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5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5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高二地理必修三3--5单元考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2.下列各运输干线与山西大型煤炭的外运组合正确的是()A.大同、大秦线B.平朔、焦作—日照C.长冶、神黄线D.太原、京包线3.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东输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4.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5.山西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包括()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B.矿区道路建设C.放射性元素的辐射污染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6.下列大河流域不属于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是()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恒河流域D.田纳西河流域7.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8.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治了洪灾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9.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下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1〜2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廿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A.市场优势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解析】第1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

第2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

【答案】l.D 2.C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回答3〜4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3.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4. 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 •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 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 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 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解析】 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在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 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东部沿海地带, 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地壳相对稳定;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 气候高寒;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三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三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可吸入颗粒物产生原因的是()A.冬季燃煤取暖B.汽车尾气排放C.农村大量使用沼气D.尾气处理技术的落后2.针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可行的措施是()A.禁止煤炭的使用B.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C.全部使用电动交通工具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1题,由图可以看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由SO2和NO x造成的,因此污染物主要来自煤炭和石油的使用。

第2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轻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2.D随着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区域性集聚特征更为明显,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亦逐渐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

下图为1995—2012年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重心转移轨迹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图表明环境污染事件()A.转移速率在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明显较低B.与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高负荷的排污有关C.西部和东部是高危风险发生区域D.发生区域在我国分布均匀4.2004—2010年重心转移的原因是()①中部崛起战略实施②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生产生活活动密集③西部大开发战略④环境管理水平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题,由图所示,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重心主要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可知污染发生的主要区域也在南方地区;转移速率取决于相同的时间内重心转移的距离;环境污染主要由污染工业引起,发生区域在我国并不均匀分布,且其重心位置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变化。

第4题,由图可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重心2004—2010年向中部和东部地区转移,结合时政可知,主要原因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部地区对转移产业的承接和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生产生活活动密集。

4.A很多人认为指狐猴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

不幸的是,它现已濒临灭绝,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第三章《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第三章《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题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王彦峰一、单项选择题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

据此回答1~2题。

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解析: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B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解析: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答案:C4.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

读图回答5~8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是目前我国旅游热点地区,右图为“成都旅游热线图”,据此回答1~3题。

1.从环境差异方面考虑,该旅游热线图对下列省区的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 )A.湖北B.湖南C.云南D.江苏2.①、②两线路中,受欢迎的线路及原因分别是( )A.①线,旅游资源多样,地域组合好B.②线,线路倾向于曲线C.①线,旅游时间比较小D.②线,旅游资源独特,游览价值高3.图中景点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九寨沟B.青城山—都江堰C.峨眉山—乐山大佛D.广汉三星堆1~3.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为四川,其位于我国西南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湖北、湖南、云南等省区相似度高,因此对上述三省区的游客吸引力小。

第2题,①、②线路相比,①线路呈环状,无重复路线,而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较丰富,类型多样,组合好,因此①线路更受欢迎。

第3题,选项中A、B、C均为世界遗产。

其中,九寨沟为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1.D 2.A 3.B4.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安碑林是宗教建筑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②到碑林的游客文化程度高于华山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要因素是学历的高低④高学历的游客旅游目的性强,中等学历的游客旅游愿望受大众媒介的影响大A.①② B.②④C.①④ D.③④解析西安碑林是一种宗教建筑景观,华山是断块山,为地质地貌景观;从图中可以看出,到碑林的游客中大学文化程度的游客比重大于华山。

答案 C曾在中国访问的尼泊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夏尔马·奥利表示,青藏铁路将延伸至中尼边界,从青藏铁路的首站——青海西宁站出发,就真正走进了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

据此回答5~6题。

5.青海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主要是因为( )①青海湖中有鸟岛②有塔尔寺等著名佛教圣地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考察地④举世无双的“万丈盐桥”⑤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富多彩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习俗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6.针对青海湖的开发规划思路,下列哪项是合理的( )A.增加观景别墅建设B.以生态游为主要方式C.建设湖盐盐场D.人工开挖,扩大湖域面积5~6.解析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独特。

地理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秘鲁海沟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国家?A. 中国B. 巴西C. 印度D. 加拿大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答案:A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6.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7.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法国答案:C8.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 格陵兰岛B. 马达加斯加岛C. 巴芬岛D. 新几内亚岛答案:A9.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澳大利亚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__。

答案:太平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3.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苏必利尔湖4.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

答案:阿拉伯半岛5.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__。

答案:里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洪水、干旱和飓风等。

它还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农业和水资源的分布变化。

2. 描述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人口增长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如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此外,它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城市拥挤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图,回答1~3题。

1.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 )A.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全省产煤量的2/3供外调出口C.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D.已形成完整配套的采煤体系,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2.山西省煤炭产量增长快是因为( )A.全国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大B.重视采煤技术创新,开采速度快C.交通运输发达,铁路网密布D.人口多,劳动力多3.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A.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B.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C.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D.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能源是煤炭,分布最多的省是山西省B.②能源在世界上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C.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的是③能源D.④能源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5.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资源特点是( )①分布范围广②煤种单一③埋藏浅,易开采④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6.德国鲁尔区工业的最初兴起靠的是( )A.②B.①C.④D.③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结合图示,分析回答7~9题。

7.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8.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C.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9.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3单元检测试卷(三)(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3单元检测试卷(三)(含答案解析)

单元检测(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B.天然气、石油、煤炭C.煤炭、天然气、石油D.石油、天然气、煤炭2.M省可能是( )A.山东B.贵州 C.新疆D.河北1~2.解析①能源山西省比例最高为煤炭,③能源黑龙江比例最高,黑龙江有大庆油田,②应为天然气,由此可知1题选C。

M省三种能源均较丰富,天然气、石油比煤炭所占比例更高,新疆与此相符。

答案 1.C 2.C如图为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丹麦发电量发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哪一因素有关(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C.风向的季节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4.有关丹麦风电叙述正确的是( )A.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缺乏,所以大力发展风电B.目前丹麦的风力发电总量居世界第一C.丹麦的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在全世界最高D.丹麦从美国进口风电设备和技术3~4.解析第3题,发电量季节变化是由于风力季节变化所致,而季节变化是由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造成的。

第4题,丹麦临北海,北海是石油资源丰富地区,故A项错;目前风力发电量最多的是美国;丹麦风电比重比其他国家均高,丹麦经济发达,科技先进,能够独立生产风电设备,拥有风电技术。

故A、B、D项均错。

答案 3.D 4.C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瓦/平方米),完成5~6题。

A.150 B.160 C.140 D.1106.甲地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5~6.解析第5题,图中乙地位于100与150两条等值线之间,距数值为100的等值线更近,故选择D项。

第6题,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地形封闭,风力作用较小,故A项正确。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x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x

最新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单元综合测评(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

据此回答1〜2题。

1 •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 橡胶种植北界 B ・1 600 mm 年等降水量线C ・30 °C 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 同一界线可以划分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 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解析】 第1题,A 、B 、C 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

第2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性 角色。

【答案】l.D 2.C(2016-英德高二月考)读下图,回答3〜4题。

13O°E3. 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人口素质不同D.地形不同4.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项目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水出③综合性工业基地④重工业基地⑤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A. ①③⑤ B .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解析】 第3题,甲图是东北地区,乙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影响其农业耕作制度及 作物品种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即热量因素。

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水田为主、分布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答案】3.B 4.B读“我国三大自然区(I 、II 、III )图”和甲、乙、丙三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完成5〜6% a %120°题。

80° 100° 120°气温(七)降水fi(mm)甲乙丙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B.III区比II区纬度低,故热量比II区充足C.III区和I区所处纬度差不多,光热条件相同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6.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II—农耕业、河谷农业B.乙—I—畜牧业、灌溉农业C.丙—III—高寒牧业、绿洲农业D.以上选项全部错误【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理界线P为秦岭一淮河一线,该线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同时也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因此,南北两侧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影响到两侧种植业的不同。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课本练习-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课本练习-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课本练习-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通过引力确定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的主要原因。

2. 经度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线,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

3. 本初子午线通过伦敦,英国位于0度经线上。

4. 纬度是指垂直于地轴的线,赤道位于0度纬线上。

5. 符合“六分之一”原则的世界时区分带,地球公转一周分为24个时区。

6.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度唯一,纬度也是唯一的。

7. 通过观察北极星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是极角测量法。

8. 屈曲于赤道两侧的纬线为副高纬线。

9. 地图的用途主要有定位、导航和分析等。

10. 副经线上纬度信号北面向南。

第二章:生产活动与区域联系1. 牧业适宜于气候湿润、草木茂盛的地区。

2. 水力资源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用于灌溉、水运等。

3.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商业、金融等活动。

4. 就近原则是指工业企业就近选择和原材料、能源来源距离较近的地理位置。

5. 以农业、牧业为主的地区属于农业区。

6. 工业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

7. 我国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区包括川渝黔、长江中下游和福建等地。

8. 我国西南部地区适合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原因是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9. 农产品的产地和市场之间不存在空间隔阂。

10. 我国东北地区适合发展森林工业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丰富。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分布的人口数量。

2. 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一般具有较发达的经济、交通和文化等条件。

3. 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自然增长等。

4. 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差异,城市人口流动呈现循环性。

5.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6. 中心城市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对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

7. 人口的流动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要形式。

8. 人口流动会造成就业压力、城市交通负荷等问题。

9. 垂直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扩张和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地理模块3参考样卷(中图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图1xx位于华北xx,乙位于xx中下游xx。

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5. 甲地楼房xx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I阶段II阶段III阶段图2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据报载,我国xx中南部xx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xx取石D.环境污染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据此回答12~13题。

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气候变暖13.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干旱和大风现象14.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xx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巨大航运网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D.兴建众多xx,疏通河道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5~17题。

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题及答分,1A 2.这四类区域()A .区位特征相同B .优势特色相同C .开发措施相同D .各有相似的内部特征3.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CD一统4ABCD.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5.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服务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图完成6~7题。

6AC7.)AC8月19日、回答8~9题。

8.图中黑色部分为咸海,联系实际并根据咸海面积的变化,可以判定与1973年5月29日、1987年8月19日和2000年7月29日相对应的图分别是()A.③①②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②①9.联系实际,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使本区域气候更加干旱B.全球变暖,使本区域气候更加湿润CD10ABC.退耕还草D.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11.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原因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时间12A.C13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读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图,完成14~15题。

14A15ABCD16.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B.b]C.cD.d17.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18.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A19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21.)ABCD22.精准农业生产中能够变量喷药和施肥,主要是应用了()A.GISB.RSC.GPSD.数字地球23.GPS在精准农业中也有应用,其主要特点是()A.成本高、费用高B.全天候、实时性C.受天气影响大D.操作要求高、实用效率低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材第43页活动1.教材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

(1)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用地的环境污染。

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从输出成原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消耗大量水资源。

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洁地确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由于如此,这两种方式始终并存。

2.资料揭示的内容如下:(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削减;(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晋煤的比重将减小;(4)山西煤炭的开采因种种缘由不具优势。

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

假如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实行预防措施、准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行能持续进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格外单一。

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峻威逼。

更为严峻的是,假如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小,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格外不利的影响。

为避开这种状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能源的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教材第46页活动1.从煤炭资源隐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多亿吨,储量丰富,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洁,煤层厚、埋藏浅。

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经过,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第3章第1节达标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第3章第1节达标习题及答案

[基础巩固]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区、市)某年三种常规能生产的相对比例图(均已折算成准煤)。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能依次是( )A.天然气、石油、煤炭B.煤炭、天然气、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气D.石油、天然气、煤炭2.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输出及能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晋煤外运”的主要线路有大秦铁路、南昆铁路B.采取“晋煤外运”方式可能加重本省水资不足压力.采取“电力输送”方式可能加重本省的环境污染压力D.“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满足本省发展重化工需求解析:第1题,山西省煤炭资丰富,因而①代表煤炭;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因而黑龙江石油资丰富,③代表石油;②代表天然气。

第2题,“晋煤外运”的线路不包括南昆铁路;采取“电力输送”方式可能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和水资不足的压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没有经过山西省。

答案:1B 2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

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①煤炭储量丰富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③水资充足④邻近广阔的能消费市场⑤水陆交通便利A.①②④B.②③④.①④⑤ D.②③⑤4.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A.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B.调整产结构,延长煤炭产链,提高经济效益.发展技术,提高能的利用率,减少浪费D.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解析:第3题,“乌金三角”地区的优势资是丰富的煤炭,且开采条件好;靠近我国环渤海经济发地区,市场广阔。

但由于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水资短缺,水运条件较差,制约了该基地的建设。

第4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参照我国山西煤炭能基地建设的思路,一味扩大煤炭的开采量会导致煤炭资枯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水平测试卷(十七)考查范围: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图,回答1~3题。

1.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A.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全省产煤量的2/3供外调出口C.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D.已形成完整配套的采煤体系,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2.山西省煤炭产量增长快是因为()A.全国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大B.重视采煤技术创新,开采速度快C.交通运输发达,铁路网密布D.人口多,劳动力多3.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A.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B.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C.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D.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解析]第1题,山西煤炭的开采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58.4%供外调出口,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第2题,煤炭产量增长主要和市场需求、采煤技术有关。

第3题,目前山西能源基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

[答案] 1.C 2.B 3.D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能源是煤炭,分布最多的省是山西省B.②能源在世界上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C.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的是③能源D.④能源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5.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资源特点是()①分布范围广②煤种单一③埋藏浅,易开采④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6.德国鲁尔区工业的最初兴起靠的是() A.②B.①C.④D.③[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图表阅读分析能力。

读图知,①应为煤炭,②为石油,④为天然气,③为水电,故第4题A项正确。

第5题,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条件。

第6题,德国鲁尔区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著名工业区。

[答案] 4.A 5.B 6.B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结合图示,分析回答7~9题。

7.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8.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C.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9.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

可行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生产链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解析]第7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以农业为主的小乡镇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大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8题,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增加当地的环境污染。

由于电站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需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

第9题,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7.D8.C9.B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11.下列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荒漠化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D.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解析]第10题,梯级开发既发展了航运、养殖,也得到了水电,可以用水能发展耗能行业,同时也解决了洪涝和农田灌溉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第11题,圈点荒漠化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而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答案]10.D11.A如图是沿P地(40°N,116°30′E)和Q地(30°N,120°15′E)所作的一幅地形剖面图,图中河流R1、R2、R3、R4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占全国年径流量的0.8%、2.1%、1.8%和37%。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R1、R2、R3、R4四条河流的名称分别是() A.黄河、钱塘江、长江、珠江B.松花江、黄河、海河、长江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D.黄河、淮河、长江、珠江13.对以上河流的整治工作,首要任务都是() A.发电B.防洪C.灌溉D.航运[解析]第12题,确定P、Q两地的大体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经纬度判断P地在北京附近,Q地在杭州附近,结合四条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占全国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及图中的南北位置,故选C项。

第13题,四条河流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并且集中,防洪是整治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答案]12.C13.B14.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云南省永善县与四川省雷波县相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骨干工程,设计装机容量1 260万千瓦,装机规模在国内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居世界第三位。

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产生的影响有()A.增大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B.控制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会因此而减少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D.能进一步缓解华东、华中等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环境质量[解析]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能为东部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

水库可发挥拦水拦沙作用,调节径流,可减少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但不会使三峡的发电量减少。

[答案] D在决定建设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

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16.从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解析]第15题,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则其对生态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地区,不利影响主要在上游;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发电,对生态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下游河流两岸及河口三角洲,由于水量减少,河口出现海水倒灌现象等。

第16题,三峡工程地处降水较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所以年径流量三峡工程大于阿斯旺工程。

[答案]15.B16.C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

据此完成17~18题。

17.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七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18.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解析]长江流域夏季多雨,茶园一般在坡地种植,锄草后大部分地表裸露,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而丘陵山坡土层浅薄,土壤贫瘠,一旦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就会迅速下降,造成茶园“消瘦”。

“以羊制草”是一种符合生态环境规律的科学措施,值得大力推广。

[答案]17.C18.D二、综合题(共46分)19.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20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优越开发条件有哪些?(2)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3)下列自然条件下,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的两大障碍是________。

①黄河②汾河③秦岭④太行山(4)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3)①④(4)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当地的火电站会污染环境。

20.读图,比较海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回答问题。

(26分)(1)海河水系发源于________和燕山,其流域主要位于________(地形区);田纳西河水系发源于________,其流域主要位于________(地形区)。

海河汇入________,田纳西河汇入________。

(2)田纳西河流域的整治主要通过建筑一系列大坝以控制洪水、开发水能、水运、水源来进行。

海河流域的整治在上中下游各有侧重:上游主要是建造________、中游建造________、下游开挖________。

(3)田纳西河流域利用廉价的水运和电力在河流两岸建设了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耗水的产业,还发展了旅游业并使之成为当地的第二大产业,农业也同时获得了发展。

海河流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紧张和________严重,所以流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整治,最终目标是达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效益的统一。

[答案](1)太行山脉华北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平原渤海密西西比河(2)水库拦蓄洪水区河道(3)水资源环境污染发展耗水、耗能少的产业和高科技产业(4)经济生态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