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以及对策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42a41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c.png)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高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保障高校师生的安全。
二、问题分析1. 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一些高校师生缺乏安全意识,对于自己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随意闯红灯、在实验室不注意安全防护等现象时有发生。
2. 安全设施不完善。
部分高校在建筑物、实验室等方面的安全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措施。
3. 安全管理不到位。
高校管理部门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不力,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4.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
一些高校周边环境状况较差,治安情况不稳定,给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对策建议1. 提高安全意识。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懂得如何预防和自救。
2. 完善安全设施。
高校可以加强对校园内建筑物和实验室设施的安全检查,完善安全设备和应急救援措施。
3. 强化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强化安全责任的落实。
4. 加强校园周边安全防范。
加大力度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合作社区、警方等部门,共同维护高校周边的治安秩序。
四、个人观点我认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措斀,才能更好地保障高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五、总结与回顾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高校管理部门和全体师生真正重视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相信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一定会有所改善,让师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六、参考资料1.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规定》2.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就是我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认识和观点,希望对于你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高校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b98b17c281e53a5802fff6.png)
l 影响当前 高校安全 的主要因素 当前 , 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传统 的相对 我 封闭的精英教育向现代 的开放式的大众 教育模 式迅速转变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带来 的种种 变化, 向高校治安保卫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 高 校扩招、 院校合并 , 学生数量激 增 , 办学规模扩 大 ,同时高校多校区办学或异地办学难 以形成 统一 的治安管理模式 ,后勤社会化增大 了高校 治安保卫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不安定 因素增 多, 使得高校治安保卫工作量显著增大。 改革开 放以来的实践表明 , 影响高校的安全主要有 以
一
12 4 —
文I J I 化 教 育
校 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韩 磊
( 黑龙 江建筑职业技术 学 ,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0 ) 50 0
摘 要: 本文借鉴 国内已有的 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及成功经验, 当前 国内高校治安保卫工作所处的社会背景 出发 , 从 结合 高 治安保卫工作 面 校 临的突出问题, 对影响 当前 高校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 并提 出相应对 策, 研究和探索新 时期 高校治安保卫工作 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 关键词 : 因素; 主要 分析; 对策研究 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工作是 一项 宏大的 、 艰 巨复杂的社会系统 工程 ,是党和国家维护社会 稳定 、保障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 重要措施。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的 治安形势必然影 响到校园 ,严峻的治安形势对 加 突 出 高校治安保卫工作提 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治安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各类基建 综合 治理是社 会治 安综合 治理 的重要组 成部 项 目上马 , 房屋装修改造 , 有的项 目 不按程序 申 分 , 它不仅对 高校的改革 、 发展 、 稳定发挥 重要 报和验收 , 所用材料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 消防 的保障作用 , 其治安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 设施不配套 , 防器材配置少 , 消 抗御火灾的能力 约高校各项事业 的发展。 相 当差 , 防安全带来了隐患。 给消 另外 消防设旋 切实采 取措 施做好 高校治 安综 合治理 工 下几 种 因 素 : 老化 , 消防水压不足 , 消防经费投人不能满足要 作 , 必须坚持党 政统一领导 , 各部门齐抓共管 , 求, 也是制约消防安全的重要原 因。另一方面 , 各负其责 , 预防为主 , 1 . 治 因素 1政 以“ 保证重点 , 清除隐患 , 随着 国际政治 、 济 、 化交流 的不断增 随着高校人事 、 经 文 分配制度的改革 , 部分高校教师 保 障安全 ” 为指导思想 , 充分发挥高校保卫部门 多, 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加强了资产阶级思想文 先富起来 , 私人购车以较快的速度增加 , 而高校 的职能作用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校 园治安综合治 停车场地相对狭窄 , 司机 理中的积极参与作用 , 实行群 防群治。 一是要加 化的渗透 , 西方敌对 势力打着 “ 自由、 民主、 人 原有规划形成的道路、 权” 的旗号 , 以民族 、 宗教等问题为突破 口, 竭力 非职业化非常普遍 ,由此造成 的交通事故和机 强领导力量 , 理顺工作机制。 高校要把知识传授 进行 渗透破 坏活动和实施“ 和平演变 ” 的战略 。 动车被盗案件逐年增多。 因此 , 整顿校园交通秩 和校园安全摆到同等重要 的位置 ,重视 治安综 “ 法轮功” 邪教组织通过各种媒体 对我 国进行反 序 ,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 和财产安全已成为紧 合治理工作 , 加强治安综合治理 的工作机构 , 组 动宣传 , 大量 发送反动电子邮件 、 盘和传 单 , 迫的工作 。 光 建综合治理委员会 , 由学校党政领导负总责 , 成 与国际敌对势力勾结 ,暗中进行反政府 的宣传 2 新时期高校治安保卫工作对策研究 员由各学院 、 、 系 处负责人组成 。综合治理委员 破坏活动 , 甚至利用高科技 手段攻击我 国计算 21 .制定《 校园安全法》实施依法治 校 , 会要 同各部 门、 各单位签订《 治安综合治理责任 机 网络和通讯卫星 , 其活动十分猖獗 , 具有极大 国运兴衰 , 系于教育 , 而教育 的发展 离不开 书》将任 务分解到人 , , 把责 、 利有机地结合 权、 的煽动性 , 而且对其控制难度逐 渐加大 。 法制。高校保卫工作由于其 自身 的规律、 特点 , 起来 , 使各级干部切实负起责任。 二是要加强队 l2 ‘社会 因素 决定了它既有别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 伍建设 , 保证贯彻落实。作为高校党政领导 , 要 工作 , 也有别于公共安全 、 国家安全等安全管理 从保证学校改革发展 的大局 出发 ,从维护学校 主要 包括 以下 几 方 面 : 1. . 1国企和农业 改革 的影 响, 2 在城市 由于 工作。目前 已有的 《 高等学校内部保卫 工作规 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同重视高校教师 队伍 国企改革出现的下 岗及拖欠 工资 ,导致部分职 定》 《 、 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 若干规定》等法 建设一样重视保卫 队伍建设 。 加强学习和培训 , 工生活水平下降 , 民收入整体偏低 , 农 无力承担 规 、 规章 , 以及国务 院颁行 的《 企业事业单位 内 提高保卫人员的政 治素质 、 业务素质 , 加强思想 高 昂学费 ,而高校学生大部分来 自工人和农民 部治安保卫条例》 均存在其 自身的不足 , 无法代 政治工作 ,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家庭 。 如此经济 条件 , 必然造成其经济拮据 , 甚 替《 园安全法》 校 的制定和实施。当前我 国高校 的思想 , 自觉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 。 明确岗 至 因生活困难有辍学的危 险,势必影响到高校 保卫工作出现的诸 多问题 ,大都 与校园安全立 位责任制 , 建立健 全人员管理制度、 工作制度及 的稳定 ;.2当前复杂 的社会环境 、网络文化 法欠缺有关。 1. 2 高校保卫 机构法律地位存在盲点 , 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责 、 、 权 利的有机结合。 三是 以及恶性案件等 , 高校周 边环境虽多经整治 , 但 已严重影响了其执法质量 。高校师生是社会和 要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 ,发挥大学生在综合治 非法网点 、藏污纳垢的娱乐场所还在侵害学生 校园安全中的弱势群体 ,其安全 需要应得到重 理 中的主体作用。 法制、 安全教育是高校治安综 的身心健康 , 引诱其犯罪 , 此外 , 针对高校师生 点保障 , 校园是培养人才 的摇篮 , 尤其需要 良好 合治理和高校保卫工作的一个重要 内容 ,在高 的案件增多 ,尤其一些案件无法及时破 获也会 的环境和安定的秩序 。 校学生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是一 引起师生不满 ,从 而影 响高校安全稳 定 ;.. 12 3 22加快推进高 校公安体制改 革和建设的 项非常紧迫 的、 . 必不可少 的工作。 四是要整治校 毕业生严 峻的就业 形势 也影 响高校 的安全稳 步伐 园及周边秩序, 创造 良好的育人环境 。近年来 , 大量建筑民工涌进校园 ; 定 ,由于社会就业的严峻性和毕业生不正确 的 目前的高校保卫部门管理体 制已经不适应 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 , 就业观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正常就业 ,高校对 新形势下高校改革 发展的要求 , 必须对其进行 小商小贩混入学生宿舍 、 教学楼 等场所 , 校园占 这一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高校的安全和 改革 。需要 建立一种类似于 国外“ 校园警察” 的 道摊点通宵 叫卖 , 屡禁不止 ; 以高校学生为主要 饭店 、 台球室等 聚集在校园周 稳定 ;.4 1 . 高校师生员工对 当前政府官员 中存 高校公安机构, 门为高校的安全服务 。 2 专 高校公 消费对象的网吧、 行使高校 边 , 有的场所甚至带有赌博和色情性质 , 严重影 在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尤其是 自身的利益受 到 安机构可以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侵害时更是对腐败 和不良社会现象的不满溢 于 的治安管理 执法权 限, 并承担相应责任 。 如对一 响学生的学 习和身心健康 ,这些复杂的治安环 恶性案件也 因此时有发生 。 言表 , 而此时最易受一些居心叵测分子所利用 , 些刑事案件 , 权进行侦查 ; 有 治安 案件 , 具有警 境存在着重大 隐患 , 告、 罚款的权力 ; 对校 内的经营网点存在的治安 对高校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涉及很多部门 ,单靠 也会对高校安全造 成冲击 。 l - 3高校内部因素 隐患 、 火灾隐患有责令改正 、 整改和停业整 高校寸步难行 , 限期 要由政府牵头组织公安 、 城建 、 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 一是扩大招生造成片 顿 的权力等 。 只有这样 , 高校的公安机构才能有 工商、 化 、 文 综合执法等多家单位共 同执法。只 面追求办学利润 , 忽视 了学生教学质量 ; 二是后 做好工作的权力保障 ,才能有效解决校园的安 有抓好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治校园及周 勤服务不到位, 分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 全问题 , 部 管理和维护好校园的安全。 边秩序,才能为师生提供一个 良好的工作学习 损害学生利益; 三是个别大学生法制 观念淡薄 , 23高校治安综合 治理是实现 高校长治久 环境 , _ 确保 高校一方平安。 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 ;四是高校办学从封闭 安 的 根 本途 径 责 任编 辑 : 玉 萍 才
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ee607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7.png)
对策2023-11-08•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及问题•高校校园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高校校园安全对策与建议•高校校园安全实践与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01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及问题高校校园内或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涉及大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易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暴力事件高校宿舍、实验室等场所存在电器设备老化、违规使用明火等问题,火灾风险较高。
部分学生因情感问题、矛盾纠纷等原因,可能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03校园安全事故频发0201学生安全意识不足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容易成为校园安全的潜在受害者。
教职工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教职工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增加了校园安全风险。
校园安全意识淡薄校园安全设施陈旧电器设备安全隐患部分学生宿舍存在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乱拉乱接电线等问题,增加了火灾风险。
安全警示标识不完善部分校园内或周边道路存在交通安全警示标识不完善、不明显等问题,易引发交通事故。
消防设施老化部分高校实验室、宿舍等场所的消防设施老化,灭火器过期失效等问题突出。
02高校校园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学生对校园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成为安全事故的受害者。
安全意识淡薄学生普遍缺乏安全知识,不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问题。
缺乏安全知识学生安全意识不足安全制度不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制度不完善,无法全面覆盖校园安全各个方面。
安全监管不严格高校对校园安全的监管不够严格,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
校园安全管理不到位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治安问题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一些治安问题,如盗窃、抢劫等,给校园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03高校校园安全对策与建议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安全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安全治理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9c3d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4.png)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安全治理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代给高校校园安全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新时代的背景出发,深入探讨高校校园安全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二、背景分析在新时代,高校校园安全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利用网络评台进行欺凌、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给校园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师生安全受到威胁。
再次,校园欺诈和贪腐现象屡禁不止,给高校管理带来诸多困扰。
另外,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加强和完善。
三、问题分析1.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欺凌、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给校园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有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漏洞,无法有效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
2. 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师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校园暴力事件不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了校园秩序和学校声誉。
3. 校园欺诈和贪腐现象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校园欺诈和贪腐现象屡禁不止。
一些教职工和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从中谋取私利,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秩序带来了严重危害。
4. 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加强和完善当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不够完善,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安全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四、对策探讨1. 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建设针对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可以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和引导,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和欺诈贪腐现象,可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的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强对暴力事件和欺诈贪腐行为的惩处力度。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c0c63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7.png)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高校校园安全是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而校园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动和不稳定因素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
社会治安问题的加剧、犯罪率的增加等,都会给校园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对策是加强与社会公安机关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动机制,及时传递社会风险信息,增加警力的巡逻频次和强度,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
2. 教育环境因素:高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安全管理具有一定难度。
学生数量多、年龄层次复杂,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防范意识可能存在差异。
对策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包括常规的安全知识培训、紧急逃生演练等,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教育管理因素:高校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否是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育管理体系的弱化或存在漏洞,容易导致安全管理的失效。
对策是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划分清晰的责任边界,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4. 基础设施因素: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也会影响到校园安全。
校园围墙的建设、宿舍楼的防火设施、监控系统的完善等,都是保障校园安全的基础。
对策是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5. 人员素质因素:校园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
如果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可能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对策是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水平,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只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当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内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对当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内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9638e03bb68a98271fefaac.png)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委托项目(教思政司函〔〕号)作者简介范志轩(6),男,四川井研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游建军(55),男,四川广汉人,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研究。
对当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内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①范志轩,游建军(四川理工学院政法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摘要: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生存、发展和建设,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高校稳定包括政治的安定团结、师生的思想情绪稳定、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稳定、校园环境安全稳定等几方面。
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高校后勤保卫存在的问题也将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校稳定;内部因素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9)07-0113-03 一、高校稳定工作的基本内涵高校是育人的场所,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高校安全稳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没有高校的平安和谐,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和谐。
事实表明,高校历来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历观近20年来的所有大的不稳定事件,都有高校的参与或与高校有较密切的关联。
”〔1〕所谓稳定,就是稳固安定,没有变动的意思。
稳定是一个全面的综合、动态的概念,是指社会秩序的正常化。
高校稳定的基本的涵义包括:一是政治上的安定团结。
政治上的稳定是高校稳定的本质要求。
高校的稳定从本质上讲,就是各级主管部门、有关单位和学校各级组织,通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广大师生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忠诚和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和消除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正义感和事业心。
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092a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1.png)
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1. 引言1.1 高校校园安全重要性高校校园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保障校园安全,就是要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平安,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高校校园安全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是一个涉及大量学生、教职员工、家长等群体的场所,是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保障校园安全是保障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
校园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给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评价。
保障校园安全是学校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学校是教育主体,有义务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学习、生活的环境。
高校校园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必须重视和努力做好的工作。
只有确保校园安全,才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1.2 高校校园安全现状高校校园安全现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校园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许多高校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校园周边环境不安全、校园内部设施缺乏安全保障、校园管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给学生、教职工和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校园安全管理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高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校园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应对机制。
这导致了一些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校园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造成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学生对自身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校园周边环境不安全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一些高校周边环境治安状况不佳,容易引发校园安全问题,例如盗窃、抢劫等事件频发,给校园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和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内部安全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管理监管机制,共同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2867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8.png)
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校园安全稳定问题日益凸显,给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校园是学生们学习、成长和生活的地方,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和家长来说都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急需制定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工作目标根据当前校园安全稳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本工作方案旨在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有效处理各类安全事件,提升校园的整体安全水平,维护校园秩序稳定。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稳定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 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3. 加强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做好校园安全巡查工作;4. 加强与公安部门和社会院校的联动合作,形成良好的安全保卫网;5.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疏导,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具体工作内容1. 设立校园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机制;3.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4. 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5. 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巡查,确保学校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6. 建立校园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7. 加强与公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及时准确处理安全事件;8.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9.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及时疏导和关爱。
四、工作要求1. 所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推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2.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3. 教职员工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4. 师生要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秩序;5. 不定期进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完善。
浅析影响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因素和采取的措施
![浅析影响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因素和采取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57320ce9ec3d5bbfd0a747a.png)
。高校讲坛 o
S I N E&T C N L G F R TO C C E E H O O YI O MA I N N
21 年 01
第 2 期 7
浅析影响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因素和采取的措施
严 立 艳 郑洪静 ( 州 市职 业大 学 江 苏 苏 州 苏 2 50 ) 1 1 4
2I 注重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 . 21 高职院校必须 注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 .1 . 使学生不断增强安全 防 范意识 . 学会 自我约束 自我保 护首先是要抓好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新生
入学时 . 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 向其介绍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和校园安 全状况 . 提醒学生在校 园内外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1 建立班级信息 员和心理健康员 , 期开展相关活 动 . .2 . 定 及时 了解 班级问题学生 . 的发现问题 . 尽早 制定相应的措施 和方法 。 2 要抓好 重点场所 的安全教育 . 2 依 法进行 安全 管理 其 次 , 个别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和组织 2 . 在公寓食堂 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场所 . .1 2 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 机构也没有专 门的安全 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 再次 . 部分学校还存在 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 比如张贴宣传 画和安全提示 . 期要求班 定 着 没有定期检查 以及 门卫 、 值班 、 逻 、 巡 交通 、 消防等方 面的内部安全 级出安全方 面的海报和墙报等 管 理工作 制度 威 者有制度但不完善 , 或者有完 善制度但执 行不力 的 2 . 定期 的举行安全消防演练 .2 2 根据季节性规律进行安全教育例如 现 象 最后 , 的学校没有专 门的突发 事件处置工作预警 预案体 系 , 秋冬 季 . 有 重点加强安全防火教育及 自救逃生教 育等 一旦发生公寓火 没有专 门的安全警报点 应 急反应机制不 落实 。 一旦发生安全 事故便 灾等 紧急情况 . 学生未经消防逃生演练 , 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 剧。 出现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或手足无措 的情况 。 2 . 加强宿舍 管理 : .3 2 合格 的插 座 : 严禁 明火 ; 严禁 私拉乱接 电源线 ; 1 . 未建设起或建设不够 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 .3 1 离开宿舍前注意检查切断电源等等 学生公寓居住人员 密集 . 易燃 可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够首先表现在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 - 安全 燃物较 多. 一些 学生在使用火 电等器具时 的不规 范 . 学校能做 到的是 教育流于形式 据了解 , 目前很多学校没有 开设 专 门的安 全课 程 , 有 在尽可能在消除火灾安全隐患 的学校根本 没有为学生购 买安全教 育教 材或购买后 发给学生 就完事 2 大力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 _ 3 大吉 其次 .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表现在 安全 活动开展 不够上 。 很多学校 高职院校要科学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积极创 仅在学校安全教育 日这一天开展各种安全活动 , 活动的形 式也不 造条件建立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体 系 . 安全 开展心理辅导及 咨询工作 , 努力 够多样 化 , 不容易 引起学生 的兴趣 。校 园安全文化缺乏还表现在 没有 提高学生 自我调适能力 . 强对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利用 网络等 加 充分利用各种校 园里 的宣传舆 论工具作 为安全主题宣 传和安全氛 围 手段与学生进行心理 沟通 . 及时 了解 学生心理状况 . 建立高职生心理 营造的工具上。 危机档案 . 及时消除心理危机学生群体 中存在的心理方面的矛盾和 问
高校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
![高校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bbfe51b4daa58da1114a13.png)
高校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作者:韩菲来源:《现代企业文化》2019年第19期中图分类号:X9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190-01摘要近年来,校园贷、实验室事故、心理危机等高校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亟需引起社会重视。
维护校园安全是有关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保护学生安全、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社会文明和谐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外部环境管理、内部环境管理及学生个人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对策高校校园要想保持安全及稳定,需要高校、社会及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当前高校校园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一)社会因素在大学阶段之前,学习成绩是学生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跨入大学校门之后,与自由的学习生活伴随而来的是突增的诱惑与尚未稳定的价值观及欠缺起的社会经验和辨识能力。
面对诸多诱惑与困难,很多大学生的反应非常迷茫,大学生这一特点成为众多不法分子利用的重点。
例如,有的不法分子向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校园贷,给学生及家庭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更为其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也有的大学生被传销组织控制,造成其人生安全收到侵犯的同时,价值观受到冲击和动摇,难以适应社会的正常竞争;还有不少家长仍抱着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后即可自然成长的期望,将孩子全权托管给高校,疏于与子女的沟通和了解,未能及时发现校园贷、传销组织对学生的侵害,直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可以说,社会的复杂性成为很多大学生一步踏错的重要诱因。
(二)学校因素高校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主要引导者与实施者,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开展者面临人员配备不足,职业认同感低、发展前景模糊,队伍流失严重、承续性差等问题,使得安全安全教育工作难以做细、做精,难以落到实处。
校园安全问题中的应对措施与预防方案
![校园安全问题中的应对措施与预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b0a2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0.png)
校园安全问题中的应对措施与预防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生们的平安和健康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
因此,针对校园安全问题,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案十分重要。
二、加强物理环境建设1. 定期维护与更新:学校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学校物理设施状况,并增加维修经费用于维护与更新。
2. 设立监控系统:在主要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并确保这些摄像头正常运转、录像保存及监管部门有权限进行访问。
3. 标识明显可见:在学生易发生危险或有悬挂风险的地方设立明显标识,如禁止自行车进入区域等。
三、加强教师和工作人员培训1. 增加职业道德宣传: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宣传活动,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岗位纪律以及对学生负责任的意识。
2. 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对应急处理措施的了解,以及对校园暴力、恶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能力。
3. 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学校紧急事件处理机制,确保所有教师和工作人员熟悉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另外,加强与相关辅警、消防部门等合作关系。
四、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1. 举办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将知识融入日常课程中。
2. 提供自我防护技巧: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自我防护技巧,如遇到危险时要求寻求帮助、不接触陌生物品等。
3. 组织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等锻炼学生勇气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五、家庭与学校合作1. 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途径与家庭保持联系,并向家长提供有关安全预防的信息和建议。
2. 家庭教育:鼓励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教育他们遵守校园规则,尊重他人,并加强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
六、完善社会监管机制1. 增设巡逻警力:学校应加大巡逻巡查频率和范围,并密切配合当地公安部门进行联动。
2. 加强社会反馈渠道: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在学生、教师及其家属举报涉及校园安全问题线索时给予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理。
影响高校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影响高校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884113ff00bed5b9f31d59.png)
( 树 立消 防意识 , 立消 防安全 责任制 一) 建
一
传的基础上 , 还要不断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 培养
要想切实保证高校内消防设施达到 国家标准 , 就 他们 自救 的能 力 , 他们 了解 和掌 握发 生 火 灾 时如 何 让 定要完善 消防安全制 度, 认真 落实消 防安 全责任 逃 生 的常识 。 制 , 整 个 学校 形 成 一 个 消 防安 全 管 理 的 网络 , 学 使 使 ( ) 强校 园 网络 安 全 管理 和 校 园周 边 的治 安 六 加
第2 8卷 第 4期
Vo . 8 12
No. 4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RNAL OF L OU ANZ U N T T E OF E HO I S I UT DUC I AT ON
21 0 2年 7月
J1 0 2 u .2 1
影 响 高 校 安 全 的主 要 因素及 对 策 分 析
校 内 的各 项火 灾 隐患不仅 能 够被 检查 出来 , 同时还 能 工 作 及 时得 以改 正 , 只有这样 才 能够 真正 确保 学校 的 消 防
安全。
首先 , 校 要 建 立 多 个 网 络 安 全 与 信 息 管 理 小 学
组, 明确分工 , 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 到实处 。信 息 将
[ 作者简 介]唐春林 (9 9一) 男, 州闽候人 , 究实习员, 究方 向为 高校安全保卫 。 17 , 福 研 研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第2 卷 8
而 违法 乱 纪 的 案 件 时有 发 生 。学 校 的 后 勤 部 门 , 例 种 突发 事件带 来 的损失 。只有 进 行全 方 位 、 角度 的 多 如 : 堂 。为 了获 得 更 大 的经 济 利 益 , 意 提 升 饭 菜 管 理 , 食 故 才可 以将安全 稳定 责任制 真正 落实 到实处 。
高校安全事故的动因及安全教育对策
![高校安全事故的动因及安全教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c5d5b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e.png)
一、高校安全事故的动因分析(一)高校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1.大学生安全知识普遍匮乏从总体上说,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包括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抢防盗防骗、心理健康等。
复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被刺身亡案等他害事件,以及大学生遭受的一些意外事故,无不凸显着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安全知识的认知,缺乏对生存或生活状态发生异变时的及时排解能力,以至于在安全问题出现时,大学生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中止、制止甚至自救。
2.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从一系列女大学生失踪遇害案件可以看到,多数失踪女生都是因为搭黑车、走黑路、独处独行而遇险,可见大学生对生活环境和社会安全态势的整体把握十分有限。
调查发现,当前有过半数大学生对于如何正确规避火灾、预防溺水、防震减震等风险问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对于如何辨析网络信息真伪,应对困难挫折,疏导心理矛盾,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多数大学生都普遍存在困惑和不解。
3.大学生应急处置能力比较滞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高校同样身处风险之中。
然而,许多大学生在面对风险事故发生时头脑一片空白,惊慌失措。
对外无法及时准确的传达自身所处环境和遇险信息,对内无法科学有效的开展自救或救援措施。
当下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和家庭社会长期积累的各种问题时,由于无法排解心中烦闷,及时解决心理困扰,一任情绪发展而导致的安全事件,这类事件的发生数量在近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足见大学生在应急处置能力方面的极大缺失。
(二)高校安全事故的外在原因1.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系统安全教育意识薄弱应当承认,当前高校安全问题不仅有来自高校自身的因素,而且还有来自社会、家庭等多种综合原因。
譬如,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的袭扰,家庭成长环境或不良家教方式的影响,等等。
这些问题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极易干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安全隐患。
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4ae7c28aaea998fcc220e79.png)
以来 ,高校 的学 生工作 者 们也 始终 将维 护校 园安全 稳 定视 为 自身 的第 一要 责 。 在实践 中 , 这支 队伍更 是经 受住 了一次 次艰 巨 的考 验 , 现出 了坚强 的 战斗力 和 高度 的政治 素质 。 展
近些 年来 ,随着社 会经 济形 势 的飞速 发展 以及 青年 学生 群 体特性 的 巨大变迁 ,高 校学 生工 作 队伍所 面 临的安 全稳 定 工作任 务更 为艰 巨。当前 , 高校 安全稳 定工作 中存 在种种 难 点, 制约着 高校 安全稳 定工 作进 一 步的发 展 , 要我 们对 当 需 前 高校 安全稳 定工 作存 在 的难点及 其产 生 根源进 行 深入 分 析并采 取针对性 措施 , 以大力 推进 高校安 全稳定 工作 。
发现 基本上 精力 都倾 注在 了 “ 灭火 ” 工作 上 。随着 近些 年安
全稳定 工作 形势 的发 展 、 任务 的艰 巨 , 危机 发 生 、 理 危机 、 处 而后 等待下 一次 危机 的发 生这样 一个 循环 成 为 了部分学 生 工作 者对安 全稳 定工 作 的基本 理解 。被 动应 急逐 渐成 为基 层安 全稳定 工作 的主 旋律 ,而 主动建 设工 作则 相对 缺乏 关
关键 词 : 安全稳 定 ; 高等学校 ; 点 ; 难 对策
中图 分类 号: 6 1 G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75 6 (0 8 1— 0 10 10— 9 820 )20 6— 3
安 全稳定 是高校顺 畅运 行 、 有效 育人 的必要 前提 。 一直
注和 投入 。 3 .整 体 压 力 大 而基 层 动 力 小 。 旦 出 现 安 全 稳 定 问 题 , 一
步凸显 。 2 被 动 应 急 多 而 主 动 建 设 少 。 大 部 分 的 学 生 工 作 者 都 .
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3cbca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安全教育的意义愈加凸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安全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工作,对大学生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系校园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问题面临巨大压力,给校园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积极加强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生命发展、安全守护和健康成长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管理;校园安全;网络安全高校校园的治安与稳定被认为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是大学校园治安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安全建设是法制建设与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和内容。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校面临着内外、传统与非传统、虚拟与现实等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冲击,高校的安全与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
安全管理模式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必需的。
1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1高校校园安全制度缺乏体系建设高校校园安全制度应根据各校的实际,在经过调查研究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由学校党委按照可执行性、可监督性、可衡量性、可运作性、具有一定弹性的原则研究决定。
调研发现,多数高校校园安全制度建设不健全,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般安全制度的制定大多由保卫部门独自完成,缺乏协同性。
同时,制度的执行力较低,在学校内的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师生不能正确了解安全制度内容,制度执行的监管缺失,校园安全制度文化未形成体系化。
1.2网络安全教育缺失当前,高校院校在校园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及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形式单一、内容老旧、手段传统。
一方面,高校院校“重教书轻育人”问题严重,针对校园网络诈骗教育仅仅停留在提醒学生上当受骗方面,并未将新型诈骗手法、学生受骗个案进行整理总结,这导致学生对网络诈骗认知片面;另一方面,多数高校院校并不注重校园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工作,部分虽有宣传,但仅仅停留在悬挂防范网络诈骗条幅、发放宣传页、张贴宣传栏等方面,并不注重校园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案例防范宣讲,也未定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这导致学生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防范意识均难以提升,也不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论高校校园安全成因及对策
![论高校校园安全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7b58b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4.png)
论高校校园安全成因及对策高校校园安全是指在高校校园内保持安全稳定的状态,防止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当前高校校园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本文将从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成因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员管理不严。
高校人员众多,包括师生和工作人员,而校方在人员管理上存在漏洞。
对师生入校的身份核查不严格,容易让一些不法分子混入校园。
学生管理也存在问题,一些学生违规行为频发,使得校园安全受到威胁。
安全设施不完善。
高校在建设安全设施方面投入不足,校园的监控设备、防护措施等方面存在不足。
这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容易在校园内行凶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安全意识淡薄。
在高校师生中,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许多师生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一些师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高校校园是安全的天堂,忽视了安全风险。
外部社会环境影响。
校园安全是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影响的。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复杂,不法分子犯罪手段多样化,给高校校园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一些外部的社会事件和因素,如恐怖袭击、校园霸凌等,也对高校校园安全带来一定冲击。
针对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人员管理。
建立完善的入校身份核查系统,对师生身份进行逐一核查,并严格履行师生一卡通和门禁系统的使用。
有特殊身份的人员,如校外人员、外来人员,应进行登记和领取临时通行证。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健全学生违规行为处理机制,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教育意识。
提高安全设施的建设水平。
加大对校园监控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等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工作。
增加安全设施的密度和覆盖面,加强对校园内外区域的监控和防护。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建立健全灾害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制度,提供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增强师生的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对安全事件的宣传报道,提高校园安全事件的报道率和舆论关注度,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机制和对策研究
![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机制和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01a29771fe910ef12df87b.png)
防范机 制 对 策
Re s e ar c h o n Fa c t o r s Af f e c t i ng Col l e g e S af e t y and S t ab i l i t y
a n d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r e v e n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a n d Co u n t e r 。 -
me a s u r e s/ / Xi a o Mi n g l a n g A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d e g r e e f o s o c i l a c o n c e r n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he t f a c t o r s a f e c t i n g
t h e c a mp u s s a f e t y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o f c o l l e g e s f r o m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
定
摘 要 随着我国高 等教 育的迅速发展 , 高校 办学规模 不断 扩大 , 高校 的安全 工作越来越重要 , 同时也 受到社会 的高度 关注 。本 文主要从 国际国内形势和高校在教 育教 学活动 中 的安全 隐患等 方面分析 影响高校校 园安 全稳定 的因素 , 并
针 对 高校 校 园安全 隐 患的 防范提 出相 应 的管 理机 制和 对
总第 3 2 9 期 2 0 1 5 年1 O月( 中)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29d14e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6.png)
⾼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学校园是⼀个⼈群集聚的场所,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旦发⽣安全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活秩序。
因此,加强⼤学⽣安全教育与校园安全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学⽣的安全和权益,确保其⾝⼼健康和全⾯发展,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1.⾼校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1)交通安全事故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各⾼校的校内交通处在⼀个堪忧的状态,⼈与车或车与车之间各种级别的摩擦常有发⽣。
⼀到上下课或上下班的⾼峰期,⼈来如梭,车往如梭,学⽣低头⾛路嬉戏打闹不看车,司机谈天说笑不看⼈,因此难免发⽣些意外。
(2)⽕灾事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灾是威胁学⽣⼈⾝安全的重要因素。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1000余所全⽇制⾼校中,从未发⽣过⽕灾的寥寥⽆⼏。
有的学校整座教学楼、试验楼、⼤会堂被烧毁,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甚⾄烧死学⽣。
(3)盗窃案件随着⾼校校园的开放,犯罪分⼦把作案⽬标投向⾼校,不断进⼊⾼校作案。
⾼校在安全防范⼯作中仍存在⼀些薄弱环节,部分师⽣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差,离开办公室和宿舍不随⼿锁门,将贵重物品随意放置在公共场所,财务部门违反现⾦管理规定,等等,这些都给犯罪分⼦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法提供破案信息,致使案件侦破困难,犯罪分⼦长期逍遥法外。
(4)刑事案件校园刑事案件中,当事⼈不少是在校⼤学⽣。
他们中有的是由于社会或校园治安状况不好,被不法分⼦⽆端伤害;有的是由于学⽣本⼈缺乏警觉和⾃我保护意识,致使受到了本可以避免的侵害;也有个别⼤学⽣法制观念淡薄,道德观念沦丧,为琐事⼤动⼲⼽,为私利胆⼤妄为,由此⾛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发⽣在⼤学校园的刑事案例诸如:打架、吸毒、杀⼈、诈骗、强奸、抢劫等等。
(5)意外伤害事故有的学⽣在校外游泳不幸溺⽔,有的学⽣在登⼭中不幸遇难,有的学⽣在校园体育活动中由于意外原因失去了年轻的⽣命,有的⾼校⾷堂发⽣⾷物中毒事件等。
由于⾏为不当,缺乏安全常识,或者管理不善,未能采取应有的安全措施,造成了⾼校师⽣员⼯⼈⾝受到伤害的惨剧。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dcce947e45c3b3567ec8bb5.png)
一 一
些不法分 子也利用如此的便利条件 ,实施对学生和学校造成危害的不
法行为 ,严重扰乱校 园秩序。
二 、解决高校稳定 问题的对策探析
1 、加 强思 想政治教育 ,坚定社会主义理念 针对影 响高校稳定 的诸多因素 , 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王 莹
大连医科大学 【 摘
辽宁
大连
1 1 6 0 4 4
要 】本文主要从影响 高校稳 定的 宗教 因素 、就业 因素、媒体 因素 、治安 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 索影 响高校稳定的关键 环节。同时针对
这些关键 因素和关键 环节,提 出相应 的解 决策略 。 【 关键 词】高校稳 定 影 响 因 素 对 策探 讨 中图分类号:G 6 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1 6 — 2 8 1 一 O 1 高校的和谐与稳定事关社会的安定团结 ,因此探讨相关问题不但对
2 、就 业 因素
护高校稳定 的重要途径。一种蓬勃向上 ,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充
满活力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的根本所在。
伴随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压力在逐渐增大 ,失业率在逐年攀升 ,
这也是造成高校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些大学生受难于就业舆论 的影响 ,感觉前途无望 ,在校期间就产生消极情绪 ,游手好 闲,碌碌无 为,白白地浪费了大好光 阴,甚至做出各类违规违纪行 为 , 严重干扰高 校 的稳定 。同时 ,这些学生往往还拉帮结伙 ,形成小的群体或势力 ,对 其他学生造成不 良影响 , 形成反面的示范作用 ,严重波及学校安全 。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以及对策摘要:高校的和谐发展与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教育界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工作标准体系,因此,探索并构建一套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新时期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校;安全稳定;标准化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这些都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建立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标准体系是落实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1]的必然要求,对有力地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教育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体系,各高校现有的安全稳定标准体系又存在分散性、片面性的问题,因此,探索并构建一套高校安全稳定标准体系是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期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建设的目的1.解决泛化与弱化问题。
目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校自身内部的因素,这是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不稳定隐患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来自高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当中的不安全因素,这种因素构成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诱因。
所以,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所要考虑的潜在不安定因素范围很广,面临很多不可预知,难以把握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极易走上极端,造成“草木皆兵”[2],处处小心谨慎,甚至阻碍学校的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反过来,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极易造成马虎大意,对安全稳定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掉以轻心,不能及时予以预防处理,造成突发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2.解决主因与诱因问题。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也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是目前,高校在对影响安全稳定工作的主因与诱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上还不够成熟。
有的高校只重视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构成危害的内部因素进行预防,而忽视对外部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导致突发事件的发案率上升。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高校忽视了主因与诱因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控制预防,没有及时切断产生不确定因素的途径,导致情况更加复杂,不可控制性增加。
3.克服就事论事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在安全稳定工作中,由于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直接从事维稳工作的人员总体业务素质不高,还存在就事论事,只关注事件本身和对自己单位的利益的狭隘观念,仅利用自身已有的办法去处理问题。
究其原因,是维稳工作者对安全稳定事件本身的社会性和衍生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4.克服标准分散的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教育部、相关高校及专门研究机构围绕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开展了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针对性强的研究性工作。
随着研究成果的相继推出,各高校对安全稳定工作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逐步将相应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
有的高校借鉴相关成果,加强了保卫处的安全防卫功能,成立了职能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应对突发事件更为有效的安全管理处或安全稳定处;有的高校除了设置正式的安全稳定工作机构外,还充分发动师生员工的力量,成立了校园安全综合巡导小组,加强日常安全巡查督导;有的高校特别增设了网络安全管理机构[3],将网络舆论作为安全稳定工作新的重要信息来源,以便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工程,在确定安全稳定体系内容的时候,应遵循取得最佳效果的标准来构建。
也就是说,高校安全稳定标准体系的内容应在具有实际价值效益的项目中选定,并且要在能够获取标准化效益项目之中,按照所取得效益的大小排序。
而标准化效益应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全局利益出发,力求最佳效益,而不是某一项目局部的、片面的标准化效益[4]。
2.相对统一原则。
目前,各高校现有的安全稳定标准体系存在分散性、片面性的问题。
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应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准则做出统一的规定,以实现标准化的目的。
统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要有一定的量值,量值要有一定的上限和合理有度的下限,以便于提高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预防为主原则。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对异常事件的细微信息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做出处置,提高广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将高校安全稳定方面的事件发生概率减小到最低限度。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应仅仅注重现实存在的危险因素,还要注重潜在的危险问题[5],因此,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隐性问题应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协商一致原则。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应由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共同协商探讨,在取得一致共识的基础上构建。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只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认同,取得各高校的认可,才能增强其权威性和执行性。
这样既可以保证标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又可以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5.动态求优原则。
由于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很多,因此,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的制定应根据时间和环境条件来确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环境和人类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在各个特殊时期制定相应的标准。
因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及其内容的选定、标准的高低等,都需要根据时间和环境,对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使其保持最佳状态。
三、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当前,社会问题和高校内部问题相互交织,治安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互相渗透,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问题接踵而至,给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在错综复杂的挑战和应对工作面前,如何让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开展,如何把安全稳定事件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对于高校科学处置各类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发事件,维护高校与社会的安全稳定,推动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厘清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的内涵和外延。
确定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概念,对安全稳定工作的内涵进行标准定位,对其外延进行统筹分析,对于推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准确地提出了标准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找准标准化丰富而科学的表现形态,从而实现理论上的丰富和提升。
三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能够填补高校安稳工作标准化研究方面的不足。
2.实践意义。
一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其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有关文件精神。
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先后多次针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下发重要文件,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尤其重视。
但在文件下发过程中,仍然伴随的是高校各种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有的高校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严格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相关规定,制定相关制度,推动工作的标准化开展,因此导致事件发生。
二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其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高校安稳工作标准化建设质量。
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但其前提在于首先要确定好标准,继而开展标准的建设过程。
三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科学发展。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很多,不可能保证不出任何问题,关键是要探索建立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坚持抓早抓小、工作在前、预防为主,变被动为主动,做到少出问题,不出大问题。
四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对高校来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根本,稳定是前提,和谐是基础。
总结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高校的稳定和谐直接影响到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构建针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标准,能够进一步有效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推动平安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梁家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北京教育,2010,(3).[2]唐俊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性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3]黄明蕾.做好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方法初探[J].科技教育,2009,(24).[4]袁红林,马振琪.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博览,2006,(10).[5]李妩祎,谢莉娜.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