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最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精选
![最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02bffd2bcd126fff6050b91.png)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刚工作时,怀着对教学工作的一颗炽热的心,买了一大堆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但一踏上工作岗位就忙得不亦乐乎,觉得根本没有看书的时间。
学校号召大家多读书,于是我把读书也当成是工作和生活的一局部。
重拾这些书,翻着翻着,?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深深吸引了我。
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关于管理,魏书生提倡民主、科学的学生自主管理。
魏书生管理最鲜明地表达了这一思想。
首先,他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
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
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
其次,魏书生创造性地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等,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
另外,除课堂教学,魏书生还把大量的课外教学活动〔包括德、智、体〕等科纳入了班级管理的轨道,如定期定人检查作业批改作文,课前一支歌等,加强了教学与管理间的联系,推动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整体自动化。
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凡事不做那么已,一做必做到底,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魏老师让我深刻理解:所谓班级管理,并非是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
其实,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
![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6b96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7.png)
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魏书生讲座篇1魏老师讲座是以“民主教学”为主题展开的,我在听后颇受感动并深受启发。
感想很多,现整理如下:一、魏老师民主教育的第一点是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是指我们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不能只强调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而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和学生家长一道为学生提供良好成长的环境,而不是逼着孩子成长,作为教师要甘为人梯,降低自己的位置,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我在教学中,这一点做得不够,有时我认为自己是四十年熬成婆,该是我要求学生怎样做学生,而不能从当初我做学生时的心态去思考老师该怎样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是否有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形象和带动作用。
二、魏老师民主教育的第二点是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起点,分析学生的优点。
让每一位在班集体中的学生都有所作为。
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长处,需要教师很大耐性。
而身为人师,古人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感触,这是师道尊严。
如果起码的耐心都没有,就会丧失应有的师道尊严,更会丧失学生对教师应有的尊重。
这一点我很有感触,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是没有什么耐心的,后来开始会因为一道题目为学生讲解五遍甚至十遍,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对我这门学科的兴趣,最后学生用四所中学平行班平均分第一名来回报我的耐心。
现在,我认为光有一定的耐心是不够的;除了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一定的策略,帮助学生发展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从自身的发展水平来给自己制定可行性目标。
魏老师“帮助孩子成长,别逼着孩子成长”很有道理,之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孩子有逆反心理,无外乎没有找准自身的位置,不能为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从而不能激励学生,也就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
三、魏老师民主教育的第三点是一定要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
每个人都有向往真善美的愿望和要求。
当我们积极发现学生这些愿望和要求,并我们帮助学生发展这些愿望和提升这些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学生的品质。
这里所说的人性,是要回归到人的最真最纯的层面上来。
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3篇)
![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edefb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35.png)
第1篇一、引言魏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伟大与神圣,以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以下是我对魏书生教育心得的体会。
二、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1. 爱学生,尊重学生魏书生认为,教育首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
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魏书生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主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上,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注重德育教育魏书生认为,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他主张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魏书生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他提倡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1. 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石通过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我深刻认识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核心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魏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8篇)
![魏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1b504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1.png)
魏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8篇)魏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篇1以前总觉得魏书生这位教育大家离我们太远,最近看了魏书生的书籍,我感觉豁然开朗,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原来,教育也能享受如此的幸福。
魏书生老师缓缓而谈,阐述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观、幸福观。
一、民主科学,工作生活平常心魏书生老师身上所闪烁的光芒,深深地吸引了我。
他教书令人惊讶:他担任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经常外出,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可他们班的语文成绩却遥遥领先。
魏老师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其实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是魏老师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魏老师的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岗位,人人有事干,事事有时间干,每个孩子都有责任,所以他不在学校,学生能够把班级管得井井有条。
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感情的获得恰恰是他四十年如一日的把工作看作是享受、占便宜,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天使一样的崇高的爱岗敬业的精神,才会有这样浓浓的师生情谊啊!回到现实中,往往有老师感叹学生如何和老师对立、学生如何毕业之后甚至见到老师都不打声招呼的事情等等。
其实,根源就在于老师没有真正的把爱撒播给学生们,没有真正的付出又何谈回报呢!其实他的行为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如何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最好的解答!魏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给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方向,魏书生老师那高超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我将认真地体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魏书生老师的那颗平常心。
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是呀,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工作也如此。
如果我们不是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去对待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便是无尽的烦恼。
魏书生老师的话能够给你带来动力,带来无尽的活力,不管你有多么烦恼的事,看了他的一席话,立刻见很大的成效。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有感(5篇)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有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5ad8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2.png)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有感(5篇)第一篇: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有感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学习《魏书生民主教育思想精髓》有感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型的人才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做好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影响一生的幼儿启蒙教育中让幼儿真真正正成为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主体更加显得迫在眉睫。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毕竟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自始至终围绕住这一主体让幼儿具有强烈探索周围世界的学习动机和愿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深深地植根于教育实践的沃土,是继承与发展的产物。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关键是把握住其核心内容。
那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民主。
民主化是魏书生取得教育成功的要诀。
“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您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在每次公开课后,面对众多同行的询问,魏书生总是这样回答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
”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他说:“教与学之间毫无民主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
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效率怎么会高?”第1页,共7页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民主呢?魏书生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
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
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
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
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语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
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3篇)
![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ed47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5.png)
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3篇)篇一:学习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心得体会今天,我又有幸听了魏书生的讲座《如何当好班主任之班级管理民主化》,他那朴素幽默的谈话却犹如年长的老师给我们谈工作心得,传授工作方法与经验。
听了他的讲座,我意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魏书生有一句话说的真好,班级管理要快乐点,轻松点,效率高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
"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多令人羡慕啊。
关于管理班级民主化,魏书生一共讲了四点:一是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老师要和学生互相和谐;二是建立互助的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帮助老师学会教书,学会管理班级,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得力助手,你也是每个学生的助手;三是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人都有向善、向美、向真的一面,人格上尊重,情感上感化,生活上关心。
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为学生服务,并根据学生的能力。
年龄以及起点。
给予全方位的服务。
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应锻练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展示孩子各方面的天赋,把孩子当成真正的小主人,让他们从小事做。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小学勾余波“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魏书生今天我们在海口昌茂花园学校共同欣赏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
具体心得体会如下: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笔记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dba4c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3.png)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是一本关于教育教学的重要书籍,对于提高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本书时,我对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首先,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建立互信和理解的关系。
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其次,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强调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作者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让我认识到,教师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方式,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者认为,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总之,《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是一本对于教育教学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将书中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4年教师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集合12篇
![2024年教师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集合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028e7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8.png)
2024教师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集合12篇教师学习魏书生教育心得体会1今日有幸在开发区一中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教育专题报告会。
之前,只在书上读到过他的教育改革、教学理论,班级管理经验,而今在报告会上的魏老师措词诙谐有趣,肢体语言形象生动,还时不时的秀段快书,全场不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更多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魏老师把“当教师,给学生上课”当成一种人生乐趣。
在报告中,魏老师无时不在讲教育,无时不是在讲人生,讲生命的哲学。
首先,他重点讲了珍爱生命,强身健体,守住心田,守住根本的前提,即“松、静、匀、乐”四个字,也就是“身体放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少一些牢骚与抱怨,多一些责任与干劲。
只有做好说了算的事,不为说了不算伤脑筋,生活中才会多一屡阳光,工作中才会多一份努力,为人处事中才会多一些宽容。
其次,他建议千千万万的老师们要始终做到“三个守住”,即:守住传统,守住经典,守住自己的基本功。
教育是一种老老实实的科学,不能玩一点花架子,关键是能够坚持不懈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一句一句说实话,一件一件干实事”。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的“教”与“学”流传了千年却从未改变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个人的教育教学本领去守住这些传统和常识,以不变应万变,千万不要被目前流行的这个“全新概念”那个“后现代主义理论”所迷惑。
再次,他毫无保留的分享了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
关于班级管理,魏老师说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要充分调动学生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改正、自我提升的潜力,做到“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
”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才能既使班主任老师真正得到身心上的解放,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的读后感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2f9e19f852458fb770b56fb.png)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的读后感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关书籍,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自己几年的教育生涯,深感惭愧和内疚。
“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疑问。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
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1/ 2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书籍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书籍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dea04def242336c1fb95e6a.png)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书籍有感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
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
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
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
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
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
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890a1310a6f524ccbf856b.png)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后感最近我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中的第二卷“学习指导”一书,通过一个本书的学习,我认为学习魏书生一、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二、要领会他的教学艺术。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课堂艺术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而是体现在课前、课后和课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上,而是体现在育人上;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师的如何教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如何学上;不仅仅是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而是看学生在课前学的怎么样。
所以,魏书生的课堂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的检测上。
因此,纵观魏书生的教学全过程,魏书生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的互存关系,而存在着一种普普实实的教学组织环节和组织形式。
综观魏书生的教学,方法灵活是他的特点。
魏书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教师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总是力图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趣事,乐事层出不穷,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对他教的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爱上了他并迷上了他。
新的事物,学生会有兴趣。
变换教学方法从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
魏书生常说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制定一些语文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一些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
在一些方面让学生猜的透,但在具体一堂课的安排上,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
越猜的半透不透,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
与教师感情越进,对教师所讲的理解的越深。
民主平等是魏书生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两个字--商量。
魏书生的"商量"教学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高深莫测的,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起惊雷"来形容是不过分的。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687a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b.png)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本魏书生是一位具有深厚教育学理论功底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赞同和喜爱。
通过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也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
下面是我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他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在魏书生看来,学校教育应该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他相信,只有“全面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这也是我非常赞同的观点。
在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中,他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这一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还非常注重实践性教育的重要性。
他提倡学以致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在这一点上,我深深地被魏书生的思想所触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魏书生的教育思想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他认为,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学生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一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让我受益匪浅。
他的思想启发了我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让我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秉持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学习能力,为实现教育的使命而努力奋斗。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29cfa0c284ac850ac02420c.png)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1刚工作时,怀着对教学工作的一颗火热的心,买了一大堆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但一踏上工作岗位就忙得不亦乐乎,觉得根本没有看书的时间。
学校号召大家多读书,于是我把读书也当成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重拾这些书,翻着翻着,《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深深吸引了我。
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关于管理,魏书生提倡民主、科学的学生自主管理。
魏书生管理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首先,他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
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
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
其次,魏书生创造性地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等,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
另外,除课堂教学,魏书生还把大量的课外教学活动(包括德、智、体)等科纳入了班级管理的轨道,如定期定人检查作业批改作文,课前一支歌等,加强了教学与管理间的联系,推动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整体自动化。
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凡事不做则已,一做必做到底,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魏老师让我深刻理解:所谓班级管理,并非是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
其实,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习魏书生教育艺术心得体会3篇
![学习魏书生教育艺术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10d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学习魏书生教育艺术心得体会3篇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课堂艺术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而是体现在课前、课后和课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上,而是体现在育人上!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学习魏书生教育艺术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学习魏书生教育艺术心得体会魏书生的确是中国教育界的奇迹。
教学二十多年来,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教育,学生综合素质高,成绩优异,这主要得益于他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与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
做一名教书匠容易,但做一名成功的教育家确实困难。
在书里,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对待学生犯下的错误,魏先生使用了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方法来教育学生,这些寓教于乐的办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就是用教师的心灵去感知学生的心灵。
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
学生犯了错误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
青少年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考,如果用成年人的习惯去约束十四五岁的学生,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那些常犯错误的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弱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底下,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如果处理起来简单粗暴、横加指责,最后学生会发展成与老师互相埋怨,甚至对骂对打。
所以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是必要的,甚至要能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关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师生之间才能搭起一座宽阔的桥,感情在交流,心灵在呼唤,自然就肯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的教育。
谈到对班级的管理,“民主与科学是灵魂”,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时代的产物,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时代的选择。
魏先生介绍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五个重要方面:班主任要有做公仆之心;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自然的人性;发展学生的主人作用;决策过程注重商量、对话和集体表决。
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是班集体这只鸟的两翼,缺少任何一方,班集体都无法腾飞。
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ecc6421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4c.png)
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
有感
朱锡群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借助于美育的力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魏书生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
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借助美育的力量进行德育的重要性:"有的人善于掀动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善良向上的、光明真诚的激流。
即使有很多毛病的人,心理阴
暗的人,比较凶恶的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他感染,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朱锡群
【作者单位】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音乐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6
【相关文献】
1.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是有效教学之根本--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有感 [J], 叶玲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快乐人生——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J],
杨桂华
3.让教育之花绽放光彩——读于漪《教育的姿态》有感 [J], 李根
4.让教育之花绽放光彩--读于漪《教育的姿态》有感 [J], 李根
5.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读华应龙的《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有感 [J], 谢红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f08b5586a417866fb94a8e9c.png)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创作》有感近日,我有幸读了《魏书生教育工作教学艺术》,对于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感受和见解。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
中学阶段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研习知识。
中学生要做的传递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
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释放出健康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
因而,我们要家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本领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据专家统计,许多成功人士,在学校前一天大多不是第一流的学生,只不过是二、三流的,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冒尖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拔尖的人才?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来源自于学生时代培养自主新闻来源学习的能力。
据此,国文语文教学活动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钻研积极性,以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效应。
课本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张怀斌有着甚密的联系。
教师要做的是:第一、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高速成长成长的一部分。
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教学好各种教学媒介和充分利用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打破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如死水般的寂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语文水平相对较差的高中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发掘树立学生榜样的学习认同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德育与成才】?视野
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江苏溧阳●朱锡群
借助于美育的力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魏书生
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借助美育的
力量进行德育的重要性:"有的人善于掀动人心灵深处最美
好的,善良向上的,光明真诚的激流.即使有很多毛病的人,
心理阴暗的人,比较凶恶的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他感染,
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否定自己不良行为的愿
望.另有一类人总善于挑动人们心灵深处最阴暗,最丑恶,最
虚伪的沉渣.甚至许多磊落,善良,真诚的人,和这种人一接
触,便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些坏念头."他说:"人是矛盾的集
合体,人心灵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无时无刻不在斗争
着,没有自我完善精神的人,任凭这种斗争呈自然状态发展,
任凭生命之舟随波逐流.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目的就在于不让
学生的生命之舟随波逐流,而是引导他们始终向着预定的目
标前进,驶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思想
道德人格素质的港湾."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主阵地,音
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音乐艺术的美感来启发学生的道
德情操,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它不同于空洞的说教,也有
别于生硬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
感巧妙结合在一起,来开启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得到教
育.正如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音乐欣赏
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掌握丰富的音乐常识,进而发
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
表现力,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关的熏陶.同时,教师也可通过
指导,启发,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融进于音乐艺术之中,与音乐
作品内涵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想精神方面也得以美的享受.
在歌曲欣赏中,《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等唤起了学
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每当唱起
这些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
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了.如儿童歌曲《卖报歌》中的小报童是真人真事,当教师首先问学生:"你,ffl~道他的故事吗?"学生们
的气氛很活跃.在学生们的好奇中,教师进一步介绍了作者
聂耳在霞飞路遇到小毛头卖报而创作了这首歌曲,强调了旧社会像小毛头这样小小年龄在大风大雨中卖报的儿童还有
许多.接着,教师让学生们欣赏了曲目之后,再问:"要是现在
小毛头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要不要去卖报呢?"最后,在学
生们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了新旧社会的对比,学生油然而产
生了对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爱,对优越的学习环境的珍惜.
又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教师先介绍了冼星
海的生平及这部作品的背景,让学生首先在作曲家的伟大情操和强烈的爱国激情中受到震撼,然后再结合每个乐章,请
学生欣赏.学生在紧张激烈的《黄河船夫曲》中感受到船夫们团结拼搏的力量,在气势磅礴的《黄河颂》中领略到伟大祖国的雄伟壮阔,在哀怨凄凉的《黄河怨》中体会到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人民所受到的蹂躏……八个乐章,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欣赏十分投入.在多变的音乐声中,
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远胜于空洞的说教.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写听后感,许多同学有感而发,立意深远.有的同学赞颂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有的同学通过对作品的赞美,歌颂作者崇高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更有同学抒发内心的激情,立志为中华的强大繁荣奋发进取,为祖国的明天贡献一切力量!
在器乐作品欣赏中,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是一首
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 描述了梁祝二人真挚的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惜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的情感所感动——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淳朴,善良——善;"化蝶"充满了
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
着聆听者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浸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后,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能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这句话中,我们更加能够深刻感受到,恰当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既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
工作者,还是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
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
年的音乐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应当充分运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关系,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纯洁的心田,在音乐的浇灌下绽放出绚丽的真善美之花!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音乐组)
●
[2012.3】23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