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
第七章 商业银行
![第七章 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60976d155f0e7cd18425368d.png)
交易规模
800 600 338 330 300 230 166 155 123 100
2010
李中山
(二)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845年英国在中国开办了第一家丽如银行
1897年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
1927年后国民政府设立四行二局一库的官僚资本
1948—1979年“大一统”银行体制
李中山
2010
(二)总分行制度
总分行制度: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并在 该市及国内外各地设立分支行的制度。
一是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二是有利于分散和缓解风险; 三是有利于国家控制和管理;
四是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
2010
李中山
(三)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银行控股公司制度:又叫集团银行制,是指由一个 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的一家 或若干家独立的银行。 优点:能够扩大资本总量,提高抵御风险和参与市 场竞争的能力。 缺点:容易形成垄断,不利于公平竞争,限制了银 行经营,不利于创新。
1979年后的商业银行经营制度
2010
李中山
二、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 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 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 融企业。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对象内容的特殊性、受影响的特殊性、 责任的特殊性。
2010 李中山
2010
(四)狭义的表外业务
贷款承诺:是银行在未来特定时期内,向客户按事 先约定的条件发放一定金额贷款的诺言。
担保:是银行以证人和保人的身份接受客户的委托, 对国内外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业务。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https://img.taocdn.com/s3/m/10059366bed5b9f3f90f1c80.png)
(四) 三性的对立统一:
盈利性为银行的目标,安全性是一种前提要 求,而流动性是银行的操作性或工具性的要求。 银行经营的总方针,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 通过灵活调整流动性,来致力于提高盈利性。
现代商业银行因其特有的信用创造职能, 而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杠杆。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元制: (美国)
优点:不易产生垄断,从而能提高银行服务质量; 独家银行经营成本较低;可以为当地经济很好地服 务。
2、分支行制: (大多数国家)
优点:银行规模可以按业务发展而扩充,实现规模 经济效益;各分支行之间能相互调度资金,提高资 金使用效率;贷款和投资分散于各地,符合风险分 散原则,银行安全性大大提高。
四、我国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等
合作性质的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原则):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有三个基本
经营方针: 盈利性 安全性 流动性
1、吸收存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按照存款的性 质分为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外汇存款 财政性存款。
2、借款: 1)向中央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资金来源的渠道主要
有两种,即再贴现和直接借款(再贷款)。
2)银行同业拆借:银行之间的短期借贷行为。 3)回购协议:其实质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的借 贷交易。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fbae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5.png)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 足率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以满足风险控制 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反洗钱与反恐进行洗钱的行为,确保银行业务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反恐怖主义资金
是指预防和打击利用银行业务为恐怖主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的行为,确保银行业务不成为 恐怖主义的资金来源。
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 业务,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金融市 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将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出更多符合市 场需求和监管要求的绿色金融产品。
国际化的趋势
程,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金融科技重塑风险管理
02
金融科技的应用将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式,通过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的准确性。
金融科技促进创新产品和服务
03
金融科技将激发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力,推出更多智能化、个性
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绿色金融的发展
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02
随着贸易的发展,货币兑换商开 始提供贷款和存款服务,逐渐发 展成为早期的银行。
现代银行的雏形
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是现代银行的雏 形,它不仅提供存贷款服务,还发行 银行券,成为贸易往来的主要支付手 段。
随后,英、法等国也出现了具有现代 银行特征的银行,如英格兰银行和法 兰西银行。
商业银行的诞生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 逐步兴起。
商业银行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存 贷款、汇兑、信托等,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
金融学商业银行
![金融学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d1a1a3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2.png)
商业银行
第九章 商业银行
本章教学要求
§9.1
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
§9.2 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和制度
§9.3
商业银行业务
§9.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9.5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024年9月18日星期三
2
本章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 ❖熟悉商业银行组织体制; ❖了解商业银行业务范围; ❖掌握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和经营原则; ❖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类型和风险管理目标和技术。
❖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金融业 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1995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进一步明确了 分业经营体制。
❖ 近年出现综合经营趋势:
❖ 1999年8月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 ❖ 1999年10月保险基金获准进入股票市场; ❖ 2001年6月商行获准开办代理证券、金融衍生、基金托管等投资银行业
2024年9月18日星期三
3
§9.1 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 ❖一、银行的起源 ❖二、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 ❖三、中国银行业的演进
2024年9月18日星期三
4
一、银行的起源
货币经营业(经营货币技术性业务)
银行
鉴定 兑换
保管
汇兑
结算
贷款 存款
银行一词的来 历
❖最早的银行: 威尼斯银行(1580年或1157年)
34
三、中间业务 ❖(一)定义 ❖(二)构成 ❖(三)国际比较
2024年9月18日星期三
35
(一)中间业务定义
❖ 1、人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的定义
❖ 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 的业务。
第四章商业银行(1)
![第四章商业银行(1)](https://img.taocdn.com/s3/m/a367ec6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2.png)
古代租赁 实物租赁,以土地、房屋为主;没有
固定的契约,信用形式。
传统租赁 现代租赁
仍是实物租赁,但以机器设备、交通 工具为主;开始采用契约方式。
融资和融物的结合,以融资为主。
现代租赁 现代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是以融 资为主要目的的租赁活动,也称融资租赁
租赁目的:设备投资; 满期权利:停租、续租、留购; 租赁期限:租期较长,中途不能解约; 权利义务:租赁期内,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
(2)定期存款:指存款客户与银行事先商定存款期限并以此
获得一定利息的存款。
特点: (1)期限固定
(2)持有者获得较高利息收入,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3)不能转让,但可质押
(3)储蓄存款:居民个人和家庭为获取利息收益而存入银行
的款项
特点:(1)客户主要是居民个人和家庭,也包括一些非盈
利性组织
(2)存折或存单形式,卡存
我国的银行理财业务
在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银行理财业务 风险也日益显现,“零收益”、甚至“负收 益”现象频出,
09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近4成年化 收益不敌1年期存款利率。其中,亏损超10% 的有14款,“零收益”或亏损在10%以下的 共计147款。
(三)信托业务 P87 (四)租赁业务
租赁业务的发展
由联邦或州授权成立的银行
全业务营业所
特殊服务设施
ATM机
零售店终端
方便窗口
第一节 商业银行及其组织形式
2.分支行制
可以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分支 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
优点: ■ 规模巨大,易取得规模效益; ■ 分支机构多,分布广,便于业务拓展,降低风险; ■ 可以实行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 ■ 分支行之间的资金调拨也十分方便; ■ 易于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开展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ae4c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4.png)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资源配置的重要角色。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货币兑换到现代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其变革和创新不断推动着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商业银行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储蓄、发行和支付功能。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金融活动。
古代商业活动中,人们开始使用银元和纸币来进行交易,商业银行随之产生。
最早的商业银行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宋代、元代和明代,如钱庄和票号等。
在欧洲,商业银行的发展成型较晚,主要集中在文艺复兴时期。
商业银行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活动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主要受到了两方面的推动因素。
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需要更加便利的支付和储蓄手段;另一方面是政府推动金融改革,规范货币发行和流通,维护金融秩序。
二、商业银行制度的发展商业银行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演变。
传统银行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业务来获得收入。
它们从事的业务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基本的储蓄和贷款服务,并提供简单的付款和结算功能。
传统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监管相对简单,也没有现代银行那样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需求的增加,商业银行不得不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银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创新:现代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如信用卡、电子支付、网络银行等,这些创新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2. 跨国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开始跨国运营,建立国际业务网络。
跨国银行的兴起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支持,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3. 金融科技的革新:现代银行业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
例如,移动银行和在线银行的兴起,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操作,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银行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0d63b2336c1eb91b375d6b.png)
银行的起源和发展最早的银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那时的寺庙就已有经营保管金银、发放贷款、收取利息的活动.在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和公元前200年的罗马帝国,都可以找到原始银行的雏形。
近代银行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主要出现在当时的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
1580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最早使用“银行”名称经营业务的.英语中银行一词“bank”就是由意大利语的“BanCa"演变而来的,原意是交易时用的长凳、椅子。
16世纪末,银行逐渐在欧洲其他国家兴起,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成立的汉堡银行和1621年成立的纽伦堡银行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银行。
英国的银行是在金匠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7世纪中叶,英国的金匠业很发达。
他们代为客户保管金银货币,签发保管凭证,收取保管费用,还进行金银划拨。
后来,随着保管收据逐渐演变为银行券,划拨凭证演变为银行支票,十足准备金转变为部分准备金,金匠业逐渐发展成为从事货币经营业务的银行业。
我国的银行业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周礼》中就有“泉府"的记载,即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
春秋战国时,借贷行为已经很普遍。
到了商业发达的唐代,不仅开办了称为“飞钱"的汇兑业务,还出现了“质库”,即当铺。
以及后来宋朝设置的“便钱务”,金代的“质典库”,元代的“解典铺”,明代的“钱庄”和清朝的“票号”,都是从事货币经营业务的机构.近代银行虽已具备了银行的基本特征,但它主要以政府和封建贵族为放款对象,并且放款利率很高,通常都在20%~30%以上,带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
17世纪末到18世纪期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产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组织的股份制银行。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3c810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a.png)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银行作为现代金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资金中介、信用创造和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回顾现代银行制度的起源,探讨其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
1. 制度起源历史现代银行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银行制度出现在中世纪欧洲。
当时的银行主要是以信用业务为主,通过托付存款、发行兑付票据等方式,为商业贸易活动提供便利。
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银行、威尼斯银行等最为著名。
这些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现代银行的雏形。
随着工商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现代银行制度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英国的金融革命以及荷兰、法国等国家的相关改革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推进,银行不仅为工商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还开始扩展贷款、支付结算和货币发行等业务。
2. 制度发展进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建立催生了现代银行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工商业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贸易的增多,银行业开始迈向大规模和全球化发展。
此时的银行机构多样化,银行业务也趋于细分,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到国际金融机构等相继涌现。
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现代银行制度的发展。
电子支付、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新兴业务的出现,使得银行业务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新兴金融工具的应用,为银行业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拓展空间。
3. 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现代银行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银行作为信息中介机构,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经济指标和市场信息,为经济的合理运行提供支持。
其次,现代银行制度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银行通过对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也为就业创造了大量岗位。
商业银行 第1章导论练习
![商业银行 第1章导论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c9ea78a27d3240c8547efde.png)
第一章导论本章的重要概念(根据书本里的本章小结):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分行制持股公司制流动性银行制度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一、判断题1、从历史上看,银行起源于意大利。
早在1272年,佛罗伦萨就出现了一家名为巴尔迪的银行,其后因债务问题于1348年倒闭。
2、威尼斯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象征.3、一般认为,商业银行的名称来源与它早期主要办理基于商业行为的货币保管和汇兑支付业务有关.4、17世纪,银行这一新型机构由意大利传播到美洲其他国家。
5、至今,英美两国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仍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
6、货币兑换商逐渐演变成了集存贷款和汇兑支付、结算业务于一身的早期银行。
当时的英格兰银行也就应运而生.7、比较具有近代意义的银行是1587年建立的英格兰银行.8、瑞士、荷兰、奥地利等少数国家仍一直坚持英国式综合银行模式,美国、日本等国也在开始向这种综合银行模式发展。
9、17世纪,意大利出现了由金匠业等演变为银行业的过程。
10、商业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商业银行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且大部分资本来源于自有资本。
二、单选题1、一般企业创造的是使用价值,而商业银行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中央银行创造的是基础货币.A.信用货币 B。
存款货币 C。
信贷货币 D。
扩张货币2、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作斗争,维护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决定的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是( )。
A.英国工商业银行 B。
威尼斯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
英商银行3、商业银行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A.社会经济 B。
资本主义经济 C.商品经济 D.股份制4、( )以后,当外国金融机构侵入我国,人们又根据我国长期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材料这一情况,将当时专门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这类外国金融机构叫做银行,这样翻译既达意又形象。
A。
鸦片战争 B。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99f959dda58da0116c1749db.png)
四、表外业务
狭义表外业务 广 义 表 外 业 务
担保业务 票据发行便利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贷款承诺
贷款出售
中间业务
结算 代收 信托 租赁 信息咨询业务
五、 中间业务
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 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 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
1、结算业务 ①汇兑,也称汇款是极古老的业务。可分 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汇款人 汇出行 收款人 汇入行
广义的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结算、承兑、保管、 代理、信托、理财、咨询等等。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包 括自有资金和负债。
银行资本 吸收存款 借入资金
1、自有资金(开展负债业务的基础) 财政拨给的信贷基金 股份资本 股票溢价部分 资本公积 资产重新评估时增值
中央银行贴现。
贴现付款额 =票据面额×(1-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 ÷360天) 未到期天数(贴现天数),为从贴现日起至到期
日的天数,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一公司于8月15日拿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申请贴现, 面值1000000元,贴现率2.62% ,签发于上年的12 月30日,到期日为10月29日,贴现利息如何计算? 16(16-31日)+30(9月)+29(1-29日)=75天 也可17(15-31日)+30(9月)+28(1-28日)=75天 贴现利息=1000000*2.62%*75/360=5458.33元 举例:汇票金额10000元,到期日2006年7月20日, 持票人于4月21日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年贴现利 率3.6%,则贴现利息=10000*3.6%*90/360=90元, 银行在贴现当日付给持票人9910元,扣除的90元 就是贴现利息。
金融学课件商业银行
![金融学课件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5609073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2.png)
3、同业存款 同业存款是存在其他银行(代理行)的存款,
主要用于与其他银行的支票结算等。
(二)、贷款
贷款是也称放款,商业银行根据必须偿还的原 则,将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利率提供给客户使 用的一种资产业务。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贷款的分类方法很多,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17
贷款是最重要的银行 资产,商业银行最主要 的收入来源。
贷款按照期限划分: 短期贷款 中期贷款 长期贷款
贷款 其中:6个月
1年 1-3年(含) 3-5年(含) 5年以上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 款 5年(含)以下 5年以上 自营性个人住房贷 款 5年(含)以下
利率 5.22 5.58 5.76 5.85 6.12
3.78 4.23
18
4.95
贷款形式
按
信用贷款 保证贷款
2)当银行出现非预期性或意外的损失时,银行资 本可用于消化这些损失,从而恢复公众信心,使 银行得以正常经营。
3)在当局有关最低资本限额规定下,银行资本构 成对银行资产无节制膨胀的内在限制。
2、银行资本的构成
1)股本。包括普通股股本和优先股股本,等于股 票发行数量乘以面值。
2)资本盈余。它是指商业银行发行股票时的溢
•信用证结算。它是指由银行提供付款保证的结算业 务,在国际贸易中普通采用。信用证结算是以银行 信用作担保的,只要信用证上列明的付款条件得到 满足,开证银行就必须向销货方付款。
28
2.租赁业务
1)租赁是指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出让物品使用权的 经济行为。
2)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
① 经营性租赁
• 它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反复出租给不同的承租人 的租赁业务。
保
障
担保贷款 抵押贷款
商业 银行
![商业 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4d42d10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9.png)
2.银行资产证券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出现了证券化趋势。商业银行业
务经营证券化的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方式的证 券化,各种传统的银行信贷越来越多地被各种各样的证券融资历取代。 其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也有转换为证券方式的趋势。 3.银行资本集中化 4.业务经营电子化
(二)分支行制 分支行制又称为总分行制,是指一种设有总行同时又在总行下设立分支
行的商业银行制度,1839年在英国兴起,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商 业银行所采取的组织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1.分支行制的优点 和单一银行制相比,分支行制的优点十分明显: ①分支行制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分支机构,便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扩大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由此,货币兑换商逐渐开始从事信用活动,商业银行的萌芽开始出现。 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近代商业银行雏形明显开始形成。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 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客观上要求有商业银行发挥中介作用。 1694 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作斗争,以维护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 的需要,决定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并规定英格兰银行向 工商企业发放低利贷款,在5%~6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 商业银行的诞生。发展到今天,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 活的各方面,商业银行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
有的股权证书。银行普通股是银行一种股权证书,它构成银行资本的核 心部分,它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而且具有永久的性质。 2.资本盈余 也叫资本公积。是指商业银行发行股票时,股票实际销售价格超过股票 面值所带来的额外收入,即股票发行溢价。 3.未分配利润 又叫留存收益或留存盈余。是银行尚未动用的税后利润部分,是银行所 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此之外,如果有中介机构配合作假帐、如果有 内部信贷人员配合这些动机不良的企业一起骗贷,那 么,在信贷风险管理的第一关——风险识别方面,旨 在骗贷的民营企业就能够很容易地绕过相关制度的约 束了。绕过了第一关,实际上已经为不良贷款留下了 隐患。
三、“问题富豪”案所反映的信贷风险衡量方面的缺 陷
所谓信贷风险的衡量,就是指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来 测算及比较所有的授信风险,将风险的可能性进行 量化。这可以说是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普遍面临 的难点之一。如何运用适当的资料,对申请贷款企 业进行适当的风险评级,衡量其可能违约的概率和 违约时可能的损失,也是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 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对”问题富豪”贷款的银行中, 有哪些是内部建立了适当的内部评级体系并对”问 题富豪”的公司给予了评级的?这些评级在多大程 度上反映了”问题富豪”公司的实际风险状况?其 间出现的偏差究竟多大?出现的偏差如果过大,究 竟是人为的原因,还是内部评级模型本身的原因? 基于目前披露的信息有限,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
我国目前银行贷款还存在人为干扰因素(行政
干预),贷款管理制度存有漏洞等,导致银行贷款 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贷款效益也不尽如人意。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通过自 身的努力,贷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兼顾的原 则,可望在商业银行经营贷款业务时落到实处。
案例:
凤凰卫视6月13日消息:大公报13日特稿指出,最 近,上海首富周正毅「问题贷款」案及其牵连的 中银国际巨额放贷问题(17.7亿)在香港和内地金融 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周正毅是一个只有小学文 化程度的私企业主,但却能在地产和金融圈子内 呼风唤雨,成为所谓「上海首富」,直至六月一 日香港廉政公署拘捕周正毅农凯系「问题贷款」 案有关人员二十多名、中银国际刘金宝从香港调 回京被正式立案调查,该案才引起了中国金融界 特别是银行界的高度重视。
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准备策略——对风险设置多层预防线的方法。 规避策略——避重就轻、收“硬”付“软”等。 分散策略——通过金融资产的有效组合分散风 险。 转移策略 ——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锁定风险,
把风险转移给对方;定价时使价 格包括风险报酬。
(三)流动性 流动性管理的方法:
资金汇集法: 资金匹配法:按照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分配几个“流
1、吸收存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按照存款的性 质分为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外汇存款 财政性存款。
2、借款: 1)向中央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资金来源的渠道主要
有两种,即再贴现和直接借款(再贷款)。
2)银行同业拆借:银行之间的短期借贷行为。 3)回购协议:其实质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的借 贷交易。
所谓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指的是目前贷款缺陷的 分步完全根据行政级别、而不是风险管理能力来划 分,而激励约束机制的缺陷则表现在激励不足约束 过渡时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而约 束不足时则会容易选择铤而走险。同时,信贷在出 现问题时,往往通过所谓信贷委员会的集体负责制 度等,人人负责的同时又人人不负责,使得责任的 追究无从着手。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
展§1、
一、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1580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的近代银行,也 是第一个采用“银行”为名称。
1694年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 银行是最早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
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自行开 办的第一家现代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和 激励约束制度
目前,从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形式上,国内的银行与 海外银行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那么,一个类似的制度 在不同的国家运作下来,为什么效果会形成那么大的 反差?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一个最为关键的制度性因 素,就是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 权力责任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特别是在贷款出现问 题时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
1)正常:能按合同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当前有能力偿还,但存在可能影响
其清偿力的不利因素。 3)次级:还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
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偿还。 4)可疑: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担
保也肯定会有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措施和法律手段后,贷款仍无 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可以经营 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1、吸收公众存款;
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3、办理国内外结算;
4、办理票据贴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发行金融债券;
6、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7、买卖政府债券;
8、从事同业拆借;
9、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10、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4)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3、发行金融债券:
(二)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对通过负债业务形成的 资财加以运用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贷款、 贴现、投资等。
1、贷款: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6C”原则: 品德(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 担保品(Collateral): 经营环境(Condition):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等。 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应变能力等。
私人和政府养老基金、金融公司。 3、政府所属的专业信用机构
国际性——世界银行 (1)开发银行 区域性——亚洲开发银行等
本国——国家开发银行 它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投资性贷款的银行。 (2) 农业信贷机构 为了支持农业稳定发展,向农业提供信贷 资金而设立。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动性——盈利性”中心,再按每个中 心的特征分配资金于不同的领域。 缺口监察法:分析资产负债之间的流动性 差额,来表示现有流动性状态 和预期流动性需要之间关系。
(四) 三性的对立统一:
盈利性为银行的目标,安全性是一种前提要 求,而流动性是银行的操作性或工具性的要求。 银行经营的总方针,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 通过灵活调整流动性,来致力于提高盈利性。
二、金融机构体系:
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 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并存,构成现代世界各国的 金融体系。它包括了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 融机构。
1、存款性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 合作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与灾害保险公司、投资银行、
在上述骗贷的种种环节中,如果银行仅仅根据
静态的财务数据进行风险识别,那么,被刻意操纵 的财务数据能够使得申请贷款的公司具有很强的贷 款偿还能力,从而误导贷款的决策。其中反映的问 题在于,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需要建立在对于客 户信息的深入全面的了解之上,在一定意义上甚至 可以说,一个合格的信贷经理应当比公司的财务总 监还更为了解公司的实际财务运作,信贷经理不仅 应当具备财务知识、信贷知识,还应当具备对于企 业管理的知识、不同产业的了解等。
现代商业银行因其特有的信用创造职能, 而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杠杆。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元制: (美国)
优点:不易产生垄断,从而能提高银行服务质量; 独家银行经营成本较低;可以为当地经济很好地服 务。
2、分支行制: (大多数国家)
优点:银行规模可以按业务发展而扩充,实现规模 经济效益;各分支行之间能相互调度资金,提高资 金使用效率;贷款和投资分散于各地,符合风险分 散原则,银行安全性大大提高。
据分析,有的民营企业为了骗取银行贷款,往
往会刻意做大营业额,此时往往借助关联企业之间 互开增值税发票,在此基础上通过没有真实交易基 础的商业承兑汇票制造现金流,配合营业额的增加, 使得银行用通常的信贷分析指标看来该企业具有较 强的信贷偿还能力。有了这些在通常的银行信贷分 析指标看来表现良好的数据,倾向于骗贷的一切民 营企业会通过不同关联公司之间的交叉担保向银行 贷款,借出大量银行资金。此时,如果这家公司控 制有上市公司,则可能调动大量资金炒作自己旗下 的股票,然后将家族企业内的资产以高价注入上市 公司,从而将抽水得来的资金偿还银行的部分贷款, 增大银行对于巨额贷款偿还能力的信心。
“问题富豪”凸现中国银行业信贷管理缺陷
近年来连续发生的“问题富豪”案件,无不与银 行信贷密切相关,从这些相关案件可以获知的情 况看,这些案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前中 国银行业信贷管理缺陷的一次次“完美风暴”, 就在各家商业银行都声称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准的 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时,这些“问题富豪”似乎轻 松地突破了这些制度。我们姑且不去讨论“问题 富豪”的庞杂的来龙去脉,仅仅从银行内部信贷 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富豪”事件反映 了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哪些缺陷?
3、集团银行制: 也称持股公司制。
4、代理行制:银行相互间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 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
5、连锁银行制:也称联合银行制,指两家以上商 业银行受控于同一个人或同一集团,但又不以股权 公司的形式出现的银行组织形式。
特点:成员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 所有权由一人或一个集团控制。它与集团银行制的 区别在于没有股权公司的形式,不须成立控股公司。
11、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12、提供保管箱服务;
13、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总体上可分为负债业务、资产 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
(一)负债业务
它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 的负债业务主要有各项存款、发行债券和借款等。
四、我国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