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7-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电视节目技术标准

电视节目技术标准

中国科学技术馆集成、开发科普影视资源电视节目技术标准(试行)一、概述本技术标准为评定电视栏目数字文件质量而制定,适用于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影视中心电视节目工作版数字文件、发行版数字文件的技术质量评定。

二、数字文件格式1、标清节目文件编码:Uncompressed 8-bit 4:2:2(苹果Final CutPro自带编码)文件格式:MOV画幅:720*576帧速率:25(50i)优先场:上场(奇)像素宽高比:PAL-CCIR 601(720*576)2、高清节目文件编码:Apple ProRes422(HQ) (苹果Final Cut Pro自带编码)文件格式:MOV画幅:1920*1080(推荐)- 1 -1280*720帧速率:a、实拍类电视节目帧速率为50i优先场为上场(奇)b、动画类节目25P无优先场像素宽高比:方形三、图像和声音质量要求1、数字文件图像和声音制作要求工作版数字文件视频要求:无字幕、无角标等节目包装(人名字幕除外)音轨分配规定为:声迹1(对应CH1)记录同期声、解说声迹2(对应CH2)记录配乐、音效、国际声发行版数字文件视频要求:含所有应上的字幕和节目包装音轨分配规定为:声迹1(对应CH1)记录单声道节目混合声声迹2(对应CH2)记录单声道节目混合声2、图像质量的评价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定方法:(录制结果采用5等级评分)参照GB 7401-19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采用5等级进行评价。

评定标准a.杂波和干扰可见度优:觉察不到;良:稍可觉察,但不令人厌烦;中:明显觉察,令人有些厌烦;次:杂波或干扰严重,令人厌烦;差:极严重。

b.画面清晰度优:十分清晰;良:个别画面欠清晰;中:一些画面欠清晰;次:总体上不是很清晰;差:不清晰。

c.亮度层次优:亮度层次丰富,画面柔和细腻;良:亮度层次较丰富,画面基本上柔和细腻;中:个别画面偏亮、偏暗或缺少层次;次:一些画面偏亮、偏暗或缺少层次;差:总体上亮度层次欠丰富。

有线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有线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图像中无垂直、倾斜或水平条纹
4
交扰调制比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无移动、垂直或斜图案,即无“窜台”
5
回波值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无沿水平方向分布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即无“重影”
6
色/亮度时延差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色、亮信息对齐,即无“彩色鬼影”
7
载波交流声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无上下移动的水平条纹,即无“滚动”现象
8
伴音和调频广播的声音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有线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测试频道
主观评测标准
1
系统输出电平(dBμV)
系统内的所有频道
60-80
2
系统载噪比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无噪波,即无“雪花干扰”
3
载波互调比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无背景噪声,如丝丝声、哼Fra bibliotek、蜂鸣声和串音等

电视节目质量评比鉴定标准

电视节目质量评比鉴定标准

二 、 试 选 取 点 测
测 试 磁 带 时 需 选 5点 进 行 , 分 别 为 磁 带 全 长 的 l 6、 ' 3 6、 / / 2/ 6、 / 4 6 5 6附 近 /
五 、 观 评 价 主
由按 规 定 条 件 如 工 程 技术 人 员 、 专 家 、 授 、 导 、观 众 的 分 配 各 教 领
2 音频质■
f )CH1 1 、CH2在 l Hz正 弦 k
波 校 准 信 号 电 平 标 准 值 :0 VU - I - 【、 2 CHl H2节 目声 音 平 均 C 电平标 准值 分别 为 :
语 言类 音 乐类 一7 ~ 一3 VU ,瞬 问 一7 ~0 VU,瞬 间 最 最 大 值允许 达到 0 VU
( 、 3 二 项 各 有 1 2 () J 0个 测 试
益 控 制 旋 钮 , 图像 信 弓稳 定 , 使 同
时 校 准 示 波 器 2 声 音 方 面 利 用 l Hz 弦 渡 校 准 信 号 , k 正 调 整 录 像 机 l 2通 道 的 音 频 重 放 、
l V
J 时码 : 续 7) 连
六 、 u表和 d m 的换算 v V
北 京 电 子 ・ 3・ 4
维普资讯
VU 表 表 面 刻 度 单 位 为 d , 0 B VU 表 示 1 0 ,位 于 满 刻 度 的 7 % 0% 0 左 右 , 相 当 于 在 v【 表 的 外 部 电 I 路 串 接 3 0 f ,并 加 了 1 2 8 60 ̄ . 8 V、 1 Hz信 号 电 压 时 ,表 针 所 指 示 的 k
格 扣 除 0 4分 。 . 2 .音 频 部 分
(1 2 引带 彩 条 R —Y、 B—Y 信 号 幅 度 标 准 值技 术 质 量 评 比 时 , 常 当 通 需 进 行 以 下 6个 方 面 的 工 作

电视节目测量

电视节目测量

反射损耗及其测量方法反射损耗定义:阻抗不匹配造成反射波对传输信号的影响测量:延时电缆法(VM700T)和阻抗电桥法介入增益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定义:被测通道输出端信号幅度峰-峰值L 与输入端该信号幅度的标称值Lo (700mVp_p) 之比测量:可用任何一种含有700mV 白条的信号进行,如彩条信号, 2T 脉冲和条信号等。

在被测通道输出端,用波形监视器读取输出的条信号条顶中部与消隐电平之间的幅值L ,代人公式计算。

平均图像电平(APL )定义及在测量中应用定义: 图像信号在一帧内或几行间,有效扫描期间的平均值占白电平与消隐电平差值的百分数。

测动态接入增益 视频杂波分类、信杂比定义及测量方法 视频信号的带宽为6MHz ,而随机杂波的带宽一般要宽的多(1)6MHz 低通滤波器限制频带上限排除视频通道之外的杂波。

(2)10kHz 高通滤波器限制频带下限排除交流干扰和微音效应(3)4.43MHz 陷波器:消除副载波成分。

(4)统一加权网络:视觉特性 低频 敏感 对杂波的幅度进行加权。

幅频特性与群延时特性测量——多波群,行扫频,sinx/x ,多脉冲定义:从场重复频率(50Hz )至系统标称截止频率(6MHz )的频带范围内,通道输入与输出之间相对于基准频率(100~250kHz )的增益变化,称为幅频特性。

定义:从场重复频率至系统标称截止频率的频带范围内,在被测通道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群时延相对于基准频率(100~250kHz )的群时延变化,称为群时延特性(ns )测量:的是调幅信号的包络时延,一般低端从100kHz 测起。

视频信号线性失真的时域测量长时间波形失真:定义:加至被测通道输入端的视频测试信号的平均图像电平,如果是从低电平突然变到高电平,或从高电平突然变到低电平,输出信号的消隐电平不能准确地跟随输入信号变化,它的暂态过程就是长时间波形失真 测量:平场信号K ,其平均图像电平每5秒钟在0与100%间跳变一次。

现代电视中心技术测试与测量

现代电视中心技术测试与测量

现代电视中心技术测试与测量1. 引言现代电视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在显示效果和音频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中心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

中心技术是电视信号传输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现代电视中心技术的测试与测量方法。

2. 电视信号的中心技术电视信号的中心技术是指通过电视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实现视频和音频的合成和显示。

在中心技术方面,常见的测试和测量内容包括信号质量、位错误率(BER)、像素精度、频谱分析等。

2.1 信号质量信号质量是评估电视信号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信号质量的测试方法包括信号噪声比(SNR)、信噪比(S/N)、信号失真和杂散等。

通过对信号质量的测试和测量,可以评估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退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2.2 位错误率(BER)位错误率(BER)是评估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常表示在传输过程中每个比特的错误率。

通过对BER的测试和测量,可以确定信号传输链路中的误码率,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优化。

2.3 像素精度像素精度是评估电视画面显示质量的指标之一。

通过对像素精度的测试和测量,可以确定电视显示设备的像素数目和分辨率,并评估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

2.4 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评估电视信号频率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信号频谱的测试和测量,可以确定信号的频率带宽、频率响应和频率分辨率等,从而评估信号频率特性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现代电视中心技术的测试与测量方法3.1 测试仪器在进行现代电视中心技术的测试与测量时,需要使用一系列专门的测试仪器。

常见的测试仪器包括信号源、信号分析仪、频谱分析仪、波形监视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提供准确的测试数据,并对信号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

3.2 测试流程在进行现代电视中心技术的测试与测量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需求,包括信号质量、位错误率、像素精度和频谱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电视节目播出前检查项目表

电视节目播出前检查项目表

电视节目播出前检查项目表
1.节目内容审核
核对节目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检查节目内容是否存在敏感或违禁信息
2.技术设备检查
检查录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音频和视频设备是否正常
检查电视信号是否稳定
3.节目时长确认
核对节目时长是否符合预定时间
检查是否需要进行删减或调整节目内容
4.字幕和画质检查
检查字幕是否完整清晰,存在错误及时更正检查画面质量是否清晰稳定
5.广告播放检查
检查广告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
检查广告播放时长和次数是否符合约定
6.片头片尾检查
检查片头片尾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片头片尾长度是否合适
7.音频调整
检查音频是否清晰,调整音量和音效
8.图文素材检查
检查零碎图文素材是否与节目内容吻合
检查是否存在版权问题
9.监听调整
监听节目录音,调整音频效果
10.最后确认
确认所有检查项的完成情况
复核整个节目的质量和准备情况
以上是电视节目播出前的检查项目表,通过严格按照此表进行检查,可以确保节目的质量和合规性。

在进行检查过程中,需要关注细节并及时修正问题,以符合观众和相关监管机构的要求。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 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性能的好坏,我们通常都用载噪比(C/N)、组合三次差拍比(CTB)、组合二次差拍比(CSO)进行衡量。

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7 106-1999)规定: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43db、组合三次差拍比≥54db、组合二次差拍比≥54db。

那末这三大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向大家逐一介绍。

一、载噪比定义:在系统的指定点,图象或伴音载波电平与噪波电平之比(用db表示)。

噪声是一切干扰信号的泛指,它的存在影响着有用信号的清晰度。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热噪声。

在日常,我们打开电视机,不输入任何信号,我们会看到屏幕上布满了无规则的黑白点,即所谓的“雪花”点,这些“雪花”点就是噪声在电视屏幕上的反映。

有线电视的噪声主要是由热噪声和散粒噪声所组成。

热噪声主要是由导电体内部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噪声功率的大少和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工作温度有关,我国电视制式的视频带宽是5.75MHZ,在常温下所产生的噪声功率是2.4dbμV。

散粒噪声则是由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内的半导体所产生的。

这些噪声不论有无信号,它总是存在并具有起伏特性。

在图象上表现为“雪花”干扰,是难以抑制的。

图象的清晰度将随着噪声电平的增加而下降,为了衡量CATV系统的接收质量,所以用载噪比来定量描述它。

它的数学表达式是: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是db。

在CATV系统中,用户端的功率是前端的热噪声加网络中所有串接的放大器自身所产生的噪声之和,放大器是一个有源器件,其内部是由晶体管、电阻等电子器件组成,所以每个放大器自身也必会产生噪声,放大器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也将噪声叠加到输出端,这样,输出端的信号载噪比必然比输入端的信号载噪比低。

为此,我们就用输入载噪比和输出载噪比的比值来衡量放大器的噪声指标,定义为噪声系数,用F来表示,这个系数通常都由生产厂家提供。

电视节目评价标准表

电视节目评价标准表

电视节目评价标准表
节目名称一级指标评价人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选项权重要求10得分备注说明节目选题节目主题符合栏目宗旨,选题新颖,具有先进性,符合M农村实际,符合党员教育实际的选题。

信息质量较高,包含较高的M信息量。

主体的表现深入透彻,有观M赏价值。

说明所使用素材或资料的来源,有所使用的内容材料或素材的版权问题的声明,举M证材料中对版权的承诺,由项目负责人签名,加盖公章。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标准包括国家M关于出版物的标准、学科专业标准等。

节目结构清晰,主次分明。

M电视表现手法新颖、富有创M新和表现力。

色彩搭配恰当,灯光,音响M效果整体效果好。

能熟练使用摄像手法。

M背景道具使用合理,灯光效M果好。

声音与字幕效果好/字幕与M声音同步。

主持人形象气质好。

O主持人能很好把握节目内O容,具有表现力和创新意识。

主持人个性突出,符合节目特点,得到大众认可。

O要与党和政府的宣传精神保持一致,遵守宣传纪律。

电视内容信息量信息价值55版权说明55规范性表现形式结构表述包装技术水平摄像布景/灯光音效/字幕形象价值主持人表现水平个性魅力综合印象对节目的综合评价。

合计E100注:
选项要求中,M(Must)即必选项;O(Option)为可选项;E (Encourage)为鼓励的加分选项。

对于M项项目,当出现争议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处理。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与测量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与测量

PS
2.1.2 视频信号的技术指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3) 微分相位 微分相位( DP)定义为,当电视信号的亮度变化时,其
上所叠加的色度信号相位相对于色同步信号相位发生变化
的最大值,用度(0)表示。
返回首页
(2)微分增益 微分增益( DG )定义为,当电视信号的亮度变化时,其
上所叠加的色度信号幅度相对于色同步信号幅度发生变化
返回首页
第二步:当这些指标恶化的时候,应该对其它指标进行详细的测量,判断造 成网络质量恶化的原因。因为MER的恶化是最主要的因素,它将直接导致BER 的下降并最终影响用户接收机的接收效果。所以因主要测试调制质量参数, 找出问题原因。调制质量参数主要有:调制误差率、载波抑制、幅度不平衡、
正交误差、相位抖动,RS解码前误码率等。其中调制误差率反映了调制的总
体质量;载波抑制、幅度不平衡等反映调制中可能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RS 解码前误码率则反映了整个信道的可靠性的性能。对数字调制的直接测量是 找到信号失真源头的有用工具。调制质量的估价是放在数字解调之后,自适 应均衡器附近. 第三步:利用星座图进行逐级排查。
2.2.2平均功率
返回首页
平均功率在数字电视广播时用于表征频道信号功率强弱, 也称信道功率,与模拟电视峰值电平概念和测量手段完全
返回首页
2.3.9 星座图测量画面技术指标说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2.3.10 QAM技术参数解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2.4 MPEG-2 TS码流相关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返回首页
2.4.1 TS 码流的标准符合性 2.4.2 TS 码流的测量项目和要求
2.4.3 TS码流测量方法

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

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

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为保证电视节目视频图像的技术质量,用示波器主要测试箭头显示(复合色域),YUV波形显示,钻石显示(RGB色域),符合波形显示(检查亮度、字幕电平、底电平等指标)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设备技术指标现在的电视节目大多数都是用数字设备,所以,数字信号的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数字信号的测试除了眼图、抖动、EDH(错误检测处理,错误检测处理(EDH)技术是伴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数字信号检测技术,它能准确地标识出信号传输时所发生错误的位置及类型,防止“悬崖效应”的发生。

)等指标外,我们要考虑信号在色域中的合法和有效性。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和金范奖评定办法标准,对视频和音频的各项指标做了如下标准:视频标准1. 视频信号技术指标规定,节目全电视信号峰值不大于0.8V2. 节目亮度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0.721V3. 节目基色信号峰值电平峰值不大于0.735V(RGB不大于0.735V)4. 黑电平与消隐电平差(低电平)标准为0~0.05V5. 字幕电平大不于0.8V6. 时码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7. 对于声音信号,CH1(混音声)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超过-6DBFS.利用各种测试仪器,示波器等,对钻石diamond High是735mv,diamond low是-35mv,diamond area是1%;箭头arrowhead pal max是800mv,arrowhead pal min是-210mv,arrowhead area 是1%,亮度阀值luma max 是103.0%,luma min 是-1.0%,luma area是1%,同时设定视音频告警功能,复合色域和RGB告警功能,信号超标时会告警,测试时保证了全电视信号幅度、黑电平、亮度电平和音频均在指标范围内,RGB色域在有效的范围内。

音频测试声音作为节目整体的一部分,除了注意图像质量外,音频指标也非常重要。

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

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

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为保证电视节目视频图像的技术质量,用示波器主要测试箭头显示(复合色域),YUV波形显示,钻石显示(RGB色域),符合波形显示(检查亮度、字幕电平、底电平等指标)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设备技术指标现在的电视节目大多数都是用数字设备,所以,数字信号的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数字信号的测试除了眼图、抖动、EDH(错误检测处理,错误检测处理(EDH)技术是伴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数字信号检测技术,它能准确地标识出信号传输时所发生错误的位置及类型,防止“悬崖效应”的发生。

)等指标外,我们要考虑信号在色域中的合法和有效性。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和金范奖评定办法标准,对视频和音频的各项指标做了如下标准:视频标准1. 视频信号技术指标规定,节目全电视信号峰值不大于0.8V2. 节目亮度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0.721V3. 节目基色信号峰值电平峰值不大于0.735V(RGB不大于0.735V)4. 黑电平与消隐电平差(低电平)标准为0~0.05V5. 字幕电平大不于0.8V6. 时码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7. 对于声音信号,CH1(混音声)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超过-6DBFS.利用各种测试仪器,示波器等,对钻石diamond High是735mv,diamond low是-35mv,diamond area是1%;箭头arrowhead pal max是800mv,arrowhead pal min是-210mv,arrowhead area 是1%,亮度阀值luma max 是103.0%,luma min 是-1.0%,luma area是1%,同时设定视音频告警功能,复合色域和RGB告警功能,信号超标时会告警,测试时保证了全电视信号幅度、黑电平、亮度电平和音频均在指标范围内,RGB色域在有效的范围内。

音频测试声音作为节目整体的一部分,除了注意图像质量外,音频指标也非常重要。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节目检测与分析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节目检测与分析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节目检测与分析技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其节目质量和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提高节目质量,满足观众的需求,节目检测与分析技术应运而生。

这项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就像是一位严谨的“质检员”,对节目进行全方位的“体检”和“诊断”。

节目检测与分析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图像质量检测、音频质量检测、内容合法性检测以及收视率分析等。

图像质量检测是节目检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我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都希望看到清晰、流畅、色彩鲜艳的画面。

然而,在节目制作和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图像问题,如模糊、抖动、噪点、色彩失真等。

图像质量检测技术通过对图像的分辨率、帧率、对比度、亮度等参数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为技术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例如,通过对图像的清晰度进行检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聚焦不准或镜头污染的情况;对帧率的检测可以发现画面是否卡顿,从而保障观众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

音频质量检测同样不容忽视。

清晰、悦耳的声音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节目。

但音频在录制、编辑和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音量不均衡、噪声、失真、声道失衡等问题。

音频质量检测技术能够对音频的频率响应、响度、信噪比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比如,当检测到音量忽大忽小的情况时,技术人员可以调整音频增益,使声音保持稳定;对于噪声过大的音频,通过降噪处理可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内容合法性检测是广播电视节目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

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包含违法、暴力、色情、反动等不良内容。

内容合法性检测技术通过对节目中的文字、图像、音频等进行智能分析和识别,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违规内容。

这不仅保护了观众的身心健康,也维护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良好形象和社会秩序。

例如,通过关键词过滤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节目中的敏感信息进行筛查,确保节目内容的健康和积极。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监测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监测

4
2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监测的依据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监测是依据技术标准中各项视音频参数的相关规定, 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和实用的监测仪器对节目技术质量进行测试
–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的录制、技术质量检验以及技术质量奖评选(例如 全国“金帆奖”)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223-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进行检验和 评定
43
“音频”( AUDIO)显示的两种监测方式
如果按住“AUDIO”(音频)键2秒钟,在屏幕左下角弹出的菜单中将 “Phase Display”(相位显示)设置为“On”(开)时,则同时显示电 平表和相位显示
是以矢量形式显示相同的颜色信号相对于亮度显示的轨迹图,图迹上半部显 示一种色差信号,下半部显示另一种色差信号。它是用来查看色度和亮度 增益,还用来通过定时标记查看色度相对于亮度信号的延迟
40
20
“音频”( AUDIO)显示按键
按下“AUDIO”键时,键的背景灯亮,同时为带有蓝色边框的“当前区 域”选择了音频测量显示
14
“波形”(WFM )显示的四种监测方式
29
“波形”(WFM )显示的四种监测方式
Y R G B 信号波形(YRGB):
(按“WFM”键2秒钟,在屏幕下方弹出菜单中选择) 是将节目视频信号转换为既有RGB三基色,又有亮度信号Y的分量波形图显示
30
15
“波形”显示可监测四种不同波形
Y Pb Pr 信号波形(Y Pb Pr):
3
怎样评价电视节目技术质量
评价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方法是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监测两个方面综合评 价。
– 主观评价: 根据技术标准中主观评价要求的相关规定,在监视器上直观地检验节目的画面层 次、清晰度、透明度、色彩保真度、音质、音量、声画同步等技术质量; – 客观监测: 根据技术标准中节目视音频参数的相关规定,采用专用的监测仪器,对规定的视音频 参数技术指标进行测试来检验节目技术质量,这是考查和检验节目制作是否规范.

电视节目制作质量、标准

电视节目制作质量、标准

电视节目制作质量、标准一、磁带1、节目所用磁带格式不限,一般应为Betacam SP或以上格式。

2、每盘磁带只允许录制一个内容。

3、节目所用磁带应无机械损伤,不允许卷边、裙皱、受潮霉变。

4、必须在盒外、磁带和登记表三者同时注明一致的节目标记(磁带编号、节目名称、时间长度等)。

二、录制规则1、原始记录时,彩条信号应是经过信号处理和切换系统输出的标准测试信号;用ENG方式记录时,彩条信号与随后的节目图像信号应取自同一编码器输出。

复制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必须是用放机从素村带引带上原录彩条重放的信号。

使用多盘素材磁带进行编辑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可取自该制作系统的标准信号发生器。

2、重放录像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校准带,根据彩条信号调整录像机视频重放增益控制,使波形示波器的示数为标称值。

3、每盘节目磁带应按照以下格式进行录制:1)审片格式标准2)播出格式标准4、正式节目的第一幅画面背景色不能与开始黑底相近,以方便准确计时。

5、片中字幕唱词字幕:32*32 宋体白字加黑边人名字幕:32*32 黑体加兰色衬底保持时间不少于6秒挂角字幕:32*32 魏碑白字加黑边6、节目带制作翻版版数应控制在三版以内。

三、图像方面1、杂波和干扰可见度觉察不到。

画面清晰。

亮度层次丰富,画面柔和细腻。

彩色清晰、自然,肤色正常,不同镜头色彩一致性好。

2、画面质量执行以下标准:(1)、引带彩条亮度信号峰值电平标准值:0.7V±0.02V(2)、切引带彩条R-Y信号幅度标准值:0.525Vp-p±0.015V(3)、引带彩条B-Y信号幅度标准值:0.525Vp-p±0.015V(4)、引带彩条彩色相位偏离|△Ψ|<2.5°(5)节目全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0.8V(6)、节目亮度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0.77V(7)、黑电平与消隐电平差(底电平)标准值:0+0.05V(8)、字幕峰值电平不大于0.8V(9)、时码: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

我国发布7项地面数字电视国标

我国发布7项地面数字电视国标

我国发布7项地面数字电视国标
佚名
【期刊名称】《日用电器》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我国正式发布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7项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将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七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为:GB/T26666—201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GB/T26681—2011《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26682—2011《地面数字电
视标准测试接收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总页数】1页(P1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9.197
【相关文献】
1.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正式发布 [J],
2.数字电视走出理论争议地面传输国标先行——访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宋健博士 [J], 郭晶
3.1kW国标全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原理探析 [J], 魏娟
4.深圳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两跳微波的升级设计 [J], 李志中
5.国标委发布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标准和测试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标准和测试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标准和测试
陈屹
【期刊名称】《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年(卷),期】2000(000)007
【摘要】本文对模拟分量电视测试进行阐述,着重谈了模拟分量电视信号与复合电视信号的差别、模拟分量电视的各种测试信号、音频部分的调整和测试,还介绍了一些主要测试仪器的使用和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些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技巧。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陈屹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8.4
【相关文献】
1.数字带在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评比中的测试 [J], 顾云
2.按金帆奖技术标准制作高质量电视节目 [J], 马永旺;郭亚丽
3.试论电视节目录制技术的质量及其标准 [J], 宋冬梅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 农业部门棉花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J],
5.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客观测试及主观评审探究[J], 石峰;何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节目测量各项指标和技术标准
为保证电视节目视频图像的技术质量,用示波器主要测试箭头显示(复合色域),YUV波形显示,钻石显示(RGB色域),符合波形显示(检查亮度、字幕电平、底电平等指标)
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设备技术指标
现在的电视节目大多数都是用数字设备,所以,数字信号的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数字信号的测试除了眼图、抖动、EDH(错误检测处理,错误检测处理(EDH)技术是伴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数字信号检测技术,它能准确地标识出信号传输时所发生错误的位置及类型,防止“悬崖效应”的发生。

)等指标外,我们要考虑信号在色域中的合法和有效性。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和金范奖评定办法标准,对视频和音频的各项指标做了如下标准:
视频标准
1. 视频信号技术指标规定,节目全电视信号峰值不大于0.8V
2. 节目亮度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0.721V
3. 节目基色信号峰值电平峰值不大于0.735V(RGB不大于0.735V)
4. 黑电平与消隐电平差(低电平)标准为0~0.05V
5. 字幕电平大不于0.8V
6. 时码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
7. 对于声音信号,CH1(混音声)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超过-6DBFS.
利用各种测试仪器,示波器等,对钻石diamond High是735mv,diamond low 是-35mv,diamond area是1%;箭头arrowhead pal max是800mv,arrowhead pal min是-210mv,arrowhead area 是1%,亮度阀值luma max 是103.0%,luma min 是-1.0%,luma area是1%,同时设定视音频告警功能,复合色域和RGB告警功能,信号超标时会告警,测试时保证了全电视信号幅度、黑电平、亮度电平和音频均在指标范围内,RGB色域在有效的范围内。

声音作为节目整体的一部分,除了注意图像质量外,音频指标也非常重要。

广泛使用的音量单位指示器仪表有两种,它们是VU表和PPM表。

VU表是具有特定瞬间响应的伏特表,用音量单位或VU来标定其刻度,用来表示被测声音信号的相对音量或响度。

选用不同的测量单位,会有不同的方式来表示DB的信号电平,如dbm、dbm、dbv等,最常用的如美国贝尔实验室的VU 表等,它其实是个简单的电压表。

标准的VU 表不是用来读取峰值的仪器,主要是观察平均特性。

当VU表的读数为0的时候,不同的设备将会产生不同的电平,如一些设备上定义0VU=+4DBM=+4DBU.
PPM表(节目峰值表,常译作峰值节目表),它用DB来刻度,用来测量节目信号中出现的复杂信号的准峰值。

峰值表对峰值电平变化响应很快,能精确地指示录音电平。

最常用的如英国BBC用的PPM表,它与VU表一样,有一个指针指示,但它的弹道冲击方式可读取声频电平峰值。

比较而言,PPM表笔VU表稍为优越。

但对于响度指示而言,它们两者都是非常好的。

模拟录像设备音频电平表(VU表)有机械式或发光二极管的构架,数字化后的录像机的音频表的刻度与模拟不一样,模拟机VU表的刻度是DBU或VU,VU 表的刻度行程是-20VU~3VU.数字录像机音频电平表的刻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REFO”,以0DB作为基准,正负值显示音频电平;另一种是“PEAKO”,也就是从:-60DBFS~0DBFS,其中DBFS为数字音频信号的电平单位,简称为满刻度相对电平(满刻度分贝值)。

音视频信号调整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信号中个别毛刺超限时的处理,我们可以对复合超限和色域超限做1%~10%的宽限,及允许图像信号有一定比例的超限,这样可以增加图像层次的丰富度和色彩丰富度。

2.不可一味的强调压缩信号幅度以达到客观要求
3.调整音频时不要太低,充分利用声音的动态范围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录像交换规范,严格执行保护带、引带、正式节目及带尾、声道的分配以及对电平的制作要求,尤其是引带的著作一定要规范。

在引带制作前,首先检查录像机的TC码源的产生(INT/EXT)、记录方式(REC RUNI/FREE RUN),画面颜色调整开关要打到预置PRE-SET建上。

按规定:
1.引带上要记录有10秒钟的保护带,加60秒钟的视音频校准信号,再加30秒钟的黑场,带尾有30秒的黑场。

2.视频校准信号采用100/0/75/0的彩条信号,亮度信号峰值电平:0.7V±0.02V,R-Y信号幅度:0.525Vp-p±0.015V,B-Y信号幅度0.525Vp-p±0.015V。

3.音频校准信号采用10000HZ的正弦波,校准电平为-20DBFS(+4DBU) ,ch1(混音声)校准信号电平:-20DBFS±0.5DBFS,CH2(国际声)校准电平:-20DBFS±0.5DBFS。

4.节目磁带上记录的控制磁迹信号应连续。

5.节目磁带上应同时并连续记录两种时间一致的时间码(TC)码,及纵向时间码(LTC)和场消隐期间的时间码(VITC),时间码应以10秒保护带引带过后的彩条信号开始处为零时刻。

6.在引带的制作过程中,彩条信号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100/0/75/0,1000HZ 千周信号松下数字录像机0VU对应的峰值电平-18DBFS,SONY数字录像机0VU对应的峰值电平是-20DBFS,DVCPRO格式的数字录像机内置菜单默认值为输入、输出的0VU对应的0DBU,所以一定要将0DBU调整为+4DBU。

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