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析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析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析论文良好的习惯属于人们的道德资本,这个道德资本是不断增值的。

对于人们的现实生存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只是依靠理性进行支配,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制约,使规范的期待可以变成稳定的习惯。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最有利于习惯的养成。

如果只是利用传统的方式,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结合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找到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实效性策略。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小学生思想道德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过程中,其中的制约因素是比较对应的,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素:教育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过于重视读书的分数,规范只是一些表面性的工作。

教育的方法也比较陈旧,缺乏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学生资产行为规范养成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当前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我国正在不断的社会转型,存在很多诚信缺失和假冒伪劣等行为,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影响。

社会中不良的环境削弱了学校的教育作用,很多的学校都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利用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1.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将学校的人文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和谐环境下受到影响,养成行为规范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学校中的教师和校园环境需要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一股合力,让学生可以在人文环境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出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管理呈现出规范化,引导学生正确的生活和做人。

例如:某农村小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创办文明角,张贴各种宣传语言,利用各种夸张又强烈的背景和图片,吸引学生前来观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成长。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篇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常用方法1、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处在萌芽状态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助长。

对那些出现良好学习习惯苗头的同学进行表扬,例如对那些还没有讲解就已经学会知识的同学,上课敢于进行争论的同学,作业书写特别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介绍他们是怎么做的,并分析这样做的好处。

那么到再一节课的时候,就会发现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越来越多。

再通过引导这些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有布置有检查有措施”。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只要布置了就必然进行检查,对完成好的给予表扬鼓励,对不认真的提出整改意见,但不能生硬的批评,而要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

课堂上口头提问的作业,学生无论说的对错都不进行批评,并且对大胆发言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表扬他们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意见的精神。

这样学生错题不再有顾虑,对其表达出错误的意见不但不批评还表扬,学生发言能不积极吗?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彻底避免了机械、重复的作业。

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有一个“教-扶-放”的过程。

学生的习惯很多,未教之前就有若干,但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要的是那些能改变学习方式,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学习习惯。

这样的习惯学生原来没有。

要对其进行指导,有一个“教-扶-放”的过程。

“教”就是教着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合作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解决,怎样才算认真完成作业。

“扶”就是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怎样做。

老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指导。

“放”就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习惯,就可以大胆地让学生独立活动。

这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通过建立班内机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设有学科课代表。

每一排桌设一个大组长。

每一个大组设若干学习小组,小组内设组长。

每一张桌子上设桌长。

其它同学为组员。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一、背景小学生的良好行为是形成优秀个性、倡导和谐社会及社会风尚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良好行为,涉及纪律和规范、礼貌和公德、道德和品德等方面,特别是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人格养成、社会适应及未来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

二、分析与讨论1. 规范自觉规范自觉是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基础,与自律和自我控制密切相关。

有很多行为规范的制定都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觉性。

小学生需要建立起一种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定期复盘行为、自我反省等,从而逐渐养成一个优秀的个人形象和良好的责任意识。

2. 礼貌待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包括让人感到亲和、礼貌、充满爱心等因素。

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了解礼仪知识等也是他们良好行为的一个方面。

礼貌的行为不仅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受到尊重,而且可以使别人更乐于助人,更乐意与小学生相处。

因此在平时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通过不同场合和不同方式,引导小学生理解和接受礼貌的重要性,以及在行为中体现出来。

3. 诚实守信小学生在行为中应该保持真诚和诚实,守信和靠谱。

诚实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品质,小学生的诚实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

同时,对于不诚实和无信用的行为,应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从而培养小学生守信之心。

4. 积极向上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也包括积极向上的态度。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来自于他们的态度和性格。

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可以帮助小学生面对不同的挑战,促进成功。

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的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习惯的环境,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 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也是小学生良好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打开心扉、建立友谊、以及分享中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合作的技能,形成团队意识,创造团队的利益。

要达到这一点,可以让小学生参加社团和课外活动,从事有趣的社会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加强团队意识。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性思考》摘要:近年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我认为要增强教育的效果,就要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入手。

本文在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实践策略,以期实现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策略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不良风气,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方法。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标准的更新,是否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而且已成为社会选人用才的重要标准。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对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会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可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就现状来看,这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为人和处事,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幸福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做一项教育立人的奠基工程,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教育机构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有些学校还将此作为一门重要课程。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发现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的落后,习惯养成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目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一:《试论点滴入微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细微的过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身的协调配合;也需要通过监督、评价机制不断强化。

基于此,笔者从教几十年,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注重积累和研究,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笔者才疏学浅,以下观点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同仁指正。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庄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句话也为我们阐述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教育理念。

“养成教育”,就是要着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品质。

只有具备良好品质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

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

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

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因此,对于这一代学生来说,很重要的教育任务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从道德行为习惯入手,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途径。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品质和习惯日后很难矫正,有的甚至可能伴随人的一生。

而养成的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生受益。

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篇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篇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篇(一)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和途径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

培养正确的习惯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该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的探讨。

一、意义1. 提高学习效率正确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会让他们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

比如,定时定量地复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和学术研究。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比如,按时就餐、早睡早起、独立自主等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增强自律性习惯的养成可以培养出一定的自律性。

当一项习惯坚持养成后,学生会习惯性地严格执行该习惯,更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增强自律能力。

二、途径1. 规定制定学校可以在管理制度中规定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例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按时交作业等。

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 树立榜样学生在大学环境中往往会受到来自同龄人、学长学姐等的影响。

学校可以在推广习惯养成教育时,在学校内树立一些习惯养成的先进模范,让他们成为学生学习习惯的榜样。

3. 培养自主性学校教育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时间表,自主选择使用什么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制定奖惩办法奖惩制度是促使学生自发养成正确习惯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奖励和惩罚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地养成正确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大学生习惯的养成涉及到日常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因此,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培养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

本论文将就此探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方法1. 按照计划设置学习和生活时间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建立起一定的时间规划和时间安排。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养成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养成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养成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1.从小做起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哪怕是一点点小事都需要我们老师循循善地进行教导。

这里所说的“小”,是说从小就要进行培养,更要从小事做起。

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师在言行上要起到模范的作用,说话时候的表情、手势、语调等等教师都要进行研究,要防止那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出现,特别是和学生的家长交流的时候,更要显示出教师的文明素质。

要经常让学生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用语。

桌椅的摆放、面容的清洁、衣服的穿戴等一些生活的小事都要求学生认真做好,使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创设良好环境环境对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

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在好的环境中得以培养,环境成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生活自理竞赛,遵守作息时间之星,勤俭节约小赢家,文明礼貌比赛,锻炼活动评比等有益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3.与家长配合家庭的教育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时间是对分的,家庭的生活学习对学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配合更是不可或缺的,养成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希望得到家长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和家长们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情况,都有那些缺点和不足,这样就会反馈到老师这里,当然在学校出现的有关问题也要告诉家中,让他们协助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携手共进,真正使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培养。

第二篇一、坚守一份内容养成教育是德育的一个范畴,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并且会因为时间、地点和行业的不同提出不同规范,如古时的《三字经》《弟子规》,现在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等。

学校为把“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构建,提出了“容止格言”和“三好三做起”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浅析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惯养成素质教育措施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

所谓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手段指导和训练个体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而使学生的一言一行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要求,达到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一、我院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一)学校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我院虽然十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比如制定不够健全,个别辅导员认识不高,执行力不强,专职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而忽视学生日常生活细节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二)学生个人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1.心理方面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疾病,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

2.家庭方面我院学生一部分自于农村,受各种教育环境的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没有在小的时候得到正确的引导,还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处处唯我独尊,常常表现为任性的性格,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

3.学习方面学习目的性和职业性不强。

对所学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不了解,没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功利心强,多数学生都期望通过大学学习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能兼顾近期个人目标和人生长远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4.生活方面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娇生惯养、缺乏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差,我们虽然有一套宿舍管理条例,但有的学生寝室仍是一片狼藉,就寝时间随意性强。

节俭观念差,有攀比、高消费的现象,某些学生还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一个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这说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要想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思想重视,长抓不懈。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和教师共同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这就要求我们各个方面的力量都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

同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大家长期的不懈努力。

因此我高度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二、以身作则,示范引领。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行为都会让小学生在无意识中模仿获得,因此,以身作则成了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只要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

真正践行”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为家长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长,家长的一言一行完全是学生校仿的对像,也会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

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如果家长只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不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最终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三、严格要求,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

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回答问题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等。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都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反复的督导才能形成。

为此,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如课堂、班会、集会等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人,如家长、学生干部、同学之间进行监督督导,充分利用一切学生喜闻乐道的形式如表演、儿歌等让学生去接受它,巩固它。

四、优化环境,形成合力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因素。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论文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论文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论文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论文一、中职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现状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一部分,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能努力学习,思想道德水平良好。

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有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家庭原因。

中职学生中有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处于叛逆期的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从而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道德倾向。

(二)自身原因。

想考而没能考入高中的部分中职学生,由于这种挫败感的影响,使得他们自暴自弃、迷茫而不思进取。

而部分不愿参加高考的学生,很大原因是不想读书,或者对自己考大学没有信心,而选择压力相对较小的中职学校。

这样导致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普遍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怕苦怕累、追求物质享受、道德缺失等问题。

(三)学校教育。

学校为了招生,放低门槛让学生入校,这样使得生源特别复杂,可以说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学生良莠不齐,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在学习上也可能出现极端。

为了控制流失率,学校不轻易开除或处罚犯错误的学生,常以教育为主,长久下去使得那些常被教育的同学认为校规不严,学校不会把他们怎么样而得意忘形。

再者,学生的就业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到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抱着学习一技之长,学校帮助联系工作单位的想法,但当他们知道就业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期的找到满意的工作的时候,而对学校失去信任,认为学校不能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

(四)社会影响。

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游戏、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改变了当今学生的生活,使得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生活作息无规律,甚至晚上通宵上网,白天旷课睡觉。

有的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看谁的手机高档,谁的游戏等级高。

这样使得上课耍手机、玩游戏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中职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无疑,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论文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论文

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逐渐受到广大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生活与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校携手,深化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着中学生的未来,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养成不仅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保障也有益于学生自身修养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说是现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做人,在学校中加强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教育中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面临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平衡问题。

当前学校教育普遍把知识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来抓(尤其是初中阶段在学习生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于知识之外的东西如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则关注很少。

主要表现在:1.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到位大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体会不到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学校中也是互相攀比,缺乏上进心。

更有严重的现象是学生随地扔垃圾,不懂得谦让,在学校中不能得到行为上的指导与实践,在家庭中,家长也不能起到榜样作用。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重点问题,学生的日常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规范,2. 家长及学校教育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缺失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心强,父母大多都不在家,跟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缺乏行为养成教育,加上学习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学校只以学生成绩评论学生好坏,关注的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习惯,从而忽视了行为养成教育。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摘要:本文稿是我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所得。

文中主要是从四个方面阐述在农村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点滴。

关键词: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了。

近两三年来,我不仅承担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还兼任《品德与生活》教学。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结合我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深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

二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归纳起来,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一、诵读儿歌,规范行为二年级的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课前、课后、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一年的学生来说是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深受学生喜欢。

为此我就根据《品德与生活》课上的内容编成儿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要求。

比如:上课铃声响后,让学生尽快的安静下来,进入课前准备状态,我教学生吟诵:“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

站队集合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

”在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时,我就出示儿歌,学生接着念道:“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脚在桌下放平。

”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让学生适时诵读,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一《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在小学中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能力。

学生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

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工作论文(一年级上册)

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工作论文(一年级上册)

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工作论文(一年级上册)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者:熊文学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

它也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

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要抓住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在养成教育方面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

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

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

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一)、语言引导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天真无邪,不管做什么都以长者马首是瞻。

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崇拜几近神圣和完美。

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待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

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的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

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使用文明用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亲和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如:教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教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教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精选5篇)

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精选5篇)

学生养成教育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精选5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养成教育(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养成教育1【摘要】《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蕴含丰富的养成教育思想,诸如孝敬长辈、尊重规矩、诚信为本、读书有法等都是学生成长的良好资源。

高职院校借鉴《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创新素质教育的路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弟子规;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脱胎于《论语》,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与记忆,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具体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或出外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朴实无华,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路径,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精神资源。

一、《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范,提升职业素质,形成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必须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之中。

《弟子规》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弟子规》所彰显的正是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孝、悌、仁、爱,所蕴含的养成教育思想尤其值得高职院校重视和借鉴。

《弟子规》中养成教育思想是丰富具体的,并且易于化为实践行动。

第一,孝顺父母,尊敬师长。

《弟子规》认为,为人弟子应该养成听从父母教导,孝顺父母和尊重师长的良好习惯。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叫你,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你要马上去做,不可拖沓推诿;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你应该恭恭敬敬聆听;父母在责备乃至责罚你的时候,你也要虚心接受。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论文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论文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论文通过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教育,让班干部有独立管理权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之心,学生的良好习惯会自觉地向自律方向展,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教育自觉意识,就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觉遵守规范的意向。

晨训、公民教育课、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进行自觉意识教育最佳时间,尤其是晨训时间,一定要将昨天存在问题小结,提出今天的要求,需要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在这一天中就会少出现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会越来越自觉,明白每一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不成文的班规文约,逐步规范成文,变成自觉遵守,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班级的约定。

二、让班干部有独立管理权力独立管理权,就是学生在班里管理中有独立行使的权力,在职责范围办有独立处理班级工作的能力。

在班里,我给予班干部权力是很大的,每一个岗位的班干部在职责范围内都有权管理班里的学生。

如,班长伍芊颖,负责每天课程安排,值日安排,学生请假,带队等协调工作,她对每一项职责都很清楚,及时调整,做好工作安排。

这样弥补了班主任不可能时刻到班情况,班里每天的一切情况,都由她来汇报。

某位学生请假,她会协助学生写好请假条,并找班主任签名。

班主任就可以解脱出来,更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

又如,语文组长,他每天早上回校,专门负责收语文科作业,并检查每一位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如有做得不好,及时报告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即时处理,这样班主任就不用事事都要亲历亲为,抽出更多时间研究班级优化管理工作。

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一个学生是否在班里有存在感,关键是他有没有参与班里的工作。

升三年级后,很多岗位都是学生自愿报名参与的,如,检查每一组的桌子是否摆放整齐,就有四位学生报名负责,他们每天时时都关注着自己负责的组里的桌子,经常去提醒学生摆整齐,所以班里的桌凳,每天摆放得都很整齐。

我作为班主任,主要工作就是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学生,让他们做得更好才是我的终极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但需要教育者殚精竭虑的奉献,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

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更是如此。

下面是WTT给大家推荐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一
《浅析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摘要】习惯的养成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在我国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仍相对落后,为了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笔者从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终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希望可以对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合力教育措施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英国作家萨克雷也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由此可见,儿童习惯的养成,对其今后性格、品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由于我国很多农村地域边缘化,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教育重视程度低,因此,农村小学生的习惯养成较之城市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差距。

一、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经实地调查,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小学生的家长与城市相比,整体素质不算高,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占大多数,他们很大一部分都忙于生计,家长们大多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都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习惯养成的教育。

因此,农村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相对城市学生就多一些。

二、不良现状产生的原因
1.独生子女增多造成的客观原因。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如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增多,家长心理上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处处以孩子需要为主,过于溺爱孩子,造成很多孩子唯我独尊,目无他人的性格,很多农村家长为了减少孩子磕碰,很少或几乎不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视野相对较窄,习惯相对较差。

2.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

由于农村长期轻视教育,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很多学生家长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农村父母就很难完成指导孩子的道德认知、学习态度、是非观、价值观的任务,这也是农村孩子习惯养成教育在家庭中出现缺失,使孩子们失去了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环境。

随着孩子年
龄的增长,等孩子们到了入学年龄,这种已经成型的坏习惯就很难纠正,不仅给家长,也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负担。

3.单亲或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由于经济条、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单亲或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在笔者执教所在农村,很多孩子的母亲是从云南偏远地区嫁到这里的,或是其他一些原因,抛家弃子又回到了老家,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生活所迫,到外地打工,十天半月才能回家一次,孩子们多由祖父母照顾,由于隔代抚养,祖父母的溺爱,也给孩子的习惯养成带来了不良影响。

4.榜样力量的缺失。

罗·阿谢姆曾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


希腊有句谚语也说:“模范比教训更有力量。


由于条的限制,农村孩子们阅读面狭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很少接触课外的读物或实践,像雷锋、赖宁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光荣事迹,离学生们越来越遥远了。

三、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裴斯泰洛奇说过:“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

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由此可见,习惯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中又肩负了多么重要的使命。

1.加强教师自身的习惯养成。

教师对小学生而言,不仅是“传道授业者”,还是他们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容易被学生学习、模仿,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不断加强自身的习惯养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2.增强教育合力,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

针对现如今农村家庭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要多做家访,多通过电话与家长及时沟通,利用“家长课程”的学习机会,逐渐让家长认识到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平时多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多关注孩子的习惯教育,最终达到家校协调,保持教育一致的目的。

3.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人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自制力差,忘性较大,好不容易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遗忘。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坚持21天,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来坚持督促学生,提醒学生,帮助学生。

4.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

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活动,大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短缺、条限制等原因,将学生禁锢于课本之中,很少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良好的习惯是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的,因此,这就要求农村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设
计一些有意义的、简单易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巩固。

5.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针对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视野狭窄,见识相对短浅的特点,学校应争取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为他们提供课外阅读的资料和手段以及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使他们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6.重视榜样激励的作用。

正如威·亚历山大所说那样:“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


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的同时,也要多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为学生树立典型,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这样会对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如马斯洛所说的那样:“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习惯的养成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农村小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具有其特有的现状,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工作者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鹤琴著《陈鹤琴全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2]邱玉华、张小倩,城乡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差异分析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年02期.[3]孙云晓、卜卫主编《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
[4]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新世纪出版社;20xx年7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