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史复习
2.3日本园林史(2)

日本文化是日本本民族文化与传入日 本的中国文化的一种融合,也是一种以非 常独特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文化。 一、飞鸟· 奈良时代(中岛式林泉)
• 日本庭园的特征可以说是把大自然原封不动地纳 入写实表现之中,又包含把大自然象征化的非常 巧妙的写意。
• 这种情况在钦明天皇统治时代(公元538年)随着佛 教文化的传入形成写意主义的风景样式后即被采用。 • 豪门大族苏我马子于飞鸟川河畔建造庭园有挖掘池 塘和筑岛的纪录。 • 推古天皇时代(公元612年)筑成了须弥山石组。 • 在奈良时代后期平城宫,也找到好像是弯弯曲曲流 水构成的小池塘。
山
山 瀑
守 护 石
山 山 路 水岸
主人岛
中岛 客人岛 平浜 拜石 平浜
飞鸟· 奈良时代的庭
二、平安时代(寝殿式庭园) • 社会文化的影响 小说《源氏物语》、女性随笔《沈草子》 • 欣赏花月的华丽时代,始终深刻感受着大 自然的爱与人情味相结合的时代,人间爱 与自然美获得最大协调的时代。 • 古色古香的精神 • 建筑方面出现了华丽的寝殿式建筑 • 绘画方面出现了色彩优美的大和绘 • 宗教方面天台宗和真言宗流行了起来 • 同时兴起寝殿式庭园
特点: 1.舟游回游仿金阁 2.小中见大巧安排 3.模仿名胜(中国西湖)造景观
银阁寺
枯山水式:大仙院石庭、龙安寺石庭、大德寺 方丈庭园等 枯山水创始人,相阿弥以及圣僧雪舟以象 征手法表现自然风景的绘画技法被筑山山水式 的庭园采用,在平庭中不用水用岩石表现瀑布, 以白沙等表现溪流、池泉,故特称“枯山水”。
六、江户时代(回游式庭园) • 鉴赏巡回游览为主 • 缺点:由于实行庭师分工的分散性,虽然优 秀部分者居多,但多数缺少整体的统一。因 诸侯轮流参政,争相建造房屋就出现了这种 情况。 • 但不可质疑,这个时代的庭院增加了实用性。 近代书院式庭园、现代住宅庭园皆由此发展 而来。 • 真、行、草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冈山后乐园
鹿儿岛的仙岩园
2. 江户时代(1603 年—1867 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2
3
4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重 要 实 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3. 室町时代(1393 年—1573 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
日本园林史

石景
四石组(洗手钵石组)
三尊石
石景
七五三石
石景
佛菩萨石
石景
• (四)池岛
• 池泉园是日本园林的最初形式,表达了日 本园林的造园环境是岛国。 • 从构图上看,池泉园分为苑园式、轴线式 和中心式。
轴线式 净琉璃寺庭园
轴线与对称 法成寺庭园
池岛 轴线式
中心式 西本愿寺大书院 庭园
中心式 六义园
塔
小石塔 涉成庭
多层观光式塔 清 水寺庭园
塔
• (二)园山 • 从构成上分,日本园林的园山有两类,一 是土山,二是石山。
• (三)石景 • 日本园林主要是为了表现石景。 • 石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中国园林。而且这 些创造性的石头景观也成为日本园林所特有的石文 化。
坐禅石 妙觉寺庭园
水中须弥山石 等持院庭 园
坐观式庭园 退藏院庭园
回游式池泉 园 等持院庭园
池泉园
3、筑山庭
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 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 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 深丰富的景致。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但不一定有 筑山,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代平城宫东院庭园平面图
二、平安时代
• 从794年到1184年。当时日本国内比较太平,民 风淳朴、社会安定,观花赏月之风盛行。如平安 时代前期对庭园中石组细流,一草一木的经营都 十分重视,而且要求再现自然。这一时期也标志 着日本庭园艺术的真正诞生。
三、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封建时代,政治上的势力, 从贵族转移到武士手中,武士出生于农村,文 化程度较低,加上受禅宗的影响,比较注重实 际与实用,反奢华简谱成为时尚。 在庭园建造方面,已由从前的象征性形式,演 变为将自然风景置于小块园地内,加以临摹缩 影再现的形式之中。
日本园林史(中日比较)

茶庭即茶室所在的庭园。
• 面积:茶庭的面积比池泉筑山庭小 • 设计要求:环境清雅、幽静,便于沉思冥
想,故造园设计偏重于写意。
• 布局:园内草地上一般铺设石径,散置几 块山石并配以石灯和几株姿态弯曲的小 树,茶室门前设石制洗手盆、船石、敷 石、跳石、石灯笼.竹篱等,这些后来都 成为日本庭园中必不可少的本占有压 倒优势,建筑以唐式为主,园景在继承 一池三山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海岛为题材 的“水石庭”。
• 日本园林受中国汉建章宫“一池三山” 营造神话仙岛的影响;
• 以佛教净土思想为指导的净土庭园,又 可称作舟游式池泉庭园,现存遗址为数 极少,(岩手县毛越寺庭园)
lint
lint
日本园林已放弃了建筑和湖对面相向、由 人在房中静赏的布置方法,代之以舟游 式的道路环绕美丽的楼阁,可以欣赏到 丰富多彩的建筑立面的新颖布局。
石上的青苔、裂纹、梁柱上的节疤等均成 了欣赏对象,院中经常只栽常绿树以表 示自然野朴,常常将植物剪成自由形体, 置石也多以巨大雄浑者为主 ,
中国的名山大川成为日本庭园的模仿对象
lint
4.2、回游式庭院:进入镰仓时代 (1192—1333年),追求净土思想与 自然风景思想的结合,在舟游式池 泉庭园中加进回游式的特点。京都 桂离宫是17世纪日本著名的回游式 池水庭园.。其特色为:
lint
1.回游茶庭混合式。
2.自由布局自然式。联系有序,协调统一。 3.重点突出主景。 4.茶庭多样“楷、行、草”。 5.建筑小品景色添。此园中有16座桥,用材
4.造景层次较丰富。湖面池中布置有岛,一方 面寓意神岛,另一方面可l丰in富t 景色的层次。
lint
lint
lint
西芳寺庭院 镰仓时代(1192—1333年),追求净土思想
日本园林史复习

日本园林史复习日本园林部分一.名词解释1.垣屏:园林中的土围墙.2.腰挂:茶庭中用于休息的坐凳.3.待合:茶庭中用于等待的建筑,往往与坐凳结合成为待合腰挂.4.洗手钵:是茶庭中的显著标志,用于茶道仪式的净手,通常为石制.茶道宗匠们皆有各自喜欢的样式.5.石灯笼:随佛教一起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用于殿堂献灯的变体,应用于园林中,较古老的还有铜灯笼.6.蹲距:在茶室附近茶客洗手用的低矮洗手钵.7.蹲距组石:是以蹲距为中心的一组功能石,包括距石,手灯石,佛石,疏水石.8.寄附:在茶庭外门口处用于客人整理衣物的场所.9.雪隐:茶庭中的厕所.砂雪隐:即在内露地中供旅客用的铺砂厕所.装饰大于实用性.10.躏口:茶室的出入口,用于客人进出.11.贵人口:躏口的一种,在门口设有两道障,用于重要客人出入.12.步石:在庭院中用于步行的石块,分为铺石,飞石,汀石和阶石等.13.飞石:大部分埋入土中,只露出很浅的一部分供人踏步.14.阶石:用于茶室门口的几块功能步石,由高至低,踏脱石,滴水石,蹬脚石,挂刀石.15.亭主石:在茶庭中园主为迎接客人所站立的功能石,在中潜门附近.16.客石:位于中潜门边的置石,每当茶会时,亭主(园主)欢迎客人对客人所站的功能石.17.乘越石:茶庭中在亭主石和客人之间用于装饰的景石.18.控石:茶庭步石或中潜门附近,用于景点的功能石.19.寂:茶道和俳沟中远离人间喧嚣,追求苍古和凄凉的美学境界.20.广缘:宽广的走廊,常作观赏园景之用.21.月见台:用于观赏园林或月亮的木平台,常有顶棚.22.枯池:无水的水池.有池形,无池水!池底常铺以卵石.23.远山石:庭院中表示为远山的石组24.伽蓝石:把寺院的柱础石用于园林中,作为飞石或洗手钵,上面有孔,可当水穴。
25.中岛:在池泉园的水池中设置的最大的岛屿成为园林中心,故名。
26.须弥山:佛教认为,世界以妙高山为中心,上居住有释天大帝,半山腰有四大天王的居住场所,北面黄金,东面白银,南面琉璃,西面水晶,日月在某周环绕,于是造国家以此为依据造石景。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目录
1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2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3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4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 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 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 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 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 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 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 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 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 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 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 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 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 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 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 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 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 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 泉园。
近世园林
1. 桃山时代(1573 年—1603 年) 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 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 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 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 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 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 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 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 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 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 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
日本园林史

1.2 日本的古代园林
1.2.4 平安时代的园林(公元794-1185年) 平安时代是以平城京(即京都)为都城的伟大的时代,历18 位天皇398年,相当于中国唐朝中期、五代、两宋、辽、金 等10个朝代。 从与大唐关系及文化特征上看,平安时代分为前后两期。弘 仁贞观时代由贵族官吏形成宫廷文化,全面吸收中国文化, 故又称为唐风文化。废除遣唐使以后近300年称国风文化, 在继承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唐风文化,形成有日本 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征。 在模仿日本本国皇家园林的过程中,于国风时代贵族创造了 寝殿造园林。寝殿造园林形式依旧是中轴式,轴线为南北向。 园中设大池,池中设中岛,岛南北用桥通,池北有广庭,广 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寝殿平面形式与唐风时期不同, 不再是左右对称,而是较自由的非对称。池南为堆山,引水 分两路,一路从廊下过,一路从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 池岸点缀石组,园中植梅、松、枫和柳等植物。
1.3 日本的中世园林
1.3.1 镰仓时代的园林(公元1185-1333年)
镰仓时代是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虽 然镰仓为政治中心,但文化中心和皇权中心还是在京都 。 镰仓时代,园林作品多,遗存也多,整个朝代的武家政 治和动荡社会使人们试图远离尘世的不安,遁入佛家世 界。寺院园林大盛,依然维持前朝的净土园林格局,后 期流行的禅宗思想,使一大部分寺院改换门庭,归入禅 林。 这一时期园林最重要的是枯山水的实践,园林布局中追 求主观象征意义抽象表现山水,构筑所谓“残山剩水”。 枯山水与真山水(指池泉部分)同时并存于同一园林中, 真山水是主体,枯山水是点缀,所以也被称为前期枯山 水。
1.4 日本的近世园林
1.4.1 桃山时代园林(1573—1603年)
在室町时代的后期,日本经过长期的战乱,成就了另一批武将 在军事上的霸业。丰臣秀吉在1592年消灭各地军阀,结束了室 町时代中后期近百年的战争,完成了日本的统一,他开创了桃 山时代,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而不是以宗教为中心的时代。 于是,人情味进入了建筑和园林中。在建筑上完成了前代形成 的书院造,在园林上进一步完善书院造园林。 在室町末产生的茶庭在这一时代得到发展,小堀远州生于桃山 时代,其园林活动却大部分集中于江户时代,他尊从书院风茶 室,创造“远州派”茶庭。茶庭开始定型,以茶室为茶庭主体 建筑,置于茶庭最后部,到达茶室须经过朴素露地门,主人与 客人在腰挂处等待见面,显出主人诚意,而客人须经厕所净身 或洗手钵净手,经曲折铺满松针的点石道路到达茶室,在室外 脱鞋、挂刀折腰躬身方能入茶室饮茶。 这一时期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枯寂的石庭、朴 素的茶庭。
第八章日本园林

第八章日本造园简史参考资料:[1]童寯.造园史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2]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讲稿).北京林学院园林系,1979年.[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一、日本古代的苑园1、《前汉书》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全国,岁时来献见玄”。
这是我国关于日本列岛的最古的比较可靠的记载。
2、从日本人在第八世纪用文字写出的包括日本太古传说、神话和皇室古祭、历代王名和宫殿所在等的《古事记》(成书于公元112年)、《日本书记》(成书于公元720年)有关历代皇居中宫苑的零星记载中,可以大概了解到日本古代苑园的概况。
(1)第3-4世纪日本孝照天皇建有掖上池心宫、崇神天皇建有矶城瑞篱宫等。
这些皇宫外饶有壕沟、或土城围绕,有列植的灌木,用植物材料编制的墙篱等。
宫苑里有赏乐性的池泉。
(2)《日本书记》卷七载“宫之池放养鲤鱼”;卷七载“穿城起苑,以盛禽兽,而好田猎,走狗试马,出入不时”;《日本书记》卷十五载“显宗天皇跳提到仿汉土曲水宴”(即曲水流杯饮)总之,犹如中国周代的灵池、灵囿一般。
二、奈良时代(公元645年——780年)的庭苑日本文化革新后,日本古代律令天皇制国家的形式已经成型。
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从文化革新到奈良时代末期(由于都城在平城京即奈良,故称奈良时代)出现了较为发达的文化,史称奈良时代。
其最盛期的年号成为“天平文化(公元729年——780年)”。
(在日本美术史上通常分为“飞鸟时代”、“白风时代”、“白风时代”。
相当于我国唐朝的开元、天宝、圣德年间)。
此阶段在庭园方面,推古天皇时期((公元593年——618年)因为受佛教影响,在宫苑的河畔、池畔和寺院境内,布置石造、须弥山,作为庭园主体。
日本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日本深受汉唐文化的影响,喜作汉诗和汉文,汉代的“一池三山”神仙境界也影响到日本的文学和造园领域。
从史书上了解奈良时代时代后期圣武天皇喜爱自然景物,平城宫内的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等庭院中多泉石之美。
22日本园林史1

有水庭园(2)
2.依据观赏方法: 舟游式:乘舟游览庭园景观,要求岸边景 物千变万化 回游式:步行庭园四周,欣赏庭园景观, 步移景移 舟回游式:二者结合 座视观赏式
有水庭园(3)
3.依据思想背景: 神池式:池的中岛中建有祭祀神的社殿或宫殿
神仙思想(蓬莱与鹤龟):长生不老与仙岛。蓬莱岛=远的 国度=长寿延命=龟鹤
有水庭园(5)
5.依据属性(与建筑物的关系): 住宅庭园 寺院庭园 神池式 宫居苑池 佛堂式 城郭庭园
有水庭园(6)
6.依据素材: 石庭本位:以山石为主 砂庭本位:以砂为主 修剪树木植栽本位:以修剪成形后的树木 为主
有水庭园(7)
7.特殊构成: 借景式 潮入式
无水庭园(1)
1.依据水体种类: 池泉式枯山水 曲水式枯山水 溪流式 枯山水
4.最主要的是石组在庭园中的广泛应用。
日本庭园山石的石组(1)
• 须弥山石组 • 蓬莱山石组 • 鹤龟岛石组:《淮南子》:“鹤千年,龟
万年” • 夜泊石石组:去蓬莱岛途中船的停泊处。 • 七五三石组:枯山水石组,15个山石 • 三尊石组:佛教思想,主次佛三尊 • 吕律石组
日本庭园山石的石组(2)
• 整形山石的种类 石灯笼、石桥、手洗钵、石塔等(详细在添
景物部分介绍)
山石与日本庭园
1.山石的不变不动性,成为变化无常的人类的憧憬 对象。同时,可以作为永久的艺术品进行保留。
2.山石的安定感与依存感、威压重量感与朴素亲近 感、神秘感与现实感等,让人们感慨万千。
3.从形态、色彩上看,每个山石都可成为审美观赏 的个体。从山石的容貌姿态可以分出格调品味。
无水庭园(6)
6.依据素材: 石庭 砂庭 修剪树木植栽庭园
日本园林史学习

无水庭园
7.特殊构成: 借景式
第16页/共51页
二.日本庭园的构成要素
1.山石(与石组) 2.水(体) 3.植物(栽) 4.土 5.添景物
第17页/共51页
1.山石与石组
• 自然山石的种类 (1)依据矿物学分类:火成岩、沉积岩、结晶岩等 (2)依据出产地名分类:鞍马石、贵船石、加茂川石等 (3)依据色彩分类:青石、黑石、赤石等 (4)依据采集场所分类:山石、河石 、海石 (5)依据大小分类:
第27页/共51页
第28页/共51页
3.植栽(Planting Design)
• 树木与花草是庭园的衣裳。 • 植栽在庭园中的作用: (1)庭园装饰美的重要的素材。 (2)庭园外部空间与庭园空间的遮蔽与联系。 (3)植物的变化使庭园产生了季相变化。 (4)树木成为主景,山石成为副景;或者反之。 (5)植物有生命,使庭园产生了生命感。 (6)植物具有生态性,使庭园具有生态性。
第5页/共51页
有水庭园(4)
4.依据立体构成: 筑山式 平庭式 野筋式
第6页/共51页
有水庭园(5)
5.依据属性(与建筑物的关系): 住宅庭园 寺院庭园 神池式 宫居苑池 佛堂式 城郭庭园
第7页/共51页
有水庭园(6)
6.依据素材: 石庭本位:以山石为主 砂庭本位:以砂为主 修剪树木植栽本位:以修剪成形后的树木为主
• 整形山石的种类 石灯笼、石桥、手洗钵、石塔等(详细在添景物部分介
绍石的不变不动性,成为变化无常的人类的憧憬对象。同时, 可以作为永久的艺术品进行保留。
2.山石的安定感与依存感、威压重量感与朴素亲近感、神秘感与 现实感等,让人们感慨万千。
3.从形态、色彩上看,每个山石都可成为审美观赏的个体。从山 石的容貌姿态可以分出格调品味。
日本园林发展变迁史-园林史资料

园林史资料补充
1、日本园林
毛越寺
这一阶段日本正处于飞鸟时代(593-701年),这时日本园林受中国汉建章宫“一池三山”模式的影响。
794年迁都平安京,现在的京都,进入平安时代,这一时期盛行以佛教净土思想为指导的净土庭院,即舟游式池泉庭院,现存以岩手县毛越寺为例,后进入镰仓时代,此时最求净土思想与自然风景死喜爱你个的结合,在舟游式池泉庭院中加入了回游式的特点,以京都西芳寺庭院为典范。
西芳寺
金阁寺
银阁寺
大德寺大仙院
龙安寺
该宫位于京都西南部,因桂川(日本河流的名字)从旁流过,故称桂山庄。
由小崛远洲设计。
中国园林辋川别墅
扬州瘦西湖。
日本园林史

枯 山 水 庭 园 的 发 展
在日本,水有生命、丰穰、清静之意。有了水,庭院因此润泽生 辉。当6世纪佛教传到日本,崇尚虚无的僧侣们开始在意境中觉 悟出枯山水的味道来了,学着用石头堆砌出一些意境。而在600 年前的日本室町时代,日本人从中国的北宋山水画中汲取到更多 的养分,遵循画中三远(高远、深远、平远)的表现手法,动手 成就出较完整的枯山水庭院。
毛越寺
毛越寺
• 总之,平安时代的园林总体上是受唐文化影响十分深刻, 中轴、对称、中池、中岛等概念都是唐代皇家园林的特征, 在平安初的唐风时期表现更为明显,在平安中后的国风时 期表现渐弱,主要变化就是轴线的渐弱,不对称地布局建 筑,自由地伸展水池平面。所以说,由唐风庭园发展为寝 殿造庭园和净土庭园是平安时代的最大特征。当然,平安 时代后期(十一世纪)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造园书籍《作 庭记》,作者橘俊纲(1028-1094年)是藤原赖通的儿子, 在其父复建高阳院(1040年)时才十四岁,但他跟随其父 左右,出入造园现场,把对寝殿造庭园的亲身体验写成造 园法典,影响后世。
。
龙安寺石庭 思想的融入:京都龙安寺石庭,又叫“空庭”,
体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境。 当然可以看到“卧游”的山水画观念的影响,主要是水墨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
龙安寺石庭
独特之处: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
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布置,按照5-2- 3-2-3排列,布局非常奇特,(至于对石头的欣赏乃至崇拜也可以追溯到中国。 石头配置方法: 偶数与奇数:大小石块15块,按照5、2、3、2、3块分五组排列。 是所谓的“七五三”配置法)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总有一块石头隐身不见。石组 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 水。
第十章 日本园林

第十章日本园林1.简述日本园林的历史沿革与发展阶段。
日本历史一般可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
,日本园林也可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时代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2.简述禅宗思想对日本园林发展的影响。
凝思自然景观为主的审美方式,突出地表现了禅宗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日本特有的民族审美意向。
538 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艺术文化。
约 11 世纪以后,“以一木一石写天下之景”为指导思想的写意式庭园在日本得到发展。
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加上中国南宋山水画的写意技法,再次对日本园林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和不变的元素来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 300 中外园林史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3.简述日本枯山水庭园的兴起与特点。
(一)兴起:枯山水又称假山水(镰仓时代又称乾山水或乾泉水),源于日本,是日本园林独有的园林类型,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多见于禅宗寺院。
14 世纪下半叶至 17 世纪,是日本写意庭园的极盛时期,并产生了最具特色的园林样式——真正的枯山水。
(二)特点:(1)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们之间的配列关系。
(2)枯山水是一种非常富有禅意的景观样式,是一种缩微式园林景观,它把禅理、画理、园理集中体现于园林之中。
(3)枯山水的基本构景方法是以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并有致地叠放岩石。
这是其最基本的构景方法。
4.简述日本茶庭的形成、演变过程与特点类型。
(一)形成:15世纪随着日本茶道的盛行而出现了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茶庭。
园林史复习资料

1.适合出名词解释的有:1.洛可可风格:洛可可含有螺壳的意思,指在造型艺术中善用蜷曲的线条和繁复装饰的风格。
追求轻巧纤丽、艳丽柔媚、变化生动的形式。
2.城市公园:城市公共园林的简称,指城市中为公共服务的园林。
包括由政府出资兴建或由私人兴建,为公众服务或对公众开放的园林3.巴洛克风格:反对墨守成规,追求自由奔放,直至出现一种追新求异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
倾向于烦琐的细部装饰,喜运用曲线技巧来加强立面效果,爱好以雕塑或浮雕来形成建筑物华丽的装饰。
4.双面回廊: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墙,在廊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
5. 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15世纪遍及西欧,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300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6.模纹花坛: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上去犹如地毡,又称毛毡花坛。
7.风格主义:意大利16世纪后期的美术流派,自如运用古典元素和视幻效果,构图非理性或具有戏剧性,代表着文艺复兴渐趋衰落后出现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倾向8.哥特:11世纪下半夜起源于法国,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2.适合出填空题的有:1、意大利园林以台地园著称,著名的埃斯特别墅即是建在提沃利山顶上的台地园。
园内装有无数的水景和喷泉。
2、世界园林发展的阶段按时间划分依次为: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3.奥姆斯特德将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职业范围概括为8大类:即:、、、、郊外社区、私人住宅庭院、公共机构以及公共建筑场地。
4.古巴比伦园林的类型有、、。
5.日本园林史可划分为古代、中世、近世三个时代,创造了很多园林形式,如式庭园、式庭园、式庭园以及与禅宗有关的园、与茶道及禅宗相关的等。
6.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8.印度伊斯兰园林的发展历程1.巴布尔时代的园林2.胡马雍时代的园林3.亚克巴时代的园林4.查罕杰时代的园林5.沙·贾汉时代的园林9.古印度园林的主要要素:1.水:装饰、沐浴、灌溉2.凉亭:装饰与实用(夏季炎热)3.绿荫浓树与荷(莲)花:遮荫需要10.古希腊开始兴建公共园林。
日本园林史

凤平 凰等 堂院
2.第2时期
大 仙 院年-1573年) • 形式: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水园林流行 • 代表作: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
3.第3时期
• 时间:桃山、江户时代(1573年-1867年) • 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庭园以及茶庭 • 代表作:桂离宫茶庭
1984年完成的 爱媛县南乐公园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 一.小组成员 • 二.古代日本园林 • 三.现代日本园林 • 四.与中国的渊源
目录
二.古代园林
• 1.第1时期:
• 时间:奈良、平安时代(公元 646年~1185年) • 形式: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 和作为佛寺的净 土庭园 • 代表作:平等院凤凰堂,金阁 寺 • 特点: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一个 面积较大的水面。
三.现代园林
• 日本园林是在民族、地域文化与外来异族文化的 碰撞中发展起来的。它根植于日本传统园林,有 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 用在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它提炼传统园林的文 化精髓,紧跟时代步伐,逐步从古典园林转型为 具有现代感的日本新型园林。
• 1970年大阪世博会后 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 长期,此时的日本造 园家把传统精髓进一 步整合到现代园林中 华,使传统形式从彰 显走向沉稳。
(园林史专题)日本园林枯山水(课堂PPT)

《蓬莱仙境图》清 袁. 耀
2
1.2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1时期: 时间:奈良、平安时代(646年~1185年) 形式: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代表作:平等院凤凰堂,金阁寺 特点: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面。
●第2时期: 时间:镰仓、室町时代(1185年-1573年) 形式: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
.
16
原文、图片来自知乎—寒冬夜旅人,侵权删
在白沙上绘出几何图案,是禅寺每日清晨的工作,这种沙纹,其实代表着水。在白 沙上描绘出沙纹,看起来像河或像大海,再或者又好似云海,映射出每个人的内心 世界,这就是枯山水,无水,却让人感觉到水,这种表现方法就是枯山水的特点。
.
原文、图片来自知乎—姚17逸凡,侵权删
水园林流行 代表作: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
●第3时期: 时间:桃山、江户时代(1573年-1867年) 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庭园以及茶庭 代表作:桂离宫
.
3
1.3日本园林的类型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②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③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
23
.
24
结语
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是因为日本人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 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发明创造出寓海 于石、砂,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之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庭园··········
.
25
• 枯山水园林产生初期,构成要素比较繁多,包括树木、岩石、天空、土地、海洋、山 脉、岛屿、瀑布、乔灌木、小桥等,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繁杂的要素被舍弃,仅留下 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就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 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
外国园林简史-复习

日本庭园相似,因此在日本的建筑中也不会感到不协调,这是洋折衷庭园 产生的主要原因)
建立在当时自由与平等思想上的现实主义、理想主 义也有大量反映。其样式为:在山水间种草,在许 多地方配置花坛,给人鲜明的印象。
禅宗影响,产生了以组石为中心,追求主观 象征意义的抽象表现的写意式山水园。
具体做法还是中心水池,卵石铺底、立 石群、石组、瀑布等,景点布局也从舟游式 向回游式发展,舍舟登陆,依路而行,大大 增加了游览乐趣。
枯山水:即石庭,是禅僧精神活动的创造物, 也是高度主观静思的艺术籍以参禅悟道,破 除尘念。为纯欣赏的,是禅僧观察宇宙的媒 介物,于小空间内表现大自然景观。 代表作: 禅僧梦窗国师的不朽之作:京都西芳寺、 天龙寺
现岛屿山峦,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顷万壑的气势。 讲究置石,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们之间 的配列关系。 一般不配植物,如果要则栽植不太高大的观赏树 木,注重修剪的外形姿势而不失自然的形态。
茶庭
面积比池泉筑山庭小,要求环境安静便于沉思冥
想,造园设计比较注重于写意。 人们要在庭园内活动,因而用草地代替白沙。 茶室门前设石水钵,供客人净手之用。
3、飞鸟时代、奈良时代(593-794年) 日本文化艺术的觉醒 园林已具规模。这一时期亦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 所有古园今已不存,园林史料上记载这一时代的园 林有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垦宫庭园、苏 我氏宅园。 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形成写意主义的风景样式后即 被采用:把大自然原封不动地纳入写实表现之中, 又包含大自然象征化的非常巧妙的写意。
日本仿中国宫殿式建筑,建造了寝殿造建筑, 出现寝殿造系园林。 寝殿式庭园(皇家园林) 园林形式是中轴式,轴线为南北向。园 中设大池,池中设岛,岛南北用桥联通,池 北有广庭,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
日本园林史

❖ 池泉园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 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 榭等。
2021/7/15
2) 讲究写意,意味深长
❖ 日式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 蕴丰富。
❖ 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 院的“枯山水”园林。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 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 大江大海、岛屿、山川;
❖ 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恣意汪洋,不筑一山却能体现高山 峻岭,悬崖峭壁。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 达深沉的哲理,体现出大自然的风貌特征和含蓄隽永
2021/7/15
■江户时代(17世纪)由于交通发达,皇子外 出巡视机会增多,刺激了日本大型园林的发展, 在大面积的园林中,可以极力模仿园内外的风 景名胜,创造了缩影式的园林艺术特色,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民族形式。
2021/7/15
一般在园林中心设立水池,水中立有 小岛,再用小桥把岛陆相连。池的背后 建有假山和瀑布,理水弯曲成河,并还 点缀石灯笼和洗手钵等。古建筑在主要
2021/7/15
的审美情趣。
3) 追求细节,构筑完美
❖ 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式园林中 的点睛之笔,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作出的 感性表现,显得极其关心并看得非常重要,这些在飞石、石灯 笼、门、洗手钵、培垣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4) 清幽恬静,凝练素雅
日韩古典园林单元测试

日韩古典园林单元测试日韩古典园林史慕课单元测试选择填空部分1单选(2分)西芳寺是镰仓时代著名造园家设计的梦窗国师2单选(2分)以下属于枯山水式园林的是龙安寺石庭3单选(2分)以下属于韩国高丽时代的园林的是满月台宫苑4单选(2分)以下属于韩国朝鲜时代的园林的是梁山甫的潇洒园5多选(3分)镰仓·室町时代,庭园样式有净土式书院造枯山水庭园6多选(3分)江户时代,出现了池泉回游式庭园样式,代表园林有. 小石川后乐园兼六园桂离宫修学院离宫7多选(3分)以下属于寝殿造庭园的特征有宅邸用地,是以方1町*为标准的寝殿造庭园是以寝殿为中心的规整对称的建筑配置形式以南池为中心的庭园配置形式建筑与庭园构成具有一体化特征。
8多选(3分)下列属于韩国统一新罗时期的园林案例的是雁鸭池1.50/3.00鲍石亭1.50/3.009填空(3分)所谓寝殿造,是指以为中心的贵族宅邸形式。
正确答案:寝殿10填空(3分)西芳寺是镰仓时代的式庭园。
正确答案:回游林泉11填空(3分)高丽时代宫苑园林中的景观要素有池、石、亭、和植物。
正确答案:楼12填空(3分)雁鸭池周边置石分别运用、散置、群置和叠置技法。
正确答案:特置13填空(3分)丁若镛的园林取名草堂。
正确答案:茶山14判断(2分)镰仓时代来自中国的禅宗文化传入日本。
正确√15判断(2分)《作庭记》是江户时代寝殿造庭园的造园著作。
错误平安时代16判断(2分)韩国在高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书院园林。
错误朝鲜时代出现17判断(2分)韩国三国时代的寺庙园林为沿中轴线对称格局。
正确18判断(2分)宋代中国的佛教文化传入日本。
错误禅宗文化19多选(3分)以下属于韩国园林类型的是王室园林0.75/3.00佛寺园林0.75/3.00.住宅庭园0.75/3.00.书院园林0.75/3.00填空20日本园林就筑山、置石、理水而言,其手法根据书法特点总结为三种典型的样式:真草行21寝殿造指的是以为中心的平安时代宅邸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园林部分
一.
名词解释
1.
垣屏:园林中的土围墙.
2.
腰挂:茶庭中用于休息的坐凳.
3.
待合:茶庭中用于等待的建筑,往往与坐凳结合成为待合腰挂.
4.
洗手钵:是茶庭中的显著标志,用于茶道仪式的净手,通常为石制.茶道宗匠们皆有各自喜欢的样式.
5.
石灯笼:随佛教一起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用于殿堂献灯的变体,应用于园林中,较古老的还有铜灯笼.
6.
蹲距:在茶室附近茶客洗手用的低矮洗手钵.
7.
蹲距组石:是以蹲距为中心的一组功能石,包括距石,手灯石,佛石,疏水石.
8.
寄附:在茶庭外门口处用于客人整理衣物的场所.
9.
雪隐:茶庭中的厕所.砂雪隐:即在内露地中供旅客用的铺砂厕所.装饰大于实用性.
10.
躏口:茶室的出入口,用于客人进出.
11.
贵人口:躏口的一种,在门口设有两道障,用于重要客人出入.
12.
步石:在庭院中用于步行的石块,分为铺石,飞石,汀石和阶石等.
13.
飞石:大部分埋入土中,只露出很浅的一部分供人踏步.
14.
阶石:用于茶室门口的几块功能步石,由高至低,踏脱石,滴水石,蹬脚石,挂刀石.
15.
亭主石:在茶庭中园主为迎接客人所站立的功能石,在中潜门附近.
16.
客石:位于中潜门边的置石,每当茶会时,亭主(园主)欢迎客人对客人所站的功能石.
17.
乘越石:茶庭中在亭主石和客人之间用于装饰的景石.
18.
控石:茶庭步石或中潜门附近,用于景点的功能石.
19.
寂:茶道和俳沟中远离人间喧嚣,追求苍古和凄凉的美学境界.
20.
广缘:宽广的走廊,常作观赏园景之用.
21.
月见台:用于观赏园林或月亮的木平台,常有顶棚.
22.
枯池:无水的水池.有池形,无池水!池底常铺以卵石.
23.
远山石:庭院中表示为远山的石组
24.
伽蓝石:把寺院的柱础石用于园林中,作为飞石或洗手钵,上面有孔,可当水穴。
25.
中岛:在池泉园的水池中设置的最大的岛屿成为园林中心,故名。
26.
须弥山:佛教认为,世界以妙高山为中心,上居住有释天大帝,半山腰有四大天王的居住场所,北面黄金,东面白银,南面琉璃,西面水晶,日月在某周环绕,于是造国家以此为依据造石景。
27.
泷:即瀑布,在池泉园中为真山水,在枯山水中用白砂代替。
泷口即瀑布,其做法固定。
28.
神仙岛:蓬莱,方丈,瀛洲三岛
29.
遣水:平安时代引水溪流的做法,溪流常做成曲流形式。
30.
筑山:用土堆成假山。
二造园史
1.日本历史
古代: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中世: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近世: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近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
2.各时代园林特点
(1)大和时代(300-529年)
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该期的自然山水风格。
属池泉山水园系列,园中有游船。
日本园林一开始要素就较齐全,活动也很丰富,表明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
(2)飞鸟时代(593-700年)
池泉山水园系列: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庭园
此时期造园盛于大和时期,技术上来源于中国,内容上依旧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文化上受中国神仙思想影响,类型上皇家私家园林均出现。
(3)奈良时代(711-794年)
深受文化影响,正值中国的盛唐时期,中国的唐代文化传入日本,奈良城周围,兴建了大量中国式园林,以水为中心,有水池泉,水中有岛,池泉式庭园。
规模法则更加规范化,比飞鸟时代更进一步,水池一面有厅堂,其余三面绿化规模不大,不可泛舟。
例子:三条二坊六坪宅园
(4)平安时期(794-1185年)
日本园林史上的辉煌时期,园林比较发达,舟游式池泉庭园为一个重要类型,文化上,吸收中国唐文化和汉地佛教,摆脱了完全模仿,而形成了复台,变异的阶段,反映在园林中,出现了类型,形式上的差异。
a.
私家园林:日本出现了寝殿造建筑,同时对应而形成了寝殿造庭园,从池泉庭院和寝殿建筑结合来分成三部分:寝殿造建筑——露地——池岛
中岛与露地以拱桥联系,露地进行礼仪社交活动。
b.
皇家园林:水平面较大,可泛舟。
例子:神泉苑朱雀院淳和院差峨院
c.
寺庙园林:受中国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和中国汉地佛教的净土宗教的影响而形成的净土宗庭园,带有宗教意义,创始人:中国东晋时期的慧远,建一池三山,又增设海景,龟岛,鹤岛,有轴线,大门,桥,厅堂
例子:毛越式庭
1028年,日本最古老造园著作《作庭记》
中世
(5)镰仓时代(1185-1333年)
中国禅宗传入日本,结合于园林,形成禅宗园林,不注重具体外形,强调内在的
精神,枯山水形式为其中一种,此时形成回游式庭院
(6)南北朝时代(1333-1392年)注:可将这两个朝代并在一起阐述
最重要的是枯山水的实践,枯山水与真山水同时并存于同一园林中,真山水是主体,枯山水是点缀。
池泉部分的景点命名常常带有禅宗意味,喜用禅语,枯山水部分用石组表达,主要用坐禅石表明与禅宗的关系。
例子:西芳寺庭园,临川式庭园,天龙式庭园
(7)室町时代(1393-1573年)
武家政治文化分为两期:1.以足利义满的北山文化为代表2.后期以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为代表,将传统贵族文化与新兴武家文化融为一提,从而完成了对唐,宋元文化的吸收对比。
特点:禅宗受到武士阶层仿效和保护。
寝殿造形式逐渐消失,出现了书院造建筑,书院建筑空间划分自由,非对称,内部空间可分可合,由柱支撑,分隔灵活,内外空间通过桥廊过滤和联系,敞廊前为枯山水。
例子: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方丈院。
近世
(8)桃山时代(1568-1603年)
出现了茶庭,作为茶室的辅助庭园,起源与茶道有关,来源于禅宗,
茶道:四规七则:整套煮,递,饮茶的规定
茶室建筑:草庵式茶室,面积不大,屋顶覆草,由席子定规格
茶庭:先进茶庭,再入茶室,包括石灯笼,石水钵种植常绿树木,大部分为草地和绿苔,开花植物只用梅,防止干扰情绪,石有实用价值,茶庭为培养情绪的缓冲地带。
人物:千利休
例子:江户千家不审庵茶庭
(9)江户时期(1603-1868年)
日本园林的黄金时期,发展了新的园林形式,回游庭园是池泉庭园的发展,水系较大,可泛舟。
摆脱了一些宗教的影响,主要是平民化思想上的造园。
回游式庭园的特点:a.占地面积大,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四周堆土为山,形成海岛和乐陵景观。
b.环状道路贯穿全园,以移观为主,强调景观之间的横向间连续的意象c.把茶庭,书院造庭园作为回游园中相对独立的园中园d.园林中建筑比重小,布置疏朗,植物配置比重大,强调植物的自然造景,与中国不同e.宗教意义淡化,水体与石头非宗教意义,主要是为塑造景观服务
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武家造园为盛
例子:修学院离宫(皇家园林,借景)
桂离宫
三、园林细部,风格
1.真,行,草,风格
2.置石
3.石铺道路:飞石和敷石两种形式
4.庭园类型:筑山庭:有山,有水,
平庭:较简单的小园林,枯山水
池泉庭园
5.庭园理水:瀑布,滦,泉,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