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考试公用

合集下载

key《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key《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key《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第一讲:导论1.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定义: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作用: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基本内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学科性质:⑴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2)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4)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7)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8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9)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10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12)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4)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9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2)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24)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25)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27)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7)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1.自然辩证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性质: 属于哲学任务: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以帮助和促进而不是替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2.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粗糙,笼统,神秘)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大倒退)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新旧交替的阶段)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唯物但是机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的,联系的)早期的自然观被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了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终于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为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大门。

近代机械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

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械,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在唯物论方面,由于对自然界在细节方面认识的深入,有利于坚持自然观的唯物主义立场。

在机械论方面:一、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宇宙、人都是机器,抹杀了独特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与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与复习资料

下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复习资料期末考试时间在课程结束后由研究生院安排教室,在统一时间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两次作业质量以及上课考勤情况。

下面是考试复习题。

第一讲:导论讲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主要内容、历史发展以及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思考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2.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概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即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概述现代自然观三方面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形成基础,重点讲授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内容与意义,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讲授中要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生态自然观是指导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理念。

思考题:1.什么是自然观? 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

2.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3.什么是人工自然?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4.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一节:概述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历史形成,重点讲授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及基本动力。

第二节:概述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形成、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重点讲授科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

思考题: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3.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动力是什么?4.科学方法论的立场与原则。

5.辩证思维方法的特征。

6.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第四讲: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第一节:概述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重点讲授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技术本质与特征、技术发展的模式与动力。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4)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7)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8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9)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10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12)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5)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9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2)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25)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26)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27)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8)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课程要求:1、简述本学科历史发展、突破、对社会的贡献、导师的科研项目及有何作用及效用。

2、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3、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对当地宗教、文化、科学有何作用和贡献。

开卷考试,布置20道复习思考题,留2道大作业(期末考试带进考场,跟考试卷纸一起交给监考老师,纯手写),500-800字,至少500字。

一、中国科学技术史简述(一)环境方面西方近代科学的变化:观念变革→宗教改革→理性启蒙(文艺复兴)→科学与哲学分离→科技革命(哥白尼)→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产业革命(工业技术产业革命)→社会科学体系形成中国(古代)→整体思维西方(近代)→分析思维1、远古时代:中国打造石器、陶器的技术比西方早很多年。

2、青铜时代(中国夏商周时代):出现观天象、算筹、农学(已经比较发达),有最初的医学、孕育了二十四节气、延续到现在的阴阳五行八卦(理学)。

3、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1)科学技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潮,铁器开发运用已经达到普遍,促进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生产力一旦变革,生产关系则一定变革。

经济基础一旦变革,上层建筑必然变革。

(2)诸子百家学说兴盛,讲述了世界本源的问题,关于本源与天人关系的学说。

4、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成熟时期,铁器普遍使用,已经达成共识(2)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成熟(3)已经形成中国古代立法(4)以九数为骨干,形成了中国的计算框架。

(以计算为中心)(5)有了中医体系和中药体系(6)有了造纸术确立了中国科技近2000年的框架。

5、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公元960)古代科学技术的标志:(1)大运河、水运、航运及其工具的制造(2)有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第一次大地勘测(3)天文学发展,率先测量子午线(4)医学上出现第一本医学著作《千金方》(5)雕版印刷(6)火药问世(武器)(7)中外第一次的科技交流6、宋元明初时期(公元60-公元1600):中国古代科技达到顶峰,西学东渐。

精心整理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9题

精心整理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9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类型?(共618字)答: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可见,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

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在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说明。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诸种要素;形式就是事物诸种要素的结构表现。

定律的确立、学说的形成、理论的建立和研究远景的展示等就是构成自然科学发展自身的要素,而假说的不断提出、被证实或被证否,就是它的发展结构的表现,假说在自然科学大厦各层次的兴建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

第二,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的建立: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

科学假说的类型: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某种联系的普遍的假定。

另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不仅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方法,而且更突出的是应用类比、想象、抽象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具有普遍性的某种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假定。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是什么?(共617字)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根据。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一)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主要内容和它们各自的积极意义。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内容一、进化与退化的内涵、辩证关系以及进化产生的根据和条件①什么是进化与退化?进化一般指的是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过程,或者说是时间推演引发的对称性破缺的结果。

退化则指的是相反的过程。

在热力学、协同学、控制论和信息论中,分别用熵、序参量和信息量来表示,序参量、信息量增加的一般可以表示进化,而熵增加的则表示退化。

②进化与退化的辨证关系(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在自然界的演化中,以进化为主的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反之亦然。

例如,从猿到人,无疑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件最伟大的事情。

但从局部功能来看,像攀越能力、消化能力、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都有一些退化的趋势。

因为,很难看到纯粹的进化和退化现象。

(2)进化和退化共存共生。

进化和退化常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的。

它们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例如,工业化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但是,工业化消耗了地球的几十年来的大量资源储备,向自然界排放了难以计数的废气、废物和废水,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

(3)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进化和退化往往是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

在一定条件下,进化过程会转入退化;退化过程也可以转入进化。

按自组织理论观点,一个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通过引进负熵和正反馈循环,经涨落和起伏,会从无序趋向有序,从而形成耗散结构。

然而,时空有序结构会在一定的外部控制参量条件下进入混沌状态。

总之,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中两种相反趋势,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是对方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形成了自然界演化的循环螺旋式推进方式,使自然界演化过程呈现出周期性。

③进化的根据和条件A、远离平衡态B、系统必须是开放的C、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并经此相干性而协调动作,促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D、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E、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的条件二、渐变和突变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根据1 “突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

自然辩证法考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思考题

第一章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答:(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它各门具体学科的重大哲学问题。

(2)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的内容。

(3)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三、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答:第二章二、结合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四个)1、根本特性: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原,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与存在。

从物出发,体现了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时,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

例如: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分别以八种事物、五种事物为本源,解释世界存在的基础,又以阴阳学说相生相克的理论,解释世界的状况。

万物及现象在本源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变化、运动和发展。

正是古代学者们按世界的本源面目加以反映,按照自然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来认识,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将对世界本原与状况的认识结合起来,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本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将特殊的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的本身;3、猜测性:用理想的或幻想的关系代替现实的关系,有时甚至用主观臆想去填补事实空白;4、思辨性: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根据严密的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于付诸于实践检验甚至逃避实践检验。

三、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答:(1)留基伯-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主要内容: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

1、提出了原子和虚空的概念,原子是本原,在虚空中不停的运动2、原子的特性:1)原子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体现了物质不灭论的思想2)原子间存在位置,顺序,形状,数量等差异,但性质相同。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是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的?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学科内容包括哪些?3.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第一篇科学技术与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2.中西方古代自然观有何相似之处,与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医学的发展有何影响?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4.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

5.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有哪些?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什么是自组织,系统实现自组织的条件有哪些?怎样理解涨落在自然界演化中的作用?7.耗散结构论是如何分析和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之间矛盾的?8.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9.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0.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11.传统发展观有哪些缺陷?1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何重要意义?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1.什么是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2.16世纪以后,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哪两个有代表性的科学方法论派别,它们的观点如何?3.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进行科研选题?4.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有哪些?与观察方法相比实验方法有何特点和优势?科学观察和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5.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如何?捕捉机遇应具备哪些条件?6.科学思维方法在科学假说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7.检验科学假说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假说实践检验的结果?8.系统方法的特点有哪些?它与古代整体方法及近代还原方法有何联系与区别?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2.简述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或科学的社会规范)。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理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意义何在(联系实际)?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

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也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还包括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其内容主要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范畴性的( vategorical )理论,但也有一定的规范性( normative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

一如果不重要,就不会开这门课,和大学时期学的马哲,毛概,邓论一样,层次更深,都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可以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

二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可以指导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一篇好的论文是需要辩证的哲学思路的,如果连辩证法都不知道,很难相信一个人会有大作为.三理工科大都是搞科研的,在这其中会做好多的实验,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

不同于古代科学的原始观察和经验描述,科学实验有很多优越性,它可以通过对实验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把事物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发出来。

人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从局部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如果一开始不把局部和简单事物了解清楚,那对于整体和复杂事物的了解将更加困难。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答案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主张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都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还要善待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进化的一种社会文明。

生态自然观在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上指明了方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础。

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构建生态政治提供理论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生态自然观的深化与完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体现了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总之,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自然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从我做起,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答: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简述)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

(1)元素论。

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原子论。

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伊壁鸠鲁的原子,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物性论》。

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力学原因,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

(3)宇宙论。

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及勾画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

这些古代的自然观都摆脱了上帝或神灵创造世界的束缚,开始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东西寻找世界的本源。

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

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

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

(论述)相同点:(1)它们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原子在虚空中存在运动着;(2)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3)原子即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1.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

自然界不仅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自然界的演化经历了从混沌到有序,再到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历程。

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都处于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之中,而系统就是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以系统或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形式存在着和运动着。

自然界系统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相统一的物质系统。

自然界系统根据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的系统: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第二,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所谓线性作用是指相互作用的量之间有比例关系,各个作用彼此独立,作用可以叠加,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必然性。

自然界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自由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动态性(系统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处于演化的过程中)、整体性(整体具有加和性与非加和性)和层次性(自成系统成为互成系统中要素,即系统既可以作为系统存在,同时也作为互成系统中的要素存在)等特点。

第三,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理论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演化过程不可逆性主要是指自然界演化过程不能反转,演化状态不可回归的运动形式。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辩证的、实践的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领域的创新行为,泛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仅仅只是一个构想或设计,它并不一定在商业中应用。

它可以是一种创新,但不一定申请专利,也未必就带来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然而,技术创新是指一个新想法或新装备(产品、工艺、系统)在商业上的实现。

技术发明强调以技术解决问题,技术创新不仅包含技术活动,而且更关注技术方案的商业价值,强调的是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简言之,技术创新与研究和开发活动密切相关,是以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为目的,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活动或过程。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配置的过程和结果。

当代多数技术创新是在诸多创新主体,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高技术创业型企业以及在这些组织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技术专家和商业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技术创新的特征是:(1)技术的新颖性;(2)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3)技术创新的中介性;(4)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周期性;(5)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性。

技术创新的分类:(1)按技术变化强度,可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2)按导致生产要素节约的不同,分为节约资本型、节约劳动型和中性的技术创新。

(3)按创新的对象不同。

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2、简述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往往是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活动。

(1)科学家是技术创新路径的提供者。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都蕴涵着新的技术原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同时,用于科学的实验室装备,是科学家进行技术原理性探索的现成平台,成为孕育新技术的摇篮。

如晶体管的发明就得益于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场效应原理为电子放大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2)发明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导致重大技术突破的关键。

如爱迪生现实了电灯的商业化、照明的产业化,成立了“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名词解释1.科学方法论(P107)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2.创造性原则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

3.可行性原则(P121)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

)4.科学性原则(P120)选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5.模拟实验(P127一种间接实验,先设计出反映对象属性的模型,然后用实验手段作用于模型,通过模型实验了解原型(对象)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6.机遇(P135)在科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意外的事件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

7.自然观(P19)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8.)并进行严密逻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9.逻辑思维(P147)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

10.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归纳推理。

11.直觉思维(P160)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12.科学概念(在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它是科学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结构的基本单位。

13.科学(P255)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科学”这个概念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

(也可以直接回答为)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所转化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

14.技术(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是反映现代技术形象的科学界说。

15.科学技术观(P254)关于科学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二、简答和问答题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P2,L15-19) 自然辩证法有三部分研究对象: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P2)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3.P11)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阐述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认识发展的辩认识之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实质及其发展的辩证规律,创造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4.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P7)1543年,哥白尼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进程。

5.形而上学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P7-8)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为科学认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也是下了一种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后来科学技术继续发展6.P28-29)系,③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④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7.(P30-31)(了解,选择题或填空题)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从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分析: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命系统;从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析: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分析: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处于近平衡态的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8.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经哪两种方式相互过渡?(P31) 加和性方式与非加和性方式。

9.)①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②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一级系统)。

10.自然界层次结构之间的双向因果链的含义。

(P41)层次结构的基本特点也决定了其中必然存在着双向因果链:低层系统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中引起一定结果,这可以称为上向因果链;高层系统作为原因又会在低层系统中引起某些结果,这可以称为下向因果链。

11.运动有哪几种基本形式?(P43-45)微观物理运动,宏观物理运动,宇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12.经典热力学、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对不可逆过程的认识有哪些差异?(P65)不可逆过程既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也可以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因此,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时间箭头既可以指向退化的方向,也可以指向进化的方向。

如果说经典热力学主要研究了不可逆过程的消极作用的话,那么,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则更加重视不可逆过13.按照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具备哪些条件才会进入有序状态?(P69-71)①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处于远离热平衡的状态。

②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

③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④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

⑤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状态的条件。

P55) 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氦丰度和3ºK 背景辐射等。

15.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哲学启示。

(①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根据。

②从外部获得物质和能量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条件。

③内部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

16.进化与退化的特点及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的表现。

(P66-68) 进化与退化的特点:①自发性特点。

②稳定性重建的特点。

③离散性特点。

17.恩格斯从哪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自然界的历史观?(P48-53) ①分析了自然界历史观产生的科学前提。

②概括了自然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③描绘了自然发展史的辩证图景。

18.(P48-49)在天文学中,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地质学中,赖尔在1830-1833年出版了《地质学原理》;在生物学中,施莱登和施旺1838-1839年建立了细胞学说;恒与转化定律、化学中从无机物中合成有机物等)。

19.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P95)生态系统可分解为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生物的消费者、生物的分解者。

20.全球性问题是指哪几个问题?(P98)①人口问题;②粮食问题;③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④工业化问题;⑤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等。

21.(P102)①要在认识方面重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实践能力,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22.科学问题及其结构。

(P111)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在科学问题中蕴涵着问题的指向、研究的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

23."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认识以实践为基础"两个命题的关系?(P117)“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不同命题。

前者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后者着眼于认识的来源,二者层次不同,实质是统一的。

作为认识的一般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归根结底产生于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

但作为认识的局部或个人的研究过程来看,情况就复杂多了。

科研从问题开始丝毫不意味着对实践基础的否定,而是把一般的认识论原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化了。

24.科研选题的步骤。

(P118)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

25.实验方法及其特点。

(P125-126)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特点:①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②实验方法可以强化研究对象;③实验方法可以使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④实验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从而认识对象的性质;⑤实验方法还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26.实验规划的设计程序和注意要点。

(P127)①根据对象的属性确定对象的控制变量。

②确定参量的测定方法。

③选择适当的试样。

④尽可能地进行对比实验。

27.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34-135)①科学观察要求实验结果可以用某种标准的方法进行重演。

②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

③科学观察要求使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观测仪器。

④科学观察要求一个科学工作者要有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28.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P129)观察之所以渗透着理论,首先是因为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

还因为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

到的究竟是什么。

29.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P117)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30.科学事实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

科学事实一般应满足如下条件:①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陈述。

②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现。

③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

31.简要回答科学问题的来源。

(P114-116)①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②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③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④从社会需要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32.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

(P142)多义性、歧义性、语法结构不够严格和统一。

33.穆勒五法。

(P151)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共同法、剩余法、共变法。

34.组成公理化系统的一般程序。

(P155)①选择只作公设的概念为基本概念,选择一类自明的陈述作为公理,它们是无须证明就被置入系统的;②制定推理(推导)规则,用以指导本系统的所有演算;③依据规则从原初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从公理演绎出新的陈述;④遵循同样的步骤,从导出的陈述和公理中进一步导出其它陈述;只要需要,这一过程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35.如何正确评价归纳和演绎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P156)(总结一下)①二者在科学认识中特定的功能都是整个科学认识中不可缺少、不可完全替代的;②归纳和演绎在运用中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演绎的大前提要依赖,归纳过程的分析要信赖演绎);③单纯依靠归纳或演绎本身,都无法克服各自的先天缺陷(如归纳法结论的或然性质问题,演绎法大前提的来源问题),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6.类比方法及其思维过程。

(P156-157)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类比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