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教学设计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灯笼果》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纱、软、剥”等9个生字,学会“件、姑、菊”的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灯笼果的学习课文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介绍的方法。
4.读懂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对灯笼果以及秋天大自然的喜爱、赞叹之情,激发探究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突破重难点:
重点:了解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
难点:理解最后一段话“灯笼果,一盏小小的属于秋天的灯笼,一盏亮亮的属于田野的灯笼”的深刻含义。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灯笼果的资料;生字卡片。学生:认真观察灯笼的样子,了解它们的作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1.认识本课“纱、软、剥”等9个生字,学会“件、姑、菊”的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灯笼果的,初步理清课文顺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谈话交流:孩子们,你们一定都见到灯笼吧,说一说灯笼是什么样子的,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各种灯笼图片,引导学生感知灯笼的结构,同时明确灯笼可以起到照明、驱走黑暗的作用。
2.引入课题: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一种超级“迷你型”小灯笼(课件出示灯笼果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图上事物的感知)。其实它并不是真的小灯笼,而是种名叫“灯笼果”
的植物(简介“灯笼果”:又叫红菇娘、挂金灯、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等,果实可食用)。看,这些小灯笼可爱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灯笼果》。(板书课题:灯笼果,指导学生读准课题,注意“灯笼”两个字都读后鼻音,“笼”在这里读轻声。)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圈画出自己容易读错的字词。
2.学生交流课文中哪些生字或词语容易读错,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借助拼音准确朗读生字词。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同时给课文标注上自然段的序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及时予以个别朗读指导。
4.检查学生自主读文情况。
(1)检查学生朗读生字情况,抽取生字卡片,指名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再次重点提醒读准“莹、晶”两个字的后鼻音。(2)课件出示词语“纱
衣、一件、姑姑、剥开”等,指名朗读词语,教师再次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进行纠正与强调。学生齐读词语,师生随机指读、抢读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及时针对学生的朗读予以部分句段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他们准确朗读课文第三和第五两个自然段,注意长句子的短暂停顿。三、感知课文,理清内容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分别都写了灯笼果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学生交流:
生:写了灯笼果外面是什么样子的。师:老师给你换个词语(板书:外壳),那你能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在写灯笼果的“外面”呢?
学生找到描写灯笼果外皮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是在描写“外皮”。
生:课文除了写灯笼果的外皮,还写了它的果实。教师板书“果实”,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果实”部分的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同时明确作者是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灯笼果的。(板书:外——内)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同学当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及时对教读情况予以肯定表扬,并对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再次进行朗读纠正与指导。同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生字的识记。
2.再次出示本课七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教师适时将生字进行结构分类。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检查指导,及时提醒注意将生字写得匀称、端正。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介绍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灯笼果以及秋天大自然的喜爱、赞叹之情,激发探究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 1.出示课文生字词,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再次进行朗读规范指导,重点注意区分“实、舌”两个字,并读准“晶莹”一词中两个字的后鼻音。
2.指名简要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灯笼果的(教师板书:外壳果实),同时谈话导入:课文作者高洪波又是怎样给我们细致描写灯笼果的外壳和果实的特点的呢?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认识灯笼果
1.课件出示灯笼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灯笼果的外壳是什么样子的(黄色的、感觉很透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看看这两段话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灯笼果特点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语。
(1)学生交流(外壳的颜色、样子……),教师适时出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金黄色”理解灯笼果的颜色(板书:颜色),并借助图片感知
其外壳呈网状、透明的感觉,进而理解“纱衣”一词比喻之巧妙。同时抓住“轻轻地跳到”这一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体会灯笼果小巧、轻盈的感觉。
(2)质疑思考: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灯笼果名字由来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出示句子:“纱衣是软的,真像是灯笼的外壳。”同时出示灯笼图片,引导学生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纱衣——等笼罩,棱角——灯笼架),体会灯笼果的外壳与灯笼外壳“真像”(板书:形状),并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棱角”(物体的边角或尖角)
(3)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捉迷藏”体会作者迫不及待想要剥开灯笼果外壳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灯笼果外壳的有趣样子。
2.过渡:孩子们,你们想看到灯笼果果实的样子吗?别急,让我们剥开它的纱衣吧,注意动作要轻一些哦,不然很容易就把那么柔软、透
明的纱衣给弄坏了(课件出示被剥开的灯笼果外壳)。看,孩子们,被剥开的外壳像什么?(花瓣)课件适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引导学生抓住比喻词“像”以及“像菊花展开可爱的花瓣”想象灯笼果外壳的有趣样子。
(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看看两段话分别介绍了灯笼果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灯笼果果实的样子、颜色,第四自然段则介绍了它的味道(板书:样子、色泽、味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