迹。

2008年6月14日古街重新以“旧面容”示人,经过修缮后的孔庙和国子监已经恢复了历史上的格局与规制,正式对外开放。

东西贯通的国子监街以其幽雅、宁静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成为北京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

正如乾隆所言“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国子监街在2009年第一届(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排名第一。

2.2历史价值孔庙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和国家的最高学府、教育管理机构。

国子监街因街北侧的孔庙、国子监而得名,并以孔庙和国子监为核心衍生出众多遗迹:彩画牌楼、下马碑、方家胡同、公益巷、土地祠、火神庙、箭厂胡同、古槐等。

800米长的街道上历史遗迹如此之多,形成了北京独具国学特色的线形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脉的延续和发展(见图-2)。

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中,国子监街位居十大名街之首,主持人这样宣读国子监街入选理由:“有700年历史的北京国子监街,延续着两千年的中国文脉。

多年来,国子监街因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国学文化物质载体,并因此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它也是北京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

”图-2 国子监街区保护区范围3、现状调研国子监街的现场调研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地理: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街区变迁、重大事件等等;2. 商业类型:记录街区各商业类型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如餐饮类、工艺品类、展览类、零售类、艺术类及其他服务类等商业类型;3. 文物古迹:调研、记录街区建筑遗存如商业建筑、寺庙建筑、居住建筑、小品建筑及近现代建筑的分布状况、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建筑年代、建筑材质、结构形式、保护措施以及历史街巷的数量和长度等等;4. 城市肌理:调研、记录街区范围内的部分建筑、道路、院落等要素,并分析其肌理特征;5. 景观要素:调研、记录绿化景观、街道景观、建筑景观及人景观文等等要素的现状及发展资料;通过现场拍摄相关照片、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和村民相关问题等等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以上现场调研相关数据资料,回来将其整理成相关表格和图纸,经查阅相关档案和文献,了解国子监街的历史沿革及街区的演变等等,本文仅就商业类型这一内容进行叙述及评价,其余方面如文物古迹、道路交通、景观要素等由本组其他组员分别论述。

现状调研照片因在PPT汇报文件有详细总结,因论文篇幅所限,在论文中不再索引。

3.1 北京胡同业态的历史演变北京胡同历史地段的业态历史演变,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国子监街则属于第二种类型。

3.1.1 沿袭传统,一脉相承部分胡同在京城发展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商业角色。

这些街区在起始便承担商业使命并延续至今,街区的古今业态有明显的传承性。

如“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的大栅栏以及鲜鱼口、东琉璃厂、西琉璃厂等地段。

3.1.2 故都新貌,今朝新颜部分胡同历史地段的业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业态结构的变化过程。

例如,国子监街区随旅游业发展,新生出与旅游服务、娱乐相关的风水服务业;南锣鼓巷则由元大都的“后市”,明清时期的贵族、富人、名流居住地,演变为以工艺品和现代创意产业为特色的新型胡同旅游地段。

3.1.3 沉吟百年,重归寂静围绕故宫和景山的胡同历史地段,在历史上遗址是皇城用地;部分胡同历史地段数百年来传承老北京的传统民风,保留着典型传统四合院落,形成以生活服务、杂货食品类为主的业态形式。

例如,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东四三条至北八条、阜成门内大街等地区。

3.2 国子监街历史地段业态现状如今的国子监街,弥漫着三种特质,分别冠以关键字,应该是国学、民俗和风水。

街道中部是孔庙、国子监;西部是酒吧、画廊以及卖兔儿爷的民俗小店,游人露天里闲闲地喝着茶、摆弄着笔记本电脑;东部几乎全部是各种风水大师坐堂的店铺,除了文圣国学书店,还有个不起眼的流动图书馆指示牌——挂在一条深邃的巷子口,如同一个羞怯的另类。

以下为国子监街区的业态调研分类、分析和总结。

3.2.1 主导业态依托国子监街区重要寺庙建筑、佛学文化和国学精粹——工艺品类:国学文化书店,起名风水预测,民俗工艺品社,佛教民俗文化;展览类:国学博物展览。

3.2.2 辅助业态为娱乐展览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餐饮类:传统京味小吃,老北京品茶馆。

3.2.3 业态举例根据现场调研结果,整理成下表。

表-1 国子监业态现状调研表3.2.4 周边竞合与国子监具有竞合关系的周边街区主要是雍和宫。

国子监和雍和宫历史文化保护区都是北京最老的街区,建成于元代,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国子监和雍和宫的依托资源有一定相似性:均依托重要的寺庙建筑和历史文物建筑。

两个街区在竞争策略上应采取业态错位竞争国子监街区以弘扬国学文化为主题定位,雍和宫地区则以汉藏融合的藏传佛学文化为主题定位。

但由于二者均属文化主题的街区,在业态发展上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联合发展,现阶段街区以及表现出交融的发展趋势,如国子监街区也有佛教文化业态的发展。

5、分析与评价曾经,这里是让人遥思古人的国子监街;如今,则成了嘈杂纷乱的“风水街”。

一间连一间的铺子,无论冠以××阁还是××斋,门口几乎无一例外地挂着“起名、算命、看风水”的牌子,以及某位“风水大师”的照片和介绍。

历史与现实、庙堂与市井,在一条街上平静地交错着,书生们寒窗苦读的背影已经淡去,街市上迎面走来的是形形色色的“大师”。

其实各个地方都有算命、看风水的,但都还没有像国子监街这么成规模的。

国子监风水街的出现,是因为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希望出人头地的学生、望子成龙的家长,想发财的、想升官的,都是这里的常客。

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社会的包容度更大了,但也说明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上缺乏引导。

到底是允许存在,还是取缔,政府的态度不够明确。

其实,风水本身是有科学依据的,不少大学还开了风水课。

但现在这些所谓的风水师不少是江湖骗子,说些自己都不懂的话,画些自己都不懂的符,风水自身的科学性也消失了,成了伪科学。

作为历史文化名街,风水店与孔庙、国子监为邻极不协调,“风水文化”也不应该是这条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街上的“特色”。

一方面,国子监街上风水热的兴起,让很多原本对风水不感兴趣的人想要去研究风水学,从这个角度看是好事。

但也造成了对风水学的误解,以为风水就是取名、改运,是迷信或者骗局。

对于风水学的研究,是弊大于利的。

而另一方面,国子监大街的“风”生“水”起,喧宾夺主,不仅亵渎了历史文化名街的声誉,而且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最可惜的是国子监这块地方,这里本是一方净土,现在人们连个沉思的地方都没有了。

对此,相关监管部门不能忽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承担起监管责任,并形成合力进行整治,让国子监大街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净地。

6、改进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和分析,我认为国子监街历史地段业态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和改进,从而将国子监街区打造成一片纯净的为乾隆皇帝所赞的“首善之地”,以展现、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国学文化的精髓为主题,强调业态的文化意义。

6.1旅游产品定位国子监街区应依托重要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画廊以及文化氛围较浓的街区为游客提供更多供人们陶冶情操、博闻强识、追忆国粹的场所和活动。

6.2目标客源市场追求文化体验和教育意义的游客,如学生、文化学者、书画专业爱好者等。

街区的观赏价值也会吸引更多观赏游客。

6.3游客体验关键词通过对国子监街区的业态整治和政府引导和规范,塑造“文化品读、追忆冶情”的国子监街国学精品整体印象,浓浓的书香画意令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6.4产品开发策略6.4.1 书画轩阁陶冶中国传统画廊的参观和学习。

除了赏画外,还增加解说装置,补充对中国文化背景的相关介绍,实现视觉、听觉的全方位观赏。

民俗工艺品的展示与其制作过程的结合,展现文化背后的神秘,适当设置游客参与制作的活动和空间。

设置书画现场演艺的环节,提供文化体验的不同体验层次。

6.4.2 博物展览强知依托重要的博物馆,在传统的陈列模式上创新设置自助解说系统、短片解说系统等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方式。

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打造不同的参观主题。

实行特殊群体门票优惠政策,增强爱国教育意义。

6.4.3 国学精粹细品以国子监地区为依托,完善国学书店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展览、博物、解说服务,增加国学教育的方式。

7、附录:调研总结——调研总结部分见PPT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