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学生有哪十种心理矛盾(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
下面分享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
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
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
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
孤独感正是个人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
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
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
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
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4、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
有人把嫉妒说成一种根本的、普通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工定义说:嫉妒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是忍着痛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
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问题在这个阶段尤为常见。
以下是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问题一:自尊心低下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成就等方面产生怀疑和否定。
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心。
问题二:社交焦虑社交焦虑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他们担心与别人交流时会被嘲笑、拒绝或评价。
这常常导致他们回避社交场合。
问题三:学习压力学业压力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各种考试,往往感到非常焦虑和压力山大。
问题四: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常常导致紧张关系的产生。
他们可能感到被束缚或不被理解。
问题五:恋爱困惑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对恋爱产生兴趣,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常常对恋爱产生困惑和疑虑。
问题六:身体形象焦虑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身材、体重等方面产生焦虑。
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形象,出现饮食紊乱等问题。
问题七:家庭变故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搬家或失去亲人,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和悲伤。
问题八:情绪波动青少年情绪起伏大,可能在短时间内由喜悦转变为沮丧、愤怒或焦虑。
这种情绪波动常常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问题九:压力释放问题青少年通常没有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他们可能通过沉迷于电子游戏、上瘾于社交媒体等不健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问题十: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他们可能感到无望、悲观和消沉,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问题十一:焦虑症焦虑症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他们可能出现过度担心、紧张害怕、恐慌等症状。
问题十二:自我割裂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身份过程中,可能出现自我割裂的现象,感到自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无法统一。
以上是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了解心理问题的特点,并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青春期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及解决方法
青春期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及解决方法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
其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www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哪些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哪些1、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
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
2、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
3、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孩子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
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
调查表明,对自己的前途,绝大部分的孩子“充满信心”和“较有信心”;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动、波动,有时会因一件小事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一次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怎么解决1、家长不要老盯着他们的弱点,千万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要努力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肯定。
同时尊重他们的想法,诚恳的向孩子提出期望,并告诉他原因。
这时候就要让孩子看到他的能力,孩子的矛盾心里就会得到缓解,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2、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要改变教育方式,给孩子平等和尊重的感觉,下面有几句话是每个青少年都需要听到的,你可以试一试:第一句,我爱你!不管孩子怎么样,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永远的爱和支持;第二句,我为你骄傲!到孩子的努力,并把掌声送给她,给孩子继续前行的力量。
3、父母要树立正确的认知,对于青春期孩子正处于情度初开之时,恋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家长必知:青春期孩子十大心理矛盾 (1)
家长必知:青春期孩子十大心理矛盾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微博]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
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
中考心理辅导:青春期有哪些矛盾心理
中考心理辅导:青春期有哪些矛盾心理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复杂的,其产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还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等,正确认识这些矛盾,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其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中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
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
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化解这一矛盾,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
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认识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从天文地理、空中来客、世界风云、计算机、市场动态到服装、发型、流行歌曲等,他们都十分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选择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
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现在许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
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
中学生的是10种矛盾心理
青春期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标签:青春期中学生心理矛盾]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
其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
1.情绪波动: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感到沮丧、焦虑或易怒。
2.焦虑和压力: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面对考试、升学等各种压力,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失眠等状况。
3.自我认知不足:中学生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阶段,可能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感到自卑和无助。
4.人际关系问题: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人的关系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沟通不畅、相互理解不足等。
5.学业压力过大: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考试压力大,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厌学等情绪。
6.网络和手机依赖: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可能导致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7.自尊心问题:有些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外貌、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而感到自卑,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8.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中学生可能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难以平静下来。
9.自信心不足:一些中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面对挑战时容易退缩和放弃。
10.考试焦虑:面对考试,中学生可能会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影响他们的表现和成绩。
11.厌学情绪: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等原因,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厌学情绪。
12.早恋问题: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对异性的关注增加,可能会出现早恋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关注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今世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思障碍”心思障碍,是指人的心思活动所呈现的违背现象,而导致不正常的心思状况与行为。
当时我国中学生存在以下10多种首要心思障碍,其外在体现状况分别是:1、逍遥型。
体现为甘居中游,短少上进心,特别是“中等生”对待学习的心情差,“60分万岁”成了他们所推重的“名言”。
2、焦虑——苦恼型。
体现为因学习困难而着急担忧,若不能消除或继续呈现必引起极度苦恼,从而损失学习决心。
3、郁闷型。
体现为默不做声,常常愁眉苦脸,忧心如焚,对日子短少热心,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4、惊骇型。
体现为惧怕受波折受损伤,见到责怪的目光则呆若木鸡,严峻的乃至会怕见强光、怕听动静等等。
5、逞强型。
体现为爱显耀自我,好体现自己,寻求独特性,企望“以奇取胜”,往往热衷于某一方面而疏忽其它方面,乃至有“逆反”体现。
6、怯弱型。
体现为稍遇急事,不知所措,反常严重。
在公共场所畏缩不前,怕在人前举动干事,只怕他人损伤自己。
7、神经过敏型。
体现为为人处事反常灵敏,往往喜怒无常,一些小影响也会令其大吵大闹,过火关怀人际关系。
8、置疑——依靠型。
体现为置疑自己的学习才干,依靠他人为自己作出决断或纠正方向,不时地求人协助,处事短少掌握,优柔寡断,难以独立。
9、狭窄型。
体现为对人对事锱铢必较,常为细微得失消耗很多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勉励终身https://)乃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
遇事好猜忌,承受不了任何影响,稍不顺心则郁郁寡欢。
10、无动于衷型。
体现为对全部都毫不在意,凡事不介入、不参加。
11、虚狂型。
体现为心情极不安稳,剑拔弩张,性格浮躁,有时为人处事到达忘乎所以的境地。
引荐阅览:[高三心思减压,坚持杰出心情] [培育孩子健康心思“十不要”]分页:123你或许感兴趣的文章:告知孩子人的终身应寻求什么... 愿咱们未来的孩子,做个抱负主... 爸爸妈妈怎么夸奖孩子更适宜“穷”养男孩的真实内在一种身手,是爸爸妈妈能给孩子最好... 孩子短少心灵波折生命将变脆... 莫让优裕的日子害了孩子请记住这些劝告,做一个优异的...本站为你引荐的文章: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名句(四)... 在高考前夕给女儿的一封信高考前十大问题主张勉励人生:改动心态才干改动我... 钱钟书经典语录马云:创业不能停留在理念与幻... 人生感悟短信信任自己,全部皆有或许。
青少年最常见的10大心理问题及求诊注意事项
青少年最常见的10大心理问题及求诊注意事项心理问题是指一系列会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困扰。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
了解并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青少年最常见的10大心理问题及求诊注意事项。
1. 学习压力学习压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来自于学业要求、竞争压力以及家长期望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
学生应积极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同时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规划学习目标,以减轻学习压力。
2. 自尊心问题青少年在自我认知和社会比较中容易出现自尊心问题。
家长和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并赞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3.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指对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和不自在的心理状态。
家长和老师应鼓励青少年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4. 抑郁情绪青少年抑郁情绪的表现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
家长和教师应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积极与他们交流,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5. 焦虑症焦虑症是指过度担心和害怕的情绪反应。
家长和老师应提供支持和理解,鼓励青少年积极面对挑战,学会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
6. 自卑感自卑感是指对自我的贬低和不自信的感受。
家长和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鼓励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增强自信心。
7.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指难以持续关注某一任务或活动。
家长和老师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鼓励他们集中注意力。
8. 社交媒体成瘾社交媒体成瘾是指对社交媒体过度依赖和沉迷的心理问题。
家长和教师应建立合理的使用规则,监督和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9. 家庭问题家庭问题包括家庭暴力、离异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
在面对家庭问题时,青少年应寻求家庭成员、老师或心理专家的帮助。
10. 性别认同问题性别认同问题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性别角色感到困惑或不满意。
青春期孩子的常见十大心理矛盾
青春期孩子的常见十大心理矛盾导读:本文是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常见十大心理矛盾,希望能帮助到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心理状态极度敏感和脆弱,这是因为青春期孩子心理出现矛盾的原因。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
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简析当今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
简析当今中学生的十种心理矛盾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
其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
揭秘中学生青春期十大心理矛盾及应对策略
揭秘中学生青春期十大心理矛盾及应对策略中学生青春期是个充满矛盾心理的阶段,他们经历着身体上的变化、社交关系的转变和学业压力的增加。
以下是中学生青春期十大心理矛盾及应对策略。
一、独立与依赖的矛盾:青少年希望体验独立和自主,同时也需要关心和支持。
在面对这种矛盾时,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沟通和支持体系,以平衡他们的需求。
二、成熟与不成熟的矛盾:青少年常常感到自己被要求成熟,但又渴望被看作是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责任和自主权,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持和指导。
三、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希望有更多的自由,但他们也需要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在管理他们的行为时,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则,并尽量与他们达成共识。
四、学业压力与兴趣爱好的矛盾:青少年面临着严重的学业压力,但他们也需要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和社交。
在处理这个矛盾时,需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鼓励他们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少年常常有梦想和目标,但他们也会面临现实的限制。
在这个阶段,重要的是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并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计划。
七、自信与自卑的矛盾:青少年对自己身体和外貌的变化常常产生困惑和不安。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并提供支持和理解。
八、独立思考与他人意见的矛盾:青少年常常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但他们也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提供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九、个人隐私与社交媒体的矛盾: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他们也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
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他们的网络安全,并教导他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十、厌倦与好奇的矛盾:青少年往往感到对学习和日常生活感到厌倦,但他们也充满好奇心。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新的挑战和机会,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中学生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心理矛盾的阶段。
家长和教师应该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青春期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抑郁。
情绪低落,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来.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厌世、轻生念头。
2、焦虑.总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不踏实。
常担心会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
学习和考试焦虑更是常有。
比如,老师向全班同学提问时,总以为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局促不安;当老师提问时会脸红、出汗、紧张;考试成绩不好时,总是感到不快;考试过程中,原先的知识忽然空白感到很紧张;在考试结束和成绩出来之前总是放心不下等等。
经常觉得背后有人在议论自己;受到老师批评时会难过很长时间。
3、情绪不稳定,波动大。
心情时好时坏,高兴时兴高采烈、趾高气扬,沮丧时一落千丈、垂头丧气,对老师、家长和同学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时而大喊大叫,时而一声不吭。
4、人际关系敏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
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
看见异性同学在一起时会胡思乱想。
当别人笑的时候以为是笑自己,别人在一起时以为在说自己的坏话.5、心理不平衡,爱嫉妒、攀比。
看到同学比自己成绩好、有钱、穿得好、长得好就不舒服,喜欢说三道四.6、学校环境适应不良。
对学校的各种课程都不喜欢,讨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厌学情绪比较重。
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困难。
7、强迫症状。
有强迫意念和强迫行为。
总在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反复考虑,难以摆脱。
如总想考不好怎么办,说错了话怎么办,担心自己的衣服是不是整洁,反复照镜子等等。
拘谨、犹豫、谨慎、细心,过分关注细节,好思索,好琢磨,追求完美,思维刻板、固执,缺乏灵活性.常无端地担心家里有人生病或去世。
当听到自杀、犯罪、生病等事情时心烦意乱很长时间。
有反复洗涤或反复检查等强迫行为。
8、逆反、对抗倾向。
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喜欢与人对着干。
爱挑别人的毛病,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有理不饶人、无理争三分。
9、攻击行为重.脾气暴躁,喜欢用语言和身体的动作攻击别人,容易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青春期十大心理问题
青春期十大心理问题问题一:成长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成长和发展的阶段。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适应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如何处理自己的成长问题。
问题二:情感问题。
青少年时期的情感波动非常大,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孤独、不安全、愤怒或失落。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
问题三:叛逆心理。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问题四:妒忌心理。
嫉妒对象多指向与自己不相上下或高于自己的熟悉同学,朋友和周围的其他人,对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则不产生嫉妒。
嫉妒心理是阻碍别人进步,影响集体团结,最终危害自身健康的消极心理,不但容易出现心理变态,也可产生生理功能的严重失调。
问题五:自卑。
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自卑心理。
由于自我与外界的冲突。
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最终导致的过度自卑的心理问题。
问题六:压力问题。
青少年时期的压力来自于学业、家庭、社交等方面。
他们可能会感到压力过大,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减轻压力,以及如何应对压力。
问题七:性问题。
青少年时期的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性欲望,以及如何与别人建立健康的性关系。
问题八:自我认同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探索自我身份的阶段。
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许多青少年会面临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例如不确定自己是谁,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问题九:社交恐惧症。
人际关系、以交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社交恐惧症的青少年常常会因为人际交往而衍生出其他的心理问题。
问题十:考试焦虑症。
考试焦虑顾名思义就是由考试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感。
青春期不健康心理类型
青春期不健康心理类型
1.嫉妒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工作优秀者、外貌俊美者嫉妒和怨恨,甚至刻意拆台或报复。
2.自卑心理:主要为交往中的自卑心理,表现为生理缺陷引起的消极自我暗示,以及对自我智力估计和对性格气质自我评价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
3.孤独心理:主要表现为性格孤独,害怕交往或顾影自怜,无病呻吟。
4.逆反心理:青少年中出现“不受教,不听话,顶牛,对着干”者,就是有逆反心理的人。
5.神经症:青少年中常见的为青春期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社交恐惧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学生有哪十种心理矛盾?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合,引起心理矛盾。
其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读后感:这在孩子追求自己的目标过程中,需要家长一遍遍的用事实告诉孩子,让孩子清楚自己付出多少就会回报多少,家长要把握好这个过程,争取让孩子做有用功,看到自己的成绩,这样才有事实胜于雄辩的作用。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点淡薄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
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持续更换时髦的服饰。
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点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能够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读后感:孩子的劳动观点,也是孩子将来组建家庭、进入社会后责任心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孩子是不是“宝贝”,都将走进自己的世界,不热爱劳动,将来肯定不懂得如何生活,那将是多么无聊的个人世界。
所以尽量让孩子动手参与其中,即使有时确实是“越帮越忙”。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很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因为其社会生
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有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
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实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
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
因为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
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感。
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
解决这个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协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读后感:给孩子创造一个能够随心所欲沟通的家庭氛围,是家长要努力做到的,我们一直都注意这方面的建设,现在看来很准确。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度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能够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水平。
这个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水平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
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能够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实际上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不但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
所以,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水平,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读后感:这点我们做的很不错,孩子的独立意识基本成型了。
第五,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中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
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
调查表明,对国家的前途,绝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充满信心”和“较有信心”。
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动、波动,有时会因一件小事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一次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的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不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时,如同一只打足了氢气的气球乘风飞舞;泄气时,则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他们对自己喜爱之事,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之事,则避而远之。
这个切都说明了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彼消此涨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即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
解决这个矛盾,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能不急不躁,冷静处理。
读后感:现在的学校教育在这点是个空白,所以有意让鱼儿看了一些《写给孩子的哲学》书,背诵一些《孟子》、《易经》,告诉孩子,凡事有利有弊,取其
利时不可违背“义”,情感用以感悟世界,理智用以衡量是非。
孩子基本考虑问题的角度还算客观。
第六,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中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
但因为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
这个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化解这个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读后感:当前正在培养鱼儿这方面的水平,解决之道,还是遵循第一点的原则:进取心成就了美好的愿望,自制力决定了心理准备的完善水准,用事实说话,注意总结每次计划的执行情况,让孩子学会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的同时,明白“结果”是和“执行水平”成正比的。
第七,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水平不足的矛盾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
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理解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从天文地理、空中来客、世界风云、计算机、市场动态到服装、发型、流行歌曲等,他们都十分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理解的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通过度析、比较,提升学生选择信息、辨别是非的水平。
读后感:这点是孩子形成自我性格的一个关键过程,家庭审美取向和孩子特有审美取向、社会流行审美取向相互作用于孩子,此阶段最起作用的还是孩子自身的文化积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适时的接触新鲜事务,是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和鱼儿一直在学习中。
第八,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现在很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
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协助成绩差的同学提升分数。
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对这个矛盾,老师要巧于引导,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其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助人。
第九,兴趣广泛与兴趣中心缺乏的矛盾
现代中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很多: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而且关心课外学习;不但喜欢文艺读物,而且喜爱科技读物;不但关心生活,而且对国内外大事津津乐道。
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很多学生对事物外在形式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事物内容本身的兴趣,在广泛的兴趣中缺乏中心的兴趣。
而且,他们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情景性很强。
化解这个矛盾,要求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从众多的兴趣中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中心兴趣。
第十,成才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
从长远目标看,中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希望将来能成名成家,能干一番大事业;从近期目标看,绝大部分中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不辜负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期望。
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又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太苦太累而难以持之以恒,厌学心理陡增,形成了想学与厌学的心理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教师要告诉学生,要成才就得有知识、有本领,否则将一事无成。
学习是件苦差事,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一定会苦尽甜来。
读后感:这点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第六、第十),可见说到底都是让孩子真正懂得:学海无涯苦做舟的道理,也是家庭教育重中之重的核心。
总来说之,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复杂的,其产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还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等,准确理解这些矛盾,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