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度与分辨率
电视清晰度和分辨率
电视清晰度和分辨率首先要申明的是,电视画面的清晰度或分辨率只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叫法。
这一事物就是电视图像还原真实物体的程度。
至于为什么既叫清晰度,又叫分辨率,则有历史和技术发展的双重原因。
在模拟技术时代,清晰度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依GB3174-82彩色电视广播标准规定,电视图像每秒25帧,每帧图像水平扫描线是625行,电视行频则为625×25=15625HZ,由于扫描线要有一个回扫的过程,尽管回扫时不显示画面,而且速度比正扫时快得多,但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大约为50行时间(称为场消隐时间,指扫描线从画面的右下角回到画面的左上角,在1秒钟内,显示25帧画面一共要回扫25次要用的时间),这样能够起作用的时间就剩下625-50=575行。
当频率为15625时,每个周期所占用是时间为64μS,在这个时间里还要去掉行回扫时间(扫描线从图像的右边回到图像的左边要用的时间)大约是12μS,那么用于图像显示的时间就剩下52μS。
我们知道,如果频率为1MHZ时,信号周期时间为1μS,则一行时间内将产生52个周期,将波形的正半周定义为高电平,显示为白,负半周定义为低电平,显示为黑,则52个周期内将有104条黑白交界线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视线。
将这个数值按电视的高宽比折合一下,即104×3÷4=78电视线(我们常讲,在模拟技术中,在PAL制条件下,每MHZ频率能够提供的最大清晰度为80线,就是由此而来)。
现在我国的PAL制电视标准中视频带宽为6.0MHZ,则78×6.0=468,或者说:我国现行电视标准(制式)条件下,所能得到的最大清晰度不到500电视线,与DVD所能提供的清晰度是大致相当的。
分辨率又有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之分,说来也简单,是电视画面上下、左右各分成多少点数,或是能看清的电视线条数。
当电视画面上呈现的是垂直的黑白相间的直线条时(比如电视台播出一个圆圆的测试信号中就有此线条),电视机能够显示出来的垂直线条的最大数目是多少?能够显示出来水平的黑白线条数的最大值就是垂直分辨率。
分辨率、有效像素和成像清晰度
通常人们认为,图像的锐度(清晰度)取决于光学镜头和聚焦系统的精度,然而这只是我们将要提到的一部分。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影像传感器,即通常所说的电荷藕荷器(CCD)。
电荷藕荷器是由红、绿、蓝像素的分组构成的,这些分组是记录图像的基础。
图像被聚焦到电荷藕荷器上并被记录下来。
我们假设镜头是完美的,而且通过这个镜头看到的任何景物都清晰无比,那么这个电荷藕荷器所取的图像也应是清晰无比的。
但是,现实中并非如此。
图像的清晰度和用以记录图像的基础的数量有着直接的比例关系。
在数码相机问世的初期,CCD的像素数量大概有如下几种:
640(H)x480 (V)=32万像素,
1280 (H)x960 (V)=1.3百万像素
1600(H)x 1200 (V) =2.1百万像素
这些数字代表了CCD的像素(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数量,也就是CCD的分辨率数值。
在拍摄上面这张相片时,采用的画面分辨率为640x480像素,也就是307,200 像素。
上图是从采用1280x960分辨率拍摄的照片中裁剪出来的局部,我们发现画面整体依然比较清晰,不过细节部分稍有模糊。
上图是从采用1600x1200分辨率拍摄的照片中裁剪出来的局部,我们发现细节清晰,比用从1280x960分辨率拍摄的照片中裁剪出来的局部效果要好。
右图是本文第二张照片中裁剪出来的局部,左图是将右图在PHOTOSHOP中插值之后(300x300)的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经过插值的相片清晰度非常差,模糊不清。
电脑显示器清晰度与分辨率的关系解析
电脑显示器清晰度与分辨率的关系解析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对电脑显示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清晰度和分辨率是两个关键概念。
本文将分析电脑显示器清晰度与分辨率的关系。
一、清晰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清晰度是指在显示器上观察到的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
较高的清晰度可以提供更加真实和逼真的图像质量。
清晰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像素密度,即单位面积内的像素数量。
像素密度越高,显示器的清晰度就越高。
其次是显示器的防眩光处理。
良好的防眩光处理可以减少环境光线的反射,提高视觉体验。
此外,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和对比度也会影响清晰度。
二、分辨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分辨率是指显示器上像素的数量,通常以横向像素数乘以纵向像素数来表示。
例如,1920x1080的分辨率代表横向有1920个像素,纵向有1080个像素。
分辨率对显示器的清晰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较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更多的像素,图像细节更加丰富,因此清晰度更高。
然而,分辨率的提高也会增加显示器对图形处理和显存的要求。
三、清晰度和分辨率的关系清晰度和分辨率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首先要明确的是,清晰度是显示器的物理属性,而分辨率是输入信号的属性。
一台显示器拥有固定的清晰度,但可以通过调整分辨率来改变显示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清晰度通常与分辨率成正比。
当分辨率提高时,显示器上的像素密度增加,图像更加清晰。
而当分辨率降低时,像素密度减少,图像相对模糊。
因此,显示器的清晰度与其分辨率水平密切相关。
然而,清晰度和分辨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概念。
分辨率只是显示器的一个属性,而清晰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屏幕尺寸、面板技术、显示器的质量等。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显示器清晰度和分辨率在选择显示器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使用场景来确定清晰度和分辨率非常重要。
对于一般办公和日常使用来说,清晰度和分辨率都可以选择中等水平。
这样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良好,同时又不会对电脑性能产生太大的压力。
如果从事设计、媒体编辑等需要高清图像的工作,可以选择更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解读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解读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传统大屏幕电视机的清晰度1、大屏幕电视机传统电视机系指幅型比为4:3的阴极射线管(CRT)直观式电视机。
这类电视机有大屏幕与非大屏幕之分,一般将25英寸作为一个界限,等于和大于25英寸的称为大屏幕电视机,小于25英寸的为非大屏幕电视机,或叫小屏幕电视机。
由于小屏幕电视机显示的图像质量比较好,一般不对它们多加研究,而大屏幕电视机的图像清晰度差,扫描线明显,颗粒感重,所以多以它们为研究的对象。
根据市场现有情况,本文只就29英寸、34英寸和38英寸的大屏幕电视机的清晰度进行讨论。
2、荧光粉点距及其对清晰度的影响在电视机的清晰度问题上,与电路有关的因素已经不是最难解决的影响因素,而最难解决的因素还是荧光粉点距问题。
因此,本文不讨论电路系统和聚焦系统对电视机清晰度的影响,而专门就荧光粉点距对清晰度的影响加以讨论。
“荧光粉点距”是指由红、绿、蓝三种荧光粉最小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组成的相邻“荧光粉组合”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用PH来表示。
所谓“荧光粉点”是一个用俗了的称呼,实际上不一定是一个点,而是由不同形状的3种颜色荧光粉小单元各自构成的三种不同形状的“荧光粉组合”:圆点状的小单元,成三角形排列,三色荧光粉圆点构成了一个基本称得上是点的荧光粉点(见图2);短条状的小单元,纵向平行排列,三色荧光粉短条构成了一个正方形荧光粉块或长方形的荧光粉块(见图3);长线状的小单元,也是纵向平行排列,三色荧光粉长线构成了一条荧光粉线组(见图4)。
以上3种情况,看起来是把单色荧光粉小单元从点向长里做,先得到短条状得,进一步作为线状的。
作成了线状,就达到了极端的情况,如同索尼的新型平面特丽珑显象管,其荧光粉组合已经既不是点,也不是条块,而是从屏幕上边缘一直拉到下边缘的一条长线。
由于这种情况下是线,因此水平像素之间的距离已经不称做点距,而称为“线距”。
但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一般情况下还是使用点距一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使用线距一词。
清晰度参数
清晰度参数
清晰度参数是一种用于描述图像或视频质量的指标。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清晰度参数列表:
1. 分辨率:表示图像或视频的像素数量,常用的分辨率包括720p、1080p、2K、4K等。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2. 帧率:表示每秒钟播放的图像帧数,常用的帧率为24fps、30fps、60fps等。
帧率越高,动态图像越流畅。
3. 压缩率:表示图像或视频经过压缩处理后的文件大小,常用的压缩算法包括JPEG、
H.264、H.265等。
压缩率越高,文件大小越小,但图像质量可能会有所损失。
4. 清晰度调整:一些图像或视频处理软件提供了清晰度调整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
求增强或减少图像细节,改变图像的清晰度。
5. 锐度:表示图像的边缘清晰度,一般通过增强或减少图像的边缘锐化来调整。
6. 对比度:表示图像明暗对比度的程度,可以通过调整亮度和对比度参数来改变图
像的清晰度。
7. 色彩饱和度:表示图像色彩的鲜艳程度,可以通过调整饱和度参数来增强或减少
图像的颜色饱和度。
8. 噪声抑制:表示消除图像或视频中的噪声干扰,提高图像或视频的清晰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清晰度参数,不同应用场景可能需要调整不同的参数来达到最佳的
清晰度效果。
显示器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显示器的分辨率和清晰度-视频图像未来的家庭影院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普通家庭影院外,还有计算机家庭微型影院(HCPC),利用计算机输出图像和声音信号而用大型显示器或投影机来显示图像的大型家庭影院。
因此,在介绍视频图像及其显示时,不能不谈到计算机及其显示器。
此外,在谈到高清晰度电视机时,许多人都喜欢用计算机的显示器来作比对,认为要达到近似计算机显示器点距的电视机,才能够得上高清晰度电视机。
除了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看法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为什么对计算机显示的图像不提清晰度而只讲分辨率,显示器与电视机在图像显示特点上有何不同,显示器的分辨率与清晰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等。
因此,根据计算机在家庭影院中的作用和读者对显示器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这方面也作一些分析和讨论。
作为计算机的显示器,目前以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为主,近年也有少量时尚的液晶显示器加入。
因为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电视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所以在这里不再专门介绍,而只以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为例为讨论计算机显示器中的有关问题。
一、显示器不用清晰度来表示的原因计算机显示器的图像质量,都是用分辨率来表示,从来不用清晰度来表示。
许多人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出于一种习惯:对电视机习惯于用清晰度表示,对计算机习惯于用分辨率表示,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
还有人认为,正因为都可以用这两种术语来表示,所以说明分辨率和清晰度是一回事。
我们认为原因并不在此,而认为:显示器图像质量要用分辨率来表示是特意的而不是因为习惯的,它是由显示器的使用特点和图像传输特点决定的。
1、显示器的使用特点首先比较一下电视机和显示器的使用特点。
从使用特点来看,电视机是相对远距离的观看,而且是以观看画面图像为主,不是以观看文字为主,注重的不是图像细节和文字清晰,而是图像的宏观清晰。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清晰度来表示图像质量,就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显示器的情况与此正好相反,它是近距离观看,而且是以观看文字为主,兼以观看图像画面,非常注重文字的清晰和图像的细节,而不是图像的宏观清晰度,所以它的图像质量更适合用分辨率来表示。
分辨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人眼分辨能力存在极限
分辨率并不是越⾼越好,因为⼈眼分辨能⼒存在极限显⽰屏清晰度对于计算机上显⽰的⽂字和图⽚,正常来说显⽰器分辨率越⾼清晰度就会更⾼,不过有时我们切换⼀些超⾼分辨率后也识别不出差异,这是为什么?简单来说显⽰清晰度由物理因素和视⼒因素。
物理因素就是设备显⽰分辨率,视⼒的差异会影响到你的视觉体验。
显⽰分辨率越⾼越好?由于⼈眼分辨能⼒存在⼀定的极限,所以合适的分辨率和观看距离才是最好的。
(后⽂会讲到)先了解⼀些基本概念。
屏幕尺⼨:指的是屏幕对⾓线的长度,单位英⼨。
屏幕分辨率:是指宽度上和⾼度上最多能显⽰的物理像素点个数。
设备像素(⼜叫物理像素):指设备能控制显⽰的最⼩物理单位,指显⽰器上⼀个个的点,单位 pt,物理像素设备出⼚后就固定不变了。
DIP(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像素也叫逻辑像素,它在应⽤程序中使⽤,然后底层图形系统将它转换为适⽤于特定设备的物理像素。
点距:像素与像素之间的距离,点距和屏幕尺⼨决定了分辨率⼤⼩。
PPI(Pixels Per Inch):屏幕像素密度,每英⼨(1英⼨=2.54厘⽶)像素点个数。
DPI(Dots per inch):每英⼨像素点,印刷⾏业术语,对于电脑屏幕⽽⾔和PPI是⼀个意思。
1080p,2k,4k 代表什么屏幕分辨率是使⽤每⾏像素数列乘每列像素数列表⽰,如:1024×768。
1080p,2k,4k简单理解就是:720p,1080p 表⽰纵向有多少⾏像素。
2k,4k,8k表⽰横向有多少列像素。
决定显⽰清晰度的物理因素,更准确地说是像素密度。
⽐如在相同尺⼨的屏幕下,分辨率越⾼说明像素密度越⼤,显⽰的清晰度也就越⾼。
像素密度如何计算,使⽤对⾓线像素数量除以屏幕尺⼨,w , h (像素)。
l屏幕尺⼨(单位英⼨)。
ppi=√w2+h2l⼈眼分辨像素的极限是多少?因为在显⽰器上的⽂字图⽚是由⼀堆像素排列组成,所以只要让我们的眼睛不能明显分辨出像素间隙时,呈现的⽂字和图⽚就是丝滑的。
LED显示屏项目中的面分辨率与清晰度调整
LED显示屏项目中的面分辨率与清晰度调整在LED显示屏项目中,面分辨率与清晰度调整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挑战。
LED显示屏作为一种高清晰度、高亮度的显示设备,常用于室内外广告、舞台演出、会议展示等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地调整LED显示屏的面分辨率以及清晰度,直接影响到显示效果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LED显示屏项目中面分辨率与清晰度的调整方法。
一、面分辨率的调整面分辨率是LED显示屏上显示内容的像素密度。
通常情况下,在相同尺寸的屏幕上,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越清晰。
针对LED显示屏项目,在面分辨率的调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像素数量的设置LED显示屏通常由许多LED模块组成,而每个LED模块又包含许多LED像素。
在确定面分辨率时,首先需要考虑LED像素数量的设置。
适当增加LED像素数量可以提高屏幕的分辨率,从而获得更清晰的显示效果。
2.驱动芯片的选用LED显示屏的驱动芯片对面分辨率也有一定影响。
选择高性能的驱动芯片可以提高屏幕刷新率和显示效果,有效地调整面分辨率。
3.调整显示内容的分辨率除了硬件层面的调整,对LED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进行分辨率的调整也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方法。
通过调整输入信号的分辨率,可以使显示内容更加清晰。
二、清晰度的调整清晰度是衡量LED显示屏显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获得更好的清晰度,LED显示屏项目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1.灰度级别的设置LED显示屏的灰度级别是影响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灰度级别,可以有效提高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项目实施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灰度级别参数。
2.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响LED显示屏清晰度的关键因素。
合理调整LED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使显示效果更加清晰。
3.色彩校正色彩校正是另一个重要的清晰度调整手段。
通过对LED显示屏的色彩进行校正,可以使显示内容的色彩更加真实鲜艳,从而提高清晰度。
综上所述,在LED显示屏项目中,面分辨率与清晰度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镜头的MTF曲线
镜头的M T F曲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一)成像的清晰度、分辨率和锐度要理解MTF曲线,需要先搞明白这几个词:成像的清晰度,锐度,对比度,和分辨率。
摄影里,锐度是指acutance,不是sharpness,尽管两个词翻译成英文都可以叫做锐度。
Acute是锋利的意思,比如形容刀口锋利。
acutance是acute的一个名词。
在摄影上,acutance特指黑白色调的边界的锋利或锐利程度,即黑白边界处的对比度。
高acutance照片的黑白边界非常清晰,见下图:因此,锐度(acutance)描述边界处影像信息过渡的快慢;高锐度导致信息的迅速过渡从而使得边界清晰可见。
相机和镜头的分辨率(resolution)描述的是对空间细节分辨的能力。
如果能把相邻非常近的线条分开,我们就说这个相机或镜头的分辨率高。
对比度(contrast)是和acutance相联系的。
显然,高对比度对应高acutance,低对比度对应低acutance。
对比度和acutance可以互换,我们这里不区别其含义,尽管对比度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照片的整体对比度。
sharpness是resolution和acutance的结合。
如果一幅图像即有高的分辨率(resolution)和高的边缘锐度(acutance),那么我们说这幅图像具有高的sharpness。
分辨率和边缘对比度任何一个不够高,这幅图画的sharpness都不够。
所以,摄影里的sharpness指照片的整体清晰度。
考虑到这些,摄影里的sharpness可能翻译成“清晰度”更合适,而“锐度”的含义留给acutance。
下边我们就这样用:清晰度=sharpness,锐度=acutance,分辨率=resolution,对比度=contrast。
(读国外的镜头测评文章,sharp和sharpness是常见到的词汇,比如说某个镜头verysharp。
分辨率与清晰度
分辨率与清晰度虽然我们在很多杂志和文章上都看到有关“分辨率”的介绍,但不是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说法,看了比不看更糊涂。
家电推销员们常把一大堆的数据推到我们面前:达到“600-800”线的电视机、480P、720P、1080I、VGA、SVGA、XGA等等,别说是普通消费者,我看连“专家”也会被蒙。
所以我希望下面的解释可以让读者清楚这些数据,即使一时记不住,也可以知道基本的概念,下次再有学无术的推销员跟您乱讲时便可拿本文所讲给他上上课。
1、像素组成图像图像是由连续快速出现的静止图像组成,当我们讲图像的分辨率的时候是指组成图像的像素。
想一想绘图用的文格纸,当你在每格中填充相应的颜色,你就得到一幅图像。
看看图1a中的眼睛(蓝色圆圈内),当我们放大这一部分后,我们就看到了组成这幅图的像素(图1b)。
像素点组成行,行组成一幅图像,很多幅图像连续起来就组成活动的图像。
(见图1)2、垂直清晰度由于“垂直清晰度”这个名词更容易理解,我们就从简单的入手。
“垂直清晰度”就是一幅图像从上到下由多少像素组成。
由于每一根水平扫描线形成一个垂直方向的像素,因此我们也可以讲,“垂直清晰度”就是一幅图像由多少条“水平扫描线组成”(见图2)。
一幅图像有多少条水平扫描线是由信号格式决定的,因此只要信号格式确定了,垂直清晰度就确定了。
对于PAL制来说,不管你看的是电视节目、录像机、VCD、LD还是DVD,你最后看到的垂直分辨率者是625。
进一步讲,我们看到的一幅画面并不是由所有的625行组成。
实际上,在场消隐期间,还有49行用于传输其它信息,比如闭合字幕、图文、测试信号等,同时当电子束从最底部回到最上部来开始扫描下一幅图像还需要一些时间。
去掉这些我们“看不到”的行数,我们看到的一幅画面实际上最多由576行组成。
这也是PAL制的最高垂直分辨率。
更进一步,由于显像的原因和人的视觉特性,这576行只是理论上的分辨率而已。
实际你“看到”的图像的垂直分辨率还必须乘以一个小于1的修正系数,这个系数称为Kell系数。
印刷技术指标
印刷技术指标印刷技术指标印刷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传媒手段,它使人们能够将文字、图像等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传达给大众。
而印刷技术指标则是衡量和评估印刷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围绕印刷技术指标展开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颜色准确度在印刷过程中,颜色准确度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颜色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视觉效果。
通过使用专业的印刷色彩管理系统和仪器设备,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表现与设计稿保持一致。
适当的调整印刷机和油墨的参数,也可以提高颜色的准确度。
印刷品的后期处理也会对颜色准确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在制版、覆膜、烫金等环节上做好控制。
二、分辨率和清晰度分辨率和清晰度是评估印刷品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
分辨率指的是图像中每英寸的像素数量,通常以dpi(每英寸点数)来衡量。
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表现越清晰。
在印刷过程中,要保证图像的分辨率与印刷要求相匹配,避免出现马赛克、模糊等问题。
清晰度则是指图像边缘的锐利程度,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印刷机和印刷版的参数来提高清晰度。
三、排版和字体在印刷技术中,排版和字体的选择和处理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合理的排版能够增强文本的可读性和美感,提升印刷品的整体质量。
在进行排版时,需要注意字距、行距、字体大小等因素,以确保文字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
字体的选择也要考虑到设计风格和平面效果,使得整篇印刷品的视觉效果更加协调和统一。
四、纸张选择和处理纸张作为印刷的载体,对印刷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纸张的选择和处理涉及到纸张材质、光泽度、厚度等因素。
不同的印刷需求需要选择适合的纸张类型,比如艺术纸、胶版纸等。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纸张的处理方式,如防止纸张变形、控制纸张湿度等,以保障印刷品的平整度和质量。
总结回顾:印刷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颜色准确度、分辨率和清晰度、排版和字体、纸张选择和处理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各种专业的印刷技术和设备,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印刷技术指标的符合度,进而提升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监控摄像机分辨率与像素、清晰度的相关关系
监控摄像机分辨率与像素、清晰度的相关关系单反相机和监控摄像机工作原理相同,一个主机机身搭配一个镜头,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
监控摄像机就是一个低配的相机,镜头焦距短、像素低,只是它比相机多了一些防爆防水的功能。
在购买相机之前有人会向你推销,这是XX像素的,那么你真的对图像的像素、分辨率、清晰度了解吗?为了辨别清楚他们三者之前的关系,不如我们先两两比对。
经过笔者调查发现,无论是网络上的概念还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白话理解,这文字的解释似乎都太过冗余,我们来点更直接的数据对比,相信很多人都愿意看。
分辨率是一个表示平面图像精细程度的概念,通常它是以横向和纵向点的数量来衡量的,表示成水平点数×垂直点数的形式。
在一个固定的平面内,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可使用的点数越多,图像越细致。
显示分辨率是平板电视在显示图像时的分辨率,分辨率是用点来衡量的,显示器上这个“点”就是指像素(pixel)。
显示分辨率的数值是指整个显示器所有可视面积上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数量。
例如1366×768的分辨率,是指在整个屏幕上水平显示800个像素,垂直显示600个像素。
显示分辨率的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总数总是成一定比例的,最常见的为16:9。
家庭影院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种类、性能和功能永远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其有关的基础知识,或更确切的说是有关电视、电视机和其它视频播放设备的基础知识的话题,却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话题,也是许多家庭影院爱好者一致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由于对显示器和其它视频播放设备的基础知识并非每个家庭影院爱好者都明白,对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着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特点也不能正确地理解。
不但如此,即使就是现在自己正在使用着的设备,也不懂得如何去将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懂得如何去将它的功能充分利用起来。
一、图像分辨率相乘≈像素无论是监控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还是相机所抓拍的图像,每个图像都会有自己的信息。
从分辨率上我们就可以估算出图像的像素。
镜头的MTF曲线
(一)成像的清晰度、分辨率和锐度要理解MTF曲线,需要先搞明白这几个词:成像的清晰度,锐度,对比度,和分辨率。
摄影里,锐度是指acutance,不是sharpness,尽管两个词翻译成英文都可以叫做锐度。
Acute是锋利的意思,比如形容刀口锋利。
acutance是acute的一个名词。
在摄影上,acutance特指黑白色调的边界的锋利或锐利程度,即黑白边界处的对比度。
高acutance照片的黑白边界非常清晰,见下图:因此,锐度(acutance)描述边界处影像信息过渡的快慢;高锐度导致信息的迅速过渡从而使得边界清晰可见。
相机和镜头的分辨率(resolution)描述的是对空间细节分辨的能力。
如果能把相邻非常近的线条分开,我们就说这个相机或镜头的分辨率高。
对比度(contrast)是和acutance相联系的。
显然,高对比度对应高acutance,低对比度对应低acutance。
对比度和acutance可以互换,我们这里不区别其含义,尽管对比度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照片的整体对比度。
sharpness是resolution和acutance的结合。
如果一幅图像即有高的分辨率(resolution)和高的边缘锐度(acutance),那么我们说这幅图像具有高的sharpness。
分辨率和边缘对比度任何一个不够高,这幅图画的sharpness都不够。
所以,摄影里的sharpness指照片的整体清晰度。
考虑到这些,摄影里的sharpness可能翻译成“清晰度”更合适,而“锐度”的含义留给acutance。
下边我们就这样用:清晰度=sharpness,锐度=acutance,分辨率=resolution,对比度=contrast。
(读国外的镜头测评文章,sharp和sharpness 是常见到的词汇,比如说某个镜头verysharp。
这个词的含义是确定的,指该镜头的解像力非常高,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而且对比度复制准确;这和我们常说的某个镜头成像很锐是不一样的。
分辨率和清晰度
分辨率和清晰度经常被人混为一谈,这是极大的错误。
分辨率以英寸为单位。
当我们说某图像的分辨率是300的时候,就是说在一英寸见方的面积上有90000个点。
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器材。
因此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增高。
坚持把手机拍的照片做对开的输出,只能看见马赛克。
清晰度是边界锐度、层间微反差和质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分辨率比较,清晰度更象是一种心理学范畴。
很明显,要想获得高清晰度,必须有高分辨率,但反之,有了高分辨率,不一定就有高清晰度。
在清晰度的三要素当中,分辨率只影响第三点:质感。
但数学家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
他们通过分析相邻像素的关系,可以用所谓“插值”方法,有分寸地“提高”一些分辨率。
我们在Photoshop中可以适当地放大图像然后输出,就是基于这一原理。
但不要忘记,这是非常有限的。
分辨率在本质上并没有提高,只是看上去被提高了。
分辨率是和图像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衡量图像细节表现力的技术参数。
但分辨率的种类有很多,其含义也各不相同。
正确理解分辨率在各种情况下的具体含义,弄清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图像输入/输出分辨率及不同图像输入/输出设备分辨率作个介绍,供大家参考。
图象分辨率图象分辨率(Image Resolution):指图象中存储的信息量。
这种分辨率有多种衡量方法,典型的是以每英寸的像素数(PPI)来衡量。
图象分辨率和图象尺寸的值一起决定文件的大小及输出质量,该值越大图形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也就越多。
图象分辨率以比例关系影响着文件的大小,即文件大小与其图象分辨率的平方成正比。
如果保持图象尺寸不变,将图象分辨率提高一倍,则其文件大小增大为原来的四倍。
扫描分辨率扫描分辨率:指在扫描一幅图象之前所设定的分辨率,它将影响所生成的图象文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它决定图象将以何种方式显示或打印。
如果扫描图象用于640×480像素的屏幕显示,则扫描分辨率不必大于一般显示器屏幕的设备分辨率,即一般不超过120DPI。
(整理)解读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传统大屏幕电视机的清晰度1、大屏幕电视机传统电视机系指幅型比为4:3的阴极射线管(CRT)直观式电视机。
这类电视机有大屏幕与非大屏幕之分,一般将25英寸作为一个界限,等于和大于25英寸的称为大屏幕电视机,小于25英寸的为非大屏幕电视机,或叫小屏幕电视机。
由于小屏幕电视机显示的图像质量比较好,一般不对它们多加研究,而大屏幕电视机的图像清晰度差,扫描线明显,颗粒感重,所以多以它们为研究的对象。
根据市场现有情况,本文只就29英寸、34英寸和38英寸的大屏幕电视机的清晰度进行讨论。
2、荧光粉点距及其对清晰度的影响在电视机的清晰度问题上,与电路有关的因素已经不是最难解决的影响因素,而最难解决的因素还是荧光粉点距问题。
因此,本文不讨论电路系统和聚焦系统对电视机清晰度的影响,而专门就荧光粉点距对清晰度的影响加以讨论。
“荧光粉点距”是指由红、绿、蓝三种荧光粉最小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组成的相邻“荧光粉组合”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用PH来表示。
所谓“荧光粉点”是一个用俗了的称呼,实际上不一定是一个点,而是由不同形状的3种颜色荧光粉小单元各自构成的三种不同形状的“荧光粉组合”:圆点状的小单元,成三角形排列,三色荧光粉圆点构成了一个基本称得上是点的荧光粉点(见图2);短条状的小单元,纵向平行排列,三色荧光粉短条构成了一个正方形荧光粉块或长方形的荧光粉块(见图3);长线状的小单元,也是纵向平行排列,三色荧光粉长线构成了一条荧光粉线组(见图4)。
以上3种情况,看起来是把单色荧光粉小单元从点向长里做,先得到短条状得,进一步作为线状的。
作成了线状,就达到了极端的情况,如同索尼的新型平面特丽珑显象管,其荧光粉组合已经既不是点,也不是条块,而是从屏幕上边缘一直拉到下边缘的一条长线。
由于这种情况下是线,因此水平像素之间的距离已经不称做点距,而称为“线距”。
但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一般情况下还是使用点距一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使用线距一词。
有关分辨率的几个概念
有关分辨率的几个概念分辨率是指图像或视频中单位长度所具有的像素数量。
它是衡量图像或视频清晰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数字图像和显示设备中,分辨率可以影响到图像的细节展示和显示效果的精确度。
本文将介绍有关分辨率的几个概念,包括像素、像素密度、屏幕分辨率、打印分辨率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像素像素是构成数字图像的最基本的图像元素,它是图像中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单元。
在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等设备中,像素决定了其所能拍摄或存储的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像素的数量越多,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就越好。
二、像素密度像素密度指的是单位长度内的像素数量,常用像素/英寸(PPI)来表示。
像素密度越高,单位长度内的像素数量就越多,图像的清晰度就越高。
在手机、平板等设备中,像素密度的提高可以使得显示效果更加细腻,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图像的细节。
三、屏幕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是指显示设备上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
它通常用横向像素和纵向像素的组合来表示,如1920×1080。
屏幕分辨率的大小对显示效果有直接影响,分辨率越高,图像显示得越细腻、清晰。
高分辨率的屏幕在播放高清视频、浏览高像素图像时更能展示出其鲜活的细节和丰富的色彩。
四、打印分辨率打印分辨率指的是对数字图像进行打印输出时的像素密度。
它决定了打印出来的图像在一定尺寸下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一般来说,打印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清晰度越好,打印出的照片或图片也更真实、细腻。
常见的打印分辨率有300 dpi、600 dpi等。
总结:分辨率是衡量图像或视频清晰度的重要参数。
像素、像素密度、屏幕分辨率和打印分辨率是与分辨率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像素密度是单位长度内的像素数量,屏幕分辨率是显示设备上的像素数量,打印分辨率是打印输出时的像素密度。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像素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像素密度越高,图像越清晰,屏幕分辨率高意味着显示效果更好,打印分辨率高则打印效果更真实、细腻。
彻底搞清分辨率和电视清晰度
彻底搞清分辨率和电视清晰度作者:叶开来源:《电子世界》2004年第02期虽然我们在很多杂志和文章上都看到有关“分辨率”的介绍,但是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说法,看了比不看更糊涂。
家电推销员们常把一大堆的数据推到我们面前:达到“600~800”线的电视机、480P、720P、1080I、VGA、SVGA、XGA等等,别说是普通消费者,我看连“专家”也会被蒙。
所以我希望下面的解释可以让读者清楚这些数据,即使一时记不住,也可以知道基本的概念,下次再有不学无术的推销员跟您乱讲时便可拿本文所讲给他上上课。
1.像素组成图像图像是由连续快速出现的静止图像组成,当我们讲图像的分辨率的时候是指组成图像的像素。
想一想绘图用的方格纸,当你在每一格中填充相应的颜色,你就得到一幅图像。
看看图1a中的眼睛(蓝色圆圈内),当我们放大这一部分后,我们就看到了组成这幅图的像素(图1b)。
像素点组成行,行组成一幅图像,很多幅图像连续起来就组成活动的图像。
2.垂直清晰度由于“垂直清晰度”这个名词更容易理解,我们就从简单的入手。
“垂直清晰度”就是一幅图像从上到下由多少像素组成。
由于每一根水平扫描线形成一个垂直方向的像素,因此我们也可以讲,“垂直清晰度”就是一幅图像由多少条“水平扫描线组成”(见图2)。
一幅图像有多少条水平扫描线是由信号格式决定的,因此只要信号格式确定了,垂直清晰度就确定了。
对于PAL 制来说,不管你看的是电视节目、录像机、VCD、LD还是DVD,你最后看到的垂直分辨率都是625。
进一步讲,我们看到的一幅画面并不是由所有的625行组成。
实际上,在场消隐期间,还有49行用于传输其它信息,比如闭合字幕、图文、测试信号等,同时当电子束从最底部回到最上部来开始扫描下一幅图像还需要一些时间。
去掉这些我们“看不到”的行数,我们看到的一幅画面实际上最多由576行组成。
这也是PAL制的最高垂直分辨率。
更进一步,由于显像的原因和人的视觉特性,这576行只是理论上的分辨率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晰度指影像上各细部影纹及其边界的清晰程度。
清晰度,一般是从录像机角度出发,通过看重放图像的清晰程度来比较图像质量,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词。
而摄像机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词来衡量它“分解被摄景物细节”的能力。
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
意思是从水平方向上看,相当于将每行扫描线竖立起来,然后乘上4/3(宽高比),构成水平方向的总线,称水平分解力。
它会随CCD象素数的多少、和视频带宽而变化,象素愈多、带宽愈宽,分解力就愈高。
PAL制电视机625行是标称垂直分解力,除去逆程的50行外,实际的有效垂直分解力为575线。
水平分解力最高可达575x4/3=766线。
但是限制线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带宽。
经验数据表明可用80线/MHz 来计算能再现的电视行(线数)。
如6MHz带宽可通过水平分解力为480线的图像质量。
低档家用录像机,如VHS,最多能有240线的清晰度,高档家用摄录机,如S-V而数码摄录机的记录方式是数码信号的格式,清晰度在500线以上。
(普通电视的清晰度大约280线,VCD的清晰度是230线)。
[编辑本段]分辨率和清晰度家庭影院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种类、性能和功能永远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其有关的基础知识,或更确切的说是有关电视、电视机和其它视频播放设备的基础知识的话题,却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话题,也是许多家庭影院爱好者一致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由于对电视、电视机和其它视频播放设备的基础知识并非每个家庭影院爱好者都明白,对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着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特点也不能正确地理解。
不但如此,即使就是现在自己正在使用着的设备,也不懂得如何去将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懂得如何去将它的功能充分利用起来。
笔者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影院爱好者,在这里希望能从探讨的角度出发,和大家一起来解读有关家庭影院图像技术和显示设备的一系列常用的、实用的和重要的基本知识,其中还包括设备的使用和调整等方面的知识。
在目前五彩纷呈的显示技术和显示设备中,我们拟从电视说起,在电视中,又打算从大家都最关心的分辨率和清晰度问题说起。
分辨率和清晰度还用得着讨论吗?说起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似乎是尽人皆知、谁人都懂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可谈的,更没有必要作专文加以讨论。
在与清晰度有关的用语中,除了清晰度一词以外,我们经常还可以见到分辨力、分辨率、解析力、解析度、解像力、解像度这些词语。
对于这些词语分别的含义和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样使用才合适,目前流行的看法是很不统一的,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不见的看法。
第一种:分辨率就是清晰度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看法。
这种看法认为,这些词语的意义是一样的或者说是一致的,有的人习惯于用分辨力(率)、分解力、解析力(度)和解像力(度)这一类词,而另一些人习惯于用清晰度这一个词。
或者说,这些词的意义是一样的,但在习惯上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词汇,如习惯于将清晰度一词用于电视机,将分辨率一词用于计算机之类的显示器。
第二种:分辨率和清晰度是两回事这种意见认为清晰度与分辨率(还包括分辨力、解析度、解像度等几个词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所指的具体内容本来就不一样。
具体说来,清晰度是指人眼宏观看到的图像的清晰程度,是由系统和设备的客观性能的综合结果造成的人们对最终图像的主观感觉。
(虽然是主观感觉,但不像主观听音评价那样不能用一个客观标准来计量,清晰度这种主观感觉是可以进行定量测试的,即可以用黑白相间的线条的粗细来衡量,并有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图,其测量数据有明确的单位,即电视线TVL)。
而分辨率与清晰度不同,它不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而是指在摄录、传输和显示过程中所使用的图像质量记录指标,以及显示设备自身具有的表现图像细致程度的固有屏幕结构,说具体点就是指单幅图像信号的扫描格式和显示设备的像素规格。
图像信号的扫描格式也好,显示设备的像素规格也好,都是用“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来表达的,其单位不是“线”,而是“点”。
图像信号的分辨率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是制式和规格决定了的,是固定不变的,而清晰度是因条件而可改变的。
清晰度的线数永远小于图像信号分辨率像素所连成的线数。
比如,对于PAL制电视720×576的扫描格式,其水平像素为720点,也就是可以得到720条垂直竖线,但不论用什么高清晰度的显示器,也不可能获得720条电视线的水平清晰度。
第三种:分辨率和清晰度可以互换使用,但概念不同这种意见实际上是介于上述两种极端意见之间的意见。
这种意见认为:电视系统有一个清晰度,也可叫分辨率、分解力、解析力和解像度等;电视机最终反映的图像也有一个清晰度,也可以叫分辨率、分解力、解析力和解像度等,因此二者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但是,二者的概念并不一样,因此虽然清晰度一词和分辨率那几个词可以随便互换使用,但在心目中不能将“电视制式的清晰度”和“电视机所达到的图像清晰度”两者混淆。
对于以上3种意见,不知您赞同哪一种?不管赞同哪一种,现在的实际情况是,3种意见是并存着的;说不要将两者混淆,实际上这种混淆的情况是随处可见的。
就以身边刚刚发生的一件小事为例,就可以知道不搞清这个问题的麻烦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同事将一份新方特出版的《数码影像产品导购手册》(2003.8总第24期)给我看,问为什么索尼的和松下的总共20款数字摄录机的“水平解像度”分别是500线、520线和530线3种情况,而佳能在手册上仅有的6款摄录机的“水平解像度”全部都是625线,难道佳能的摄录机比索尼和松下的摄录机清晰度要高100多线吗?我向他解释说,索尼的和松下的是指摄录的图像信号可以达到的水平清晰度的“电视线”数,而佳能的是指摄录的图像信号制式的扫描线数,即PAL制720×625中的625线。
前者是水平解像力所具备的清晰度,后者直接就是垂直解像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垂直分辨率。
因此,索尼和松下摄录机表示的“水平解像度”多少线,与佳能摄录机表示的“水平解像度”多少线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那位同事听来听去很难搞得清楚,最后只好抱怨说:一个是水平的,一个是垂直的;一个是转换过的,一个是没有转换的,那为什么都一律说成是“水平解像度”呢?——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说:我也闹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都不但认同将清晰度与分辨率、解像度等词混用,而且还要近乎顽固地维护这种让明白的人可能明白,不明白的人就让他不明白的做法!为了让不明白的人也能明白一点,我们在下面将对电视的清晰度、分辨率和电视制式的概念和来源作一个简单介绍,使上面所说的这个问题能得到比较统一和合理的认识。
[编辑本段]电视的清晰度1、人眼的分辨力和电视的清晰度人眼的分辨力是指人眼对所观察的实物细节或图像细节的辨别能力,具体量化起来就是能分辨出平面上的两个点的能力。
人眼的分辨力是有限的,在一定距离、一定对比度和一定亮度的条件下,人眼只能区分出小到一定程度的点,如果点更小,就无法看清了。
根据人眼的分辨力,决定了影视工作者力求达到的影像清晰度的指标,也决定了采用图像像素的合理值。
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也称为“视觉锐度”,视觉锐度的大小可以用能观察清楚的两个点的视角来表示,这个最小分辨视角称为“视敏角”。
视敏角越大,能鉴别的图像细节越粗糙;视敏角越小,能鉴别的图像细节越细致。
在中等亮度和中等对比度的条件下,观察静止图像时,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其视敏角在1~1.5分之间,观察运动图像时,视敏角更大一些。
为了将研究的对象从两个点扩大到一个面,所以将视敏角从人眼到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引伸到从观察点(人眼)到一定距离的一条相邻黑、线条”之间的夹角。
如果观察的是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一系列连续水平黑白线条,则能表现出图像的垂直清晰度;如果观察的是在水平方向排列的一系列连续垂直黑白线条,则能表现出图像的水平清晰度。
电视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确定出了电视应当设计成具有多高的垂直清晰度和多高的水平清晰度,再从清晰度推算出需要多少条水平扫描线和多少条垂直扫描线,从扫描线又推导出需要多少水平像素和多少垂直像素,也即建立起了相应的图像的分辨率和单幅电视图像的扫描格式,将它再与每秒钟图像的显示次数和其它指标结合起来,最终建立起了相应的电视制式。
下面,我们以PAL制电视为例,说明其清晰度和分辨率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2、垂直清晰度上面已经提到过,根据视敏角原理,人眼能辨别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相邻黑白水平线条的细致程度叫垂直清晰度,但是怎么来鉴别和量度这个细致程度呢?下面参照图4来加以说明。
假设画面高度为H,在垂直方向上有M条黑白相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水平线条,每条水平线条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为h。
如果人眼在距离为L处刚好可以分辨清楚这些水平线条,则视敏角θ可表示为:θ=h/L(弧度)因为每条线对的宽度为h=H/M则有θ=H/(LM)(弧度)将弧度化为角度后,则为θ=3438H/(LM)(分)也就是M=3438(H/L)(1/θ)试验表明,观看图像的最佳距离应当是画面高度的4倍至5倍,这时的总视角约为15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保证人眼不转动就能看到完整的画面。
这个距离,既可以避免因过近观看时眼球需要不停地转动而引起眼疲劳,又可以避免过远观看时对图像辨别能力的降低,以及防止画面以外的景像进入视野中。
如果选择观看距离L为画面高度H的5倍,即L=5H,将其与视敏度θ=1.5分一起代入上式后,则为M=3438(1/5)(1/1.5)=458(线)这个458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58条电视线,简称“线”。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在5倍画面高度的距离观看图像时,人眼的垂直分辨力是约458线,这时图像所具有的垂直清晰度正是458线。
这样,在制定电视制式的扫描格式时,其垂直像素应当基于458线清晰度来考虑。
[编辑本段]水平清晰度水平清晰度的确定,与确定垂直清晰度的思路是一样的。
不过,由于电视机画面的宽高比,以及垂直清晰度和水平清晰度对整体图像质量影响的关系,不经过上述复杂的推导,也可以很方便地算出水平清晰度线数来。
传统电视屏幕的宽高比是4:3,这是根据原来的电影银幕的长宽比预先确定下来的。
试验说明,在图像显示时,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应当接近或一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利用这两点,再根据垂直清晰度计算原理,将垂直清晰度线数乘以屏幕幅型比4/3,立即可以算出图像的水平清晰度线数N为N=4/3 M=4/3×458=610(线)这就是说,在5倍画面高度距离观看4:3画面的图像时,人眼的水平分辨力约为610线,这时图像所具有的水平清晰度正是610线。
以上就是电视垂直清晰度和水平清晰度的来源。
从这里不难看出,在明确了人眼的垂直和水平“分辨力”后,也明确了电视的“清晰度”的概念:电视的清晰度是指电视机已经显示出来的黑白相间的直线,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将屏幕排满时,人眼所能辨别的最细线条数,或者说能辨别的最多线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