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简述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1)个体小测量单位:微米或钠米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1500个杆菌首尾相连= 一粒芝麻的长度;10-100亿个细菌加起来重量= 1毫克面积/体积比:人= 1,大肠杆菌= 30万
(2)种类多①物种的多样性②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③代谢产物的多样性④遗传基因的多样性⑤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3)分布广
(4)代谢能力强
(5)繁殖速度快
(6)易培养
(7)易变异
2、简述应用微生物的发展趋势。
1、增加人类的食物来源(1)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2)种类多,易培养(3)
生长迅速、能实现工业化。
2、兴利除害、综合利用。
3、寻找新的微生物资源,广泛开辟微生物的利用场所。
4、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定向培育新品种。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名词解释
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接种:用接种环或接种针分离微生物,或在无菌条件下把微生物由一个培养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
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colony)。
菌苔: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
富集培养: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菌种的复壮:①狭义: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它指的是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生产性能等方法,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少数尚未衰退的个体,从而达到恢复该菌原有典型性状的一种措施。
②广义:则应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生产性能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分离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以期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有所提高。
2、简述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及其应用范围。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分离纯培养技术:使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的基本方法:稀释!
1、稀释倒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
①流程:
材料无菌水梯度稀释取少许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
混合、摇匀倾入平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平皿表面或培养基中出现单菌落
挑取单菌落/重复操作数次纯培养
②不足: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2)涂布平板法滴加稀释液倒平板冷却凝固涂布均匀
分散培养挑取单菌落
(3)平板划线分离法
接种环沾取少许材料——划线(平行划线、扇形划线/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划线适宜——培养——单菌落
4)、稀释摇管法
加热
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熔化,冷却,保持至50℃左右——将材料进行梯度稀释——迅速摇匀——冷却,形成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无菌液体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培养——琼脂柱中间出现单菌落——挑取、移植
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通常采用的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化法是稀释法。经过梯度稀释,以得到最高稀释的效果。采用稀释法进行液体分离,必须在同一个稀释度的许多平行试管中,大多数(一般应超过95%)表现为不生长。
四、单细胞(单孢子)分离
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五、选择培养分离
微生物群落中数量占少数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1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2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1高温下培养:分离嗜热细菌;2培养基中不含N:分离固氮菌3培养基加抗生素:分离抗性菌
2. 富集培养
①首先配制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
②培养一定时间,已有大量微生物生长。
③转移至新鲜培养液中重新培养,数次重复。
④涂布平板,得到微生物菌落。
⑤挑取一部分单菌落,分别接种到对照培养基和实验培养基中培养,验证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特定的环境条件——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待分离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3、菌种保藏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1、首先要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最好采用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
2、创造一定的条件,尽可能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强度,使之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4主要有哪些条件影响菌种保藏的效果?
1、水分2、低温:3、其他条件:缺氧、避光、缺乏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
剂等。
5、如何防止菌种衰退?
(1)控制传代次数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接种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6、哪些措施可进行菌种的复壮?
(1)纯种分离
(2)通过宿主体内生长进行复性
(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
7、决定显微观察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1、放大倍数;
2、分辨力;
3、反差:是指样品区别于背景的程度。
4、显微技术
第三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细菌菌落特征
湿润、粘稠、较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菌落较小等。在液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群体形态:多数表现为混浊,部分表现为沉淀,一些好氧性细菌则在液面上大量长,形成有特征性的、厚薄有差异的菌醭、菌膜或环状、小片状不连续的菌膜等。
1、细菌芽孢的生理特性及其对生产实践有何意义?
特性:芽孢是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在抗热、抗化学药物、抗辐射和抗静水压等方面,更是首屈一指。由于每一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故芽孢无繁殖功能。研究细菌的芽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有助于分类鉴定
B、筛选和保藏芽孢杆菌
C、评定杀菌效果时,以能否杀死耐热的芽孢杆菌为准
2、什么是荚膜?其生理功能如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
定义:糖被包裹在单个细胞上,且在细胞壁上形成较厚的固定层次,则称为荚膜。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称为糖被。
生理功能
A、保护作用:其上大量极性基团可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可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一些动物致病菌的荚膜还可保护它们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
B、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C、作为透性屏障或(和)离子交换系统,可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D表面附着作用;
E、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F、堆积代谢废物:
细菌荚膜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A用于菌种鉴定;
B用作药物和生化试剂;
C用作工业原料;
D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例如形成菌胶团的细菌,有助于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和沉降等。
3、什么是S型、R型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