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的五种历史类型说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的五种历史类型说的心得体会

邱念平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自从有了人类社会,道德便由此产生。道德范畴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整合、扩充。道德随人类进步而进步。

道德概念可以用词汇表达,诸如公平、公道、公正、正值、正义、仁爱、仁慈、诚实、诚信、至善、邪恶、奸诈、欺骗、凶残等等。但是,一系列可以用词汇表达的道德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变化的。道德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不同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生产方式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人类经历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五种生产方式,与此相应,人类社会也划分为五种类型。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道德分为五种类型,即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道德。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类型这一科学划分,有助于全面考察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各个阶段上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道德的历史类型。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概括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改造英、法唯物主义者使用的“市民社会”概念而提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有时又将生产关系指代生产方式,如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历史上一定的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8页)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余的政治、法律、道德等各种关系,都是它的上层建筑。反言之,道德关系建筑在生产关系之上,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类型。社会存在不同,决定人们会有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

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的活动”。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中其他两个方面。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可以从总体上把生产关系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将来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建筑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道德关系,就分为原始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道德五种历史类型。

二、五种道德类型各自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多为石器,依靠集体劳动,以采集天然食物和捕猎动物维持生存。这一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决定生产资料归原始公社成员共同占有,人们按原始分工进行集体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因而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

这一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必然要求原始社会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维护集体利益,必须付出全部的劳动,必须遵守平等分配的原则,不容许有任何私有财产。这是一种道德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原始社会的道德特征是: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重,把无条件服从和维护共同利益视为神圣衣物;全体成员之间自由平等、团结互助。

2、奴隶社会是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和剥削直接生产者——奴隶为基础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

这一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必然出现维护奴隶主利益,巩固其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的合法地位的上层建筑。为了维护奴隶社会的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在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积极基础上建立的道德体系,必然体现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特征: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提倡等级尊卑,男尊女卑和男主女从的道德观念。

从整体上看,奴隶社会的道德特征体现了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基本铲除了原始社会杀死俘虏、食人之风和群婚等野蛮的社会风习,体现了道德的历史进步。因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屠杀、食人、群婚都是反人类的野蛮行为,都是人类的悲剧。

3、封建社会是以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剥削农奴(或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决定它的上层建筑以维护巩固封建主的占有和剥削为特征,君权神授,尊卑有序、富贵在天、贫穷在命,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等道德观念由此产生。封建社会的道德特征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及其特权;借助宗法或教会,使道德规范化、神化;道德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

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道德由于体系化和理论化,使之更具伪善性,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成为剥削阶级禁锢人民的思想工具。

4、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以剩余价值形式剥削无产阶级的劳动,而无产阶级自身的劳动之外,一无所有。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必然宣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说教,必然宣扬剥削的合法性和不可动摇性。在保护私有制和剥削剩余价值的前提下,倡导人们追求金钱、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特征是:推崇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道德内部矛盾加剧,道德调节功能减弱,道德危机日益严重。

5、共产主义道德,包括构成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是建筑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之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道德体系在本质上区别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道德体系,同时有区别于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